逍遥初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来西市,是为了找到一种便宜的纸,来替代目前的纸张。除此之外,他便是想买一批鞣制好的皮子,通善坊遇刺,给李牧提了个醒,他虽然身怀系统,但也只是血肉之躯,利刃入肉,他也疼,流血过多,他也得死。所以,必须得想办法保住小命。
李牧能依仗的,也就只有系统了。他翻看技能列表和图样商店,首先想到的是锻造护具,但锻造术分支下的护具,全都是铠甲。李牧想象了一下,若是把这铠甲造出来,他穿在身上走在长安城中,前后左右四个角度都像一个傻缺奥特曼。因此,他决定放弃铠甲,改做皮甲。他跟着李绩大军来长安的时候,看到唐军大营中大部分的人都是皮甲,可见这个时代,皮甲乃是主流。
而且制皮术有一个分支是制作锁甲,在皮甲的基础上,关键部位以金属加固,既保留了皮甲的灵活,又兼顾铠甲的防御,两全其美。
李牧本以为会费一些周章,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西市果然是一个大宝库,只要是有钱,只要大唐有,就算买不到,也能知道消息。
李牧找到一个牙人,把自己的需求一说。牙人便把他带到了一个铺子,这铺子连个招牌都没有,但在西市却是很有名的地方。因为这里卖的文房四宝最便宜,而且质量也过得去,颇得一些手头不宽裕,还需要笔墨纸砚的文人青睐。
“贵人,这是封掌柜。您需要大量纸张,找封掌柜是再合适不过了,长安两市,谁不知道封掌柜的笔墨纸砚最是物美价廉。”说完,牙人又跟封掌柜介绍李牧:“封掌柜,这位贵人想要购入大量纸张,而且是长期合作,这可是个大买卖,你可仔细着。”
封掌柜一听这话,心中便有数了。眼珠一转,突然躬身施礼,道:“小的封四,见过侯爷。”
李牧挑了挑眉,道:“你怎知我是谁?”
封四愈发的恭敬,道:“回侯爷的话,不难猜,这几日侯爷印大唐日报,消耗了大量纸张。这长安城中的宣纸价格一日涨过一日,小的心里便想,那宣纸昂贵,若拿来印大唐日报,怕是经不起消耗。侯爷肯定要找其他便宜的纸张代替,刚才见到侯爷,见侯爷如此年轻,又需要大量纸张,小的便立即想到是侯爷您了,还有……您的这个随从,太显眼了,满长安城怕是都找不到第二个,大唐日报中提过您的随从身高八尺,因此猜到了。”
李牧不由高看了一眼这封四,道:“你既然认出来了,本侯也不遮遮掩掩了,没错,你猜着了。本侯今日来呢,确实是想购买一种价格合理的纸张,你是个聪明人,若有合适的,不妨直接推荐,价钱你自己看着办,本侯也不是傻子,你要是讹我,本侯的脾气你也应该知道些。”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封四连连说道,叫来一个小伙计,吩咐了两句,小伙计转回铺子后面,不一会儿拿出来一叠颜色泛黄的纸张。
李牧微微蹙眉,道:“这是做纸钱的那种纸?”
封四道:“回侯爷,这种纸,咱们行内称为茅草纸。侯爷说得对,这祭祀用的纸钱,便是这茅草纸所做。但小的给侯爷拿来的这种茅草纸,要比那种纸好很多。侯爷请看,小的拿来的这种纸,纸面是光滑的,并不毛糙。这种纸比较厚,纹理也粗,说实话不适合书写。有钱的文人是不会买这种纸的,但是用来印刷,却是再适合不过了。小的研究过大唐日报,侯爷您用宣纸印刷大唐日报,因宣纸薄,透水性好,墨迹很容易便透过纸张,但若用这种茅草纸来印刷,则可做到两面印,大大节省纸张消耗啊。”
李牧听封四这么一说,确实非常心动,拿起这茅草纸摸了摸,手感确实不如宣纸,但也算过得去,问道:“这种纸多少钱?”
“只需宣纸价格一半。”
李牧蹙眉想了想,道:“这纸,是你造的,还是从别人手里进货?”
“呃……”封四眼神微微一慌,硬着头皮道:“侯爷,您来找小的买纸,打听这些怕是……不太合适、”
“那就是进货了。”李牧道:“本侯不喜欢跟二道贩合作,这样吧,你开个纸坊,专门做这种茅草纸,本侯跟你签订契约,此后三年,长安城内的大唐日报用纸,都从你的纸坊购买,由你专供,价格便定在宣纸价格的三成,你看如何?”
“这……”封四一时难以回答,这纸张他的进货价,便是宣纸价格的三成。李牧砍这一刀,又准又狠,直接把他对缝的利润砍没了。若他进货卖,这买卖便做不得了,因为没有任何利润。但若自己开纸坊,虽然有三年的订单,可是风险也是不小啊。万一大唐日报哪天被禁了呢?他还能去告李牧不成?
但反过来说,大唐日报若蒸蒸日上,三年的订单,其中的利润也是不小。到底该如何抉择,让封四陷入了两难。
第6章 鼎力支持(恭贺“AlucardLY”荣升盟主!)
仅仅短暂的犹豫过后,封四就开口道:“侯爷,小的答应了。”
“不再想想?”
“小的愿赌一把。”封四已经做出决定,神态也自然了许多,道:“每一期大唐日报小的都看了。甚是佩服逐鹿侯,小的愿意赌一把。只是小的目前手里的钱开纸坊还差一些,请侯爷容小的几日筹措……”
“需要多少,明日去我府上拿!”
封四忙道:“侯爷,小的开纸坊,怎好拿侯爷的钱,小的不是卖身做掌柜的,这……”
“算作借你的,来日纸坊盈利,你再还我。本侯要的是快,最多给你十天时间,能做到么?”
封四想了一下,重重点头,道:“小的能做到。”
李牧哈哈大笑,拍了拍封四的肩膀,道:“能赚到钱的,就得是你这样的人啊。现在你这铺子有多少这种纸,都送去我府上,有多少要多少,先应付着。大个,给钱!”
李重义从腰上解下皮袋,从里面抓出一把碎银,嗡声问道:“多少钱?”
封四赶紧道:“既然要跟侯爷合作,这点小钱还计较什么,等会小的就去雇车,有多少就送去多少,切莫谈钱。”
“好,本侯便承你这个情了。”李牧深深看了眼封四,颇为赞赏。随手从李重义的大手中拿了一块碎银丢给牙人,道:“你帮本侯找到一个人才,这块银子赏你了。”
牙人接住银子,手里一掂量,至少一两,这可就是一贯钱啊!他在西市做牙人,帮忙牵线,好的时候一日也就一二百文收入,一下子得了五天的进项,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放入怀中,道:“侯爷,您还要鞣好的皮子是吧,小人知道哪儿有。昨日打西边来了一伙皮货商人,带来了十几车好皮子,是小人帮忙找的住处。还不曾开始贩卖,您要是需要,小人帮您跑一趟!”
李牧正要说话,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回头一看,竟然是宇文规,不由有些意外。他临走的时候,跟宇文规提起要来西市采买,可是此时宇文规找了过来,叫人好摸不着头脑。
宇文规呼哧带喘地跑过来,道:“大人!陛下有旨意到!下官昨日弹劾的几名官吏,陛下尽数罢免了。旨意中还提到了大人改革工部的事情,陛下命大人主持改革之事,工部六品以下官吏,大人可自行任免,报吏部即可。其他人等,皆须配合大人,就连李尚书也不例外!”
“是么!”李牧眉开眼笑,道:“陛下说会帮衬,果然是帮衬了。好!终于可以放手去做了!”
宇文规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洪恩,对大人是极为信任啊。”
李牧看向牙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侯爷,西市的人都叫小的二狗。”
“二狗,这样,我有点急事,皮子就不亲自去看了。你去跟那皮货商人说,本侯要购买大量的皮子,你让他带着样品,明日早点到我府上,若皮子好,当场给钱。你把事情办明白了,也少不了你的好处!”
“诶诶诶,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
二狗乐颠颠地去找皮货商,李牧则带着宇文规回了工部。宣旨的太监已经走了,旨意在李大亮的手上。李牧担心李大亮担忧被架空,先到了李大亮的家中。
“来了,坐。”出乎意料,李大亮见到李牧,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生气或者怒意,依然是那副淡然的样子。
李牧坐下,有些不好意思道:“尚书大人,关于这个改革之事……”
李大亮摆了摆手,道:“无须跟我解释,我也听不懂。陛下既然已经下旨,那我自会尽全力配合你。”
还是生气了啊,李牧赶紧解释,道:“尚书大人,这件事我也是刚刚知道,下官并没有想越过尚书大人的意思……”
“你误会了,我没有怪你。”李大亮笑道:“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前日陛下与我商量这事的时候,许我校检左屯卫。你也知道,我算是征战半生,因为一些事情才来到工部任职。实则我志不在此,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你放手去做,由我配合你,等你的年纪和功劳足以支撑的时候,这工部尚书之位,早晚都是你的。你可明白陛下的苦心啊?”
这么一说,李牧便明白了。这李大亮因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事,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被免了军职,打发到了工部。但他对在工部任职,并不觉得开心。一直心心念念想回去当将军,但是又无法开口。这次李世民许他校检左屯卫,等于是给了他一个盼头。要是李牧工部改革推行得顺利,早晚有一日,李大亮还能回去领兵。
这与官职高低无关,是正中了李大亮的心思,让他无法拒绝。
而李牧,只觉得压力愈发的大了。工部虽然是三省六部中的垫底咸鱼,但毕竟占着一个六部的位置。他年纪轻轻就当了侍郎,李世民又下了这样的旨意,等于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若这改革效果不好,下场可想而知。
若没有系统在身,还真是有点发虚了。但有系统,他还怕什么?李牧用力点了点头,起身向太极宫的方向拱手道:“我李牧何德何能,受到陛下如此信任,唯有竭尽全力,方能报答陛下恩情之万一!”
李大亮是一个睿智之人,早看出李牧心思,见他如此做派,只是笑吟吟地看着,没有说话。李牧没得到回应,顿时有些尴尬,清了下嗓子,又坐下道:“尚书大人,既然陛下如此安排,您也是一样的心意,那下官我也就不虚伪客套了。要说这工部改革,下官确实已经在心中盘桓了多日,有一个难题,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李大亮见李牧正经了起来,也正色道:“是什么样的难题,你且说来。”
“这个难题,便是保密。”李牧认真道:“大人,这印刷术与贞观犁,大人想必都有耳闻。这两件东西,说起来也就与那马蹄铁一样,并没有多难,就是脑筋转个弯的事情。陛下设立印务监和农器监,印刷术马上就要大量运用,贞观犁也要大量制造,这就涉及到需要大量用人。这两样东西,非常容易仿制,又不能把秘法流传到民间去,如何保密便是重中之重了。”
“下官曾欲效仿灞上酒坊,把这些工匠圈禁起来,但是工部的工匠,与灞上酒坊的那些工人不同。灞上酒坊的人,都是我义父府上的家仆,圈禁起来也无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李家的庇护下生活。可工匠是自由身,而且需要的人数也多,圈禁这个办法不人道,也不太现实。”
李大亮点点头,道:“圈禁确实不可行,这些工匠来自天南地北,徭役期过了,都是要回返原籍的。想要保守秘密,是有些难度。”沉吟了一下,李大亮问道:“印务监,有陛下明令禁止,其实保密与否,并不十分重要。那贞观犁,陛下不是已经答应推行天下了么,怎么还……”
李牧凑到李大亮耳旁低语两句,他也不怕李大亮说出去,因为李大亮本也不是门阀世家的人,而且就算是说出去又怎样,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只是李大亮暂时没转过弯来罢了。
“这倒难办了,不传授工匠锻打秘法,这犁铧造不出来,传授他们秘法,又很容易泄露出去……”李大亮皱眉沉思了好半天,道:“实在没辙,唯有寻一些失去双亲,无牵无挂孑然一身的人加以培养,把他们养在工部,与外界尽量减少联系。虽然这样也不能完全避免泄密,但目前看来,也只能这么做了。”
李牧蹙眉道:“大人,需要的人手可不少,哪里去寻这么多人?”
李大亮苦笑一声,道:“若说旁的,可能寻不着。但这人么……你可知道,自隋末到今时,连年征战,失去双亲的孤儿有多少?不说旁人,就是我曾经的部下们的孩子,有多少已经成了孤儿。也好,他们来工部干活,也能混一口饭吃,总比流落四方好,人手的事情你不要担心了,你就说需要多少人,我帮你找来。”
“那便多谢尚书大人了。”顿了一下,李牧又道:“大人,今日下官去工匠坊看过了,工匠坊的房屋,已经建出了一些。工部的官署是下官特意嘱咐先建的,再有三五日,便能收拾得差不多。在官署旁边,有下官为尚书大人修建的住所,下官想请尚书大人搬过去,那边的条件比这里好很多,处理政务方便,交通也方便,这里地处偏僻,上朝都耽误时候。”
李大亮有些犹豫,道:“我便不搬了,那宅子我路过的时候看到了,我没有钱买。”
李牧笑道:“尚书大人多虑了,这工匠坊建造本就是为了给工部的人住的。工匠们尚能分到住所,何况是工部的官吏呢。这些住所都属于工部,在其位则住,不在其位则空出来。不只是大人您,其他官吏若有需要,也都有属于他们住所。这是工部官吏的正常礼遇,可不是向大人行贿。”
李大亮想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我便搬过去。李牧,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我当侍郎的时候,只能给工匠们发几十文盘缠,而你,这才多少日子,房子都盖起来了。你比我厉害得多,我不如你,陛下真乃知人善任也。”
李牧谦逊一笑:“谢尚书大人夸奖。”
第7章 皮货商人(1600首订加更)
宇文规一直等在门口,见李牧出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人,请移步下官的公事房,下官已经把所有工部在职的官员都叫来了,等候您的训示。”
李牧赞许地点点头,这宇文规自从‘开窍’了之后,办事是越来越得体了。
来到宇文规的公事房,只见屋子里摆了三个条凳,坐着几个官员模样的人,看到李牧进来了,几个人齐刷刷站了起来,像是排演过似的躬身施礼,道:“下官见过侍郎大人!”
宇文规搬来一把胡椅,摆在正当中。李牧也不客气地坐了,看了眼众人,道:“都坐吧,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不必太过拘束。”
没人敢动,态度愈发恭敬:“下官不敢,请侍郎大人训示。”
“让你们坐!”
在场众人,宇文规是接触李牧最多的人,熟悉他的脾气,听这个语气,知道是有点不耐烦了,赶紧道:“侍郎大人既然让坐了,那便坐,迟疑个什么。”
众人这才坐下。
李牧扫视众人表情,全数收入眼底,开口道:“陛下的旨意,各位都知晓了吧?”
众人齐声答道:“知晓了!”
“工部改革,势在必行。承蒙陛下信任,将此重任交付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必要身体力行推动改革。那些我认为有碍于改革之人,陛下已经将他们清理出工部了,现在还剩下的人都是我认为可堪一用的人。但是你们也不要觉得,这次留下了你们,便万事无忧了。工部,将不再是从前的工部。没有混吃等死,没有闲饭吃!若谁做不到他所在职位应该做到的事情,我还会将他开革出去,这一点,我希望各位能够明白。”
没人敢出声,李牧继续说道:“工部在六部之中,本就位列最末。工部的官员,大部分也都没有什么背景。即便是被开革出去的那些有点背景的人,也都是各自势力中不受待见的人。他们已经离开了工部,现在工部的官吏,都是没有背景的。你们心里有数,至于我为何要如此做……”
李牧忽然提高了声音,道:“……我就是想告诉你们,往后在工部,资历、背景,统统没用。我只看你的能力,我也只想看到你的能力。不要跟我谈人情,不要跟我攀关系,也不要跟我找借口。只要我觉得你不胜任了,你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降职,二是开革。当然你们也可以弹劾我,随便你们,但在你们弹劾成功之前,就得按照我说的做!”
“下官不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