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老罗,能不能让我们把烟叶放在烟站里面排队”



    “你说呢为了白天能多帮你们收些烟叶,我们已经把能利用的地方都用来收烟了。你看看,路都堵了。连烟包都拉不出去了,我们烟站打好包那些烟包都快堆满仓库了。下班后,烟站里面还要继续打包、装车。烟站里面只有这么大的地方,那里有地方给你们摆烟叶再说了,晚上这里人来人往的,你们的烟叶摆在仓库外面,丢失了算谁的自己拉出去保管。”



    罗站长都出面了,说的也是实际情况,那些烟农也知道规矩,只好无奈的散去。马上就要排到那些人也只有叹息着自己的运气,收拾自己已经从车马上搬运下来的烟叶,装上车马,找自己今天晚上的归宿去了。闪舞www



    宋育石和祁景焘一直没说话,就安安静静地呆在旁边,看罗站长处理事情。看到那些没能排到交售的烟农逐渐离开,三人也没回办公室,就在烟叶仓库转悠。



    看着烟站那些工人将收购的烟叶归类入库,管理仓库的另一批验收人员对入库的烟叶二次验收,二次验收合格的烤烟开始分等级打包,等待发运。



    仓库里人来人往,已经分批吃完晚饭的作业人员已经开始工作,显然今晚还有部分人员要加班等待装车,向集团公司烟叶仓库发货了,尽快把仓库清理出来。



    罗站长对值班人员交代好工作,对宋育石和祁景焘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越是接近收摊,越容易出乱子,不敢随便走开。”



    祁景焘忍不住问道:“罗站长,他们每天排队等候也非常辛苦。今天没排到的那些人,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排队顺序进行登记,让他们明天按照登记的顺序喊号,按照顺序进来交售烟叶的,那样不是大家都方便怎么要他们每天重新排队等候”



    罗站长没正面回答祁景焘的问题,而是笑呵呵地问道:“呵呵,祁工以前去交售过烟叶”



    祁景焘笑笑说道:“呵呵,怎么没交过。闪舞www我老家是塔区五区镇的,我们那里也是烟叶种植大区,烟叶收购点都要设两个才行。”



    “那是因为你们那里条件好,塔山区公司人手充足,又是老烟区,有能力在一个乡镇设立多个烟叶收购站。我们这里就不行啰,人员编制非常有限,只有一个烟点。我们这里是山区,山区每户人家的烤烟种植面积大,来交售烟叶的都是马驮车载的,路途又远近不一。



    许多时候,我们一个验级人员忙活一天,最多能够验收分拣二十来户人家的烟叶。现在,大家都习惯当天排队,按照排队顺序收购。如果当天没能收购完的,在结束收购前,我们发善心,同情那些差不多排上队的人,采取按照当天排队顺序确定第二天烟叶收购顺序,喊号收购。或者,就像刚才你听到的,让他们用烟叶排队,第二天按照排队发给号牌,顺序收购,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情况”罗站长说完,背着手向仓库门口走去。



    &n




第二百章 地方大企业的作用
    “山区乡镇的情况都差不多,在国道线上那些乡镇发展的快些、好些。www交通闭塞的乡镇,有好东西也卖不出,没有好的道路交通,一切白搭。”



    走后面的宋育石开口说道。宋育石三十多岁,在南烟集团这个卷烟厂、市烟草公司、市烟草专卖局三位一体的集团公司里工作了近十年,一直从事烤烟种植管理工作。他每年有半年多时间在市属县区工作,对各地的发展情况了解的比较全面。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宣传口号都写在墙上呢。我们这些偏离国道、省道的乡镇就像盲肠一样,借助不到交通要道线路的便利条件。需要自行修建的道路交通路段多,我们要想修路主要靠自筹资金,没大笔资金投入,只能在泥土路面上铺垫些砂石对付着用。山区红土地土质松软,排水渠道经常被洪水填埋。雨水天,往往一场暴雨,许多路段就冲毁啰。”罗家辉指指不远处的墙面上的宣传标语。



    说到道路情况,一直没说话的车管科驾驶员马晓伟忍不住说道:“罗站长,我们今天进来的时候就遇到几处冲毁的坑洼路面,要不是专门开底盘高的山地车下来,根本就进不来。罗站长,你们注意修补下那几个路段,那些烟车再碾压几次就更够呛了。”



    “又冲毁了哪几段路”罗家辉波澜不惊地问马晓伟。



    “就是离烟站七公里……”马晓伟对罗家辉说着道路损坏情况,他跑烟站的时间多,对各个路段名称里程了如指掌,说的清清楚楚。



    这段时间,进出山区的道路主要就是烟站运输烟叶的烟车跑的多,烟车的负重大,烟包码放的较高,对道路要求更高些。既然主要是烟车的跑路,路段的养护还得烟站出面协调抢修,确保烟车平安出人。



    所谓的养护,也就是由烟站拿出资金,联系附近村寨干部出面组织联系人员,拉些碎石填平雨水冲刷出来的坑坑漕漕,修补小冲毁的排水沟渠。只要拉烟包的汽车能正常行车就行,这也是山区道路日常养护能采用的办法。想要大修是不可能的,那得有大笔资金。



    每一年,南烟集团公司都有大笔经费用于烟区农田水利建设,还有道路建设养护方面,这也是地方龙头企业对地方的扶持和资助。可是,这些钱分摊到滇中广大农村山村烟区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有些农村山村乡镇会集中使用,每年修建一部分道路和水利设施,逐年解决问题。有些乡镇则把钱分发下去,有各村委会解决自己辖区内的问题。闪舞www



    边走边说,大伙很快来到集镇上门面最好的一家餐馆。刚到门口,老板就赶过来招呼:“老罗,怎么现在才过来”



    “老李,别啰嗦了,菜上桌没有都还饿着肚子呢。”



    “早准备好了,立马就能上桌。嘿嘿,你下午打电话过来就忙着另外杀了只黑山羊,清汤红烧都做好等着了,羊肝专门给你们藏着,普乡长他们下午过来都没吃上。”



    “别说那些废话,羊杂熬好没有你那个爆炒羊肝抓紧时间炒上来。”



    “现在炒才好吃,我亲自下厨。”



    “那就赶紧上菜。“



    罗站长大声和餐馆老板说笑着,轻车熟路地带着大伙走进餐馆,来到一个相对隔离的空闲包间入座。宋育石和祁景焘一行三人,加上县公司陪同下来的对口部门工作人员三人,烟站工作人员四人,刚好凑齐一桌。



    餐厅的菜上的很快,大盆的清汤羊肉,红烧羊肉,炖羊杂马上就端上餐桌



第二百零一章 阅历需要积累
    自从开始到县份上工作,特别是来到乡镇烟叶收购站工作,祁景焘就没遇到不喝酒的饭局。



    他现在非常习惯到县份和乡镇的工作模式。干完该干的本职工作,下班吃饭时间,各种熟悉的、不熟悉的;老朋友、新认识的人坐在一起大吃大喝。相互之间的称呼都非常随意,非常自在。反正能坐在这些地方吃饭喝酒的,也没什么真正的大领导。酒桌上大家吹牛聊天图得就是个轻松自在。这里所说的话都是酒话,没人当真。



    滇中县份上这些职工大多数是当地人,爱喝酒,能喝酒的人多去了。现在,祁景焘来到县份上也不矫情,工作之余,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别给大家找不痛快。



    再说了,这些基层普通工作人员,他们带客人所吃的饭菜,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无非是当地有名气的特色菜式而已。所喝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当地企业生产的白酒或者当地自酿白酒,也不是什么高档值钱的酒水,喝死人也喝不了多少。



    如同今晚祁景焘他们这样,十来个人饿的前心贴后背的过来吃顿饭,喝顿酒。他们这一桌酒席吃下来,还不及大都市某些领导一杯酒值钱。



    祁景焘吃喝起这样的公款真没什么负罪感,不会看着大厅里面那些滞留在集镇上的烟农吃简单的饭菜,就矫情地觉得自己了。他心安理得的很,别看他们饭桌上的菜式丰富。这桌酒席的价值,平摊到他们十人头上,和大厅里面那些烟农差不多,甚至还少。



    他们的包间里特配的大圆桌喝酒吃肉,大厅里面摆放的是四方矮桌,配上草墩,非常有地方特色。这个时间点依旧坐满吃饭喝酒的客人。菜式就非常简单了,大多一两个菜,大碗酒开吃。人多的大盆肉摆上桌,人少的用大碗盛放,不是清汤羊肉,就是红烧羊肉,当然,少不了羊杂。包厢内外都吃的开开心心,偶尔还有自认为熟悉的、真熟悉的人端着酒杯串席,相互敬酒,吃口菜,说笑几句。



    在完成信息中心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祁景焘见缝插针穿插到其他业务组当中下县份、跑烟点的日子平凡又充满乐趣,也非常考验祁景焘的业务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滇中八县一区,有一百多个烟叶收购站点。他只负责督查县级公司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和商业软件方进行技术沟通协调工作,不是专职从事县级公司信息化建设推进和组织实施工作。他没必要每个烟叶收购站点都去到,也不可能都跑个遍。



    为了尽可能多的查看运用软件的真实运用情况,他每次下县份,都要事先和那些负责县份烤烟工作的部门联系,加入到负责不同县份的工作组当中,去不同的县份和烟叶收购站。



    基本上,他每次下去巡查,都是和不同的陌生同事打交道,在业务工作过程中扩充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这也非常考验和锻炼他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



    这也是在南烟集团这种三位一体国营大企业工作的优势。



    如果他代表滇中农贸公司,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之类的私营企业出来跑业务,所能接触到的人物,所能涉及到的事情,所能了解到的乡镇山村情况就非常有限。



    祁景焘以前下县份大多是到县城,今年跟踪《烤烟收购管理系统》的应用工作,他才算是真正深入到乡镇。烟草经济在滇中所有县份是支柱产业,影响着政府机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他们下到县份工作,接触到的人物不仅仅是烟草公司的同事和烟农,相关的政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都有接触。



    听到的、看到的、体验到的才是真实的农村山村发展状况。一路上,除了本职工作,他没多说什



第二百零二章 乔迁新居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已经快到中秋节。闪舞www



    这个假期,已经结束大一学业的祁琳没有回家,而是听从她老哥的建议,和一些家境条件优越的同学组团出国旅行,看世界长姿势去了。



    祁正明主持,王文信负责修建的山庄庭院也建盖完毕。没等绿化工程彻底完工,就赶在中秋节前,祁正明夫妇和老母亲就搬进建去居住,真正在粮仓河果园安家落户,从坝区人变成山里人了。



    现在,祁正明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果园上,至于家里的土地,他没收取任何租金费用,都移交给祁家其他愿意经营土地的人家耕种。在滇中农村,是不允许把自己家的责任田地闲置或者抛荒的,否则,村委会和生产队会来找你麻烦。



    奶奶虽然舍不得村子里的老屋,还有那边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邻居,但为了方便儿子儿媳管理果园,为了全家人都能团聚在一起生活,还是高高兴兴的搬到果园里常住。



    果园里面,现在也非常热闹。祁家聘请来管理果园的固定雇工就有600多人,临时雇工也不少。大多是村子里的老熟人,祁家这个支系亲近的子侄辈有好几个在果园里面帮忙。闪舞www环境虽然的新的,人员都是熟悉的人,奶奶很快就习惯果园的生活环境了。



    再说了,从地理位置上看,粮仓河大山洼离村委会所属的几个自然村并不远。如果出村走大路行经国道线,再下修建成两车道的岔路,到达山洼口有七八公里路。那是车辆通行的路线,人员走动确定是远了,不方便。



    如果从村子靠东面山背面步行,爬山坡走路过来就近多了,仅仅隔着一道不是太大的山梁。走路翻山梁过来,可以把行程缩短到两三里路。



    为了方便村子里来务工的人超近路行走上下工,祁正明组织人手重新开挖,修补出三条可供人员行走的山间道路。从粮仓河大山洼靠近村子一侧,破开隔离带,修建三个通道口供人员进出果园。



    现在,村子里来务工的人往返果园和家里,大多数喜欢步行往返。用他们的话来说,自己走山路,,方便快捷,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比乘车绕路往返还节省时间。



    路修通了,好走了,愿意来果园的人也多了。原来没人愿意来这里,是因为这个荒芜闷热的山洼没什么产出,来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来了白来。现在这里变成大果园,被祁家经营的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就连村子里那些没事可做的老人,也时常爬山过来溜溜,走走看看。累了,在果园里喝杯用地下河泉水泡的茶,那些老倌还会吸会儿水烟筒,再溜达着回村子,全当是爬山锻炼身体了。



    自从小米辣开始进入采收期,奶奶过来居住后没适应多久,就愈来愈喜欢上粮仓河果园这个生机盎然的大山洼。把家搬进被村子里的人戏称为“祁家庭院”的花园庭院里,更喜欢上出水口这个环境愈来愈优美、山水相连、冬暖夏凉的地方。



    对于祁正明家在承包经营的果园范围里面大兴土木,兴建大量固定建筑一事。村委会那帮人不但不阻止,还兴致勃勃地帮助他们家出谋划策,并且积极帮忙解决那些固定建筑的合法手续。尽可能地让祁正明家把果园里面的临时建筑,修建成手续合法的永久性建筑。



    在他们看来,果园的所有权属于村委会。祁正明承包出去的只是果园的经营权而已,三十年的承包权限也不算太长久。他们不怕祁家投资果园,而是希望他们家投资的越多越好,三十年的承包权限到了,祁家所有的



第二百零三章 没假期的中秋节
    村委会那些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怎么自说自话、怎么自吹自擂。闪舞www这一切,祁正明一家不关心,他们别捣乱就行,支持建设果园更欢迎。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别人怎么看待那是别人的事,影响不了他们家对果园的经营管理。有什么说法,三十年后再说。



    村委会希望祁正明对果园进行投资建设,其实,祁景焘真愿意对粮仓进行投资建设。这么大面积的山洼整体承包,在承包范围改造平整后,可以耕作使用的山地面积达到5000余亩,山洼里面可以利用的零散空余土地资源非常多。



    在不需要另外花钱购买土地的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带改造地形、自行规划、进行建筑投资其实花不了多少资金,不过是投入材料费和人工费罢了,建造成本非常小。



    在果园里面修建的所有固定建筑,产权属于村委会是应该的,自己拥有三十年的合法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就行。这在当初的承包合同里已经阐述清楚,有法律依据,大家遵照执行就行了。至于投资远远超过当初的承诺,就没不要去斤斤计较了。



    毕竟,自己的家人,还有果园里的上班那些工人,他们都需要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生产环境。www果园里并非只有他们一家人和那些负责守卫的保安常驻。其他人也需要住在里面的,那怕轮换值班,晚上常驻在果园里面的人也有两百多人。



    这么多人长期驻扎在果园里面,没理由自己家的人住花园式庭院别墅,让其他人住在简易工棚里面吧建盖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卫生、休息娱乐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果园里面还有许多聘请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保人员。他们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也需要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这些人可不一定是那些祁官营的村民。村子里的人,在果园里面只是值班的时候临时居住,大多数时间都是居住在自己家里。修建一些高标准的公寓式宿舍,分配给给这些外来的工作人员常驻也是必须的、应该的。



    果园的承包权限是三十年,自己家的经营管理权只有三十年。其实,三十年已经足够了。人生苦短,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十年可以承包鬼知道三十年后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情况村委会现在这帮人马,三十年后还有多少活在人世间操那么远的心干嘛



    祁景焘现在资金不缺,没必要扣扣索索,更没必要亏待了自己的家人、工作人员和雇佣来的乡亲们。闪舞www该修建的基础设施和建筑就修建,手续都不用自己去操心,有人免费帮忙办理,多好的事


1...4445464748...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