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活不是重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樱桃洼
    实验数据不可能对外公布,滇中农业技术学校根据实验成功那部分田地的土地区域分布状况、土壤土质分析、土壤酸碱度等等因素,测算出适宜种植区域后,就将他们收集整理的实验数据、评估报告、土地分布图等资料汇报给上级主管领导和相关机构。

    毕竟,那个实验肯定是其他机构(或者人)组织进行的,实验资金也是其他机构(或者人)提供的,实验成果就该是其他机构(或者人)获得。滇中农业技术学校只不过是推到前面的那个办事机构,他们根本就没那份财力来进行两千多亩地小米辣的保底种植实验。

    粮仓河果园作为这次大范围种植实验的主要参与者,哪怕他们免费提供了绝大部分实验小米辣秧苗,他们也没能得到具体的实验数据和正式实验报告。

    粮仓河果园能够了解到的情况,还是那天祁景焘和苏敏散步时,无意中从佘辰庸老师大概的介绍中得到的情况。不过,不论是祁正明还是祁景焘,他们都没主动过问滇中农校的最终实验成果。他们知道,过问了也没用,便宜不可能被一家人占尽。他们知道滇中小米辣实验成功,除了他们家果园里面可以大面积种植成功,其他地方也能成功种植滇中小米辣就行。

    果园外也能种植出滇中小米辣,他们家就没那么耀眼,不再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滇中小米辣的种植面积越大,参与进来的机构和人越多,对他们而言不但不是竞争对手,还多了一层保护膜,多了利益同盟者。

    在祁家看来,有了那些滇中小米辣种植户,粮仓河果园里面出产的滇中小米辣就不需要再考虑面向市场进行销售,不需要满足特供需要,可以充分满足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的生产需要。更何况,目前滇中小米辣的种苗培育技术还没人能够掌握,那些滇中小米辣种植户不得不依赖粮仓河果园给他们提供种苗。

    明年,无论谁要大面积种植滇中小米辣,他们家果园只需要批量提供滇中小米辣秧苗就行。当然了,那是要收取种苗费培育嘀,不可能如同今年一样,免费提供给滇中农业技术学校进行实验了。

    滇中小米辣的神奇,还有滇中小米辣的金贵,去年就已经在滇中地区传的家喻户晓。那些参加滇中小米辣种植实验的农户之所以如此积极主动配合,除了滇中农校那份保底协议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外,谁不希望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上也能够种植出滇中小米辣

    大家都不是傻子,今年进行种植实验的两千多亩小米辣,哪些地块可以种植成功,哪些地块种植失败这个消息随着小米辣青椒开始逐步成熟,早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种植成功的农民自然欣喜若狂,把自己家的土地当作宝贝一般看护。种植失败的农民自叹命苦之余,也没过分失望。毕竟,种植普通小米辣,他们的收入也没受到影响,还能得到每亩1000元的额外补贴,收入不比往年种植其他农作物差,他们没吃亏。

    祁家果园专注于自己该关心的事务,祁景焘现在小日子过的甜甜蜜蜜,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哪里有时间关注外界那些和他不相干,也干涉不了的事情




第四百一十章 产品垄断
    正在饮酒聊天的客人中,一个高大的白种男子迫不及待地用蹩脚的普通话询问:“李,情况怎么样”

    “斯科特先生,非常遗憾。经过大范围的种植实验验证,那种神奇的小米辣虽然可以离开那个神奇的果园,但是,依然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土地上种植,适合种植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李总矜持地说着,一屁股坐到沙发上。

    “有多少面积的土地”斯科特冷静下来。

    “目前可以确定适合种植的土地不超过两万亩。我指的是,那些分散在外,我们有机会控制的土地。”李公子不动声色地说着,接过自己秘书递过来的一杯红酒。

    “两万亩,数量是少了一些。不过,也足够了,你们没有浪费那些实验资金。”斯科特也接过一杯红酒,狠狠地喝上一口。

    李总站起身来回踱步,眉宇间似乎有淡淡的忧愁,过来一会,似乎下定决心:“斯科特先生,那些土地是有主人的土地。虽然不是你们美利坚那种私人农场主,但是,他们拥有土地的经营权,一定时期的经营权。经过今年的实验,他们已经发现那些土地的价值,我们要拿下那些土地,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那个滇中小米辣今年市场销售价所能够产生的产值。”

    斯科特也站起身,来到窗子边,俯视着楼下蝼蚁般的行人和车辆,瞅了眼不远处低矮的楼房和稍显凌乱的民房,一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李,农特产品能值多少美刀我们需要的是垄断。那个祁的果园,他们只有五千亩土地,还是一个综合发展的果园,能够种植的辣椒不超过三分之二。今后,水果树成长起来,能够种植的小米辣只会越来越少。我们只要控制住另外两万亩土地,我们就能打破他们现在的垄断局面,打破他们正在创造的调味品神话。关键是,种苗目前只有他们能够培育,你能保证,他们给我们提供种苗吗”

    “呵呵,我国有句老话,‘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他们不敢不提供种苗!呵呵,斯科特,这里是中国。不过,斯科特,你们绝对不能出面。我们需要销售渠道,你们需要那些神奇的小米辣,我们可以合作。今年的种植实验,我们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你们想要垄断那些神奇的小米辣没问题。你们提供资金,我们出面经营农业公司,再把产品提供给你们,我们可以合作的很好。”李总充满霸气地说着,俯视着春城的风景,如同俯视人间的上帝。

    “当然,我们只要产品,除了那个祁的果园出产之外,所有的滇中小米辣我们都要。你们今年支付的实验经费,我们会补充给你们的。”斯科特愉快地笑了,仿佛看到华夏美食神话破灭的美好未来。

    李总也笑了,注视着这个貌似直肠子,却能讲一口春城马普的的老外说道:“哦,斯科特,你知道,这里是中国。我们不是一个人,不可能所有出产都提供给你们的。”

    “李,我明白,你们有些特殊渠道需要满足。只要不被祁的公司,还有其他食品公司掌握,把那种神奇的辣椒用于生产调味品就行。今年,祁的种植技术改进提高了,祁的小米辣产量非常高。我们有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提供给你们,他那个产量我们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他们的亩产量。”

    斯科特是个中国通,他通过自己的渠道掌握的情况似乎也不少。他还知道有许多打滇中小米辣主意的歪果仁失踪,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干的,祁家果园附近快成龙潭虎穴了。有些事情,阴谋不成,就玩阳谋。寻找合作伙伴,换种堂堂正正的方式照样达到目的。

    “明白,大农业嘛!只要你们进行投资,我们可以把那些农民手里承包的土地转包过来,经营我们自己的大农场,进行农产品加工。”

    “完全没问题。合作愉快!李,干杯!”

    “ok!合作愉快,mayyousuccess!cheers!”。”

    ……

    祁景焘这段时间基本上不开自己的帕萨特回家,用张凯的话来说,他总是一下班就去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蹭车,乘坐人家徐曼丽的大奔回果园。用某人的话来说,顺路,少开一辆车,还能节省一份油钱,节能环保。

    张凯和柳纯燕对某人的行为嗤之以鼻,苏敏虽然部分恢复工作,履行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董事长的职责,可是



第四百一十一章 有人要圈地
    一听居然有两万多亩土地适合种植滇中小米辣,而且,祁景焘能保证提供小米辣秧苗,几位村支书的眼睛都亮了。

    红沙油泥土地面积最多的龙潭村委会支书郑发荣乐呵呵地说道:“小焘,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五区人,论亲戚关系,我们五区坝子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老叔几个今天过来找你,就是帮村子里的乡亲们来问问种苗的事。种庄稼除了舍得吃苦,还得靠运气不是难得你们家引种成功这么好的小米辣,今年的种植实验,大家都眼睁睁地盯着呢!今年实验种植的第一茬小米辣一成熟,大家心里就有谱,知道你们家的小米辣能够在外面种植。如果真能有那么多土地可以推广种植,大家肯定非常高兴。明年啊,不管有没有农校那份保底协议,大家肯定都准备种你家那个小米辣,不管成不成,赌一茬庄稼还是值得的。”

    “郑叔,你们打算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还是有组织的规划种植那些适合种植小米辣的土地,大部分是山地,水利条件有限,一家一户种植,劳动成本过高,收益也不咋样。”祁景焘不动声色地说笑着。

    滇中小米辣是块香饽饽,在粮仓河果园里面的时候别人不方便巧取豪夺。现在不同了,宝贝已经可以离开主人的怀抱,对这个宝贝虎视眈眈的势力不是一家两家。四周那些乡亲以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滇中小米辣发家致富,他们哪里知道已经有人盯上这块肥肉了。他希望尽一份力,帮助准备种植小米辣的乡亲们在即将到来的博弈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白战奉喝口茶,若有所思地看着一脸淡定的祁景焘:“小焘,难道你听说什么了”

    祁景焘微微一笑:“不瞒各位老叔,前段时间,有位背景深厚的大人物亲自来找过我。他要求我,一次性给他的农业公司提供三万亩地的小米辣种苗。而且,我们家的小米辣种苗除了自己使用,不能随便对外提供。”

    “三万亩莫非,其他地方也能种出你家那个小米辣”几位村支书惊讶万分。

    “估计种不出来,也不可能种出来。农特产品就是农特产品,有些农特产品特别挑地认地,不是想种就能种出来的。那位大人物已经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准备在我们五区坝子大规模种植滇中小米辣。”祁景焘也不隐瞒,马上揭晓谜底。

    客厅里面安静下来,几位村支书都在有一口,无一口地品茶。显然,他们心里早已经有谱,既然已经有人给控制着种苗源头的祁景焘如此强势地打招呼,不可能没找他们打招呼。他们才是当地的土皇帝,不论谁来他们管辖的一亩三分地折腾土地,都必须经过他们这一关,甚至和他们合作才能达到目的。

    祁景焘也不言语,只管自得其乐地冲茶泡茶,把自己当作一位茶艺师给几位土皇帝服务。经过这两年的熏陶,还有祁正明和祁景宏的提点,乡村里面的情况他现在也心知肚明。

    这些土皇帝来找他,并不是完全代表那些村民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从程度上来说,这些村支书其实是站在广大村民的对立面,在帮助外来势力达到某种目的的同时,从中斡旋,得到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

    祁家掌控着滇中小米辣的种苗资源,滇中小米辣能够在更大的区域种植,祁家无形中已经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想完全中立是不可能的。祁家不参与果园外滇中小米辣种植的前提下,那些外来势力,村官,村民三方的博弈过程中,村民虽然掌握着土地,但是,村民是一盘散沙,在这场博弈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村官,则可以左右摇摆,从中谋取属于他们的最大利益和好处。

    祁景焘现在处于仲裁者的位置,他不参与,却可以左右局势,为广大村民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茶水喝干,祁景焘再给斟满,白战奉好像下定什么决心一样,抬头看着祁景焘:“小焘,你说的那位大人物是不是春城来的那位什么李公子”

    “呵呵,他的人来找过你们了”祁景焘不置可否,笑呵呵地反问。

    “找过



第四百一十二章 各算各的账
    “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甚至可能更高,实际能收获多少由市场说了算。当然了,搞农业产业,水利条件、种植技术、中耕管理必须同步跟上,还要看老天爷给不给你好收成,才能确定当年最终的亩产量。去年,我们家平均亩产青椒只有2000多公斤,今年能够翻倍离不开农校那些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系统的指导。

    种出来是滇中小米辣最终能换多少钱,这个得由市场说了算。如果明年大规模种植,市场上突然冒出这么多滇中小米辣,供求关系会不会发生变化,还能不能卖那么高的价格这个就不好说。

    我们自己生产的滇中小米辣有具体的用途,可以不考虑市场销售问题。但是,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生产香辣酱系列调味料,产能有限,市场容量有限,需要用到的滇中小米辣也有限,消耗不了多少滇中小米辣,也不需要果园外种植的小米辣供应。”祁景焘客观地陈述着粮仓河果园的小米辣种植情况,让这些村支书全面了解自己手里的筹码。

    至于苏记香辣酱系列产品的终极秘密,绝对不是滇中小米辣。这个秘密目前只有他和苏敏、徐曼丽知道,苏雪渊都不知道。这也是他从来就不担心滇中小米辣扩大种植,也不当心滇中小米辣产品最终走向的原因。

    虽然,滇中小米辣本身也是非常特殊,非常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调味品原材料,但是,终归不是使用无根之水制作的辣椒原酱,调味作用差得不是一个两个档次。

    几位村支书都是人精,他们能看出,祁景焘肯定有所顾虑,要不然,他们家怎么不自己扩大种植范围连一向喜欢扶持发展农特产品种植户的滇中农贸公司都没什么动静。

    南屯村支书问道。“那么,你赞成各家各户自己种植,还是赞成把土地流转承包出去”

    “各家各户自己种植,那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进行大投入,也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达不到产值最大化的目标。还有一点,那些适合种植的土地基本上是山地,如果没有良好的水利条件作为保障,亩产量也没保障,能不能达到我们家去年的产量都不一定。零零碎碎种植出来,他们的小米辣销售给谁,谁帮他们把小米辣推销出去帮他们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农产品值不了几个钱。

    各位老叔,每年16万的毛收入只是个理想数字,是今年的数字。今年总共才多少亩滇中小米辣3900亩而已,滇中原生态食品公司自己就消耗掉70%的产量。真正对外销售出去的滇中小米辣没多少。物以稀为贵,再加上炒作,滇中小米辣才会这么金贵,有价无市。”

    祁景焘不得不从各方面分析,打消那些有土地适合种植滇中小米辣村民那个不切实际的发财梦。既然已经有人强势介入,插手滇中小米辣的种苗,连知识产权这么高大上的东西都提及了,他们肯定有一系列的后续应对手段。

    那些村民如果抱着这种思维和人家对抗,绝对要吃大亏。他们的种苗从哪里来他们的产品卖给谁这就是那些想要自己种植滇中小米辣面临的最大问题。

    商场如战场,面对巨大的利益,强势一方永远不排除使用商业之外的其他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控制原产地。滇中能够在果园之外种植后,滇中小米辣已经成为一座金矿,不可能不引来强大的掠食者。

    祁家拥有自己的优势,掌控着独特的种苗资源,强势的外来者不得不对他们妥协,采取相对温和的合作手段,各取所需。粮仓河果园现在也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面对强势的外来掠食者,在与强势一方达成某种合作,取得某种平衡的情况下,也不会一味站在所谓的弱势群体一方。

    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那些所谓的弱势群体并不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不可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甚至,一盘散沙的村民自行种植滇中小米辣,才是他们最大的市场干扰因素。

    &nb



第四百一十三章 订单农业
    施支书笑了:“老侄,你这个帐算的太过于保守,也太过于实在,那些村民可不是这么个算法。今年有四块实验田种植成功,种苗是你们家免费提供,平均亩产可能达不到你们家果园的亩产量。但是,人家是按照今年滇中小米辣的收成来算账,每亩地至少16万的毛收入,甚至是按照滇中农贸公司的销售价来算账,每亩32万的毛收入。还有啊,你们家如果敢收他们每亩一万软妹纸的种苗费,看他们不骂死你们!”

    “哈哈哈……他们是不是认为,我们家就该免费给他们提供种苗?还有,滇中小米辣金贵,他们自己种植的滇中小米辣,他们可以自己直接高价销售给那些外地客商甚至自己去外地高价销售”祁景焘乐了。

    郑发荣意味深长地笑道:“呵呵,你说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打这个如意算盘的人多得是。”

    祁景焘乐了:“呵呵,如果他们自己能够培育种苗,这个算盘确实是如意算盘。几位老叔,你们应该听说过春城那边有个斗南镇吧斗南是我们彩云之南有名的鲜切花卉种植基地。他们种植花卉的情况你们了解吗

    那些花农最大的生产成本是什么种苗,是种苗。好的花卉品种,种苗的价格差不多占到花农销售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像那个百合和郁金香,有些时候,一株商品花卉还没有种苗值钱。一旦市场不景气,那些花农亏本的不在少数,甚至血本无归的大有人在。要不然,斗南镇那些花农早就富得流油了,哪里还需要年复一年辛辛苦苦种植花卉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滇中小米辣那么值钱,种苗会便宜按照目前的情况,我们家外销的种苗只能提供给那家公司。既然的独家供应,只会以合作分成的方式提供给他们。如果人家用种苗价格来控制那些村民,他们最终的毛收入能不能达到一两万还不一定呢。”
1...9091929394...3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