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回眸顾长安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闲庭饮茶
这她哪能不知道?顾老夫人面上慈和的笑了笑,就怕对有些人来说这比死亡还要艰难。
“你与秦氏联手也要多多注意,”顾老夫人又提了一句,才放她走,这事上她不好过问太多,否则那些族老又要闹妖蛾子了,顾老夫人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顾长安恭敬的应着,退了出去,这次她的确是和秦氏联手了,齐氏是块大蛋糕,顾氏吃不下,也不能独自吃下,因此找了秦氏来分而食之。
秦氏的任务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孤立齐氏。
让齐氏成为一座孤岛,不能与外界联系,也不能与外界求援,只能任顾氏作为。
齐氏在外的子弟都被顾氏派人一一围堵,不让他们回援。
顾清麟摸了摸鼻梁,得,又要和那家伙碰面,他翻了个白眼,那家伙上辈子肯定欠了他,这辈子就是来还债的!
他笑眯眯的看着茶棚不远处连人带马一起摔倒,浑身狼狈的锦衣公子,再一次肯定。
这家伙和他犯冲,不过每次倒霉的都是他。
他举起茶碗,笑得灿烂,“齐郎君好,郎君赶路如此匆忙,不如坐下喝碗茶歇一歇?”
齐十二咬牙,知道走不了了,把绳子一把扔给迎上来的茶棚老板。
“你以为就凭你这几个人就能拦住我?”他大步在顾清麟对面坐下,扫过茶棚,就见不大的茶棚里只有顾清麟主仆二人加上老板。
老板是个中年黑脸汉子,看起来憨厚老实,恭敬的端了碗茶放在他面前,齐十二嫌弃道,“这你也喝的下去?”
他们这些世家公子吃穿用度哪样不是心准备的,顾清麟微微一笑,端起碗放到嘴边,双眼含着戏谑之色。
有句话说得好,不管招式老不老,管用就好,激将法对一些锋芒毕露的年轻人还是很管用的。
齐十二本就在他手里吃过亏,自然不肯服输,量顾清麟也不会这么无耻在茶里动手脚,他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清凉的茶水一入口齐十二眼前一亮,正如顾清麟所说,他赶来许久的路,本就饥渴难耐,又喝了几大口才停下。
“说吧,你寻我做什么?”齐十二放下碗,冷冷一笑,他可不认为自己何德何能能动用顾氏继承人亲自拦路,真不想让他回去,派几名家臣护卫就是了。他相信,其他几名在外的兄弟都是这待遇。
上次吃了亏之后他就动用家族势力去查顾清麟的身份,才知道是顾氏下一任继承人。
顾清麟无辜一笑,“瞧齐兄说的,小弟不过是偶然遇到齐兄,唤齐兄来叙叙旧罢了。”
齐十二一见他这模样就想来了被他耍的团团转的事情,一拍桌子怒道,“我和你这奸诈小人可没有什么旧好叙的!再不说我就走了!你可别拦我。”
顾清麟摇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一把扇子轻轻摇晃,“齐兄消消气,是家姐让我寻齐兄的。”
家姐?齐十二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想起这位顾九娘子在世家可是声名远扬,远比他面前默默无闻的顾氏继承人危险级别要高。
说到这,各世族都不知道顾氏是怎么想的,下一任继承人默默无名,族中娘子却屡屡主持大事,也都等着看顾氏内斗的笑话呢,谁说女子不能掌权?世家之中女子掌权的多了去了,如今各世族中还有几位女性族长呢。
齐十二自嘲一笑,“我一个小人物,哪里能劳驾九娘子记挂?”
这也是挑拨,顾清麟翻了个白眼,这个时候了还不老实,他轻咳了声,“家姐让我来给齐兄道一声贺,十一娘子前日顺利产下一子,齐兄当舅舅了——”
说着他还装模作样的拱了拱手,齐十二此时却是没空嘲讽他,已经傻在了原地。
齐十一和齐十二乃是双生姐弟,不过两人性子不同,齐十一有几分小聪明,齐十二却是冲动易怒头脑简单。
好一会儿他平静下来,勉强笑道,“说吧,九娘子想让我做什么?”他也知道,齐十一娘早早落入对方手中,家族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到,这意味着什么。
“我姐姐如何了?”
两人生母早逝,姐弟二人相依为命,感情不比寻常,这也是顾长安之所以找到对方的原因。
顾清麟“唰”的一下合上扇子,在手心里敲了敲,“齐兄放心,令姊一切都好,”顿了一下,他又道,“小太子也一切都好。”
小太子?齐十二心中一凛,隐约明白对方的打算。
“只要齐兄配合,齐氏也会一切都好。”顾清麟笑的意味深长。
齐十二苦笑,他有的选择吗?
……
在齐十二的配合下,本就难以支撑的齐氏以更快的速度倒下了,天下哗然。
就连顾族长也没预料到,他目光复杂,轻轻叹了口气,如此良才美玉,怎么就不肯留下呢,虽然清麟也不差,但比起小九还是远远不及。
“齐氏小九准备如何安排?”他温声询问

顾长安敲了敲桌子,语气寒凉,“顺者昌,逆者亡。”
这可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齐氏偌大世族,最后存留下来的族人十不存一,就连这十不存一的族人还分成两派。
一派固守世家尊荣,与顾氏秦氏势不两立,仇深似海;一派投向顾氏,以齐十二郎为首。
“叛徒!”伴随着这一声怒喝,齐十二一动不动,生生受了一巴掌。
齐十二脸上顶着鲜红的巴掌印,不为所动,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他言辞恳切,“三叔,不管您信不信,侄儿是为齐氏好。”
齐氏已落得这般地步,再与顾氏作对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弄不好全族尽灭,那位可不是什么慈悲性子。他答应那位的条件好歹还能保存一部分族人,何况姐姐还在人家手里。
齐三叔气的浑身颤抖,手哆嗦的指着门口,“滚!你给我滚!齐氏没有你这样的不肖子孙——”
不肖子孙又岂止他一人,齐十二默不作声的垂下眼,若非你们一意孤行与皇室为伍,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很快,一个消息再次震惊世人,齐十二郎率众叛出常山齐氏,另立信都齐氏,并且第一时间给顾氏递去拜贴。
随后顾氏齐氏联合发出声明,承认信都齐氏的存在。
众人恍然,这里面定然有顾氏秦氏





[快穿]回眸顾长安 分卷阅读121
的手笔。
不提京都皇宫的那位听闻消息是如何的暴怒,总之顾长安和秦炎等参与了的人扯皮分好利益后,终于腾出手了把目光放到他身上。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已是入了夏,夏昭竟然生生惊出一身冷汗。
第88章世家风流(十六)
夏季炎热,顾老夫人带着一众儿孙前去别院避暑,顾长安没有跟着前往,虽然老夫人不计较自己对常山齐氏下手,但近段时间顾长安还是尽量避出现在老夫人面前。
老宅里一下子少了一大半主子连带着相应的奴仆也去了不少,显得空荡许多。
人工湖里种满荷花,荷叶碧连天,□□荷花徐徐绽放,清香幽幽,湖心亭四周有三面挂满轻纱帷幔,有风吹来,轻纱晃动,隐约间可见亭内有两人,一坐一卧。
顾长安斜倚在美人榻上,素手白皙如玉,握着一本写有各地奇谈怪论的书,秦炎坐在石桌前,一个人下棋也是悠闲自得,颇有岁月静好之感。
“主子,”红豆站在亭外的台阶上垂首轻声唤道。
“什么事?”顾长安淡淡问。
“西方草原上的胡人有异动,正在整顿军队,我们的商队探到胡人似乎与某方势力达成协议。”这是刚刚到的消息,因着事关重大,红豆不敢隐瞒,所以立刻前来汇报。
这某方势力,红豆说的含蓄,却除了那京都某人再不做他想。
勾结外族,倒是好样的。
沉默了一会,顾长安道,“我知道了,退了吧。”
待红豆离开后,顾长安抬起头来,清棱棱的双目直视秦炎,“你早就知道了。”虽是疑问,但用的却是极其肯定的语气。
秦炎手执黑子,黑玉棋子幽暗深邃,落在他修长的指尖,黑白分明,他嘴角含笑,“炎已离开家族日久,可什么都不知道。”
他虽然怎么说,顾长安却是一点都不相信的,秦氏驻守边界,草原之上能有什么能瞒得住秦氏?以秦炎的手段,秦氏当早已在他的掌握之中。
顾长安也不再追问,视线重新回到书上,这一篇,正讲到“书生夜庙遇白狐,情投意合两相许。”
书生啊,顾长安轻笑一声。
……
这一日又是三天一次的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皇上还没出来,百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
“皇上到——”细长尖利的声音响起,百官们纷纷肃静站好。
待见过礼后,夏昭刚在上方坐定,就有侍卫神色惶恐进了殿内,急急跪下道,“禀陛下,有数百书生聚集在宫门口,卑职等人驱赶不得!”
这些书生虽然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但大多有功名在身,秀才举人都有,这些侍卫自然不敢强行驱逐。
众大臣们神色各异,夏昭目光从众人的面上一一扫过,有嘲讽,有意外,有震惊,有愤怒,不一而足,夏昭也看不出来哪些人是知情的。
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些人中有些人是知道的,他心中冷笑,自古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他瞧瞧世家又在玩什么手段。
“陛下,那书生为首者呈上一封请愿书。”侍卫双手捧着所谓的请愿书,却不是宣纸所作,而是素白布料,从上面隐隐透出的红色来看,眼尖的大臣都有不好的预感。
吴茂使了个眼色,就有身旁的小太监走过去把它取过来递给吴茂,果然,吴茂把请愿书展开,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份血书。
夏昭毫不避讳的把它拿在手里,这份血书洋洋洒洒写了千字之多,从那深浅不一的痕迹来看,不知多少书生出了力。
看完之后,夏昭面无异色,淡定的让吴茂交给下方的大臣传看,这瞒不下去,也不能瞒着。
第一个看得自然是百官之首,这位丞相乃是世家之人,他捋了捋胡须,皱着眉头,一目十行,看完之后未曾发表任何意见,传给了下一位。
这一位是名武将,可没有老丞相那般的城府,他看完之后双目圆瞪,表情凶狠,咬牙切齿看向高台上的帝王,“敢问陛下,这上面写的可是属实?”
他们这些人在前线打生打死,结果后头就有人把他们出卖了,而且这出卖他们的人还是他们效忠的主子!怎能不让他愤怒?
见他这般表现,离得近的人一把将他手里的请愿书夺了过来,也不讲什么规矩了,几人围做一团,快速的看完了。
其中一人一声怒吼,眼看着就要冲上高台,旁边的人连忙把他拉住。
这些武将多出自寒门,世族子弟少有,不过这类人通常嫉恶如仇,性情暴烈,一直是皇帝手中对付世家的一把好刀。
可惜到了今日,这把刀终于到了反噬其主的时候。
为首几位武将扑通一声单膝跪地,齐声道,“请陛下自证清白!”
皇帝是天下之主,没想到有一日也会被逼迫自证清白,传出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丞相心里暗笑,不过也不介意添一把火。
年迈的老臣也随之跪下,颤颤巍巍道,“微臣相信陛下,陛下是断然不会做出此等无颜见先帝的事情的,只是……陛下还需给百姓一个交代。”
随着丞相跪下,剩下不明情况的大臣们也都随之跪下,虽然不知道请愿书上到底是什么,但听丞相的话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看到这一幕,夏昭目光一寒,虽然他这几年一直在整顿朝廷,压制丞相,但没想到丞相在百官之中的号召力还是这么大。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夏昭从龙椅上缓缓起身,沉声道,“朕问心无愧,这不过是胡人的诡计,众爱卿当约束自家子弟门生,万不可落入胡人圈套。”
丞相心里为之叫好,此举高明。
不过他可不觉得这事会到此为止,就在夏昭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又有侍卫进了大殿,“禀陛下,宫外书生越来越多,连百姓都聚集了过来,他们……他们……叫嚷着……陛下……”这侍卫满头大汗,吞吞吐吐,在满殿文武百官的催促目光下终于吐出最后几个字。
“……不堪为帝。”
说完这侍卫就瘫软在地上,过了今日,也不知他还能不能有命在。
“陛下,”丞相看着夏昭,提议前往城楼处一观。
文武百官跟在夏昭身后上了城楼,昔日威武森严的宫门外聚集了众多平民百姓,其中以一群青衣纶巾的年轻人为首,从城楼上可以清晰的听到,其中一人神采飞扬,手里拿着请愿书,正在大声朗读。
没在大殿里看到的现在清楚明了的听到了,一时之间众大臣目露震惊,也都不奇怪那些武将为何愤怒。
若非理智尚存,知道此事还有得计较,只怕他们也忍耐不住心中愤恨,谁能想到,他们的天下之主,朝拜对象,为了铲除世家,维护自己的统治,竟然勾




[快穿]回眸顾长安 分卷阅读122
结外贼!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皇帝这么干过,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被捅到明面上来,不管心中作何感想,这些大臣们都是一副愤怒受伤的表情,满殿文武百官可是有一大半世家之人。
其中一人面露哀伤之色,叹道,“陛下若是容不下微臣等世家之人,臣,愿辞官归隐。”
有一就有二,又有人拱手道,“臣愿为陛下分忧,辞官以解陛下心病。”
“陛下厚爱,臣等微小家族难以承受,愿举族离乡以报陛下恩情。”
“承蒙陛下错爱,微臣铭感五内,愿为陛下尽微末之力。”
一道道辞官声响起,每一道似乎都包含深情,听起来一个个都是好臣子,不过夏昭还不至于分不清什么是反语,什么是嘲讽。
“够了!”他大喝一声,他指着下方反复朗读的那书生,“枉尔等都是朝廷命官,事情尚未明了,始末都未曾查清,不过凭着一书生所言,你们就如此轻信,好不可笑!”
“尔等如何肯定此人不是胡人的奸细?此事不是胡人的阴谋?煽动书生百姓闹事,动摇我朝根本……”
他一系列质问反驳说的有理有据,把事情升华到大义之上,理直气壮,让不少寒门出身的官员动摇,不自觉的相信他的话。
世家子弟却都在心底冷笑,今日之事明显是他们背后的世家所策划的,就算不是,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名世家出身的官员对视一眼,都把目光看向丞相,老丞相不动声色,摇摇头,示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夏昭的那一番话太过大声,惊动了城楼下方的书生百姓,那为首者见其他人面色都有松动,连忙大声喊道,“我有证据!我有证据!”
夏昭脸色铁青,丞相暗笑,摸着自己长长的胡须,道,“你有何证据,且呈上来。”
那书生扑通一声跪地,恭敬道,“见过丞相大人,小生的证据昨日就已经交给了承恩侯大人。”
承恩侯?众大臣面色奇怪,这可真是打脸了,丞相摸着胡须的手一顿,他转身向后寻到承恩侯的身影,“侯爷,不知可有此事?”
承恩侯苦笑,上前两步,“确有此事,微臣的书童发现这人的异样,追问之下发现此事,臣许诺会查明此事,因此那书生将所谓证据交于微臣,微臣本打算今日早朝结束后再寻陛下汇报此事。”解释了为何会在他手里。
至于为何昨日发现的此事却未曾当日告知陛下,却是一点都没说。
迎着同僚以及皇上异样的打量目光,承恩侯不自觉的摸了摸袖子。
第89章世家风流(十七)
城楼上下一片静默,太阳出来不久,越升越高,空气中多了几分热意,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承恩侯低着头,额上渗出一片细迷汗珠。
“取出来吧,”夏昭淡淡说道,听不出喜怒,目光扫过承恩侯的衣袖。
承恩侯手一紧,咬牙道,“是,”犹豫一瞬电光石火间想起夏昭至继位以来对承恩侯府的打压,周围人的嘲笑,对自己庶出身份的贬低,最终紧握着衣袖的右手松开,从左边衣袖里取出证据。
夏昭正准备伸出手,却见承恩侯竟是直接递给了丞相,他瞳孔一缩,终于不确定了起来。
丞相接过证据,与承恩侯目光一碰,顿时明白这位已经投向了他们这边,他慢悠悠的打开手中证据,吊足了其他人的胃口,心里想着也不知是他们世家哪位智囊出手,竟是算得分毫不差,连小皇帝的母族都给算得背叛了他。
……
葡萄架下,顾长安坐在秋千上,微微向后靠着,有几缕朝阳照射下来,她双眼微眯,目光看着远方,身后的秋千以鲜花装饰,红粉白紫各种颜色都有,红豆俏生生的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刚刚编好的花环把玩。
“主子在担心京都情况吗?”见顾长安兴致不佳,红豆问道。
顾长安摇摇头,“非也,京都不会出现问题。”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老丞相人老成了都,即使未曾与他事先通气,他也能顺着她的剧本演下去,至于承恩侯,相信不受夏昭待见的他在夏昭和新一任幼君面前很好抉择。
红豆疑惑,既然不是京都,那还有什么值得主子担心的?她跟在顾长安身边,知道不少隐秘,在脑子里把最近的大事都过了一遍,应当不会有什么是她遗忘了的。
顾长安没有说话,晨风挑起她的几缕发丝,夏昭昔日也是几十载帝王,若是不曾机缘巧合之下回转时空,当也是一位名垂千古的明君,顾长安可不相信他连一点后手都没有。
……
“这,这,”丞相做震惊状,看向夏昭的目光受伤痛惜,手上不断颤抖,一幅心疼承受不住打击的模样,“这正是陛下的笔迹。”
他又道,“也许,也许是老臣看错了,模仿笔迹也不是什么稀奇事,陛下的笔迹只要有心都能找到。”
他极力的为夏昭辩解,不过其他官员反而更肯定了心中猜测,毕竟谁都知道老丞相曾经教导过陛下,试问一位老师怎么会不认识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弟子的笔迹?
更何况上面一定有陛下的私人印章,甚至玉玺也有可能。
甚至有些人还觉得昔日是听信谣言,或者被陛下误导,明明老丞相一心为朝廷。
有人站出来道,“丞相大人,还请大人将书信与我等一观,是非如何,一看变知。”
他们这些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曾见过皇帝的笔迹。
他说这些话时,用眼角余光去看夏昭的表情,见他面无异色,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听了他的话,还对迟疑的丞相说道,“传下去,给百官传阅。”
到这份上,丞相再感觉不出不对劲就白瞎了顾长安对他的评价。
他面色如常,将手中书信传了下去,同时不着痕迹的观察,观察重点放在城楼下方,这城楼上连他事先都不知道情况,问题肯定不在这里。
粗粗一看什么异常都没发现,他苍老的脸上眉头皱起,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后手?那为何小皇帝如此淡定?莫非他已经认命?
这个念头一出老丞相就立马否定了,小皇帝是什么性格他还是了解的,善隐忍知进退却傲气满满,绝不是事到临头只知等死之人。
丞相绞尽脑汁在回想是什么被他疏漏了,都到这份上了,可算是撕破了脸皮,不成功就要等着皇帝的报复,到时麻烦不小,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又过了一柱香,百官粗粗传阅了一遍,书信又回到了丞相手里,城楼下方似乎一直在注意他们的动静,
一见到上面的大人看完了证据,那为首书生又领头跪倒。
“各位大人,皇帝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私欲满满,为除政敌,私通外




[快穿]回眸顾长安 分卷阅读123
族,罔顾昔日为国捐躯的将士英魂,今日他为一己私欲可与外敌勾结,明日就可再为一己私欲鱼肉剥削百姓,此等帝王非吾等所愿,非天下所愿,此人不堪为帝!”
其他人也都义愤填膺的重复着他的话。
“此人不堪为帝!”
“不堪为帝!”
“不堪为帝!”
丞相看了一眼夏昭到如今还镇定的脸,心中疑惑万分,他轻咳了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现在还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吧。
他还是做出一幅心疼模样,似乎还未曾从得意弟子叛国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枉尔等也是苦读圣贤书之辈,如今君不君!民不民!不知尔等意欲何为?还不速速退去!”
那书生“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小生知道丞相大人乃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功德无量,如今皇帝不仁不义,罔顾忠臣良将,正是大人应当出来主持正义的时候。”
“这,”丞相面露迟疑,显然也是不确定自己所为是否正确,那书生见他面色松动,又要再劝,“此人不堪为帝,所为不得民心,若大人一意孤行,日后难保有叛军起义意欲清君侧,到那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莫要胡言!”丞相脸色大变,呵斥道。
那书生又道,“大人今日全是为天下苍生,先帝泉下有知,也会感念大人一片忠心耿耿,万不会怪罪大人。”
“这,罢罢罢,”丞相长叹一声,“先帝啊,是老臣的罪过。”
他整整衣袖,肃然行了一礼,道,“请陛下退位——”
他方才和那书生一席话不过是装装样子,主要是为了劝服他身后的文武百官,此时,文臣含泪,武将愤然,随着丞相一起行礼,大声道,“请陛下退位!”
1...373839404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