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寒小期
不过,往前后左右都瞧了瞧,除非是婚后就搬出去小俩口单独住的,只要是住在一起的,矛盾多少还是会有的。
这么一比较,他也就顺势淡定了下来。
结果,许学军他们家不走寻常路啊!!
“说说,你小子也给我说说啊,有好法子咱们一起用,我做梦都想求个清净,可这事儿吧……帮媳妇儿,亲妈难受,我老子也要抽我;帮妈吧,我媳妇儿夜里老偷着哭,回头还能拧我腰间的软肉,那叫一个疼哟!”
见许学军不吭声,那人一个肘子鼓捣过去:“啥意思?还保密?还藏私?拿我当兄弟看吗?”
这可真是冤枉了。
许学军懵了半天,总算挤出了一句话:“她俩感情挺好的,兴许是因为……”
“啥?因为啥啊!你倒是说啊!”
“因为我媳妇儿是我妈的远房侄女吧?”许学军提醒道,“没啥血缘关系,说是往上数个七八代,是一支的。”
现在是新时代了,不兴以前那套亲上加亲了。不过,唐婶儿和唐红玫之间的亲戚关系已经很远很远了,甚至打从一开始就不能算是一家,而是同族的。
把这个关系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对方听完之后,还是深表怀疑:“这关系都等于没关系了,不就是一个姓氏吗?我媳妇儿当初不也是我妈托人介绍的?那关系可比你这个近多了,我媳妇儿是我妈娘家弟媳妇儿娘家嫂子的亲侄女!”
许学军:…………并不觉得这个关系叫作近。
本以为这仅仅是个例,没想到就跟开了口子一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许学军不止一次的被人讨教这个问题。
想也是,其实正常情况下,婆媳关系最和谐的多半都是在初期。毕竟当时还不算熟悉,相互之间也是以客套为主的,等过了这段时日,尤其是生完孩子以后,总是特别容易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就得看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有人就问,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呢?可别说婆媳了,亲如母女闹口角的都不在少数,婆媳终究不是母女,只要是住在一起的,天长日久的,产生各种摩擦矛盾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和平共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等时间一长,连厂里的领导都被惊动了。要知道,许学军家里的情况还挺特殊的。他是幼年丧父,就因为这样,家庭条件比同个厂里的其他员工家庭要差不少,加上他又是寡母带大的,寡母独子穷家的配置,听着就吓人了,更别提他本人还是个锯嘴葫芦。这就是为什么许学军很晚才结婚的理由,同时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肯定要面对婆媳矛盾。
都说媳妇难为,其实当婆婆的也一样难做。
“真没看出来,小许还是个能耐人。”
“是啊,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把媳妇儿和妈都搞定了。听说家里还开了个卤肉店,就算是小本经营,那肯定也有赚头。”
“你们还不知道吧?小许家里来了个年轻后生,说是小舅子?他妈居然没反对?”
“你在说笑话吧?什么小舅子,那是他妈的娘家亲侄儿,小许他表弟!不过他媳妇儿也是真大气,家里凭空添了一张嘴,居然也不恼?”
“人家有干活的,前头买蜂窝煤,早先都是小许下班以后急赶着去买的,现在人家表弟一个人借了板车就给拉回来了,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半点儿眉头都不皱。对了,我媳妇儿大清早去买菜,还碰上小许表弟跟着他妈去买菜,他拿菜篮子帮提东西。”
可怜许学军本身就不爱参与这种没意义的讨论,以至于等他察觉的时候,全厂子都在传,他表弟住进他家了,还有那交情好的,极度委婉的提醒他:
就算是娘舅家的表弟,那也得避嫌啊!
“耀祖不是我表弟,他是我小舅子,亲的!”许学军好无奈,更无奈的是,实话往往没人相信。
没多久,厂子里的领导办酒庆祝儿子结婚。本来吧,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许学军没必要特地去贺喜,偏偏这个领导跟他早逝的爹关系极好,更确切的说,那是他爹刚进厂子时的师傅。
把这事儿回去跟亲妈一说,唐婶儿当即拍板:“去!这哪儿能不去呢?要不是老关主任,你爸留的位置早就被人抢走了。说的再难听点儿,当年抚恤金能不能下来都是个问题。去,一定去!”
一旁的唐红玫听了这话,好奇的问:“老关主任?他是咱们家的恩人吗?”
“可不是?”唐婶儿来了兴致,索性把这事儿从头到尾说了详细。
许学军因为很小就听着他妈讲古,讲了还不止一次,对这些事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了,横竖他妈说了要去,那就去呗。
顺手从唐红玫手里接过胖儿子,许学军低头逗儿子:“咱们去找小舅舅玩好不好?”
这个点,店门已关,唐耀祖正牟足了劲儿在拾后院,力求把后院的棚子拾得比国营饭店还干净。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三姐夫能这么坑他,居然抱着胖小子来捣乱。
胖小子也不是存心捣乱了,他这个年纪正是最好奇的时候,左看看右瞧瞧,瞅见个熟人就嗷嗷的叫着,也终于开始学说话了,不过口水音太重了,几乎听不出他在说哪国话。
整个家里,唐婶儿是核心,唐红玫敬着婆婆,许学军怕着亲妈,胖小子已经大概的知道只有他爸有闲心带着他到处瞎转悠,目前处于讨好亲爸的境地,唯独唐耀祖……
他怕胖小子。
永远的底层小五子。
这档口,唐婶儿也把老关主任和自家的渊源说了个大概,又提起了别的事儿:“说起来,老关主任也是可怜。你娘家是仨姑娘打头,他是一溜儿的五朵金花,所以呀,明明他比我们家老许年岁都大,儿子却比学军小上不少。他妈也是个厉害的,得亏有他护着媳妇儿闺女们,不然都不知道日子能不能熬过去。”
如今这个年代,且不说重男轻女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63
,反正每户人家都必须要一个儿子。要是没儿子,哪怕当爹妈的把闺女当成掌中宝,总有人会明里暗里的说三道四。长辈要是体贴些还好,但凡厉害点的,绝对是鸡犬不宁。
这个时候,就得看一家之主的男人是个什么态度了。
像唐爸,基本上就是坐视不理,也许是因为他也觉得唐妈太没用,不能给他生儿子;隔壁的李爸,态度也差不离,面对责难多以沉默应对;还有李二桃她男人许建民,差不多也是一副‘我有罪’的态度。
因此,像老关主任这样的男人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他凭着自己的实力,早早的晋升到了厂委领导班子里,又很快分到了房子,带着妻女搬离了父母家。哪怕逢年过节还会碰面,只要不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总归会好很多。
闲聊之后,就是准备礼物了。
既然是办喜事,这礼物就更该心挑选了。其实,也可以直接送红包的,但是考虑到老关主任还在领导位置上,实打实的送钱就有些不合适了,最好是送一些不打眼又实惠正好需要的东西,假如本身就有好的寓意就更合适了。
这个事儿,唐红玫直接表示办不了。
“我娘家那块儿,亲戚都直接包红包,也不多,给个五毛一块的,改口钱也就两块。要是手头紧不给红包也没什么,东家半篮子鸡蛋,西家一捆青菜,都成。妈你说好寓意的东西,怎么算?卤肉算不算?”
“这事儿还是我去办吧。”唐婶儿想了想,又道,“就是吧,最近这大半年里,家里开销不老小,光胖小子每个月的奶粉就去了不少钱……”
“家里没钱了?”
“那倒不是,卤肉店每个月都能赚七八十块。就天冷那会儿,一个月百来块都行。”
唐红玫纳闷了,既然有钱为啥不用?
似是看懂了儿媳的困惑,唐婶儿无奈的笑着:“这不是你赚的钱吗?当初说好了,妈帮你保管着。”
“那我不是咱们家的人吗?赚的钱不归家里吗?再说这也是正经的花销,店里的事儿妈也有帮忙,学军也有。”唐红玫明白了婆婆的顾虑,笑道,“妈您有需要就尽管去花,钱赚来就是用来花的,藏着掖着它也不能下崽呢。等过了这阵子,天气转凉了,店里的生意一定会更好,到时候只怕数钱都数不过来。”
“那就等着过这样的好日子!”
一周后,到了老关主任小儿子的正日子。
唐婶儿掐着点出了门,她的左手边是帮忙拎着贺礼的唐耀祖,右手边特地挽着她的唐红玫,三人并排前行,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温馨的感觉。
在他们的身后,许学军关上房门抱上胖儿子,还要腾出手来拿着儿子的奶瓶水壶,落后前头三人几步遥遥的坠在后头。
许学军低头瞧了瞧因为能出门而一脸兴奋的胖儿子,又抬头看了眼走在前头无比和谐的三人组,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
☆、第29章第029章
第029章
“来信了!三姐,是二姐写来的信儿!快来看看,二姐她说了啥?有说今年过年回不回来吗?妈老惦记她和大哥了。”
在参加完老关主任小儿子的婚宴后不久,就有邮递员过来送信,听说是从南方鹏城寄来的,原本正忙前忙后拾打扫的唐耀祖当下就一个箭步冲了出去,接过信后又赶紧跑了回来,边跑还边大声嚷嚷着。
好在这会儿也就上午才十点光景,就算他喊得震天响,邻居们也不会说啥,倒是把隔壁李旦喊出来了,探着脑袋问今天有没有卤蛋卖。
唐耀祖随口应了一声“有”,就把信给了唐红玫,面上还颇有些恋恋不舍:“是寄给三姐你的,你来看。”
“你想看就看呗。”唐红玫被小弟弄得哭笑不得,家信而已,本来就是相互传阅的。
“不不,你拆,你看。”
唐红玫闹不过他,只得接过信封,小心翼翼的撕掉边边,从里头抽出了信纸。
信封摸着就挺厚的,里头装了有三四张纸,唐红玫展开来快速的扫视了一遍,见小弟跳上跳下的也想看,索性拿过去跟他一起看。
“二姐他们搬家过了?怪不得呢,大嫂生下娃都两三个月了,他们咋才听到信儿。白瞎了三姐你特地给他们发电报过去。”
“鹏城那么好玩啊,十几层的楼房是个啥感觉?我还以为咱们县里这种三四层的楼房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这世上还能有人把楼房建到十几层?那站在最上头会头晕不?谁敢上楼顶晒蘑菇、晒地瓜干呢?”
“他们过年回来哟?太好了,我从来没跟大哥分开那么久过,都大半年没见着人了。二姐也是,她嫁得近,以前最少每个月也能碰到一回,农闲那会儿,三五天就能见她一面,这都多久了……”
唐红玫草草的将信看了一遍,赶紧把信纸连带信封一并塞给了她小弟,转身从里屋将胖儿子抱上,一溜儿的去后院找她婆婆了。
“这是怎么了?”唐婶儿见她走得飞快,忙放下正在准备的卤肉卤蛋,扭头问道。
“没怎么,就是习惯了学军不爱说话,冷不丁的我小弟在我耳边叨叨叨的说个没完,我脑壳疼。”唐红玫抱着胖小子,一脸的无奈,“是我二姐来信了,说他们在外一切都好,就是搬了几回家,几个沿海城市都走遍了,现在暂时定在了鹏城,又给了我新的地址。”
“过年回来吗?”
“回。信上是这么说的,说这大半年里累是累了点儿,好在到底攒下了一笔钱。对了,妈您想要的电风扇暂时拿不到货,我二姐问你要不要自行车,她过年回家给咱们家弄一辆过来,是南方最流行的永久牌自行车。”
“好好好,这个好,咱们家要是有了自行车,以后你回娘家倒是方便多了。不然这好几里地呢,走着去还不得累坏了?”
顿了顿,唐婶儿捏了把胖小子那肥嘟嘟的胳膊,又道:“回头我给弄个小藤椅来,绑在自行车前头的大杠上……叫你爸带着你去玩儿好不好?”
最后那句话是对胖小子说的,可惜他毫无反应,只是奋力的把自己的肥胳膊从奶奶手里挣脱出来,还不忘挥舞了两下哼哼唧唧的表示抗议。
见胖小子这样,唐红玫忍不住笑了起来:“都这么大了,眼瞅着就该满周岁了,怎么还只会哼哼唧唧?单个字都说不清楚。”
“那还问用?”唐婶儿给了儿媳一个理所当然的眼神,“随他爸呗。”
厂区车间里,正在机床上操作的许学军打了个喷嚏,他还觉得奇怪呢,这种天气还能给冻着?
……
现在这个天气嘛,的确不一定,不过时间过得快,等秋老虎过去了,没多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64
久气温就降了下来。又一个月后,初雪飘零。
这期间,唐红玫和唐耀祖结伴回了一趟乡下老家,把二姐寄来的信给家里的长辈念了念,当然也带了些礼物回去。正好,天气转凉,卤肉放得住,唐红玫就拎了几斤回去,唐耀祖则趁着三姐跟爸妈说话的工夫,自动自发的去砍柴了,再瞧瞧哪里有需要修补的,一并都弄好,毕竟现在他们姐弟五个都不在家,趁着回家的工夫能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
卤肉的来历,唐红玫倒是没有隐瞒,她婆家开了卤肉店的消息,也早不早的就告诉爸妈了,这次回来,她就是想叫爸妈尝尝她的手艺,也好放心一些。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产生什么怀疑……
一来,唐红玫是在梦中学会的卤肉手艺,本来就不容易叫人想到这一茬;二来,以前在家里时,虽然她是做饭的主力,可那些年吃肉困难,偶尔吃一回还是剁吧剁吧包饺子,根本就没有手艺可言。
唐爸唐妈虽诧异于闺女卤的肉好吃,也没说啥,只当是婆家那头教了她,倒是嗔怪她没把胖小子带回来。
“也不知道咋的,耀祖挺怕胖小子的,平日里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只求别跟胖小子绑一块儿。偏偏胖小子份量还不轻,我可没法抱着他走个来回,干脆等下次,学军骑车带我们娘俩过来。”
“还有这事儿?”唐妈听完了唐红玫的解释,忍不住笑了起来,“怕是耀祖自个儿都是最小的,从来没带过孩子吧?也行,你别宠着他,横竖除了带孩子还有别的不少活儿。”
“我可没宠着他。我婆婆都说了,自打耀祖过去帮忙后,家里可少了不少的活儿,全是他的功劳。”
“那就好,那就好。”
当妈的,就喜欢自家孩子被夸,哪怕没亲耳听到唐婶儿夸奖,可在她心里,三闺女从来都是个实诚的,她说是那就肯定是了。
“你记得回头再拎两只鸡回去,让耀祖提着,他壮小伙儿,力气大。”唐妈说着,干脆不跟闺女提了,转身唤了大儿媳妇儿,让她去后院抓鸡,又跟唐红玫念叨起了这些日子的琐事。
用唐妈的话来说,这大半年光景,日子是好过了,就是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
想想以前,二闺女嫁得近,跟婆家的关系又不怎么好,回娘家的次数就多了。再说那会儿三闺女还没出嫁呢,娘几个什么话不能说的?可眼下,大闺女是别提了,原先也不大回来,二闺女跑去了南方,三闺女又在城里,家里除了年迈耳朵不好的婆婆,就只剩下了大儿媳妇儿。
“你大弟媳妇儿别的都好,就是性子闷了点儿,可能是因为城里姑娘,跟家里人都不太能说得上话。”
唐红玫代入自己想了想,冷不丁的离开熟悉的娘家,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婆家,慌乱肯定是有的。像她,许学军虽然不爱说话,可婆婆唐婶儿却跟亲妈似的,甚至比亲妈都更上心一些,毕竟她娘家兄弟姐妹多。
可她大弟媳就不同了,从城里来到乡下,环境全然陌生不说,还得重新开始学一些杂事,就算她不用下地干活,这土灶怎么烧总得学吧?乡下可没有蜂窝煤。还有打水、去河边洗衣服之类的,在习惯了自来水后,这些全是折磨。
“她年岁也不大,妈你多体谅体谅。”
“那倒是,比你还小了两岁呢。”唐妈想了想,好像除了照顾孩子外,她也没让大儿媳妇儿干什么事儿,就连生火做饭都是她自己来的,所以她很是坦然说,“嗯,她都嫁过来了,我肯定拿她当闺女看待,横竖家里日子也好过了,我心里有数。”
提起这日子,唐妈又说了村里的新情况,已经确定要实施家庭责任承包制,唐家作为村里的大姓,人口又多,哪家吃亏都不会轮到他们家的,只叫唐红玫放心就是。
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以前是挣工分,去哪边干活不是干?可现在是分地自家干了,好田差田,那区别可就大了去了,再就是路途远近的问题。
打个比方,两块差不多的地,一块离取水的地方近,另一块远,如果是挣工分,大不了远的那块少浇几次水,横竖粮食都是平均分配的。可现在是自家的地了,你少浇水,还不得成少了?
好在,这个问题的确不需要唐红玫来操心,唐家的长辈能耐得很。
想到分完了地,家里可能会较之以前辛苦一点,可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加上这两年是真的风调雨顺,只觉得苦日子是真的过去了。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今年的确是个分割线,往前虽说日子过得还行,可物资匮乏却是真的,往后一切就变得顺利多了,国家在年底前慢慢的开始取消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哪怕一时半会儿没法取消的,也会用高价品作为替代。
当然,奢侈品还是例外,像电视机、手表这种,非日常生活必需的东西,仍然还是限购的,甚至有时候哪怕得了票,也未必就能有现货。
除此之外,烟酒类也一样,乡下地头还能酿点粮食酒,拿烟叶自己搓,城里就苦多了,还好现在自由市场开始多了,真要有心,多蹲守几日,还是能弄到一些的。
之所以说是大多数人,那是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幸福。
等唐红玫和唐耀祖回到县城时,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其实,要是她一人回娘家,肯定不妥当,这年头的交通太不方便,羊肠小道两边多还种着玉米杆子,出点儿啥事后悔都来不及。可这不是有唐耀祖这个壮小伙子吗?
姐弟俩一个两手空空,另一个则一手拎着两只鸡,一手提着一篮鸡蛋,在落日的余晖下,回到了机械厂的家属区里。
结果,刚进家属区大门呢,就从后头冲过来一个人,吓得唐耀祖赶紧丢开鸡,把一篮子鸡蛋护在怀里,饶是如此,还是给蹭掉了一枚,砸在地上碎了个彻底。
还真叫一个鸡飞狗跳。
“你是谁啊?走路不长眼睛?你赔我鸡蛋!”唐耀祖气呀,一个鸡蛋搁在眼下好像是才三五分钱,可以前乡下地头想吃顿好的,唯一的选择就是鸡蛋,一般还舍不得吃,因为鸡蛋是硬通货,可以去公社里换针头线脑,也可以换油盐酱醋、本子、笔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鸡屁股银行。
“小弟!”唐红玫忙去扶他,又去抓打算越狱的两只鸡。好在,鸡的爪子和翅膀都被捆了个结结实实,想跑也没法子。
至于肇事者,早就趁着这个机会跑路了。
唐耀祖更气了,他来这儿也挺久了,认真的回想了一下:“我咋不记得这人?不是街坊,也不是老顾客,这人谁啊?”
“隔壁李家的二闺女,叫二桃,嫁给了你姐夫亲叔叔家的堂弟。”唐红玫见他没事儿,也顾不得心疼那个鸡蛋了,只叫他往家里赶,“那姑娘也是
七零年代美滋滋 分卷阅读65
个命苦的,我回头再跟你说,先回家吧。”
说到这里,唐红玫自己也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儿,可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打算回家跟婆婆提上一嘴。
已经迟了。
傍晚时分,唐婶儿正在家里做饭呢,听着外头的鬼哭狼嚎,直接手一抖,往菜汤里多加了一大勺盐巴。她默默的盐罐子搁下,弄小了火,出门去看情况。
楼道里,好几个月没见面的李二桃呈五体投地的姿势,跪趴在听着声音出来的李妈跟前,哭得声嘶力竭,好似把这么多天所受的委屈,全部都倾泻出来一般。
李妈都懵了,当然其他闻讯赶来的邻居也都是一脸呆滞。
二桃哭得气噎声堵,好在哭过几分钟后,她还是努力的找回了声音,从单纯的哭嚎变成了满怀委屈愤慨的哭诉。
“妈!妈你要救救我啊,你这次一定要救救我啊!我真的没活路了,他老许家真不是个东西,他们不是人啊!”
“就算我没给他们生下儿子又怎么样?我又不是不能生了,他们犯得着这么对我吗?往死里作践我,不给我饭吃,叫我一天到晚的干活,还、还打我!”
“我活不下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妈,求求你了,你要救救我,我可是你亲闺女啊!!”
“妈!!!!!!!!!!!!!!!”
在凄厉的哭诉声中,唐红玫和唐耀祖姗姗来迟,好在他们家是比较靠楼道外头的,唐红玫还想着去问情况,唐耀祖生怕刚才那个疯女人再来糟蹋他的鸡蛋,赶紧一猫腰,先进厨房把东西搁好再说。
此时,唐婶儿也瞧见了儿媳,忙拉她往旁边走了走,压低声音说:“这才多久啊?两三个月?二桃咋就瘦了那么多呢?”
这话提醒了唐红玫,可她定睛看去……
“不瘦啊,她比我还胖了好多吧?”唐红玫看得仔细,她确定二桃没瘦,毕竟两家离得那么近,在二桃嫁出去之前,不说每天都能见到,起码一周能碰上个三五次。
又仔细的瞧了瞧,唐红玫再度开口:“还是稍微胖点儿好,她当姑娘的时候太瘦了,现在这样挺好的,脸圆乎了,就是脸色瞧着不大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