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龙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传说中的阿呆
    这一支只有两百人的军队,的确是打西边来的,也的确是汉阳的。

    可他妈的谁知道,带军的竟然是汉阳郡守刘云。

    李大光头有些庆幸自己没有赢,不然,他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恐怕会被剥皮抽筋,享尽世间最酷的刑法。

    但转念间,李大光头又觉得自己这想法太扯淡了。

    座上坐着的是汉阳之主,他的身边便是只带了两百个人,那也绝对是汉阳军中最精锐的两百人,事实好像就是如此……

    就是人家带上十个人,估计也不是自己这些人能随便斗得过的。

    汉阳之主的谨慎,那也是出了名的。

    李大光头此时的那个脑子啊,就像是一滩极速旋转的浑水,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每一个想法连他自己都琢磨不清楚,想的到底是什么。

    那些令人惊叹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面只出现一个瞬间,就又被其他的想法,给冲刷掩埋过去了。他的整个脑子里面,唯一长久延续的,就是震惊和惊吓。

    眼前这位年轻的都能当他儿子的将军,竟然是汉阳之主刘云,世上还有比这更扯淡的事情吗?

    许久之后,李大光头的脑子才稍微清醒了一点,想起了刘云刚刚说过的话。

    仔细琢磨了一下这番话,李大光头忽然间有些惊喜。

    回答几个问题,就能放了他们?

    回过神来的李大光头,忽然间有一种被幸福神光笼罩的感觉,这简直就是世上最好听的几句话。

    “刘府君,你要问什么随便问,大光头要是知道的绝对老老实实的回答,一个字都不诓人的,我要是骗了你,我……我不得好死!”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的,李大光头咬牙切齿的发了誓。

    刘云轻抬了下手,说道:“你没必要发誓,我要问的事情其实要说简单,也比较的简单。说出来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真正知道的就行了。”

    李大光头重重点了下头,乖巧的简直不能再乖巧了。

    刘云提笔问道:“你们为什么会想着造反?”

    这个话,问出来其实是有些白痴的,但刘云觉得很有必要问。

    如今天下纷乱,百姓造反,有人是日子过不下去造反了。

    而有人是成心想要在这乱世里谋个身价,趁混作乱。

    还有一部分是看着别人造反,他也就想造个反。

    乱世,百姓造反的出发点可能大致趋同,但理由,绝对不是那么单一的。

    李大光头毫不犹豫的就说道:“刘府君,大光头就说实话。以前俺们也是老老实实种田吃粮的,也没想着干这杀人越货的勾当。可我们不干,有人逼着我们这么干,尤其是今年来,只要是有点林子能藏人的山上,那就有马贼。后来,我和一老家伙一合计,干脆也上山算了,别人不种粮,我们好不容易种点,完全是给别人种的,费这功夫干甚是吧。”

    “为什么不想着去保卫家园,而是去抢劫呢?”刘云问道。

    “府君有所不知啊!我打个比方,如果桃花盛开的时候,下上一场雪,花都冻死了,偏偏你家的桃花躲过了一劫,结桃了!整个坞里的人,肯定都会盯着你家那颗桃树。到那时,别说吃桃子了,可能树都会被狠人给挖去种他们家了。”李大光头唾沫横飞的说道,“府君,我这也不是说你,就是……就是那什么来着,打个比方。”

    后知后觉的李大光头,不由有点紧张,因为拿刘云打了个比方。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乱世与人心
    刘云很承认,事实确实就是如此。

    东野圭吾曾在《恶意》中写道:这世间唯太阳和人心不能直视。

    乱象之下,一切人心被显现的淋漓尽致。

    有人避世不出,渴求着桃花源;有人将乱世作为发家的良机;有人提起屠刀,便开始了解放天性……

    在种种光明与黑暗犬牙交错的世间,更多的,是挣扎在生存边缘的普通人。

    刘云说道:“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你重归田园,重归家庭的机会,你会不会愿意?”

    尽管这个答案,刘云大概其实能够猜得到,但他还是想听一听李大光头的说法。

    刘大光头闻言愣了一愣,这个在刘云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他思索了许久。

    几个呼吸之后,他这才说道:“刘府君,若是真有这样的机会,俺自然是愿意了。只是现如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呢?我的机会在别人眼中那同样是机会。若我一直呆在这山林中,直到乱世平息,我还能撑着这一口气狠劲混口饭吃。可要是身归田园,做回好人,那别人肯定就会把我当饭给吃了。”

    刘云并没有对李大光头这个答案做出什么评价,而是接着问道:“你以为这乱世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这是两个前言不搭的问题,但其中同样有着很深的关系。

    李大光头嘿嘿笑了起来,谦谨的说道:“刘府君,这个哪是俺能以为的,我也猜不着啊!以我的认为,那自然是越快越好。可谁知道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去,反正我恐怕是看不见了。现在皇帝陛下年幼,身边可是围了一大群的狼,甭听嘴上吧唧吧唧的说着不想当皇帝,可哪个又是真的不想?”

    李大光头一不小心又嘴快了,他讪笑着看向了刘云,嘴角有些僵硬。

    一大群的狼,那这位手握雄兵十万,已克了凉州、三辅的汉阳郡守,应该算是一头绝对凶狠的恶狼。

    真是要了老命了,怎么就说了这些了呢!

    这个破嘴,李大光头满心懊悔,怕得要死。

    霎时间,那剧烈跳动的心脏,差点从脑子里炸出来。

    好在,刘云听完似乎并没有生气,还笑了一下。

    “别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让大家说实话的权利我还是给的。我再问你,你觉得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是好的?把你的想象力彻底的放开了,能有多远就想多远。”刘云说道。

    李大光头这一次彻底的愣住了。

    这问题他敢想吗?

    什么样的国家算好的,便是坏的,他也不敢说啊!

    可这位把他的小命捏在手里的大人,都这样子问了,那到底怎么想呢?

    李大光头很小心的想了起来,有了前面两次说错话的经历,这一回他酝酿的特别久,尽自己最大所能的将所有事情,都想的全面一些。

    “刘府君,真的要小人说吗?”李大光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艰难的问道。

    刘云点了点头,说道:“我想听到你发自内心的实话,让我觉得你有哪一句话是假的,大帐外,马已经备好了,给你分尸用的。”

    李大光头神色一惊,瞬间面如土色。

    他连忙闭嘴,又稍微准备了一下措辞,这才煞有介事的说道:“府君,小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好坏,首先在于百姓的生存状况。这普天之下,每一个百姓是否能活得下去,是否有地可耕,有饭可吃,有衣可穿,百姓是否生活的好。”

    “还有呢?”刘云把玩着手中的笔杆子,问道。

    “还有……,还有那就是军队了,其实这跟百姓是一回事。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心甘情愿的拿起刀枪剑戟戍守边疆。作为治军者,要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少死人,还能保家园平安。”李大光头很是艰难的说道,这一段话,他咽了不知道多少次唾沫。

    其实这事情他是很想不通的,想他在上山之前,那就是一个屠夫,上哪知道这么多的道里去?咱这条件也不允许啊!

    但既然被被刀子架着脖子上非要让他讲一讲,那就硬着头皮讲吧。

    正儿八经的道理知道的不多,但街坊邻居坐一起胡扯蛋的东西倒是不少。

    “还有没有其他要补充的?”刘云问道。

    李大光头硬撑着那根已经木了的脑筋,说道:“补充的倒是没多少,就是,俺觉得就是仁政吧,真正做到爱民如子,这样的国家,俺觉着……应该会很不错的。”

    刘云轻笑了一声,这个李大光头倒能算得上是一个有见识的人。

    这一番话说的虽然笼统,但基本也到位了。

    只不过,刘云真正想听到的东西,还是没怎么听到耳朵里,不过也大致差不多了。

    “你说的不错,我可以不杀你,但我有一个条件。”沉吟了片刻之后,刘云说道。

    关于这个条件,刘云也不清楚做出来到底会有怎样的后果,只是一个尝试。

    听到刘云开了金口,打算放了他的小命,李大光头欣喜的嘴角,几近快扯到脑袋顶上了,但他还算知道一点含蓄,并没有欣喜到张狂夸张的地步。

    “刘府君但请吩咐,小人便是赴汤蹈火,也必定完成。”李大光头无比坚定的说道。

    刘云的手指敲了两下桌案,说道:“收起你这些并没有任何用的大话,我的条件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但若完成对你应该有足够多的好处。我要你号召本地乡勇保卫家园,将来犯之敌,拒在界碑之外。”

    “刘府君是要我募兵?”李大光头很是惊讶的问道。

    在这一刻,他的脑子里绕着一个疑惑,这么说他就算是汉阳的人了?

    不对!是刘云的人!

    没有任何的不甘,李大光头反而差点兴奋的飞起来。

    刘云颔首说道:“也可以这么理解,在汉阳、陇西等地,都有一支城防军,我要你所募的兵马,也是这个意思。保卫这一片家园,好让百姓能够重归田园。”

    “小的……好像是明白了。”李大光头不是那么确定的说道。

    刘云问道:“是真的明白了,还是一知半解?”

    李大光头顿首,很是坚定的说道:“小的,是真的明白了。”

    “那好,回去吧。尽自己的最大所能去做,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别再想着杀我,董卓的前车之鉴,你应该好好看看,他能死,我想如果我要杀你,你恐怕肯定活不了。”刘云轻笑着说道。

    李大光头猛的一个哆嗦,忙说道:“小的绝对不敢,绝对不敢!”

    开什么玩笑,还有下次?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件事情,李大光头同样敢发誓。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变的历史
    李大光头走的可开心了,屁颠屁颠的,像是一个拿到了棒棒糖的孩子。他全然忘记了,在那大名鼎鼎的烧人山上,他的兄弟们,刚刚折损了半数以上,尸骨都还没有收。

    刘云自己或许还不太清楚,他的名字在如今是有多么的响亮。

    在整个凉州和中原,他现在是货真价实的大名人。

    甚至于有人给他按了一个战神的名号,因为刘云至今尚无败绩。

    打从出云山上下来,一直到现在挥师中原,攻克长安,没有一次大败仗。

    能在刘云帐下效力,对于李大光头这样彻头彻尾的泥腿子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个巨大的馅饼,祖坟冒起了冲天的青烟。

    放走了李大光头之后,刘云让李振煮上了茶,天快亮了,也没有必要再休息了。

    “看你这神情,似乎对我给了李大光头这样一个差事,很有疑虑?”刘云放下手中的孙子兵法,看了一眼丁振问道。

    丁振也不瞒着,闻言低声嘟囔了一句,“确实有些想不通。”

    “此事,确实有些问题,但也只是我的一个实验。成功与否,并不紧要。”刘云直说道,李大光头就是他随手插的一根柳枝,能不能长成一棵树,全看李大光头自己的造化。

    丁振问道:“主公,你就不怕放虎归山,又养虎为患,给别人养了兵马?”

    “李大光头还算不得是虎,我也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再者,我也没有打算给他粮草,自给自足,但还要听我的令。我只是让他召集乡勇,保卫家园,可并没有打算让他随我征战。至于他会否召集了一波人手,又转投他人,这或许是最糟糕的一种可能。”刘云说道。

    丁振微微愣神,干笑了一声,“是卑下多心了。”

    刘云重又拿起了书,多心一下是好的。

    他的算盘打的并不一定多么的好,出现一些问题,刘云也是能接受的。

    在问题中找问题,才会有一个好的方向。

    李大光头能办成最好,办不成对于刘云也没有多么的要紧。

    他们的存在,名义上听着好听,是保卫家园,但刘云真正的目的,是准备后备力量。

    当然,保卫家园,确实也是一个目的,并不是瞎扯淡的胡编乱造。

    汉阳、陇西两地的城防军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而且为了保护眼下难得的利益,百姓也自发组织起了民兵,已有了一定的雏形,这是刘云刻意营造下的成果。

    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汉阳、陇西能成功的,并不一定在中原就能施展的开。

    毕竟这个地方,士族门阀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远非凉州偏僻之地所能比。

    喝了一壶只有少许几片茶叶的清茶,将士们吃过早饭之后,刘云整军赶向了潼关。

    飞鸽送来了一些情报,刘云是在马背上看完的。

    现在这天下,真的是眨眼间就有一个变化,若不是看过历史,眼前的这局势,真能让人眼花缭乱。

    李傕与郭汜的凉州联军,打败了吕布,顺利的入主了洛阳。

    但短短两天的时间,这俩人就翻脸了,一个掳了年幼的刘协,一个抓了朝廷百官。

    一个守着皇宫禁城,一个据了洛阳城,展开了分庭抗礼,上演了一场一点也不讲究的大戏。

    尽管因为刘云这个外来者的缘故,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但该发生的依旧在继续。

    原本应该在长安发生的事情,现在变成了洛阳。

    由此还牵连出了另外一桩事情,王允这位老司徒死了,不过不是死在李傕、郭汜这二人手中,而是死在了汉阳九宫司的剑下。
1...5253545556...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