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大友,你看这么大的伤口,我怕以后会留下伤疤”友钟担心地说道。

    “不会的”大友自信地说“我们都是年轻人,是正在长身体的好时期,不出一年这伤疤就不见了,人复原的本能是很强的”大友从生物进化角度安慰着友钟。友钟没有再继续说话。

    大友看完友钟的伤势,友钟仍然挽着裤管没有要放下来的意思,刚才大友的一举一动正是友钟观察好时机,她要知道大友能够对自己体贴到什么程度,关心到什么地方,还要看一看这位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太色。

    大友没有辜负友钟的期望和预想,这些举动和细节都没有逃过友钟的眼睛。

    友钟打心眼里认可了这位大哥哥。

    赵大友把手从友钟那白皙的伤口处拿开的时候,眼睛一直没有离开。他见友钟在自己拿开手的时候,仍然挽着裤管,不免多出了一个心眼儿。

    赵大友心想也许这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聚,也许友钟仍然在心中等待着我大友的大爱,是否仍然在考验我的耐心,是否仍然在考验我体贴的程度,是否仍然在考验我的呵护深度。

    谈恋爱的男人不是懦夫就是野蛮,很少存在懦夫和野蛮之间的男人,起码这两种人可以给女方提供分手和相聚的充分理由。而中间这种情况最让人劳心费神,就像是鸡肋一样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等待无奈。

    赵大友尽管没有学习心理学原理,可是他的本能告诉他:自信是成功的秘诀,狭路相逢勇者胜。爽性就来一次勇者胜吧!

    他温情脉脉地注视着友钟那白皙的伤处,猫下腰,和友钟传递了一个眼神,在伤口处轻轻地深沉地吻了一下,这一吻,伤疤处立刻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柔,友钟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心田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朱友钟看着他的温柔慢慢地侵蚀在自己的肌肤里,很快辐射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感觉这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




第四十章 请假
    半拉眼本来想给队里继续赶马车拉石头,可是家里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婆的病情发生了急转,疯癫的程度加剧,闹的频率也多了。

    搁在平时,如果不闹癫痫,老婆尽管有些迟钝,拾掇家务,洗衣做饭,伺候婆婆,照顾一家人日常生活还行。当然,肯定不如正常家庭里做得好,有时候也会有些小小的失误。比如端起碗开始吃饭了,切好的白菜还在案板上,忘记往锅里放,或者喝一口汤才知道,汤里面没有加盐。

    这天她在河里洗衣服,突然闹起了癫痫,在她旁边玩耍的一个小女孩被她的胳膊拨拉到河水里,幸亏身边洗衣服的妇女们眼疾手快,及时把小女孩救出水面,要不,这次就出大事了。

    只见她突然丧失意识,四肢紧张地抽缩,头摇晃后仰,肢体强直,口吐白沫,发出羊羔般吼叫,面色铁青,全身肌肉节律性抽动不止,呼吸暂停,不大功夫没了动静。

    有人看到她嘴里流出鲜血,可能是牙齿咬破了舌头。

    因为她的癫痫病大多数村里人都知道,基本常识听说的也不少。这次就被一位热心的邻居妇女慌忙之中找了一个别针,扎了十指指肚,扎进人中,大概一两分钟之后,她才苏醒过来。

    几个妇女放下手中的衣服,一起七手八脚地把她抬回家中,又从地里把她的闺女叫回来。

    这事本来就算告一段落了,因为癫痫病闹过之后,很快就可以恢复。

    谁知道,半拉眼下午送石头回来刚进家,又听到了女儿的尖叫声。半拉眼知道是怎么回事,飞快地跑到屋里再次扎了人中和十指。

    等老婆醒过来之后,女儿喂了娘几口水。一边喂一边把今天上午快收工的时候,在河里闹的情况告诉给父亲。半拉眼听后感觉问题严重了。

    平时很多天才闹一次,有时候甚至半年六个月都不闹,这次突然一天闹了两次,情况肯定严重了。他决定明天给老朱请假,带老婆到县医院去看看。

    半拉眼把老娘饭碗拿回锅台,然后端起自己碗里的半碗疙瘩汤,呼噜呼噜喝了一个净干。刚放下碗筷就蹲在院子里的石墩上抽起烟来,想着怎么跟老朱说。

    老朱孩子也刚刚出院,花了不少钱,自己在医院里垫了钱,这才一两天的功夫就跑到老朱那里去请假,去给老婆看病,这不明明是给老朱要钱吗?

    不去请假那肯定不行。因为车队和别的活计不同,必须有一个好鞭法才行,请假也不能太晚了,还要给老朱留足找人替换的时间,一袋烟的功夫,半拉眼脑袋里还是一个浆糊。

    他把烟袋锅在石墩上磕了磕,又刮了一袋烟,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度步。最后他一脚迈出了家门,径直向北街老朱家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自笑,小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自己也就垫了一二十块钱,老朱难道会认为你半拉眼是去要债吗?这点小钱儿知味的吗?这不是小瞧人家老朱吗?

    这样想着半拉眼的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兴奋地哼起了河北梆子小曲——他家里经常这种状态,半拉眼无奈之中只能选择该乐呵时就乐呵,因为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乐呵又能咋办?总不能一辈子吹葫芦瞪眼吧?

    刚走到老朱大门前,迈克儿就汪汪汪地叫了起来。

    朱友康刚在走廊里喂完兔子,听到大门外迈克儿在叫,就赶紧跑出来抱住迈克儿的脖子。

    “叔叔,进去吧,没事了”朱友康一边玩弄着狗脖子上的项圈,一边把迈克儿领向大门一侧,让半拉眼进了第二道街门。

    听到狗叫声后,老朱刚放下碗踏上鞋准备出门,迎面来了半拉眼,就赶紧用右手搭着半拉眼的肩膀进屋。

    “还没有吃完饭啊?”半拉眼刚落坐在嫂子丽芝递给他的凳子上就开始聊起天来。

    “听说药材公司赵经理回来了,俺爹就去给人家送钱去了。”老朱还没有说话,女儿友钟趴在土炕的一个边缘,还没有来得及下床吃饭,抢先说道。

    老朱干咳了一声。因为,这时候提钱不是分明给半拉眼使难看吗?人家进了家门还没有说几句话,你怎么能知道人家是来要钱的呢?其实,老朱这次也是多虑了,因为友钟根本不知道住院费里还有半拉眼的钱。

    干咳也许是因为友钟抢了老朱要说的话。

    既然孩子已经说了,也就接着孩子的话说起来“是的,赵经理非要我留在他家吃饭,家里孩子们刚出院,也就硬跑回来了。”

    友健、友梅和友莲围着一个方形低矮小木桌,坐着马扎在屋地下吃饭。友康回来之后就地在小木桌的最外边坐下。后边的迈克儿跟在卧在友康身边,挡住了进出门的道路。

    这四个孩子一张小木桌,都像大人一样吃着饭。

    丽芝和老朱分别坐在靠近家堂的老式木制方桌两旁的圈椅上。友钟就在炕沿上的一块木板上放着碗筷。

    饭很简单,没有炒菜。主食是山药、玉米高粱窝窝头,锅里面是绿豆杂面、栾秋瓜块和烹进去的山韭菜花。满屋子的韭菜花香已经飘到了院子里和大街上。

    半拉眼就靠近友钟,靠近火炕坐着。进屋之后习惯地摸了摸自己的烟袋荷包,见都在吃饭,又把手缩了回去。

    “赵经理人真好”半拉眼接着老朱说。

    老朱想,既然赵经理那二百块钱都已经给了人家,半拉眼人不错,挺实在的,干活一个顶仨,就十块二十块的,干脆一块给了他得了,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半拉眼在队里支撑着运送石头的车队,经常起五更乱黄昏的,从来都是主人翁姿态,没有半点怨言,更没有半点牢骚,多好的一个人啊!

    老朱一边接着半拉眼的话,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继续说道:“老弟,给赵经理的钱,还剩下几十块,你来得正好,干脆你也拿走,省得我专门再给你送一趟。”

    说话间老朱已经把二十块钱曳给了半拉眼。半拉眼推辞说:“不,不,不,孩子们刚出院,身体还需要恢复,你先留着用吧!”

    见老朱的手已经曳进自己的兜里,也就勉强接过来了。他心里再次自责起来。想起自己在家里最初的想法,正是井底之蛙之见。这不,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人家老朱就把钱曳到兜里了。

    “明天我准备请假,你得先找好赶马车的人,别误了明天运送石头”半拉眼趁着正说话的功夫,也不管他们是不是正在吃饭,就接着说起了老婆的病情来。



第四十一章 惊喜
    老朱的脑海里最近一直装着一件事,所以,只要静下来,心里就烦躁不安。

    三金上学的事把他上愁的老是愁眉不展,饭食不香,睡觉不熟。大闺女友钟已经辍学三年多了,总不能再让大儿子就这么也辍学在家吧。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老农民,总有一天家里得出一个秀才什么的。虽然谈不上光宗耀祖,总能改变一下家庭的状况吧。

    他认为,一个家庭的成长,也有一个和大自然与人类成长一样的过程。要想家庭日后发达,对于农民来说,读书上学是唯一可行的成长方案。没有读书个人就没有前途,没有读书家庭既没有希望。

    他认为,一个家庭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过程,不能心急,不能破坏了大自然和人类成长的大规律。

    他认为,一个家庭的成长,既不能按部就班,顺其自然,也不能拔苗助长,自毁前程。唯一可以通向成功的路线,就是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变现状,既要长期筹谋,又要脚踏实地。

    为了让友康继续上学,他和老婆丽芝已经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大半年了。在这大半年里,友康没有让他们少操心。倒是友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在队里劳动,没有给增添什么麻烦。

    想起闺女来,老朱也感到有些愧对和自责。天资聪颖的友钟,爱读书爱学习的友钟,三年前上学这颗口子系上了,这辈子就再也解不开了。

    有些事可以等下一次下一趟,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这样做的。

    老朱想到这些,心里总是像压了一块石头,就像那一块砸他脚的石英石一样,砸的他疼死疼活的。

    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老朱最上心的事情,也是他最烦恼的事情。因为大半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老朱开始怨恨自己无能来。

    老朱甚至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本来自己和孩子们一样聪明好学,上完高小那一年,赶上了赖年景,在外面站不下去了,一咬牙回到了家里。自此,断送了继续上学的路,导致了今天这样的结局。每年日子紧紧巴巴,忙忙碌碌,整天为养家糊口东奔西跑,身心憔悴,焦头烂额的。

    现在说什么也要给三金争取一个上学的机会。这不,自从住院回到家里,三金便开始玩儿起来,从不想上学的事,整天乐不思蜀的,莫非从心里已经断了上学的念想?

    “叔叔,咱们套车走吧?”山小开始催促他去运送石头。

    山小看到他一直抽着旱烟袋,在牛棚里转过来转过去没有要上工的意思,就提醒他该出发了。

    昨天半拉眼请假走了以后,老朱想自己亲自去县城一趟,顺便了解一下县社和火车站里的情况,所以就没有找别人顶替。

    “走,牵马去”老朱停下脚步,最后狠狠实实地吸完最后一口烟,眼前冒出一股股浓烟,猫下腰,抬起左脚,把烟袋锅在左脚板上磕了两下,顺手装起烟袋,径直向马槽走去。

    路上少了半拉眼,大家又跟着队长老朱,所以,没有原先能放得开,一路上只有聊天和吆喝牲口的声音,大家又都想起了半拉眼那字正腔圆的河北梆子唱调:“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呈凶狂/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在沙家浜……”

    老朱的心事,车队里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老朱的话不多,都还以为是老朱的呆板和权威,其实是错误的。老朱一路上在想,怎样让三金顺顺当当地再去学校上学。

    人都是这样,俗话说得好,有什么病就会谈论什么样的病情。老朱一路还是离不开住院的话题。

    等到了火车站卸了马车,车队里的人把马车拴好,都各自就近去找地方休息去了,唯独老朱不顾劳累,跑到车站里面去谈工作。

    运送石头本是县社的事,车站只是负责收发和运输,石头质检员也是县社派人把关。

    老朱河车站负责人搭话,一是为了车队不收刁难,二是多认识一个人,看看对孩子孩子上学是否有所帮助,或者能打听到关于上学的什么信息。

    车站对教育信息相对比较封闭,待了一会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老朱说着客套话告别后来到伙计们中间。

    老朱他们马不停蹄往回赶路,在路过县社附近时,再次停车,伙计们在公路边等着,他快步去了县社。

    县社在菜市场中间路西,这时候天气快晌午了,买菜的、卖菜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进了菜市场这条路上,特别拥挤,行走起来就慢多了,老朱就这样在人群里挤过来及过去,好容易看见了县社的大门,却在这里碰上了何树坤。

    何树坤打问了朱友康回家后的情况,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去上学,老朱简短如实地做了回答。

    其实,何树坤之所以知道朱友康没有去学校,就是何海云在家里天天念叨着朱友康还没有去学校,也不知道恢复的怎么样。

    这次老朱把朱友康的实际情况说给何树坤,何海云很快就会知道朱友康不上学的正在原因。

    因为时间太紧,老朱怕县社领导下班找不到人。就对何树坤千谢万谢,感恩何树坤救了自己的孩子。仓促分手后进了县社的门。这时他才想起,刚才只顾着着急来县社找人,却忽略了打问何树坤上学的信息。既让人都进了院子,那就再说吧,也许在这里可以得到信息呢?

    不巧的是,上次见到的主管李副主任没有在,是一位油面书生孙副主任接待了他。业务上无话可说,老朱和人家也不熟悉,知道李主任下午也回不来,就让孙主任给李主任捎句问好的话,离开了县社。趁着还没有晌午,赶紧和大伙一起回家搞第二趟运输。

    下午在火车站卸完马车,看看时间还早,老朱早就想着给车队里的两头马修理马掌,苦于没有时间,好容易这次有了时间,就和大伙一起把马车赶到县城西关大队部门外的钉马掌现场。

    这里有两个马桩正好闲着,秋生、山小分别将他们车上的两匹马卸了马套,牵进马桩。

    在和钉马掌的掌柜闲聊中,老朱得知,今年后半年蓬州中学开始恢复初中招生,并且高中也开始招收文班和体育班的学生。

    当老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双手颤动了一下,赶紧侧着耳朵又问了一遍。

    等确认下来,蓬州中学面向全县招收两个初中班、两个高中艺术班和两个高中体育班这个可靠消息之后,激动地上前把旱烟袋夹着烟袋荷包一股脑交给了这位钉马掌师傅,他又从衣兜里摸出火柴,早早地点上等着给这位师傅点上,这时老朱的脸上洋溢出久违的灿烂的微笑。



第四十二章 求情
    话说老朱在为朱友康上学的事,烦心上愁的时候,听来一则蓬州中学招生这样的大好消息,心里着实亮堂了许多。

    老朱知道,儿子只所以不想去上学,并不是因为儿子不愿意学习,而是中丘公社的初中办的太糟糕,不仅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差,更重要的是还要经常去劳动,一个礼拜也上不了三天的课。

    老朱认为,这次蓬州中学招生,相信友康也会积极去努力争取的。

    因为,蓬州中学是蓬州县最高学府,那里有各学科顶尖教师,那里有最好的办学条件,那里有实验室、图书室、运动场,还有优美的学习环境,能在那里上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机会。一天二十四小时住校,每周五天半的学习时间,在学校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学习,单纯的学习时间将会占到百分之八十。别说刻苦用功,就是随班走也能考个大学。
1...1819202122...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