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林清婉笑道:“以前我和大哥身子不行,离不得徐大夫半步,所以才没能给您假期,但现在我和玉滨的身体渐安,并不用您时刻守着。玉滨上学有休沐,我每个月也要休息几日,怎么您就不能休息?”
徐大夫心中高兴,却也有些不好意思,“当初林公请老朽时便说过此事的,随传随到乃是最基本的。”
“那我和玉滨现在身子不是好了吗,并不用时刻传您。”
“其实大小姐的身体的确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可是姑奶奶你,”这件事压在徐大夫心里很久了,他一直犹豫着没说,此时机会难得,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姑奶奶的身体却有些怪。”
林清婉心脏急剧的跳了两下,不动声色的歪头问,“哪里怪了?”
徐大夫皱眉,“说不上来,但就是怪。去年姑奶奶的身体比大小姐可差了不少,虽说您大彻大悟活过来了,可也不应该好得这么快,若说您是年纪身子好养也说得过去,但这一年来”
徐大夫忍了忍道:“您这一年,确切的说是一年零三个月来还未生过病呢。”
“不生病不是好事吗?”林清婉垂下手,轻轻地捏住了衣角。
“对别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您来说不是,”徐大夫叹气道:“这一年多来我给您和大小姐调养身体,您和大小姐的身体都开始慢慢变好。”
“特别是今年开春后,大小姐走动得多了,身体也比往年更好了。而近几又学弹弓,我昨日给她请脉,发现脉象更活泼了些,显然这些运动于她都有好处,但姑奶奶您”
徐大夫犹豫了一下道:“您的脉象还是摸着比常人的弱些,却比一年多前强健了许多,可老朽发现,近几个月来您的脉象似乎就不再变化了,没有变弱,也没有更强。”
“这不好吗?”林清婉轻声问,“或许是我的身体已经调养好了”
徐大夫摇头,“这怎么可能,身体的潜能无限,您这脉象怎么可能是身体调养好了?更何况,好的上头还有强健呢,可您吃着调理身体的食物,又时常巡视农庄,每日的走动都不少,为何却没有变化?”
“最要紧的是您没有生病。”徐大夫一顿,连忙道:“姑奶奶见谅,老朽不是在咒您生病,但其实生病并不全是坏事,生小病其实也是对身体的一种调整。”
林清婉颔首,“我明白,小病常生,大病从无。”
徐大夫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这病不能多,但也不能少。像大小姐,往年换季都会咳嗽,咳起来便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一病就是一两月,一年倒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吃药,这是不好的。但现在大小姐身体渐渐好了,今年除了开春那会儿病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外便是上个月身感外寒,吃了两剂发寒的药而已。”
“换做往年,这一点小病便可能演变成大病,但大小姐竟然两剂药就好了,这意味着大小姐的身体在慢慢好转,底子在增强。”
林清婉点头,林玉滨的疫力在增强。
“姑奶奶您的身体和大小姐的一样,应该说你们林家人的底子都差不多,老爷也像您和大小姐一样,一旦生病便断断续续,绵绵不绝。这得慢慢调,一点一点把底子打好才行,可姑奶奶您这一年多来却没生过一场病,就连您认为累病的病也是心神消耗过大,一时缓不过来而已。”
徐大夫忧心的看着林清婉道:“姑奶奶,您不生小病,是因为身体硬撑着,等以后到了极限,大病爆发出来,只怕”
林清婉“扑哧”一声笑出来,状似轻松的道:“徐大夫,您担心太过了,我并没有强撑,不过是因为我身体好了,这才没生病的。”
徐大夫忧虑的一叹,摇头道:“我知道您心里难受,更多的话别人肯定也劝过了,老朽说再多也没用,只希望您能珍重身体,不仅为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09
活着的人,也为已经逝去的先者安心。”
林清婉抿嘴不语。
徐大夫告辞离开,在他看来,林清婉就是在为了林家,为了林玉滨才不倒下,相当于在透支生命的活着。
不然以她去年病得几乎断气的身体状况怎么可能短短时间便恢复过来,不仅能料理兄长的丧事,还将林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要不是前几整理脉案,他还没发现林清婉脉象的异常,竟然一连几个月平稳无波,这怎么可能,就是身体强健之人都有强有弱的时候,什么人的脉象会平稳成这样?
徐大夫之所以赶在这时候出去会友,除了想自己散散心外,也是想问问朋友可有办法开解林清婉。
他几乎是看着林清婉长大的,舍不得她如此想不开啊。
林清婉表示她的心境一点问题也没有,有问题的是这具身体。
她隐约有些明白,她是借尸还魂,虽然心脏会跳,体温也正常,但肯定有不正常的地方,显然现在不正常的地方表现出来了。
她的身体,婉姐儿的身体可能会维持在这个状态下。
第81章理由
林清婉还没想好这个异常要怎么解释,林家别院的人已经给她脑补了一堆,自然也坚定的认可了徐大夫猜测的理由。
林家管理严格,闲话自然不会往外传,但内部交流,尤其是关心林清婉的几个人交流却是正常的。
徐大夫和林清婉说话时没有回避白梅白枫,这两个丫头听了全程,心里可难受了。
觉得姑奶奶就是因为像徐大夫说的那样,为了林家,为了大小姐强撑着,俩人自到林清婉身边伺候后便很少见她伤心难过,当初老爷去世,她也只是哭几场而已,很快便振作起来。
和传说中为姑爷几乎殉情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可如今看来,姑奶奶竟是一直怀着死意。
白梅和白枫避着人狠狠地哭了一场,结果眼睛通红,叫林嬷嬷抓了个正着。
林嬷嬷管着内宅事务,姑奶奶和大小姐身边的大丫头一直是她的重点关照对象,俩人哭成这样,她自然要问缘由。
两个才上岗一年多的大丫头哪里是林嬷嬷的对手,不到两刻钟林嬷嬷就知道了徐大夫的评语,一时也坐不住了,连忙去找她老伴儿商量。
“徐大夫不提我还没发觉,这一年多来姑奶奶的确变化许多,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老爷将林家和大小姐托付给她,她有了求生的理由,可现在按徐大夫的说法,姑奶奶竟是一直怀着死意,现不过是为了林家和大小姐强撑罢了。”
林嬷嬷难受的抹眼泪,“我虽目不识丁,却也知道人的身体有限,姑奶奶总这么强撑着怎么行啊,还得打掉她的念头,让她好好活着。”
林管家走了两圈,沉声道:“这件事你先别露出去,让白梅和白枫也闭紧嘴巴,我先去和徐大夫谈谈。”
林嬷嬷连忙抹干净眼泪,“那你快去,我去叮嘱白梅白枫,这件事可不能让大小姐知道。”
“正是,此事万不能让大小姐知道。姑奶奶已如此,若让大小姐知道,她心里还不定怎么难受呢。”
林嬷嬷连忙回后院去。
林管家则去找徐大夫,但徐大夫也没有好办法,只说:“心病还须心药医。”
“姑奶奶的心药就是姑爷,你让我到哪儿给你找心药?”
徐大夫叹气,“那就只能劝了,劝她想通。”
林管家跌坐在席上,“若能劝通,姑奶奶当时也不会几近断气。当初也不知老爷跟她说了什么,这才将她从鬼门关中拉回来,此时再劝”
“劝不动,那就只能从外养身,或许能让她多活几年。”
“那你说姑奶奶能活几年?”
徐大夫瞟了他一眼道:“那得看她这口气能撑多久,或许可以寿终正寝也说不定的。”
这话说了当没说,林管家见他没好办法,拍拍屁股便离开,他得想想其他办法。
林管家身边除了他老妻外,也就只有钟大管事能商量这件大事了。
所以便找了个机会拉了钟大管事说悄悄话,问他有什么法子劝一劝姑奶奶。
钟大管事沉吟道:“我们总不好平白提起这件事,毕竟是姑奶奶的伤疤,揭开了焉知结果是好的?所以不能明劝,只能暗劝。”
“怎么暗劝?”
“得找个和姑奶奶说得上私房话的,”钟大管事低声道:“我不合适,我头些年都是在外边,跟姑奶奶不熟,但你不一样,你在府中伺候,总可以跟姑奶奶说上话吧?”
林管家就纠结道:“姑奶奶在后院,我管着前院的事,虽说隔三差五的见一面,但跟姑奶奶还真不怎么说上话。”
“那林嬷嬷”
林管家摇头,“她更不行了,以前她跟在夫人身边行教导之责,严肃惯了,姑奶奶小时候见了她可就远远的躲开的。”
俩人拢眉,“那谁合适呢?”
俩人想了老半天,最后眼睛一亮,齐声道:“老忠伯!”
钟大管事拍掌笑道:“每次老忠伯过来都能跟姑奶奶说上半天话,看着倒像是忘年交。”
林管家也道:“而且每次老忠伯走后姑奶奶的心情都很不错,有时嘴角一整天都是翘的。”
钟大管事立即起身道:“那我去请老忠伯。”
“我等你好消息。”
然后钟大管事就被老忠伯削了一顿,“姑奶奶的心病在姑爷身上,我又没见过谢家那孩子,我怎么跟姑奶奶提?”
“那,那您多提一提林家,让姑奶奶别总想着姑爷,多想一想林家和大小姐,说不定她就不想死了呢?”
“姑爷和林家那能一样吗?现在姑奶奶不也念着林家和大小姐?身体照样出错,”老忠伯皱眉道:“再提林家和大小姐,也不过是让这口气更长一点罢了。”
“那您说怎么办?”
老忠伯哼哼道:“两个法子,一是让姑奶奶忘掉姑爷,重新喜欢上另一人,新人换旧人,她自然不会再念着姑爷了。”
钟大管事张大嘴巴。
“第二个就是让姑奶奶彻底想通,死人哪有活人重要,我想就是姑爷在世也一定希望姑奶奶健康的活着的。”
“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从姑爷出事后我们就在提,也是这么劝她的,但姑奶奶就是心里难受,迈不过那道坎啊。”钟大管事顿了一下,斟酌着道:“倒是第一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老忠伯就斜眼扫了一下他,“你觉着姑奶奶看上别的男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钟大管事垮下肩膀,“没有。”
姑爷要是不堪,他们还能先破坏他在姑奶奶心目中的印象,然后让姑奶奶移情别恋。
可谢二郎不论是才华或是人品,不仅在江南数一数二,在整个大梁也是排得上号的。
破坏不了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10
,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来追求姑奶奶,别说姑奶奶,就是他们,有谢二郎这个珠玉在前,别的郎君他们都看不上。
更何况,姑奶奶与姑爷青梅竹马的长大,所以感情深厚,而现在姑奶奶已经长大,男女有别,真要有男人凑上来只怕先被当登徒子给揍了。
所以这新人换旧人的法子是不成了。
“那就只能试第二个法子了。”老忠伯道:“派人去请谢夫人来一趟吧。”
“谢夫人?”
“若说这世上有谁能与姑奶奶感同身受,那必定是谢夫人,请她来坐坐,或许姑奶奶的心防会松些,到时候我们再趁机劝导。”老忠伯叹气道:“说到底还是经历太少,若经过战乱生死,便会知道这些不过过眼云烟,与生死大义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钟大管事抽抽嘴角道:“焉知姑奶奶不会觉得更弥足珍贵呢?”
老忠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钟大管事立即低头,“您老说得对,姑奶奶年纪经历是有点少。”
知情的四大护法商议了一下,最后派了个人去扬州请谢夫人,老忠伯亲自给谢夫人写信,将徐大夫的评语和他们的忧虑详细写下,希望她能够来苏州劝一劝自家的姑奶奶,就是劝不动也不要紧,就当是来散心好了。
谢夫人到信后便哭成了一个泪人,对杨嬷嬷道:“我以为这孩子已经想通,没想到还钻在里面。”
杨嬷嬷立即劝道:“夫人不也还钻牛角尖吗?少奶奶跟少爷情深意重,她又年纪哪里能那么快走出来。夫人,您若是自己都想不通,怎么去劝少奶奶啊。”
谢夫人擦了擦眼泪,蹙眉问,“我们当真要去苏州?”
“去,”杨嬷嬷斩钉截铁的道:“这都一年了,您就不想少奶奶?”
这一年多来夫人都是在佛堂里渡过的,见她形如枯犒,杨嬷嬷心里难受不已。
林家这封信来得及时,让夫人去劝少奶奶,何尝不是让少奶奶劝劝夫人?
哪怕两者不能相劝,让夫人出去散散心也好,总好过一直呆在佛堂里强。
谢夫人也有点想婉姐儿了,而且也担忧她的身体,便点头道:“也好,那我们就去苏州。”
谢夫人将信放下,红着眼睛道:“这封信是林家忠仆写来的,婉姐儿肯定不知道,你再去一封信告诉她,就说我想去苏州散散心。”
“哎,”杨嬷嬷高兴的应下,问道:“我们去苏州是住在林家,还是住在谢家的别院?”
“让人把别院拾出来吧,”谢夫人抬头看着请回来的菩萨道:“婉姐儿毕竟已经归宗,我们长住林家,只怕林氏宗族该不安了,我们是去看婉姐儿的,不是给她添麻烦的。而且自己住也自在些。”
“那奴婢这就叫人去拾别院,顺便通知少奶奶一声。”
谢夫人颔首,低头看着手中的信沉默下来。
杨嬷嬷就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对林清婉又是惋惜,又是敬服,却又隐隐松了一口气。
少年情易变,她和夫人其实是有点怕少奶奶以后改嫁的。她也知道夫人心中矛盾,既想少奶奶百年后能跟少爷葬在一起,让少爷不至于做孤魂野鬼,又心疼少奶奶小小年纪便要守寡。
因为矛盾,所以夫人行事才有些反复,前半年少奶奶回苏州后,她几乎是每个月都给少奶奶送一趟东西,但这后半年却是能不联系就不联系。
杨嬷嬷知道,夫人在慢慢松手,给少奶奶做决定的空间。
但她心里不好受,呆在佛堂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两个月更恨不得住在佛堂里了。
所以这封信来得及时,就算这封信不来,杨嬷嬷也在寻找借口让夫人去京城,哪怕京城有大爷大奶奶在,纷争多,但争斗或许能让夫人分神,不至于把全部的心神都放在少爷和少奶奶身上。
第82章道歉
林清婉还不知道她和徐大夫的一番话引出了这么多事,更不知道她婆婆要来苏州看她,此时她正背着手走在田间,看着一片黄灿灿的小麦,她欣喜不已,“今年的小麦算是丰吧?”
“是,”跟在林清婉身边的方大同咧嘴笑,“老农们都说可惜了,要是种成冬小麦,那获只会更多。”
“而且冬小麦的口感更好。”林清婉惋惜了一下,“不过不要紧,去年是没来得及,今年让他们把小麦了就可以准备冬小麦的种植了。”
方大同搓了搓手,为难道:“可是姑奶奶,不给地休息,只怕这肥赶不上。”
“不是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吗,把小麦后多做些肥料撒上,把地养一养。”
“就是没有肥啊,我们从外头了不少的肥,但依然不够啊。”方大同跟姑奶奶说这些还有些不好意思,黑黑的脸上微红,“开春那会儿我们农庄将城西这边的咳咳都包圆了,现在还没入冬,各个村子就已经和城里夜香的人打好了招呼,我们最多只能买到四分之一左右。”
林清婉好奇的问,“你们是怎么沤肥的,这么多夜香都不够用?”
“等发酵后用秸秆混着沤肥,”方大同挠了挠脑袋道:“这还是陈大爷教我们的,长福村他种地最好。”
林清婉幼时在农村生活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见过别人沤肥。也是用秸秆混着人畜的粪便堆肥,因为祖父是大教授,在乡亲们的眼里就是很有本事的人,所以有一段时间他们特别喜欢上门来问各种关于种植和养殖的问题。
那会儿农村虽也用化肥,但数量少,更多的还是依靠农家肥,所以祖父也被问过沤肥的问题。
她记得那时她才七岁多,祖父特地带了她回京,用关系找到了农科院的教授,跟着他学了两个沤肥的方法。
其中一个她记忆犹新,因为那个法子是祖父带着她一点儿一点儿实践过的。
其实原理上和大家沤肥是一样的,都是用秸秆或枯草等混着人畜粪沤肥,只不过它更加细化,将其中碳氮含量计算出来,然后照着比例堆积,将步骤更细致化,这样可以更快速的使肥腐熟,不会出现烧坏作物的现象发生。
这种沤肥方法用料都是以吨计算的,所以出的肥料多,要是地不多的人家还真不耐烦这么做,太累,还不如照老法子清理牲畜粪便时混进去些秸秆,等它慢慢腐熟再用。
可是他们没那么长时间,所以沤肥还得快。
“地里割出来的那些枯草,让人上来,分成几个区域堆好,等小麦割,将秸秆留好,我们统一沤肥,换一种法子。”
“什么法子?不对,是姑奶奶您怎么知道沤肥的法子?”他这个已经学种地的都不太了解。
林清婉轻咳一声道:“我从书上看来的,或许可以一用,你把陈大爷请来,我说给他听,以后再由他来教你们。”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11
谱吗?
方大同心中疑虑,但还是去请陈大爷,论种地,十个他也比不上一个陈大爷,靠不靠谱还得问陈大爷。
有的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很有天赋,方大同和陈大爷一起听,他还在半懂不懂时,陈大爷不仅能听懂,还能举一反三了。
林清婉都钦佩的看着陈大爷,她之所以能记住这个法子还是因为从集牛粪开始祖父就带着她,她全程参与,因为记忆犹新才能一直记着这些步骤。
没想到她只是开了个头陈大爷就将后面的步骤琢磨得差不多了。
陈大爷还在感叹,“识字就是好啊,没想到种地的事书上也有。”
“农桑是国家大事,自然有所记载。”林清婉看着满脸皱纹的陈大爷,心中一动道:“只是可惜擅长种地的往往不识字,而擅长写作的则往往不擅种地,所以这方面的书才少。要是有一擅长写作之人找到了一擅长耕作之人,俩人合作,或许能出一本好农书。”
陈大爷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局促的道:“东家,我,我就是会种地,哪里能出书呢?”
林清婉笑,“您也说了您会种地,这就两者有一了,再有一个会写作的不就成了?”
“哪个人会听我们这些泥腿子说的话?”陈大爷摇头,不觉得这种事能成。
林清婉本想自己动手,闻言一顿道:“不试一试,焉知不会有人?”
林清婉扭头和白梅道:“让林安写张布告出去,就说我要招一识字之人来为农民写本农书。”
众人目瞪口呆,姑奶奶还真干啊?
白梅回神问,“布告贴在哪儿?”
“就贴在西城门布告处那里,”林清婉笑道:“这件事不急,所以不必写上限期,价钱嘛,去找林管家,照着写书人的酬劳给个不高不低的价钱。”
方大同就道:“那必定没人接。”
林清婉不在意的道:“试试嘛。”
白枫从外头疾步进来道:“姑奶奶,周刺史递了帖子来拜访,人已经在外面了。”
林清婉扬眉,“他一个人来的?”
“不是,带着他儿子,还提了不少的礼盒,”白枫顿了顿道:“我看周公子有些沮丧。”
“赔礼道歉来了,大小姐下学了吗?”林清婉笑问。
“快了,现在估计才下学,最迟两刻钟就回来到了。”
林清婉就起身道:“把人请进花厅,陈大爷,你先回去吧,先让人把枯草铡了,其他的等小麦了再说。”
陈大爷应下,和方大同躬身退下。
林清婉就去花厅见周刺史。
周通脑袋上的伤一好就被周刺史压着来道歉,他又喊疼拖了两天,今天是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来。
林清婉一进门就见他低垂着个脑袋立在一旁,周刺史忙与林清婉见礼,见他家儿子木呆呆的站着就忍不住拽了他一把,瞪眼道:“还不快给郡主行礼。”
周通心中不满,没好气的抬头看向林清婉,就见林清婉不推不拒的站在上首笑看他。
周通对上她的目光,心头一滞,低下头避开林清婉的目光,拱手道:“见过郡主。”
林清婉微笑颔首,“不必多礼,周大人请坐吧。”
周通在心里撇撇嘴,垂眸站在他父亲身后。
周刺史警告的瞪了儿子一眼,和林清婉表示歉意,“犬子不肖,还请郡主见谅。”
林清婉翘着嘴角道:“是周大人要求太严了,我看令公子就很好,仪表堂堂,才华横溢。”
“只是太过顽皮了,”周刺史趁机道歉,“上次他和两个同窗胡闹,在学堂下山的路上挖了个坑,害得林县主和尚家三位小姐的马车陷落,听说林县主还磕到了脑袋。”
“这孩子听说后心中不安,犹豫了许久才和下官坦白,本早该来请罪,只是下官打他时没分寸,让他卧床到现在才能过来,还请郡主恕罪。”
说罢起身撩起袍子就跪下。
林清婉连忙伸手道:“周大人快请起,孩子们的事哪里值当您如此?”
1...3334353637...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