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林清婉没让周刺史跪下,却没拦在他后头跪下的周通,她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令公子既是诚心认错,我想大姐儿多半会原谅他。”
这是让他也给林玉滨跪一跪的意思?
周通就觉得膝盖底下似乎有针似的难受。
“还不快谢过郡主的大人大量?”见儿子木呆呆的跪在地上一句话不说,周刺史气得伸脚踢了踢他道:“一会儿县主回来了再给她赔罪,看你以后还敢顽皮吗?”
林清婉笑着道:“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只要不损害到别人就行。”
周刺史的尴尬的笑笑。
正说着话,林玉滨回来了。
周通想了又想,还是没能过得了心理那关,所以趁机爬起来拱手道:“林县主,在下来给你赔罪来了。”
林清婉憋笑,端起茶来喝茶。
林玉滨扫了他一眼,避开周刺史的行礼后回了半礼,这才看向周通,“赔罪?不知周公子犯了何罪?”
周通面色通红,但还是不卑不亢的道:“上次在下顽皮,和两个同窗在路上挖了个坑,结果尚家的车夫不小心将车驶进坑里,害得县主碰到了头”
林清婉起笑容,平淡的放下茶杯,周刺史急得忙给儿子打眼色。
林玉滨直接冷笑道:“原来那个陷阱是周公子做的呀,倒是巧思,挖了坑还在上面掩了枯叶,别说车夫是坐在车上驾车,便是走近去看也未必发现得了吧?”
周通垂下眼眸道:“是在下的不是,我等并无害县主之心,只是没想到就这么巧?”
“也就是说那陷阱不是针对我们表姐妹四人,而是针对所有从那条路上来的人?”
周通涨红了脸,辩解道:“我并没想针对谁,我们就是玩一玩。”
林玉滨哼了一声,正想说,那改日我也去你家门前挖了个大坑玩一玩,就听小姑轻轻的将杯盖放在了茶杯上,林玉滨一顿,扭过头去不情愿的道:“既然周公子诚心致歉,那这件事就算了吧。”
第83章婆婆驾到
林玉滨等周家父子一走便嘟起嘴不高兴的问,“姑姑,你怎么不让我说话?”
“你要怼他也得找个大人不在的场合,不然你说了难听的话周刺史尴尬,我是拦还是不拦?”林清婉与她道:“不拦显得我与他计较,心胸狭隘,拦了又不让你受委屈,我可不想骂你。”
“那小姑你心里计较不计较?”林玉滨倔强的看她。
林清婉忍不住笑道:“不计较。”
林玉滨就闷闷不乐的背过身去。
“傻孩子,”林清婉揉了揉她脑袋,解释道:“一来这是你们孩子之间的事,我不好管,就如同周通和他那两个同窗,脑袋开了洞,还有一个摔断了腿,你可见他们的父母找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12
上门来?”
“一来是因为他们理亏在先,二则是这是你们孩子间的事,大人都不好插手太过的。不然你以为他们不知道你们是故意把人弄伤的?比起你来,他们可伤得更重。虽然他们理亏,但真要从律法上计较,那还是你错多。”
林玉滨有些不甘愿,但还是听了进去。
“只要不涉及底线,事情都由你们处理去。”
“小姑的底线是什么?”
林清婉眼睛微寒道:“比如有人在学堂里欺辱你,而你无力回击再比如有人骂你无父无母,以家庭来攻击你。”
林玉滨怔然。
林清婉转过头来认真的看着她道:“玉滨,以后若有人这么对你,你就告诉小姑,由我来解决。”
林清婉一直觉得同学之间打架不算大事,你打我了,我也揍回去了,彼此相当,就算有一方伤得重些,那也是技不如人。
但单方面的欺辱和家庭攻击却不一样,前者不必说了,不能反抗的暴力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都很大。
而后者更是直击人的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同样不小。
同学之间吵架,你骂我假模假样,我骂你装腔作势都不算严重,那是攻击的自身,以林玉滨的口才她是不会担心对方吃亏的,
但以家庭为攻击就不行,那不仅是在林玉滨的伤口上撒盐,也让她找不到反击回去的点儿。
她可不想她的宝贝受委屈,所以这些事还得她来。
这样的底线传承至她的祖父,小时候她跟同学们打架,灰头土脸的回去,祖父笑眯眯的问一句,知道她也打回去后就不再过问了。
但有一次有同学骂她是没人要的野种,祖父知道后就亲自去学校里找了老师,还去那个同学的家里找了对方家长,从那以后再没人敢以此来攻击她。
她也不用再经受那种满腔愤懑却找不到回击的口,只能捡起石子丢回去的无力感。
她希望林玉滨也能像她一样有人护着。
此时学堂里虽偶有争斗,却还算平和,暂时不会有人,也没人敢这样攻击林玉滨。
所以林玉滨双眼是茫然的,她见小姑情绪不好,便低声安慰道:“姑姑别担心,同学们都很友好,她们不会那样说的。”
因为说那样话的人教养都不会太好。
林清婉摸了摸她的脑袋,微微一笑道:“好,小姑不担心,你快去找碧海吧,听说她跟徐大夫学了一套养身拳要教给你,你快去学学。”
林玉滨就嘟嘴,“徐大夫为什么不直接教我?碧海有些说得不详细。”
“那可不能怪徐大夫,你下学回来时正是徐大夫最忙的时候,他哪有空教你。现在他又出去会友了,有不解之处就先放着,等他回来再问。”
徐大夫不仅是给她们姑侄二人看病而已,府里的下人,农庄里的庄户,佃户,甚至是长短工们病了也会求上门来。
徐大夫一般都不钱,皆是给人看诊,要是遇上他正好有采回来的药也会给病人们一些。
而农庄里的人为了不耽误地里的活儿,多半是在中午和傍晚来看病,所以林玉滨下学回家时徐大夫多数时候在忙,所以养身拳只能先教给碧海。
反正碧海就是来教林玉滨“武术”这方面的,她现在已经开始跟她爹学箭术了,等林玉滨身体再好一点,力气再大一点就能跟她学箭术了。
林玉滨跑去后院找碧海,林清婉看着她活泼的身影满意的一笑,玉滨的身体越来越好了,相信再过两三年会更好的,说不定能打破林家年不过五十的魔咒。
一连五日都是晴天,小麦迅速的成熟,一眼望去麦田皆是黄灿灿的一片。
林家的庄户和长短工们开始割。
苏州除林家种了春小麦外,只有零星几个农户是因为没赶上冬天种植而选择了春小麦。
所以此时人工不吃紧,几乎没人离开。
这么多人一起劳作,不到三天的时间便将所有小麦都割了,钟大管事开始分出人来打麦子,其他人继续回地里去。
林清婉就是在麦子割到最忙时到了谢夫人的信。
婆婆要来了!
林清婉有些微的紧张,想了想道:“让人把春晓苑拾出来,谢夫人来了住,把府库打开,将里面的布置换一换。”
林管家问,“谢夫人是长住,还是”
“她叫人把谢家的别院拾出来了,但既在苏州,肯定会时不时的过来住一段,所以照长住的来布置吧。”
林管家躬身应下。
林清婉对谢夫人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不仅是因为她是婉姐儿的婆婆,还因为她是除林家人外对婉姐儿最为熟悉的人。
自婉姐儿的嫂子去世后,是谢夫人在教养她,要不是为了避嫌,林江都想把妹妹送到谢家长住。
而且因为身份对等,其实谢夫人比林嬷嬷还要熟悉婉姐儿,如果说这世上有谁会发现婉姐儿的芯换了,那除了立春立夏便是谢夫人了。
林清婉可不敢小看谢夫人的智慧,因此从来都是能避就避。除了节礼,便只有谢二郎的忌日时才跟她联系。
现在人要来长住,林清婉怎能不紧张?
但再紧张担忧,在看到丰的小麦时她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七月流火,谢夫人在最后火热的那几天到来,林清婉迎出十里,在长亭那里等候。
杨嬷嬷听到禀报,撩起帘子往外张望了一眼,回头与夫人笑道:“少奶奶肯定天未亮就来了。”
谢夫人见她如此郑重,心中高兴,嘴上却忍不住心疼道:“何必拘泥这些虚礼,在城门口等着就行了。”
“这是少奶奶尊敬您呢,不过的确来得太早了,从城西过城北,又要迎出十里,只怕是城门一开就进城了。”
现在是夏天,城门一般是卯时五点开,现在是巳时九点左右,少奶奶可能已经出来两个时辰了。
说着话,马车到了长亭,林清婉下来迎接,杨嬷嬷连忙下车行礼,“少奶奶。”
“杨嬷嬷,”林清婉探头看向马车,“母亲可还好?”
“不必担心,”谢夫人冲她招手道:“马车一路慢行,走了三天,我并不劳累,快上车来一块儿坐。”
林清婉就冲林安挥手道:“你们在前面走。”
说罢扶着杨嬷嬷的手进车厢。
谢夫人拉着她的手左右看,抿嘴笑道:“胖了些,也黑了些,可看着神了,在苏州过得可好?”
“好,我如今住在城西别院,无人打扰,清静得很,别院外就是我们林家的农庄,每日看庄户们劳作倒也别有一番趣味。”林清婉见谢夫人脸色苍白,大热的天手掌却是凉的,额头冒着汗,不由担忧道:“母亲可是身体不适?”
谢夫人摇头笑道:“并无不适,我身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13
体好着呢。”
林清婉扫了杨嬷嬷一眼,杨嬷嬷垂着脑袋没说话,她便笑着转移开话题,“那就好,母亲不知道,如今我那农庄还有一大半未曾耕种呢,您来了正好帮我理理。”
谢夫人看着和往日大不相同的婉姐儿,目光有些发怔,这孩子似乎开朗了许多,目光坚韧,并不像老忠伯信上写的那样,莫非她是被诓来的?
就连杨嬷嬷也觉得林清婉变化良多,以前的少奶奶虽也聪明能干,却没有这么风风火火,更没有这股子韧性。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她认知里的少奶奶要比眼前的人柔和许多。
谢夫人不好详问,这事还得见到老忠伯才知。
进入城门后,林清婉便把车窗推开,给谢夫人看街上的风景,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因我很少外出,对这边也不亲便先自己看看吧,回头我再陪您出来走走。”
谢夫人摇头道:“这世上的城镇都差不多,还不如乡下的风景耐看,不必心过来。”
林清婉微微点头,她也觉得谢夫人不会有这个心情。
马车从城北到城西,又直接出城门往别院去,林玉滨早一步得到消息,带了林府的下人们等在大门口迎接。
谢夫人见林玉滨都健康了不少,不由感叹,“苏州的水土还真是养人啊。”
“所以母亲不如多住些日子,把身体养好了再说。”
谢夫人微笑着坚持道:“我的身体好得很,倒是你还年轻,的确要好好养养。”
林清婉颔首,“徐大夫列了不少的食谱给我食补,回头母亲也试试,我觉着比吃药强。”
谢夫人心中更惊异,这样哪里像是想不开的模样,看来她的确是被诓来的。
第84章怀疑
林清婉想着谢夫人赶了三天的路肯定累了,所以把人送到春晓苑后便告辞,让厨房给她准备热水热食。
杨嬷嬷领着丫头们打开箱笼摆放东西,见夫人倚靠在窗边不说话,便将手中的东西交给丫头,给她泡了一杯茶端过去,“夫人润润口。”
谢夫人垂眸接过茶,低声问,“你说我们到的那封信果真是林家忠仆送来的?”
她点了点院子外的风景道:“花木茂盛,院子也打理得干干净净,才我们一路走来,农庄里一片丰景象,她说起农庄的事来井井有条,显然是亲力亲为管着的,哪里像想不开之人?”
杨嬷嬷就低声劝道:“夫人不如多留些日子看看,若是少奶奶想得开不是更好?”
谢夫人叹气,颔首道:“也对,我还想着她年纪大以后给她和二郎过继个孩子,以后俩人的香火能不断。”
杨嬷嬷心头一跳,忙岔开话题道:“少奶奶自己还是孩子呢,哪里能养孩子,夫人考虑也太远了。”
她抬手将卷上的纱帘放下些,笑道:“少奶奶也太心了,还特意换了纱窗,纱帘。”
“乡下虫子多,这多半是拿来防虫子的,”谢夫人叹息,“她比以前能干多了,以前她或许也能想到这些,但肯定没这么仔细。”
谢夫人是贵客,所以林清婉给林玉滨请了一天假,专门在家待客,不仅如此,她还让林管家进城采购了不少的食材,准备好好招待谢夫人。
麦和谢夫人的事撞在一起本来就够忙的了,偏在这时候北边的客商赶了一大群牛羊来了。
林清婉顾不得休息,让林玉滨留家里坐镇后就和林管家亲自去看那批牛羊。
这是从北方牵过来的,三家客商联合,牛共有六十头,其中以牛犊居多,除了有五头犍牛外,其他都是牛犊。
这样的牛犊子,别说今年了,就是明年开春也不敢用啊,太最快也得养到明年秋天。
林管家的脸有些不好看,他买牛是为了节省劳力,这样一批牛犊不仅不能给他省力,还会分担去不少劳力负责它们的草料和安全,他能开心才怪。
比起牛,那五百多只羊就不被林管家放在眼里了。
在大梁,羊肉不愁卖,他们有大片地,放羊也不愁,所以他们直接略过羊不提,专挑牛的毛病。
林管家不满,林清婉便也板着脸不说话,三位客商诚惶诚恐的解释道:“实在是犍牛不好买,这些牛犊我们都是废了好大的劲儿才弄到的。”
他们压低声音道:“您也知道,大梁牛很值钱,这些还有大半是从辽国进的,不然我们能拉来的更少。”
三位客商也很无奈啊,这一百多年来,战争就没停过,民间的牛很少,在农民眼中,牛比人还重要,想买牛是难上加难,更何况犍牛?
他们回沧州后便开始搜罗牛,因为距离上次进货时间太短,整个州府跑下来只买到了十二头牛,还都是牛犊。
没办法他们才偷摸着联系辽国那边的商人,互通有无,用绢布换了四十八头回来。
不然他们都没脸来苏州。
林管家听了解释,脸好看了些,但还是尽量将价钱往下压,这么小的牛犊最后能不能全活下来还不知道呢。
林管家甚至犹豫要不要买下所有的牛,因为有些实在是太小了。
林清婉则在问过雌雄的比例后道:“全留下吧。”
既然牛这么难得,那不如留着做种子,以后开个牛场。
林管家沉默了一下,还是没有驳姑奶奶的面子,同意都买了。
不论牛羊皆以绢布交易,正好林家的织娘织出来不少绢布,林管家拿过来结账。
不过三位客商没接,而是隐晦的提起林家的绫,表示他们想要那东西。
林管家没好气的翻着白眼道:“绫最快也得到入冬才织得出来,现在哪有?”
三位客商表示不在意,他们可以等。
林清婉就笑道:“还是先把账结了吧,至于我林家的绫,除了自家必要用的,其他的也都是要卖的,到时你们若有兴趣再来看便是。”
三位客商犹豫道:“郡主不会先卖给别人吧?”
林管家怒道:“我家主子是说话不算话的人吗?”
“我等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力微人卑,以为郡主会把货留给原来的客商。”
“既然我说了,自然会给你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林清婉淡淡的道:“等绫出来,林管家会联系你们的,到时候你们便和他们一起竞价吧。”
其实她手上哪还有什么客商?
林家的绸缎和绫一直是自产自销,现在林家的布庄都卖出去了,他们必须得重新找销路。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往年蚕丝一,明知拿不到绸缎及绫还找上门来的客商全都不见了踪影。
林管家开春那会儿还觉得绫卖给谁不是卖,还不如与这三位客商合作,增加一些感情呢,可现在却不得不换了另一种心境。
主仆二人面上不露声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14
的将三位客商吊住,然后就交了绢布,让人把这些牛羊分成两批送到山那头的牧园去。
那边已经建好了牛舍和羊舍,只需安排看管的人过去就行。这些事自有林管家和钟大管事操心,林清婉不用操劳。
只是她才一转身,陈大爷又找上门来道:“东家,小麦的秸秆打出来了,您看这肥料是不是要开始准备了?”
林清婉点头道:“准备吧,我让林管家,不,让林顺给你买夜香和牲畜粪便回来,你去庄子里选些人给你打下手,明日就开始吧。”
过来找林清婉的杨嬷嬷身子晃了晃,摇了摇脑袋看过去,见少奶奶身前站着个满头白霜,衣服上补丁一层累着一层的老头,这才确认自己没听差,前面一番话真是他们家少奶奶说的。
怎么会这样,他们家少奶奶不是只口读圣贤书,手拨琴弦的温雅女子吗,怎么,怎么还说些什么“夜香”啊“粪便”之类的?
林清婉回头看见杨嬷嬷,便扬起笑脸问,“嬷嬷怎么来了,可是母亲有何吩咐?”
杨嬷嬷木呆呆的看了她一会儿,然后才扯了扯嘴角道:“只是想问问少奶奶,府里用的水可是有什么讲究,我泡出来的茶夫人说好喝得紧,问还有没有了。”
“那是山上的冷泉水,还多着呢,若是缸里没有了就叫人上山去挑,”林清婉见她神恍惚,不由关切的问,“嬷嬷可是累了?”
“不是,”杨嬷嬷摇了摇头,正想走,想了想又不甘心的问,“少奶奶刚才是在处理庄子的事?”
林清婉点头,“有北来的客商运来不少牛羊,我让林管家买下来建个牧园。”
“这些事交给底下的人去做便好,哪里用得了您亲力亲为?”
“这庄子可是我和大姐儿安身立命的东西,心些总不会错的,且我也无聊,不如管管事情还能分神。”
“少奶奶若是无聊可以看看诗集之类的书,还有学学琴,您以前不是还说要把夫人那一手琴艺都学过去吗?”
林清婉摇头道:“我再不看诗集,也再不弹琴了的。”
她会作诗,但意境与婉姐儿的必定相差太大,而诗如其人,她可不敢冒这个险。
况且,论起诗才,她也比不上婉姐儿有灵性,所以不如从此不做诗,得给婉姐儿抹黑。
至于弹琴,她更是只通皮毛,当初还是因为她太皮,祖父为了磨她的性子才给她报了个古琴班。
她只学了一年,实在称不上通。
但婉姐儿不一样,一手琴艺无人不赞,谢夫人当年可是连太后都赞的,说宫中乐师不如其十分之一。
而婉姐儿能被谢夫人看重,说能承她衣钵,可以想见她的琴艺有多好。
诗她都不碰了,更别说琴了。
林清婉心中正思索,若是杨嬷嬷问她原因,她该如何回答才不让她怀疑呢?
谁知道她等了半响,杨嬷嬷却只是看了她两眼便转身离开。
林清婉默默地注视她的背影,这是生气了?
第85章希望
杨嬷嬷回到春晓苑便将下人都赶出去,凑到谢夫人耳边低声汇报刚才的事,轻声道:“夫人,少奶奶真的变了好多,可再变也不应该将自己最爱的东西也舍弃,除非”
谢夫人轻声道:“除非了无生趣,于她来说,最爱的反而会带给她痛苦。”
杨嬷嬷连连点头,眼含热泪道:“当初少爷就是因为少奶奶给他寄了首诗才跑回来,听说少爷出意外后,少奶奶常言是她害了他,当初不该寄那首诗”
谢夫人将脑袋靠在墙上不说话。
杨嬷嬷抹了抹泪道:“少爷下葬时,少奶奶拿到墓室里陪葬的东西,除了一身嫁衣还有一个盒子,不知里面都有什么东西,不如奴婢去问问立春立夏?”
谢夫人蹙眉,“事情已过去这么久,追究这些做什么?”
“夫人,若是林家忠仆信中说的是实情,那您劝少奶奶时总要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杨嬷嬷劝道:“您看如今的少奶奶可像是想死之人?”
“不像,她神奕奕,目光坚韧,哪里有轻生的意思?可那老忠伯为何要那么说?”
谢夫人抿了抿嘴,沉默了一下道:“那你去吧。”
“不过,”谢夫人蹙眉道:“立春和立夏不是调走了,你去哪儿找她们?”
“她们也在别院里呢,现如今管着林家的织娘和绣娘,也是个小管事了,只不过很少见到少奶奶罢了。”
林家的丫头里,杨嬷嬷和立春立夏最熟悉,毕竟以前婉姐儿出入都带着她们。
而谢二郎下葬不久,立春和立夏便被林江调离林清婉身边,谢夫人和杨嬷嬷都知道他是怕林清婉触景生情,心情不好。
但那毕竟是杨嬷嬷最熟的丫头,所以刚到林家她便和前来伺候的小丫头们打听了。
立春和立夏的去向并不是秘密,也没什么好隐藏的,几乎一问就知道了。
杨嬷嬷找了个机会便去林家的织坊那里见立春和立夏。而在林家,几乎没什么事是能瞒得过林嬷嬷的,几乎是杨嬷嬷刚到织坊她便知道了。
1...3435363738...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