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到青峰村的时候刚好碰到林玉滨下车,远远的,尚丹竹便直接撩开帘子冲她招手喊,“林表姐,等等我们。”
林玉滨停下脚步,回头看到她们笑道:“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早?”
等马车跑到跟前,尚丹竹便率先跳下,“我们来看看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
尚丹兰也紧跟着她一起跳下,还回身扶了一下尚丹菊,她左右看了看问,“林姑姑今天不来吗?”
“姑姑不来,说让我们好好玩。”林玉滨把人往里面引,笑道:“你们今天可要使劲儿的玩,帮我找找还有何不周之处,我们也好改。”
尚丹竹便拍着胸脯道:“林表姐放心,我不会客气的。”
尚丹菊也抿嘴笑,“我也不会客气的。”
林玉滨就挽住她们的手笑道:“那样最好,走,我们先进去准备,一会儿卢灵她们就要来了。”
四个女孩手挽着手一起走进文园,一进去便是一株满树花苞待开的桃树。
一阵微风从园中吹来,四人都闻到了淡淡地沁香味,四个女孩一时都没有动,她们的丫鬟自然而然的也停下了脚步,抬头看向前方。
只见几只小鸟唧唧叫着从空中掠过,在树枝上左蹦右飞,不一会儿便消失在眼前,但悦耳的鸟叫声依然萦绕在耳边。
尚丹菊忍不住轻声惊呼,“可真美啊,比上回我们来时还要美。”
尚丹竹点头,感叹道:“那等桃花盛开又是何种风情啊。”
尚丹兰拉住林玉滨道:“林表妹,等桃花盛开了我们要再来一回。”
“没问题,”林玉滨笑道:“里面设有许多单独的小院子,虽未砌围墙,却都设了篱笆,到时候我们单要一个院子自己玩儿。”
“这么好的地方要是只单独赏花倒可惜了,不如到时候我们也设个诗会文会什么的,”尚丹兰笑道:“到时把卢妹妹她们都叫上。”
林玉滨道:“我是没问题的,就怕你们不得空,出不了门。”
“你放心,现在老太太和我母亲都不拘着我们往外跑,”尚丹竹附在她耳边道:“你不知道,现在老太太也开明得很呢,只要不是出去胡闹,她是不会拦着我们的。”
说罢冲着尚丹兰比了比嘴,林玉滨看过去,微微一愣后抿嘴笑道:“我知道了,外祖母是要急着给兰表姐找良婿了。”
尚丹兰“唰”的一下看过来,撸起袖子道:“好啊,我说你们凑在一起说什么悄悄话呢,原来是在编排我。”
说罢伸手就去抓俩人,尚丹竹和林玉滨惊叫一声,转身就往桃林里跑。
尚丹菊连忙伸手去拽她们,帮着尚丹兰一起拦人。
尚丹竹叫道:“四妹,你敢不帮我?”
尚丹菊笑哈哈道:“你们两个人欺负大姐姐,还不许我主持公道吗?”
映雁见四个小姐缠在一起,也乐得由她们玩去,拉了尚丹兰她们的贴身丫鬟道:“她们玩她们的,走,我们也去玩。”
“这不好吧,”盛春犹豫道:“一会儿小姐们叫人我们听不到怎么办?”
映雁就拉着她们笑道:“她们要叫人,园里的丫头会来通知我们的,我们先走走,来前姑奶奶可是说了,让我们尽找茬,谁找到的多还有赏呢。”
茂夏半信半疑,“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来者是客,哪里好说你们的不是。”
“你们要是不说,等文园开门迎客叫其他的客人找出来,那我们林家可要不好做人了。”映雁笑道:“正是因为信得过你们,这才把你们请来的。”
“怎么是请的我们,不是请的我们小姐吗?”
“可不止,小姐是小姐请的,你们自然就是我们请的了,姑奶奶说了,来这的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我们林家都得尽善尽美,将不满降到最低。”映雁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以后小姐们来这的时间肯定很多,趁着有机会你们赶紧提意见,不然留了漏洞,以后受罪的还是我们。”
盛春等三个丫头对视一眼,开始瞪大了眼睛四处看,映雁见了“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推了她们一把道:“这样怎么找得到?我们先玩儿,哪儿不自在,不方便了告诉我,我记下来。”
盛春等也忍不住笑起来,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的玩了起来。不一会儿四人便笑哈哈的跑去找小姐们,园子里开始荡着笑声。
而苏州官道外正驰来两匹快马,他们没有往城门里去,而是在远远看到林家设在路口的清风茶馆时降低速度,见茶馆里只零星坐着几个客商,便高声问里面煮茶的余柱,“你们家的姑奶奶可在别院?”
余柱见他们这身风尘仆仆的模样,又扫了一眼他们的马蹄,猜测他们是从京城来的,便避而不答问:“贵客是哪家的,找我们姑奶奶何事?”
马上的俩人微微蹙眉,道:“我们家老爷是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91
林家故旧,有急事找林郡主,她若不在别院可是在城中林府?”
余柱斟酌了一下便笑道:“姑奶奶是在别院,你们去找林管家便能见到。”
等着俩人骑马离开,余柱便伸手拽了一下旁边的绳子,望台上竖立的一面旗子便转了一面,印着“清风茶馆”的一面转向了林氏别院方向。
这意味着有他不认识的客人到了。
第146章急信
林氏别院那边瞬间到信息,然后立即将信息传递进去,等俩人快马跑到别院门口,才跳下来敲门,正想与门房说明自己身份时,林管家已经快步来了。
门房不认识他们,林管家却是认识的,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来,“二位怎么来了,可是任老爷有何吩咐?”
其中一个便拍了拍胸膛道:“我家老爷有急信要交给林郡主,着我们快马加鞭送来。”
林管家见他们眼底青黑,双腿还有些打颤,便知道他们是一路急行军过来的,没敢怠慢,立即将人往内院引。
“我家姑奶奶在后院,你们随我来。”
俩人目不斜视的跟着林管家往后院去,林管家路上忍不住问道:“可是京城出什么事了?”
俩人对视一眼,没敢多说,“等林郡主看过信便明白了。”
林清婉正在陪谢夫人抄佛经,看见林管家过来便看了谢夫人一眼。
谢夫人便笑道:“你有事就去忙吧,这佛经慢慢抄就是。”
林清婉笑着应下,走出佛堂,林管家就指了一下院外道:“姑奶奶,京城任尚书家来人了。”
林清婉跟他走出去,任家家丁看见她连忙低头行礼,其中一个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也不打开,直接递上去道:“林郡主,这是我家老爷着我等交予您的。”
林清婉接过,见他们一脸风尘,便道:“辛苦你们了,林管家,带他们下去休息,要好好招待。”
“是。”林管家连忙将俩人引出去。
林清婉将布包打开,直接打开信看。
林管家很快去而复回,他回来时刚好看到姑奶奶看完信,忍不住问,“姑奶奶,可是京城出了事?”
不然任老爷不会快马加鞭给他们送信的。
林清婉却笑道:“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尘埃落定而已,派个人去族里找五哥,让他有空过来一趟。”
林清婉顿了顿又道:“也去府学一趟,把林佑也找来。”
林管家顿了一下便退下。
林清婉将信好,回身又去了小佛堂,跪在谢夫人身边,提笔开始抄写经文。
谢夫人看了她一眼,见她目光沉静便回了目光,以为没什么大事。
林清婉一直陪同谢夫人抄到了中午,这才揉着有些疼痛的膝盖起身。
都跪习惯了,跪了一个上午才觉得疼痛,要知道她刚来的时候,那是跪一刻钟就有些受不住了。
林清婉抬头看着佛龛里的菩萨,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她越习惯这里人的思维方式,但她知道她是不同的,这份不同并不是源自于她有多聪明,不过是因为先人们总结出了规律,她站在历史的尽头,知道它的进程,所以才能够快人一步罢了。
和那些真正的大智慧者相差太多,所以她得小心,小心才能掌得万年船。
林清婉暗暗在心中祷告,“菩萨,若您真有灵,那就保佑我,保佑林家安然度过这个难关吧。林大人,愿事情如我所料般顺利。”
“婉姐儿,”谢夫人见她对着菩萨发呆,便扯了扯她的袖子道:“走吧,用过午饭去休息,抄经不急于一时,别熬坏了身子。”
林清婉对她笑笑,“好,母亲也小心些。”
林清婉扶着她跨过门槛,俩人一起去用午饭。
谢夫人看着外面的春光道:“倒是好春光,也不知玉滨她们用饭了没有。”
林清婉笑道:“她们在文园伺候的人可比我们多了,饿不着她们的。”
“如今天气还寒凉,也不能玩得太久,下响早些派人叫她们回来吧。”
林清婉应了一声,送谢夫人回去午睡后才回正院休息,结果她才躺下林润就到了,还把林佑给带来了。
这爷俩正一块儿参加文会呢,果然,春天到了,文人躁动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这是不管老的小的都热衷参加文会啊。
林清婉起身去见他们。
林润有些口渴,抿了一口茶问,“出什么事了?”
林清婉将任尚书的信给他看,林润吓了一跳,“这完全是污蔑,纸坊是建在贫地上,那块地长草都稀松,怎么能算做良田?”
林清婉抬手笑道:“五哥不要着急,这件事,甚至牧园与果园都是经得住查的。”
她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拿良田去种果树和放牧,好地当然要拿来种粮食。
林佑也接过信看了一眼,忧心道:“只怕来查的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林清婉冷笑一声,“我哥哥还尸骨未寒,我倒要看看谁敢颠倒黑白。”
想到林江的威望,林润也心稍安,但还是蹙眉道:“但这毕竟影响不好,你这庄子被人查个两三回还怎么生产,怎么做生意?”
林清婉垂眸想了想道:“再等等吧,陛下未必会同意他们来查,若是来,我自也不怕他们。”
林润来回走动,问道:“那你要怎么办,趁此公布草纸配方吗?”
林清婉看了林佑一眼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
她想了想笑道:“若朝中有人弹劾我,陛下肯定是要我申辩的,这折子一来一回便去了二十来天,先让族中子弟在这纸业里站稳脚跟再说。”
林润这才明白,她最近为何总借钱给族中子弟出去开纸坊,他忍不住跺脚道:“你既早有预料,又何必将事情闹得这么大?”
“不那么大怎么买人心?”林清婉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道:“五哥,你以为我将纸价压这么低干什么?”
“这天下乱了这么久,我不敢保证自己能见到天下平定的那一天,但我希望我能够为此出一份力,天下寒门学子何其多,可他们都被世家和勋贵压着,为何?”
林清婉问他,“是他们不够有才吗,还是他们不够努力,或是他们不心怀天下?”
“不是,不过是制度问题,我改不了制度,但我希望以后能有人去改。而后天下有才之人愈多,大梁便越强大,天下一统就越有希望,以后我的亲人,朋友,及所见,所不见之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林清婉直视他,“可这世上除了真正的大智大慧之人外,还有谁会想着去改革?只有利益相关之人。”
寒门学子未必就比世家子强,但阶级不同,利益不同,说的话,做的事自然也不同。
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代表寒门,代表普通百姓去与朝廷对话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92
。
她希望有朝一日哪怕林佑,林佳,林某某不是出自世家也能读得起书,买得起纸张,可以公平的参与科举,不会因为名气不显,就不论写出来的文章多好都被擢落,更不会因为名字不好听被主考官厌恶便丢弃。
宋明时的科举是有许多的弊端,但利大于弊,至少要比现在的科举制度要公平,公正得多。
更别说那时候的纸张和书籍了,她做过那方面的研究,那时候的价格可比现在便宜了两倍不止。
林佑看着姑姑,眼睛里闪着他都不知的亮光,灼灼有神的看向叔父。
林润也被林清婉震了一下,他呆了呆道:“可,可这得罪的人也太多了,婉姐儿,你也看到了,连任尚书都说了,这次朝中很多大臣都沉默了,就是因为也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到时他们联合起来那可不是一个赵家能比的,到时你怎么办?”
林清婉骄傲的一笑,“他们能拿我怎样?”
林润结舌,是啊,他们能拿她怎么样?
林清婉不是无根无底的人,她是林氏嫡支,是林江的亲妹妹,还是陛下亲封的郡主,他们能拿她怎么样?
可林家肯定是会被人针对的,此举虽能买寒门学子,可谁知他们成长起来需要多久?
林佑上前安慰他道:“叔父放心吧,姑姑肯定已经想好了办法,你们不是说要公布配方吗?到时候配方一公布,自然无人攻击姑姑了。”
“哪里这么简单,这配方公布给谁,不公布给谁怎么选择?还有”
林清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打断他的话道:“五哥,这样瞻前顾后还怎么做事?”
“你放心吧,此事我会处理的,真的失败了,我也有办法将林氏摘出来,一人扛着。”
林润还要说话,林清婉就抬手阻止他道:“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放心,玉滨还没长大,我是不会跟人硬拼。大不了去京城给人倒茶赔罪,不就是弯腰低头?我能屈能伸,这点忍功还是有的。”
林润一脸的羞愧,他要是能干些,也不会让林清婉顶在前面了。
林佑也红了眼,暗暗攥紧了拳头,牙齿紧咬。
林清婉不知俩人心中翻腾,转而叮嘱道:“我让五哥来,一是让你指导族中有意出去外面发展的子弟尽早将纸坊建起来,抢占市场,二则是让他们注意些,别叫人设了套子还不自知。”
又转头对林佑道:“本来以为再晚一点也行,可没想到京城那边反应那么快,也是最近纸坊生意太好,太惹人眼,既如此,你开始接触寒门学子吧。”
第147章结识
“也不必去特意经营关系,只要保持与他们的联络就行,”林清婉指点他道:“将林家有意公布草纸配方,造福天下学子的消息透露出去。掌握好那个度,别太慢,但也不要太快,既不落在那些人的压迫之后,也要给族中子弟发展的时间。”
“这,姑姑总要给我个时间。”不然他怎么把握这个度?
林清婉低头想了想,沉吟道:“今年四月不是要考明经科?就选在那前后公布吧。”
林佑松了一口气,拱手道:“侄儿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林润目送他离开,扭头问道:“如何,佑儿可还得用?”
林清婉斜了他一眼道:“五哥让他来我这儿打的什么主意我明白,如今我让他做事,我以为五哥也已明白我的意思了。”
林润闻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我这不是担心这孩子愚钝不得你的心吗,既然他还好就好。”
林清婉哼了一声没说话。
“你可想好了怎么写辩折?”林润问道:“可要我帮忙?”
林清婉挥手道:“我又不是要当官,辩折只要写得清楚又情真意切便可,交给你写,谁看不出是代笔?”
她可是帮林江捉刀过奏折的,辩折倒还难不倒她,她忧心的是给皇帝的密折要怎么写。
仅凭她一人,她的目的何时才能达到?
所以还得找个人帮忙,而这世上除了皇帝,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吗?
而且,此次赵捷也在南征军中,只要南征成功,甭管他表现如何都是立了功。
对方越能干,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越重,以后有了利益之争,就算皇帝感情偏向她,为了大局和利益却未必会向着她,所以她也得提高自己的地位才是。
只有她越重要,皇帝才能越公正,或者还会向着她。
所以林清婉得好好的琢磨这密折要怎么写,她在他的心目中不过是林江的幼妹,林江女儿的抚养人,他施恩的对象。
她年纪阅历浅,有些事是不应该知道的。
辩折倒是好写,等责问的公文送来,她照着一一辩解就是了,公事公办倒不难。
可密折还要揉入感情,林清婉咬着手指呆了半天才开始动笔。
当今是个宽厚的皇帝,如今算得上君臣相得,但他也曾经历过权利被世家和勋贵把持,自己动弹不得的前期的。
那时候他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几个手握兵权的将领身上,一直到林颍将林家军的兵权交给他,他才慢慢有了话语权。
军中是世袭制,除了他掌握的东北军外,西军的卢真,西南的钟如英,还有把天子门户的崔正,他们三人要是死了,继承这三军的必是卢家人,钟家人和崔家人。
皇帝要册封这三军的大将军也得问过这三家的意见,这就是现实。
而在朝中,科举制承自大唐,同样有各种各样的弊端,甚至比之尤甚。
进士科考试中能有几个寒门出身?
上一届只有一个耳,三年过去了,那人现还在翰林院里打杂呢。
几乎录用的都是官宦子弟,如今大梁还年轻,看不出什么,但长久以往,朝政被朝臣把持,皇帝还有什么话语权?
不仅皇帝,连百姓都没了出头之路。
扶持寒门,皇帝必然是愿意的其中一个,而经过周武,他也应该看到了寒门发展的好处。
然而她只是个还未满十七岁,阅历不深的姑娘,她不应该想得这么深的。
只能是林江在世时曾慨叹过,她才知道这些事情。
林清婉边想边提笔,写完后又改了两遍,确认无错漏后才到盒子里放好,只等朝廷的问责折子来。
这一次朝廷的速度倒是快,她才到任尚书的急信两天,朝廷的问责书就到了。
林清婉打发了官差,便连夜写了辩折,将辩折交给候在驿站的官差,看着对方走后才转身驿馆。
身为郡主,林清婉是有具折上奏的权利的,同样的,也有写密折的权利。
驿馆到她的密折,不敢耽误,立即换了衣服出门。
他们有另一条路线,并不与京城来的官差们同一条路,且因是密折,他们可以驿站换马,速度更快些。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193
所以皇帝是先到了密折才看到辩折,当然,这已经是六天以后的事了。
现在双方都很平静,他们也是很忙的好不好,钟如英和苏章又立了大功,现在南汉已经是负隅顽抗,眼见着就要打到南汉的都城了。
朝臣们觉得是时候把钟如英召回来了,不然真让她与大楚的军队碰上,到时候就不是大梁和大楚合伙吞了南汉,而是大梁要以一抗二了。
有人提议自然有人反对,理由也很充分,“钟将军智谋双全,南征正是有她才能如此势如破竹,此时眼见着就要攻入南汉都城,怎能这时召回?
若是因此贻误战机,反倒让大楚抢先攻入南汉都城,那才是得不偿失。”
“不错,不能此时召回,陛下,不如等如英郡主攻下都城后再召回。”
“万一钟将军压不住脾气跟大楚打起来怎么办?”有大臣反驳道:“不是还有二皇子,赵捷和苏章吗?难道他们三人还比不上一个钟如英?”
当下有人嗤笑道:“比不比得上看他们的战功便知,难道还要人说吗?”
“赵捷虽也有胜战,但接连失利两次,要不是苏将军救援及时,只怕二皇子都受牵连。要我看南征军中除了钟将军和苏将军,其他人也不必再提。”
“难道二皇子也不能提吗?”
当下有人很不客气的嗤笑,虽未明说,但意思很明显,就连兵部尚书都不说话。
其实赵捷失利并不全是他的错,他为什么失利,朝中有大半大臣心中有数,说到底还是二皇子急功近利,瞎指挥。
赵捷正好摊上带着二皇子,也是他倒霉。
坐在座上的皇帝面无表情的听着他们吵,等他们吵够了才道:“等如英打下都城再说吧,闵卿家,下令让如英加快脚步,尽快回来。”
兵部尚书心中哀叹,钟如英要是能听他的才怪,看来他得好好想措辞了。
朝中虽有不少人盯着林清婉,但此时南汉的战事最重要,在林清婉的辩折未到前,大家也只能在朝中打打口水仗,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正事上。
而远在苏州的林清婉在把折子都递出去后也不再去猜忌忧虑,而是把力大部分用在了文园上。
纸坊以后不那么赚钱了,她希望文园的入能够填不上那个缺口。
而文园也的确没让她失望,林玉滨带着朋友们进去玩了一天,等她们回去,她们的姐姐妹妹,母亲婶婶,奶奶外婆便知道了文园这一个好地方。
风景既然这么好,下次她们也可以约上朋友去那边聚聚。
而林佑更不必说,和几个同窗玩了一天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文会。
这一次文会他办的挺大,在经过林清婉的同意后回族拉来了不少族兄弟帮忙,传出话去,凡是有愿来的有识之士都可以直接进园,他还直接下帖请了不少寒门子弟。
进了文园,大家便找了各自熟悉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文园的风景的确不错,加上林佑组织得好,这场文会一共举行了三天,不仅将文园推了出去,还把林佑等几个比较能干的林氏子弟推到了人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