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皇后就对长公主笑道:“这下你可以见到了。”
林清婉带着林玉滨进殿拜见,俩人学这宫廷礼仪可是学了不少时间,长公主等她们拜罢亲自上前把林清婉扶起来,打量着她笑道:“果然是个美人,如英没骗我。”
林清婉大方的笑道:“不及殿下美丽。”
元华公主挑眉,她还是第一次听人夸她美丽,忍不住笑问,“妹妹果真觉得我美丽?”
林清婉真诚的点头,“美人在于气质,这世上有几人及得上殿下?”
元华公主哈哈大笑起来,对此马屁很受用,“如英一定没少与你说起我。”
这些马屁都正好拍在点子上。
“好了,好了,”皇后笑道:“你就不要难为婉姐儿了。”
她对林玉滨招手道:“这就是你那侄女?长得可真好。”
林玉滨微红了脸上前请安,这才走到皇后身前。
皇后最喜欢漂亮的姑娘,看见她这样喜爱不已,“早听你姑姑说起你,这两年每年都到你的画儿,不知今年可更进一步了?”
“技法上倒是略进了一些,可要出好画还得看机缘,娘娘若喜欢,臣女便给您多作几幅。”
“那感情好,我就喜欢你的画,不像元华,画的画越发匠气了。”
“母亲这是有了新欢,就忘了我这个旧爱了。”元华公主拉着林清婉笑道:“正好,我们姐妹作一堆,对了,此次入京要留多久?我带你好好转转京城。”
“短则一个多月,陛下万寿之后便回去,长则,”林清婉抬眼道:“归期不定,总要得了如英郡主的消息才敢离开。”
皇后和元华公主一怔,问道:“如英的消息,什么消息?”
林清婉眼中显出悲伤,问道:“娘娘和公主真的不知吗?”
俩人对视一眼,蹙眉问道:“知道什么?”
林清婉脸上闪过诧异,好似想到了什么般脸色一变,犹豫了一下,还是跪下道:“皇后娘娘,臣求见陛下。”
皇后脸上的笑容慢慢落下,凌厉的盯着林清婉问,林清婉低着头跪着,一动不动。
林玉滨吓了一跳,连忙后退跪在姑姑身边。
皇后看了姑侄俩半响,最后脸色冷淡的道:“陛下国事繁忙,我会与你通禀的。”
林清婉就磕下头道:“娘娘见谅,臣女以为洪州之事是陛下默许,这才心中惶恐,可今日见娘娘和公主竟一无所知的样子,这才知臣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才要求见陛下,毕竟洪州之事关乎大梁安危。”
元华公主惊诧,“洪州出事了?”
皇后盯着林清婉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明白她入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难怪呢,入京贺寿的名单早就呈上来,林清婉并不在其中,宫宴也没设置她的位置,可突然她就冒出来了。
也不知洪州出了什么事。
想到去年钟如英入宫时表露出来的态度,再想到洪州的地理位置,皇后心中也微急,
虽然不知是什么事,但能让林清婉千里迢迢赶到京城的显然不是小事。
皇后不动声色的看了贴身宫女一眼,宫女便悄悄退下。
皇后沉默半响,这才让人起来,意有所指问:“林郡主与钟将军关系匪浅啊。”
林清婉低头道:“臣在闺阁之中时便久仰钟将军大名,有幸被陛下和娘娘为义女后更是与她神交已久,及至去年相见,这才结成姐妹情谊。”
林清婉微微抬头看向皇后,“我们既有姐妹之义,又有知己之情,她有难,臣自该赴汤蹈火。”
“就算是忤逆君上也在所不惜?”
林清婉叩头道:“臣自然不敢忤逆圣上,只是希望能为她最后做些事情。”
“所以洪州到底是出了何事?”一道浑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皇后和长公主看到沉着脸进来的皇帝,连忙起身拜见。
林清婉和林玉滨也连忙转了身下拜,林清婉还趁机暗暗握住了林玉滨的手,安抚性的拍了拍她。
这个动作虽隐秘,却还瞒不过三位人的眼睛,皇帝和皇后面色虽依然严峻,但心中的不满还是消了一些。
皇帝大踏步走到上首,抬手道:“起来说话吧。”
林清婉却继续跪着,抬头直视皇帝,“敢问陛下,可是您下令封锁洪州向外的路,让消息不得外传?”
皇帝大皱其眉,“这是何话,朕为何要这么做?”
林清婉脸色大变,“不是您,那是谁有如此能耐做这种事?”
她像个惶恐的小孩一样道:“陛下不知,我有一个侄子出去游学,却于鄂州一带失踪,他们一行六人只逃回了两个,身上只带了这一封公文和信件。”
说罢从怀里取了公文和信件奉上。
内侍连忙接了检查过后奉给皇帝。
皇帝打开一看,面色微变,这是加急军报,他“嚯”的一下站起,问道:“这是哪来的?”
“他们说是从两个洪州军士身上得来的,有人在追杀军士,他们看见了便插手一管,却惹祸上身,最后四人失踪,只有俩人逃了出来,追杀他们的人进了江南,恰巧被我府中护卫看见,可那些追杀之人竟都是死士,被抓住后尽皆自尽了。”
随着林清婉的讲述,皇帝的脸色越发难看。
“……不论是我,还是周刺史或卢先生,派往洪州和京城的人都无一回来,迫不得已,臣只能亲上京城,”林清婉满脸羞愧的道:“臣一路紧赶慢赶,路上便不由胡思乱想了些,以为,以为是……”
皇帝脸色难看,“以为是朕要除去钟将军,夺钟家军的兵权?”
林清婉满脸羞愧的道:“是臣小人之心,陛下若真是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79
这样的人,当年齐将军战亡时就不会容许如英姐姐接手钟家军了,臣请陛下降罪。”
看着还算年幼的林清婉,皇帝脸色微缓。
第214章发现
任何一人被怀疑有小人之心都不会高兴的,何况这人还是皇帝?
要是别人,他早忍不住发火了,但林清婉是一个女孩,还是一个年纪看上去不大的女孩,对方表现得再能干,那也是个弱女子。
宽容过后则是更大的愤怒,如果连林清婉这样一个小姑娘都认为是他这个皇帝容不下钟如英,那其他人会如何以为?
是谁敢如此大胆,竟敢对洪州战事隐瞒不报?还封锁了洪州的消息?
几乎瞬间,他心里便闪过几个人选,脸上越发沉怒。
他看向林清婉道:“事关重大,不能以一封公文及一封信便下定论,所以此事不能宣扬出去,待朕查证后再说。”
林清婉立即道:“臣遵命,只是陛下,洪州若起战事,只怕粮草早已不足,臣在来前便已和苏州周刺史商议好,他在苏州筹备粮草,只是……”
林清婉脸上有些为难。
皇帝不用想便能接下她未尽的话,只是他才下令减各地赋税,今年因为风雨还算调和,加之打下了南汉大片疆土,他又过寿,一向是朝廷赋税重区的江南也在减之列。
不仅贫户们减了一些赋税,就是富户都减了赋,总不能此时又加军税吧?
那前面他减赋税的旨意就跟放个屁似的,只怕天下百姓都要耻笑他了。
可要是不军税,也不恢复赋税,他一时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粮草,毕竟,此时只是夏,各地赋税有限,更别说夏税也得下个月才开始税呢,等税粮上来再运到洪州,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国库,林江三年前留给他的底子早在去年南征时就花光了,如今国库里的钱银是去年秋赈济灾民和平粮价之后剩下的一点儿,别说粮草了,连朝廷官员的俸禄都不够。
他还指着夏税给底下人发俸禄呢。
皇帝苦恼起来,他好像又变穷了。
林清婉窥着他的脸色便知她猜得不差,国库是真没钱了,她叹息一声,低头道:“承陛下隆恩,今年臣与内侄女的爵田成不差,臣愿都拿出来暂时支援洪州。”
不说皇帝,就是一直站在一旁作壁上观的皇后和长公主都惊诧的看着她。
林清婉满脸羞愧,懦懦的的道:“臣有愧,之前冒犯了陛下……”
皇帝和皇后微讪,到底还是小姑娘,只是误会便如此心中不安,竟然还拿一整个夏出来赔罪。
皇帝摇了摇头,正要回绝,一直盯着林清婉看的长公主便笑道:“父亲,既然妹妹有心,您不如就承了她的好意,若您心里过意不去,那以后就多疼疼她就是。”
元华公主似笑非笑的看了林清婉一眼,冲皇帝调皮的眨眼道:“她也是您女儿不是,女儿为父亲分担最正常不过了。”
林清婉和林玉滨闻言暗暗松了一口气,她们能感觉到元华公主一直盯着她们,出于对女人目光的敏感,林清婉和林玉滨已经敏感的感觉到元华公主对她们的怀疑。
皇帝却嗔怪地瞪了元华公主一眼,不过的确有些心动,林清婉有粮,而他也可以别的方式补偿她。
相信她也会很乐意的。
皇帝沉默了一下,扫了眼林清婉身边跪着的林玉滨,微微颔首道。“你这侄女也及笄了吧”
林清婉低声应“是”。
皇帝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但双方都知道,他这算是承了林清婉的好意。
粮草的事一定,皇帝便着急调查起洪州的事来,所以他不想久留,和林清婉说了会儿话便起身离开。
洪州是不是真的起了战事还不一定呢,哪怕心里已有八分认定,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他也不愿意就下定论。
皇帝一走,元华公主看了一眼母后,见她脸色稍缓,虽脸上的表情还是很淡,却知道她不是那么生气了,便起身道,“母亲,我带妹妹和林县主去御花园里走走”
皇后点了点头道。“去吧,多照顾一些你妹妹,县主还小,别吓着人家孩子”
元华公主笑着应下,林清婉带着林玉滨躬身行礼退下,到了园子里,元华公主这才回身,对林清婉笑道“母后说你和侄女胆小,但我看你们胆气却大得很。”
皇后明明说的是林玉滨年少,元华公主偏说成了她们胆小,林清婉心中一跳,只能回以茫然。
见林清婉一脸迷茫的看着他,元华公主一边看着她的头发一边笑道:“妹妹今天梳的头发不错,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些,不像是守寡了三年,倒像是刚嫁人不久的小妇人,只除了衣服素净了些。”
“姐姐要是喜欢,回头我让家里的丫头教一下您府上丫鬟?”
元华公主看着她吓得脸色微白,便微微一笑道:“好啊。”
元华公主起身笑道:“我看妹妹脸色不好,是不是要休息一下?”
林清婉顺势点头,“可能是这几日赶路急了些,殿下见谅,我去休息一会儿。”
元华公主就伸手招来一个宫女,吩咐道:“送郡主去侧殿休息。”
林清婉就伸手给林玉滨扶住,笑道:“玉滨扶一下姑姑。”
林玉滨连忙扶住她,俩人和元华公主微微行礼后退下。
到了侧殿,林清婉谢过宫女,给了对方一个荷包,这才扶着林玉滨的手躺在榻上。
林玉滨低声和宫女道:“辛苦姐姐了,我姑姑休息时不喜外人在侧。”
说罢又给她塞了一个荷包。
宫女微微一笑道:“那奴婢在外面伺候,您有事叫一声就好。”
等宫女出去了,林玉滨才小心的看向林清婉,“姑姑?”
林清婉睁开眼睛,见她面色担忧,便伸手拍了拍她安抚道:“别怕,她没有恶意的。”
不然在皇后殿中就会说了。
“所以姑姑真是故意的?”林玉滨看着她姑姑今天新换的发型问。
林清婉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但林玉滨已经明白过来,她不解的问,“姑姑为何要这么做呢?要是钟姑姑出事,您明说便是,何必激他?”
第215章装弱
连林玉滨这个真小孩都觉得皇帝不会为了兵权而枉顾国家大义,何况姑姑?
所以她不太明白姑姑为什么要表现这份怀疑。
这不是得罪了皇帝?
林清婉摸了摸她的头发没说话,这是在宫里,说话多有不便,元华公主已有怀疑,她不想再在宫里留下更多的把柄。
姑侄俩第一次入宫,皇后留了俩人吃午饭,这才让人离开。
“还是母后好,”元华公主抱着她的胳膊笑道:“顾全大局,父皇能娶到母后可真是父皇的福气。”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80
“边儿去,我才好了,你又来提醒我。”
元华公主一笑,“母亲,如英妹妹的事的确是大事,虽然她贸然进言不妥,可她这不是没了其他的途径了吗?”
皇后垂下眼眸道:“她是郡主,可直上奏折,难道朝中大臣还敢截她的折子?再不济林家在朝中就没有一二故旧?我是真当她是义女的,如英到底是个大将军,你又年岁大了,只有她,年纪最小,才华性情也都对我的胃口,可谁知我这个皇后也不过是人家见皇帝的跳板。要不是为如英郡主,只怕她还想不起进宫给我请安呢。”
“所以母亲这是在吃如英妹妹的醋?”元华公主忍不住捂嘴而笑,“您不服,回头把她多招进宫里来,这相处久了,感情自然也就深了。”
她笑道:“去年如英妹妹才与她相处多久?之前连信都没通过的,结果现在她却肯为如英妹妹千里入京,还冒险进言,可见是个性情中人。既如此,母亲何愁抢不过如英妹妹?”
“胡说,”皇后嗔她道:“我是那等争风吃醋的人吗?”
她不过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罢了,倒显得她自作多情了。
元华公主却笑嘻嘻的抱着她的胳膊道:“好好好,您不是,我是行了吧,她还是个义女呢,可我看着您关心她可比我这个亲的多多了。女儿现在可吃醋了。”
“好好好,我关心你,疼你。”皇后抱着女儿,对林清婉的最后一点怒气也消散了。
她挥了挥手道:“算了,改日再让她进宫请安吧,我看今日她也吓得够呛,你父皇半句话未说,她自己就把夏全送出来了。”
“这不是为父皇分忧吗?”
皇后哼哼道:“你父皇再难,能有她们姑侄难?他底下还有一大群大臣呢,再不济还有各大家族呢,什么时候国事倒让两个弱女子来操劳了。”
元华公主知道她母后最是扶贫怜弱,如英从小强势,所以虽然处境和林清婉差不多,她母后最多也就心疼一下。
可林清婉不一样,和有钟家军做后盾的钟如英不一样,林清婉是真正的弱女子,今日她的打扮又正好扮嫩示弱,刚好挠在了她父皇母后的心口上,不然今天这一关哪那么容易过?
她深知她父母的这个弱点,以往也没少利用过,但她是他们的亲近之人才得以知道这点,林清婉是怎么知道的?
要知道,就是几个兄弟也没发现父母的这个弱点的。
出了宫的林清婉直奔郡主府,想了想,还是将箱子底下的一本笔记找出来,翻到其中几张纸,摸了摸,还是将它撕下来烧了。
这是从林智手记上抄下来的,上面记载了几件帝后的小事,还有林智的几个点评。
林清婉对皇帝和皇后的了解都是从林颍,林智和林江留下的手记中总结出来的。
元华公主起了怀疑,那这几张纸就不能再留着了。
林清婉惋惜的将纸烧了,自我安慰的想,好在他们的手记零散混乱,原始史料倒是可以保留下来。
而且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那毕竟是先祖手记,和她这种总结性的笔记是不一样的。
林玉滨木呆呆的看着姑姑把那几页纸烧了,这才懵懵的问,“姑姑?”
林清婉就回头对她道:“这属偏门,不是什么好方法,你以后不要学我。”
“既然不好,姑姑为何还要这样做?”
“因为姑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啊。”林清婉眼中闪过淡淡的悲伤,看着她不舍的道:“但你的未来还长得很,以后你还会有子女孙儿,所以不要学姑姑。”
林玉滨突然间有些惶恐,咬了咬嘴唇问,“姑姑也只比我年长三岁而已,我的未来长,姑姑自然也有许多时间,怎么会不够?”
林清婉道:“现在姑姑可以给你打好基础,可姑姑的前面没有挡着人,时势不由人,哪有时间给姑姑?”
林玉滨听她说的时间是这个意思,便暗暗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姑姑您放心,我现在就可以帮您了。”
林清婉欣慰的摸着她的脑袋道:“是啊,今天玉滨表现得很好,比姑姑还强些。”
林玉滨就跟姑姑爬到一张床上,继续宫里的问题,“所以您为什么要表现得怀疑陛下?还有,您不是说要把泥活字和木活字送给陛下吗,怎么这两样东西却没出现在礼单之中?”
林清婉道:“暂时用不上了。”
她顿了顿后道:“洪州的事复杂得很,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所以你不要过问了,更不要参与。等以后能说的时候,姑姑会告诉你的。”
林玉滨虽好奇不已,却还是憋住不问了。
“至于表露怀疑陛下,”林清婉苦笑道:“你就当姑姑还年幼,城府不够深吧。”
林玉滨忍不住默默地看着她姑姑,您这样装弱真的好吗?
皇帝出手可比林清婉周刺史他们快速,厉害多了,几乎人才派出去三天,林清婉还关门打扫郡主府时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洪州的确起了战事,从南汉撤回大楚的楚军悄悄陈兵边界,在某一次跟大梁的日常小冲突后猛然爆发,大举进犯大梁边界。
钟如英挡住了第一波攻击,主营虽后退了五里,却没失去国土。当时钟如英就发了加急文书进京,可惜出去的人没回来。
后来楚军进攻越猛,对方援军也越来越多,钟如英一再发出军报求援却得不到回应。
如今洪州虽未丢,梁军却已经后退了二十里,如今正据守在洪州城内。
至于封锁洪州让朝廷不到军报的人,虽还未有确切的证据,但对方这么大的步骤,皇帝手底下的人又不是酒囊饭袋,怎么会查不到蛛丝马迹?
更何况皇帝本人也有所怀疑,那些集过来的证据不过是更确定了他的猜测罢了。
第216章拜访
皇帝出手,一直被封锁的洪州好似一道被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传来无数信息,直接把朝廷给砸懵了。
大臣们都惊呆了,楚国都进攻近一个月了,他们竟然才到消息,因为消息滞后,他们还不知道钟如英的公文被拦截的事。
于是第二天便有雪花般的折子飞向皇帝,全是弹劾钟如英隐瞒军情不报的,气得皇帝当朝砸了杯子。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钟如英往外传递的消息全被截了,洪州跟外界断了近一个月的联系,这其中还牵涉到林氏,尚氏,卢氏子弟和苏州刺史周聪的儿子。
满朝皆静。
钟如英隐瞒军情还是玩忽职守,有人拦截边关急报,那可是如同造反,性质根本不一样。
最要紧的是谁会去拦截洪州的消息?谁有这个本事?
两者结合,达到这个条件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不管是谁都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怼的,所以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281
大家都沉默了,决定等事实调查清楚了再说。
如今,如今还是打仗重要啊。
皇帝的寿辰就要到了,总不能他过寿时国家还在打仗吧,那还有何喜意可言?
所以上到六部尚书,下到各部堂官都表示要怼死楚国。
户部尚书虽哭穷,但依然咬牙道:“臣会下令各地官员筹措军粮。”
兵部尚书也道:“可从灵州和江南两地调兵支援钟将军……”
工部表示他们新改进的投石机可以投入使用了……
皇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将林清婉后面补交的折子交给内侍,让他给下面的大臣看,“苏州刺史周爱卿已经备了一部分粮草,加之林郡主愿将今年夏的新粮和去年余下的一部分粮食全部捐献给国库,这头一批粮草就算差不多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粮草已备齐,且不日就能从苏州出发往洪州去,援军也可以开始动了。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心中皆是一喜,他们最喜欢林郡主这样的人了。
其他大臣则有些嘴中泛苦,心中酸道:林家的人怎么都爱捐东西,这还有完没完了?
不过林清婉这一弱女子都捐了,其他大臣甭管心里愿不愿意都掏出了一些。
皇帝本意并不是叫他们捐东西,当然他们捐了他也会扯扯嘴角表示喜悦的,他扔出林清婉的折子不过是为了告诉他们。
连林清婉这样一个不在野的郡主都知道边关战事为重,此时你们吵什么?
先帝和林颍留下的传统,一旦遇上外敌,什么事都比不上御敌重要。
所以皇帝虽恨不得将背后之人揪出来打一顿,但还是得把火憋着,先救洪州。
与此同时,朝廷还选派了官员出使楚国,虽然楚国已经大举进攻,但皇帝想过个好寿,能说和就说和,不能说和就拖时间,哪怕拖不了时间,趁机去骂骂楚帝也是可以的。
林清婉又进了一次皇宫,皇帝与皇后对她的态度都比上次温和了不少,虽不知他们心中如何想,但至少彼此间维持了平和。
林清婉这才放下心来,开始敞开大门待客,以及出门拜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