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其他与姬元有旧的大臣虽未说话,却暗自点头,这话不错。
姬元没说话,而是看向正使,正使便对梁帝笑道:“我国皇帝也是位爱好和平的帝王,贵国若也有意,这邦交可以重交嘛。”
梁帝沉下脸,转身坐回龙座,冷哼道:“楚帝爱好和平?那为何还主动进犯我大梁?”
“这多半是陛下误会了,”正使道:“我们两国边界上有些分歧,以至于小冲突一直不断,要不是钟将军太过分,贸然屠杀我大楚士兵,我大楚的将士也不会愤而聚集。”
“哼,你们倒是会推卸责任,明明是你们楚军骚扰我国边界,钟将军为了保护我国边民合法反击的。”吏部尚书也怼了回去,心里再怎么介怀一个女人统领军队,那也是他们国家的,可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对姬元他们有些下不了口,对这黄口小儿还怕吗?
于是,大楚使臣还没祝寿,大家先你来我往的互相攻击起来了,皇帝坐在上面沉默不言的看着。
林清婉左右看看,见女眷们都看得目不转睛,都忘了今天是皇帝的寿辰,不由轻咳一声,转身向上道:“陛下,今日是您千秋,这些国事不如稍后再议,我们先给您祝寿如何?”
她微微一笑道:“臣也正好奇楚国会给陛下进献什么寿礼。”
正使瞥了林清婉一眼,见她就坐在钟如英的下首,不由微微诧异,心中猜测她的身份。
脸上却扬起笑容道:“这是我大楚恭贺梁帝的千秋的贺礼。”
姬元同样也看了林清婉一眼,和还在心里思索的正使不同,他几乎是瞬间便认出了林清婉的身份。
当今大梁能坐在钟如英下首的女子,除了林清婉还有谁?
再看她与故人几分相似的脸庞,姬元更确定了。
这一场口水仗伴随着楚国的寿礼结束,大梁也不欺负他们,请了他们上座,然后大家就开始给皇帝祝寿,顺便观摩大楚送的寿礼了。
大楚送的寿礼很丰厚,为了表示大国风范,其中还有一柄武帝用过的玉如意。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能换成现钱,还是敌国送的,但梁帝还是挺开心。
大手一挥让人了,然后赏了正使一杯酒,算是感激楚帝的祝贺。
正使嘴角微翘的饮了那杯酒,他旁边的姬元默默地看着眼前的酒杯没动,心中平静无波,也没有提醒正使。
这让一直暗暗留意他的卢真,心中一松,这一放松才发现嘴巴有点干,端起酒杯来正要饮一杯就发现对面的林清婉也面容一松,刚把目光从姬元那里回来,他不由心中一动,就盯着林清婉看。
林清婉正好回目光抬起头来看向大殿,就直直地与卢真对上了眼,她微微一愣,然后抿嘴一笑,举杯向对面遥遥一敬。
卢真挑唇一笑,回敬了一杯,他垂下眼眸想:不愧是林江嫡亲的妹妹,都是人,这才多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10
大啊。
第238章压制
林玉滨坐在林清婉身后,看着姑姑和卢叔叔一来一往,忍不住眨了眨眼,正好让才落放下酒杯关注这边的正使看见了,他眼中闪过惊艳,看向皇帝笑问,“钟将军神武非常,这个在下是认得的,就不知坐在将军下首的这位是……”
林清婉双手举杯向他示意笑道:“在下林清婉,宋正使可以叫我林郡主,不过一般人更爱叫我林姑奶奶。”
殿中响起笑声,钟如英更是肆无忌惮的拍桌子笑道:“就该叫林姑奶奶,哎,小子,快叫来我听听。”
宋脸色一僵,客气有礼的叫了一声“林郡主”,然后目光看向她的身后道:“那想来这位便是林公之女林县主了吧,宋某可是久仰县主大名。”
林玉滨正乐着,闻言一愣,她顺嘴便接到,“我哪有什么大名,宋正使莫不是把我当成了我姑姑?”
她一个姑娘家,这几年又在守孝,根本没扬名,哪里来的大名?
宋笑道:“虽未听说过,可看县主风姿卓然便也知将来必会名扬四海,便当在下提前恭贺了。”
“贵国都这样信口开河吗?”林清婉接过他的话问,“不管真假,先吹一通?”
卢真立即顺着这话沉着脸道:“那看来贵国并无诚心谈和,只怕现在谈了也没用,过后你们多半还是要撕毁的。”
“那还谈什么?”陈尚书立即讥讽道:“趁早离开,也得浪我们的时间与力。”
其他大臣也纷纷口伐,毕竟他能“无中生有”的说林玉滨出名,自然也可以“无中生有”的说些谎话来糊弄他们,他们对大楚使臣的诚信表示怀疑。
宋一呆,他只是看见美人便忍不住顺口说了一句,怎么就扯到诚信上来了?
坐在他身边的姬元依然垂着眼眸看桌上的酒杯,一言不发,好似没看到他们的正使在被人针对一些。
立在宋身后的属僚忍不住暗暗扯了扯姬元的衣摆,恳求的看着他。
姬元微微偏头看了一眼他的衣摆,依然紧闭着嘴巴不说话。
一路上他便提点过,身为使臣,该说话时要说,但不该说时便闭紧嘴巴,毕竟对方还年轻,又只那么几段外交经验,在大梁的主场,还是应该谨慎为上。
奈何对方不听,干他何事?
能提醒那一句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姬元干脆闭目养神起来,他的态度大梁的君臣都看到了,不说梁帝,就是大臣们都神一震,又联合起来挤兑宋。
宋还是有几分聪明的,且口齿伶俐,不然也不会被任命为使臣了,但他到底年轻,论谋略心机还比不上这些大梁的老臣,因此没两个回合就败得不要不要的。
他强撑着脸上不变色,忍不住去瞥姬元。
姬元依然半垂着眼眸不说话,宋见了,心中不由一阵气恼,皇姑父还以为这人会尽心辅佐他帮扶大楚呢,结果呢,眼见着他被为难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为人臣却不尽臣责,算什么教书育人的先生?
这许多的事都是大楚进犯引起的,见大楚的使臣被挤兑,皇帝心情很好的就着喝了三杯酒,然后就有些上头了。
以失仪,皇帝果断开口替宋打了个圆场,然后大家继续吃吃喝喝,看看舞,听听歌,皇帝闭目养神。
宋瞥了一眼林玉滨,再不觉得她可人了,又瞥了一眼林清婉,竟破天荒的觉得美人也可恶起来。
看怼下了宋,林清婉就心满意足的吃吃喝喝了。
不过是个外戚中的纨绔,还敢肖想他们家玉滨,林清婉看到他看向玉滨的目光时,恨不得把他的眼珠子挖出来。
钟如英显然很有同感,凑到林清婉耳边道:“真想把他那眼珠子挖下来。”
宴席渐渐放开,殿内的人在举杯又祝福过皇帝后便走动起来,卢真便率先拿起了酒杯走向姬元。
也有青年才俊走到了林玉滨几个女孩身边,举杯敬她们酒,并交谈起来。
这是每一次宴会都有的项目,未婚男女们一起相亲啊!
林清婉放任林玉滨跟几个女孩子一块儿去玩,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打量着那几个男孩,以及林玉滨的神色。
见那几个男孩看见林玉滨眼中也都闪过惊艳,但目光清朗,不见一丝猥亵,林清婉暗自点头,只要不像刚才宋一样冒犯就好。
林清婉回目光,看向对面正说话的卢真与姬元,想了想,起身端了酒杯过去。
姬元看过来,微微坐直了身体。
林清婉举杯敬他,“姬先生,家兄曾在先生那里听过课,算来您与家兄有半师之恩,这一杯酒我替家兄敬您。”
姬元心中叹息一声,端着酒杯起身道:“令兄于民于世皆有大恩,我比之差远,哪敢受他的敬,该当我敬令兄才是。”
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姬元再次叹道:“若是令兄还活着……”
要是林江还活着,那大梁的实力肯定会更强,江陵只怕会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姬家可能也会与现在不同。
林清婉同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对姬元微微颔首后退开。临走前对上一旁宋的目光,她忍不住挑唇一笑,微微颔首道:“宋正使可要吃好喝好,让我们大梁尽一尽地主之谊。”
宋已经领教过这位郡主的厉害,扯了扯嘴角道:“林郡主客气,我会尽心品尝的。”
双方错身而过,这一天除了祝寿和时不时的埋汰下大楚使臣外不再提和谈之事。
实在是姬元出现的太过突然,双方信息不对齐,所以他们得先查查。
所以皇帝很是任性的当殿宣布他过大寿要与民同欢,不仅让人在城内重要地方放烟花爆竹,还多放大臣们两天假,让他们回家好好休息休息。
毕竟前面一个多月大家又要打仗,又要给他准备寿礼也很累了,没见崔尚书都累得中风了吗?
于是众臣欢快的应了,但出了殿还是得暗暗加班,各种渠道都用上了,务必最快的速度把姬元为何跑到大楚去,还出仕的事查清楚。
可这并不是一时能查到的,但他们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不上朝,所以曾到江陵求学过的朝臣还以学生的身份上门拜访姬元,旁敲侧击原因。
只可惜姬元嘴巴很紧,且谋略心智皆不在他们之下,他们根本探不出啊。
就是卢真也一样,但他毕竟对姬元了解多一些,因此多问了两句,“姬先生,您孙子今年应该也及冠了吧,不知现在是在江陵,还是大楚?”
姬元顿了一下后道:“他在大楚。”
卢真微微讶异,然后便笑问,“那令孙女呢?”
姬元垂下眼眸道:“她也在大楚。”
卢真就忧心道:“先生若有难言之处不如告诉学生,学生或许可以帮您。”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11
他也有些怀疑楚帝把姬家人作为人质要挟姬元,若果真如此,江陵府的学生们不会坐视不管的,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姬元却摇了摇头,叹气道:“你多想了,楚帝对我很是礼遇,并没有胁迫。”
姬家的事复杂得很,姬元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与卢真说,且他们交浅不好言深,毕竟他们现在所属的国家乃敌对,就算他不是心甘情愿出仕的,也不愿将大楚的内政暴露在大梁面前。
姬元不愿深说,但卢真多少有了些猜测,锁定了方向后就好查了,出了门没多远就吩咐手下,“去查查姬先生的孙子与孙女,尤其是他的孙女。”
手下低声应下,才出去又撩了帘子进来道:“都护,前面是林郡主的马车。”
卢真撩开帘子看过去,林清婉也正撩了帘子看过来,俩人相视一笑,林清婉笑道:“卢大人若不忙,一起喝杯茶?”
“好。”
俩人就近选了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茶馆进去,找了个包厢后,林清婉亲自给他沏茶,“倒是巧,还以为不能在临走前见您一面呢。”
卢真笑道:“我难得回一次京城,所以这次与陛下多请了几日假,倒比京中的同僚们闲暇功夫还多,郡主若有事找我,只管去卢家好了。所以郡主不用特意在路上堵我。”
林清婉挑眉笑道:“如果我说真是凑巧,卢都护也不信吧?”
“信,”卢真举杯笑道:“浩宇的亲妹妹,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林清婉便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我还真是特意在这里堵卢都护的,毕竟我认识的人中,也就您和姬先生最熟了,所以有些话自然也只能问您。”
卢真挑眉问,“不知郡主想问什么?”
“我想问问姬先生去了大楚,那他藏的那些书呢?”林清婉道:“陛下赏了我一座楼,我打算尽可能多的藏天下书籍,办一间阅书楼,您看他可会愿意借我些书印刷?”
卢真一愣,他以为林清婉想问的是姬先生为何去了大楚,没想到她竟是为书而来。
其实林清婉昨日在皇宫里就想问姬先生了,但初次见面就跟人借东西不好,她只好按捺下来。
可到了今天又突然发现她跟姬元没有交钱,贸然上门也不好,还得要个介绍人啊。
林清婉把她认识的人想了一圈,还是觉得卢真最合适。
第239章进退两难
卢真垂眸想了想道:“姬先生毕生都致力于教育,我想他不会拒绝的,我可以帮你问一问。”
林清婉就起身谢道:“那我先在这里谢过卢都护了。”
找了个时间,卢真又去拜见姬元了,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他在屋里停留的时间很长,而且走时还把姬元给带走了。
本来还安然坐在屋里喝茶的宋忍不住一惊,放下茶杯诧异的问道:“他跟着卢真走了?干什么去了?”
属官哪知道他们去哪儿了?
他不过是奉命来回禀罢了,不过他不敢这么回答,找了个借口道:“那卢真身边跟着不少护卫,下官等不敢跟上。”
宋拢眉想了想问,“姬先生应该不会背叛我大楚吧?”
属官想了想摇头道:“姬先生不是那种人,他要么两边不靠,不帮大楚,也不会帮大梁,真要两国选一国,也该是我们大楚。姬小姐可是要做我们太子妃了。”
宋眉头微松,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等姬先生回来了告诉我一声,虽然不怀疑他跟大梁里通外合,但也要知道些大梁的情况,这于我们谈判有好处。”
属官应下。
姬元是与卢真去见林清婉了,他对林清婉的阅书楼很有兴趣,虽然知道这一趟搞不好会被人怀疑,但他还是去了。
让天下人皆识书知礼是他毕生的理想,他愿意为了两个孩子折节,却不愿意放弃这个理想。
林清婉的这个阅书楼其实与他的书院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知道对方是真心想办这个阅书楼,还是为了买人心。
若是第一种自然好,但姬元希望两者皆有,这样这栋阅书楼才能长久。
有理想,有利益,一件事才好做,比如他在江陵办的那所天下书院,当初能办起来是因为当时皇帝心怀天下,心中有理想,也想拢尽天下人才,所以他才办得起来。
而现在,孟氏心中只有利益,不再有与他一样的理想,天下书院也就散了。
林清婉到卢真的信息后便在状元楼里定了位置,姬元到时她已经提前候再包厢里了。
看到卢真的马车停在楼下,林清婉便带了林玉滨和林佑下去接人。
姬元下马车看到跟在林清婉身后的一男一女,忍不住一愣,林清婉没给他们介绍,而是侧身笑道:“姬先生里面请。”
姬元微微拱手行礼,“林郡主客气,您先请。”
俩人一起往楼上走,林佑和林玉滨又请了卢真先走,这才毕恭毕敬的跟在后面上楼。
状元楼里还算热闹,且大多是京城人士,大家不认识林清婉和姬元,却多少觉得卢真面熟,一时不由看过来。
林清婉目不斜视的把姬元请到包厢,林佑机灵的和林玉滨一起给大家泡茶,然后就恭手退到林玉滨身后站好。
坐着的三人只有林清婉身后站了俩人,倒衬得她势大似的。
她显然也没料到这一点,忍不住一乐,对两个孩子道:“你们也坐下吧,卢都护和姬先生都不是外人。”
卢真微微一笑,“正是,你们都坐下吧,不然你们姑姑只怕要不自在了。”
林清婉就对姬元笑道:“让姬先生见笑了。”
林清婉这样大方,姬元当然不会小肚鸡肠的介意,微微笑道:“郡主客气了,他们还是孩子,的确该带出来见见世面。”
“正是这个道理,”林清婉颔首笑道:“还有一点则是因为以后阅书楼也是要交给他们管理的,所以有些事他们还是一开始便知道的好,倒得将来我再一点儿一点儿的教他们了。”
林清婉让俩人坐下,便开门见山的道:“这次请姬先生来是为了阅书楼里的书,您也知道,天下书籍何其多,我等拥有的但有十之一二就算丰富了,所以我林氏藏书虽多,但也有许多不尽之处,这才需要姬先生帮忙。”
姬,是古姓,一般还保持这种姓氏的家族都比较古老,不说他们的藏书,就说姬元教书这么多年来慢慢集的就不知有多少了。
未必有林氏的多,但也肯定不少。
姬元点了点头,他的确有不少书,如今还留在江陵府呢。
不过那些书都不引人注目,不会有人去抢或占有,倒是安全得很,他好奇的问林清婉,“林郡主的这座阅书楼打算怎么办?何人可观,又如何经营?”
“任何人都可观,不论是王子还是
林氏荣华 分卷阅读312
乞丐,只要双手洁净便都可以入楼观书,”林清婉道:“前期自然得靠投入来维持营运,但我希望将来它能够自给自足,甚至是有盈余扩大阅书楼的规模。”
“自给自足?以什么为入?”
“卖书,”林清婉道:“虽是阅书楼,但它也卖书。一本好书,总有想拥有它的人,可以随时随地的翻阅,这时候有人想买,我们就卖。”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还希望阅书楼能够帮助一些贫困学子,有人买书,那我们就得印书,但印刷的成本太高了,除非对方需要大批量的书,不然只一本两本的话,雕刻书版就不合算了,所以我们需要人抄书。”
其实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书大多数都是抄的,除了一些需求量比较大的书籍会印刷外,大部分书店更喜欢请书生们抄书。
成本低,速度还快。
要知道一本新书,光雕版就有可能要去一个来月啊,短的也需十几天。
而短篇的文章,一个书生或许只需抄一两天就出来了。
身为资深教育者的姬元自然知道这一点,他可是给不少学生都介绍过抄书的活儿的。
可这是他教书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道理,毕竟他从小便衣食无忧,以前虽也知道有的朋友时常给书店抄书,可具体怎么操作他并不知道。
等他知道时他早已为人师了,他这才知道,贫寒的学子到底过得有多苦。
他没想到林清婉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姑娘竟然在这样的年纪就体悟到了他们的辛苦,还专门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道路。
林清婉将她定的阅书楼的规矩递给姬元看,这是她根据前世图书馆和一些书店的管理规则再结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定的,她希望姬元能帮她看看是否还有不足之处。
姬元看得眼中异连连,特别是在林清婉标注的多职业发展那里多停留了一会儿。
他激动得站起来原地转了两个圈,高兴的对林清婉道:“照郡主如此设置,阅书楼只需存在百十年,天下何愁不一统,百姓何愁不温饱?”
卢真闻言惊诧的看向姬元手中的册子,又扭头去看林清婉。
林清婉则笑道:“姬先生谬赞了,这阅书楼能办成什么样还不一定呢。”
“一定能办好,”姬元严肃的对她道:“郡主可要努力啊。”
林清婉也起了脸上的笑容,郑重的与对方道:“姬先生放心,清婉会全力以赴的。”
姬元便深吸一口气道:“郡主放心,我的那些藏书回头都送到你那里去,希望能给你些帮助。”
林清婉惊喜,“多谢姬先生,您放心,那些书我只用作原本,待我印出副本来便将原本归还。”
林清婉还笑道:“您的书太多,我是不可能一本本的买下的,所以我会让人记下要印的书籍,以后但凡卖出一本,您都可分得其中的三成益。”
姬元却摇了摇头道:“不必了,那些书留在我手上也就是一堆纸张而已,送到你手上才算是书呢。”
林清婉笑笑,心里却已经拿定了主意,那些钱必是要给对方的,她可不跟对方讲什么文人的气节和铜臭味。
“那些书我怎么取?”既然对方已经答应借,林清婉自然要担心取的问题,“阅书楼苏州那边已经在筹备,明年开春或许就能建成,所以您看……”
姬元笑道:“郡主只管安心在苏州那边等着,书自然会送到您的手里。”
林清婉见他无意多谈,便也不再问,举起茶杯笑道:“多谢姬先生相助,我以茶代酒敬您,改天找个好时间,我要好好的谢一下您。”
姬元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来喝了。
卢真的目光便不由落在了阅书楼的那本册子上,阅书楼真有那么好?
值得姬先生如此心。
姬元的眼光他是相信的,可是,阅书楼不就跟个书铺一样吗?
只不过大一些,书更全一些罢了。
现在的书铺也不阻止书生进去看书,虽偶尔有些白眼,但店家并不会赶人。
抄书,各个书店不都这样吗?
所以到底有什么值得姬先生这么推崇的?
卢真伸手探向书册,林佑上前给他倒茶,正好挡住了他的动作,等推开时,林玉滨已经将册子起来了。
卢真抽了抽嘴角,还给他保密,可等阅书楼落成他不一样会知道吗?
姬元将这一对小儿女的动作看在眼中,不由仔细的打量林佑和林玉滨,见一个聪明英俊,一个乖巧聪慧,忍不住羡慕道:“林郡主好福气啊。”
林清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忍不住嘴角微翘,“姬先生不必羡慕我,您不也有一双乖巧懂事的孙子孙女吗?”
姬元脸上的笑容微淡,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道:“他们比之你这对侄儿侄女可差远了。”
林清婉忍不住瞟了卢真一眼,正好与对方的视线对上,俩人转开目光,皆有些猜测,看来姬元出现在大楚,问题真的出现在他那双孙子孙女身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