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亚娱在电影电视剧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人制度的完善,使得拍摄电影电视剧的费用不需要亚娱公司独自承担,有一堆投资人出钱,公司只需要注意质量把控就好。

    随着质量提升,尤其电影方面,拍摄对于采景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的粗制滥造,现在已经在亚娱混不下去了。

    亚娱旗下的剧组,大部分都是在香江以外地区取景,曾经几部电影,相同背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北领地自然景观那么多,没道理白白浪费掉。

    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

    北领地开发,需要良性循环,旅游业如果能够尽快发展起来,也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一直到年底,杨辰才带着意犹未尽的女人们回到香江,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空,香江一众媒体对于杨辰的报道总算减少了。

    回到香江,杨辰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年底各个公司的大小年会,杨辰出席了一场又一场。

    每天不是听取年底报告,就是规划来年发展计划,一大堆事情,让他脑瓜子一整天都出于嗡嗡状态。

    当然了,这是一种幸福的痛苦,一般人无法体会。

    在参加完各公司年会之后,杨辰想起了自己不久前成立的实验室。

    “建狞,实验室那边情况怎么样”

    “有什么问题吗”

    “大的问题没有,老板你之前交代过,实验室一切都按照贝尔实验室之前的模式遵循。”

    “大部分对于我们的安排很满意,一部分人在适应了香江这边的生活以后,已经开始主动帮我们挖人,联系他们以前的同事。”

    “自从去年贝尔实验室的母公司被拆分以后,贝尔实验室的经费被缩减了一半,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被辞退…”

    自一九八四年,在美国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强制干预下,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被正式瓦解。

    贝尔实验室的母公司,被美国政府拆分成七个子公司,分别是‘贝尔太平洋公司、ameritech公司、贝尔西南公司、贝尔西部美国公司、贝尔大西洋公司、贝尔南方公司和nynex公司’。

    贝尔实验室母公司被拆分,大量科研人员从以前集中研究到分散研究,这个过程就好比解体后的苏联。

    苏联在没有解体之前,经济虽然不咋地,但勉强可以过活,而解体之后,整个出现经济大到退。

    早期的贝尔实验室每年的研究经费虽然很大,但却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贝尔实验室所研发出的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

    而这些收益,又转化成经费,重新投入到科研当中,进行新的研发,这种研发投放再研发循环往复的过程,让贝尔实验室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然而,随着母公司被拆分,贝尔实验室主要经费来源随之消失,为了维持研究经费,贝尔实验室甚至开始变卖专利,以此来解决科研经费的不足。

    作为后世人,杨辰非常清楚贝尔实验室研究的东西对科技影响有多大,从贝尔实验室被拆分开始,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便一步步地受到影响。

    母公司被拆分,以及后来华尔街资本介入,使得贝尔实验室的很多重量级科研人员,在后期无法专心搞科研,以至于科研事业停滞不前。

    贝尔实验室的衰落,也是美国科研走向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后世美国在科技方面虽然实力强大,但却并非不可动摇。

    尤其是通信领域,后世内陆华为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l0ns3v3




第952章香江的重要性
    不过,在杨辰看来,几十年时间太长了。

    他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也不愿意让国人等那么长的时间,有些东西拖的越久,最后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如果不是因为贝尔实验室暂时没有机会收购过来,杨辰真的很想把它打包带到香江来安家。

    现在他只能一点点挖人,把实验室基础打好,将来等贝尔实验室实在扛不住了,看看有没有机会收购过来。

    实在不行,也没什么,实验室该建设建设,宁愿实验室等人才,也绝对不让人才等实验室。

    杨辰可是一直没有忘记,北极熊就快要解体了,再等个几年,他想要什么人才都可以到北边去挖,只要他胆子够大,哪怕是研究那玩意的人才也能挖过来。

    就在不久前,内陆方面已经同意了杨辰参股大亚湾‘合’电站,到时候他旗下的香江电灯公司,将会享受到与中华电力公司相同电力配额。

    有香江电灯在手,挖掉哪方面人才,应该也不是大问题,反正他有不是要造那玩意。

    对于建立香江的贝尔实验室,杨辰是不遗余力的,为了显示对实验室的重视,他把自己的名字都贡献了出来。

    杨辰实验室,虽然这名字土是土了一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名字戴上去以后,羊城实验室五个字,一点也不比什么贝尔实验室名气小。

    至少在香江,在亚洲这地界,将来只要实验室出一点成果,绝对能够甩开贝尔实验室几条街。

    美国政府动不动就喜欢反垄断,香江这边不会,香江这地方别说科技了,就是房地产垄断了,民生行业被垄断了,也屁事没有。

    相比较房地产,科技这玩意,杨辰相信如果他有机会把贝尔实验室搞过来,香江总督府会很愿意鼓励支持。

    即使等香江回归了,杨辰也不怕反垄断大棒打在自己身上,看看后世香江经济,基本上全部都是有一群房地产公司控制。

    香江人小到吃喝拉撒,大到看病就医,超市、药店、电力公司、水利公司等等,都被一群房地产公司垄断了。

    就这,香江回归后,那些房地产公司依旧照样潇洒过日子,生活有滋有味的,一个百八十岁的人了,精神头十足十。

    什么反垄断,香江有反垄断吗

    貌似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听到香江那家公司因为垄断被拆分。

    认真说起来,香江几家房地产公司,它垄断个屁啊。

    香江又不是一个国家,它是一座城市,城市,城市,重要的话,说三遍。

    城市啊,大家别再搞错了。

    几家房地产公司垄断了香江各行各业,对于内陆而言,也顶多就是地方上的土霸王,成不了气候,更谈不上有多大的影响。

    内陆那么大,那个地方,那座城市没有一两家本土垄断性企业这些企业放在地方上影响确实很大,可要放眼全国,你能说它垄断吗

    有时候,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我们很多人看待香江问题,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大部分根本就没有把香江和内陆看做一体。

    香江房价高,北上广深房价就不高吗

    香江零售业被百佳和惠康两大超市垄断,内陆其他地方难道就没有垄断性超市吗

    我们看待内陆问题,是放眼全国,十几亿人口,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别纠正,我没说错,我没有把元朝疆土算进去就不错了),什么企业能一口吞下整个内陆市场

    后世企鹅,阿里,京东,美团、顺丰几大房地产巨鳄等等,那个涉及的行业不比香江几家房地产公司多,大规模不比香江几家房地产公司

    香江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万人口,而内陆拥有十几亿人口,对比一下,就算是瞎子掰着手指头算,也能算得明白。

    后世人们谈及香江,说什么李家城,别说香江还不是李家城,就算真的成了李家城,只要李超人一家子不犯法,国家会没事找他麻烦吗

    香江自打回归以后,其实跟隔壁的上嗨一样,在整个内陆城市中,属于比直辖市和特区更较特殊一点的城市。

    用学生话讲,这家伙属于特招生,跟普通学生不太一样,人家有特长,技能是‘免税’。

    除此之外,当你班级里的其他学生闹矛盾了,考试的时候有题目不会做,它会偷偷把从别人哪里抄来的答案偷偷递给你。

    所以,我们看待香江,不要老看它坏的一面,那个家里没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孩,我们总不能因为自己家孩子调皮捣蛋,就一巴掌把它打残扔进医院吧。

    更何况,这个调皮的孩子,它小的时候被别人抱养过,虽然是被人抢过去的,但是你说一个吃着别人家奶长大的小孩,它能不闹脾气,能不叛逆吗

    孩子长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心里吃不了热豆腐

    曾经我们看到的都是香江好的一面,忽略了坏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它坏的一面,就把它好的一面全部忘干净了。

    香江在内陆发展过程中,它即是受益者,同时也是贡献者。

    受益方面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清楚香江作为内陆早期对外窗口,贸易中转站,借此一举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成为即纽约和伦敦之后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重点说说香江作为贡献者的一面

    新中国之前的就不说,禁忌话题。

    说说内陆跟老毛子关系破裂之后,迅速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内陆之所以能够在与老毛子关系破裂之后,迅速与其他欧美国家建立正常外交,中间少不了香江这个贡献者。

    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香江都是内陆与外部世界沟通唯一渠道,为内陆与其他势力沟通,缓解内陆外交冰冻,架起了桥梁。

    香江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在早期是非常的。

    经济贸易方面更不用说了,在改革开放前,香江是内陆进口的唯一窗口,内陆需要什么都是由香江提供。

    内陆改革开放以后,香江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为内陆企业招商引资、集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内陆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这些都是香江作为贡献者默默付出的一面。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看到它坏的一面,就把它曾经好的一面忘掉。

    更何况,内陆经济崛起以后,香江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了,要知道历次中美贸易战,香江可都在帮助内陆破除封禁。

    香江作为一个自由港,欧美国家对内陆会实行各种各样的限制,但不会把这种限制施加在香江身上,每次贸易战打响,我们可以看到内陆很多商品出口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因为内陆公司完全可以通过香江这个自由港,把商品流向全世界,而中间无非就是多加了一个香江标签罢了。

    ————

    。



第953章申请工业用地
    了解完实验室建设近况以后,杨辰想到了之前向总督府申请工业用地一事。

    在前往澳大利亚之前,杨辰向香江总督府递交了一份工业用地申请,整个申请涉及到近万平方公顷土地,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

    杨辰的申请一递交上去,总督府上下直接愣傻眼了,要知道整个香江面积,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才一千零几十平方公里,杨辰一张口就要近十分之一的土地,大家不傻眼才是怪事情。

    不过,傻眼归傻眼,总督府在收到申请,认真看过之后,还真没敢耽搁,大大小小会议开了不下上百次。

    总督府之所以如此重视,原因不是杨辰狮子大开口,一下子要那么多土地,而是杨辰对申请的工业用地规划,引起了总督府上下一致热议。

    原来自从日元升值以后,杨辰想到自己接下来将会有一大笔横财进入腰包,虽然他已经计划好了,等黑色星期一以后,开始大肆抄底欧美股市。

    但是股票这种东西,你说它有价值吧,它确实有价值,但你要说它没有价值吧,它也确实能够变得一文不值。

    股票那玩意,有时候它就是一张擦屁股都嫌隔应的纸,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本国企业外资占股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说,美国和岛国,美日政府对于外资在本国企业中占股,就有一定的股份限制。

    股份受限,那么就没办法全资拥有这家公司,无法控制这家公司,那么股票就只能是账面财富。

    所以,杨辰觉得抄底归抄底,但是自己手上必须得有货才行,股票毕竟是纸面东西,如果一味的把钱全部投在股票上面,他得到的充其量只是一堆数字好看的账面财富。

    后世华为被美国政府制裁,它为什么不害怕

    除了背后有国家支持以外,再一个就是华为自己手上掌握核心技术。

    掌握了核心技术,就不怕被人制裁。

    将来他如果掌握了一些行业的核心技术,那么即使受到了美国的制裁,也有内陆十几亿市场支撑,有内陆这块市场在,他就不怕任何的制裁。

    所以,杨辰觉得必须在香江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基地才行。

    香江这个地方很特殊,他已经获得消息,明年wto关贸总协定,将确认香江作为一个单独的关税区。

    所谓独立关税区,就是指单独关税区在货物进出境的监管、关税及其他各税的征免,均按该地区政府颁布的海关法规执行的一个区域。

    后世在wto中,存在四个单独关税区,即欧洲联盟、香江、濠江和湾湾的台邶。

    后世香江有免税港的称号,它除了个别商品以外,其他大部分商品关税都为零。

    内陆生产的商品,先进入香江,然后换个包装,打个标签,披上一个香江的马甲之后,再由香江出口到世界各地,这在一定程度上绕过部分发达国家对内陆进出口的限制,减少由内陆直接出口的关税。

    后世由香江出口的内陆商品,出口到美国,即使在贸易战中,也能够巧妙地避开贸易摩擦。

    后世内陆每年有七分之一的出口产品,都是通过香江销往其他国家,香江是内陆合法合理地绕过各种贸易壁垒的透明通路。

    所以,杨辰想要利用自己手上雄厚的资金,在香江建立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链,利用香江特殊地位,从欧美获得高新领域的核心技术,然后将其掌握在手中,成为自己手上的一张王牌。

    在杨辰计划中,整个产业链包括汽车、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it、精密器械、自动化十大类核心产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附属高端产业。

    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申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杨辰申报的投资金额,高达千亿美元投资金额,让所有人都暗自咋舌。
1...329330331332333...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