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香江政商两界都意在将香江打造成一座金融服务型城市,就跟伦敦一样,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现在杨辰愿意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他作为香江总督,除了支持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尤德举起酒杯,微笑道“杨先生,我想你的要求伦敦那边会同意的,到时候政府方面也会派专人负责这件事,对于工业区的建设,政府也会尽最大的力量给予支持。”

    杨辰同样举起酒杯感谢道“那我在这里,就先多谢总督大人了。”

    对于尤德的支持,他并没有任何意外,从麦理浩担任香江总督开始,香江的几位外交官出身的总督,他们或多或少都对香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他想要发展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英国又能从中获得好处,双方彼此互惠互利,没理由不支持。

    这个时期内陆刚刚改革开放,面对一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所有人都想要进去分一杯羹,而香江作为进入内陆的桥头堡,发展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内陆经济没有给欧美带来巨大压力之前,所谓的封锁,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很难起到作用。

    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它们眼中只有利益,技术什么的,只要钱给到位,要什么都不是问题。

    “总督大人,不知道工业用地面积方面,能否再”

    不等杨辰把话说完,尤德有些为难道“杨先生,对于工业用地面积,政府这边真的最多只能为你一半,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太大了,即使是新界,中间涉及到的居民数量,会让政府感到巨大的压力。”

    新界人少地多没错,可是一百平方公里土地,涉及到的人口,哪怕是比较偏远地区,也多达十万人数目。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工业用地,政府这次没有要杨辰半分钱。

    早在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内陆为了避免英国人大肆拍卖土地获利,在条约中,特别限制了香江每年的土地供应。

    这次杨辰要地,除了需要获得总督府和伦敦方面的许可,同时还需要获得内陆方面的宽限。

    相比较总督府,内陆方面自然没什么好犹豫的,对于杨辰准备在香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链,内陆方面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别说一百平方公里,就是整个两百三百平方公里,内陆都会全力支持,反正香江迟早要回归,这些迟早会成为内陆工业力量的一部分。

    要不是因为一些限制,内陆都想杨辰把高新技术产业链建在特区,那样别说一百平方公里,就是再多十倍,只要杨辰敢投,内陆方面就敢批。

    为此,内陆方面还特意要求香江总督府必须为杨辰一定的免费土地,不允许高价供地。

    内陆方面积极回应,香江总督府自然也不好没有表示,在给杨辰打了一个对折以后,免费供地不说,还帮忙安置迁移的居民。

    不得不说,尤德在这上面做的,还是很够意思的。

    “总督大人,如果由我旗下公司负责迁移的居民安置工作,不知道能否在土地上多增加一些。”

    “我的那个计划你也看了,按照规划,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实还有些拮据,这打了对折,很多产业恐怕需要重新规划删改”

    见杨辰竟然为这事跟他诉苦,尤德是即意外,又为难,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咬牙道“最多再加三成,居民的安置工作,你必须妥善处理好,政府方面只动员工业上面的帮助。”

    杨辰有些贪心不足道“三成,哪也才八十平方公里,这还差二十平方公里。”

    见杨辰一副不满足的模样,尤德有些哭笑不得道“杨先生,杨大老板,你就别为难我了,我只是一个总督,不是英国首相,要知道早前中英联合声明,香江每年供应土地面积不能超过五十公顷,你看看现在,你这都多少公顷了,你自己算算。”

    要不是伦敦那边支持,以及内陆方面也不反对,别说五十平方公里,就是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也不会批给杨辰。

    这也就是杨辰近年来与王室关系密切,尤德为了自己政治生涯考虑,才把杨辰的申请计划递到伦敦,最后获得了伦敦方面的支持。

    换了其他人,尤德又哪里会放在心上。

    哪怕对方是华人首富,规矩就是规矩,尤其是牵扯到政治,有些规矩是不可能为某些个人而破坏的。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能太绝对。

    毕竟后世真香定律,没有几个人能逃脱,即便国家也一样,后世欧美国家就是例子,出尔反尔的事情欧美国家可没少做。

    杨辰这次计划堪称大手笔,一旦传出去影响绝对超过十级地震,但有中英两国政府支持,破坏规矩也就破坏了。

    中英两国是制定者,规不规矩,还不是由两国说了算,不过破坏规矩这种事情,一次两次影响不大还好说,一旦多了也是绝对不容许的。




第960章蜜饯有毒
    见尤德咬死也只增加三十平方公里,杨辰知道这已经是对方的底线了,于是最后试探道“总督大人,你看我能不能通过填海,来补齐需要的工业用地”

    “你想填海”尤德意外道,同时看向杨辰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的味道。

    从英国人来到香江起,填海工程就没有停下过,尤其是七八十年,为了促进了香江的持续发展,香江大量城市用地,尤其是香江岛的建设,大部分都是通过填海扩建,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与此同时,香江总督府每年通过填海,向地产商大量土地,从中获得巨额的财政收入和经营利润,在香江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香江政府通过售卖填海所得的土地,用财源滚滚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七八十年代香江经济高速发展,香江总督府为了缓解旧城区人口稠密的现状,在新界沿海地带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新市镇建设活动。

    而新设的市镇大多建立在填海造陆的基础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荃湾、沙田和屯门,比如在沙田城区十七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就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为填海所得。

    可以说,在香江填海,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尤德审视的目光,自然被杨辰看在眼里,对此,他不慌不忙,委屈道“总督大人,我建的工厂,不是建商业大厦,填海建设成本那么高,土地够的话,我也不想花那么多功夫啊。”

    “总督大人你不给我足够的土地,又不让我填海,总不能让我去其他地方,变出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吧”

    “额”尤德脸上露出一丝丝尴尬,不过心里却在想杨辰的目的是不是真的那么简单。

    想着想着,尤德突然想到他从轮渡回来时,英女王和哪位铁娘子对他的吩咐,随着杨辰财富不断增长,英国方面已经有了更进一步拉拢杨辰的打算。

    现在香江还在英国人的管制下,按照法律规定,杨辰算是英国人,可是再过十年,香江就会回归内陆,到时候杨辰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就很难说了。

    随着内陆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强,杨辰在内陆的投资也越来越大,与内陆政府关系更是越发密切。

    这一次杨辰的计划,内陆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反应速度快的惊人,从这方面英国已经看到了内陆对杨辰这个人的重视。

    英国两位女主人都想打断杨辰与内陆之间这种密切关系,至于如何做,则成了尤德这位香江总督的任务。

    之前尤德还在头疼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毕竟这事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会让杨辰对英国产生不好的印象。

    这印象一旦坏了,那么他即使成功破坏了杨辰与内陆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对方变成法国人或是美国人,那么英国就白忙活,徒给他人做嫁衣裳。

    现在经过杨辰的提醒,尤德想到了一个绝佳妙计,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那么正当光明的阳谋呢

    生意人,资本家,图的不就是利益。

    在尤德看来,只要利益足够,那么杨辰与内陆翻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填海这件事倒是没问题,只要是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用地,杨先生舍得出钱,不怕亏了,填海面积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填海面积不受限制”杨辰听到这话,真的被尤德的大手笔惊讶到了。

    如果总督府真的肯给他这样一张填海批文,那么他真的赚大发了,后世香江房价多高,这不用他多说。

    寸土寸金,绝不是再开玩笑的。

    他要是真的有这样一张填海批文,那么以后还怕香江的高房价吗还需要为香江未来担忧吗

    只是这可能吗

    杨辰有种天上掉馅饼,砸到自己头上的错觉。

    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尤德不可能那么大方,可仔细看对方的样子,又不像是在开玩笑。

    “总督大人”

    见杨辰想要开口询问,尤德从椅子上径直站起来,抢先道“杨先生,今天就到这里吧,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一点公务需要回去处理一下,过两天工业用地的批文和填海批文我会派人送到你这。”

    “额”杨辰话刚出口,顿时又咽了回去,“既然这样,我送总督大人。”

    门口,目送尤德离开后,杨辰驻步在原地,心里思考着尤德打的什么算盘。

    原本他认为对方会拒绝他的填海要求,不曾想对方根本就没有犹豫多久,就欣然同意了,而且还给了他填海面积不受限制的口头支票。

    至于对方口中工业建设用地六个字,杨辰直接忽略掉了,在香江这个地方,把工业用地改成商业用地的事情多不胜数,商业工业根本就没有严格的区分限制。

    后世李超人的儿子,不也把全城瞩目的数码港变成了房地产,房子建起来了,违规了又怎么样,难道还能推到不成

    这类事情,要么不了了之,要么罚点款,反正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杨辰在申请工业用地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了如意算盘,借着修建员工宿舍,在工业区内外建设几条商业街,这样即可以带来额外收益,同时还能改善员工生活环境,一举两得。

    现在尤德答应他填海,而且还是不受面积限制的填海,这让他总觉得对方给的蜜饯有毒。

    “军子,去给我准备一下车,我要出去一趟。”

    “好的,老板”

    “喂,霍叔叔,你现在有时间吗”

    “我这边有点事”

    “好,半个小时我到你家。”

    挂了电话,杨辰将大哥大递给铁头,转身看向一旁的蓝洁瑛,吩咐道“阿瑛,一会儿霍经理到了,你让他在家等我一下,我去霍叔叔那边,一会儿就回来了。”

    “好的老板”听到杨辰的吩咐,蓝美人没有多问,乖乖的点头应道。

    她在杨辰身边已经好几年了,杨辰心里想的什么,她虽然不是全都能猜透,但也能够看出来杨辰现在有烦心事,这种情况下她也不敢多问触其眉头。



第961章按耐不住的岛国财团
    从霍大亨哪里回来,杨辰坐在车里一路上一言不发,经过霍大亨的分析,杨辰感觉到自己还是太嫩了,还是太年轻,太缺乏经验。

    相比较那些政治老手,杨辰终于明白那句杀人不见血,诛人诛心,这话真的不假。

    与政客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落在对方的算计当中。

    他在霍大亨哪里,算是弄清楚了尤德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也清楚了英国人对他的态度转变。

    如果霍大亨猜的没错,接下来总督府给的填海批文,并不会在土地用途上严格限制。

    工业用地也好,还是商业用地也罢。

    一切全看他的意思,哪怕杨辰吃相难看一些,所有的填海陆地,全部建成商业用地,总督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原因,也不是很复杂。

    随着他在香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国方面看到了他的价值,想要不计代价的拉拢他这个人。

    一旦总督府把填海批文批下来,而且不加以限制,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杨辰作为一个商人、资本家该如何选择

    是选择利益还是老老实实建设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又或者两者兼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英国人现在不跟杨辰谈交情,套关系,只谈利益,用利益把他拉拢到自己一边,然后捆绑在一起,这是英国人的策略。

    很显然,英国人已经完全看到了杨辰身上的巨大潜力,相比较一张填海批文,换来一个世界顶级富豪,世界顶级财团,对于英国人来说可谓稳赚不赔。

    香江的土地,香江的一切一切,再过十年时间就会更换主人,这里的东西,英国人是带不走,因为内陆不容许香江变成一座没有价值的城市。

    既然什么都带不走,英国人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可惜,现在内陆方面对杨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链表示支持,而且还很积极。

    英国人是既想赚钱,又想通过一张纸,给杨辰埋下一颗雷,或者说给内陆埋下一颗雷,而这颗雷刚好就在两者之间,稍不注意,就会被点燃引爆。

    将来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如果建设好,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英国人既得了好名声,又可以分一份功劳,如果干的不好,或者杨辰只顾着赚钱,没有好好建设工业园,那么势必会让内陆方面不满。

    一旦内陆方面不满,那么杨辰就只能选择靠向英国人,寻求英国人的庇护。

    即使杨辰与内陆的关系不破裂,对英国也没什么影响,更谈不上损失。

    想到前世英国人不甘心把香江还给内陆,在最后几年时间里,在香江埋下无数暗雷,使得香江回归二十多年后,还能搞出事情来。

    不得不说,在人心这方面,英国人是真的行家里手,相比较美国人到处点鞭炮,英国人这种杀人不见血,才是真的黑,而且让人防不胜防。

    “老板,你回来了。”

    “霍经理到了吗”

    “已经到了,正在客厅等你。”

    “老板”见到杨辰回来,霍建狞连忙站起身。

    “坐下说话”杨辰接过蓝美人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解渴之后,问道“高盛那边有消息了吗”
1...332333334335336...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