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岛国人多地窄,在没有经历过房产泡沫之前,岛国人对于房子的渴望,一点也不比后世中国人低。

    之前他们将手上大部分房地产卖给置地,同时还帮着置地收购一线城市的商业楼宇大厦,原本以为稳赚不赔的身生意,现在变成了笑话。

    对此,住友等财团可以说是悔不当初。

    为了让置地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住友财团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手段,想要逼迫置地将旗下房地产还给几大财团。

    面对这种近乎抢劫的行为,俐国维当然不肯答应,况且这件事也由不得他做主,岛国几大财团再厉害,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对他做什么。

    所以,俐国维也耐得住,就跟这些人耗着,每次住友一郎这些人过来,他都客客气气的招待,没有将其拒之门外。

    不管怎么说,岛国是人家的地盘,面对几大财团联手,置地没有反击的机会。

    现在,俐国维只能等,等到香江那边杨辰下一步行动,等到杨大老板想出好办法来,俐国维清楚杨大老板的性格,对方绝对不是一个吃亏不还手的主。

    等到杨大老板反击了,他就没必要跟这些岛国人客气了,对于岛国人的虚伪,这段时间他算是见够了,威胁、诱惑等手段都使出来来了。。

    “俐桑,不知道你方不方便给杨先生打个电话,我想我们之间的事情,决定权在杨先生手中,我想跟杨先生约个时间,邀请他再次到岛国做客。”

    见住友一郎今天不准备跟自己谈生意,想要通过自己联系杨辰,俐国维稍稍有些意外。

    具他所知,住友一郎等人不是没有联系过杨辰,只是香江那边一直在推脱,杨辰根本就没兴趣理会住友一郎等人,或者说暂时还不想跟岛国几大财团翻脸。

    而几大财团虽然明里暗里一直在针对置地,但是多数还是讲究分寸,属于正常的商业竞争,岛国企业最注重名声,名声一旦毁了,那么想要重建可就难了。

    现如今岛国企业对外输出越来越大,破坏规矩只会让他们损失更大,几大财团各家都在进军海外,以杨辰现在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一旦双方交恶,势必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年头岛国企业对外输出,就跟后世内陆企业想要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市场一样,抵触比欢迎要多很多。

    因此,除非必须,住友等财团还是希望能够跟杨辰和平解决问题,不管怎么说,杨辰身边的势力实力也不容小瞧。

    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现在配合杨辰开拓海外市场,实力一天比一天强,尤其是三者背后还有英国政府和英国王室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俐国维想了想,心里暗道住友一郎长进了,开口道:“住友社长,我可以打电话试试,不过我们老板有没有时间,我不敢保证。”

    住友一郎点头道:“多谢俐桑,不管杨先生有没有时间,一会儿我都不会再麻烦俐桑。”

    听到这话,俐国维没有在废话,起身走到一旁办公桌,拿起电话。

    “喂,蓝秘书吗”

    “老板现在有时间吗”

    “住友社长有事想要找老板…”

    ……

    “俐桑,你忙吧。”

    “今天多谢你了,这段时间多有打扰,还望俐桑原谅,改天我请客,给俐桑赔罪。”

    前后不到十分钟时间,住友一郎得到杨辰的答复之后,便没有在继续打扰俐国维,径直坐车离开了。

    杨辰这次肯当面跟他通电话,说明事情有了进一步商量的可能,至于结果是好是坏,到时候再看双方的本事,岛国是他们的主场,住友一郎不认为杨辰不对他们妥协。

    真要惹急了,岛国人骨子里的卑劣,很难说清楚他们会作出什么事来,几大财团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牵扯的利益太大,他们亏得心头直滴血。

    杨辰太狠了,之前的交易可以说把他们面子里子全部丢干净了,一开始他们出手时,主要是想杨辰能够主动上门,跟他们谈判。

    那曾想,无论他们闹腾的再欢,杨辰都没有理会,对岛国这边的动静,可以说完全视而不见,哪怕他们主动打电话过去,也一次都没能够跟杨辰联系上。

    要不是杨辰旗下杨氏财团实力不容小觑,双方实力都摆在哪里,越是实力强大的势力,就越不能随便因为一点小摩擦连商谈都不商谈就直接开战,那不是一个掌舵人该有的样子。

    几大财团背后涉及到的企业成千上万,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利益,每一次决定都不送有失。

    几大财团掌舵人对杨辰的了解,可以说非常的详细,当初杨辰对怡和雷霆出手,就已经证明了对方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怡和当初不过是得罪了薛父,跟其有过不愉快,最后被杨辰抓住机会,差点直接整个吞掉。

    这样的人,住友一郎不想招惹,其他几大财团也不想招惹,但是要他们又眼睁睁的看到杨辰趴在自己肚子上吸血,住友一郎等人说什么也不愿意。

    与杨辰对上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之前由于他们搞的那些小动作,最后闹得人尽皆知,杨辰如果不让步,几大财团的面子回不来。

    ……

    与住友一郎通完电话,杨辰脸上笑容一收,整个人散发着一丝冷意。

    之前他他不理会岛国那边的小动作,主要是因为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应对岛国几大财团,毕竟人家占据地利人和,而他这边只不过提前占据了天时。

    对于岛国人的卑劣伎俩,杨辰可是相当的清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可以说将虚伪深深刻在骨子里。

    要不是之前双方的合作,建立在白纸黑字上面,那些人恐怕就不是搞小动作了,而是直接各施手段把他在岛国的产业直接一口吞了。

    凭着几大财团的实力,杨辰一点也不怀疑,对方如果不是忌惮他现在的实力,以及英国王室的影响力,还内陆方面的态度,整个闹起来影响太大,绝对不会跟他这么客气。

    同时面对岛国几大财团,又是在对方本土,地利优势占尽的情况下,以杨氏财团目前的实力,确实是实力不济。

    他现在还没有傲视群雄的资本,即使将来他有绝对实力了,但是要面对岛国这种经济实力强劲的大国,一己之力还是会力有不逮

    美国的华尔街,岛国的财阀势力,内陆的国有企业,后世主导三个国家的三股势力,它们不仅在本国操纵一切,同时在国际资本上,力量也是无可阻挡。

    它们是三国的重要资本力量,背后有着国家的支持,代表的是国家力量,一般人很难撼动。

    杨辰知道这事一旦处理不好,岛国几大财团如果真的发狠,那时候恐怕连岛国政府也会配合它的行动。

    ————




第962章打落英国人的骄傲
    岛国财团的实力不容小觑,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抵挡住住友那样有实力的财团围攻,现在他只能借助外援,尽快把欧美资本提前引入岛国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人投鼠忌器。

    虽然欧美资本都在蠢蠢欲动,但是距离真正大规模进入岛国市场还有一段时间,那么多国际资本流入,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

    后世日元升值最高位是在八七年,金融危机促使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岛国市场避险。

    现在距离黑色星期一还有一年多时间,没有金融危机推动,岛国市场很难聚集那么多国际资本,日元升值少不了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岛国市场这一关键一环。

    现在岛国财团已经出手了,一年时间太久了,他等不了那么长时间,而且他本人也不是只会被动挨打的人。

    趁着这次打造香江高新技术产业链计划,杨辰准备拉华尔街资本提前入局,千亿美元大单,他不相信美国资本不动心。

    至于欧洲财团,暂时还是算了,现在欧洲大部分银行都还没有从拉美债务危机中缓过气来。

    石油危机使得欧洲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最要命的是一年后它们还得面临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一场大洗牌,已经再所难免。

    未来冷战结束后,美国霸权主主义充斥全球,那个时候,将是华尔街资本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时代。

    为了避免欧洲资本实力太弱,抵挡不住美国资本打压,杨辰觉得帮把手,让它们在岛国市场恢复一点元气比较好。

    尤其是英国资本,在内陆还没有崛起之前,他需要继续依靠英国人的势力,在此之前,只有英国实力越强,他才越安全。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英国私有化改革虽然取的了成功,但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纵观英国私有化改革,在时间点选择上面,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用倒霉来形容。

    八十年代欧洲银行先后经历了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三次大灾难,可以说是自二战结束以后,欧洲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主要因数,没有之一。

    英国私有化改革,使得英国政府成功的甩掉了国有企业这个大包袱,但是那些接下国有企业的英国资本,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让原本属于政府的包袱,全部压在了它们身上。

    英国资本外强中干,在九十年代那场英镑阻击战中,被美国人撕的粉碎。

    九十年代,冷战结束。

    欧洲各国想要脱离美国的控制,为了给欧洲一个深刻的警告,美国人给了欧洲各国上演了一场杀鸡儆猴的戏码。

    很不幸,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成了哪只被美国人用来杀鸡儆猴的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恐怕英国人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一个美国人打败,美国人只派出了一个索罗斯,就把英国人几百年来的骄傲摔得七零八碎。

    相比较马岛战争,真正让世界各国清楚的认识到英国人没落已成事实的事件,正是九十年代初那场惊心动魄的英镑阻击战。

    一个金融投机者,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还有比这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吗

    后世很多人都在奇怪,英国人作为一个欧洲国家,而且还是美国的宗主国,为什么它被美国人教训之后,反而转头紧抱着美国人的大腿,与欧洲各国若即若离。

    难道真的被打怕了

    或许吧

    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索罗斯当初阻击英镑的时候,德国人袖手旁观的原因。

    一九九零年英国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这个决定使得英国货币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如果英国当时没有加入欧洲汇率体系,像索罗斯那样的投机者,根本不会有机会对英镑下手。

    欧洲汇率体系,主要是以德国的马克为核心体系,自从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各国经济都倾向于金融服务行业,而德国则一如既往以工业制造为核心,大力发展本国制造工业。

    在欧洲汇率体系中,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需要通过买卖本国货币来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

    如果各国经济发展稳定,通过以马克为核心的欧洲汇率体系,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众所周知,英国的经济早在二战结束之后,就一直没能恢复过来,甚至在经过八七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还出现了大幅度衰败的趋势。

    由于欧洲汇率体系限制,英国需要保持一个极高的汇率来作为条件,同时在汇率上受德国马克的制约,在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上不敢大胆行事。

    比如,何时提高或降低利率、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促使本国货币贬值。

    英国货币被严重高估,这对于专业的经济学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英国中央银行能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间非常值得怀疑事情。

    也许是曾经独来独往习惯了,英国人看起来不太会跟人平等打交道,一九九二年,英国与欧盟十一个成员国一起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这一条约,使的英镑进一步被高估。

    货币被高估,一旦经济市场发生动荡,受到国外资本侵略,很容易被攻击。

    欧洲汇率体系以德国马克为核心,一旦其他国家出事,就需要核心国的德国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那些国家。

    很显然,后世那边英国政府与索罗斯的战斗,德国人并没有牺牲自己,去帮助英国渡过难关。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不帮就不帮把,毕竟这种牺牲自己,帮助他国的事情,大家都不是圣人,可以理解。

    但是让人无语的一点,德国前面拒绝了英国人,转头却帮助法国人保卫法郎。

    啥意思

    英国人当时无法理解。

    ————



第963章苏格兰皇家银行
    要知道索罗斯和国际游资主攻地点在英国,主攻的是英镑,你丫的都出手了,主次总要分清楚吧

    在英国人看来,我这边顶着美国的压力,命都快没了,你不给我输血,反而给身边屁事没有,仅仅是受了一点小惊吓的法国送关怀送温暖。

    nb,英国人要是心里能平衡才是怪事情。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为了跟欧洲各国加深关系,可是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为了加入欧盟组织,每年倒贴很多钱去帮助欧洲其他国家发展。

    别的欧盟国家加入欧盟组织,为得是让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英国不能说半点好处没捞着,但弊绝对大过利。

    后世英国极力脱欧,肯定不是脑子发热的决定,如果是脑子发热做下的决定,就不会拖那么久了。

    在加入欧盟这件事情上,相比二战以前,英国人一直独立于外,整天算计拆分欧洲,态度可以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拐弯。

    一次货币战争,把英国最后的余晖打散,也让英国人对欧洲各国彻底失望。

    英国人自那以后,可能也是破罐子破摔。

    法德不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干嘛还要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索性跟在老美后面,避免被二次成为被杀的那只鸡。

    事实证明,英国人选对了路,自此之后,英国人很少被美国人继续敲打。
1...338339340341342...3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