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楊刚
香江前十大报纸,各有特色,民生,财经,八卦等刊登的消息五花八门,基本不带重样的。
毕竟,读者也不傻,重复的报纸,他们也不会花钱去订阅。
“看看这个吧!”
就在杨辰百无聊赖的看着财经报纸时,薛父将一份东方日报的报纸递了过来。
杨辰疑惑的抬起头看了薛父一眼,才放下财经报纸,接过薛父递过来的东方日报。
稍稍扫了一眼,‘嚯’,大赤赤的几行粗线字条,看的杨辰忍不住嘴角一抽。
说实话,对于香江的报纸,杨辰看的是真心特别累,哪种密密麻麻全是字,还得竖着看,这让习惯了后世阅读的杨辰多少有些适应不过来。
“音乐才子的财富神话”
“薛氏制业大股东”
“新任亚视老板”
“神秘的家乐福幕后老板”
……
“教你如何造就十亿财富人生”
看着东方日报将自己老底一个不漏的揭出来,杨辰嘴角一抽,感到苦笑不得,
虽然今天他还没有出门,但是已经大概猜到了外面的情况。
凭着东方日报的影响力,接下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媒体记者闻风而动找上门来。
相比之前他被誉为‘令香江人骄傲的音乐才子’,东方日报这一波爆料,可谓一剂助推,绝对会让他飞上天。
在这到处充斥着金钱的资本社会,他那十亿财富冲击,绝对会让香江底层民众为止咋舌。
要说之前杨辰凭着自身在音乐上的才华,使得香江一众年轻人喜欢上他,认识他。
那么现在东方日报搞的这一出,恐怕会让很多原本对他不怎么感兴趣的底层民众,也开始对他产生浓厚的兴趣。
十亿财富,短短几个月时间晋升起来的大富豪,而且还如此的年轻,换作是谁都会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一处车站报刊亭内
报刊老板见到路过的中学生,不禁高喊道:“靓仔、靓女,要不要来份报纸”
一位背着书包,准备去车站坐车的中二男生听到报刊老板的呼喊,脚步不由一顿。
左右望了望,见周围没什么人,随即疑惑的看向对自己两人微笑的报刊老板。
“大叔,你是叫我们吗”
“对,靓仔要不要来份报纸”
“大叔,你脑子没坏吧没看到我们身上穿的校服吗”
无良的报刊老板听的满头黑线,不过对于这类少年,他还真不敢发怒。
无论在那个年代,未成年都是社会上最不能招惹的对象。
原因嘛,很简单,只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实在太大,一般人只要沾上了,就绝对讨不了好处。
家长,警察,舆论媒体,乃至政府和社会大众,会让你清楚的见识到什么叫做洪荒之力。
所以,虽然被中二男生怼了一波,报刊老板还是忍不住拿起东方日报卖力推销道:“喽,东方日报,杨辰独家新闻你们要不要”
听到无良老板的话,中二男生还没来得及反应,他身边的中二女生却不
第227章记者蹲点
在东方日报的推动下,随之而来的则是杨辰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香江民众舆论的焦点。
自从杨辰受到戴安娜王妃的邀请,前往英国参加音乐会以来,任何有关杨辰的消息,都一直频频登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一如既往,几乎每天报纸上都有杨辰的消息,这让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要说杨辰的音乐才华,经一众媒体的宣传,基本已经得到了一众香江市民的认可。
近些年,随着香江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娱乐圈也随之热闹起来。
随着众人娱乐消遣、追捧,香江一众明星艺人也是跟着一路水涨船高。
故此,还催生出了许多娱乐报纸,这些娱乐报纸,依靠收集明星艺人们的各类八卦,吸引人们的眼球。
像杨辰这种在音乐上迎合了一众年轻人的口味,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作为一个音乐才子,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将他跟一个身价十亿的大富豪联系在一起。
毕竟这不是二十一世纪,明星凭借高人气和超高流量,就能够轻易获得亿万身家。
借用后世某冰的话,她自己就是豪门,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后世明星与现在这个时代的明星艺人,在身价上面真的是有着天差地别。
如果在杨辰收购亚视的消息没有被曝出来之前,有人说杨辰身价十亿,相信没有人会相信这一消息。
大多数人甚至会把那人当做是疯子,白日做梦。
现今香江一众身价超过十亿的大富豪,只手可数,他们的一切,那个不是早年间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
凭着之前杨辰的身份,哪怕对方与薛雨菲结婚,薛父把整个薛氏制业公司交到对方手上,一个薛氏制业也不足以让对方达到十亿身价。
可是,自从杨辰进入媒体视野之后,他便开始频频打破人们对财富的概念。
从一开始杨辰在濠江赢得千万巨资,再到近期收购香江两大免费电视台之一的丽的电视台,成功从音乐才子转变成传媒大亨。
这边热度还没减退,现在东方日报又再一次曝出十亿身价的猛料。
简直石破天惊,一次次刷新人们的对财富的认知,以及人们对杨辰的三观。
作为香江现阶段风头正劲的年轻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又媒体誉为香江骄傲的音乐才子。
曝出十亿身价,这种双才(财)兼并,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成功的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
在香江,文人和富豪,本就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他们一直是处在社会最顶端阶层。
杨辰虽然跟其他歌手一样发了专辑,但是他却从没有出现在大屏幕上。
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杨辰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娱乐明星。
像类似李斯特那样的世界级音乐家,你敢拿对方当做娱乐明星吗
随着杨辰那张钢琴曲专辑发布出去,以及在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举办音乐晚会上,杨辰的音乐才华,已然赢得了所有人的肯定。
以世人对文人的归纳,杨辰也算是其中的一员。
一个文人,拥有无人能比的音乐才华,又在短时间内赚取了十亿身价。
这一幕,似乎只有在威望甚高的金大侠身上才发生过,现在又再一次出现,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惊讶。
特别是,杨辰还如此年轻,而且凭借东方日报曝出来的十亿身价,对方拥有的财富,已然远远超过了金大侠。
毕竟,明报再怎么值钱,再怎么有影响力,也值不了十亿港币。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杨辰已经不差金大侠多少了,要不是杨辰太年轻,金大侠在香江威望又实在太高,恐怕一众媒体会毫不犹豫将他跟金大侠拿来做比较。
第228章确立大姐地位
亚洲电视台
“薛小姐”
“薛小姐”
……
亚视大门口,薛雨菲面对一众媒体记者的追问,也是感到头疼不已,先是在家门口被记者围堵了一次,现在来到亚视又再一次被围堵。
好在身边有保镖护着,倒也安全无恙的进到了电视台。
对于门口的记者,亚视电视台的保安自然不会惯着,在外面怎么闹都没事,想要进去里面却是门都没有。
各处都得不到消息,一众媒体记者只能郁闷的继续蹲守着。
没办法,谁让东方日报曝出来的消息,让众多报社销量大减,采访不到消息,扳不会局面,他们自然也就只能在外面待着,省得回去之后,又不知道被派到那里去蹲守。
众多报社中,明报的记者见杨辰一如既往的趴窝里不出来,就果断的转身离开了。
受到东方日报这一波冲击,金大侠也不在坐着干看着了,直接打电话给明报的总编辑,要他带人去薛家对杨辰进行独家采访。
相比东方日报曝出来的东西,一直没有经过杨辰本人承认,明报自然想要通过这次专访,将东方日报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
“薛小姐”
“薛小姐”
……
进入亚视大楼,一路上来往的人见到薛雨菲时,都自觉的礼貌问好。
之前,杨辰在员工大会上许下的承诺,说要每年往亚视注资一亿港币,支持亚视扩张发展。
对此,亚视众多员工,并不是很感冒,也有不少人怀疑过自家老板是否真的有那么多钱。
现在经过东方日报一番报道,一众亚视员工心底那点怀疑,算是彻底打消了。
要知道东方日报在报道杨辰十亿身价的时候,仅仅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十亿和至少十亿,虽然多了和少了两个字,前者却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咚咚——
回到办公室,还不等薛雨菲喘口气,门就被人敲响了。
伸手揉了揉太阳穴,薛雨菲无奈的对门口,“进来”。
“咦”见到进来的人是陈钰莲,薛雨菲不禁疑惑道:“阿莲,怎么是你”
见陈钰莲没有说话,薛雨菲从椅子上起来,“过来坐吧,你吃早餐没有,要是没有,我让秘书去帮你买的东西上来。”
陈钰莲一边摇头,一边摇手:“不用了,我刚才已经在食堂吃过了。”
在办公室沙发上坐下后,薛雨菲好奇的看向陈钰莲问道:“那你这么早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我没什么事。”陈钰莲张了张嘴,想了想,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
薛雨菲见此,不禁笑问道:“是不是路上遇到了记者追问”
今天早上东方日报的报纸,薛雨菲早已经看过了,而今天东方日报的头版头条的封面,就是杨辰和陈钰莲两人进出家乐福总部的照片。
虽然照片中,可能因为拍摄的距离较远,杨辰和陈钰莲两人的照片不是很清晰。
但是,东方日报却是含沙射影的将陈钰莲的报道了出来。
因此,今早一起来,陈钰莲刚下楼就遭到了一堆记者的拍摄追问,最后要不是隐身在暗处保护陈钰莲的一众保镖现身,她现在恐怕还被一众记者围在家门口。
被一群保镖护送到亚洲电视台,陈钰莲脑袋到现在还是懵的,一团浆糊。
先前被施南笙拉着去食堂吃了点东西,最后听到薛雨菲来了,她就径直来到了财务部。
至于为什么过来,说实话,她自己也不知道,就是感觉杨辰不在,找薛雨菲就对了。
见到陈钰莲呆萌样,薛雨菲早上被记者追问的烦心事,一下子就消
第229章专访
薛家
在接到金大侠的电话后,杨辰也是无力吐槽大侠真会挑时候。
这摆明了是想接着自己去打压东方日报,同时还得让人家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金大侠这一手,让杨辰知道了,有时候看人真的不能光看表面。
文人骂人不带脏字,同样杀人也从来不会动刀子。
明报和东方日报作为香江数一数二的大报纸,竞争关系一直都存在。
像这种大新闻上面,两家有时候不免会一较高低。
东方日报一般情况下,开启金元模式,凡是诸如八卦之类的大新闻,人们通常会第一时间选择东方日报这边。
而一些不差钱,只对名声感兴趣的,又会倾向于明报。
所以,两家报社竞争,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哪怕东方日报后世稳坐香江销量第一的宝座,但依旧撼动不了明报在香江精英阶层的位置。
明报来的人不多,总共也就两个人,一个总编辑带着一个小编辑陪同。
两个人杨辰都不认识,所以在打完招呼,请两人坐下之后,杨辰也不率先说话,就坐在那里等着两人提问。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被外界誉为音乐才子的年轻人,明报主编梁晓中心里忍不住一阵感慨。
梁晓中本名叫梁大中,一九二六年出生,广西贵县人。
后来他觉得人不能那么骄傲,要谦虚,就改名叫“晓中”,笔名晓翁、宝石、石天等。
梁晓中一家是在五十年代初移居香港的,从事报业工作超过三十年,先后出任过十二家报纸的总编辑。
作为明报主编,梁晓中什么都写,在明报乃至文学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力,靠着一只笔,养活了一家七八口人。
年轻时,梁晓中自己也办过报,成功过,失败过,经过三起三落之后,便开始辗转各大报社工作。
来香江三十年了,梁晓中见过的人不计其数,但却从没有见过像杨辰这样的年轻人。
八十年的香江,虽称不上遍地黄金,但是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只要你敢想,敢干,哪怕是身无分文的穷丝,也有机会获得成功。
都说人生的第一通金是最难赚,但是很多人在赚到第一通金后,想要将它积累到亿万身价,十亿身价,却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