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网游之洪荒战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笙箫剑客
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秦墨也不会过分维护百姓,民心过得去就行。
从宏观上讲,越国虽然连年大战,但即未加重百姓赋税,也没多征召战争徭役,已经是格外仁慈了。
越国百姓绝对是诸国之中,最幸福的一群人。
基于此,越国才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集中全力跟齐楚魏三国大战,只要歼灭三国成建制的大军,那就是胜利。
那剩下的一百四十万大军都去哪了?答案很快揭晓。
2月10日,
北方大地还是寒春,越国的进攻就已经开始。
越国骠骑将军李牧,指挥南越军第一、二、三、四、七、九军团,合计六十万大军,从燕地广阳郡侵入齐国北部。
于此同时,
因灭代而被擢升为卫将军的乐毅,统帅黑水军第六、七、八、九军团,合计四十万大军,从赵地巨鹿郡侵入齐国南部。
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共同发起灭齐之战。
从关中地区调来的黑水军第二军团,以及南越军第八军团,则分别跟在两路大军身后,负责粮草运输以及城池占领。
一百二十万大军出征,那是一个什么概念?
历史上,
秦灭楚之战也就出动了六十万大军。
两倍!
浩浩大军,那真的就是遮天蔽日,将个齐国边境线挤的满满当当,黑压压看不到边际,以无敌之势,勇猛向前。
任何挡在大军面前的敌人,注定了只是以卵击石,不堪一击。
猝不及防之下,齐国连战连败。
只用了五天时间,越国大军就一路杀到了济水北岸。
恐慌的齐王只能一边组织残余部队,在济水南岸重新组织防线,一边紧急向魏楚两国求救,希望两国立即增兵齐国。
…………
面对齐国求援,魏楚两国还算反应迅敏。
这毕竟不是去年。
齐楚魏三国是真的唇亡齿寒,倒下哪一国,另外两国都将遭殃。
看越国这架势,摆明了是集中所有兵力,准备一举攻灭齐国,再抽出手来,逐一收拾魏楚两国。
此时如果还作壁上观,那就是真的憨批。
2月18日,
春申君黄歇亲率二十万大军,驰援齐国。
信陵君魏无忌亲率十五万大军,奔赴齐国。
看上去,勉强还能一搏。
于此同时,贪心的楚王负刍还派出五万大军,进击江东郡、会稽郡;同时派出二十万大军,进击南郡、宛郡。
寿春周边就只剩下五万大军。
这漏给捡的......
…………
随着魏楚两国出手,齐国境内集结了超两百万大军。
不愧是战国第一战。
奈何两国援军还没赶到主战场,就都遭到阻截。
先是魏国的十五万大军,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只能从济水北岸进入齐国,正好一头扎进越国大本营。
乐毅只抽出一个半军团,就挡住魏国大军东进之路。
楚国的二十万大军从齐国南面入境,看似不会遭到阻击,其实不然。
2月19日,
就在魏楚两国决定增援的次日,之前从江东郡消失的南越军第五、第六军团,突然出现在齐国东部沿海。
消失的海上舰队,再次进入众人视野。
虽然齐国对沿海仍旧有所戒备,耐不住秦墨亲自出手,硬生生打开一个缺口,二十万从东莱郡强势登陆,杀入齐国南部腹地。
立即阻断了楚国大军北上之路。
齐国陷入绝境……





网游之洪荒战纪 第272章 一统八荒
楚魏两国援军被拦截,基本宣告了齐国的死刑。
2月22日,
李牧部率先渡过济水,乐毅部紧随而上。
面对百万大军压境,齐国挡无可挡,大军连战连退,一路退到临淄城下,被越国大军团团围住。
…………
临淄,王宫。
丞相后胜急急忙忙进宫,拜见齐王。
“怎么样?”齐王眼中满是希冀。
“兵圣他老人家说了,不参与越齐两国的争端。”后胜无奈说。
在被大军围城之后,从军事角度,齐国已经没有获胜的希望,齐王只能祭出最后的底牌,希望借助大修士的力量来退敌。
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兵圣孙武。
奈何孙武作为大乘期大佬,根本就不会参和到列国争霸中去。
齐王眼神黯淡了一分,“那邹衍、扁鹊呢?”
跟燕国不同,齐国还是有不少大佬的,除了兵圣孙武,还有阴阳宗首座邹衍以及医家首座扁鹊,都是合体期强者。
甚至还有稷下学宫,繁盛之时,地位不在书院之下。
阴阳宗以五行法术、五行遁术著称于世,医家则盛产炼丹高手,扁鹊更是战国第一炼丹宗师。
“扁鹊神医也不愿参和,至于邹衍大师,直言,打不过越王。”后胜说。
“……”
齐王面如死灰,“这么说,连最后一点希望也没了?”
“王上节哀。”后胜目光满是同情,“另外,刚刚得到消息,因为被阻,楚魏两国的增援部队已经撤回国内了。”
两国显然不愿做无畏的牺牲。
“呵呵,”齐王冷笑,“楚魏两国还抱有幻想呢,但真可笑。”
…………
又一周,
临淄城破,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
齐国一灭,
则天下再无可阻挡越国一统天下者。
5月1日,
稍作休整之后,乐毅率部西征,杀入魏国境内。
于此同时,镇守关中的白起,指挥黑水军第一、第三军团,出函谷关,杀入魏国境内,配合乐毅部,东西夹击魏国。
只有三十五万大军的魏国,面对数倍之敌,只有无奈投降。
5月15日,
魏王假亲自手持玉玺,出城,向越王秦墨投降。
魏国灭亡!
如此,魏国扮演跟历史上齐国类似的角色,从始至终都在打酱油。
所谓的中兴,
不过是昙花一现。
…………
灭魏之后,一路狂飙突进的越国大军总算按下了暂停键,百余万大军原地休整,以期消化刚刚占领的齐、魏两国。
热闹的战国次大陆,突然又变得安静起来。
而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九月底。
10月1日,
又一轮休整过后,越国同时派遣白起、李牧、乐毅三员大将,兵分三路,率百万之师,侵入楚国,发起灭楚之战。
…………
寿春,王宫。
楚王负刍几乎问出跟齐王建一样的问题,“道院怎么说?”
论大修士数量,有道院支撑的楚国甚至不在鲁国之下,不仅有老子、庄子两位大乘期高手,道院之内也是大修士如云。
除了道院,农家总部也设在楚国。
如果说,医家在炼丹一术上独领风骚,那么农家在灵草种植、培育,灵兽养殖等领域,则是独步青云。
医家跟道院合作无间。
春申君面色凝重,拱手说道:“王上,道院刚刚宣布,闭门一年。”
“咣当~~”
楚王手中的茶杯摔落在地,失魂落魄。
无论是齐国的孙武也好,还是楚国的老子、庄子,这些大佬似乎已经形成默契,齐齐缄口,都不愿参和进列国争霸中。
一是大势不可逆,二则也是忌惮秦墨的实力。
以秦墨之能,对抗合体期强者自然不在话下,在陆续获得燕国之鼎之后,四鼎加持之下,就算面对大乘期强者,也有一战之力。
这种情况下,
诸位大佬就更加不可能下场,丢了身份不说,还可能打不赢。
以至丢了面皮。
…………
10月5日,
越国大军才刚入境不久,楚王负刍就选择投降。
楚王很清楚,在齐国被灭的那一刻,就大势已去,再如何反抗也不过是垂死挣扎,反倒有可能激起越国的报复。
齐国被灭之后,齐王建被活活饿死,齐国王室成员也被屠杀殆尽。
主动投降的魏国却落到一个相对好的结局,至少,自魏王假以下,都得以安享富贵太平,没有性命之忧。
怎么选择,再清楚不过了。
…………
随着战国次大陆最后一个大国被灭,阻挡越国一统天下的,就只剩下宋国、鲁国这两个小诸侯国。
再也无法保持中立。
10月15日,
越国使者张仪、苏秦,分别率领使节团出使宋、鲁两国。
对这两个小国,
秦墨并不准备动武,也不好动武。
使节团带去秦墨的承诺,只要两国愿意投降,可保留宋成王、鲁褒公两人的封号、爵位,甚至保留一块封地。
书院、机关城,也可在越国继续享有其超然的地位。
…………
鲁国,书院。
面对越国使节团,鲁褒公根本做不了主,将此事上报书院,请夫子裁决。
“老师,此事该如何答复?”颜回问。
“后生可畏啊。”夫子略有些感慨。
虽然早在十年前他就算到,秦墨或许就是那个天命所归之人,但越国在短短十年之内,从无到有,再到一统天下,还是令人震惊。
堪称奇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战国一统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对儒家而言,大一统的王朝才是发挥才干的最佳舞台。”夫子说。
颜回秒懂。
第二天,鲁褒公就献出印玺,向越国投降。
…………
寿春,王宫。
楚王负刍等王室成员,已经被赶出王宫,换上了新的主人——秦墨。
为了保障大军粮草补给,过去大半年,秦墨属实没闲着,基本上是大军走到哪,他就要跟到哪。
一路走,一路补充。
俨然成了越国大军的超级保姆。
正因为此,越国大军才能所向披靡,连战连捷,一路攻城拔寨。
每灭一国,秦墨都要在各国王城驻留一段时间,一是让九州鼎认主,二则也是威慑宵小之辈,宣示主权。
忙的是不可开交。
“王上,刚刚苏秦传来消息,说机关城墨子提了一个条件,要王上献上黑龙骨骸,宋国才会投降。”贾诩赶来王宫汇报。
这段时间,他只会比秦墨更忙。
“黑龙骨骸?”秦墨眉头皱起,“此物我有大用,是不可能送出去的。”
“那???这……”
贾诩也有些为难,眼见八荒一统在即,没想到出了这等变故。
“这样,我亲自走一遭机关城。”
秦墨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激恼墨家,但黑龙骨骸是他用来炼制双蛟剪的关键之物,是断不可能送出去的。
“王上,不可!”
贾诩大骇,“墨家态度不明,万一……”
眼见越国一统天下在即,秦墨身为越王,断不能出一丝差错。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墨家又不是什么邪教,墨子更是提出“兼爱非攻”之思想,怎么可能跟他动武。
不待贾诩再劝,秦墨干脆召出紫霄剑,身剑合一,化光而去。
贾诩:“……”
他就没见过这般任性的君王。
…………
墨家机关城隐藏在群山之中,依山而建,地势奇特,方圆几百里全都是陡峭的悬崖深谷,很难攀越。
而在悬崖下方,则环绕着湍急奔腾的滔滔江水,水里暗礁乱石密布,船只航行,经常触礁船毁人亡。
更为奇特的是,悬崖之上还有变幻莫测的云海,气候时晴时雨,让人往往在茫茫云海中迷失方向。
机关城内外布满陷阱、阵法,易守难攻。
秦墨御剑来到机关城上空云海之上,运起灵眼,看着下方弥补的阵法、陷阱,也不觉头皮发麻。
怕是仙人降世,也未必能破得了机关城。
不愧是墨家总部所在。
秦墨不敢硬闯,温声说道:“越王秦墨,特来拜会墨子!”
稍倾,
云雾之下传来略带苍老的声音,“原来是越王亲至,有失远迎。”
说话间,
云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去,露出机关城庐山真面目。
因为是建在悬崖之巅,整座机关城占地并不大,跟现实中的太上道院相当,中间为一原型天坛,周围宫殿林立,水车滚滚。
伴有飞瀑流泉。
好一处洞天福地,修行去处。
秦墨御剑,降到天坛广场之上,早有一位身穿黑袍的墨家弟子候着,拱手说道:“在下墨翟,拜见越王。”
秦墨回了一礼。
“请跟我来,家师已经在殿中等候。”墨翟转身,在前头领路,七拐八拐,带着秦墨来到北面最高一处大殿。
奇怪的是,
沿途秦墨并未见到其他墨家弟子。
但在他元神笼罩之下,明明发现,机关城各处都传来若隐若现的灵力波动,估摸是提前得到消息,躲了起来。
“当真奇怪。”秦墨有些纳闷。
在战国次大陆呆了十年,秦墨对墨家多少也有些了解,知道,墨家弟子很少在外行走,似乎更喜欢呆在黑暗之中。
稍倾,秦墨来到大殿。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正盘坐在上首,见到秦墨,眼神有些炙热。
“……”
秦墨不自觉打了一个寒颤。




网游之洪荒战纪 第273章 炼虚后期
见到秦墨,墨子上来就问:“越王可是要将那黑龙骨骼送给我?”
秦墨:“……”
这也太特么耿直了......
“你可是大乘期大佬哎,不要面子的吗?”秦墨暗戳戳吐槽。
好在秦墨早有盘算,笑着说道:“黑龙骨骸我另有大用,不方便送出,不过,我这有一项更有意思的合作。”
“什么合作?”
墨子一下变得冷淡起来,就差没直接送客了。
真实!
“你先看看。”秦墨递过去一玉简。
墨子元神一扫,瞬间就读取玉简中存储的资料,诧异道:“十二金人?”
“不错。”秦墨点头。
铸造十二金人的讯息,是他在灭楚,获得第七尊九州鼎之后,从九州鼎内获取到的讯息。
九州鼎作为社稷之宝,秦墨是无法带出战国次大陆的。
为了补偿秦墨这个“九州共主”,九州鼎内记载了炼制十二金人的秘法,收天下之兵以为器,可镇四方之土。
“这个,应该比炼制龙兽傀儡更具挑战性吧?”秦墨笑着说。
“不知越王打算怎么合作?”
作为天下有数的炼器宗师,墨子见识自然非比寻常,十二金人可以称得上是终极傀儡。
对墨家而言,绝对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也很刺激......
“很简单,墨家可派一得力弟子,出任越国工部尚书一职。九州之内,天下所有之府库,但凡墨家炼器所需,皆无条件供应。”秦墨说。
“包括王室内库?”
“当然!”秦墨点头。
墨子这才满意点头,笑着说道:“这项合作,墨家接了!”
秦墨松了口气。
如此,事情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聊了几句,秦墨当即告辞离开,至于说宋国之事,两人并未深谈。
一切都心照不宣。
…………
离开机关城,秦墨一路南下,并未返回寿春,而是回到龙川城。
这个越国兴起之地。
才刚落下,耳边就传来天道提示音——“横扫六合,一统八荒,特授天子爵位,经验值+2500万点。”
秦墨就知道,宋国降了!
面色不动,秦墨降到王宫,来到静室,盘膝而坐。
七年前,越国立,秦墨借此突破至炼虚中期,还剩下500万点经验值。之后击杀大乘期的黑龙敖缺,又获得200万点经验值。
加上这次的奖励,累计攒下3200万点经验值。
不再犹豫,秦墨先是消耗1300万点经验值,将修为从炼虚中期推进至炼虚后期,距离炼虚圆满只差一步。
后者需要2500万点经验值。
秦墨修炼七年也才抵消了200万点经验值,如果全靠自修,就算以他的天赋,想要炼虚圆满也需要将近九十年。
这已经算快的了。
而以秦墨结余的经验值计算,只差600万点经验值,就算自修,也只需要二十来年,就能一举突破至炼虚圆满。
天道授爵已经到头,
秦墨不确定,他在战国次大陆还能否获得经验值。
或许,
也能跟其他玩家一样,每年领工资?
估摸也只有等到大越王朝成立,秦墨登基为皇,才能见分晓。
“应该快了吧。”秦墨喃喃自语。
…………
十月下旬,随着鲁国、宋国相继投降,纷乱了数百年的战国次大陆,终于迎来真正的大一统。
废墟之上,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降临。
在这之后,以贾诩、荀彧、白桦、张仪为首的文官,以及以白起、李牧、廉颇、乐毅等为首的武将,忙的是不亦乐乎。
一年之内灭五国,简直让人抓狂。
各国投降的军队等待整编,诸国王室成员瑟瑟发抖,等待命运的裁决,各地府库、账簿等着查封、清点。
有些地方甚至还有零星的叛乱。
就是在这样的纷乱之中,战国次大陆迎来又一个冬天。
又一个新年。
战国百姓还无法适应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前一年他们还是齐人、楚人、魏人、鲁人、宋人,现在通通成了越人。
身份上就难以认同。
各国习俗不同,计量标准不一,文字、语言也不尽相通,彼此之间争斗了数百年,突然之间和好了,成一家人了。
总归是不太适应的。
就是在这样的纷乱之中,人们普遍在关心一个问题,新生的王朝叫什么,都城在哪,将奉行何种法度,又将以何种方式治理天下。
诸子百家、宗室贵胄、文臣武将,都在暗中观望着。
这是黎明到来之前的最后混沌。
而秦墨,
便是那个注定要劈开混沌之人。
…………
公元前219年,1月1日。
龙川,王宫。
就在外界纷杂不堪之时,秦墨召集肱骨之臣,开始了一场事关王朝命运的立国之议。
外界的所有疑问,都将在这次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廷议中得到回答。
大殿之中,除了贾诩、荀彧、白桦、张仪,白起、李牧、廉颇、乐毅等越国老臣,还有几位新面孔。
颜回,夫子大弟子,书院代表,未来的礼部尚书。
墨云,墨子大弟子,机关城代表,未来的工部尚书。
韩非子,法家代表,未来的刑部尚书。
黄石公,道家代表,未来的钦天监监正。
除此之外,农家、医家、阴阳宗等百家宗门,未来,也会派出弟子到朝廷任职,共享王朝之气运。
再有就是田单、项燕等一干战国老将,都受邀参加廷议。
新生的王朝还很脆弱,秦墨只能是在各方势力之中取最大公约数,积极维护百家宗门之利益。
也算是对夫子等大佬,之前不出手的一种回报。
“下面进行第二项廷议,定都。”主持廷议的贾诩说。
在此之前,众人已经一致通过,将新生的王朝定名为“大越王朝”,以传承古越之国号,厘定王朝之起源。
这叫不忘本。
越国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大家现在所在的旧都龙川,另外一个就是被定义为西都的咸阳,都是热门之选。
当然,
像大梁、寿春、新郑、邯郸、临淄、蓟城等旧都,也都列入备选。
从传承上讲,自然是选在龙川。
只是龙川地处偏避,远离中土,新朝刚立,正是要统御四方之时,将都城设在此地,显然是不方便的。
咸阳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汉朝就将都城现在咸阳附近的长安。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四周皆有天然屏障,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完全符合一朝之都城的战略防御要求。
只是一点,
咸阳同样也有点偏,远离中土。
贾诩话音刚落,颜回就站了出来,“我提议,新朝都城选在洛邑。那里既是前朝古都,又是天下之中,华夏龙脉汇聚之处。立为新都,正是相宜。”
儒家一直主张恢复周朝礼制,
而将新朝都城选在洛邑,便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正可践行儒家之主张。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之初,也是将都城设在洛阳,后来又改为长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不自信”。
1...151152153154155...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