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海横流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逢不识
李可举知道后,感激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他拿不出这些钱银,而是现在的幽州,几乎处处都要钱,他没有伸手向朱璃借钱,已经非常不错了。
朱璃写了两封信,让人快马传递给高远和张归牟,让他们暂时待在岳鹏举帐下听令,至于李罕之,就让他继续辅佐高远吧,高思继、高冕,以及二高的家人,朱璃准备带往朔州。
高家还有三兄弟,还在李全忠麾下听令,让高家这对兄弟待在幽州,他实在不放心;更何况,即便二高死心塌地的效忠朱璃,也不能让人家兄弟对阵吧,于心何忍。
在范阳叨扰了李可举十余天,等二高以及他们的家人先后抵达后,朱璃就决定返回朔州了,同行的还有五千匹战马,万余奚人俘虏,以及尉迟夫人、李可举的一些亲族数人,一起跟随朱璃远离范阳,前往朔州。
可以预见,来年的幽州,必然成为是非之地,战火是免除不了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论是李可举,还是朱璃,都不得不及早考虑,若是真有危机,再想迁移这些人,可就难了。
中和三年,在风雪席卷北地之际,就缓缓地走到了尽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但最有意义的大事,有两件,一是黄巢溃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第二件大事,就是僖宗幸蜀结束,回归到长安。
不过,对于河朔地区的百姓来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他们心目中的守护神,朱璃将军,终于昭雪平反了,从此河朔地区的百姓,再也不会被人称作逆民了。
朱璃被平反,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刚刚回到朔州,就听郭奇佐、郭崇韬说起了最近的新鲜事。
随着朱璃两度出任正三品将军,现在又节制河朔十余州之地,被平反后,大批的读书人涌入河朔,为河朔的
大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朔直到现在为止,依然还是唐末时期,唯一一方,文武并重的地区。
读书人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了,或者混得不如意、比较惨的,统统都北上河朔而来。
高级文人的到来,自然也包括一些饱学、干练之士。
比如有个名叫罗隐的家伙,在读书人中,非常有名,号称“十上不第”。
也就是说,这个人应试赶考,考了十几次,都没有考中,若是平时,这应该是个没有才华的人才对,可现在是唐末,郭奇佐都没有考上,别人考不上也见怪不怪。
罗隐此人非常有才华,著名的《谗书》、《太平两同书》就是他编纂的,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来济世匡民,隶属道家黄老思想。
罗隐年龄不小了,已过知命之年,朱璃回来后,直接派他前往河套,出任胜州刺史。
除了罗隐之外,还有一人,同样才华横溢,这个人就是韦庄。
史载此人曾经担任过前蜀宰相,代表作有《浣花集》、《秦妇吟》等。
不过,在历史上,他发迹的时候比较晚,若是按照正常发展,要到十年后才能展露头角,现在同样是个屡试不第的苦命书生。
他的年龄同样不小,距离知命之龄,也只有一、两年的岁月了。
河朔地区重用文人,这个年代,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或多或少听到过这样的消息,以前他们不来,那是因为朱璃是逆贼,投靠他就是叛国,谁愿意来?
可现在朱璃被平反了,而且再次出任正三品的将军,阻拦文人北上的最后一道心理障碍,消弭无形,还有什么能阻止文人北上趋势的吗。
有能人,就必须用,否则暴殄天物,朱璃也不含糊,同样将他派往河套,出任宥州刺史,分担王璟、严可求的压力。
像罗隐、韦庄,这样既有名气,又有才能的文人,毕竟少数,大多数的文人,才能是有的,但达到什么程度,就大、小不一了。
郭奇佐、郭崇韬加急拟定考核内容,这些文人若想被选用,必须参与考核,只要达到了标准,就能走马上任。
文人北上之风,在中和三年的秋冬之季,愈演愈烈,也导致目光长远、有野心的其他枭雄人物,开始重视起文人来。
先是淮南的杨行密,张榜招贤,以安文人之心、稳住淮南的饱学之士流失;继而又有河南朱全忠,在敬祥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着手恢复正常的文人应试程序。
到了最后,就连沙陀人李克用,也在吴珙等人的劝诫下,开始恢复乡试、县试等应试程序,全国重文之风大盛,给予唐末以武为贵的邪风,予以重重的一棒槌。
但总的来说,这些人下手还是晚了一步,等他们慌里慌张地将一切程序,恢得复差不多的时候,河朔地区的考核已经完成,很多县令、县丞一级的佐官,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了。
尤其是那些贫苦人家出身、在这次考核中脱颖而出的,更是兴奋不已、踌躇满志。
朱璃被平反,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河朔地区,县级文人的缺口基本被补充完备了。
河朔几
个重量级人物,最兴奋的就属王璟、严可求、郭崇韬三人了,这三人,这些年来,一直忙得脚不沾地、寝不知味的,现在终于可以轻松下来了,也有时间,回家调戏调戏老婆了。
风雪辞旧岁,昂扬迎新年。
中和三年,在河朔人的欢声笑语中,在各地藩镇的悔恨莫及之下,在僖宗皇帝身体渐渐不支、依旧不知节制地顽闹声中,终于归于过往。
中和四年,在河朔军政走上正常轨道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来临了。
二月,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先是声援昭义节度使孟方立,随后又屯兵泽州,对河东大军虎视眈眈起来。
尉迟槿化名的韩槿,身为河东军东进主帅,带领河东军已经攻入了上党,听到诸葛爽有意插手战事,只好驻兵上党,不敢轻举妄动。
同月,进驻河中的王重荣,和河套地区的高肃达成和解,双方取消对峙的紧张状态;王重荣矛头一转,立刻趁着李克用、孟方立、诸葛爽对峙之际,轻取蒲、绛二州,这二州,本就隶属河中节度使的节制之地,现在终于名正言顺地归他所有了。
王重荣的突然改变战略,让他的兄长邠宁节度使王重盈,对于河套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双方协定,只是象征性地驻扎一些兵力在边界。
站在王重盈、王重荣兄弟的立场上,河套的实际掌控者朱璃,现在已经平反昭雪了,现在同为大唐臣子,就没必要再像以往那样,紧张兮兮的对峙了。
河套南面,现在只有鄜延节度使朱玫依旧咄咄逼人,但也无可奈何、独木难支,对于河套已经构成不了威胁了。
三月月初,徐州节度使韩雉,声称义成节度使王敬武,乃是黄巢余孽,其人驱逐原义成节度使安师儒,忘恩负义、天下共弃,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成为节度使。
韩雉激愤之下,大发檄文,呼吁天下军阀,一起讨伐义成节度使王敬武。
檄文发出第二天,根本就不等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韩雉就立刻派遣麾下大将杨师厚、陈珙、许戡等人,率部四万,攻入济州,一路东进,连下济州、齐州、淄州,进击青州,速度快得让人目不暇接,错愕不已。
这哪里是义愤出击,简直就是蓄谋已久的谋取啊。
同月,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派遣大将田頵、安仁义出兵宣州,剿灭叛逆毕师铎、郑汉璋等人。
月中,蔡州贼秦宗权攻下许州,一边派遣贼将孙儒、殷铁林、石君和飞掠州县,一边整军秣马,攻入陈州,朱全忠仓促迎战,一溃千里,陈州眼看就要保不住了。
三月末,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被李思恭、杨师立打得苦不堪言,损兵折将,军资奇缺之下,只好写信给权宦田令孜,让他这个太监弟弟,帮助自己想想办法。
田令孜收到大兄的信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紧急搜刮民脂民膏,准备支援其兄,却在这个时候,发现了河中王重荣拥有一方盐池,靠着这个盐池,王重荣最近富得流油。
贪婪之下,田令孜伸手索要,王重荣岂能答应,盐池可是他经济来源中,最重要的一笔,他岂能拱手让人,对于田令孜的索要,王重荣毫不理睬。





山海横流 第一八四章 盐利动人心、枭雄啸如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凤翔,治所天兴。
都督府,正是节度使李昌符的住地。
李昌符就是李昌言的弟弟。
黄巢占据长安时,朱璃、郑畋、李思恭、李孝昌、王重盈对峙朱温之际,凤翔军行军司马李昌言,鼓噪士卒哗变,架空郑畋,夺取了凤翔节度使的职位。
可惜,李昌言是个短命鬼,年初就去世了,将凤翔节度使的职位,留给了他的弟弟李昌符。
一名面白无须,一看就是阉宦的年轻小公公,于初春之际的一个早上,鬼头鬼脑地出现在凤翔都督府的门前,声称是来拜见李昌符的。
李昌符不敢怠慢,来人是当今权宦田令孜的亲信,当初他大兄李昌言,还曾受到田令孜的蛊惑,陷害过郑畋,可以说,他们兄弟在朝中的靠山,就是田令孜,他岂敢怠慢。
李昌符将太监请进府内,太监示意李昌符挥退众人,直到偌大的客房,只剩下他们两个的时候,这位阴人才扯开公鸭子似的嗓门,开口道:“李都督,田大家让奴家前来拜访,有要事请都督帮忙。”
李昌符一听,眉头一挑,连忙谦虚地道:“大家的事情,就是李某的事情,大家只需派人,快马送个口信即刻,何必让公公受累,亲自跑一趟呢。”
“嘎嘎,都督果然是个秒人,都督的忠心,奴家一定禀报大家,好让大家在陛下面前,给都督多多美言几句。”李昌符的话,让这位公公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非常开心。
太监随口承诺一句,就继续道:“都督应该知道蒲州吧,这个地方去年还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地盘,李克用全力攻伐孟方立,无暇他顾,王重荣那厮,就趁机夺取了蒲州。”
王重荣身为河中节度使,占据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节制之地,外人寻不出由头攻讦他,所以,对于眼前的这位公公,提到王重荣占领蒲州的事,李昌符神色泰然,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自己的节制之地被别人占据,只能彰显自己的无能,王重荣夺回节制之地,别人只能说他上进、有种,即便唐廷也不能说什么。
“蒲州既然隶属于河中府,王重荣重新夺回自己的节制之地,应该没什么不妥啊,公公为何要提这个呢?”李昌符皱眉道。
这位受命于田令孜,前来请求李昌符办事的公公,一看满脸疑惑的李昌符,怕引起对方的误会,连忙解释道:“按照常理来说,这确实没有什么不妥的。”
“不过,都督可知蒲州有安邑,提到安邑,您就没有想到什么吗?”太监一脸殷切地提示道。
“安邑?”李昌符眉头皱得更深,安邑有什么,安邑在大唐,最出名的就是食盐,因为安邑池,可是河东最大的盐池啊。
一念恍然,李昌符双眸一亮,激动无比地道:“莫非公公说的是盐池?”
“嘎嘎嘎,都督英明,正是安邑盐池,我大唐有盐池十八,而河东之地有大盐池、女盐池和六小池,安邑池,就是大盐池。”
“都督可知道,光是河东盐池,每年上税朝廷,就能获利多少?”太监同样一脸兴奋,提到盐池,他就好像看到了满眼白花花的银子似的,不仅眼睛
明亮,还隐有一丝贪婪的幽光闪烁。
唐时,河东盐池直属唐廷管理。
由产到销,先后实行过两种办法:一种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另一种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
所以对于一个地方节度使来说,很少有人能知道,盐池的收入是多少,但身为内宦的这位小公公,却门清得很,因为天子不管事,这些细务,一般都是阉人打理的。
“多少?”李昌符好奇地问道,在他的眼中,食盐就是银子啊,怎么可能不好奇。
“差不多一百五十万缗!”太监不无自豪地说道。
“一百五十万缗?”李昌符惊呆了。
一缗就是一千文,也就是一贯,一两银子,一百五十万缗,可就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啊。
可不要小看唐朝的一两银子,唐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约合后世的四千元。
这笔收入,反正李昌符眼红了,就这样直勾勾地望向小公公道:“莫非王重荣那家伙,霸占了安邑盐池,没有给朝廷上税?”
这个时候,他倒是聪明了起来。
王重荣自从同河套达成和解后,便向蒲州挥起了长刀,一举夺下了蒲州,占据了盐池,有了这笔收入,现在他无论干什么,都感觉底气十足了起来。
田令孜现在想从王重荣手中,索要盐池的收入,王重荣当然不会理他,毫不夸张地说,有了盐池的王重荣,比朱璃有了银矿还自在。
“都督英明。”小公公再次暗捧了李昌符一句,继而咬牙切齿、一副恨不得吃了王重荣的表情道:“王重荣那厮,霸占了盐池,所有收入,一个子儿都没有贡献给朝廷,所以大家才希望,都督你能够讨伐这个奸贼,助大家夺回盐池的掌控权。”
田令孜夺取盐池,是名正言顺的,当然也有私心。
一则,河东盐池,本就应该归朝廷掌控;二来,这笔收入若纳入朝廷,他们这些太监,多多少少都能够混点油水,这帮太监岂能不同仇敌忾呢。
李昌符心动了,可他并不鲁莽,担心道:“大家的吩咐,李某不敢推辞,可若肆意攻伐王重荣,天下人岂不会视李某为叛逆吗?”
朱璃的前车之鉴,这些节度使可都有耳闻,朱璃最终能够昭雪平凡,依仗的可是河朔无数忠诚的下属。
李昌符虽然自信颇得人心,但也不敢说一旦成为叛逆,这些昔日的麾下,还会死忠一般地拥护自己。
到时候,狐狸没抓到,徒惹一身骚,甚至连小命都有可能不保,他岂能不慎重。
李昌符的担忧,太监自然能体会,连忙安慰道:“都督现在是为大家办事,若是都督有难,大家会撒手不问吗?”
“事后平反与否,还不是大家一句话的事情吗?”对于这点,太监很自信,这种自信,是长期将那位皇帝陛下,玩弄于股掌之间养成的,说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小公公这么说,李昌符彻底放下心来,阉宦掌废立,在唐末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好,在下一切听从田大家的吩咐就是了。”李昌符最终还是咬咬牙,应承了下来。

—————
长安,大内皇宫,枢密院。
大殿之中,依旧显得十分阴森。
殿堂上,站着几位佩刀凝立的人影。
曾经刺杀过朱璃的周承晦,也在其中。
一名环目狮髯的大汉,拱手向着阴暗处一礼,恭敬道:“大家,属下得到消息,田令孜欲为其兄筹措军资,打起了河东盐池的主意。”
随着此人的禀报,阴暗中,一股汹涌澎湃的寒意,骤然涌出,嘶哑、奸细、气急败坏的声音骤然响起:“混账东西,烂泥扶不上墙的阉货,大厦将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一心谋求私利,该杀、该死。”
森寒的气息,瞬间充满了整个大殿,隆冬刚过,却让殿中诸人,再一次感受到了阴寒刺骨的寒冬气息,尽皆不敢妄言半句。
一名年将就木的老阉宦,却丝毫没有理会暗中之人的怒气,立刻出列拱手,继续禀报道:“大家,今年的江淮岁供,直到现在依旧没有一点消息。”
“另外,属下还探查到浙东刘汉宏、徐州韩雉、淮南杨行密等人,率部肆意攻伐其他藩镇,丝毫没有将朝廷放在眼中。
老阉宦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混账,统统都是混账,这些狗屎,全都该死,全都该死。”暗中之人闻言,似乎气得不轻,隔着漆黑的暗色,似乎都能感觉到,那人拉风箱般的粗喘声。
对于这位大家的脾气,殿中之人,不敢劝说,只能默然肃立。
良久,暗中的之人,好像平息了下来,慨叹道:“人生,总要经历欢笑、痛苦、哀嚎,然后才能奋发,不在奋发中消亡,就在奋发中雄起。”
“而社稷,大多也要经过强盛、衰落、征战、最后复兴,不在复兴中沉沦,就在复兴中崛起。”
“田令孜谋夺河东盐池,必然引起混乱,周承晦。”
“属下在。”周承晦一直不曾言语,没想到暗中之人,却点了他的名字。
“你去通知朱玫,若时机得当,让他进入长安,扶保李煴。”暗中的声音,冷然而出,却说出了,让人难以置信、大逆不道之语。
李儇尚在,这位就要扶保李煴,其意不言而喻啊。
只此一言,就有弑君造反之嫌,可在整个枢密院大殿,所有人闻言,似乎理所当然,毫不动容。
既然这位大人要扶保李煴,他们照做就是了,毕竟,就连当今天子李儇,当初都是在这位的授意下,才坐上了皇位的。
“黄埔镛,朱玫实力不足,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将,你前往鄜州助他一臂之力。”暗中之人,似乎担心朱玫实力不够,立刻就安排人手前往鄜州支援。
“诺”那名环目狮髯的大汉闻言,面色肃然,拱手应道。
少顷后,暗中嘶哑的声音又道:“既然东面藩镇不想纳贡,咱家也不能让他们闲着,替我转告田令孜,敕封朱全忠为沛郡王、敕封刘汉宏为淮南王、敕封韩雉为钜鹿王、敕封王敬武为检校太尉,杨行密为汝南王,哼,既然他们一个个都想称王、称霸,那就让自相残杀去吧。”




山海横流 第一八五章 畜狼以驱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中和四年,三月末。
唐廷突然敕令朱全忠为沛郡王、韩雉钜鹿王、杨行密汝南王、刘汉宏淮南王、王敬武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异姓封王,而且一下敕封了那么多,朝廷出手了。
这一招实在阴狠,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你朱全忠既然是沛郡王,封地就在沛县,你是东击徐州拿下封地呢,还是固守河南,关起门来称王称霸。
对于其他人来说,同样如此,比如杨行密是汝南王,汝南在哪里,就在蔡州,对于被秦宗权占据的蔡州,你杨行密是进攻、还是不攻。
就在关东藩镇各自戒备、蠢蠢欲动之际,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以河中王重荣拒不岁供为由,悍然出兵攻入河中。
鄜延节度使朱玫,调兵遣将,虎视凤翔,大有趁火打劫之嫌。
朔州,朱璃、郭奇佐、郭崇韬、王月瑶等人,信马由缰、惬意地游览于田边、渠畔,似乎非常悠闲。
王月瑶当先开口道:“朝廷这次大肆封赏关东藩镇,耐人寻味啊。”
“韩雉他们不上供,应该彻底激怒了朝中的某个老家伙了,这一招玩的漂亮,不费一兵一卒,就让韩雉、朱全忠等人,各自戒备起来,关东藩镇,一时之间,秣兵历马、风声鹤唳啊。”郭崇韬略有所思地出言附和道。
坐在马上,陪在朱璃一侧的郭奇佐,却不为二人话题所动,径直拱手朝向朱璃道:“时近三月,将军应该拿定主意了吧,我们是向南攻略河东,还是向北扫荡北狄呢?”
朱璃闻言,眉头略皱,开口道:“无故攻伐其他藩镇,先生难道还想让我做一回叛逆吗?”
没好气地白了郭奇佐一眼,继续道:“高肃那边,似乎遇到麻烦了,党项余孽、回鹘骑兵、契丹勇士,骤聚丰州,意图不明啊。”
“河间三块沃土,分别是云中、丰州、以及银川,现在的云中郡已经被我们吃下,银川郡不在我们辖地,丰州必须要拿下来,甚至将整个阴山周边地区,尽皆拿下,也未尝不可。”朱璃眯起双眸,十分坚定地说道。(唐代:前套隶属云中郡;后套隶属丰州;西套隶属银川郡。)
朱璃决定北伐丰州,就是要将这块肥沃的土地纳归治下,后世被誉为“塞上江南”、“塞上粮仓”的宝地,岂能落入狄人之手。
每次都是游牧民族,纵马万里,南下叩关,难道就不允许大汉的军伍,远征塞北,北拓疆土吗,有人说难,在朱璃的眼中,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克服的。
郭奇佐闻言,眉头微皱,斟酌少顷,开口道:“将军欲将丰州地区纳归治下,这个我们必然全力支持,如果属下没有猜错的话,将军似乎,还有意远征塞外,不知属下有没有猜错?”
身边有聪明人就是好啊,举一反三,闻弦歌而知雅意,朱璃怔怔地看向郭奇佐,反问道:“我正有此意,有何不可?”
一见朱璃果然有意如此,郭奇佐神色倏变,语重心长地道:“辽原无尽,土地辽阔,却很难让作物在上面生长,夺而不用,非智者所为啊。”
“是啊,将军,塞北酷寒,作物很难
生长,即便打下偌大的疆土,却依旧是一片草地,也是枉然啊。”郭崇韬连忙纵马上前,附和郭奇佐道。
看到两位大才一起劝说朱璃,王月瑶有些担心,毕竟她和两位先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对这二人的能力十分认可,而二人一致认定的事情,通常都不会错,他就怕朱璃犯犟。
这个家伙的性格,她可是领教过的,年关的时候,朱淳、郑氏,一致要求朱璃,让他和王月瑶先把婚给定了,可这个家伙硬是抗住父母的压力,就是没有应允。
这个时代,十五、六岁的男子,大多都当爹了,可朱璃倒好,现在都十八了,依旧没有结婚的打算,害得她一个大姑娘,二九年华,仍旧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岂能没有怨气。
1...7677787980...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