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帝姬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希行
两个官员忙连连施礼:“不敢不敢,大人让人来叫我们就可以。”
宋元已经道:“些许小事不要客气。”揣着手向前去了。
看着宋元走开,两个官员站直身子同时松口气,对视一眼。
其中一个道:“怪不得人都说路遇有三怕,秦潭公的狗、阎王爷的笑、屎壳郎的兄弟道...奇怪,明明是热情和气,怎么让人心惊胆战呢?”
另一个道:“大约他高兴时叫兄弟,不高兴也叫兄弟,兄弟在他眼里只是东西,不是人。”
.....
宋元迈进了秦潭公的值房,原本揣着的手已经放下,肩头耸起,本就干瘦的人又顿时缩小了一圈。
“公爷,小的...”他迈步进去恭敬的施礼,尚未说完,就被秦潭公的打断。
“子敬,你如今是尚书了,要有尚书的样子,小的这个称呼不要再用了。”
宋元站直了身子,看着面前坐着的秦潭公,郑重的应声是,但下一刻又矮下身子满脸笑道:“在外人面前小的当然知道,在公爷面前,小的永远是当初大人面前的小驿丞。”
秦潭公只低着头看奏章,对于他的献媚没有厌恶也没有欢喜,道:“你是不是跟我有仇?”
宋元都没听清,怔了怔,下一刻噗通就跪下来,大惊道:“公爷,小的哪里做错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其事
二人年纪差不多,同样都是红袍大员,此时一个端坐一个下跪。
秦潭公道:“不好看,起来说话。”
宋元立刻起身,神情惶恐又委屈,道:“公爷,小的对公爷的心天地可鉴,没有公爷就没有小的今日…”
秦潭公打断他,翻看着手里的奏章,道:“廖承如此行事,是你吩咐的吧。”
宋元挺直了脊背,道:“公爷,你看到没,那长安城的确有问题,竟然闹起了民乱,也要阻扰他们查案。”
秦潭公抬起头,道:“你觉得宗周和廖承哪个厉害?”
宋元道:“当然是宗大人厉害……廖承怎么能跟他相比,他可是与公爷您一样都得到四大师指点的…当然也不能跟公爷您比,您是跟先帝一样被四大师教导的…。”
秦潭公笑了笑,道:“我跟先帝怎么能一样,我既然跟先帝不一样,四大师教导我跟指点宗周也没什么区别。”
宋元讪讪,秦潭公看着他道:“我说厉害不是说宗周武功高超…事实上武功高强也没什么可说的,他还不是被人杀了,我说的是做事的方式。”
宋元似是不解,道:“我叮嘱过的,廖承只要按照宗大人那样做事,现在看来他也是如此,只不过大约是新人新面孔,下面的人难不服,当初宗大人不也是面临不少阻扰,上告谏言什么的,还是这一套把戏…所以给他们些教训就老实了。”
秦潭公将手里的奏章啪的扔在几案上,道:“像?连皮毛都不像,宗周什么时候让一个城府的人都阻扰了。”
这个么,的确是没有。
宋元道:“是,公爷,但情况不是不同嘛…”
秦潭公打断他道:“怎么不同?廖承是在查案子吗?没有吧,他不也是在查我们的公主殿下行踪吗?”
我们的公主殿下。
宋元忍不住左右看了看,然后就听到秦潭公鼻音轻





大帝姬 分卷阅读201
笑,他便再次讪讪,自己的动作是太可笑了,这皇城之内难道是什么不安全的地方吗?这对秦潭公是大不敬啊…他道:“在驿站的臭毛病…我总是偷听别人说话,也总怀疑别人偷听我…”
秦潭公不以为意没有说话。
宋元接着道:“公爷,宗大人如此厉害还被人杀了,想来也只有五蠹军那些人能做到,所以我们才怀疑。”
秦潭公道:“所以情况没有不同啊,都是在追查五蠹们的下落,但看看现在,你们一次就都搞出民乱了。”
宋元面色羞惭又急道:“这是有人在后操控,就算不是五蠹的人,也是林樾,李光远这两个家伙,他们居心不良嗯”说着眼一亮,上前一步,“公爷,你说巧不巧,林樾和李光远竟然都在长安府,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他们已经知道…”
秦潭公看着他,道:“巧,是巧啊,他们两个不都是得罪了你,被你赶到长安城的?”
宋元噗通就跪下来,面色青白道:“公爷,小的不是故意的。”
秦潭公抬手:“起来说话。”
宋元又忙起身,又是急又是委屈,四十多岁的男人想掉眼泪。
秦潭公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道:“宗周做事的狠每次只对一人,一家,一族,所以他能畅通无阻无人敢惹,而廖承这次则是对所有人,他把长安府所有人都当做嫌犯没有错,但是不能对所有人都发狠。”说着笑了笑,靠在身后的白虎皮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那就不得了…”
先前宗周一个地方最多只灭一家,所以当地的世家大族们只看到了告诫,为了不惹祸上身而顺从,但现在廖承摆明了要对付所有的人家,不管高低贵贱,也不管士族平民,大家人人自危随时祸降临自身,想避都不知道怎么避开,那就只有迎难而上了,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这些世族大家。
宋元恍然,几分赔笑道:“这也是意外,如果只是像宗大人那样搜查适龄女子,也不至于闹的如此难看,毕竟还要追凶公爷,我这就去让廖承回来,追查嫌犯的事以后再说。”
这也算是各退一步,想来长安城的人应该知足了,而廖承也毫发无伤。
宋元又恨恨道:“不管怎么说,他们当地煽动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挟民意要挟朝廷,本就是大逆不道。”
秦潭公抚了抚下巴,道:“这长安城有些意思,我也有些没想到。”他低头看向奏章,神情若有所思。
这些奏章写的人不同,写的角度不同,描述的也同,但通过这些反而能看清长安城这次事件的详细过程。
最早的时候应该社学里的学生们过问被抓的嫌犯学生,这时候还一切平静,但社学教习以及长安府接连询问,却让廖承变的不耐烦,恰恰这时有人抗拒了自己家中被选女子,廖承的脾气就被挑起了,想要给长安府一个震慑,事情就此急转直下
街上开始有传单然后廖承就更生气发怒然后有学生被抓学生们被激怒,然后静坐抗议,廖承也再次被激怒接下来事情层层递进,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来,直到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全城而动。
层层递进不急不躁合情合理,长安城民众凝聚压抑着恐惧愤怒,最终倾泻如洪。
如果说走到这一步是意外,那是廖承倒霉,如果说走到这一步是有人故意的话那更是廖承倒霉。
宋元眼神闪闪,凑上前道:“公爷,要给长安城一个下马威也好震慑,接下来廖承毕竟还要做事。”
秦潭公道:“下马威的事不要想了,宗周死了。”
宋元道:“宗大人虽然不在了,但这种事也不是非他不可。”
秦潭公将奏章在桌子上一拍,道:“我说,宗周死了,两个待选女子也死了,尸首就在湖水里,他死了,没有人善后,现在长安府群情汹涌,死者家属闹着要核查死因自证清白”
宋元道:“泡了几个月都烂了能查出什么”
秦潭公道:“现在不是查出什么的事,而是为什么有人会揪住要查这件事。”
说明有人知道了什么,宋元打个激灵反应过来,脸色瞬变。
秦潭公道:“那两个女子怎么死的,你心里不清楚吗?天子血脉是神脉,不是你告诉宗周的吗?所以他才痴于吸帝姬的血练什么神功。”
宋元低下头诺诺道:“公爷,我也是从书上看的就瞎说了几句,谁知道宗大人如此高功夫了还学无止境找了什么功法”
秦潭公道:“什么学无止境,贪欲无止境罢了。”
宋元应声是,又小心道:“小的主要是想着廖大人可是为朝廷办事尽心尽力,经过此事难没了面子”
秦潭公道:“先回来再说吧。”话音未落外边响起脚步声,有人喊了声秦公爷。
秦潭公应了声,有人便立刻走进来,可见急切。
“公爷,王相爷请了陛下廷议长安府事。”他道,“情况不妙,竟是要给廖大人定罪。”
宋元顿时惊怒:“那老家伙凭什么给廖大人定罪?”
来人神情迟疑一下,道:“好像是凭一首诗。”
第一百八十章罪诗
勤政殿宫门大开,其内站着大学士尚书侍郎御史大理寺卿等等二十多位红袍大员,此时正听其中一位身材矮胖须发皆白年约六七十的红袍官员说话。
“说起来自开国那次以后,还是第一次遇到罢市我这老脸真是不好意思见人了。”他叹气说道。
这是当今宰相王烈阳,在先帝指定的五位顾命大臣中,年纪最大,地位也最大要尊老,此时朝堂里只有他一个人坐在圆凳上当然是官员们,另一位坐着的是龙椅上的小皇帝。
“王相爷,言重了”
“此非朝政有失之过”
几个官员劝道。
王相爷摆手道:“你们看看这首诗说的”他将手里的一张纸展开,眯着眼凑上前
旁边立刻有个官员伸手道:“相爷让下官来读。”
王相爷没有推辞将纸递给他,那官员轻咳一声,念道:“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落泪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王相爷道:“听听,百姓都是怎么骂的他。”
殿内的官员们有的点头有的揣手垂目,也有的摇头道:“诗词这种也不能说明什么。”
王相爷看向他,道:“诗言志,若非有感怎能而发?”
说到这里门外报秦潭公宋元来了。
宋元道:“什么时候我刑部不在六部中了?”意思是身为六部尚书却没有接到廷议的消息。
一个面色微黑年约五十的官员含笑道:“适才去请宋尚书,说有机密要务,我们这里也不好让陛下等着,所以先开始了。”
宋元呸了声,道:“不要脸,




大帝姬 分卷阅读202
胡说八道。”
这竟然是直接开骂了。
那官员甩袖脸更黑,眼神不屑,道:“成何体统。”
宋元将红袍衣袖一挽,道:“章御史,你有体统,来来与我对质,你让哪个去请我了”看样子就要上前揪那官员
殿内的官员们有的上前阻拦有的则看热闹,顿时有些嘈杂。
秦潭公道:“好了,休要君前失仪。”说罢上前一拜,“臣参见陛下,臣等有罪。”
众官便忙都跟着施礼称有罪。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有些呆呆,一旁的太监凑过来提醒一句什么,他才童声稚气道:“礼平身。”
众官叩谢,王相爷道:“好了,秦公爷来的正好,长安府各路的奏章都在你这里,你给大家说说闹的有多大吧。”
秦潭公对他的暗讽不以为意,吩咐让人把奏章拿来,道:“还是大家都来说说吧。”
装满奏章的箱子放在殿内让众官皆拿起翻阅,殿内随之也响起议论声。
“廖承此行径着实过分,抓嫌犯就抓嫌犯,扰民如此。”
“那也不叫扰民啊,这些人确有嫌疑”
“这罢市之举必是有人在后散布谣言推波助澜。”
“李光远过分,其心叵测。”
“廖承无罪”
殿内议论声渐渐变成了争执,一时嘈杂混乱,不过也很清楚的分成两派,一派廖承有罪,一派则是长安府乱民,期间王相爷秦潭公一个垂目一个垂手皆不语,直到吵闹声越来越大,秦潭公才开口道:“请罪尚且不论,当务之急是要长安府商贾开市,否则损耗极大。”
王相爷点头道:“秦公爷所言极是那便要先给廖承定罪。”
宋元道:“廖承有什么罪,宗大人为朝廷办差被杀,廖承查凶犯也是朝堂合议的,这替朝廷办差倒成了罪了?以后谁还敢尽心尽力?”
王相爷看他一眼,和气道:“宋尚书莫急,我没有说为朝廷办差是罪,只是说廖承有罪。”
宋元嗤声道:“反正你说廖承有罪就是替朝廷办差有罪我最知道这些事了,做多错多,都当庸臣就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了。”
王相爷含笑摇头,道:“非也,非也,不管做事,关乎做人。”说着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墨言,再念念这首诗词。”
先前那位读过诗的官员立刻应声过来,伸手接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首词念罢,原本嘈杂的朝堂上变得安静下来,先前不管是争执的还是木然的神情都有动容,有几个大学士还喃喃念念。
王相爷道:“诸位觉得如何?”
一人道:“中秋,余词皆废啊。”
宋元却有些不耐烦,道:“讨论这个做什么,说正事吧。”
王相爷道:“宋尚书,你可知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宋元皱眉道:“我又不读诗词,我怎么知道。”
而另一边秦潭公神情一动,皱眉旋即又展平,一瞬间似乎思虑万千念头,但并不发一言。
王相爷从袖子拿出一本奏章,道:“这是李光远写的奏章,这两首诗词随附其中,都是当地一个少年学生所做,先前那一首千人血赠与廖承,而这首水调歌头则是赠与宗周。”站起身来,视线环视众官,“同样是赠诗,宗周这首万古流芳,而廖承则被被泣血痛骂,同样是做事,同样是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这难道是做事的缘故吗?这分明是做人的缘故,宋尚书说廖承定罪,天下做事的官员寒心,那如果廖承不定罪,那先前得了赞誉好好做事的宗大人岂不是也寒心?”
宋元愕然,旋即又羞恼,道:“这什么跟什么啊,我听不懂反正”
秦潭公打断他,道:“相爷所言极是,诗言志,廖承引长安城民众泣血唾骂,确是横征暴敛不得人心,当定罪。”
宋元哎了声,下一刻话头一转,道:“被人骂总归是不好,肯定有错。”
王相爷含笑点头,道:“秦公爷果然赏罚分明”说罢咳嗽几声坐下来,“那么长安府的事,大家给个定论吧。”
至此大家便再无异议。
“当效仿前朝苏言,定罪廖承,捉拿回京。”众人齐声说道,“以抚慰长安民众,以示朝政清明。”
王相爷点点头,看向秦潭公道:“那就按照大家的意思办吧。”
秦潭公点头,一众人便转向龙椅,齐齐叩拜道:“请陛下定夺。”
睡着的小皇帝被太监戳醒,迷迷瞪瞪道:“准退朝。”
“公爷,李光远的奏章被这老东西克扣了,我早就说了,李光远居心叵测!这就是他一手操纵”宋元急声道,“这次被这老东西坑了。”又气恼的,“其他人也是的,怎么不说有诗啊干啊的事”
秦潭公已经重新坐在自己的白虎皮椅上,道:“他们是疏忽了,如此多的大事,谁也没在意那两首诗词的小事又是个学生做的,嗯这个学生叫什么?”
宋元道:“叫什么薛青,是青霞先生的高足”说到这里又恨恨,“就说跟青霞先生逃不开干系”
秦潭公没有理会他的抱怨,扶着白虎爪道:“薛青”笑了笑,“廖承要是知道自己被一首诗断送了,会不会气死?”
第一百八十一章私谈
廖承气不气死宋元不关心,道:“我快要气死了,公爷,就如那老东西的愿,定罪廖承?”
秦潭公道:“陛下都准了,不可忤逆陛下。”
宋元唉声叹气,道:“这可怎么办?太后娘娘要是知道了肯定”
他的话音未落,外边就响起说话声。
“秦公爷,秦公爷。”
宋元蹭的就打开门,热情的喊道:“陈公公。”
院子里站着一个红袍白面太监,见到门大开,也露出笑容,恭敬的施礼道:“宋大人,秦公爷可在?”
秦潭公已经走来,道:“何事?”
陈公公更为恭敬,道:“太后娘娘有请。”
太后娘娘如今还住在当贵妃时的宫殿内,以示对先帝和先皇后的怀念尊敬,现在小皇帝登基,也不用她在临朝听政,便迷上了养花,秦潭公到来时,秦太后正坐在摆满了花盆的屋子里修建枝叶。
虽然当了太后,但秦氏也不过才三十岁,坐在盛开的艳丽的花团中,丝毫没有黯然失色,反而人比花娇,她身材丰腴,鹅蛋脸,显得几分娇气孩子气。
秦潭公的父亲老来得女没多久就去世了,秦潭公与其说是哥哥,更像是父亲。
秦氏见到他进来,立刻道:“哥哥,廖承怎么就被定罪了?”
秦潭公施礼,道:“因为他做错事了。”
秦氏将手里的一支月季剪碎,道:“他替哀家做事,那岂不是说哀家也做错事了?”
秦潭公道:“奴婢怎能跟娘娘相提并论。”




大帝姬 分卷阅读203
秦氏道:“哀家不管,宗周不在了,廖承也要不在,谁来替哀家做事?”说罢竟抬袖子哭起来,“这朝里的大臣欺负我,哥哥如今也不管了。”
秦潭公失笑,道:“我怎么不管了,不要闹。”
秦氏甩袖道:“那哥哥就任凭那些人拿下廖承,又纵容长安城那些乱民,且不说接下来其他地方会效仿,谁还来替宗周做事?哀家是没有可靠的人了。”
秦潭公道:“那就不做这件事了吧。”
秦氏站起来,声音拔高:“那怎么可以?哥哥你明知道那人尚在人间,难道不要斩草除根?”
秦潭公站在一圈花盆外,隔着姹紫嫣红看着秦氏,道:“其实一开始我就不同意你和宋元这样做只不过你们这样能心安,我也懒得理会。”
秦氏上前一步,踩着一地落红碎叶,道:“哥哥,怎么可以不这样做,那可是帝姬,一旦她出现”
秦潭公打断她道:“所以她会出现的,我们又何必去找?”
秦氏愣了下。
秦潭公道:“她身为帝姬,着急不安日夜难眠的人,不是我们,而是她。”
秦氏道:“她要真出现了怎么办?”
秦潭公红袖轻抚,眼前娇花乱摆,枝叶纷落如雨,道:“那不正好,杀喽。”
好像也是这个道理,秦氏捏着剪刀坐下来,又站起来道:“都被哥哥说糊涂了,主要是怕她揭露当初的事”
秦潭公道:“当初的事我都做了,难道还怕被人说两句?我向来认为,做一个被人说的人好过做一个来说的人。”
秦氏道:“哥哥我听不懂。”
秦潭公道:“成王败寇,只要我在这个位置,她要来说便来说,无非是让她再死一次罢了。”
秦氏握着小剪刀轻叹:“她毕竟是大周天子血脉皇命天授要不然当初那种情况下还能保的一命”又抬头,“哥哥可有见到四大师?”
秦潭公道:“上次去倒是见到四大师了,只是第二日就跑了。”
秦氏有些急道:“他跑了正好,哥哥该让陛下守在那里,既不用让陛下和四大师相处,外人也能看到陛下被皇寺认可了。”
秦潭公笑了,道:“守在那里没用,所谓皇寺不是寺在人在,而是人在寺在,四大师在哪里,哪里就是皇寺,我会再找他的,娘娘不用担心。”
这样古怪啊,秦氏愁眉,道:“我担心的倒不是这个哥哥也知道,陛下他”又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不让陛下跟皇寺来往不行吗?反正也是四大师不肯出现的。”
秦潭公道:“不行,没有皇寺的认可,陛下成年之后拿不到先帝的登基手书亲政更难,陈盛王烈阳这些人必定会拿这个做文章。”
皇寺是大周皇室的一个传说,传说当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大周高祖军马四散大败而逃,身负重伤将死之际遇到了一间小寺,被里面的老和尚救起,说他是真命天子,传授了武功兵法治世之才。
大周高祖一统天下后寻到这间寺庙,将其封为皇寺,老和尚为帝师,并宣告天下大周每一位天子都必须经过皇寺的认可,帝师的教导才能成为真正的天子,为此每一任皇帝都会在登基后写下一封手书交由皇寺掌管,待下一任天子经过帝师教导成年后方能取得。
不过虽然是这样说的,但皇寺很少为难也很少参与皇家之事,并没有哪一任天子会在这件事被刁难。
今次小皇帝五岁的时候,五位顾命大臣已经开始请皇寺的四大师来当帝师了,但四大师以年高体弱为由推辞了,许诺手书会在皇帝成年的时候送来,但秦潭公却依旧坚持要让皇帝拜师。
秦氏眉间不安,轻叹一口气:“哥哥也是相信天命神授吧。”所以才这样执拗。
秦潭公笑了笑没有说话,门外有人来报陛下来了。
小皇帝由一个太监抱着走来,秦氏上前接过,小皇帝依偎在她怀里喊了声母后,又带着几分怯意看秦潭公。
秦潭公道:“陛下该去读书了吧,臣正好陪陛下过去。”
秦氏便将小皇帝交给内侍,秦潭公伸手拦住,道:“陛下自己走吧。”
内侍不敢违背垂手避让到一旁,小皇帝站在地上有些不安,秦潭公含笑伸出手,小皇帝迟疑片刻伸手牵住。
秦潭公牵着他,一大一小在内侍的拥簇下沿着甬路在巍峨的宫殿中慢步而行。
第一百八十二章日常
行走在刑部的宋元脚步匆匆,衣袍翻飞彰显着此时他的心情很不愉快。
1...6364656667...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