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朝]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律
-2-
鹤奴就差把腿跑断了。
他不光要给大人们一个个递帖子,还得一个个的解释过去。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皇上最贴近的内侍,每天每时都有人变着法子套话。
要不是自己从小在那种腌地方长大,练了一张巧嘴儿,搞不好就被谁忽悠进套子里了。
皇上先是半夜宣布停朝三天,又宣布晚上开会,还不知道要开到什么时候。
这会议室算上六部要员和重要的御史,当真要把整个屋子都全部坐满。
座位就那么多,恐怕还得有人站着。
最可怕的是,皇上下午一堆事要忙,只轻描淡写的让他转达一句话。
“朕要开海禁。”
鹤奴没读过太多书,对朝堂旧事也不懂,只是跟这些大人传话的时候,那些老头儿大爷们全都跟瞬间吃了炸/药一样,有些激动地直接开始抓住他的肩膀乱晃,压根不给他逃跑的时间。
你们一个个读书人都这么凶的吗!!!
我要去跟陆大人告状!!
整个下午,六部的高层都沉浸在磨刀霍霍向皇上的氛围里,有些又情怀又怕死的老臣甚至开始写诗,写着写着就掩面嚎啕,大有种国将不国的倾颓感。
也只有经部上下淡定自若,还抽了个空子一起喝茶嗑瓜子。
哪怕皇上搬头猪来当官,他们都未必会见怪。
经部挑选的原本就都是锐意改革、灵活变通的官员,再加上皇上最近跟他们接触颇深,时不时的提些新点子出来,一开始哪怕非常不习惯,到后面都会感觉振聋发聩,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皇上那真是个妙人儿啊。
当然如果陆大人听到这私下的议论,恐怕又要黑着脸拔刀了。
与此同时,虞璁心情非常复杂的坐在龙椅上,等着黄锦通报往来。
那个理科天才软妹暂且不说……他见到严世藩的话,恐怕心里还真没底。
这严世藩的才华,那是明清两代都无可否认的。
哪怕他们严家跟臭狗屎似的被戏文骂了无数遍,贪污害人的例子都不胜枚举,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
在这旧史里,严世藩就是京城第一鬼才,当然那时候的京城,可没有王守仁杨慎之流。
嘉靖帝在中后期,是个非常喜怒无常又难以揣摩的皇帝。
他喜欢写字条让臣子们猜哑谜,但无论是言语还是寥寥几字,都晦暗难懂。
就连机敏如徐阶,都经常有猜错的时候,也没少看过皇上的冷脸。
只有一人,从来都是即阅即懂,比皇上肚子里的蛔虫还懂他。
那就是严东楼,严世藩。
皇上喜欢青词,他就是文藻最为华丽的笔。
皇上严腻御史,他就是出手戕害的主谋。
就连严嵩得宠,那也完全是靠这个儿子当枪手当主谋,全程跟着神队友一起走,儿子说要哭,他就能跪在夏言面前,嚎啕的涕泪交加。
就这种人,哪怕现在才十五岁,他也没有降服他的自信。
……要不打死扔去喂狗?算是为民除害了?
正在左思右想之际,黄公公扬长声音通报,告知此二位来了。
虞璁冰冷了神色,坐定了等他们进殿。
那民间打扮的婢子穿了沉香色雁衔芦花对襟袄儿,下着藕色线绛绿百花裙,鬓畔略点珠翠,翠花钿作莲花形状。
一看便是王大人始料未及有这档子事,却还是吩咐人打扮拾好了给送进了宫里来。
她的眼眸若寒玉一般,透着洞悉又明亮的光芒,神情清冷又恬淡,好看的若月中仙。
虞璁看到她时不由得一愣,心想这宫里的妃子们要是知道这事儿,搞不好就横吃飞醋了。
有容貌的才女,往往是活的最艰难的。
正因为她有花月之貌,所以会面临更多的诋毁和猜忌,也难以在男权社会里立足。
还没等皇上想完,严世藩跟着进了殿内,站在了这戚灵的身侧。
却正是那日为他拾玉的少年郎!
虞璁瞳孔一缩,心想坏了。没法狠心拎他去喂狗了。
当时看到这少年跛着脚时,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居然就真的是他严世藩!
还是十五岁时招子俱在的严世藩!
严世藩的眼中微露笑意,仿佛并不惊讶他的身份,与戚灵一起从容行礼,道了一声皇上万福金安。
虞璁半晌说不出话来,又看了眼候在旁边的徐阶,沉声道:“那日,你怎么认出来朕是君王?”
严世藩没有说话,只把目光看向了他手上的金扳指。
……我怎么把这一截给忘了。
虞璁揉了揉额角,轻咳一声,示意这戚灵先在一旁坐下。
他望向那个仍虚虚站着的严世藩,挑眉道:“年方十五?京城人?”
“家父严嵩,任南京礼部尚书,不才随父朝觐入京,因远亲挽留逗留了数日,巧逢考试。”
皇上深呼吸了一刻,再度问道:“那估计还有两年,你就要萌父荫入国子监读书?”
严世藩略一点头,神情仍从容不迫。
大概是他现在才十五岁,连发育都才刚刚开始,并不是历史中的那个大胖子。
看起来也不算柔弱,只是身子略虚浮而已。
如果遣宫里太医好好调养一下,每天多打两套五禽戏的话,还是有希望健康成长的。
“你……可愿意入朝为官?”
徐阶神色微动,是入夜前就盼着皇上说这句话许久了。
虞璁看了眼徐阶,心里还是不太放心。
这严世藩一看就是个小狐狸,要是扔给徐阶那个老狐狸来教,指不定变成两大祸害。
严世藩微微一笑,行了个大礼:“回禀皇上,东楼愿意。”
不行,不能交给徐阶。
这少年还在养成阶段,越发要给他充分的培养和引导
严嵩那空架子就扔回南京,父子隔得越远越好,过年啥的见个面就成了,千万别让那老糊涂影响他太多。
“这样,朕回头问问王阳明,是否愿意你为义子。”虞璁缓缓道:“徐阶,你先安排他在国子监住下,就算作提前入读了等朕定夺之后,再告诉你们下一步的打算。”
严世藩虽然是第一次面圣,但也不骄不躁,举止从容,应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61
了一声便退在一旁了。
“戚灵,是哪里的人?多少岁了?”
“回陛下,民女年方二八。”那女子缓缓起身,走至中间又行了个礼,简单道:“出身京畿农家,今年被卖作婢子,入了王大人府里。”
“那些题目,你都是如何会做的?”
“民女认过字,从前打小习惯了帮父兄算赋税徭役,这些题也不算太难。”
……整个京城就你一个考满分的啊朋友。
“戚灵,”虞璁深吸一口气道:“你可愿意做官?”
那少女惊异的抬起头来,不知所措道:“可,可是……”
“你现在有三条路可以走。要么领了赏钱百两,随意行事,或者做不记名的隐官,离开王大人的府邸,在自己的宅院里每日帮密史计算要务。”虞璁将思索好的路数一一说出,语气一顿道:“又或者进入工部,朕赐你工部文思院正九品大使一职,从此点卯履职,与男儿无异。”
他不敢贸然让一个女性拿到过高的官职,这只会让她面临更激烈的攻讦和设计,还不如靠她自己的能力和眼界,一步步的走上去。
若是能在这吃人的宫廷里存活下来,日后也必定会有大用。
她的入宫,将进一步激励那些女性去学习思考,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同样的,这个时代的女性,倘若想自立起来,用独立的身份进入这个社会,拒绝被物化成取悦男性的工具,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他无意帮她决定任何的事情,也并不愿意为她未来的荣华又或者惨境负责。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活到怎样的高度,都是你一人的事。
戚灵咬唇想了许久,才开口沉声道:“民女想试一试。”
“好!”虞璁抬眉一笑,起身挥袖道:“朕赐你一旨你入朝为女官之时,任何人胆敢猥亵冒犯,行不轨之举,你都可以来直接面圣告罪,乾清殿上下都会护着你!”
仿佛心中最隐秘的恐惧突然被看破,戚灵镇定了许多,长长的又行了一礼:“谢皇上。”
他们四人又交谈了许久,才意犹未尽的散了。
鹤奴一进殿,虞璁就知道他来提醒自己去用晚膳,准备晚上的会议。
从前开会还有空打个腹稿,今天事发突然,又不能拖着,只好如此安排了。
黄锦招呼着宫女们把珍馐玉食一样样的端上来,鹤奴在旁边看皇上吃着梨子,不安道:“皇上,他们都跟要吃人似的,我觉得有点慌啊。”
“陆炳呢?”虞璁抬眸道:“等会叫陆大人跟着去,情况不对就拔刀扬威,听见没。”
鹤奴忙点了个头,打算退下去。
“等等”虞璁又抬手道:“你把朕的那块惊堂木给翻出来。”
他也有预感,今晚,恐怕又有一场恶仗要打。
-3-
皇上一走进去的时候,感觉气氛都是凝固的。
从前那些低眉顺眼的人里,今天有好些都挺胸抬头的看着自己,怕是终于有了不少应声的人,大可以再挺直脊梁一次了。
杨慎坐在他们中间,神情略有点复杂。
这个气氛和感觉,都像极了自己从前的那场案子。
虞璁的身后站着陆炳,还有三个锦衣卫走了进来,持刀站在三个角落里。
当他们的绣春刀在灯下反射光芒时,就已经有人开始变脸色了。
杨慎半垂眸,敛气屏神的坐在人群中间,他非常好奇这场闹剧会如何开始,又会如何场。
难道陛下和这位陆大人重新交好,就是为了今日再铡一番这些臣子的逆骨吗?
伍文定,李承勋,两个御史都跟机关枪似的架好了,上来就准备开始喷。
这两位都是武将出身,不光身上有功绩,怼起人来也都是一流的啊。
虞璁静静的扫视了一圈,眼神毫不退避的一个个看了过去。
在这一刻里,他的威压突然无形的展开,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好,都来了。
杨一清王守仁这样的老油子,世界观不是非黑即白的,定然不可能站起来带头。
那么……其他的人,也都无足畏惧了。
“开始吧。”虞璁缓缓坐了下来,把玩着那块惊堂木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都一个个来吧。”
那长得跟猪刚鬣似的李承勋猛地举起手来,在得到点头示意之后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如钟:“皇上海禁可断然不可!”
“祖宗们禁了多少年的东南海贸,就是为了稳定局势,定住国家!”
好像一个个来太慢了?
虞璁想了想,又开口道:“不如这样,先给你们半柱香的功夫,想说什么说什么只要朕听得见。”
下一秒,他的对座站起来一个老臣,一脸的痛心疾首:“皇上若是执意开海关,老臣今晚就死在这也不足为惜!”
“陛下,出海远贸劳民伤财,如今百废待兴,万万不可啊!”
“这先祖有遗训……”
一个个声音争先恐后的响了起来,生怕被谁的声音压了过去。
虞璁双手交叉听了许久,忽然开口道:“这一个一个的,给了你们一下午的时间,就只知道跟朕说这些东西?”
刚才还越来越高的声势截然而止,所有人都愣愣的看向他。
“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了多少白银黄金,低价囤积了多少苏麻离青石,交易了多少苏木沉香,在座的各位恐怕都不曾查阅过吧?”
“舰队中六十三艘宝船耗几许,总造价到底有几十万两,有一位大人纡尊降贵的去问过吗?”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皇帝抬起头来,笑的轻蔑而又冰冷:“这也是先人古语,怎没听见有谁引用过?”
“朕给你们一下午的时间,不盘逻辑,不思虑得失,现在都跟泼妇骂街似的,谁嗓门高谁就有理?”他的指节不紧不慢的敲着桌面,语气寒意森森:“李大人,你刚才说,这海贸劳民伤财,是吧?”
被点名的李大人本能地想要往人群里缩,此刻立马就怂了,只唯唯诺诺道:“臣……”
“朕问你,伤财与否,手上有数据比对吗?”
“一个个说祖宗曰前朝能臣曰,你们真的在乎这件事的对错,连最基本的得失都不计算的吗?”虞璁缓缓站了起来,阴影无声的蔓延:“还是说在座满堂文武,连个识数的都没有?!”
“黄大人说朕不从就死给朕看是吧?那大可以去死好了这天下君主的决策竟然要靠威胁才能动摇?黄大人说死就死,这衙门的事国家的事都可以甩手不管了,是这么个道理么?”皇帝冷厉了脸色,一巴掌就狠狠拍到了桌子上:“朕看你才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62
是不忠不孝不义之人!”
杨慎眸子微睁,下意识的看了眼杨一清。
老首辅面露一分笑,依旧坐的平稳。
那黄姓老臣被吓得战战兢兢,恨不得跪下来求饶,偏偏这堂里座位拥挤,根本没有他跪下来的地方:“臣知罪臣知罪!!”
“你们是只想争个对错,还是争个输赢?”虞璁并没有理会这个连声求饶的老臣,如同猎鹰一般的一个个看过去:“真若在乎东南局势,可有一个人查过近年的文献报告,跟朕讲讲这禁与不禁有如何区别,倭寇又是以何等猖獗的形式骚扰沿海一带”
“难道禁了这海关就天下太平了吗?!!”
李承勋脸色一白,讪讪的坐了下去。
“都口口声声仁义道德,那朕问你们,”虞璁接过鹤奴捧来的簿子,直接摔在了桌子的正中间,啪的一声像是甩在了所有人的脸上:“朕问你们仁义道德可以救饥荒洪涝吗?仁义道德可以复河套吗?朕以仁治国,那些藩王臣子就不贪不祸乱百姓了吗?!”
这话说的颇为离经叛道,在场许多人都变了颜色,可下一秒陆炳直接抽起雪亮的刀刃来,犹如随时准备扑杀猎物的黑豹一般。
“好,都不愿意朕改革科举,都要保住这四书五经至高无上的地位,”虞璁抬手就握住陆炳的剑柄,猛地一扬亮出了绣春刀的雪刃:“你们当中有谁,靠讲学四书五经就能救济灾民,就能赶走前朝的王振刘瑾?!”
这话一出,刚才还颇有微词的一众文臣,登时晦暗了脸色。
他们都记得,都记得土木堡之变,记得宦官们轮番把持朝政,视鸿儒如草芥。
杨慎杨一清王守仁也明显想到了前朝种种荒唐的丑事,神情沉重了起来。
“区区一介不识字的太监,都能在你们头上为威作福,这就是论语教你们的?!”陆炳抬指一寸寸拂过那长刀,猛地将它掷在长桌上:“又有谁,不是靠这刀马火炮,而是靠温良恭俭让去制住鞑子,不让他们一寸寸的犯我河山!”
全场寂静无声,几十人的呼吸声都微乎其微。
“都哑巴了?”虞璁突然笑了起来:“刚才还争先恐后的,还说要以死明志,这一刻都不说话啦?”
“朕问你们,这救济苍生,是只靠仁德就够了吗?”
“要的是钱!你们都读书读到哪里去了?!”
“军饷不要钱吗?赈灾不要钱吗?哪怕是修筑个祈福超度的庙堂,都是菩萨送的吗?”
“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在这谈古论今,仿佛开了这海关便是让了皇位似的,”虞璁双手按着这桌子,眼睛凝视着前方,咬着牙一字一句道:“朕是不是忘了,你们一个个都吃的脑满肠肥,哪里管百姓如何?”
张璁桂萼身形微动,死命的绷着神色,其他人也完全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或窘迫或尴尬的低着头,哪里有刚才那番步步紧逼的样子。
“好啊,既然都不同意开海关,那就一个个抄家抄过去好了。”虞璁轻松道:“不是让朕学先祖之风么,那就学学我太/祖爷爷,厉查贪污,违者连坐好了?”
他瞳眸猛地一睁,语气阴冷道:“可记住了,这江山,是我大明的江山,是朕的江山!”
“但凡拿圣贤之说来推阻朕救济天下的,来固守私利的,”
“这把刀,一个都不会放过。”
第30章
满堂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晰入耳。
虞璁抬手抄起那把绣春刀,交还给了陆炳,缓缓地坐了下来。
俗语说刀怀身中,杀心自起,现在的他犹如出鞘的刀锋芒毕露,根本不容任何人再质疑二三。
但治理下属,光靠威慑不够,一旦他们脱离了自己的监控范围,又有了些许的安全感,开口非议是迟早的事情。
“鹤奴,把那几本册子都抱过来。”皇上抿了口茶,心里虽然缓了过来,但神情依旧绷着:“时辰还早,会议也才刚刚开始,各位大人可坐住了。”
皇上即位没几年,鹤奴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们有个天然的作弊器,那就是宫中藏书检索器杨大人,还是声控的。
“杨大人,”虞璁抬手,不紧不慢道:“请你来为大家分析一下,这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相关情况。”
“诸位大人也劳烦洗耳听听,这劳民伤财,到底是个怎么伤法。”
鹤奴识趣的后退了一大步,示意杨慎穿过拥挤的人群,站到皇帝身边来。
杨慎怔了下,竟有种做梦的感觉。
刚才那些审视他的目光,在这一刻也变成了羡慕与敬畏。
皇上竟然抬举这么一个罪臣!如今是真要变天了啊!
他即刻起身,快步从椅子人群中走了过去,站到了那堆书的旁边。
伴随着一声轻咳,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急不躁。
“臣,杨用修,献丑了。”
书本本身厚重繁多,但杨慎一站在这些书卷之间,就仿佛突然耳清目明,连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他随手执了一本,朗朗道:“据天财库记载,永乐三年举国岁入约八百万两有余,岁贡三十余万两有奇。”
“哦?”虞璁瞥了眼神情复杂的人们,开口问道:“那么杨用修,这修建一支如郑大人当年的船队,造假几何?”
杨慎没有很快的回答问题,而是又低头快速翻阅了几本旧录,谨慎道:“永乐年间的舰队,合计两百多艘海船,最大的有六十三艘,一艘两千料的中等船只需三百六十五两,此计价来自于南京龙江造船厂,不会有差。”
原有的典籍早就没办法找了,眼下也只能靠各地县志和零碎的记录,来一点点的还原永乐年间的情况。
要不是弘治年间的那一把大火……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反而思考的越加迅疾和从容,又掐指核算道:“‘宝船’论宽窄用料,都远巨于常规船只,如果单算这六十三艘大船,天财库旧簿记载总支出为十八万九千两。”
“那么除了宝船之外的普通船只呢?”虞璁挑眉道。
“合计三十五万八千两,总计为五十四万七千两,”杨慎抬起头来,补充道:“陛下,这些财务支出,和零碎消耗,臣等和天财库都是往大的方向统计的也就是说,实际造价只低不高。”
杨一清前面全程沉默不语,此刻突然轻咳一声,开口道:“陛下别忘了,这船队至少要三年才能建成,因此每年支出应当在十八万上下。”
十八万两。
皇帝抬了眸子,轻巧道:“诸位爱卿知道,朕这光禄寺消减清查之前,一年要耗多少银子么?”
“三十六万两。”
每年三十六万两,养三四千的厨子屠夫,就为了应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63
付内外宫廷里的祭享宫筵,就为了把这些扒在紫禁城里的蛀虫们都个个喂得满肚子流油!
不清查这真正残害民脂民膏的异己,倒来质疑朕不得海运!
“继续说。”虞璁以手扶额,不紧不慢道:“告诉朕,在船队建成之后,每年的修复保养船只的开销又是多少?”
“‘松木二年小修,三年大修,五年改造’,但宝船均使用了上好的楠木料子,应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造,”杨慎低眉一算,再度开口道:“回禀陛下,每年维修用约十一万上下,而这两三万人的随行部队,约莫每年军饷消耗万两有余。”
哪怕就是现在新立船队,国家也定然负担得起。
虞璁听完这些,忽然勾唇笑道:“刚才说劳民伤财的那位,是哪几个大人来着?”
“要不你们替杨大人查查,这一趟海贸回来,国库里又充了多少银子?”
这完全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方才还跟正义斗士的几个老臣现在脸上都又羞又臊,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这几朝几代不都是随心而谈,有几个像皇上这样把书都扔桌子上来摆事实讲道理的?
从前他们都比的是谁声势大,谁更豁的出去,可如今皇上来这么一出,意味着以后胡说八道哪怕声音再高都不做数了。
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在胡说八道,也是颇不容易而且相当羞耻的事情。
1...181920212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