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朝]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律
聪明如徐阶都经常一头雾水,严嵩更是叫苦不迭。
跟他一个电波频率的,还就只有严世藩。
比如在明朝那些事里,就记过一个小纸条‘卿齿与德,何如?’
徐阶接了纸条一看都吓坏了,这话问的是‘你的年龄和德行,相配吗?’
明摆着是要问他的话啊!
结果严世藩在旁边帮忙瞅了眼,说这是皇上问你,欧阳德跟你谁年纪大。
徐大人的内心也是崩溃的。
虞璁记了那三句诗,反正自个儿是听不懂的,索性唤严世藩来帮着看看。
小严同志悄咪咪的给虞鹤塞了五色糖罐,然后进了正殿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别装了,”虞璁凉凉道:“朕瞧见你又给虞鹤喂东西吃了。”
严世藩噗嗤一笑,作揖道:“臣惶恐。”
“行了,废话不多说。”
“朕之前问了天师三个问题,他只给了三句诗。”虞璁看了眼纸上的拼音,郁卒道:“问题吧不能跟你细说,你就帮朕翻译翻译,这是个什么意思。”
“第一句,是忽如远行客。”
严世藩听了这话,想了想道:“此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既是闺怨之感,亦可以作宦海沉浮之叹。”
“第二句,是今付无法时。”
前一句虞璁心里还有点印象,这一句是真没概念了。
“这?”严世藩愣了下,茫然道:“这是句佛偈啊。”
“佛计?”虞璁没听过这个词:“佛计是什么计?”
“算是佛家偈语,警戒世人之言。”严世藩书看得多,检索能力已经达了杨慎的八成:“原话是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是释迦摩尼佛留给世人的话。”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心想今天这几道题的答案怎么全都超纲了。
“那半是杖头痕呢?”
前面两个问题,他都不太关心了,毕竟已成定局。
穿越是穿了,孩子也长大了没有夭亡,他并不打算改变什么。
可是未来,关于自己会不会穿回去,关于这时空的一切,他都还是想了解更多。
严世藩其实也略有些意外。
陛下明明是想要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可前两句都不作深问,只粗浅了解下意思就打住了,是为什么?
他低了头慢慢道:“第三句,出自唐代诗僧齐己的《过陈陶处士旧居》。”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虞璁茫然着听他把全诗背了一遍,心想这就是剧透。
刚才按周天师的意思,这句话就是整本书的大结局了啊。
“怎么个意思?”
“是怀念故友之诗,”严世藩也不知道皇上在牵挂什么,只觉得陛下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诗人在静庭中游荡,除了野鹤的爪痕之外,地上更多的是故友从前手杖留下的痕迹。”
首先光狐仙信佛的这一点,就够奇怪的了。
难道周白这么瘦那都是因为在吃素?
其次,如果真把这诗代入到未来,难道是自己又穿回去,跟陆炳阴阳相隔,只剩下史书字里行间的杖头痕聊作缅怀?
皇帝晃了晃脑袋,心想自己果然不适合做诗词分析题,难怪高考语文成绩一般般。
“若作卦文相解,倒也是个好的意思。”严世藩沉吟片刻道:“微臣愚钝,只觉得这爪痕与杖痕,都别有用意。”
“行吧。”虞璁满脑子都想找俞大猷或者唐顺之再给自己算一卦,此刻只挥袖道:“你去西殿陪陪孩子们下棋,别的事再说吧。”
“是。”
皇帝一个人坐了良久,把陆炳给唤了过来。
陆大人在发改委那刚开完会议,手头一摞文件交给了下属,匆匆去了乾清宫。
“陛下?”
虞璁抬起头来,闷闷道:“我今天被人给绕糊涂了。”
陆炳怔了一下,安静地坐在他的身侧,听他把事情讲完。
“我还以为,他能跟我讲的明白一点。”小皇帝叹了口气,心情低落道:“他是不是在糊弄我啊。”
“我觉得……”陆炳想了想道:“虽然不知道那三个问题是什么,但这今付无法时,从前有听王首辅在讲学中提过。”
“提过?”虞璁抬起头来,眼睛又放出光:“什么意思?”
“这句佛偈,整体的意思大概是说,”陆炳回忆着王老爷子的教导,慢慢道:“万事因果,皆在虚实之间,既是命定,又为机缘。”
也就是说……我穿越过来以后的种种,还有被我蝴蝶以后所产生的种种,都是平行时空里的另一种可能?
我现在所在的大明朝,既是真实的明朝,也是另一个时空里虚无的存在?
虞璁愣了半天,总感觉自己明白了些什么。
他不愿再琢磨下去,索性唤了陆炳一起茗茶对弈,说几句闲话亲近一会儿。
等夜色渐深,西殿那突然传来了小小的骚动。
“是孩子们又怎么了?”
虞璁皱了眉头,示意黄公公过去照看一下。
没想到黄公公再回来的时候,还把一脸愕然的严世藩给带回来了。
“哟呵?”虞鹤抬眸瞥了他一眼调笑道:“严东楼这是被朕的哪个孩子给降住了?”
“回禀陛下,”严世藩擦了下额角的汗,只深行一礼道:“臣刚才以半目,险胜二皇子。”
……半目?
朱载?历史中的那个太子吗?
虞璁愣了下,意识到他在说什么。
孩子们都小,学围棋也才都一年半有余。
从前多少次对弈,除了长公主那次偷换棋子作弊之外,几乎每次严世藩和他们对弈,都可以赢五目以上,完全是碾压级别的对手。
可是半目,那就相当于即将快追平了啊。
“不假。”严世藩保持着拱手的姿势,语气恳切道:“微臣未曾让步,走神,每一子都是慎思之后才落下的。”
“这孩子……就是当初那个步步都学了你的路数,钻研你每一次下棋的法子的那个吗?”虞璁半天说不出话来,看向黄公公哑然道:“把儿带过来。”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32
是史书上十七岁夭折的庄敬太子,如今才五六岁啊。
一个小皇子跟着黄公公走了进来,安静缄默的抬头望向他,睫毛长长的很好看。
“儿。”虞璁深呼吸道:“你今日差点赢了严承学,是吗?”
朱载安静地点了点头,又补行了一个礼:“见过父皇。”
“可以下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厉害了。”虞璁看了眼严世藩,后者给了个肯定的眼神,他鼓励道:“父皇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朱载抬眸望向他,浅浅的笑了起来。
“作为孩子们中长进最快的那一个,父皇想奖励你一些东西。”虞璁声音温和而又威严,既是金銮之上的帝王,又是一个足够令他敬慕的父亲:“儿想要什么?”
小皇子听到这句话,神情略有些惊讶。
他半天没吭声,恐怕是被母妃教导过,不能随便礼物,要谦恭。
“不必担心别的,今日是你做的好,父皇要奖励你。”虞璁放缓了声线,再度鼓励道:“想要什么呢?”
“父皇,”朱载鼓起了勇气,声音绵软又带着些希冀。
“儿臣想去大学里读书。”
第105章
读大学?
虞璁愣了半天,心想这还真是……挺麻烦的啊。
别的愿望都好满足,可是让这孩子去读大学,先不说基础知识学了多少,这意味着他要同其他的士民阶层接触,光是安保和身份的掩饰都很麻烦。
“怎么想要这个呢?”
他把孩子抱到了膝上,引导道:“喜欢大学的什么?”
“沈姐姐从前说,大学在今年就快建好了,而且可以学到特别多的东西。”朱载跟布偶猫似的任由他抱着,垂了头闷闷道:“很久没有看到沈姐姐了。”
虞璁失笑道:“想学些什么?”
“算术,写字,什么都想学。”朱载抬起头来,眼睛亮亮的:“听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好多东西呢。”
“这样好不好,父皇给你择一个老师,把你教到所有基础的东西都会了,就送你去大学。”
小皇子乖巧的点了点头,完全没任何反驳和争辩的念头。
虞璁抱着这小孩想了想,还真没几个合适的人。
首先真正在数理方面有所研究的,基本上都被派遣去工部或者大学准备下一轮推陈出新了。
其次,要能够教到让孩子也能听懂,而不是意味的灌输和填鸭式教学的,除了沈如婉之外,好像还真没谁。
等等。
他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徐渭一是年纪小,二是已经通过理科科举进入朝廷,说明专业能力过硬、基础扎实。
虽然这么小的孩子做皇子的侍讲不太好,但给个侍读的名位还是可以的。
“明日给你带个小哥哥来,让他先教你看看。”
第二天上午,赵璜特意来了乾清殿,拜托皇上跟他走一趟。
“是交通干线的事情?”
“东西太多没法带到乾清殿来,还请皇上去工部一趟。”
虞璁点头应允,顺便嘱咐虞鹤约了陆炳下午去视察医院。
之前一堆事横插进来,愣是把这趟巡查拖了好几天。
工部较五年前,已经扩充了两倍不止。
在皇帝的英明指导下,这里已经建立了资料文档库,实验试炼场,还有各种周到的防火措施。
而这一次,赵璜带去他看的,是沙盘。
整个沙盘把京畿和东北西北两条路线都用缩小的方式呈现,植被什么的都制作简略,可是纵横的路线却如抽象派画作般清晰明了。
“一共三大站,三十六小站,几百有余的驿站,”赵璜执了杨柳枝,示意虞璁看向三个竹制的模型:“匪患之事已经交由胡都督,之后会进行二次的清扫和调整重点是这三个客运站中间,应重修砌几条大道。”
虞璁正有此意,肯定道:“用作军马运输,加快行路速度?”
“寻常快马从京城赶到西北大约要一个月有余,当好路修成,驿站处处设定好了之后,可能只需要十五天。”赵璜记得虞璁之前的构想,补充道:“几个小站也会安排专人布置饭食,方便供给饮水干粮,让旅人更快的抵达。”
“不仅要注意这个,”虞璁想到了那些长途大巴上屡见不鲜的乱象,叮嘱道:“每辆车上要设立流动的官差,严打违纲乱纪之事!”
“这是自然,”赵璜笑道:“如今锦衣卫和工部合作密切,无论是京城内的风气还是这些琐事,都打理的清清楚楚,微臣可真是要好好谢谢虞大人。”
虞璁心中念头一动,心想这锦衣卫除了做情报机构之外,还做城管了,真是反差感爆棚啊。
“那,航海的事情,是怎么打算的?”
他现在跟每个部门之间要结算的事情都太多,手中还真的备了几张小卡片,得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二批船队正在建立,预计一年半就可以建完了。”
要不是皇上当年如饕餮般把钱都吞了回来,如今种种都完全没钱折腾。
赵璜一面汇报,一面忍不住感慨起来。
他也算两代老臣,为官接近二十年。
从前工部紧巴巴的穷成什么样子,现在一想都跟做梦一样。
“另外,宝船队伍大概一个月后启程,按照陛下所绘制的地图东行。”
嗯?
虞璁眼睛一亮,随手找了纸笔刷刷写了好几样东西。
“要是看到这些,记得给朕带回来!”
赵璜接了单子,先看了眼皇上的脸色,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单子上都写着什么。
『葡萄酒』
『暹罗猫』
『起士』
『香水』
……
皇上心想这代购难得出一趟国,啥时候能回来都说不定,只低了头又想了想道:“这次出海位置偏远,切记要备上充足的橙橘,或者榨汁数桶后冻好,定期化冻了给海员们饮用。”
补充维生素c什么的……也怕你们听不懂。
赵璜茫然的点了点头,他习惯了不多问就老老实实做,也深知皇上就喜欢他这一点。
等回宫一趟用个午膳睡会觉,黄公公忙不迭就迎了上来。
“怎么?”虞璁见他眉开眼笑,挑眉笑道:“什么好事?”
“这徐公子教起书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苏公公陪皇上去工部视察,黄公公就守在西殿里看孩子。
作为奖励,徐渭成为新一任侍读,过来给这二皇子补补数学。
黄公公本身是照看着小皇帝长大的,对这些皇子公主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里,生怕哪里照顾不周。
徐渭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之后,只大致准备了一下,就施施然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33
来了乾清宫。
朱载本身腼腆又话少,安静的跟瓷娃娃一样。
徐渭也并不把他皇子的身份放在心上,只列了个科举用的教纲,开始帮朱载捋进度条。
黄公公伺候在旁边,也听了许久。
徐文长虽然年纪小,但是对数理有系统的认知和理解,教起书来浅显易懂又能举一反三,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的透透的。
他个子不高,也就比朱载高一个头,此刻踮着脚在写满了一黑板的分析,连时间都安排的颇为合理。
“老奴从来没学过这些的,今天也懂了不少东西,当真是醍醐灌顶。”黄公公眯眼笑道:“这小公子可真是个好老师啊。”
虞璁愣了下,心想要不把孩子们都聚一块,看看有几个想跟听的?
按照既定的路线,这些孩子们肯定都会跟着私教一路长大,他还真没问过有几个想读大学的。
朱载生来温静大度,也不会跟福媛般哭这不公平。
他吩咐黄公公安排两个小家伙在西殿用膳,自己去吃了点腥辣的新鲜菜开开肠胃,然后把后宫里的几个娃都叫了过来。
老大老二都是嘉靖六年生的,其他几个都是嘉靖七年生的。
虽然按年龄都没到读一年级的时候,但基本上都能说会道爱蹦了,也该看看大致是什么情况。
徐渭一见着六个小孩鱼贯而入,略有些不安的往后退了一步。
“你先去东殿歇一会,等下朕会叫你过来。”虞璁示意他先回避一下,等孩子们都老实安静了,才坐在他们的中间。
“父皇今天唤你们过来,是想问问,你们将来都想做什么?”
按照年龄开口,朱载基是老大,不假思索道:“儿臣要做很强的人!”
好吧,小孩对这个世界还没什么认知,好像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啊。
虞璁心里鄙视了下自己,怎么想到问四五岁的小孩理想抱负,但眼瞅着都开了这个头,还是听完算了。
“读大学。”朱载目光坚定,声音还是绵软清澈:“读大学,然后学很多很多东西。”
朱载擦干净爪子上的糖渣,看向虞璁道:“听父皇的。”
朱载圳坐在旁边,想了想道:“母妃教导儿臣,勿言未酬之志。”
这个回答,倒是令虞璁有些意外。
四岁就这么谨慎而坦诚,还真是被教导的颇为周到啊。
“那以后会告诉父皇吗?”
老四抬起头来,认真道:“儿臣会下赢严承学,也会在做到之后,再和父皇讲的。”
“乖孩子。”虞璁笑着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看向另外两个小姑娘。
“常安公主将来想做什么?”
朱福媛条件反射地看向朱寿瑛,明显是对她颇为惦记。
朱寿瑛看向一圈兄弟姐妹,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开口道:“想做父皇这样的好帝君。”
这话一出,小孩儿们哄堂大笑,朱载基就差到地上打滚了。
虞璁愣了半天,心想这闺女到九月才满四岁吧,还真是童言无忌啊。
“这话,是你自己想的吗?”
朱寿瑛扬起头来,完全没有被大家取笑的羞怯,而是看着虞璁的眼睛道:“宫里们的公公婢女都在说,父皇福泽绵长,庇佑大明儿也想如此!”
还没等虞璁想好该怎么回答她,朱福媛反而抢先一句道:“做皇帝也肯定是我来做!”
得亏黄公公去东殿了,这屋子里暂时只有他们一家人没有外臣。
不然这些话到了旁人的耳朵里,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
“儿臣吃得苦,有耐心,什么事都肯比姐姐多用几分心,”朱福媛不依不饶道:“就算要当皇帝,也肯定做的比姐姐好!”
朱寿瑛噗嗤一笑,直接伸手捏了捏她的脸。
旁边的老四朱载圳慢悠悠道:“这话要是让端妃娘娘听见,恐怕你们两又得一个星期吃不到糖了。”
朱载基挥了挥手道:“没事!大哥这有糖!”
虞璁被小孩们吵得头脑发昏,只拍了拍桌子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又开口道:“如今父皇要开小课堂,由刚才你们见过的徐渭哥哥教你们数理文藻之事自然还是会给你们分配不同的先生。”
“有谁想以后跟着哥哥每天过来听课的?”
寂静之中,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
老四和二公主。
虞璁看向朱寿瑛,那小女孩依旧两眼清明的坐在那里,完全没有举手的意思。
他扬起笑容,慢悠悠道:“好,就这么定了。”
第106章
大学是七月一日开学的。
预计在十二月末迎来一次期末考试,然后开始放寒假。
徐渭自然要去理工科大学读书,胡宗宪在京中呆了接近两年,手头略有些积蓄,给他安排了一辆独用的马车,方便他出入宫城和去学校读书。
这理工大学讲解的不仅仅是数理知识,还会把工部各方面的进展集结成书,再同他们结合实际的讲述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动向。
两个大学都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在没有通过三关考核前不会透露更多方面有关新工程的动向,同时考虑到用人的需要和工部内部的选拔,赵璜还联手杨慎安排了细密周到的实习方案当然这些观念都是皇上给予的,也足够有用。
严世藩作为四品承学监,如今还在协调整个大学开学的运转,虽然能忙里偷闲找时间去投喂虞鹤,可平日其实连出门应酬的空都没有。
虞璁成功的把朝廷上下都投入了现代外企般的高密度工作强度中,当然绩效工资也嗖嗖的在给出各种好处。
徐渭的课程渐渐从一日一上,到隔日一上,三个孩子都来得颇勤,基本上不出什么乱子。
老四平时喜欢刨根问底,老二沉静矜持,二公主虽然从前学的少,但是回宫了就继续找婢女补课,以惊人的速度在追上两个哥哥的进度。
徐渭本身年纪不大,只是在这方面颇有天赋而已。
当初他选择考理科,就是因为父亲那边说了有关江浙考场舞弊的种种恶端,于是自己央仆人买了书,花了两年的时间弃文从理,相当顺利的就考进了京城。
眼看着七夕要到了,家家在庭院楼台上设瓜果酒肴,市面上出现许多土木塑造的孩童像,也为了图个头。
刚好这一天没有课,胡宗宪就问徐渭要不要一起出去逛逛。
碰巧徐渭得了圣诏要入宫述职,想了想还是问了下虞璁,是否可以带二皇子出宫看看。
虞璁仔细一琢磨,自家孩子除了寿当初乱来出了宫之外,好像还没谁出去玩过,正好儿之前下棋有功,也该放出去透透气。
他安排了几个锐的暗卫跟着,让胡宗宪带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34
着这两小孩去内城各处看看热闹。
朱载在听到旨意之后惊讶了好一会,他被锁在这宫城之中,可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
走出西殿的时候,徐渭笑盈盈的候在门外,开口道:“殿下,这可是微臣讨来的好处。”
朱载抿唇一笑,点头道:“谢了。”
如今的京城每逢节庆,更是处处张灯结、绣辉煌。
除了看惯如此繁华的胡宗宪之外,另外两人皆是一脸的惊愕。
徐渭出身官宦之家,也见惯了繁华的街市。
可是如今的京城高楼云立,听说还有中央公园正在修建之中,处处房舍气派恢弘,游人穿纱披罗,竟无破落之象。
而朱载更多的,是在惊叹外面的世界。
他身上的沉稳气质,是跟着母妃的言传身教学来的,但到底年纪轻见的东西少,如今看着如此宽广的新世界,竟生出几分恋恋不舍的情节来。
“我知道儿想看什么。”徐渭眯眸一笑,唤了车夫道:“去理工大学吧。”
他们私下相处的时候,早已互相亲近如兄弟,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也不用顾忌那些繁文缛节。
这街市上买的琉璃灯红泥偶,都是些寻常的玩意儿。
这一次趁着七夕节接皇子出来,还是为了带他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
由于位置稍远,马车加快了速度,略有些颠簸。
朱载抓紧了徐渭的衣角,好奇道:“文长哥哥在大学里,是什么感觉?”
1...7374757677...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