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子的为官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瑞纱
他昨天刚到,今天就迫不及待来找叶君书了,温毕华知道今日是官员的休沐日,怕逮不到叶君书,他一大清早就往叶君书家赶,结果去到叶府,被告知叶君书已经拖家带口去东区护城河畔那边玩耍去了。
温毕华对叶君书家的几个孩子也挺熟,觉得没什么不方便,再加上他心里憋了一肚子话想和叶君书说说,就找来了。
只是……
温毕华看了看叶君书身旁的人,“这位是……”之前基于种种原因,温毕华还没见过李,对于李这人,一直是只闻其人,尚未见过。再加上他刚回上京,很多事还不知道。
叶君书笑了笑,语气不自觉带上炫耀,“这是我的未婚夫郎,李。”
温毕华吃惊的张大嘴巴,视线在两人之间游移两圈,然后热情地打招呼:“哥儿你好,我是子舟的朋友,温毕华。”
温毕华由衷为叶君书高兴,他知道李是叶君书喜欢的人,这是得偿所愿了啊!
李淡淡回应:“你好。”
李何等敏锐,这个看着有些憔悴的人,特地来这边找人,肯定是有话和叶君书说,他一个不太熟的人在,有诸多不便,于是他开口道:“我去看看孩子们,你们慢聊。”
叶君书温声道:“好,注意安全。”
李点头,随后往热闹的大草坪走去。
待人走一段距离,温毕华用肩膀撞撞叶君书,“兄弟你可以的啊!”
这么快就解决人生大事了,他还以为叶君书会是他们三人中最晚成亲的呢!
想想自己比叶君书还大两岁,顿时前途一片悲凉。
温毕华悲愤的情绪太过明显,惹得叶君书侧目,他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温毕华哀哀切切,“子舟,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失败啊……”
随着温毕华喋喋的诉说,叶君书才知道他那从小斗嘴斗到大的青梅,办喜宴了,新郎却不是温毕华。
他此次回雍州就是参加喜宴去了。
很多人都以为最终他和小青梅会走到一起,因为小青梅一直在等温毕华,结果温毕华一去上京不回,也没留个表示。
青梅已经不小了,家里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哥儿这般蹉跎,青梅似乎也是被温毕华的态度伤透了心,年前就松口答应和别人结契了。
等温毕华得到消息赶回去,刚好参加对方的喜宴。
一时之间,温毕华觉得难过极了。
或许是他心里是喜欢青梅的,只是以为对方一直会在原地等他,可惜,他不愿意再等了。
叶君书一阵唏嘘。
当初他以为他们三人,他会是最晚脱单的。
结果他和阿过几个月就要结契了。温毕华却还是孤单一人。
不过叶君书作为过来人,反而看清了温毕华的心,他直接道,“你只是习惯了对方等你,也许是大男子主义作祟,但你心里,其实并不喜欢他。”
温毕华困惑的眨眨眼,“可是我觉得我是喜欢他的。”
叶君书呵呵,“你真喜欢他的话,会眼睁睁看着他和别人结契吗?你心里觉得不舒服,是不大能接受等了自己那么久的人不再等你了吧?”
温毕华莫名觉得心虚,“这、这样吗?”
叶君书挑眉,“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他,会一直拖着对方,逃避和对方结契吗?”
真喜欢一个人,那是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和对方黏在一起,就好比叶君书,自确定自己的心意后,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和阿结契过一辈子。
温毕华底气不足道,“我是不想那么早结契啊……”
他是个嫡次子,被宠得有些任性,说想专心科举不想分心,他阿姆也由着他,还千里迢迢陪他来京城住下。
这理由说出来谁信?
叶君书可不认为自己的晚婚观念能影响到这些土生土长的古人,他可没在口头上说过这些话。
温毕华现在的年纪还未结契,他已经是大龄未婚行列的了。
说什么不想太早结束单身?不过是爱得不够深罢了。
叶君书问:“你现在还难过吗?”
温毕华仔细感受了下,“好像不怎么难过了。”说出来后舒坦多了,只是想想还是觉得有些郁闷。
温毕华闷闷道,“我阿姆已经在为我物色侧室了。”他不想结契,阿姆以为是因为小青梅不要他了还在伤心,就说不娶正夫郎可以,但身边还是有个伴比较好,毕竟年纪不小了。
叶君书听到这个就下意识皱眉,他自己不想三妻四妾,只想结契喜欢的人的,但他知道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叶君书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和他一样这么做。
只是到底觉得不太舒服。
叶君书淡淡道,“你自己觉得吧。”
温毕华苦恼,“我不太想,看你和茂林和喜欢的哥儿结契,很幸福的样子,这样或许会更好。”
他的父亲有两个侧室,而且还是很受宠的,他阿姆虽为正室,但和他父亲一直是相敬如冰,如果不是阿姆外家厉害,被吹枕头风休弃和离都有可能。
幸好那两个侧室只生了几个哥儿,不然他和大哥的地位肯定会被动摇。
现在雍州那边的管家权他阿姆早早移交给了哥





农家子的为官路 分卷阅读300
么,他不耐看那些侧室的脸,就跟着温毕华来上京了。
温毕华的意见他阿姆一向很尊重的,不会多加干涉你。但这次下了铁心,他一时也没辙。
叶君书想了想,便道,“设身处地的想,如果你是哥儿,在知道自己的夫君有侧室的时候,会和你交心吗?”
温毕华如果羡慕他和余茂林夫夫和瑟,生活美满,那如果身边多了个侧室,恐怕很难如愿。
这世上哪有那么美的事?
温毕华思索片刻,下定决心,“我回去和阿姆好好谈谈。”
叶君书没说话,看他自己怎么想的吧。
温毕华还待说话,玩闹了好久的孩子们,顶着一张红扑扑的脸兴匆匆的跑过来。
“大哥大哥!”
双胞胎扑到叶君书腿上,仰头看着叶君书,笑得一脸灿烂。
叶君书见他们的脑门上一层汗,正要找帕子给他们擦汗,一旁的家仆极有眼色的递过来。
叶君书一边轻轻给他们擦汗,一边柔声问,“好玩吗?”
“好玩!”双胞胎响亮的应道,眼睛亮晶晶的。
后面路哥儿几人也拿着风筝走过来。
还没走到,小世子就嚷嚷道,“子舟哥,有水吗?好渴啊!”
真是自来熟,一点也不客气!
叶君书心里嫌弃,但还是让家仆送上水囊。
孩子们跑跑跳跳大半天,应该也渴了,便也喂他们喝温水。
孩子们这时才看到一边熟悉的人,纷纷扬着笑脸喊道:“毕华哥!”
温毕华暖暖的应声“嗳!”然后和孩子们一本正经的聊天。
放飞的鸟儿全部回归。
叶君书看着慢慢走来的李,露出一抹笑。
“我们开始准备午膳吧。”
跟着来的家仆已经在合适的地方搭好炉子。
他们是准备烧烤的,烧炭、烧烤架,烧烤夹等所有应备的物事一应俱全。
小世子看到这些稀奇物,跃跃欲试,挽起手袖就来帮倒忙。
叶君书看得横眉竖眼,但看路哥儿如此耐心的教人,还是没说什么。
他在专心给他的阿烤串串,另一旁还有几张嗷嗷待哺的小嘴。
人多就热闹,总得来说,他们皆乘兴而归,过了一天十分愉快的假日。
生活继续回归正轨。
叶君书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将前面两年的支看了遍,更前面的还没来得及看。
户部掌管国库,这几年大夏看着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裕,但实际上国库并不是很充裕,且有些账目明显有些问题。
前几年边境不稳,耗了很多财力,且账上真正入国库的税,近来还有减少的迹象。明显入不敷出,若说这里面没有猫腻,叶君书是不相信的。
只是他才刚坐上这个位置,一时不好贸然做大动作,他还需了解更多情况,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不过即便暂时不深究,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提些建议。
叶君书了解了度支部的办事流程后,结合实际,改进了流程,省了一些不重要的繁文缛节,顺便改进了些做事方法,几天下来,效率高很多,出错率也少了。
叶君书挺满意,然后继续看账本。
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除偶尔突发特殊事件临时召开会议外,户部管理层基本一个月开一次例行会议。
不像叶君书所知的,和翰林院一样,基本每天都要开早会。
今天是叶君书第一个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参加人员并不多,四位分属郎中,户部郎中赵恩学,仓部郎中瞿建中,金部郎中尹代平;左侍郎万兴昌,右侍郎盛文柏,还有最大的上司户部尚书吴即韫。
叶君书刚上任没多久,而且也是一众中年纪最小的,基本上是多听少说,除非必要,才会开口。
这段时间是最忙碌的时候。
去年的各地税赋账本数据汇集到户部进行最后的统计整理,今年各方的支出预算也要有个规划。
近几天朝堂上为军需之事吵得翻天地覆。
这些天各驻军将领,都上书需要今年上半年的补给。
驻守边境的有三大军区,一个是李家驻守的威武军军区,一个东南军区,毗邻海域,主要是防范来自海山的海盗倭寇,有点类似海军。
一个是北方军区,另一个是李家驻守的西南军区。
三大军区牢牢将大夏守护在内,形成牢不可破的铁三角。
边塞境地总体还算太平,但每年的军需补给都是一个庞大的数额。
每到这个时候,户部上下都叫苦不迭。
因为他们无法给足各大军区的需求,只能互相扯皮,争取削减一些。
并不是他们不想给,而是他们根本给不出来。
各大军区的需求都多,满足得了这个,满足不了那个,和稀泥的办法就是三大军区的补给都削减个比例。
国库本来就不充盈,而且还要预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再加上还有其他穷困地区要救济的。
晋江那边的事刚刚过去,民众的的目光还未彻底移开,今年的救济还是要分一部分运送过去的。
林林总总分下来,能给军需这些大头的就不够分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只能想办法节流。
但在叶君书看来,开源比节流更有效。
他听了其他同僚的报告,总的来说税赋的大头来源在田赋上,其他租税等各占比例不等。
这是因为一直实行的是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制度。
但以叶君书的目光看来,这个时代的土地生产力极其低下,而且基本是靠天吃饭,一个天灾下来,哀鸿遍野,毫无应对之力,对时局动荡的影响非常大。
自古以来朝代更替,除了上位者自己作死,就是天灾人祸导致民动颠覆朝代的了。
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
我朝虽不闭关锁国,但对商业极不重视,自古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
朝廷不鼓励商业发展,商业税这一块,就起不来,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在叶君书看来,鼓励商业、规范完善商业税的征制度很有必要。
比如盐、茶、酒等货物贸易是个暴利行业,增加此类的税比例。
当然,大夏毕竟是个农业为主的大国,不能说像桑国那样,全民商贸,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如果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其中的可行性很大。
叶君书和叶君昊发商队合作,从近年的分红,就能看出其庞大的利润。
既然不闭关锁国,何不由朝廷组织向外行商?朝廷负责为商队提供庇护,取一定的利润,出海前往各地买卖,说不定还有幸能发现新大陆。
这样既保持了朝廷不与民争利的




农家子的为官路 分卷阅读301
思想,堵住迂腐古板的人的嘴,从而推动商业的发展。
叶君书的脑子转得很快,迅速分析各种开源方法的利弊。
当一个想法得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带来的弊端,这个做法就可以进行下去。
只是他是度支郎中,坊市贸易这一块并不归他管,叶君书如果就这么提建议,先不说行不行得通,单他的行为就是没将金部郎中尹代平放在眼里。
越俎代庖,是职场上的一个禁忌。
户部尚书吴即韫,见叶君书除了报告本职工作,一直没说话,便温声询问道:“叶郎中,你认为此事如何做更好?”
叶君书道:“回大人,下官认为,开源比节流更有利。”叶君书自然不会傻得说削减军区的补给。
且不说他和阿的关系,他本人对军人都是极为尊崇的,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还用自己的身躯坚韧不拔的守卫大夏,震慑四方,守得一方太平。
如果朝廷还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导致兵将们没牺牲在战场,却活活饿死在边疆,那就太对不起战士们了。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军心不稳。
如果被敌人趁虚而入,很容易割开一个缺口。
叶君书简单说了几句自己的想法。
吴即韫暗暗点头。
然而道理谁都懂,只是做不到。
“你认为该如何开源?”
“属下暂未想到有好的办法。”
吴即韫并不强求,又问了其他人,都没有好主意。
最后他道,“既如此,诸位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后上交一份章程上来。”
叶君书等人应是。
吴即韫又说了几句话,随后宣布散会。
叶君书等人纷纷离开。
他和其他几位郎中一起走,在分开前,叶君书想了想,笑着对几人道,“尚书大人让我们三日后提交一份章程上去,不知前辈们是否已有腹稿?”
仓部郎中瞿建中道,“我们哪有想法,叶郎中可是已有成算?”
叶君书并未承认,也没否认,他态度谦逊,“我觉得,咱们可以集思广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好好商议一下,说不定能想出个办法呢。”
尹代平呵呵笑两声,并未应承,“我那边还有一些急事需马上处理,就不陪各位聊天了。”
尹代平稍一拱手,随后迈步离开。
其他两位郎中对视一眼,然后也向叶君书告辞。
叶君书笑眯眯的,也回自己的办公室。
虽然他的话被无视了,叶君书觉得可以理解,他们本来就还不了解对方,他的想法就有些突兀了。
如果不是叶君书想到的办法涉及到其他分属的管辖范围,叶君书才不会想着拉他们一起呢!
他也是有私心的。
他才刚坐上这个位置,还未彻底稳固,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自然不会错过。
只是若太过急于求成,得罪了其他同僚,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叶君书才和其他几位郎中一起,一同完成这份策文。
如果只从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做分析,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就没有那么出了。
虽说将功劳分出去一点,但能换来同僚的感激,让他们欠自己一份人情,也很划算。
他们虽都是从五品郎中,但叶君书毕竟还太年轻,还有很多需要从前辈身上学习的地方。
就算被拒绝了,叶君书还是认认真真的将自己想到的方法写下来。
想着接下来两天,再找个机会和同僚沟通一下。
不过还没等他找上门,第二天下午,仓部郎中瞿建中就过来找他了。
瞿建中笑意盈盈的,“叶郎中,明日就要交章程了,可是写好了?”
叶君书微微笑道,“有个想法,只是……”他有些为难。
瞿建中道:“可是有何难处?有需要的地方尽管说,我们能帮忙的,义不容辞。”
叶君书顿时感激,“的确有需要各位前辈帮忙的地方……”他看看四周,“瞿郎中,不如散值后寻个清净地儿慢慢细说?”
瞿建中爽快应道,“好,尹郎中已在聚福楼订了包厢,散值后咱们就过去,正巧那边新出了菜品,顺道去尝尝。”
叶君书微微一笑,“那我就有口福了。”
“就这么说定了。”瞿建中确认后,便回到自己的岗位。
他们年长叶君书许多,职位上却平起平坐,尤其本身是个寒门出身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攀上了李家,叶君书也不会升官升得那么快,虽然面上维持平和,心里到底有几分看不起。
但他们寻思苦想两日,都没有好的办法。而那天叶君书透露出来的讯息,分明是已经有了好的想法,而这个想法,还和他们有关。
他们不想承叶君书的情,此刻却不得不接叶君书这份好。
瞿建中作为代表过来邀请叶君书,还以为他会为那日他们的无视而介怀,没想到人家平静得好似没发生过。
叶君书露出一抹笑,事情按照他所期望的发展,不得不说,让人心情很好。
散值后,叶君书和其他三位郎中一同往聚福楼走。
叶君书事前有所准备,将他这两日写的手稿随身携带,便不用再多跑一趟。
为了让他们有商量探讨的气氛,叶君书并没有将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整理好写成完整的策文。
再者叶君书再怎么聪明,难还有疏漏的地方,多人集思广益,还能更加完善。
不得不说叶君书的手稿让几人很惊喜,他们只吃了几口饭,就没心思再吃了,就着叶君书的手稿展开激烈的讨论,还让人拿了空白纸张过来,不断的补充修改完善。
一直到通明,他们才拿着一本长达几十页的成品出来,心中的激动无可言喻。
他们知道,这份策文,一定会在朝廷内外引起轰动。
第174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叶君书几人一同提交了章程后,事情就暂时不归他们管了
要办法,他们已经给出来了,能不能推行,减轻朝廷负担,增加国库益,那是朝廷和吴尚书需要烦恼的事。
他们只需关心一下进度就好。
叶君书觉得,他们想的办法,如果循序渐进,朝廷足够重视的话,肯定能推行。
他凭借良好的记忆,将最终的章程默写一份出来,给李过目。
李专心致志的从头看到尾,叶君书在一边托着下巴看李。
都说认真的人最好看,叶君书觉得很有道理。
他觉得阿微微低头,目光专注的看着,那侧脸真是好看,他就这么单纯的望着,丝毫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等李放下厚厚的一沓纸,一边和叶君书说道,“这个商税如果按照这个来规范都话,朝廷是最大的受益者……”




农家子的为官路 分卷阅读302
李给予了很大的肯定,这个改革交到泰安帝的案前,一定能让他心动,甚至想推动这个商税法的施行。
李说了一番见解,没得到回应,不由疑惑的侧头看叶君书一眼。
只见叶君书两手托着下巴,双眼直盯着他瞅,脸上挂着迷之笑容,看起来……挺傻的。
李伸手碰了碰他,将叶君书神游到天际的理智拉回来,“子舟?”
叶君书迅速坐直,瞬间恢复稳重成熟派,他露出一抹笑,“阿,你说,我在听。”
李可疑的顿了顿,然后继续道:“不过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新商税法能不能推行下去。”无论是什么改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改革,而这些人,是一股强大而顽固的力量,如果他们抱团起来,很可能会动摇根基。
叶君书点头,“我知道。”如果第一步都迈不出去,一切都是白搭。
叶君书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
不过这种事总有人要做,与其裹足不前,不如尽力一试。
他觉得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叶君书从十几页纸翻了下,抽出一张,“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李再次看了看。
叶君书道:“不如从这里入手如何?”
李看向叶君书,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我和村里的一个小伙伴合伙做生意,他现在就是做的海上商贸,其中的利润之巨大,足以让人眼红。但是我们也清楚,咱们的军队只能震慑边境海域的宵小,更远的地方,军队触及不到,我听我发小说过,海外更远的地方,还有很多个国家,我们的一个瓷器,在他们的国度里,都是有价无市的,出海一次,赚来的巨额财富足以富养三代。”
不过利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高。
不说在漫无边际的海上如果遭遇暴风雨或其他大自然灾害,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还有人祸。
在朝廷军队涉足不到的地方,妖魔鬼怪横行,海盗出没,基本上出远海一趟,能回来的人都是天大的幸运儿。
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当利益达到百分之三百以上,足以让人疯狂。
所以明知出海有危险,仍有无数商人铤而走险,去博那万分之一的可能。
“朝廷军队为商队提供安全庇护,从中取一定数额的利润,我想,会有更多的商队愿意去海上冒险,这是一种双赢,而且,我们还不是与民争利。”
1...9495969798...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