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珠重生在六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言之宴
姚奶奶没有管父女的争论,问孙云芳,“云芳,亲家母有问你姑妈么?”
孙云芳道,“恩,我妈说明日带我们去姑妈家看看。”
姚奶奶立刻决定,等他们从镇上回来后决定。
第二日,姚明珠下午放学后,拿着信与下工的父母一起去了镇上。
第25章
一家三口先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是一幢独栋的三层白色小洋楼,前后带着花园,这是外公仿造外面的洋房修的。当年在镇子算是唯一一份,很是耀眼。只要进了镇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栋小洋楼了。
外婆如今能保留这幢房子还是因为她当年的壮举,一气把孙家的铺子和一个厂子全部捐出。谁知那人是个元帅,后来元帅嘉奖了外婆为红色娘子,也因为这个称号,这座小洋楼才能保全。
孙家还有个保留下来的铺子,那是姚明珠外婆秦月娥的陪嫁,一家小油坊。
油坊是当年政府鼓励手艺人办作坊时,秦月娥以榨油这门手艺申请的。当时国家刚刚成立,经济萧条,于是大力支持手艺人创办作坊。孙家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店经营。
后来生产大合并,小作坊改企业制。油坊由孙家和国家共同占有经营,按照二八分成。
孙家虽然占的少,但却可以一辈子吃商品粮食的。秦月娥想着可以让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女吃商品粮食,未来有保障,于是立刻就同意了。油坊开起来后,秦月娥就让儿子儿媳在油铺学习起来。等到媳妇学会了,孙外婆就身居幕后了。
姚明珠跟外婆说了会儿话就去了邮局寄信。而外婆则带着父母去了姑婆家里。
姚明珠寄完信后准备去找父母,却被邮局的人叫住,“小姑娘,你们村有个叫姚耀荣和田耿生的么,这里有包裹单,你带回去下。让他们隔两日拿着村里的介绍信到镇上取包裹。”
姚明珠心里一惊,脑海里一下子就觉得是兆明哥寄的粮食。可看拿到包裹单,竟然是田兆亮从部队寄回来的。
姚明珠立刻就朝姑婆家跑去。
姑婆家在镇子西边,姚明珠刚到门口就遇到父母扶着外婆走了出来。
姑婆含笑地送着父母和外婆,姚明珠心里一松,看来大家谈得不错。姑婆见到姚明珠后,还转身回屋子抓了一把糖塞在姚明珠手里。
被当做小孩,姚明珠心里有些,但抵挡不住姑婆的热心肠,还是接了过来。
回到外婆家时,舅舅和舅妈已经下了班。舅妈有些拘谨,但却很勤快,立刻就进厨房准备做饭。
姚明珠舅舅孙国文看到孙云芳倒是很高兴,“姐,姐,你来了。”
虽然长得大块头,但一说话就能看出这人有些痴憨。
这是因为孙国文是小时候掉入了井里,脑袋缺氧过度造成的脑瘫。不过还好,舅舅说话有些不利索,智力退化了一些在,其他到是没什么大碍的。不说话还是能唬住人的。
姚明珠知道外婆一直认为是外公的二房干的,只是没有直接的证据,外公又护着那家人,这事就不了了之。
秦月娥打小就为儿子操碎了心,因为担心儿子老了的生活,于是从那次事后就在身边放了一个小丫头跟儿子一起长大,后来成了姚明珠的舅妈。
因为舅妈是孤儿,外婆秦月娥打小当媳妇养着,于是就跟了孙家的姓,排了孙家女儿的字,叫孙云彤。
舅妈孙云彤性格比较温顺,对舅舅也比较好。一家子有孙外婆看顾着,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在镇子的厂里上班。日子过得很平顺。
见孙云彤要到厨房做晚饭。孙云芳连忙阻拦,不顾外婆秦月娥的挽留,带着姚耀荣和姚明珠回家。
姚明珠理解孙云芳的。
前不久外婆才送来了那么多粮食。那些粮食不可能是外婆一人的口粮,镇上公社也没有那么富裕的。姚明珠估计,那些粮食应该是舅舅舅妈以及表哥表姐他们一起凑的。他们挤出了那么些粮,自己估计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姚明珠想到的情况,孙云芳也早就想到了。本来以弟弟的情况,其实孙云芳应该照顾些的,可没想到饥荒年月还得让他们接济。孙云芳心里很愧疚。
三人回了家,姚奶奶正翘首以盼。听姚耀荣说事情有了眉目,心情也放松了。
而姚明珠则把田兆亮寄回粮食的事情说了。
全家闻言,叹了一口气。
姚奶奶眼眶红红的,“田家两个孩子真是有情有义啊。”
姚明珠暗暗想着怎么会回报田兆亮,她隐隐约约记得,兆明哥跟她说过,兆亮大哥是在一次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遭到暗算离世的。当时兆明哥跟他一个战场。兆亮大哥是先锋指挥,而兆明哥则是炮弹专家。只是具体时间姚明珠真的记不清了。想着时间还远,后面慢慢再琢磨。
日子慢悠悠地过去。
家里的院子种上蔬菜,土豆,红薯种,水井那边的田也用村里的牛规整了出来,从村里领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27
了小秧苗插在了四四方方,水汪汪的田里,看着甚是喜人。
姚明珠背着书包上学,心里却有些担忧。
因为昨天上了一篇课文《小春的话》。
主角叫小春,家里的屋子很差很差,妈妈给人洗衣服,爸爸给人干活。爸爸干活的地方到处是灰尘,老是咳嗽,可资本家根本不关心工人,只想赚钱。
而他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坏,没多久就死了。
秦华讲完这个故事,当时好多同学都哭了,骂着资本家心狠毒,大声朗诵主席语录,称赞主席给大家带来了好日子。最后还唱起了国歌。
秦华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动员大家努力学习,以后长大为祖国做出贡献,让大家回家劝说,让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上学。
其实,通过三位老师的努力,姚明珠的班级已经有三十几个人。年龄也大小不一。而昨天的那篇文章学习后,同学指责资本家的那些言语让姚明珠惊呆了,这让姚明珠感觉深陷上辈子人人喊打的时候。不过还好大家没有动手。
而今天,他们还是要上《小春的话2》这篇文章。
《小春的话2》则是前面的续集。
“爸爸死后,小春母亲一人养不活家里的几口人,于是把小春送到了乡下舅舅家。
舅舅家人多,每日辛苦劳作却依旧吃不饱穿不暖,还被地主剥/削,就连山上的一个果子都不让人吃。他们不小心摘下的果子也被送到了地主家。
舅舅离开时愤恨地说,总有农民翻身做主的时候。”
姚明珠并不是担心自己受到同学的攻击,而是担心其他同学。昨天教室里就有分成了两派,若今天老师又再带起同学的积愤,姚明珠担心出事。
果然,姚明珠的担忧应验了。
秦华刚读完,同学们情绪就高涨起来。昨日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动员了大家,今日就有人来询问了。秦华心里有些激动,打算故技重施,再来一次。
同学们纷纷痛斥地主的凉薄,大家说起自己家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悲惨故事。然后提倡要打倒地主。
秦华乘机说,要永远维持如今的好日子,大家必须努力学知识,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添砖加瓦。
同学的志气高昂起来。
课间时,姚明珠被人扔泥巴,抬头却没有发现罪魁祸首。
只看见田昭丽和秦月从外面进来,漠不关心地走到座位上。
可姚明珠没想的是,黄四竟然跳起来,抓起书包砸在了秦月身上。
“黄四,你神经病么,竟然打我?”秦月气愤不已。
“你扔大小姐泥巴。”黄四瞪着秦月,很是不悦。
秦月闻言满脸涨红,恼羞成怒地看着黄四,“你再乱说,小心我撕烂你的嘴。”说完看了眼姚明珠,不屑地道,“哼,还大小姐。当这是旧社会?你这是对社会的不满,对国家的反对,你们这是在反/动!”
姚明珠知道因为秦华是他们老师的原因,秦月在班上比较受欢迎和奉承。
姚明珠重活一世,小孩子那套相处早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对于秦月的攻击并不在意,毕竟上辈子受到过更厉害的攻击,姚明珠只是缓缓地道,“你知道第一个喊我大小姐的是谁么?”
秦月有些不解,姚明珠为什么不生气反而这样轻声细语问她。
“是你舅舅谭会计,对国家不满的是他,想反动的也是他。”
“你胡说!”秦月毕竟是孩子,被说到了痛处就大吼大叫。他们家可是靠着舅舅的,若是自己说的话传出去,她担心舅舅对自己家不满。
有秦月的跟班在一旁助威,“你这剥削的地主,如今咱们翻身了,也要你们尝尝以前被压迫的滋味。”
“对,对,咱们班富农以上成分的都是剥削者,曾经压榨过我们的血汗。咱们如今翻身做主,也要他们血债血偿。”
同学们立刻叫器起来。
嘭的一声,教室后面两个人影突然抱成一团打了起来。
第26章
姚明珠记得两个同学都是陈家岩的,两个都姓陈。
矮小的男同学叫陈思文,情况跟姚明珠有点类似。祖上是陈家岩的大地主。而打的那个同学叫陈爱国,他们家是陈思文家的佃农。听说他有个比他大了十多岁的姐姐,在解放前一年,被陈思文一个浪荡的小叔祸害过,而陈思文小叔后来又不愿意她入房。于是村里人开始指指点点,陈爱国的姐姐受不住流言蜚语跳崖死了。
这件事情在陈爱国家不时地被父母拿出来念叨,说他姐姐是多的好的一个人儿,要不是陈地主家的小儿子,他姐姐如今还在世的。说着说着就感叹起如今社会的好。
陈爱国被说得多了,心里早对陈思文家早有怨恨。如今学到这篇课文,心里本来就激动,听到同学的叫器,陈爱国也忍不住心里的冲动,跟前排的陈思文打了起来,扬言要给姐姐报仇。
陈思文虽然看起来长得瘦瘦小小的,可却不是个受气的住,抡起凳子就要砸。
昨天上了【小春的话1】后,富农,地主成分的同学与贫农同学之间本来就有些不对劲了,但因为课文中说的是资本家,资本家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还有些遥远,并没有在生活中真实地接触,所以即使觉得与地主,富农有些类似,但却没有大碍。但今日却不一样的,地主,富农这在农村很常见压迫的人,大伙的怒气就朝着这些人而去了。
于是被定为为富农,地主成分的小孩子与贫农中农的打了起来。
可在农村,富农地主成分的同学毕竟是少数,结果就是少数被多数围殴。
姚家村也有几个人不善地看着姚明珠。
秦月有些幸灾乐祸,“大小姐,你家以前霸占着姚家村的所有土地,让咱们这些佃农没有生存的地方,今天你们就是活该。”
姚明珠淡淡地说,“我好像记得,你家以前不是姚家村的吧,你是镇西那边迁过来的。”
秦月闻言一窒。
“我们家虽然是地主,可祖上却没有压榨过佃农。我祖父在我祖母刚怀了父亲那一年就外出救国,虽然牺牲了,可到底是为国做了牺牲。我祖母后来因为我祖父,在天灾时时常救济灾民和佃农,难道这些你们家大人都忘了?”姚明珠大声地道。
姚家村的几人闻言有些犹豫。
姚明珠与他们接触的少,姚家长辈以前的事情大家也说,但姚家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和出人命的事情,大伙多是羡慕姚家祖上的富裕。再加上姚家村迁来了很多外村的村民,与姚家没有根本上的仇恨,于是大家被这么一说就没有动手。
黄四是个一根筋,跟姚明珠说话虽然有些结巴,可对别人就是个混人,立刻站到姚明珠身边,吼,“敢打大小姐,我让我舅舅打你们全家。”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28
田昭丽也走到姚明珠一侧站在,没有说话,但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秦月见田昭丽的态度,有些气愤,还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大伙顾忌这这两人,一人是村长的女儿,一人是村支书的外甥,更加不敢动手了。
姚明珠有些欣喜田昭丽对自己态度的缓和,但更担心教室里这些十来岁,半大不小的孩子打架没有个分寸伤了,于是赶紧让黄四去叫老师,自己则朝讲台上走去。
拿起老师的教棍打在了讲台上。
啪啪啪的声音响起。
大伙以为老师来了,立刻停了下来,乖乖地坐在座位上。
可抬头见到是姚明珠时,大伙儿瞬间不悦起来。
“姚大小姐,你讨打么?”陈爱国一脚踢开凳子,双眼瞪着姚明珠,摸了一把嘴角的血迹。眼神不善地盯着陈思文,这狼狗养的,看着人小,手像铁拳一样。
姚明珠淡淡地说,“陈爱国,你想为你姐姐报仇,当年的事情真的是陈思文叔叔一人的错么?”
“你敢说是我姐姐的错?”陈爱国瞪大双眼,满脸怒气。
“你姐姐有错的。”姚明珠强调。
陈爱国瞬间暴起,朝着讲台而来。秦月满脸期待地看着陈爱国。田昭丽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担忧姚明珠,忍不住上前呵斥,“陈爱国,你敢打。”
陈爱国见是田昭丽,脚步顿时止住,不满地看着她,“你家以前全是姚家的奴才,怎么还奴性不改了?”
田昭丽气得满脸通红,恨恨地瞪着陈爱国。
姚明珠站在讲台,并不担心被打,而是有条不紊地说,“陈爱国,你姐姐有错在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要一年,一年全国就解放了。当初解放,多少受迫的人翻了身,多少为恶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没有为恶的国家早已审核清楚,否则我们这样成分的能安全地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享受国家的教育?咱们是社会主义,主席都说全国大同一家人,你们这样阶级对立就是在捣毁社会主义的墙角。说得严重就是搞分/裂。而如今你们一多欺负少,又跟当初那些压迫你们的人有什么区别?”
陈爱国闻言止住了脚步,脸上有些恼怒,那是被人说了痛处后的愤怒。他父母也老是怨恨姐姐,为什么就不坚持一年,不,应该是大半年的。只要半年的时间,那个恶人就能得到报应的。可谁知道她跳了崖。如今陈思文的叔叔虽然逃亡在外不知生死,可姐姐看不到了。
秦月有些不忿大家这么轻易地背姚明珠说服,立刻道,“你是地主成分,咱们是……”
只是话音刚出口,秦华就大步走了进来,满脸怒容地瞪着教室的学生,大声打断秦月的话,“你们行啊,竟然集体打架。全班外出操场跑十圈。若不跑的,明日给我叫家长来。”
一圈八百米,十圈八公里,全班跑下来都瘫了。
姚明珠下学都走得有气无力的,见到前面的田昭丽和秦月,连忙上前准备谢谢田昭丽的维护,却没想到田昭丽和秦月竟然在吵架。
“你不是说最讨厌姚明珠么?你今天为什么帮她。”
田昭丽沉默了会儿才说,“我是讨厌姚明珠,但姚家对我家有恩的。那种情况我不能当忘恩负义的人。”
田昭丽也有些矛盾,他们家都不喜欢跟姚家来往,可父亲说过,姚家以前对他们家确实很好。父亲是因为姚明珠爸爸的关系读了书,学了字。是姚奶奶做主把母亲配给了父亲,这才有了他们。也是因为姚奶奶送走大哥,父亲才能因大哥的关系当村长。
这些事情,父亲田梗生一直记在心里的。他说过,他们可以疏远姚家,但姚家真遇上事儿了,他们能帮忙的时候就必须帮忙的。也许被说多了,田昭丽记在了心里,所以本能地站在了姚明珠身边。
秦月很是不高兴这说辞,“你要是跟她好,那我就跟你绝交。”说完,转身就跑。
姚明珠等了一会才上前,“昭丽,今天谢谢你。这是我姑婆给的糖,给你吃吧。”
“谁要你的糖了。”田昭丽被姚明珠看到刚才的一幕,心里却得有些难堪,面无表情地道,“你救我的人情我还了。”说完转身跑了。
姚明珠叹了一口气,想着也许更田昭丽真合不来吧,上辈子几十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即使在兆明哥休养的地方也重来没有碰面过。估计这辈子也很难改变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姚明珠多活了几十年,很多事情也想得开,与田昭丽之间的事情,想想也就顺其自然吧。
学校的事情原本以为是个小插曲就过去了,却没想到陈思文全家遭到了他们村村民的□□。这一股子忆苦思甜的风气刮动了整个镇子下的所有村庄。
上工的村民三三两两地说着以前地主的恶毒,富农的冷漠,把他们遭遇的那些苦日子说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这样能增加他们如今的地位,压低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人。
姚家更加低调了。
姚奶奶很少出门,基本上都是关在自家院子里打理。不过也算有获的,小青菜长得绿油油的,姚家终于从苦兮兮的野草种解脱了出来。开始做大锅的青菜粥。
姚明珠从来没有觉得这菜是那么好吃的。
第一天吃得肚子都鼓了起来。而院子里的红薯种也长出了长长藤,在姚耀荣忙完村里红薯藤的移栽后,姚家院子也开始隆出一条条凸出的小坡,然后把红薯藤剪下来,栽种在小坡上。
姚奶奶则打理起玉米地。之前乱撒了玉米粒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苗来,只是地上的玉米株之间的距离不均匀,姚奶奶移栽了一些比较密的,让玉米株之前的空隙充足些。以后玉米株长得更好,结出的玉米棒才更大。
天气越来越暖和,各种蔬菜长势也快了起来。姚家吃不完,送了一些道镇子里给外婆和姑婆家。村子里只是给田家送了些。
秦小梅推了几次,话里话外掺杂着其他的意思,让孙云芳不要送了,得她儿子心里过不去,又打扰她们。
孙云芳听懂了其中的意味,送了两次就没有再上门。
姚明珠知道秦小梅说的是兆亮哥和兆明哥寄粮食的事情。
第27章
第一次是兆亮哥在部队寄回了两份粮食,是姚明珠拿回的凭证。那一次姚耀荣找村干部开证明时,秦小梅是知道的,心里就有些不得劲了。没想到不到十来天,田兆明也寄了些粮回来。
这一次也是分开寄的,一家人五十斤粮食,包括面粉和陈年大米。
父亲原本是要把取包裹的单子给田家的,毕竟姚家受之有愧,今年他们已经了两次了,这一次万万不能了。可谁知道秦小梅却觉得是姚家在炫耀,当场就把父亲赶了出来。
以前秦小梅甩脸也只是背着人或者在心




明珠重生在六零 分卷阅读29
里嘀咕,这一次直接赶姚耀荣出了田家。
于是,全村都知道了田家的田兆明给姚家送粮食,羡慕嫉妒恨的都有。更多的是调侃秦小梅,说她家儿子是不是看上姚家的大小姐明珠了。
姚家明珠之前性子柔柔弱弱的,在村里并不怎么讨喜,可最近大伙竟然经常看到她上学和下地干活的身影,原本从吃惊到慢慢习惯。有时间这丫头还会主动问候两句。性子变得好了很多,好多人让秦小梅讨回去当媳妇,也能在以前的主子面前挺起身板来。
秦小梅听到这话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对姚家以及姚明珠更是不待见了。而当村里人再开玩笑时,秦小梅对那人发了一顿火。
后来,村里人才不敢开玩笑了。但背地里议论纷纷的却不少。
姚明珠上学遇到过几次田昭丽,她对自己好像更加不喜欢了,跟秦月又混在了一起。
秦月这女孩也是个见风来事的主,竟然团结着班里的女孩不跟姚明珠玩耍。他们成群结队地在课间跳绳子,唱着《踢毽子》歌比赛踢毽子和跳房子。
还好姚明珠不是小女孩,否则还真会被这些小丫头弄出个忧郁症不可。就像被陈爱国他们逼走的陈思文一样。
因为成年人的心态,姚明珠对小孩子之间的这种别扭和矛盾心理真的没有丝毫在意。
刚好课间没有人打扰,姚明珠可以好好地学习。
只不过姚明珠身边始终有一人赶不走,那就是黄四。
姚明珠心里真很好奇,陈四为什么老是黏在自己身边。自己想不起来,于是就细细地问了一番黄四。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在重生前她和黄四竟然一起玩的好朋友,他还从舅舅家拿了好多吃的给姚明珠的。只是姚明珠突然莫名其妙地不理他了,他觉得是自己那次摘野菜推了她,所以姚明珠生气了,一直来,他都想赔罪呢。
姚明珠忽然灵光一闪,脑子闪过一些记忆片段,那些被她故意深埋的记忆。
上辈子吃野菜真的吃腻了,姚明珠犯娇气,把姚奶奶煮的一锅野菜给掀翻了。
那是姚奶奶第一次对她生了气,饿了姚明珠一天。姚明珠悄悄跑出了家门,打算离家出走。而后遇到了在竹林的黄四。
黄四因为老是流着鼻涕,村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他。姚明珠当时也不喜欢。可黄四却突然拿着糖递给了姚明珠。姚明珠眼馋,于是接了过来。
这样一来二去,黄四就经常给姚明珠拿吃的,还告诉姚明珠他舅舅家的吃的可多。于是,姚明珠在后来遇到陈国强时会理睬他,因为当时脑海就想着,他家有吃的。
姚明珠因为想起了那些不好的记忆,把黄四赶了出去,独自一人发了会儿呆后就拿出书本开始学习起来。
很快,时间到了五月农忙时节。
村里抢小麦,整顿割后的小麦田,要准备插大秧了。
今年的雨水好,小麦算是丰。田梗生带着全村人忙得热火朝天,村民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等小麦晾晒后分到了大伙手里,他们就可以做面条,可以做馒头,奢侈点的可以做肉包子吃了。因为看到了希望,大伙的激情高涨。想着秋时,自己打理的那份田地也会丰,大伙干劲更加十足了。
1...789101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