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当你变成万人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清越流歌
许昕华也就没有瞎建议许云云不要让家里用她的钱买房,而是委婉的说了下员工加盟的一些规则。
“……第一批不报名的话,第二批第三批能不能轮上你,也是个问题,而且到时候按报名顺序,报名早才能早排上,晚了就不知道要排队到什么时候,更别提挑地方……”
“那家里买房怎么办?”许云云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她还是很心动的。
想想也是,摆明了能赚钱的好事,谁想要错过?
许昕华笑了笑:“你们家以前建房子也没有钱,那时是怎么办的?”
她爸妈那里有钱,别人不好意思开口,许二叔是亲兄弟,他要买房找兄弟帮忙再正常不过,而且许二叔既然借了钱,最后多半是他跟许堂哥一起还,还不至于动用许云云的“嫁妆钱”。
许云云恍然大悟,愉快的点头:“我回去就给爸打电话,谢谢姐。”
许昕华笑了笑,没说什么,她愿意帮一把,是因为许二叔一家都是勤奋肯干的人,再说比起在他们饭店当起二老板的许三叔,借钱给许二叔家买房也不算什么,反而他们要是冷眼旁观,就有点厚此薄彼的嫌疑了。
第114章变美丽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许昕华这次回羊城,家里头可热闹了,许父许母他们全都来羊城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早在秋完,田里地里没什么要紧的事以后,就拾东西来羊城了,然后一直住到许昕华他们兄妹忙完年关,全家人一起回家过年。
今年的特殊情况,是许昕华要留在总部负责搬迁的事宜。
搬宿舍是最简单的,新宿舍有准备统一标准的床、衣柜和桌椅,大家只要把自己的行李都拾好,鉴于现在交通不太方便,公司只要安排大巴车,统一把他们送去新宿舍就行了。
办公物品的搬迁稍微麻烦一点,电脑和打印机都是金贵的东西,尤其是那二十多台台式电脑,搬运过程绝对要小心再小心不过也跟许昕华没什么关系,搬迁的时候自然有人专门负责这一块。
许昕华真正要负责的是车间搬迁。
车间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以欣荣现在的业务量,车间不但全天24小时工作,并且全年无休,过年也是要有人留下来值班的,所以搬迁中有一个前提,绝对不能影响工作产量。
其次是机器问题。车间操作全靠机器,几百台大件的机器,操作模式是先拆再搬,搬完了又重新安装,并且只有维修师傅才懂得安装技术人才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高薪人群,欣荣再财大气粗,一个车间也就配十来个维修师傅,平均算法是三个师傅负责两个小组,师傅也需要跟着车间倒班,人少了他们吃不消,这个人数正好足够维持工厂运转。
不过平时能维持,到了搬迁的时候,就完全捉襟见肘,技术好的师傅也不是大街上就能捡到的,若是为了搬迁临时招人,那也不现实。
所以就需要制定详尽的搬迁计划,按照师傅的工作进度,分成小队一点一点,像蚂蚁搬家一样的搬。
许昕华提前回来,就是要跟车间商量怎么具体计划,具体的动作,应该要等年会结束再行动。
往年办完年会,也就意味着放年假了,今年也略有些不同,为了配合全厂搬家大计,年会至少要提前一到两个星期。
所以许昕华要同时关注年会和搬家两件大事。
早在前两个月,她就跟家里打了招呼,应该没时间回老家过年了。可现在过年是最大的事,不只是思想传统的许父许母,就连许家兄弟都不答应,留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羊城,过年期间整个羊城的饭店都关门了,以她的性格估计要被饿死。
当然许昕华也解释了,她过年不会没地方吃饭,跟郁白文说好了每天去他家吃从打工者变成大股东以后,许昕华就不只是跟郁白文关系铁了,他现在跟整个郁家的关系都“亲如一家人”,郁母有一次还想亲上加亲,有要认她当干女儿的意思,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再提了,但是许昕华在他们家住都没问题,蹭饭只是小意思了。
但是许家谁也不认为这是好注意,她平时去别人家里做客没问题,过年也去就太不好了,而且她和郁白文男未婚女未嫁,这么操作也容易让人误会。
全家一致决定,要留在羊城陪许昕华过年。
许昕华想想倒也接受了,她过完年就去首都,她二哥则要去深市开店,店面都已经看好了,之前说买沪城的商铺不够钱,就是因为预留了几万新店资金。再往以后,他们一家人估计就真的“天南海北”了,还是珍惜现在的相聚的时间吧。
听到许昕华一家要留在羊城过年,许三叔也同样表示不回去了,他一家老小都在羊城,小堂弟也在羊城念初中,还是请郁白文托关系进的重点中学,本来在羊城住了一年,许爷爷许奶奶就盼着过年回故乡住一住,奈何家里这个最有出息、最成功的孙女要留在羊城,在许三叔表态之前,他们自己举动摇了。
老人家思想传统,比年轻人更看重光宗耀祖、荣耀乡里,尽管许昕华是个闺女,那也是他们老许





当你变成万人迷 分卷阅读215
家闺女,老许家的种!老两口现在对她的看重已经超出了所有孙子,为了最看重的孙女放弃回老家过年,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就连亲朋好友都对他们的安排表示理解,许父许母来羊城之前,大家纷纷安慰他们,只是今年不回家,明年记得回去看看大家就行了。
不过因为许爷爷许奶奶的决定,许大哥倒是和家里商量了一下,过完年由他陪着父母和祖父祖母回老家走走亲戚,反正正月里农村都不忙,晚几天也无伤大雅,老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惦记着这几天跟亲朋好友叙叙旧,不能让他们失望。
许二哥这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许爷爷和许奶奶也不失望了,许昕华一回家,就拉着她直感叹“瘦了瘦了”。
今年许父许母住的是许昕华家,倒不是一家一家轮着来,而是许大哥家里住着徒弟,许二哥家里则住了妻弟,许父许母没必要跟小辈们挤着,就高高兴兴的到楼上跟闺女住了。
许父许母早许昕华几天到羊城,等她回来,她家早已改变了过去“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厨房摆满了瓶瓶罐罐,桌子上还有两盘没吃完的剩饭。
盼着女儿回家,已经很少亲自下厨的许母一早钻进了厨房,还把许父拉过去打下手,两口子卯着劲要给许昕华做一顿丰盛的饭菜。
许昕华回来就坐在客厅,除了跟许爷爷许奶奶寒暄,还要应付许三婶的“热情”。许三婶是和老人一块来的,为了迎接许昕华,当然也顺便向许昕华打听些事。
“我早就跟小菊说了,打工没多大意思,她又不像你能当老总,小菊这性格,也就一辈子打工的命,还不如早点辞职,趁年轻开个店,自己成了老板娘,以后怎么也要找个当老板的老公,小华你说是吧?”许三婶打听的是欣荣开放员工加盟的事,她一向是这种“嚣张”的性子,先把闺女的工作踩了一遍,才期期艾艾的问起如果要开加盟店,可不可以开在羊城,她也可以帮闺女看着点,省得她不知事被底下的人骗了。
许昕华含笑听着,心想许三婶倒是比许云云还果决,这就已经考虑上加盟之后的事了。当然也就她这性格,许爱菊才会这么快把刚出没几天的通知告诉她吧。
许三婶也有一点不好,过于强势,许昕华觉得许爱菊有些唯诺的性格,大概就是从小被母亲“压迫”惯了,不然以许爱菊的资历和比旁人更多的表现机会,早就该进公司了的。
当然许爱菊现在干得也不错。许昕华便开玩笑的对许三婶道:“辞职就别辞职了吧,小菊现在干得挺好,没准哪天就升职了。”
“升职?”许三婶眼睛一亮,她要是真想让闺女辞职,早该行动了,从几年前念到现在,不过是发牢骚罢了,毕竟许爱菊和许云云同时进厂,现在许云云成了高级白领,飞机也坐过,小汽车也开着,还走出了国门,俨然是人家说的“上流人士”。
而她女儿,工资虽然也没差太多,但没有“上流待遇”,难低人一等。许三婶自己是个要强的人,自然不能容忍闺女比别人差这么多,她说“辞职”“差距”,无非是想提醒许昕华文有机会别忘了关照她闺女。
不过许三婶从来没有当着许昕华的面指责她厚此薄彼,也不是一见面就谈她们的工作,所以掐尖要强之余,许三婶本质上也是个会察颜观色的人。
许大嫂现在似乎也明显在努力向许三婶看齐,争取坐一个不吃亏会要糖、但又不认人烦的大嫂了。
因为没有让自己为难,许昕华对家里人这些“个性”,也就视而不见。
三个女人一台戏,光是在羊城的这两家,就足够唱两台足足的戏了,许大嫂专注和许二嫂对掐,许三婶只会敲边鼓,并且见好就,那许昕华自然用不着介意,在她这个位置,向她敲边鼓的人何止许三婶一个,她比谁都会打太极。
这次是许三婶搬到羊城后的几年内,唯一一次成功敲响的鼓,许昕华告诉道:“今年年会,会有新的人事命令,不出意外的,小菊也要升职了。”
“那小菊以后也跟着你吗?”许三婶很激动,她知道大侄女是有本事的,云云那傻丫头以前也没比她家小菊强多少,跟了小华以后才脱胎换骨,走出去都说那丫头像大户人家养出来的,所以小菊要是跟了小华,没准儿也能出国坐飞机。
“公司机密,我提前透露已经犯规了,真的不能说太多。”许昕华这么说,其实就是否认了,不说她的秘书和助理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就是许爱菊这次表现就不够出色,这次的人事变动,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分公司做准备,真正出色的店员都被选入公司了,许爱菊算是矮子里拔将军,挑完了才轮到她当深市的区域经理。
不过毕竟是个经理头衔了,任命公布后,许三婶应该会很满意。
许三婶不知道许昕华的具体地位,在她看来,老总上面还有更大的老总,既然不是最大的头头,那遵守公司规定是必须的,因此也没有“为难”许昕华,喜滋滋的想着闺女升职以后会有什么变化从这点也能看出,也许连许爱菊都不知道许昕华对欣荣的真正意义,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员工还看不透这种事,说明许爱菊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见好就的许三婶重新打听加盟店的事,许昕华耐心作答,也给了一些建议,“羊城开不了加盟店,倒是下面的县城很合适,欣荣在东省的名气足够大,即使是偏远的县城也该知道了,那边的生意当然比不上大城市,不过成本也低,要节省一半的成本吧。”
在家里歇了一天,许昕华第二天才去公司“报道”,迎接了来自同事们的热情欢迎,他们果然不负许昕华所望,第一时间问她那位“传说中的对象”。
许昕华同样笑眯眯的:“不告诉你们。”
逗了同事们一圈,许昕华就和郁白文出去了,他们要去欣荣工业园查看,所有工程全部完成了,包括了装修和后续的清洁工作,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外包出去的,现在各单位就等着他们查验然后取尾款了。
本来这点事,许昕华或者郁白文其中一人到场就行了,郁白文非要和许昕华一块,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约了晚报的宋记者同行搬家完成应该还会安排一次采访,那时就算省电台不来,市电视台也回到场,现在约上晚报则是做“预热”,凭欣荣上过日报的资历,晚报的朋友对他们是随请随到般的热情了。
除了老朋友宋记者需要跟他们叙个旧,据说郁白文还给许昕华准备了“惊喜”,所以他才非拉着许昕华去工厂。
郁白文这个惊喜准备在总部大楼。这里既然敢号称“大楼”,肯定是又高又大又气派的,大楼总共二十八层不是他们不敢再往上盖,而




当你变成万人迷 分卷阅读216
是政府只批这么高,能盖上二十八层已经是郁父亲亲自去找人帮过忙的。
二十八层的办公楼,欣荣自己能用的楼层也只在两只手内,设计部因为要给剧组取景,非常阔气的拥有了一整层的办公面积,为了体现他们的高大上,几乎每个设计师都有一间超豪华的设计室。
然后顶层三楼,被郁家父子和许昕华承包了,一行人检查完各处,郁白文就带着许昕华直奔二十六楼,也就是许昕华的办公区。
一走出电梯大家就惊呆了。
总部大楼内部采用最现代化的装修,落地窗,到处是玻璃门,被清洁公司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比起下面那些楼层,许昕华的办公室堪称“致”。直面对电梯的是前台的办公桌,前台后面有秘书办公室和助理办公室,再往里走才是会客厅,会议厅,休息厅,最后副总经理办公室。
超豪华配置的副总办公室还不是重点,重点在办公室里面还有门,完全是别有洞天,一打开许昕华都惊讶了:“后面还有卧室,客厅和浴室……怎么连厨房都准备了?”
郁白文颇为得意:“你又不要员工宿舍,就准备了这个休息室,哪天工作忙要加班,就可以直接住在公司啊,进去看看休息室的摆设,合不合你的品味?”
许昕华要求再高,也架不住郁白文准备充分,这个“休息室”堪比总统套房啊,浴室装的居然是浴缸,床边贴心的摆着大衣柜,上面镶着全身穿衣镜,衣柜对面还有个致的梳妆台,可以说是满足了所有女生对卧室的基本幻想了。
“看来我以后会很喜欢加班了。”许昕华在休息室转了一圈,对郁白文的惊喜表示非常满意,确实是超乎她意料的惊喜。
第115章变美丽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许家人不知何时养成了订报的习惯。许父许母完全不识字,许大嫂和许二嫂也没有看报的闲情逸致,这些报纸都是给许家兄弟看的。
其实许家兄弟和他们的媳妇文化程度差不多,都念了个小学,但也都念得不怎么样,全家只有初中毕业的许昕华学历最高,称得上是半个“文化人”。
但许家两个嫂子的小学文化,和许家兄弟又不一样。许家兄弟在羊城打拼多年,早在他们摆地摊的时候,许二哥都为了追星买了本新华字典因为他不查字典,连很多歌词都不认识,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点把还回给老师的知识又拿回来。
许大哥开始“上进”的时间,要比老二晚不少,他是到了开店以后才发现焦头烂额。
开了店就是正儿八经的做生意,这是他们兄妹三人合伙的生意,他们兄弟还跟以前一样的干活,但出了本钱的妹妹不跟他们一块干,每年只等分红。
许昕华自己是不介意吃点亏的,巧的是她哥也这么想,都觉得自己吃点亏无所谓,一定要让出了大钱的她赚到钱,那就不能像以前摆摊一样随便。
许大哥和许二哥以前所谓的记账本,上面支情况都不明确,他们只把每一笔存进银行的钱记得一清二楚,确到存钱的时间和地点一目了然可以见得他们那时只对到手的钱敏感,开支什么的并不在意,开店以后,他们固然是因为不能让投资的妹妹吃亏才决定认真记账的,但是能想到认真记账,也说明他们自己意识到了明确账目的重要性。
在许大哥和许二哥认真记账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跟着突飞猛进,几乎每天都在和文字数字打交道,就算是现在,店里请了银、采购和店长,他们负责记录了所有账目,许家兄弟依然要查账对账。他们小时候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现在的工作,想要把事情办好,只能自己不停的充电,许大哥和许二哥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能写会算,偶尔还会看看书的“文化人”。
所以,许家兄弟现在在家里订了报刊,也就不奇怪了。不过他们专门订的晚报,跟许昕华也脱不了关系。如今要想了解欣荣公司的第一手消息,订阅晚报准没有错。
欣荣工厂的照片,他们就是从晚报上看到的。
这天许昕华下班回家,许大哥和许二哥竟然也没留在店里,破天荒比她还更早到家,并且全家都坐在她家客厅,一脸热切的讨论着晚报当天的新闻。
由于许父许母不识字,许二哥负责读报,在许昕华开门进来的时候,他刚读完第三遍,正准备展开新一轮的讨论,许昕华就回来了,于是她这个新闻当事人被父母兄长热情的包围住了。
“小华,你们公司大楼真的有三十层啊,比咱们家还高呢!”许大哥反应最快,拉着许昕华坐在他身边,一脸热切的让她再介绍一下他们的新工厂。
“总部大楼是二十八层,是比咱们小区高,不过也不是最高的,西华大厦才是羊城第一楼,你们不是都去看过吗?”
“那什么大厦,再高也是别人家的,跟这个不一样啊。”说话的人是许父,他现在已经搞清楚了,原来他闺女就是欣荣的半个主人,所以说着“别人家的”几个字,许父底气十足。
许二哥也有疑问:“我听你们的同事提过,说那天去参观,看到你跟郁总的办公室特别的豪华,不光有大电和电脑,连床什么的都有,还可以直接住在里面呢怎么不拍两几张照片放报纸,给咱们大家都看看呢?”
说是疑问,许二哥脸上更多的是遗憾,他想要是报纸上有办公室的照片,他们就可以剪下来进相册里,以后就可以告诉亲戚朋友,他们家小华的办公室比别人家里还豪华!
针对许二哥的遗憾,许昕华笑道:“改天搬完,直接带你们去现场看,照片就没必要了。”就像许二哥说的,他们办公室里那么多价值不菲的家具家电,真要放报纸上给大家看,不是间接的告诉全羊城的小偷自己“人傻钱多速来”吗?
前几年国家级的博物馆失窃案至今仍未破案,失窃的数件文物依然下落不明,许昕华还真不敢确信就他们公司这种级别的安保,能不能挡得住“江洋大盗”们,所以在某些时候,财不外露还是有道理的,不只是欣荣总部大楼,就是他们现在在西华大厦的办公室,迎接过不少采访,而许昕华和郁白文的办公室至今仍未对外公开,生意做得越好,安全意识就要更高。
许父他们关心欣荣大厦,许大嫂和许二嫂就比较“肤浅”了,她们正翻看着许二哥的私人藏一本相册,里面全是他从各大报纸上剪下来的报道和照片,当然都是关于许昕华的,许大嫂和许二嫂对着照片上的小姑子羡慕不已,“这么模糊的黑白照片,居然也能把小华拍得这么好看,我看明星都不一定有这么漂亮吧?”
“小华现在跟明星也差不多了,你




当你变成万人迷 分卷阅读217
看这张照片,小华身上穿的衣服,我从到羊城后的这几天,每天上街都能看到不少姑娘学着她穿呢!不过今天过后,我看这些姑娘都要改成小西装连衣裙了。
晚报这次刊登的照片里,许昕华穿的就是连衣裙外罩小西装,踩着一双黑色小高跟,跟郁白文并肩站在气派的大楼前,比那些在摄影棚里拍出来的明星更加光照人,完全可以预见,她这套搭配能卖出一个怎样惊人的数字正如许二嫂观察的那样,前几次许昕华被采访时的穿着搭配,都成了年轻人的时尚指标,各大门店的库存被一抢而空,而沪城苏市那些城市都到了换季卖秋装冬装的时候,仍然还有络绎不绝的顾客咨询补货信息。
这一次,各门店吸取教训、严阵以待,提前准备了足够的库存来面对“热情的顾客们”,这期报纸才发行,具体销售情况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司细挑选出来的那八个“形象代言人”,虽然广告在省电视台投放以后也有很不错的反响,可她们八个人加起来,带货能力依然比不上偶尔登上报纸、自称是野生代言人的许昕华。
大概就是颜值决定一切的最生动例子了。
许昕华都怀疑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她以后是不是需要再配一个造型师,专门关注库存之类的,比如哪些款式卖不动,就让她那段时间出门都穿那几件衣服==
“野生代言人”的作用,加上本来就进入了年底的销售旺季,让准备充分的各门店仍然忙得不可开交,对库存的需求比计划中还要大,工厂进入了新一轮的加班热潮,一系列连锁影响,让许昕华的搬迁计划也跟着一再调整,之前还只是“可能”没时间回老家过年,现在能确定回不去了。
当然忙归忙,谈恋爱的时间还是有的,从元旦前后一直忙到年关的穆少,终于抽了一天时间来羊城找女朋友玩耍,不出意外的话,这不只是他年前的最后一次来羊城找许昕华,过完年应该也不需要他再跑羊城和沪城,而是轮到许昕华往首都跑了。
最后一次嘛,许昕华至少要抽个半天一天出来,陪小祖宗吃吃饭聊聊天。展望未来的穆少就更兴奋了,继他们第一次约会以后,又一次贴心的给女朋友准备了惊喜。
大庭广众之下送花还是有点夸张了,穆少不怕人围观,但也不希望再被误以为是求婚,所以他采用了小伙伴们提供的另一个方案烛光晚餐。
考虑到广大人民的接受能力普遍不是很强,穆少安排的是低调版的烛光晚餐,没有夸张的包场,更没有放烟花,就是让餐厅在他们的位置稍稍布置了一下,然后安排了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表演。
说到表演,穆少订的这家餐厅本身就很有情调,中餐和晚餐时间都有钢琴演奏,小提琴就比较“高级”一点了,哪桌顾客点了歌,小提琴师就到他们那桌演奏,在羊城喜欢追求浪漫的土豪还是有不少,所以穆成东的安排在这家餐厅也不算很稀奇,至少在这里用餐的人不会当成大新闻一样来围观。
于是许昕华就比较放松的享受了。
穆少再低调,出手依然不凡。许昕华上辈子吃过烛光晚餐;也去过人均消高达四位数的高级餐厅,当然去的不多;还有备受网友热评的那些星级餐厅她能去的都去了。许昕华对生活的要求不低,但是穆成东特意准备的这顿晚餐,仍然是第一次。
1...6566676869...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