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醉也真
他从来没见过笑得那么好看的人。不止是单纯的好看,是那种让人一下子就喜欢、就会围着他转的天生的亲和力。
怪不得宿舍里这些人天天阿骨长阿骨短,即使连面都没见过。
相由心生,说的没错。
“是那个一辩吧?”
时靖宸“嗯”了一声。观众席上传来了一阵女孩子的加油声。
“颜聪枝加油!”
叶离问:“他叫颜聪枝?”
时靖宸又“嗯”了一下。这时候朴亮做完了一辩的发言,阿骨就站了起来。
虽然是在辩论赛场,阿骨说话却不徐不疾,娓娓道来,和他平时指挥时一样,即使是在危急时刻也气定神闲。
叶离完全沉浸在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里,等他发言到了最末尾,才想起去听他说话的内容。
这天的辩论题目是“网络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动化系是正方,中文系反方。自由辩论一开始,两边就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请问对方辩友,通过网络,你可以给你的老师拜年、和女友聊天,这难道没有拉近彼此的距离吗?”
朴亮刚说完,阿骨站起来笑着说:“可我相信你追到你女友一定是要通过面对面交流和拥抱啊。”
观众席上传来笑声和一阵鼓掌声,声音未落,苏小虔腾地站了起来。
“这位辩友你跑题了,”苏小虔小钢炮一样的嘴突突突地说,“我们今天讨论网络是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没有讨论网络是否可以取代面对面交流。我不可能24小时和恋人在一起,通过网络当然可以缩短距离,加深联系。”
“好!”叶离给他叫好。
时靖宸也鼓起了掌:“有点意思。”
这时候阿骨又站了起来:“请问对方辩友,空间距离的缩短,意味着心灵距离的必然拉近吗?”
一句话说完,正方这边有了短暂的沉默,观众席上有女生在喊:“颜聪枝好帅!”
之后,又是苏小虔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对方辩友,网络是一种交流媒介,我们都是基于正常的交流来讨论。你要是非在网上和人吵架然后问我是否意味着心灵距离的拉近实在有些站不住脚吧?请问对方辩友,还是刚才的问题,追女友面对面交流和拥抱的确不可少,但现如今通过网络通讯提高交流效率,网恋或者说最初通过网络相恋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不能否认。”
话刚说完,阿骨笑着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对方辩友,你知道在网络那一头的人是什么人呢?说不定我在网上就扮个女生呢?对于只在网上认识的人,你有安全感吗?”
时靖宸听到这,噗嗤一声笑了:“艳骨就是个大胸美女哈哈哈哈。”
“哈,是吗?”叶离也一笑,一抬头,看见苏小虔的脸憋得通红。
“小虔好像很激动啊。”
时靖宸嘀咕:“他估计认出阿骨了。”
“是么?”
“嗯,刚阿骨那句话刺激到他了哈哈哈。”
正说到这,苏小虔又站了起来:“信任感的建立首先要有一个途径、交往的空间和机会。而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从不认识到认识,没有交流到开始交流,就是一个亲近、信任的过程啊。对方辩友,你交流能力有问题就甩锅给网络不太好吧。”
这句说完,自动化系这边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自由辩论的结束时间也到了。
“小虔是拼了今天。”叶离说,“最佳辩手跑不掉了。”
最后是四辩的发言。苏小虔最后飞快地把自由辩论时说的不好的问题重新陈述,反方也做了总结陈词。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自动化系赢了这场比赛,苏小虔果然是最佳辩手。
“小虔牛b。”时靖宸大喊。大家都围上去庆祝。苏小虔黑着一张脸,一点也看不出取胜的喜悦来。
这时候反方的几个人也走了过来。叶离仔细一瞧,阿骨头发黝黑,在额前分开,皮肤很白,笑起来眼睛里闪着光。他看了看苏小虔,笑道:“你很棒。赢了还不开心?”
苏小虔好像还没从刚才的自由辩论里缓过来,瞥了阿骨一眼,嘟囔着说:“没有不开心。”
“阿骨,吃饭!”观众席上一个女生喊道。
“啊,你是阿骨?”朴亮一听,激动起来,“我是小亮亮,老大你怎么不早说,老大你好帅。”
阿骨回过头一笑:“都是熟人啊?一块儿吃饭?”
时靖宸说:“好啊,一起。”
几个人说着往外走,谁知苏小虔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冒出一句:“你们去吧,我还有事。”
叶离一看,忙说:“那我和小虔去吃,你们一起吧。”
当天吃了午饭,叶离去了系馆,刚走到门口,林莉兴高采烈地说:“上午我面试的不错哦。”
“啊,是吗?”
林莉上午进行的研究生面试,几个面试官,都是系里的老师,童演也在其中。
“嗯,童老师还说我答得很好。笔试的分数我是第一,估计应该没问题了。”
“师姐你真棒,说考上就考上了。”叶离为她高兴,“童老师肯定也很高兴。”
结果当晚,叶离一个人在实验室干活儿,童演皱着眉走了进来,坐在电脑前不说话。两个人并排坐着,电
心斋 分卷阅读27
脑风扇嗡嗡作响。
叶离见他不是很开心,说道:“今天辩论赛,咱们班赢了,苏小虔可厉害了。”
“嗯,知道他不是省油的灯。”
叶离看他没半点高兴的样子,问:“听说师姐的面试不错?”
童演沉着脸没吭声。叶离又说:“刚才肖老师过来,说让交校推优项目的申请材料。”
“嗯,我看见邮件了。”童演想了想说,“这个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我那个无人机的项目给了优秀,正好和一个厂家谈好了合作。”
“你帮我写下申请材料吧。那是之前杨子越和另外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做的,杨子越参与的也不多。这些材料比较繁琐,审得很严格。”
“行。”叶离应下来,“你把资料都发给我。”
童演一边给他找资料,一边说:“林莉的研究生,可能得跟别人读了。”
“啊?为什么?”
童演压低了声音:“下午李院长过来了,说系里有个老教师的孩子,今年也报了这个专业,想跟我读,说对机械臂相关的东西感兴趣。”
“那,那师姐怎么办?”
“她录取不成问题。”
“可是,她想跟你读。”
童演叹了口气:“我知道。学校里的老教师,总要照顾下。”
叶离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替师姐鸣不平。可如果童演驳了院长的面子,那对他来说也不是好事。
怪不得人人都要往上爬,要结交有权之人。任凭什么技术骨干,没有权力,也要学着妥协。
只是不知道这样一来,林莉该有多伤心。
第20章
y城此时正是早春时节,海风也少了些凛冽,多了很多温柔气息。周六的下午,马协组织了一次30k的校跑。从东边笑鸥路往北,绕宿舍区北街往南,沿静修路、平斋路,跑一圈是8公里。
熬过了一段时间的极限状态,跑到最后一圈的时候,叶离觉得身体反而轻松了不少。五点钟的广播台开始放音乐了,刘娜的声音回响在校园里。
“放一首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希望大家喜欢。”
叶离中间一段落下了不远的距离,最后一圈的时候又赶上一些,总之这第一次的30k跑得还算顺利,这让他有了不少信心。伴着歌声和春色,这常人觉得痛苦的马拉松,对于叶离还说,倒不失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这样一周50k以上的训练量,导致他食量大增。偶尔晚上肖老师没有找童演吃饭的时候,叶离就叫他一起去食堂吃饭。童演就笑他比猪吃的都多,原来是给吃穷的。他不仅吃的多,还得注意饮食的搭配,要摄入足够多的优质蛋白和碳水。虽然这样吃,叶离却一天天瘦下去了,渐渐变成了典型的长跑爱好者的体型。
林莉更不用说,前凸后翘,腹部平坦,严格了饮食之后,连马甲线都依稀可见。有时她跑得太热,会脱掉上面的t恤,只穿一件运动内衣和运动短裤。然后操场上所有人的目光,就全黏在她的身上了。本来林莉在系里就很出名,最近两个月,来实验室找她聊天的男生就更多了。这林莉又是个大方豪爽的女生,颇有一副来者不拒的架势。
这天叶离和林莉跑完步,一起回了系馆。俩人把腿架在桌子上拉伸的工夫,隔壁的光学所的薛旭就进来了。
“我天,满室春光啊。”
林莉一边压腿一边说:“这刚春天你就来这么勤,到了夏天你是不是在这不走了啊?”
薛旭也是个厚脸皮的家伙,嘻嘻一笑::“哎,这个主意好,我要换导师,我要跟着童老师。”
“跟着我干嘛?”童演正好走到门口,冲屋里问道。
“童老师,别理他,”林莉瞪了薛旭一眼,问童演,“录取结果有消息吗?”
“没呢,再等等吧。”童演一边说一边走进来,看了看林莉和叶离,“你俩这什么情况?他还行,你这姑娘家家的,干嘛呢?”说着抓起桌子上林莉的外套扔给她。
林莉一边穿一边说:“怎么了都这么穿啊!您没见过跑步的、健身的都穿成这样啊。”
叶离悄悄地躲在一旁,一语不发。童演转过头看他:“你发给我的资料得改改。”
叶离心里只想着赶紧穿上裤子,嘴上答应道:“行,我一会儿去找您。”
“童老师,下周日的马拉松,你一定要来啊。”
“下周日?”
“对啊,咱们学校报了100多个全马呢,系里半马全马算上也有40多人。”
这次马拉松,是a大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自动化系全马报了9个人,半马30多个,另外还有不少人参加10k的短距离跑。每个系都有服务人员,为参赛选手做后勤保障,可以说是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体活动了。
虽然是这样,叶离知道,童演多半是不会去的。一是即使有老师去,也大都是后勤或者体育组的老师去。二是童演事情多,要是他们班的活动兴许还有可能。
“哦,”童演犹豫着,“我看有没有事吧。”
今年本来是个暖春,结果到了比赛的这天,却偏偏下起了雨。整个y城浸淫在迷雾般阴冷的水汽中。
这种天气最恼人,通常两个小时跑下来,衣服鞋都会湿透。叶离不怕冷,他讨厌阳光四射的大晴天。微凉的感觉到让他有些兴奋。
起点是在y城市中心的一个最大的广场上。叶离和参赛的同学一起到了起点处。周围人头攒动,参赛者排在几个临时公厕前等着上厕所。马路牙子上放了一排喝了一半儿的红牛。
因为是阴天,直到了出发的时候,天还没大亮。路灯还亮着,灯下飘着雨丝。
出发时7点半整,人很多,叶离要压着步子才行。路过广场中心的雕塑时,不少参赛者停下来在前面照相。
前面十公里,叶离一直跟着林莉和几个马协的跑友并驾齐驱。到了十公里的补给站,叶离一眼就看见了紫色的校旗。
十公里是第一个补给站,足有几十米长。路两旁围满了看比赛的群众。除了组委会统一的补给,大的企业、组织、学校等都有自己的人守在这里。小桌子上摆着矿泉水、运动饮料、补水海绵,甚至巧克力香蕉等食物。
叶离跑近补给站,看见系学生会的几个熟悉的面孔。他刚刚跑到一个兴奋的状态,微微出汗,各个部位都运转良好,于是拿起一杯水抿了两口就扔掉了。
跑出补给站,人少了不少。雨渐渐大了起来,叶离的头发贴在了额头上,雨水流进了他的眼睛里,很不舒服。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准备好的头带,戴在了头上。15公里处,叶离看了看表,差10分钟九点。
马协的人各个都是密训练,严格按照自己的配速跑步。叶离今天的状
心斋 分卷阅读28
态不错。跑到大概18公里处,林莉有点跟不上他了。
“你先走吧。”
叶离自从开始跑步以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开始的时候落在林莉后面,后来一直和她速度差不多,没想到今天,林莉竟跟不上他了。
“那我先走了,师姐。”叶离扭回头喊了一句,“终点见。”
林莉去年跑完了全马,但成绩一般。叶离这是第一次跑,能不能跑下全程,其实是个未知数。开始冲太快,后续乏力、半途而废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突发的崴脚、抽筋等意外状况。
总之,对于业余跑者来说,完成一个全马,除了科学的训练、顽强的毅力、积年累月的时间投入,有时也需要一点运气。
,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数字。把它踩在脚下,足够一个人骄傲很久。
刚跑到20公里补给站,叶离就听见朴亮在路边叫他。
“叶离,喝点水。”朴亮递给他一瓶水,“刚看见咱学校不少人,真厉害。”
叶离有点渴了,喝了小半瓶,喘着粗气问:“都谁来了?”
今天的马拉松学校宣传了很久。因为耗时长,又不在学校,叶离也不好意思让大家来看他比赛。但朴亮是老早就说要来给他加油的。
“宿舍人都来了,不过出来的比我晚,可能在后面补给站呢。你加油。”
“嗯。”叶离把喝剩下的瓶子递给他,“走了。”
“我在终点等你?”朴亮跟着他往前溜。
“嗯,你坐车过去吧。”
再跑出来,路上的只剩下比较专业的选手了。叶离从上到下全身湿透,也分不清楚是汗水还是雨水。
25公里的指示牌一过,叶离就渐渐感觉到了疲惫。脚上的鞋吸足了水,变得异常沉重。袜子这会儿也又凉又湿,跑起来十分难受。
路上不时地有医务车停在路边,另外还有组委会提供的摆渡车,坐上去就可以直接到达终点。
之后的一段路有轻微的坡度,选手们的速度全都慢下来。叶离不敢停下来走,放慢速度往前跑。没想到再往前,是一处立交桥,坡度很大,选手们必须要爬上去才行。
爬坡是长跑选手最害怕的事情,因为太耗体力了。本来在长跑时,对于心肺功能不错的人来说,疲惫大多是一种缓慢的侵入身体的过程。可爬到这个立交桥上,叶离的大腿已经有了明显的酸痛感,下坡的时候又要用力劲。他跑完立交桥,感觉自己血槽已经空了,全身上下所有的关节都在疼。
疲惫来得比预计的晚,但迅速又彻底,龙卷风一样地席来。
他远远的看见了30公里的补给站,咬着牙跑了过去,找到了校旗。
校旗下站着一个马协的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今天没参赛,只做后勤。他见叶离的样子,问道:“还行么?”
叶离停下来插着腰,说话已经不太顺畅了:“刚有个坡,一下就不行了。”
“30公里,最难捱的一段,尽力就行。”说着递给他水和巧克力。
叶离感觉胃里这会儿完全空了,吃了两块巧克力,喝了点水,又拖着步子往前跑。
刚跑出没一会儿,他心里就咯噔一下,他发现自己岔气了。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长跑开始的阶段,而且是平时跑的不多的选手,是因为身体不适应长跑的节奏而产生的轻微痉挛。叶离平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但此时此刻的的确确是发生了。
身体左下方钻心的疼。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把速度降下来,呼吸尽量均匀,慢慢等待着身体自己调整过来。
路边每隔一公里有个距离指示牌。叶离每到一个指示牌,就告诉自己再跑一公里,这样又捱了四公里,仍旧没有好转。
那个立交桥之后,路上不断有人停下来。
放弃的念头在叶离脑子里出现了。而且出现之后,就挥之不去了。
35公里补给站就在眼前,他决定跑到那,至少休息了也可以喝水吃东西。
他跑到补给站,插着腰喘气,连找熟人的力气也没了。
“叶离,怎么样?你真棒!”苏小虔这时候居然跑了过来。
“不行……跑不下来了。”叶离捂着身体左下侧,那地方实在太疼了。
“那就歇会再跑?”
叶离心想,歇会儿就跑不动了,只是这会儿他也没力气跟苏小虔说话了。
苏小虔又问:“前面不就7公里了吗?”
35公里是马拉松的鬼门关,无数人放弃在这里。这最后的7公里有时候是业余选手的魔咒。
苏小虔往周围看了看,不少人都在这停了下来。
“那,那你还是别跑了,已经很棒了。”苏小虔见他脸都白了,安慰道。
叶离问了句:“看见林莉了么?”
“没有,看见几个师兄过去了。”
叶离点点头,不知道林莉在他后面什么地方,还在不在跑。
“咱们坐个摆渡车去终点?时靖宸在终点等你呢,朴亮也去终点了。童老师也在。”
第21章
“什么?童老师……在哪?”
“在终点。今早他给我打电话,问了情况,说直接去终点等着。咱们班跑了10公里和半马那几个都已经过去了。还有女生宿舍几个人,也都在呢。”
此时叶离本来逐渐慢下来的心脏,又突突地狂跳起来。
“你也坐车过去吧,”叶离把吃剩下的半根香蕉扔给苏小虔,“我一个小时之内肯定到。”
“哎,你干嘛?还要跑啊。”
“嗯。”
“别硬来啊,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
“知道。”
雨还在下,花花绿绿的雨伞在路两边排开。叶离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左腹还是疼,那种身上每个零件都在超载运转的感觉又回来了。这会儿步子有点迈不开,但他不敢走。跑马的都知道这一点,一旦开始走,就很难跑起来了。
又这样跑了几百米,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小伙子加油”。叶离抬眼一看,左侧跑过去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没看见他正脸,只看到那个朝气蓬勃的背影。
这时路边平坦,叶离又勉强地跑了一会儿。前面一个大弯,转过去就是最后的几公里。弯有点急,还有点下坡。叶离的速度很慢,糖原早就被消耗个干净,身体已在强弩之末,加上凉风冷雨,结果转弯的时候,右腿小腿突然抽筋了。
他疼得叫了一声,支持不住,坐下来拉腿。小腿跟个铁疙瘩一样硬,仿佛抗议着大脑荒唐的决定。
旁边恰好有医护人员,过来帮他拉伸。这钻心的抽搐感来得迅猛,走得却不那么容易。叶离站起身,尝试着右腿着地,从走开始,让小腿肌肉慢慢适应。
可能是抽筋的痛苦更胜一筹,这
心斋 分卷阅读29
会儿他已经感觉不到左腹的疼痛了。
39公里,右小腿还在隐隐作痛时候,左小腿又抽了。
身体已经全面崩盘,什么配速、什么呼吸节奏,已经毫无用处了。
这时候雨停了,叶离坐在地上拉腿,却起不来了。
他抬起头,想看看能不能看见终点的拱门。
突然,叶离的眼前出现了一条粉白色的樱花路。
肆意开放的樱花好像一片云,突然浮在了视野里,一直延绵到远处。
不知为什么,叶离突然有点想哭了。
童演和一堆学生等在终点,这会儿系里有三个人跑完了全程。大家围过去讨论着今天的比赛。
“后面还有谁啊?”
“叶离?他能下来么?”
“够呛,他第一次跑,只跑过两次30k。”
“嗯,今天天气太差,35公里地方抽筋了一大片。”
“几个跑完半马的已经过来了。”
“我擦,30公里那个大坡太坑爹了。”
“还有林莉吧?”
“林莉30公里补给站我看见她了,好像也是抽筋了。”
童演没见过叶离跑步的样子,也想象不出来。后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熟悉的影子,踩着樱花跑过来,他不敢确定那是叶离,因为他们说他不会从拱门那边过来。
那人头发被雨水染黑了,乱糟糟地束在头上。周身上下都是湿漉漉的,小臂和腿上泛着水光,纤长的肌肉清晰可见,好像一直处于拉伸状态。那是一种不易发觉的力量,执拗且坚韧。
童演确定了,这力量的主人是他的学生,那个年仅19岁的少年。
童演仿佛看见了这力量被时间放大之后的样子。不知道以后哪家的姑娘可以幸运地俘获他这个学生。
童演在心里嘲笑了自己这个莫名其妙的想法,往前走了几步。
叶离跑过来,步子不算轻松,但也没显得多痛苦。好像一天之间他的眼窝就陷下去了,鼻梁高挺出来。一双眼睛黑漆漆的,深邃通透,仿佛被水汽浸湿了。
几个人呼啦一下都围了上去,七嘴八舌起来。
“刚他们还说你跑不下来呢。”
“叶离太牛b了。”
“刚35公里看他都不行了,居然跑下来了。”
刘娜也凑上来说:“我上午有个家教,11点飞奔过来,没想到真的赶上了你到终点,你太棒了叶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