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异界城堡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星际战列舰

    他对这个疑问已经有了个大概的猜测。

    然后杨松走进了神秘的难民营帐篷,拨开门帘,走进之后发现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这让他大失所望,他还以为里面有什么复杂机器或者有神秘的图案呢。

    回到府邸,看着杨忠呈递上来的统计,统计着这次征召的人数,以及这些百姓里面出现的各种人才。

    这次征召了一千多人,计有三百余户,各种人才近两百人,从这个比例来看来,出现的人才也多了点。

    照理说,一千来人,有十多人会读书识字了的就很不错了,就算加上各种手艺和各类匠人,能有个四五十人才是正常的比例。

    要知道在华夏古代,最多的就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了,占据了社会上人口的九成左右,剩下的一层左右才是其他的各行各业。

    杨松转眼一想,管它呢,毕竟这是好事,就不必为这点好事去烦恼太多。

    这次扩充人口忙碌了一天,一直都在现在,现在闲下来,发现领地的人口已经有五千多人,领地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这一步虽小,但他相信,随着一步步的发展,领地会越来越强盛,越来越繁荣。

    经过简单的计算,现在领地每一季度都可征召一千人,但是随着发展,以后肯定会变成每天每时每刻不间断的征召,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领地才算发展到略有小成。

    领地随着新的百姓的加入,又开始了新的建设,因为系统奖励的民居已经没有多少剩余的了,幸好的是天启城内的空地还有不少。

    天启城东边已经没有空地了,所以在天启城的南边开始新的居民区建设,按照城东的建筑规格和模式开始修建民居。

    在城南市场区的西边又规划出两块居住区,修建完成后可以拥有八百栋民居,这也是天启城内最后的居住区了,以后只有向城外扩建了。

    城内不是没有空地,城西的空地是预留着修建各种功能建筑和作坊的。

    城西纵向主道东边挨着领主府邸的是修建的各种官府建筑,沿着大道一字排开,比如,法院、镇衙、巡捕房等。

    而大道的西边有着横向的通向城西城门的主道北边是那座初级兵工厂,主道南边则是新修建的各种作坊。

    因为有了各种人才,兵工厂也开始运作了,虽然不是全功率,只是初步运作,但至少也是领地的第一座开工的工厂了。

    兵工厂现在负责给军队提供武器装备的维修以及试生产少量的冷兵器,因为采用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所以就是试生产的情况下产量还是比起作坊来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兵工厂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发新型的武器装备,特别是火器。

    所以杨松下令兵工厂负责武器装备的生产,铁匠铺之类的作坊只负责如锄头斧头之类的民用工具的打造,进行军民分离。

    而且在前不久,外出勘探的人员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天启城的北边山区里面发现了一座铁矿矿脉,具体分布和储量还不清楚,还正在勘探之中。

    这下钢铁的原材料有着落了,杨松准备就近建立个小村,负责采矿和冶炼。但也要等到下个季度征召完百姓后才行。

    这座铁矿距离天启城大约有十公里路,处在山区的边缘,易于开采和运输。

    据勘探人员所述,根据地形地势判断,估计山区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矿物。

    在西边的是森林边缘也建立了一个伐木场,有一百多人在这砍伐树木,因为距离天启城没有多远,只有五里,步行只要一个小时就可抵达。

    所以从探查到这个森林开始就在开始采集木材了,现在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木材运抵天启城,给天启城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天启城的建设不止要用到很多木材,其次用的材料就是砖瓦了,为此,杨松在城西北外挨着河流的地方建立了一排窑炉。

    这些窑炉不止可以提供砖瓦,还可提供陶瓷器,在河边不远处就是一片丰富的黏土,这也是他把窑炉建立在这个位置的原因之一。

    建在这个位置不止用水和排污很方便,距离原料的位置也近,窑炉的西南方向就是伐木场,可以就近提供木炭。

    窑炉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烧制优秀的木炭,不止可以用来烧制砖瓦陶瓷,还可为领地的居民提供方便的燃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燃料排第一还是有它的原因的。

    文明的第一缕光线就是从人类掌控火而开始的!

    说到柴米油盐,就不得不说杨忠的工作为杨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杨松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人,虽然他已经尽可能全方面的去思考了,比如住房问题,在他以前的时代可是全民性的,所以他能考虑到。

    而一些在生活中很常见却又是必需品的事务他就多有考虑不周之处了。

    杨忠有一天来到府邸,说道:“主公,属下得知百姓这段时间里劳作无力,便去调查了原因。”

    “喔,还有这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主公,属下已查明,是因为领地百姓缺盐造成的,领地百姓的粮食虽然是统一发放的,但是没有发放这些生活必需品,因为整个领地都没有多少食盐。”

    “竟然是缺盐造成的,那你尽快在海边建一个晒盐场,尽快恢复领地百姓的身体,以后像这样的事你不必来请示,直接去办就行了。”

    “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去办。”杨忠也二话不说直接离去办事了,他现在可忙了!

    杨忠提醒他领地的百姓浑身无力是由于缺少食盐造成的,他才知道生活中还有这个不起眼的白色粉末。

    他也知道盐对人体的重要性,只不过记不得这么多罢了。

    食盐的咸味是钠离子产生的,但是食盐对人体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调味,而是维持了人体的渗透压的平衡,和其它的生理需求。

    &




第九章 新的阶段
    稍后听取了李宝关于周边海洋的具体情况,水手训练的情况。

    还有就是李宝提出缺少专业的补给船只,只能把仓库里的弹药减少一部分来储存补给。

    所以探查周边海域的进度很是缓慢,每次都要回航补给后才能继续出发。

    可惜现在处理的第一批木材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制造船只,而且就算如此也只能打造些渔船和小船,大型的海船需要的木材要求很是严格,目前还没有找到优秀的的木材,特别是龙骨。

    看来只有继续研究更先进的造船工艺,要么就只能让系统提供完善的造船技艺和实用的图纸。

    幸好还有三艘战舰提供参考,但是在不能拆解研究的情况下,获得的成果也没有多少。在没有办法造出合格船体的情况下,就只能研究下船帆和布局了。

    ------------

    时间就这样坚韧而又稳定的向前走去。

    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万物收获的季节。

    东城外的水田里一片片的水稻早已经被压弯了腰,黄橙橙的稻穗饱满充硕,远远的看着,心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

    收获总是喜悦的,第一季的水稻即将收获,从育芽开始,插秧到收获,过去了三个月了,从现在的田亩来看,每亩的产量非常喜人。

    杨松听杨忠和方庆来报水稻即将收割,所以来到城东的水稻田来看了看。

    “主公,天启城第一次的水稻即将收获,还请祭祀天地神农,一则凝聚民心,二则以正正统”。杨忠伫立在政务大厅的中间严肃建议道。

    “属下复议,主公,这一次的收获具有非凡的意义”。农桑从事方庆接着道。

    杨松想了想,便道:“好,杨忠,你去准备吧,几天后就祭祀天地、神农,开始收割水稻。”

    是啊,这个时代,祭祀是非常神圣的,是深入民心的,不仅仅是迷信,而是华夏人民的朴实、勤劳以及智慧的的结晶。

    华夏人民是用自己的双手勤劳的创造文明,创造财富,创造未来,然而最后最易受伤害的却还是他们!

    祭祀的仪式感可以让勤劳的华夏人民所得的收获可以心安理得,为了从天地间索取所得而充满的不安,以及收获时的喜悦有一个宣泄的途径。

    华夏自古以来就讲究人也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这些不是其他民族的人能简单理解的。

    用现在的思想来看这些问题也有很多人很不理解那时候人民内心的感觉。不安不存在的!敬畏那是什么感激不会的!

    因为现在的这个社会充满利益之间的交换,我付出了什么,然后能获得什么,虽说也没错,但那种最朴实、最真实的感情却淡化了!

    所以在古代,祭祀是庄严的、重大的,非一国之君、一家之主,是没有权力举行的。它同出兵征战、收获庄稼、开疆扩土等重大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

    ------------

    这天一大早杨松就来到东城外,此刻在稻田边的空地上已是人山人海,空地挨着城墙边有一座高台,这是临时搭建的祭祀台。

    祭祀台上最高处放着一张长桌,长桌上面放着三畜、香炉,下面是团蒲,然后是燃烧着的四足铜鼎,祭祀台四角立着长幡。

    杨松身穿深色长袍,头戴礼冠,脚踩云靴,一身正装站在祭祀台下,旁边依次站着大小官员,除了海军统帅李宝出海探索外,其他的人都来了。

    “吉时到,祭祀开始!”随着杨忠一声高呼。

    “轰轰~”

    一阵炮响,一阵铜锣鼓声后,全场寂静!

    杨松踏着坚定地脚步,一步一步慢慢而又稳重的走上祭祀台。

    “叩拜天地!”杨忠呼道。

    随着杨松跪在团蒲上,全场不管是官员百姓,不管是男女老少,全都跪了下去。三次磕头后起身。

    “上香!”

    杨松接过三支长香,在铜鼎里点燃后走向供桌,作揖三次后把长香插进香炉后退到一旁,身后的主要官员依次上香。

    “请祭词!”

    杨松站在祭祀中央,面朝供桌展开由竹简书写的祭词,朗诵起来。

    “今异世华夏炎黄子民,因天地恩泽,落户此地,终日勤勉,方有所获,今祭祀天地,以报天地之庇佑~~”

    祭词记录了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做些什么,感谢天地的庇佑,有此次丰收等等内容。

    杨松把祭词朗诵完毕,把竹简投入铜鼎焚烧。

    然后杨松面朝台下百姓又讲了一些话,主要是讲些鼓励激励官员百姓的话。

    杨松下得祭祀台,再到不远处新建的神农庙再次祭拜先祖的恩德以及望其庇佑!

    最后随着一声“礼毕!”,一阵炮响,一阵铜锣鼓声后,全场轰动,手舞足蹈,激动非常!

    杨松随后来到稻田,亲手握着收割镰刀,开始第一次收割,第一珠水稻的收割。

    等他完成仪式后,看热闹的百姓中的农民们纷纷下田收割捆扎,脱粒稻谷,分工明确!

    这时的杨松站在稻田边看着忙碌的百姓,对一边的杨忠和方庆道。

    “注意稻谷的保存,然后计算一下平均每亩的产量是多少,总共收获了多少,忙完后再办一起庆典,一次丰收庆典!这样就可以安定百姓惶恐不安的内心了。”

    “遵命,主公,主公英明。”两人回道。

    其实杨松和百姓一样,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方,还有陌生的人和事,内心中总是存在着一缕淡淡的惶恐和不安,只是因为生存的压迫下大家都没表现出来,趁着这个机会,杨松准备消除掉大家内心不安定的因素。而办一场庆典,让大家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的热闹上一场,发泄一下,这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法了。

    叮~

    恭喜宿主成功举行一次丰收祭祀庆典,获得奖励:

    人口一千

    大科学家一人

    科学研究人员五人

    研究院一座。

    庆典结束的那一刻系



第十章 阶段汇报
    这些人物的出现解决了杨松很多用人的烦恼,一些事情也就不必事事亲为了,可以轻松一些,领地的发展也可更加快捷了。

    “首先欢迎各位大才的到来,鄙地初创,一切简陋,怠慢之处还请各位海涵,而各位的到来相信会改变领地的现状。”

    杨松言简意赅的和几人相互介绍闲谈了几句就开始办正事了。

    他把沈括任命为研究院院长,秦九韶、陈旉、杨忠辅为研究员,各自负责自己的项目,批准了一批资金用来研究。

    因为现在的领地还没有一个“朝廷”或者说是“中央”,这些人的才能都没地方发挥,只能当研究员进行研究了!

    再亲自把朱熹带到学校,介绍个学校老师认识后,让朱熹出任教育方面的领导,藏书楼也归他管。

    对于朱熹的到来,学校的老师非常兴奋,韩玉对于取代他领导职务的朱熹没有什么怨言,毕竟跟人家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认命宋慈为检察监督的负责人,负责行政、司法等方面的监督。

    最后让陈旉负责领地的生产和工程,也就是管理作坊、手工业和建筑工程以及以后的工业。

    把所有人都安排妥当后时间已经很晚了,准备明天去找陈旉商量一下修建各衙门的问题。

    ……

    第二天,用过早餐,找到陈旉时,他正在巡视作坊区,看样子是在熟悉领地具体的运转方法。

    “陈旉,现在天启城和海军村都还没有修建专门的衙门,都是用民居暂时用作办公,你去组织一支专门用来修建各类建筑的工匠队吧”。杨松郑重说道。

    “是,主公,属下这就去”。陈旉恭敬的回道,说完竟然就准备去了。

123456...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