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隋末之群英逐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铭启小郎
“叮咚,检测到陆文龙斩杀陶震霆,宿主获得灵魂点数9个,当前灵魂点数总额上升至172个。”
交手不过几个回合,陆文龙便连斩二将,张应雷、陶震霆麾下的唐军士卒哪里还有胆色和陆文龙率领的隋军精骑交战,被隋军铁骑赶鸭子一般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仆固怀恩率领的突厥军队也被马超率领的精锐杀得几度溃散,这些突厥军队虽然都是仆固怀恩的族人,不仅对仆固怀恩忠心耿耿,而且个个人高马大骁勇擅长。但是他们面对的隋军也是从幽州军中精挑细选武艺高强之辈,在沙场上和女真人几度血战磨砺而出的精锐之师,又在飞狐陉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对上刚刚急行军而来的突厥军队自然占尽优势。
仆固怀恩本人在面对剽悍生猛的马超,也是勉力招架难当锋芒,全身上下已经被马超的长枪添上了十几道伤口,鲜血不断地流出。
谷鋅
“隋军蛮子,就是死,我也要拉你垫背!”
仆固怀恩心知自己已经到了极限,大吼一声,手中马槊奋勇向前刺出,一副与马超不死不休的样子!
“突厥蛮夷,做你的青天白日梦去吧。想和我同归于尽,你有那个本事吗?”
马超冷笑一声,长枪挥舞,左右开档,丝毫不给仆固怀恩近身的机会。二十几个回合之后,仆固怀恩气喘吁吁,力不能支,马槊挥舞得越来越慢。
“突厥蛮夷,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吧!接下来就看你马爷爷的厉害了!”
马超也察觉到仆固怀恩的状态,大笑一声,顿时反守为攻,枪法凌厉,瞬间便将仆固怀恩逼到了绝境。
又战了十几个回合,仆固怀恩已然到了穷途末路之境,被马超看穿破绽,一枪刺穿仆固怀恩的胸膛。
“叮咚,检测到马超斩杀仆固怀恩,宿主获得灵魂点数10个,当前灵魂点数总额上升至182个。”
马超斩杀仆固怀恩,陆文龙斩杀张应雷、陶震霆二将,左右两翼的唐突联军士卒群龙无首,被两翼的隋军骑兵杀得节节败退。
“众将士,建功立业当在此刻,杀啊!”
黑石岭上,张辽也看明白了局势,唐突联军大势已去,当即也是大吼一声,率领麾下的士卒如离窝的蚁群,呼啸着从高处冲杀下来。
隋军四面夹击,唐突联军除了关羽仍在率军奋力抵挡霍去病,其余方向的士卒均已失去了抵抗的意志,被隋军杀得尸横籍枕,血流成河,染红了大片土地。
即便是关羽所部,面对着霍去病率领的万余精锐铁骑轮番的冲击,也已然是风中残年摇摇欲坠。关羽的武艺与霍去病不相上下,可论起统兵征战临阵指挥,关羽的表现虽然也是中规中矩可圈可点,但比起霍去病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眼看着麾下的士卒越战越少,关羽不由得心急如焚,爆喝一声,手中青龙偃月刀奔着霍去病猛劈了下去,两眼间凶光四射,恨不得将霍去病斩成两段。
霍去病毫不畏惧,两腿夹紧马腹,战马长嘶迈开四蹄狂奔,长枪高举,迎着关羽的刀锋便刺了上去。
两人都是武力满百的猛将,实力完全在伯仲之间,一个咆哮如雷,双臂间的肌肉爆炸性般隆起,青龙刀毫不停歇地狂劈而下,一招一式之间仿佛都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另一个长枪抖擞,团团枪影暴现,在阳光下寒光逼人,仿佛群虎出山,扑向半空中那条腾飞的青龙。
两将激战成一团,关羽一刀劈了下去,霍去病侧身一闪反手便是一枪刺出,关羽及时撤回大刀狠狠地将霍去病的长枪荡开,就这样你来我往,马走龙蛇,恶战上百个回合却难分胜败。
“关羽匹夫,你已陷入我军重围,还不速速下马授缚!”
唐突联军被隋军杀得丢盔卸甲,四面八方有无数的隋军呐喊着围了上来,马超挥舞着长枪,陆文龙两杆绿沉枪摇曳,张辽手中战刀高举,纷纷疾驰着战马朝着关羽围了上来。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五十三章 擒贼擒王
“隋军匹夫,以多欺少,都是些无耻之徒!”
关羽冷喝一声,警惕地注意着四周。
“关羽匹夫,无谋之辈。沙场争斗本就是你死我活,难不成站在原地让你砍才算是合了你关羽心意!”
四人之中, 张辽最为成熟稳健,毫不犹豫地反驳一句,舞刀就朝着关羽杀去。
马超和陆文龙听到张辽暴喝,也不再迟疑,朝着关羽举枪便刺。
这四人当中,即便是武力值最低的张辽,没有个百八十个回合关羽也休想拿下。四人联合对付关羽, 关羽如何抵挡得住?
短短十个回合下来, 关羽全身上下便已经平添了十几处创口。
“关某就是死, 今日也要拉一个一同共赴黄泉!”
心知今日难逃一死,关羽怒目圆睁,一瞬间便把目光投向张辽。
一则是张辽在四人当中武力最弱,二则张辽原先是吕布部下,原为唐将,后来被俘投降隋军,在关羽心中那便是十恶不赦的叛徒。
“张辽匹夫,受死吧!”
一声咆哮,关羽奋进全身力气,手中青龙偃月刀高举猛地劈下。
霍去病、马超、陆文龙三人看到关羽门户大开,当即举枪刺了出去。霍去病直刺关羽咽喉,陆文龙双枪刺向关羽两肋,马超长枪横扫而出,千斤之力直奔关羽头颅。
只不过关羽仿若未觉,大刀完全没有收势,直劈张辽。
霍去病、马超、陆文龙三人见状顿时面色大变,这才明白关羽这是打着同归于尽的想法, 可是他们手中长枪已然刺出, 想要在撤回去相助张辽也来不及了。
那边张辽也看明白了关羽的用意,毫不犹豫举刀便挡。
关羽的长刀率先落下,重重地撞在了张辽的刀杆上,一声耳欲聋的金属撞击,火星飞溅如星。
张辽的虎口迸裂,而由手臂灌入体内的巨力,搅动着他的五腑六脏翻涌激荡,张嘴便喷出一口鲜血,不过他还是挡下了关羽这全力一刀。
眼看张辽堪堪挡了下来,霍去病三将放下心来,长枪发力全力刺出,将关羽庞大的身躯贯穿。
关羽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张辽,似乎是不甘心没有带着张辽共下黄泉,缓缓地栽倒马下身亡。
关羽、仆固怀恩、张应雷、陶震霆四将全部战死,他们麾下的将士则是土崩解瓦,呼啦啦的跪倒于地,纷纷的向隋军拜跪求降。
两万唐突联军,战死六七千人,万余人被俘,只有不到千人的残兵狼狈逃脱隋军的追杀,前去向李元吉、朱元璋、窝阔台报信。
谷髠
。。。。。。。。。。
“完了完了,这可如何是好?”
收到败兵回报飞狐陉已经被霍去病抢先一步占领的消息,李元吉是彻底慌了神,坐在帅位上不停地喃喃自语。
闻讯而来的朱元璋和窝阔台也是面色难看,朱元璋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隋军当中到底有多少能臣猛将,河北的岳飞,中原的薛仁贵,幽州的韩信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杰出统帅,如今冒出来的这个霍去病对骑兵的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明王,而今飞狐陉也落入隋军之手,我军退路全被隋军占领,事到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窝阔台脸上也有些焦急之色,看向朱元璋问道。上一次只有朱元璋看出了飞狐陉这一条生路,虽说让隋军给堵上了,但也不能否认朱元璋的战略眼光远在他们之上。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眼下我军后路皆被断,想要全身而退已没有可能。为今之计唯有壮士断臂!”
“壮士断臂!?”
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霍去病所部都是骑兵,兵虽精但兵力不多,据险而守又是放弃了骑兵的优势,我军全力一搏他们未必拦得住。只不过对面的岳飞所部一定会尽起精锐追杀,我军必须要准备一支精锐为全军殿后。”
朱元璋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他人都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这支殿后的军队将面对岳飞率领的河北军团近二十万精锐的全力猛攻,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必然损失惨重。
“明王的看法也太悲观了!”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却见说话的乃是陪同李元吉而来的监军童贯。
童贯虽然是宦官,可也披挂着一身铁甲,童贯的身材和其他的宦官不同,虽然比不上吕布吕具等猛将,但也颇为高大威猛。
看到众人看来,童贯不卑不亢地说道:“既然注定要牺牲一支精锐殿后,咱家以为不如让这支精锐牺牲得更有价值。
听闻隋朝皇帝杨杲御驾亲征到了井陉,咱家以为若是能够活捉或者斩杀这个小贼,即便我军兵败河北,那也是值得的。”
李元吉、裴寂、朱泚等人闻言皆是面露喜色,一旁的裴寂像是受到启发一般,转头向窝阔台说道:“王子殿下,烦请你传书给铁木真大汗,请他再派遣一支精锐军队南下并州和我军前后夹击井陉的隋军,如此我军就更有几分胜算!”
“殿下,末将不才,愿领精兵一支北上,阻拦飞狐陉的霍去病所部。”说话的是童贯的心腹大将刘延庆,因为军中众将嘲笑他依附宦官,立功心切迫切地想证明自己。
“好!”
李元吉从长安出发,沿途护卫都是由刘延庆负责,伺候得李元吉舒舒服服,因此他对刘延庆还是有几分好感,当下便任命刘延庆道:“刘将军听令,孤给你两万精兵,我军和杨杲小儿亲率的中原兵团决战之时,你务必抵挡住霍去病所部。”
“殿下。”
裴寂看了朱元璋一眼,不怀好意地开口说道:“明王殿下所部久在河北,熟悉河北地理,微臣以为由明王殿下率领本部精锐抵御岳飞乃是最佳之选。”
看到裴寂不停地眨眼睛,李元吉愣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打算消耗朱元璋的嫡系部队,当下也是冷笑着开口说道:“明王殿下,孤以为裴相国所言极是,你觉得呢?”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五十四章 无能误国
李元吉和裴寂的算盘,岂能瞒得住一代明主朱元璋。
看着面前不怀好意的李元吉和裴寂,朱元璋面带怒色,几乎就想开口拒绝,但看看在一旁同样面带冷笑的窝阔台和冒顿,心知独木难支, 这才咬着牙点了点头说道:“好,孤会带领麾下的将士尽全力拦截岳飞。”
。。。。。。。。。。
“李元吉匹夫,裴寂蠢货!”
回到自己的营帐,朱元璋怒不可遏,一脚踢翻了面前的帅案,破口大骂。
“主公暂息雷霆之怒!”
朱元璋的首席谋士李善长劝说朱元璋道:“虽说李元吉匹夫让我军殿后颇为可恨,可若是他们真能斩首成功则收益无穷。杨杲小儿的长子如今不过三四岁, 若是杨杲小儿身死隋军必乱, 我军留下殿后反而最靠近河北,抢先反击或许能够重新夺回河北。”
“愚蠢!”
听到李善长的开导,朱元璋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毫不留情地斥责道:“李元吉、裴寂童贯那几个纸上谈兵的蠢货异想天开也就罢了,你怎么也看不明白局势?”
李善长顿时愣在了原地,朱元璋余怒未消,继续说道:“擒贼先擒王,说得好听,可你也不看看眼下是什么情况。
井陉之地何等险要,杨杲身边还有十几万隋军精锐,薛仁贵统领的中原兵团是最早成军,先后经历平定瓦岗还有洛阳大战,其精锐程度甚至可能在岳飞兵团之上,单凭李元吉和窝阔台那边兵马,他们哪来的信心去进行什么斩首行动?退一万步讲,纵然他们能击溃井陉的隋军,杨杲小儿是蠢货吗?形势不妙还会站在原地等着李元吉来砍?”
“身处绝境之中, 不想着拼尽全力奋力一搏谋取生路,反而分散兵马四面出击,内部仍要勾心斗角坑害友军,如此局面。”
朱元璋握紧了手中佩剑,摇头叹息,对前程已不报多大期望。
“可是主公。”
李善长摇头叹息:“我军粮草辎重全都仰仗唐军提供,纵然再有不愿,一旦李元吉那匹夫掐断我军补给,则我军十万将士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朱元璋无奈,他虽有雄心壮志满腹韬略,可奈何形势比人强,只能屈从于李元吉这个无谋之辈。
“传令三军,做好备战准备,这一战,也不知我河北儿郎能有多少活下来!”
谷娜
朱元璋叹了口气,转头背手走回后帐,淡淡地留下了最后这条命令。
。。。。。。。。。。
隋帝杨杲亲率十数万精锐闪电奇袭并州,攻取雀鼠谷、井陉要地,斩杀唐军大将李存勖,活捉宋金刚。隋军勇将霍去病率领三万精锐长途奔袭,抢占飞狐陉,将李元吉、窝阔台、朱元璋三家联军近三十万大军锁在河北之地,一时间天下震动。
唐皇李渊得报之后,原本就有些虚亏的身子经受不住打击一度晕厥了过去,经太医抢救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快,召集各路军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出困在河北的大军。”
也不怪李渊失态,虽然在历史上李渊的名声完全被儿子碾压,被戏称为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皇帝,但若是现在他还看不明白局势,那他也太对不起唐高祖这个庙号了。
实际上李渊心里很明白,眼下唐朝各路军马当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就是目前被困在河北的十万并州军,即便是李世民率领的关中主力,在经历巴蜀之败后已经元气大伤,实力上也输了并州军一筹。
一旦并州军团全军覆没,那李唐的军事实力可以说垮掉了半边天,到了那个时候他李渊就彻底退出了争霸天下的舞台,最好最好的结果就是像刘武周、梁师都那般向突厥人摇尾乞怜,勉强保住西北边陲上的一两个小郡苟延残喘。
这个道理李建成也同样明白,在得到井陉失陷的消息后,他不假思索说动忽必烈和论钦赞,二十万联军不计代价狂攻阌乡,可是面对孟珙的铜墙铁壁,始终没有前进寸步。
“杨杲小儿,缘何如此好命?麾下有如此多能征善战的将军效命,苍天为何助隋不助唐啊!”
望着横亘在面前的阌乡城墙,看着又一次攻城失败如潮水般退下来的兵卒,李建成无奈长叹:“大唐,危矣!”
唐朝震动,朝野上下一片哀叹,不少官员已经在默默准备后路,想尽办法联络隋朝官员准备改换门庭。
而远在草原上的铁木真得报之后,心情同样没好到哪里去。幽州战败,突厥损兵折将十余万,这已经让铁木真威望受损,若是再丢了窝阔台的这十万兵马,只怕他再也强压不住下面那些部落酋长了。
眼下草原上已经有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耶律阿保机的残部耶律大石纠集了一批耶律阿保机的旧部,又接受隋朝的册封,得到了隋朝的金钱资助,四处兴风作浪,虽然还没有酿出大规模的叛乱,但若是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说不准就会有人跳出来和耶律大石勾结。
还有阿史那家族,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父子两代四位可汗在突厥建立起的崇高威望根深蒂固,当年那些阿史那家族的死党畏惧铁木真的强势不敢有所动作,可随着铁木真兵败幽州,这些人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如果铁木真无法遏止局势的恶化,这些蠢蠢欲动的人就会彻底走到明面上来。
要知道,颉利可汗的儿子还有那个在突厥人心目中同样有着不小威望的义成公主都在隋朝,一旦隋朝打出替颉利可汗复位的旗号,那些阿史那家族的党羽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铁木真投奔到隋朝的旗下。
所以,无论如何,铁木真都要想办法救出被困的窝阔台部。他硬着头皮从薛延陀、回纥、铁勒各部抽调出了八万大军,由他亲自率领南下并州,汇同唐朝驻守在太原的万余军队向井陉进军,做最后的一搏。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五十五章 弃暗投明
李元吉虽然无能,但是他麾下还是有几个看得清局势,知道轻重缓急的人,在李克用辛云京李嗣昭等几位大将的强烈建议下,唐军和突厥军很快拔营而起向井陉杀去,只留下朱元璋的军队在漳河沿岸设防拦截岳飞所部。
李元吉给朱元璋留下了十五日的粮草, 但这些粮草却由他的亲信护军薛宝掌管,李元吉临走之前密令薛宝,若是朱元璋敢强抢粮草辎重或者擅自撤军,不必犹豫,立刻将全部粮草焚毁。
薛宝是李元吉的死忠心腹,历史上他就向李元吉呈递符箓说“大王的元吉二字合起来就是唐字。”, 怂恿李元吉同时把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年长哥哥全部干掉自己当皇帝,听到李元吉的命令后当即恶狠狠地点了点头。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 对于三家联军的未来看法更是黯淡, 他麾下的将士听说这件事更是义愤填膺,大骂李元吉无耻拿他们河北将士当炮灰的同时,对追随朱元璋也产生了几分动摇。
“站起来,不准松懈,隋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攻过来了。”
朱元璋麾下将领阮君明领着几个亲兵巡视着自己负责的防区,发现了几个靠在地上打盹的士卒,当即上前呵斥道。
随着唐军和突厥军的离去,漳河两岸的攻守形势顿时逆转,留下来的朱元璋军已经全面转为守势,依托营盘和隋军对峙。为了加强防御,像阮君明这样的中层将领时不时地会出来巡视。
“阮将军,阮兄弟!”
就在阮君明厉声呵斥几个偷懒士卒的时候,传来了一阵呼喊声,阮君明抬头望去,却见是他的同僚董康买。
“董兄。”
阮君明和董康买一样,都是窦建德时代便已经起义的将领,私交不错,当下便拱手答礼道:“你怎么来了?”
董康买先是看了在一旁被阮君明呵斥瑟瑟发抖的几个兵卒, 淡淡说道:“阮兄,看在我的面子上,就放他们几个一马吧。弟兄们现在也不容易,薛宝那个匹夫把我们的粮食捏的死死的,还以次充好,弟兄们吃不饱难免会偷懒。”
阮君明看了那几个兵卒一眼,挥了挥手说道:“看在董将军给你们求情的份上,这次就饶你们一次,日后若是再让我抓到定不轻饶!”
那几个士卒千恩万谢,连忙离去。
“董兄,到底什么事?”
阮君明当然知道董康买不可能是为了几个兵卒过来,看到几个兵卒走远便扭过头来看着董康买问道。
“确实有件事情想跟阮兄弟商量,走,去我那里!”
董康买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帐篷那边。阮君明会意,两人便一前一后朝着董康买的帐篷走去。
阮君明走进帐内,这才发现里面竟然已经围坐了好几个人,而且几个人都是阮君明熟识之人,有刘雅、曹湛、王小胡,都是当初窦建德的旧部。
“人都来齐了!”
谷鲓
董康买拉着阮君明坐下之后,走回到自己的主位坐下,转头对着帐后说了一句。
话音刚落,一个儒袍文人便缓缓走了出来,阮君明、刘雅等人顿时面色一变,因为这个人他们都认识,正是先前朱元璋的谋士,后来跑去幽州投奔隋军还蒙骗铁木真得手的随何。
“先生怎么来这了?”
阮君明率先发问:“听闻先生如今已经投靠隋皇杨杲,莫不是那边对先生不好先生又想重回主公麾下。”
随何听出了阮君明话语中的嘲讽之意,不过他也不在乎,淡淡说道:“陛下对我恩重如山,随何深感皇恩浩荡,断无叛国之心。今日前来是为了救诸位将军的性命。”
一旁的刘雅冷哼一声:“既然先生已经认定杨杲为主,我等与先生便是敌对,先生怎么会有如此好心前来救我等性命?我等又何需先生救命?”
随何淡淡一笑,道:“如今局势,诸位将军都很明白,陛下奇兵突出,已然断了你们的归路。那李元吉匹夫拿你们殿后,还掐着你们的粮草辎重,大战一起,诸位将军觉得自己能有几成胜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刘雅抱拳拱了拱手说道:“我等都是明王麾下,自然要为明王死战!”
“刘将军这话就说错了!”
随何沉声说道:“他朱元璋何时成了你的主了?诸位将军莫不成忘了,你们的恩主是窦建德窦大人,即便是朱元璋,若没有窦大人,他岂能有今日?”
几人闻言顿时一阵沉默,那边的董康买很明显已经跟随何站在一条线上,当即接口说道:“随先生说的是,我董康买认定的主公只有一个,就是窦大哥。现在窦大哥已经归顺了大隋,我自然也应该跟着窦大哥一起。”
顿了一顿,董康买继续说道:“诸位兄弟还记得红线郡主吗?她如今已经成了皇帝陛下的嫔妃,窦大哥就是国丈,有他们这层关系,咱们这群老兄弟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在这饥一顿饱一顿,还要受李元吉那个匹夫还有突厥人的气,这日子我是已经过够了!”
“说得对!”
曹湛出声帮腔道:“咱们都是河北人,这群天杀的突厥人来了河北之后犯了多少杀孽,咱们若是还帮着他们助纣为虐,将来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曹大哥说得对!”
又有几个声音出来帮腔,一方面是他们痛恨突厥人在河北的烧杀抢掠,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知道依照眼下的情形,若是顽抗到底他们很难有活路,之前他们还怕就算投降隋朝朝廷会秋后算账,可现在他们发现原来他们的旧主窦建德已经成了隋朝的国丈,有这个老大哥在他们还怕什么?
“阮兄弟,刘兄弟,你们怎么说?”
董康买呵呵一笑,对尚未表态的阮君明和刘雅发问。
那边的阮君明和刘雅面色变了几变,咬了咬牙也是把心一横说道:“诸位兄弟言之有理,随先生,你说吧,需要我们干什么!”
1...179180181182183...2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