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隋末之群英逐鹿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铭启小郎
不过片刻功夫,官道上便已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李元吉得意地看着眼前十几个抱成一团放声大哭的女子,舔了舔嘴唇。一旁的朱泚哪能不明白李元吉的意思,当即伸手一招:“来人,把她们全部押到军营,齐王殿下要好好审问!”
。。。。。。。。。。
百姓当中也有年轻力壮脚程较快的,他们侥幸逃生之后,当即向世人揭发了李元吉令人发指的暴行,一时间河北震动。
朱元璋听说此事之后,立刻找到了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启程离去的柴荣,建议他立刻上书李渊,决不能让李元吉前来统领三军。
柴荣听完朱元璋的来意之后,不由得苦笑一声,摇头说道:“元璋兄,你觉得,事到如今我上书参奏齐王,皇帝陛下会信我吗?”
朱元璋闻言顿时一怔。
柴荣自嘲一句,继续说道:“我上书参奏齐王,陛下只会觉得是我贪恋军权因此捏造证据诬告齐王。”
“如此明目张胆的恶行,唐皇难道也会不加查证吗?”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柴荣长叹一口气,道:“我朝皇帝能够鼎力关中与隋朝抗衡,靠的就是一众世家大族的支持。在世家大族眼中,这些平民百姓哪比得上他们这些高门子弟,在长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一句空话。也就当年屈突盖大人担任长安令的时候,那些权贵子弟才有所收敛。”
屈突盖是屈突通的胞弟,以方正严肃闻名。他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当时人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后来洛阳大战,屈突通、屈突盖兄弟尽皆战死,继任的长安令哪有屈突盖的背景和胆色,权贵恶徒死灰复燃,欺压良善兼并土地强买强卖的现象时有发生。
朱元璋盯着柴荣看了许久,突然间长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柴荣明白朱元璋无声之中是想说什么,亦是摇了摇头,看了看桌案上的一封封军情书信奏报,无奈地苦笑一声。
。。。。。。。。。。
数日后,李元吉趾高气扬地领着一彪军马浩浩荡荡地行进了唐军大营,柴荣和郭子仪简单地和李元吉进行了军权交接,便带着一众亲卫返回长安。
“朱元璋那个匹夫,竟敢如此无礼?”
李元吉面色阴沉地斜靠在帅椅上,环顾下面童贯、裴寂、朱泚等一干死党,咬牙切齿:“还有柴荣手下那帮吃里爬外的匹夫,当真气煞孤了!”
就在刚才,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指责李元吉在井陉的暴行,要求李元吉释放被强掳走的妇女,更应上书向李渊请罪。
李元吉大怒就要跟朱元璋火拼,谁想到吕布、关羽、辛云京、曹延平等一干并州军将领纷纷站在朱元璋的一边,丝毫不给李元吉一点面子,让李元吉一点都下不来台。
“裴相国,你是父皇的心腹重臣,晋阳起兵的第一功臣。你说,该怎么办?”
被点到名的裴寂硬着头皮出列,倒不是他一点想法都没有,只不过对于李元吉的残暴喜怒无常他也是头疼不已,当下拱了拱手说道:“殿下初来乍到,柴荣麾下那帮骄兵悍将不服殿下也在情理之中,只要慢慢拉拢分化,培养提拔殿下的心腹,打压柴荣的死硬党羽,过段时间便不足为虑。”
“唯一可虑的乃是朱元璋,此人本就是割据河北的一代枭雄,奈于情势所迫才勉强听从我大唐的调遣。观如今情势,吕布关羽等一干柴荣党羽更偏向朱元璋,就怕此人野心勃勃,联合这些将军架空殿下反客为主!”
李元吉闻言顿时面色一变,他来这是来作威作福的,若是被他人架空成了傀儡,那做这大总管还有何意义!
李元吉慌忙向裴寂请求道:“相国乃是我大唐第一重臣,天下有名的智者,敢问相国可有何妙策可以教我?”
裴寂抚须一笑,关于这点他倒是在赶往唐军大营之前就有了想法:“殿下若是想抗衡朱元璋,第一点便是要牢牢掌控军权,关羽辛云京吕布等人是指望不上,李克用大将军乃是殿下的叔父,在军中威望极高,只要得到他的支持,殿下在军中也就有了势力。”
李元吉点了点头:“克用叔父乃是孤的叔父,他定然不会不会和那几个吃里扒外的匹夫同流合污!”
“除了掌控军权之外,殿下也需要拉拢外援。眼下在漳河大营,除了朱元璋和我大唐的军队,还有突厥王子窝阔台的十万精锐,若是能得到窝阔台王子的支持,朱元璋再也威胁不到殿下!”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四十六章 刘伯温献计
“我与窝阔台素不相识,他如何肯助我压制朱元璋!”李元吉眉头皱起,沉声说道。
裴寂微微一笑,道:“塞外蛮夷多为贪图中原富贵之辈,只要殿下肯舍得下重金,窝阔台定然会相助殿下!”
李元吉脸上的横肉跳动,心中有些不舍从自己的私库里,但为了能够得到窝阔台的支持,还是咬着牙准备了一份厚礼,委托裴寂前去送给窝阔台。
。。。。。。。。。。
“黄金万两,白壁一对,夜明珠十颗!”
窝阔台冷笑着缓缓放下手中的礼单,看了阶下的裴寂一眼,淡淡说道:“我与齐王殿下素不相识,怎么突然给本王子送这么多宝贝?”
裴寂急忙拱手答道:“齐王虽与王子素味平生,但神交已久。王子统率突厥大军威震河北,齐王殿下在长安之时就已经仰慕不已,如今相逢自当与王子结好!”
“哈哈哈哈哈!!!”
窝阔台帐下,仆固怀恩、骨咄禄等一干大将纷纷放生狂笑,冒顿亦是嘴角上扬,道:“久闻裴大人乃是大唐皇帝第一宠臣,如今看来裴大人这拍马屁的功夫,确实很难不受唐皇宠信啊!”
裴寂闻言顿时就像吞了苍蝇一般,脸色难看无比,几乎就想发作出来。可看着面前个个人高马大的突厥壮汉,只能强忍下不快。
“好了,裴大人。”
窝阔台不屑地看了裴寂一眼,道:“我们草原上的雄鹰没有你们汉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废话我也不跟你多说!你这一次来找本王子的目的本王子一清二楚,想要本王子支持李元吉对付朱元璋还有他手底下那帮不听话的骄兵悍将,本王子只有一个条件!”
裴寂连忙问道:“敢问王子殿下的条件是何?”
窝阔台冷冷一笑,看了旁边的冒顿一眼。
冒顿会意,当即上前说道:“裴相国,我等突厥勇士此番相助你大唐皇帝,替他征伐隋朝杨杲攻略河北,弟兄们舍生忘死在沙场上浴血搏杀,取些金银财帛犒劳将士也是情理之中。奈何贵军前主帅柴荣蛮不讲理,丝毫不照顾我突厥勇士!”
裴寂闻言顿时面色一变,这冒顿说得好听,取些金银财帛犒劳三军,不就是想在河北大肆劫掠。裴寂虽然无能,但民心的重要性他还是明白的。
“此事事关重大,下官得回去和齐王殿下商议一番!”
“裴大人请便!”
窝阔台毫不客气地挥了挥手,他也知道这种事情裴寂没有权利答应,当即让他回去和李元吉商议。
。。。。。。。。。。
“答应他!”
令裴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回来告诉李元吉窝阔台的条件后,李元吉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立刻答应了下来。
李元吉生性贪婪好杀,他劫掠百姓的恶行甚至比突厥人还要狠,在他的眼里,普通百姓的性命哪里比得上他的权势重要。
“殿下,若是放任突厥人在河北劫掠,只怕我大唐在河北将人心尽失啊!”
裴寂有些担心,小心地提醒李元吉。
李元吉毫不客气地说道:“这些子民又不是我大唐之民,他们的死活干孤何事?若是他们当真心向大唐,缘何不离河北而投河东?”
。。。。。。。。。。
有了李元吉的同意,窝阔台当即出面给李元吉造势,李元吉借着窝阔台的势力不仅在几次军议中狠狠驳了朱元璋的面子,更打压了不少柴荣提拔的将领。
与此同时,有了李元吉首肯的突厥军队肆无忌惮,在市井村坊剽掠不止,一时间河北北部百姓哀嚎遍野。
原本见大战在即的河北居民多数南逃,后来见突厥军没有劫掠。当年朱元璋统领河北时也做了不少改善民生的好事,在河北百姓中有一定的威望,不少南逃的百姓便响应朱元璋的号召重返家园。可谁料想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噩梦就降临了。
朱元璋看到突厥军队大肆劫掠,屠戮不休,不由得勃然大怒。这些百姓很多都是看重他朱元璋的号召才重新回来,如今却成了突厥人刀下的羔羊,传出去他朱元璋还有何威信统领河北的子民,河北的百姓还会认可他朱元璋吗?他麾下多数都是以河北人士组成的军队还肯听他号令吗?
朱元璋当即向窝阔台提出了言辞激烈的抗议,要求窝阔台严惩部下。可这一次没有了柴荣和郭子仪战队,而李元吉在窝阔台的襄助下打压了关羽吕布邓宗弼等诸多柴荣嫡系将领,又得到皇叔李克用的支持,他和窝阔台联合丝毫不给朱元璋一点面子,李元吉甚至亲自率领亲兵参与到了劫掠的人群当中,祸害起百姓来比突厥人还要发指。
愤恨之下,朱元璋称病不出,他麾下的将士更是义愤填膺,根本没有人愿意在和隋军作战。
漳河对岸的隋军也知道了突厥人还有李元吉的暴行,不少隋军将领都跑到岳飞的面前请战,誓要给突厥人和李元吉一点颜色看看。
岳飞同样对突厥人和李元吉深恶痛绝,在三军面前立下誓言,定要斩下窝阔台和李元吉的首级祭奠无辜的河北百姓。
。。。。。。。。。。
八百里加急,河北的情况很快也送到了杨杲的手里。
杨杲览毕,也是气冲斗牛,万万没想到李元吉竟然残暴毒辣至此,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不免也有些懊恼后悔,毕竟是他使得离间计让李渊撤换的柴荣和郭子仪。
“陛下,刘伯温大人求见!”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刘伯温求见,杨杲毫不犹豫传令召见。
不多时,刘伯温便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施礼完毕之后刘伯温便向杨杲说道:“陛下,李元吉和突厥人在河北欠下累累血债,此等贼子天地不容,臣以为若不及早剿灭,河北之地民生不定,难以恢复!臣有一计,可灭突厥和唐军。”
杨杲也迫切地希望及早剿灭窝阔台和李元吉,否则这些贼子多在河北劫掠一天,将来隋朝必定要用十倍的精力财力和时间才能恢复,当即向刘伯温问计。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四十七章 兵入河东
刘伯温当即向杨杲说道:“臣这一计,是一个险招,是孟拱将军给了臣施计的胆量!”
“爱卿难道是想动用在洛阳的兵马,进兵河东断了在河北的突厥人和李元吉的后路,前后夹击!”
杨杲听弦而知音,霎时间便明白了刘伯温的图谋。
“陛下圣明!”
刘伯温拱了拱手继续说道:“眼下河东唐军主力尽在河北,后方空虚,若是此时陛下调动洛阳城外的十余万精锐,闪电奇袭,渡黄河越太行,抢占井陉,就能将突厥还有李唐主力彻底堵死在河北之地。”
杨杲点了点头说道:“突厥人在河北大肆烧杀抢掠,民心尽失。一旦后路被断,他们绝无可能就地获取补给,不出三日定然军心大乱!”
刘伯温接口继续说道:“此外陛下可再颁布密旨,交于幽州都督韩信,卓他挑选精锐骑兵一支撤回幽州南下堵住飞狐径,等到突厥伪唐联军内乱之际,便三路夹攻,定要让李元吉那恶贼和突厥人有来无回!”
完颜阿骨打的主力已经被韩信歼灭,完颜阿骨打本人也成了阶下囚,女真势力已如风中残年翻手可灭,抽调一支精骑南下想必也不会影响韩信的攻辽计划。
“唯一可虑者,唯有在阌乡下的李建成还有忽必烈、论钦赞统领的二十万联军,一旦他们得知洛阳的隋军主力北上河东,定然会全力猛攻阌乡进逼洛阳!”
刘伯温点了点头:“这正是臣顾虑所在,但是孟拱将军治兵有道有勇有谋,李建成在阌乡城下接连受挫,这才给了臣献计的底气!”
“孟将军守城有方,确实也令朕安心!”
杨杲淡淡说了一句,内心暗暗夸赞孟拱机动防御大师之名确实名不虚传。
出于对孟拱的信赖,杨杲当即拍板决定实行刘伯温的计划,闪电奇袭河东断敌归路,集结优势兵力率先歼灭河北的突厥李元吉朱元璋三家联军。
“这一战事关重大,若是得胜三五年内便可收复河山中兴大隋,朕当御驾亲征!”
杨杲调动集结在洛阳的薛仁贵兵团以及他直属的御林军、虎贲军各部十六万人宣城西进阌乡与李建成、忽必烈、论钦赞的联军决战,实则秘密向河东方向靠拢。
“皇叔祖,洛阳安危朕全都拜托你了!”
杨杲御驾亲征,留下靠山王杨林坐镇洛阳。
已经年近七旬的杨林信誓坦坦地向杨杲承诺:“陛下放心,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在,定保洛阳无忧!老臣就在洛阳恭祝陛下凯旋归来!”
。。。。。。。。。。
黄河之上,时值三更,江水哗哗,波涛连绵,夜色笼罩下的河面上只有寥寥几艘哨船穿梭巡逻。
“什么人?”
一艘在下游飘荡的哨船上的士卒突然间听到划桨破浪的声音,急忙加快速度正好截住了船队,定眼一看却见是五六艘商船。
“军爷,别误会,别误会!”
船头上走出一个满身锦衣绫罗的黑脸大汉,面带笑意地说道:“小人是往河东做生意的。”
说着很懂规矩地掏出一个钱袋子,约莫着有一两多碎银,就扔到那边的斥候船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给几位军爷打打牙祭。”
听到那黑脸大汉的话,哨船上的唐军士卒纷纷放下了手中弓弩。
唐朝这几年对外用兵却又接连失败,各种军需物资生铁粮草都稀缺,隋朝官方虽然极力封锁,但总有些人胆子大的商人走私前往河东关中等地牟取暴利,他们这些士卒时不时地能撞上,也能从这些商人手里拿些好处。
哨船上领头的是一个什长,他上前接住钱袋子掂了掂分量,不由得眯起了双眼,这商人出手如此大方,在看他后面几条货船吃水如此之深,一定是一笔大生意,顿时起了敲诈一笔的念头。
“就这点,还不够我的兄弟们塞牙缝的呢!”
说着,那什长挥了挥手,他手下的几个士卒顿时会意,朝着货船靠了过去。
“懂懂懂!”
黑脸大汉忙不迭地点着头:“小人船上还有几百坛酒,可以送几坛送给各位军爷!”
酒!
几个唐军士兵闻言顿时一喜,晚上巡哨江面上风大易寒,若是有口酒驱寒当然是极好的。
“酒在哪里?”
那什长二话不说,第一个跳上船,身后几个士卒也纷纷登上货船来取酒。
“酒在你爷爷这!”
眼看几个唐军都已经上了自己的船,那黑脸大汉突然变脸,一拳将那什长打倒在地:“敢来你程爷爷这里打劫,真是老寿星吃砒霜,不吃死活!”
与此同时,船舷处也冒出二十多位隋军兵卒,刀枪剑戟一齐招呼上去,顿时结果了其他几个唐军士卒。
“你要死要活!”
程咬金提起那个倒在船上装死的什长,凶神恶煞地瞪着他说道。
“要活,要活!”
那什长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磕头求饶道。
“好,想活,就乖乖给我们带路,去你们的渡口军营。”
程咬金伸手一招:“来几个弟兄,换上这几个唐军的衣甲,看住这小子,若是他敢耍花招,直接砍了!”
几名隋军士卒飞快地上前换上唐军衣甲,带着那什长跳上唐军的哨船,把那什长双手捆在背后,用刀抵在他的背心坐在船头,摇撸划浆驶向北岸。
眼下唐军联合突厥、吐蕃、朱元璋全面进攻隋朝,各地的精锐几乎都被抽调一空,渡口处不过几百守军,更没料到隋朝会在这种情况下反攻。
虽然发现六七搜货船靠近,但听到迎面传来巡哨什长的声音,说是抓到的从河东前往中原的走私船,便毫无警惕地让这几条船靠近,不过片刻功夫便让程咬金拿下了渡口。
“常遇春听令!”
杨杲率领的大军在程咬金的接应下很快就横渡大江,刚一落地杨杲便发号施令道:“兵贵神速,朕命你率本部三万精锐即刻出发,趁着唐军尚未得知消息不加提防迅速抢占雀鼠谷要地!”
“末将遵旨!”
在洛阳养精蓄锐许久未战的大将常遇春早就蓄势待发,得令之后当即整顿军马出发北上。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九百四十八章 抢占雀鼠谷
雀鼠谷,在介休县之西南,数十里间道险隘,乃是进军太原的必经之处。
隋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由太原南下,突破雀鼠谷,大破隋将宋老生于霍邑。刘武周赵匡胤南下并州攻破太原,李世民奉命收复失地,两军也是在雀鼠谷一地爆发激战。
不过随着赵匡胤被李世民击溃远遁,并州境内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事。即便是昔日金戈铁马的雀鼠谷,如今也已是寂静如斯。
而今坐镇雀鼠谷的唐军大将乃是李存勖和宋金刚,这二人自从当初李世民兵败洛阳之时出兵接应了一回之后便再也没有上过沙场,宋金刚一个降将是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李存勖却是难耐胸中建功立业之心。
尤其是他的父亲李克用和李克用的几个义子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颇受李渊李世民等人的看重,这让他想上战场的心情变得愈发强烈。
夜幕降临,许久没有战事的雀鼠谷守军士卒纷纷进入了梦乡,只有一心想要上战场杀敌的李存勖无心睡眠,带着几个亲兵信步走上城墙,眺望远方。
叮当叮当
正当李存勖哀声长叹的时候,陡然间听到一阵清脆的声响,霎时间让李存勖打了个激灵,他虽然许久未上战场,但也能分辨出这是铁器碰撞的声响。
“拿火把来!”
李存勖大吼一声,身后的亲兵顿时吓了一跳,楞了一下才颤巍巍地将火把递到了李存勖的手中。
李存勖拿过火把,大步上前走到城头往下一探,刹那间几乎头皮发麻,只见雀鼠谷要塞下数千身着甲胄的隋军正弓着头弯着腰乌压压地一片,已经逼近城墙之下。
李存勖急得脸上的肌肉都挤到一块,嘶声大吼道:“不好,敌袭!快报警!”
挂在城头上的警钟‘当!当!当!’地敲响了,刺耳的钟声划破了宁静的夜晚。
“该死,被发现了!”
雀鼠谷要塞下,原本正小心逼近的常遇春听到警钟声响,不由得暗骂一声,心知这个时候再小心翼翼已然无用,但不如趁着唐军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上墙防御迅速攻上城头,当下便拔刀出鞘:“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拿下雀鼠谷,陛下重重有赏!”
“杀啊!”
隋军士卒一起发动,浩浩荡荡的洪流瞬间便冲到了雀鼠谷要塞下。
“给我上!”
冲到要塞城墙下的常遇春大吼一声,也不等云梯上来,用牙咬住佩刀,双手奋力向上攀爬。
“叮咚,检测到常遇春进入勇烈状态,武力+5,基础武力99,当前武力上升至104。”
“快,快给我上!放箭,狠狠地射,狠狠地砸,把隋军给我赶下去!”
李存勖拔剑在手,大声呼喝着匆匆赶上城墙的唐军士卒。
唐军精锐大部分都赶往河北和岳飞的河北军团决战,即便是雀鼠谷要地,真正的一线主力战兵也是极少,再加上骤然遇袭,尽管城头上的警钟撞得当当直响,但冲上城头的唐军如今也不过千人,互相冲撞挤压慌乱不堪,只有稀稀拉拉几支羽箭从城墙上射下。
“隋军勇士们奋勇上前,第一个登上城墙的赏金百两!”
常遇春左右闪烁,避开从城头上射落的箭矢,高声鼓舞士气的同时奋不顾身地向上冲锋。
隋军军中以军功晋身,个个奋勇,城头上的唐军防御本就稀疏,不过片刻功夫就有上百士卒冲上城头,长刀挥舞,寒光闪烁朝着唐军士卒招呼而去,杀得唐军节节败退。
“将士们,和隋军拼了!”
李存勖看到隋军绵绵不断地冲上城来,急得两眼都红了,顺手抄起一柄大刀,怒吼着杀上前去,左劈右砍,几个隋军士卒惨叫着掉落城墙,摔得一团模糊,不成人形。
“叮咚,检测到李存勖进入奋勇状态,武力+3,基础武力95,当前武力上升至98。”
“大唐李存勖在此,隋军贼子,谁敢上前送死!”
怒吼声中,李存勖长刀左右挥舞,刀光如影,接连劈倒了十余名隋军勇士,鲜血喷溅洒的遍地都是。
“李存勖小儿,休要猖狂,可识得大将常遇春否?”
一声咆哮,常遇春已然杀上城头,奋勇上前,披荆斩棘,敌阵如浪而裂,无人能挡。
“欺名盗世之辈,也敢来我面前逞能!”
李存勖自认武艺出众,丝毫不惧常遇春,大步上前迎着常遇春而去,举刀便猛劈了过去。
常遇春冷笑一声,双臂发力,挺刀狂击而出。
锵!
两兵相撞,巨大的撞击力,溅起漫空火星,闷雷般的响声更是撞得耳朵嗡嗡作响。
李存勖踉跄地倒退数步,胸中一阵气血翻涌,这才明白自己和常遇春的差距。
1...177178179180181...2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