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地洞尚且残留有灵力的波动。
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布设了阵法或者禁制的。不过,此时,刚刚解除。
神识很顺利的探入了地洞之中。
不是很深,只有两尺来深。在洞底静静的摆着一只巴掌大的红云宝盒。
没错,它与红云宝盒简直是一横一样,就是个头小了许多。
在灵泉小境里,沈云得知,祖师传下来的红云宝盒就是出自李棠的师尊玄清子之手。是以,在洞底看到一只样式一样的红云宝盒,心里并不觉得很突兀。
他心道:李师叔果然是在信尾暗示,叫我来这里取东西。
红云宝盒里究竟装了什么东西他猜测,估计是玄清子的传承。
因为在灵泉小境里,除了《问天》的运气口诀,他再没有找到有关修行的文字或者玉简之类的。
他从地上爬起来,绕过祭坛,直接从地洞里取出这只小得多的红云宝盒。
宝盒之上,也有一朵一模一样的祥云图案。
沈云试着将灵力注入其中。
“叭嗒!”宝盒应声而来。
他的猜测没有错。盒中,果然装有了排列的整整齐齐的玉简。
沈云扫了一眼,得出具体数目:三百一十九枚。
比祖师她老人家留下来的还要多。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祖师她老人家当年是丹田被重挫,只余下筑基境的修为。七年的时间里,一边以郎中的身份,混迹市井,一边还要总结毕生之经验与心得。能够留下一百多枚玉简,已是难得。
玄清子最后虽也身份重伤,但有灵泉小境这个高阶时间法宝相助,能留下更多的玉简,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除此之外,盒中再无他物。
沈云又尝试着打开祥云小空间。里头也是空空如也。
粗略的查点之后,他试着将小宝盒收进百宝囊里。
与祖师的红云宝盒一样,也是收不进去。
没有办法,他只能将之小心翼翼的收进怀里。
随后,撤掉祭坛,甚至连空地上的足迹也仔细的抹掉。觉得妥当之后,他没有再做停留,当即施展“穿云步”,下山,回庄子。
午后。数千里之外的仙都。
仙帝刚刚午睡醒来。这时,床前突然现出一道竖直的五色灵光。
他皱了皱眉头。
一直守在床榻边上的两名小仙侍见状,连忙双双上前,扶他起来。
仙帝盘腿坐好后,那情形好比刚刚与人斗了三百个回合一般,大汗涔涔,气喘如牛。原本枯黄干瘦的脸变得惨白,不见一丝血色。
顾不得把气喘匀,他哆哆嗦嗦的从袖袋里取出一枚赤红如血,比鸡蛋黄略微小一圈的丸药来。
两名小仙侍又忙活开来。其中一人端起床边高几上的八瓣纯银碗,另一人则跪在床榻边上,将地上的青玉小樽高举过头。
仙帝取下手中的丸药后,先是就着小仙侍的手,从银碗里含了一口玉露,漱了口,然后,吐入小樽里。
“退下罢。”此时的仙帝,跟刚才相比,就象是换了另外一个人。只见他气不喘,手不抖,坐如钟,丰神俊秀,雍容华贵,双目更是灿若星辰。细看之后,只有五官大抵与之前相似。
而两名小仙侍显然是见惯了,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两人低头应了一声“是”,一同退至大门外。
厚重的朱漆大门轻轻合上。
偌大的寝殿里,只剩下端坐在床榻之上的仙帝一个人。
低头仔细的捋平了寝衣上的小褶子,他这才对着面前悬浮着的那道五色灵光轻轻挥袖。
五色灵光瞬间无声的漾开,化成一面闪闪发亮的水晶镜。
镜面上现出一位身着雪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
他也是盘腿而坐。一出现,便长眉轻蹙,抱歉的说道:“贫道并非故意扰陛下清静,而是事发突然,不得不禀与陛下。”
仙帝知道,他其实是刚才等得有些久了,心生恼意,却故作不知,展颜轻笑道:“无妨。大长老又不知道朕
第五零八章 上古禁制术
白天不似夜里,可以毫无顾忌的赶路。故而,沈云的脚程比去时放缓了许多。入夜之后,他悄然的回到了主院。
没有人察觉到他出去了一趟。
庄子里,一切如常。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后,沈云取出小一号的红云宝盒,开始细读那些玉简。
与祖师传下来的那些玉简不同。玄清子将玉简用法器的品阶体系编了号。其中,被标为“法器”区域的玉简为最多,一共有三横排,数量达到两百一十多枚。里头,又细心的分成了三个小区域,分别是“下品”、“中品”和“上品”;“灵器”区域次之,占两横排,也是分为上、中、下三个小区。
它们两个品阶加起来,占据了玉简总量的八成多。
后面的“宝器”区域则要少得多,且里头没有再分小区。
沈云看明白后,自然是拿起了“下品”里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枚。
本以为也会看到类似于《告弟子书》之类的存在,却不想,这枚玉简里没有玄清子的只言片语,就是一本器修入门书,内容是关于如何打铁,名叫《铸锻初论》。
沈云有些意外,匆匆扫了一眼,又拿起了紧挨着的第二枚玉简。
《铁精概论》!
一看书名,就知道还是与打铁有关。
……
沈云一连看了十枚玉简,发现都是器修的入门书。并且,这些书都非出自玄清子之手,里头也没有见他留有注解、心得之类的。
它们就是天神宗里关于器修的藏书而已。
沈云不死心,又随意的从“法器”的“中品”和“上品”区域里各抽了三枚玉简查看。
仍然是如此。
他怔了怔,很快释然了——玄清子前辈应该是觉得说与后辈弟子的话,都在灵泉小境里的石屏上写得清清楚楚了,没有必要再重复。
所以,是我想当然了。
接下来,他又发现一桩有趣的事情:“灵器”品阶以上的玉简,都加有禁制。他不能随意阅读。
心思一转,他拿起了“上品法器”区域里的最后一枚玉简查看。
终于在里头看到了玄清子前辈的真迹。
这枚玉简是专门介绍“禁制”的。在开头,他详细的介绍了这只宝盒。
它也是有名字的,叫做“红云影盒”。
其名取自师祖她老人家传下来的那只“红云宝盒”。
“红云宝盒”是玄清子早年的成名做。机缘巧合之下,红云宝盒出世时,生成了一个影体,于是就有了“红云影盒”。
本体与影体在外形结构上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大小。有时候,本体大,影体小;有时候,本体小,影体大;也有万分之一的机率,两者一般大小。具体情形如何,不可一概而论,全看机缘。
红云宝盒与红云影盒则属于“本体大、影体小”的情况。
但是,本体与影体是两件完全独立的法器,它们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
当年,玄清子将本体送给了师妹木灵子,自己则留下影体,就是想取“成双成对”的吉兆。
只可惜,造化弄人。最终,他与师妹各自飘零,完全失去了联系。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玄清子连抱着红云影盒,睹物思人也做不到了。原因是,影盒里装了他匆忙之间从天神宗带出来的本门藏书经典。他身负重伤,离不开灵泉小境,只能将影盒传给唯一的挂名弟子李棠,叫他自行研读。
担心
第五零九章 第一规章
上古禁制术其分为十层。其中,第三、五、九层皆是大关卡。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比如说,第一层,只要如玄清子在前文里所言,将禁制术全文背得滚瓜烂孰,便能达到进阶要求,进入第二层;
而如果能学会掐算术,将禁制术的八种基础禁术两两随意组合,便能进阶第三层;
从第三层开始,难度陡然增大,只有熟悉的掌握了五十六种变式,才能晋升到第四层。
前面两层难度不高,可以说,第一层考验的是学习者的记忆力。
第二层的关键在于掐算术。只要学会了掐算术,八种基础禁术两两随意组合自然是得心应手。
掐算术不用笔墨,不用算盘,全靠一只右掌将时间与方位结合起来,用八种基础禁术去推演变式。可以说,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算能力,修士学习掐算术,根本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不过,对于第二层来说,变式不多,仅有五十六种。
对于掐算术来说,第一种变式,唯一对应着一个掌法。
五十六种变式,便是五十六个掌法。
可以也是担心学习者的心算能力不行,书中将这五十六个掌法都一一详尽的画了出来。
所以,万一真的学不好掐算术也没有关系,将这五十六个掌法背到烂熟,也一样可以进阶第三层。
第三层,还是掌握变式。只是,此时,变式已多达四万来种。其中,很多掌法可谓极为相近,只有一丝一毫之差异。
对于修士来说,如果真有心学习禁制术,用第二层的法门,丝毫不差的记住四万来个掌法,也就是多花些时间的事。
问题是,书中并没有将这四万种变式一一罗列出来。
理由充足得很:连掐算术都学不会,学什么禁制术乘早止步罢!
可是,它又要求能用掐算术推演出任何一个变式,才能进阶到第四层!
在这里,沈云看到了李棠留了一个“难”字。
看来李师叔不擅长心算。他放下手里的玉简,伸手按了按有些刺痛的额头——他对这门绝学喜爱得很,一上手,便放不下来。不知不觉之中,接连读了一天一夜,神识消耗至警戒线。
成果喜人。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他轻轻松松突破了前面两层,进阶第三层。
只是神识消耗太多,必须暂且放下。
况且,他说的两天闭关时间已到,也不能再这般埋头苦读。
将玉简收进百宝囊里,沈云先是练了一遍《洗玉诀》,以恢复神识。然后,稍作梳洗,这才从里间出来,打开主院门。
和往常的每一次出关一般,齐伯果然亲手提着一个大食盒,候在门口。
“云哥儿,出关了!”看到他,齐伯欢喜得很,提着食盒迎上前去。
沈云应了一声,折身与他一道回到正屋里。
“昨天神箭营那边捉到了一条五十多斤的河鱼。听说您的爱吃鱼头,他们将鱼头送了过来。您尝尝,可鲜呢!”齐伯笑嘻嘻的打开食盒。立时,一股子粉丝鱼头煲特有的鲜香味儿冲了出来。
沈云沉心于禁制术,忘记吃东西了。这会儿肚子饿得很。深深的吸气,赞道:“不错,闻着就很好吃。”
“您慢慢吃。不够的话,厨房里还有。”齐伯用双手比划出海碗大小,“好大的一个鱼头呢!”
“这么大的鱼头,我一个人哪里吃得完大家一起吃啊。”沈云夹了一筷子粉丝,“滋溜”吃进嘴里。
“知道您惦记着我们,从不吃独食。所以,今天早上,阿花做了一大锅,我们都吃粉丝鱼头。”齐伯剥了一瓣蒜,递给他,“您吃着,我跟您说说买地的事儿。”
“好。”沈云点头,将蒜籽放进嘴里。
第五一零章 更无耻
沈云以为自己对仙庭的无耻已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是太低估了仙庭的无耻。
几天后,东海战败之事,传到了菱洲。
这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东海战败,落桑族乘机大举进犯,登陆屠了两座城镇。而仙庭竟无兵可挡,不得不投降议和。
人们还没有完全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个更爆炸性的消息接踵而来——据说,东海战败首罪在于巡视员李棠。因为这个家伙先是刚愎自用,后又临阵脱逃!什么叫做“千里之境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李棠。因他之故,原本固若金汤的东海防线出现了重大的漏洞。其余据点的东海将士们浴血奋战,最终也未能填补上这个漏洞。三天三夜的激战之后,落桑族人以李棠所在的据点为突破点,撕破了整个东海防线。而李棠自己倒霉,于逃路途中,掉进海里,淹死了。
与前面那道消息不同,这回的消息非常详细,就是贩夫走卒也是一听就懂。
于是,人们愤怒了,都说“大奸贼李棠”这般死了,太便宜,一定要将其“挫骨扬灰”。
而第一条消息反倒是迅速淡了下来,鲜有人再提及。
消息最先是传到省城。赵宣听到传闻后,大惊失色——怎么这么巧我家主公的师叔也叫李棠,并且前段时间也刚好去了东海做任务……
他虽没见过李棠大人,但他信得过自家主公。如果李棠大人真如传言中的那般不堪,主公岂会敬重之
再者,传言来势汹汹,背后必定有推手!
谁是那只推手呢
结合一前一后两则消息,以及它们的传播情况,赵宣立刻想到了仙庭。
失东海!两座城池沦陷!满城的平民被外族屠杀!不管是哪一件,皆非小事,瞒是瞒不住的。一经传开,势必会引来仙门等其他势力的质疑。故而,仙庭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