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乾龙战天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文飘过峰

    而以仙庭历来的做派,绝对会审时度势的抛出人来为以上的事情负责。

    如果一人不足以打消各方面的质疑,仙庭就会抛出一伙人。

    李棠大人极有可能就是仙庭抛出来的这个人。

    如果风波还不能过去,仙庭肯定会抛出一伙人。也就是所谓的李棠大人的同伙。主公身为李棠大人的同门师侄,届时恐怕……想到这里,赵宣不禁狠狠的打了一个寒战。

    他认为自己绝对不是想多了。因为类似的事情,在仙都的时候,他见得多了。

    心中一动,他决定去探探大帅府的动静——全省城的人都知道,李棠大人是平南侯麾下第一人。如果仙庭打算抛出一伙人的话,平南侯势必难以独善其身。

    结果,快到大帅府时,他听到数百全副武装的仙符兵气势汹汹的从后面追上来。

    满街的人们避之不及。

    赵宣也随人群一道,远远的闪到街道两边。

    眨眼间,街道的中间空了出来。

    仙符兵们无意为难众人,呼啦啦的往大帅府方向蜂拥而去。

    “出什么事了”

    “好象是去大帅府那边……”

    “哟哟哟,他们真敢啊!”

    “有什么不敢的此一时,彼一时!”

    ……

    赵宣听着周边的人们小声的议论声,心不由沉到了谷底。

    果不其然,很快,前面传来消息。说是刚才过去的那些仙符兵围住了大帅府,严令里头的人进出。

    第二天,满城都在疯狂的传着一则消息——平南侯想染指东海的海防,却苦无下手之良机。于是,故意叫李棠在东海坏事儿。然后,他再打着救援的旗号,公然进兵东海。只可惜,平南侯没有想到落桑族人如此之强悍,自知不敌,缩了手。

    &nb




第五一一章 余头有难
    众人散去之后,沈云独坐屋中,静下心来,细细的捋了一下事情的方方面面。最终,掩面长叹——真是可悲,他居然还以为仙庭是有下限的。

    沈云啊沈云,你长点心吧!

    不过,细想之后,他觉得赵宣的担忧也不全对。至少,他敢打包票,贝侯这回性命无忧。

    他敢这么肯定,是因为从种种蛛丝马迹中看得出来,贝侯早就暗中向仙庭妥协了。比如说,他交出了鸿云武馆;放任李师叔离开。

    还有,贝侯也是仙门中人。并且从他能从仙门请来那么多的知名金丹真人坐馆授徒,可以看出他在仙门的人缘和声望都不低。就冲这一点,仙庭也不会直接这般给他扣帽子。

    所以,他觉得,后面那些关于贝侯的流言,不是出于仙帝之意。应该是下面的人之自做主张,比如说,省城的仙府大老爷野心勃勃,就完全有动机。

    这样的仙府啊!东海失了,无所谓;两座城池沦陷,无所谓;治下的平民被外族象猪狗一般的屠杀,还是无所谓。

    因为从仙帝到底下的各级大老爷们、仙差仙吏们,都在忙着争权夺利,排除异己。

    这样的仙庭,真是从上到下都烂透了!能不寒了那些真正做事的人的心还好李师叔一死百了,身消道殒。不然的话,他若是在天有灵,得知自己死后还要被扣上“大奸贼”的帽子,只怕会气得活过来吧。

    沈云暗中握了握拳头。他还是不够强。面对这样的仙府,面对这样的颠倒黑白,面对外族的侵犯,他还是什么也做不了。或者说,他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默坐多时,沈云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一度迷茫的眼神变得复又坚定起来——他打定主意了,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就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手头的事做起。做自己眼下能做的事。

    他坚信,只有自己真正变得强大了,才能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

    说起来,现在,他身边的事,手头的事,多着呢。

    比如说,他要进一步学习禁制术;

    比如说,马场要尽快建起来。

    还有,夏收马上就要到了……他真没有时间这般枯坐。

    五天后,苏老三带着三个人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了十一匹种马和九匹母马。

    沈云亲自出庄子迎接他们一行四人。

    “先生,这些是最强壮的成年马。”见过礼后,不等沈云询问,苏老三主动禀报道,“后面还有七十多匹马,是怀着崽子的母马和不满一年的马驹。不宜急行,所以,我叫虎子他们在后头慢些走。我们四个赶着这些马在前头探路。”

    沈云一听,大喜,连忙问道:“他们现在到了何处要不要我派人去接应“

    “好的。”苏老三面现难色,“那个,先生,我,我们四个能不能请一个月的假”

    他身后的三人都眼巴巴的瞅着沈云。

    心思一转,沈云大致猜到了他们请假的原由。可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故而,看了苏老三一眼,朗声招呼道:“大家这一路辛苦了。回到家里了,什么都不要管,先舒舒服服的泡个热水澡,吃口热饭,去去乏。”

    “是。”苏老三与他一起不知道打过多少次猎,读懂了他的暗示,知道他没有怪罪的意思,带头应下。

    将人迎进庄子里后,齐伯带他们去安置。

    沈云与吴长老等在家的长老们则是去看买回来的马。

    “好马!”几人之中,吴长老最懂相马。只见他看着皮毛跟缎子似的,在阳光上熠熠生辉的成年马,乐得合不拢嘴,“这样的俊马,搁在仙都,没有万儿几千两银子一匹,休想买到。”

    沈云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突然发现贩马是个很赚钱的行当。”他总共才给了五万两银子。不说后面还有七十多匹,光是这二十匹马就已经赚发了。

    &nbs



第五一二章 神识跟踪
    “余头”沈云有些意外,“他回到了贝侯的军中我以为他是返乡了。”以前,他不只一次听余头说过,待贝侯完全平了叛军,要回到家乡去,买回祖传的水田,继续喂水鱼。嗯,还有用他教的法门,试验养珍珠。余头的愿望是,从族里过继一个孩子,安安生生的过完余生。

    苏老三摇头:“在去救祈大人之前,余头是打算返乡的。不过,从丰成县回来后,他就改了主意。他说,得了先生的大恩惠,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那晚,我们商议,一起来投奔先生。余头说,我们这几个人跟随先生,就是一伙吃白饭的残兵。但是,如果把在丰成县一起合阵的弟兄们都凑齐了,兴许就能给先生帮点忙了。所以,他执意要回大帅那边去,召集其他几位弟兄。他还说,毕竟个人有个人的主意。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人都带回来。叫我们先不要跟您说。免得到时,他办不到,风声却传了出去,让先生脸上没光。”

    竟是这样!沈云的脑海里不由现出余头的身影,动容道:“余头……他有心了。”

    确实,在丰成县合阵,费了他不少心血。而他,眼下也真的缺这样的人手,正准备着手在私勇里选人,重新合阵。如果原班人马都能真心实意的投奔过来,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能节省一大半的人力物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能省去不少精力,可以继续集中精力钻研上古禁制术。

    他之所以这般痴迷于上古禁制术,是因为突破第三层,进阶第四层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在阵法上面突然象开了窍一般。以前完全看不懂的初级阵图,现在居然能看得懂了。照这样的情形,他哪怕做不了阵法师,至少也能学会如何破阵。

    在修真界,法阵无处不在。修士可以不做阵法师,但是,于布阵、破阵这两样,那真的是越精通越好。

    当然,他一头钻进上古禁制术,不能自拔,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觉得这门绝学很对自己的脾味。那感觉就是,他生来就是应该要掌握他的一般。说句不客气的话,他觉得自己具有学习上古禁制术的天赋。有生以来,他头一次发现自己有某一方面的学习天赋。终于叫他从正面体会到了一把,世人为什么如此坚信资质之说。天赋可以叫人事半功倍,真是个神奇的好东西。

    话说回来。沈云敛去心头杂念,关切的问道:“余头他碰到了什么麻烦事”

    苏老三满脸轻松的答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前天,我收到余头的传讯,说是以前的一个对头,眼红他在大帅面前得了脸,拉了一帮子人,暗中使绊子。余头气不过,叫我喊三两个弟兄过去助拳。虎子他们还要两天才能回来。所以,先生要是准假的话,我们四个过去就行了。”

    沈云见状,没有再说什么,起身说道:“你稍等片刻。我去里头给你们写张假条。”言下之意,就是准了。

    “是。”苏老三松了一口气。

    刚才安置的时候,齐伯跟他们说了一些庄子里出入的规矩。一句话,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庄子的大门。除非是做任务或者请假。这个“任何人”,包括了先生他自己。而请假是有专门的流程,象他他先前那般,在大门口请假,属于典型的违规行为。一来就给先生丢脸!他们四个听完后,哪怕齐伯劝慰“不知者不为过”,也都恨不得能找条地缝钻进去。是以,他安置好后,马上就过来请罪了。

    先生还是以前的先生,宽和得很。不但没有怪罪的意思,而且还愿意替他们周旋。苏老三双手



第五一三章 深得人心
    过了两天,虎子等人带着第二批马也到了。

    这时,马场那边已经完工。再加之,第二批马的数量不少,所以,他们被前去接应的人直接带到了马场。

    沈云与在家的诸位长老在马场设宴,既是为他们接风,也是庆祝马场正式落成。

    宴会过后,沈云单独见了虎子等人。得知他们与苏老三传讯商议过,没有去给余头助拳的打算,便叫他们暂且在马场里做事。除了照料马,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教人。

    他手下不乏喂马的马夫,但是,懂得照料、训练战马的人,却完全没有。苏老三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用来打理一个马场,实在是太屈才了。所以,他的安排是,只是叫他们临时在马场这边帮帮忙。待马场步入正轨后,苏老三他们另有任务。

    虎子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果然没有留手,将自己照料、训练战马的本事,都毫无保留的掏了出来。第二年春天,马场便出栏了第一批战马。而在此之前,苏老三他们已经帮沈云组建了第一支骑兵队。

    当然,这些是后话。

    马场的负责人是吴长老。沈云将人和马都交给他后,便又当上了甩手掌柜。

    马场建成之后,庄子里即将迎来一件大事,即夏收。

    上半年,老天爷基本上没有下几场雨。但是,方圆十里八乡的夏粮却长势良好,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大丰收。原因很简单。雨符的大量使用,化解了旱灾。齐伯等人奉沈云之令,十里八乡,但凡有人来求雨,都是有求必应。

    于是,沈云的神仙名头更加响亮了。

    除了求雨水,求医问药,越来越多的人在初一十五的时候,自发的来到庄子外面烧香。渐渐的,周边的人们碰到难以解决的纠纷,也跑到庄子外面来卜卦问神。而之前,他们都是去城隍庙的。

    沈云知道后,哭笑不得——他哪有这般神通广大

    不过,既然乡邻们信得过他,他也乐意为大家出出主意,或者充当一下仲裁者。跟赵勇和吴长老商议之后,他命人在庄子的外面建了两间草堂。一间是“药堂”,顾名思义,就是给人看病的;另一间是问事堂,除了处理邻里纠纷之外,求雨水,以及之前的征集零工等事务,都归入这里。

    可以说,这是私勇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细化。

    依附他的三十户人家里,都养着自己的药童或医女。因着沈云的暗中引导,这些人加入私勇后,每每立了功,大多会从秘技营换取医学药典。三年下来,这些人里,有不少人的医术已小成。

    药堂成立后,沈云叫长老会发布了一个任务,即,考核合格后,去药堂出诊。

    任务期限是一个月。一年之内,完成三次及以上的任务,且误诊次数不超过五次者,即可进入“药部”担任“医者”职务。

    对于即将成立的“药部”,沈云也透出风去。里头设置医者、副医官、医官等职位。其中,医者的待遇等同于小队长。除此之外,沈云本人会每个月去药部开讲一次医案。

    这就意味着,达到要求的人,不再是普通的私勇队员。当然,对于一心想学医的人来说,最大的诱惑莫不过于,他们的主公每个月会去药部开讲一次医案。

    是以,几乎所有懂医理的人都报名参加了该任务的考核。

    通过考核的人,五人一组,每天两组,安排进新建成的“药堂”做任务。负责这项事务的李长老欣喜的向沈云汇报:任务已经排到了年底。大多数的人都是一次接了三个任务。

    也就是说,照这样的情形,三个月后,极有可能产生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医者”。那时,“药部”就能正式建起来了。

    问事堂则由在家的长老们排班,每人五天,轮流当值。



第五一四章 态度
    沈云早就不拜神求仙了,是以,问清夏收祭祀其实是向天帝,以及司农、司雨的神仙们进贡香火之后,兴趣全无。

    他冷笑道:“大家的供奉都是用血汗换来的。别的神仙也罢了,那些负责司雨的雷公电母,还有龙王之流,他们也好意思收大家的供奉”

    李忆咋舌——主公也太大胆了吧!

    心思一转,忍不住在心里揣测:难道说,仙官大人们都是这么心高气傲的

    这时,沈云又说了:“他们要搞,由他们按着旧例去搞。但我们庄子不兴这一套。什么时候稻谷熟了,什么时候开镰,不跟那帮神仙讨什么吉时。”

    李忆愣了一下,请示道:“那么,我也这样答复白云村他们的乡老们”

    沈云爽利的点头:“就这般答复。”

    “是。”见状,李忆倒不好再进言了。只得领了令。出了主院,心里直打鼓。

    说句老实话,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不太信神灵庇佑的那一套说辞了。在仙都的城里,与他一样的人,大有人在。然而,在这里,与乡邻们接触得多了,他很清楚,他们有多迷信神灵。原因很简单,因为田里的庄稼需要风调雨需,无虫无灾。他们全是靠天吃饭。

    而今天被推举来送联名状的乡老们看着就是些倔老头儿。

    主公这般答复,会不会彻底激怒他们呢

    李忆心里挺没底的。

    到了问事堂,他尽量将言辞说得软和一些,告诉乡老们,庄子里不打算参加夏收祭祀。

    “这……怎么会这样”
1...145146147148149...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