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既然知道病情不严重,有赵父在这里陪着就够了。
“行,我们先回去,得家里几个娘们担心。”赵福生知道二弟有女婿在县城,有地方住,赵母又不严重,他也不矫情的痛快同意了。
“嗯”赵宏生冷静下来后,心里面发寒着正想好好‘教育’王梅芳一番,恨不得马上回去,他肚子里憋着的那股气没地撒。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出去吃了顿饭,上吐下泻,不知道什么原因。
第73章
夜半时分的医院远离了喧嚣沉寂下来了,一盏盏灯威严昏黄的在过道走廊上静静照明,寂静的夜里似乎泛着一丝幽冷的光芒。
赵国生并没有想过深更半夜摸黑赶去敲女婿王建军的门,没有必要。
先不说正处于新手爸爸懵懂期王建军会不会踩着单车回镇上住了?就这个点去打扰他也不好。
不知道的还因为发生什么大事了,跟着提心吊胆的担心赵母的情况。
这个年代,床位没有后世那么紧张,在赵国生憨厚朴实的笑容攻势,于心不忍的小护士直接给他安排了一张陪床。
尽管有床位,这一晚,赵国生仍然睡得不舒服,迷迷糊糊的半醒半睡,极不安稳。
赵国生未曾料想到,赵父和赵母这一晚根本没睡觉,俩老口嘀嘀咕咕的讨论争执了整整后半夜。
应了那句俗话,老年人,睡眠少。
“天亮了,快点回家吧,在医院待着真不舒服,这药水味很难闻。”得知自己仅仅是摔伤了腰,需要在家静养的赵母天还没亮就开始催促嚷嚷着要回去。
对赵母来说,住院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
还钱。
“急什么,要是你自己能行动,要不你自己走回去?”赵父没好气的说,就算要出院也要等医生过来再查看下。
谁喜欢这难闻的药水味,还不是都是为了她好?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故意摔跤似的。”被训斥了大半夜的赵母有点委屈的呜咽,眼泪哗哗哗的感觉马上就要从眼眶里流出来了。
“难道不是吗?要不是你非要大晚上的去宏生家看电视,会摔跤吗?”赵母恨铁不成钢的白了她一眼,心想都是她自找的。
呵呵,一直想不通她为什么风雨无阻的坚持去老三家看电视,直到昨晚她的坦白,赵父才彻底知道原因。
不行,以后不能再让她掌握家中财政大权,说不准哪天又被老三家的媳妇哄骗了去,他们老俩口的棺材本都不保。
赵母心中理亏,不敢理直气壮的大声反驳回去,装作听不懂赵父的指桑骂槐,低着头不吭声。
“哎,你啊你,算了,我懒得说你了。”看着垂头丧气一副失落模样的赵母,再看看她侧歪着腰身,能直下去趟平坦的身子,赵父叹了叹气,习惯性的往裤腰边吊着的布袋里掏烟杆,发现没有,才恍然大悟的想起来得太急,落家里了。
病房里安静了好一会。
赵母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直起身子,拉扯到腰伤,痛的哇哇呲咧着嘴:“呲呲,好痛,快过来扶我一把,老头子。”
“你瞎移动什么?是不是拉扯到腰伤了?还能不能动?我去叫医院过来看看?”站在病房门口的赵父闻声急忙半跑过去,轻手轻脚的扶着赵母,如临大敌的着急问。
“不用去找医生,没什么事。”一听说赵父去找医生,赵母眼疾手快的拉住他的衣角阻拦,顾不上脸上因疼痛而扭曲的痛苦表情。
赵父:“……”没事你抽搐脸痛苦的嚷嚷什么?
“真没事,不信你瞧。”说着赵母挣扎着掀开被子,想站起来下床走两步。
“不用了,你还是好好躺着吧。”这极力证明的样子,看来真的没事。
不知道赵国生在病房窗户外站了多久,又是苦笑摇头,又是微微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88
嘴角上扬含笑的,就是没有进去,转身离开了。
有人陪你争争吵吵,有哭有笑,陪你一起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真好。
“老头子,你说这医药是不是该老三家的出啊?”赵母可没有忘记王梅芳那副嘴脸,典型‘忘恩负义’的小人,她要真生场大病,需要用钱,老三媳妇是看清了。
对比一下,老二家的二话不说主动送上钱。
老三家的媳妇让令人寒心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们老俩口往日里瞎了眼,看错了人。
好在,老三还有点良心。
“呵呵”赵父冷哼了两声,冷笑着白了赵母一眼说:“这医药他们三兄弟平摊,谁也别想占便宜。”虽说这次住院没花多少钱,可该平摊的还是得平摊,不能让老二家吃亏。
“可是……应该老三家出钱啊?”按照赵母的想法,她是在老三家看完电视回去的路上摔跤的,理应老三家出医药,再说还没出老三家的范围呢。
“我说平摊就平摊,你哪来那么多废话,就这么定了,往后不许再提应该老三家出医药的事。”在谁家门口摔跤谁家出医药,以后那个儿子还敢让你去他家?
赵母:“……”凶什么凶,本来就该老三家出医药,护着他们家干嘛?养白眼狼啊?
赵父拉过一条椅子坐在病床前给赵母盖好被子,慢慢苦口婆心的劝道:“你应该吸取教训了,往后耳根子不要那么软,瞧清楚昨晚的情况了吗?万一你真有个三长两短急需钱救命,老三家抠得出钱吗?老二家老实本分愿意拿钱出来,可你别忘了,他们家孩子多,花大,又能有多少?所以我们该攒的棺材本还是得攒,不然,上趟医院看病都没钱。”
“知道了”一直盼望着养儿防老的赵母一时间有点难过。
经过昨晚,赵父觉得,钱还是抓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老三不至于‘娶了媳妇忘了娘’,但也差不了多远了。
掌握不了家中钱财,能当家做主有什么用?
“爸,姆妈,我买了早饭,你们先吃点,大哥和宏生可能还要晚点才来。”一碗鸡蛋面上面飘着丝丝葱花,一阵阵香气扑面而来,瞬间掩盖了病房内的药水味。
另一碗是猪肝面,是给赵父的,汤里面放了许多辣椒粉,在路上晃动的过程中有点散开了,整碗面红彤彤的,看了就让人有食欲。
“怎么两碗不一样啊。”湘南人无辣不欢,这不让赵母嘴馋吗?不过赵父很自然的接过那碗红彤彤的面条。
赵国生:“……”
吃过早饭办完相应的手续没多久,赵福生和赵宏生便匆忙赶来了。
赵宏生顶着满脸的憔悴和浓浓的黑眼圈,嗓子还有点很明显的嘶哑,一看就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肯定回去两口子吵架了。
这么明显的事情,赵父赵母包括赵福生没有一个人问其原因,颇有默契的高度保持一致沉默是金,谁也不愿意打破这份尴尬。
赵国生:“……”
性子直爽不代表愚蠢,赵福生懂得明哲保身,聪明人不止他一个,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聪明过法。
过去的途中,明明谁也没有多说话,气氛就是压抑的怪异的很,想活动气氛,说上几句的赵国生硬是开不了口。
“美玉婶,你没事吧?我听说你昨晚摔着了?”好不容易挨到了村口,正在井边池塘洗衣服的七大姑,八大姨一窝蜂的围上去担忧的关心。
“美玉婶,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医院怎么说?摔到哪里了?有没有事?”
“婶子,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可得在家好好休养休养。”
…………
早被人群挤到一边的赵国生和赵宏生苦着脸,面面相觑。
“没事,就是腰伤了,养养就好,劳烦你们担心了。”驮在赵福生背上身子动弹不了的赵母强装着一张笑脸,僵硬的笑着解释。
鬼知道赵母心里有多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一大把年纪了,大晚上跑儿子家看电视,回去路上摔着了,这说出去多丢人?
有赵父在,照顾赵母的事情,用不着三个儿子心,有时间多去看看就好。
要是没有赵父,这赵母的吃喝拉撒睡,还不得三个儿媳妇轮流着照看,就算轮流照顾也不能像赵父那样一天二十四小时,随喊随到那么周到。
“姆妈怎么样?”赵国生屁股还没坐下,就迎来刘兰秀忧虑愁苦的担心询问。
刚才人太多了,刘兰秀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好问得太详细。
“年纪大了,闪了腰,不太好养啊,最近这段时间,你多炖几只鸡给姆妈补补。”大伙都说没事,实际上谁都知道老人家闪了腰,可不是那么容易养好的,没个一年半载,难,还祛除不了病根。
之所以那么说,都说安慰赵母罢了。
刘兰秀蹙着眉头担忧的欲言又止,说:“那我再多养点鸡。”想安慰赵国生几句,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什么。
如果换成是她姆妈,将心比心,她也担心着急。
“你去睡会?昨晚没休息好吧?”昨晚大嫂送过保平安的信过来,知道赵国生留在医院陪着,估计没怎么休息。
“睡不着”心里想着事情的赵国生哪里睡得着。
刘兰秀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察觉到赵国生力还可以,没有强制性的催促他去休息,而是支支吾吾的举棋不定,想说又不好意思说。
半响,刘兰秀半吐半吞的小声试探到:“国生,你说姆妈就那么喜欢看电视吗?”这养病的一年半载可不能出门去看电视,那可怎么过?
“也许吧”没留意刘兰秀的语气随意说,应该喜欢看电视吧?要不然天天晚上去老三家追剧?都快赶上后世时髦的追剧一族了。
这个年代的电视机能到几个台?最多不过三四个地方台,其他的全是雪花斑点,而且电视剧大多数是抗日杀鬼子的片子。
“国生,要不,我们给姆妈买一台电视机吧?”刘兰秀在有些时候不喜欢婆婆,却也知道在他们家起房子最困难的时候,公公婆婆出了五百块钱。
做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
这一点还是昨晚家里几个熊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提醒的。
犹记得赵爱华那句:“姆妈,奶奶那么喜欢看电视,为什么不买一台?不然就不会摔跤了,要是我有钱,就给奶奶买一台电视机。”
是啊,他们做儿子媳妇不是有钱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伙伴们的关心,已经好多了!可是粥真的不好喝啊!想吃肉!吃火锅!虽然还是有点拉肚子!
第74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刘兰秀所说的,正是赵国生此刻心中所想的,或许他们应该帮老人家买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89
一台电视机。
鉴于以往刘兰秀吝啬舍不得花钱,婆媳关系又不融洽的情况下,赵国生很为难张口去要求,一时之间找不到恰当的措辞。
自古婆媳不两立,俗话说,十对婆媳九对不和。
老话说,讨媳妇就是在你家里有的那个”娘”迎接你另外一个”新娘”。
在老赵家,作为儿媳,刘兰秀为其传宗接代为赵家添了三子二女,能生是福,是老赵家的大功臣,即便如此,刘兰秀和赵母这对婆媳的关系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当然,也没有糟糕到哪里去。
毕竟给赵母添了心心念念,惦记到心尖坎里去了三个金孙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三个乖巧懂事的孙子份上,赵母也不会故意为难刘兰秀。
“我们给爸妈买一台电视机?”这话简直说到赵国生心坎里去了,不过表面上还是要装模作样的为难阻扰,不情愿一番。
人就是这样不可理喻,你越是是反对,她越是反弹的厉害,喻是赵国生瘪嘴不高兴,刘兰秀喻是会找各种理由来说服他。
这比赵国生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是啊,我们这两年不是攒了点钱吗?手头也宽裕了,欠爸妈借我们起房子的钱正好借这个机会还回去?”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一两年婆婆送过来的鲫鱼、鲤鱼还少吗?多得有甚者往外嫁女儿美艳哪里拿。
这两年,公公婆婆和他们家关系越来越亲切,自然而然感情深厚了几分,她的心又不是铁打的,哪会感受不到?
三弟媳妇是三弟媳妇,她刘兰秀是刘兰秀,不可同日而语。
赵国生刻意皱着眉头,不解的继续说:“你昨晚不是说我们家买电视机吗?要是给爸妈也买一台电视机,会不会家里的钱不够,要去银行取?”存进银行的钱,以刘兰秀守财奴的性格,死活是不会同意取出来的。
“那就只能爸妈买一台电视机好了。”刘兰秀不假思索的没多考虑就做出了选择。
本来就只预备了一台电视机的钱,没想过动银行存款的念头,那些钱可是留着给孩子们上大学用的。
赵国生:“……”是应该夸她深明大义还是大公无私呢?
说句真心话,刘兰秀舍己为人这么朴实直白的行为,作为夜夜沉在枕边最为了解的赵国生不是亲耳听到,打死也不敢相信。
大概,在刘兰秀内心深处,她就是这么一个本质柔软的善良人。
“你觉得我们自家都没看上电视机,单独给爸妈买一台电视机,他们俩老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吗?”换成谁家父母都不会接受吧,如果接受,那父母是有多‘缺心眼’啊。
就像你家穷的顿顿喝粥吃咸菜,却打肿脸充胖子般硬生生给别人送大鱼大肉?
哪怕实情不是如此,这行为压不住别人脑补啊。
“那怎么办?姆妈这一跤起码得躺上半年,习惯看电视的她,日子得多难挨啊。”刘兰秀也明白是她考虑不周。
如果只给爸妈买一台电视机,而自家没有买,怎么都说不过去。
好好的孝顺,硬邦邦的演变成了献媚,讨好。
“要么一台电视机都不买,要么买两台电视机。”赵国生决定把这个纠结问题抛给刘兰秀去抉择。
刘兰秀:“………”
刘兰秀蹙着眉头低头思索,半响不说话,似乎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在做思想斗争。
“还是买两台电视机吧。”刘兰秀眯着眼睛,咬咬牙,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老三家出了婆婆大晚上看电视摔跤这种事,她哪里还敢允许家里几个熊孩子晚上出去?更何况,三弟媳妇就这事,心里多多少少有点疙瘩。
挣钱是为了什么,不就为了让日子过得好看一点吗?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县城买。”得到满意答复的赵国生嘴角流露出一副不出所料的果然如此表情。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言之中。
刘兰秀:“……”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真的买两台电视机吗?会不会太浪钱了?
给公公婆婆买电视机的事是她主动提起的,现在发展成这样莫名其妙,她张张嘴,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速度慢,很多事情仍然是传统的人力物力,出门靠双脚走,消息传播靠口口相传。
整个赵家村,唯一一台座机电话在村长家,用来紧急联系政府各级单位情况的,常年处于无电话接通状态。
就算给你用打电话,你能打给谁?知道谁的电话号码?而且信号极端弱,通常打不打得通,还要靠运气。
神奇的是,远在隔壁的隔壁上林村的赵芬娟知道了赵母摔跤的事?你说这传播的速度神奇不神奇?
但凡国家颁布一个政策,执行一个决策,往往赵家村都时隔三月半载的才稍稍清楚了解到。
你说神奇不神奇?真应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下午三点,空中细雨霏霏的下着蒙蒙细雨,柔柔的,飘渺纷纷而至,细若银丝,若隐若现,让人无可奈何。
赵芬娟一个人提着小心椭圆形的竹篮子,上面盖了快油布,油布上还遮盖蒙上层不知名树叶,没有撑伞的她一个人疾步穿梭在细雨绵绵中,脚上陈旧的布鞋布满了新鲜的泥土,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国生,姆妈怎么样?”赵芬娟顾不上头发上滴下来的雨水,用手胡乱摸一把雨水往外甩,急着的询问。
赵国生家的位置很巧妙,村中大部分人回家都要从他家路过,包括赵父赵母家。
赵国生:“……”他们三兄弟谁也没去送信啊?应该说还来不及去送信,怎么就不请自来的知道赵母摔跤了呢?
显然这个时候怎么知道消息已经不重要了,赵国生连忙从堂屋的凳上站起来迎上去,皱着眉头说:“没什么事,就是闪了腰,需要静养。”
看着赵芬娟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半旧薄棉袄已经湿了三分二,还时不时用手去抹从头发上流到脸上的雨水,脚下不安的挪换着脚步,焦躁不安的亟不可待。
原本想呵斥她在阴晴不定的春雨绵绵季节不懂得带伞的常识行为,硬生生的被憋了回去。
太过担忧,顾不上了,忘记了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说完赵芬娟如释负重的卸下来心中的重担,流露了轻松的笑脸。
隔壁邻居的孩子高烧不退,这几天一直待在医院,昨晚半夜看到赵芬娟的哥哥背着赵母着急的奔向医院找医生,后面还跟着好几个赵家男人,以为很严重,今天早上一回去,特意跑去告诉她。
可怜的赵芬娟,先是急急忙忙跑去医院,得知出院了,又匆忙淋雨赶来赵家村,午饭都没有吃上一口。
“呀,大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90
姐来了,怎么身上全淋湿了?快跟我进屋换套衣服,虽说是春天,还是可以感冒的。”刚在后面鸡院里检查母鸡孵小鸡情况的刘兰秀来不及洗掉手上的鸡屎,连忙拉着赵芬娟往屋里走。
“我先去姆妈哪里……”话还没有说完,整个人被刘兰秀的怪力轻松拖走了。
赵国生:“……”是说鸡屎呢?还是说大力水手呢?
细雨密密地继续轻织着,静静地交错,雨丝,轻轻入纱,纷纷而下,发不出一丝声响。
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伸手往屋檐雨滴出去接,一滴两滴,不急不缓,滴在手心,打湿了手,打断了赵国生暂时思考的思绪。
路太滑,已经显怀挺着大肚子的赵美艳可不要匆忙赶雨而来啊,早知道就应该提上那么一嘴:“暂时不要告诉美艳。”几个熊孩子不知事情轻重缓急,估计已经当新鲜事说给美艳听了。
幸好赵芬娟和刘兰秀的体型差不多,换上刘兰秀的衣服也不怎么唐突,仔细看看,还蛮合身的。
好像,赵家不论男女,身高都超过了南方人平均身高的一大截。
擦干头发,换好衣服的赵芬娟迫不及待的火急寥寥提着竹篮子去了赵父赵母家。
“姆妈,你没事吧?现在感觉怎么样?”赵芬娟随意的把竹篮子往桌子上一扔,连赵父都来不及打招呼,急忙走向半斜坐在靠椅上的赵母,嘘寒问暖的担心道。
至于三弟媳妇,像个木头人一样杵着不出声,直接被她华丽丽的忽视了。
“芬娟啊,你怎么来了?姆妈没事,就是伤了腰,养段时间就好了。”赵母心里虽然在诧异女儿的消息灵通,但病后第一时间能得到女儿的的关心,她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年纪大了,要格外注意,现在坐在靠椅上动也动不了,多遭罪啊,爸,你也不看着点我姆妈。”换衣服的时候,她可问清楚赵母摔跤的原因了。
不要怪她迁怒三弟媳妇,谁让她本来就不喜欢三弟媳妇呢?竟会哄骗爸妈好东西走,她永远忘记不了,自己省吃俭用买点适合老人吃的软糖给爸妈,转眼偷偷摆上了老三家的桌子上。
“好好好,我以后会小心的。”底气不足的赵母难得这么‘忍气吐生’乖乖听女儿的话。
其实,这指责的话,在赵母心中泛起点点滴滴欢喜。
赵父:“……”管他什么事,难不成拴住她的双脚?
作者有话要说:小伙伴们知不知道黑眼圈怎么去掉?渣作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浓浓的黑眼圈了,就算休息再好,也有,呜呜呜。
第75章
女儿就是女儿,永远比儿媳来得亲切。
寒了赵母‘柔软心’的王梅芳,事后再花言巧语的舌粲莲花解释,道歉,认错都无济于事,铁了心的赵母概不理会她。
任由王梅芳腆着脸死皮赖脸的整天装巧卖乖的虚伪秀孝顺,一步不离的守在赵母身边,生怕有什么事,没人在身边帮衬一样。
表面上做足了恭敬知错模样,给来探望赵母的旁人一个劲的夸赞,让人羡慕有个好儿媳,好福气。
现在有赵芬娟这个女儿在,看不顺眼的儿媳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
“梅芳,你回去吧,姆妈这里有我就够了,小侄子快放学了,你该回去煮饭了。”怎么说都说自家人,谁也不会难堪的撕破脸皮,再讨厌,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的。
亲戚间,抬头不见低头见。
太难堪了,对谁都不好,颜面无光。
“那行,姆妈我先回去了,有事让爸来喊我啊。”整整守了大半天的王梅芳懂得过由而不及,凡事不能一蹴而成,得慢慢取得原谅。
尽管,王梅芳打心底不承认哪里有错。
她不过心里不舒服,嘴上过过瘾,没有二嫂刘兰秀横插一脚夺过主动权,让赵宏生再怒视坚持命令她拿钱出来,她还是会拿出来的。
这是王梅芳事后激灵谨慎在吵架过程中给赵宏生的说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