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在农村,很多人家里的院子里有挖小型的池子,里面挑满水,用来养暂时不吃的鱼啊,泥鳅、黄鳝之类的。
尤其是赵父这类善于捕鱼的高手,往往家里吃不完,会存养起来等以后吃,或者等赶集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去卖。
“美丽,你回家去那些猪肉过来。”这明显是临时起意,赵国生怕硬菜不够,马上吩咐赵美丽出去拿些猪肉过来。
“美丽,别听你爸的,奶奶家里有菜,不用回去拿。”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留老二一家在家里吃顿饭,哪需要自带菜上门的?
赵美丽:“……哦”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这样好脾气亲密称呼她这个一直被忽略的孙女名字的奶奶,好恐怖。
赵美丽有种浑身起了鸡皮疙瘩的受宠若惊,傻傻的呆在哪里。
赵母没理由的莫名其妙,忽然来个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改变,真的令人好不适应。
在场除了赵母本人以外的所有女性,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摔伤的是腰吗?难道隐藏中摔坏了脑子?医院没检查出来?
“咳咳,国生,来搭把手,把这张新桌子抬进去,放在门口太碍事了。”赵父暗地里偷偷的翻了个白眼,无奈的摇摇头,这态度转换的太明显了。
身为局外人的赵父看了都有点尴尬。
谁让赵母平时以重男轻女的形象示人呢?这会子热切的和孙女拉近关系,怎么看都别扭。
“好的,爸。”只有赵国生一人没有感到任何异常,一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94
本正经的在哪里研究黑白电视机。
几个熊孩子围着赵母和赵美艳身边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说个不停。
赵父和赵国生两父子有条不紊的默默的搬新桌子,扔旧桌子,讨论和研究新奇的黑白电视机。
“国生,你钱够用吗?这台电视机得好几百块钱吧?”赵父忍了很久,终于抵挡不住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担忧。
二儿子太孝顺了,就担心他宁愿自家穷得响丁当也要给他们俩老头子买电视机。
“爸,钱够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去县城卖泥鳅、黄鳝的事。”这事能瞒过村里人,却瞒不过时刻关注他家的赵父。
留了个心眼的赵国生没有直接说泥鳅、黄鳝能卖多少钱,只是隐晦提到有这一门入。
“好吧,不过以后别乱花钱了,你姆妈很替你们家着急,下半年,爱强也要去镇上上学了吧?”三个孩子在镇上上学,这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原本想着私底下偷偷把电视机钱给垫上的赵父想开了,这个法子行不通的,赵国生不会要他们老俩口的钱。
也好,真让他们一下子拿出好几百也舍不得,家里就那几百块钱的存款了。
还不如先攒着,攒着留给孩子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再拿出来。
那个时候,老二家没理由拒绝了。
闲聊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刘兰秀已经整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清爽可口的硬菜,有水豆腐煮鱼,梅菜芋头扣肉,青椒炒肉,红参炖老母鸡,还有一个青菜。
“来来,美艳,这老母鸡是奶奶特意让你姆妈炖给你吃的,你怀着身子,多吃点,补补。”说着赵母人生第一次给孙女夹菜,还是一个鸡后退。
“奶奶,你不爱我了。”赵爱强故意翘着嘴,做鬼脸的装着不高兴。
“哟,奶奶的乖孙子,奶奶最喜欢你了,来来来,奶奶也给你夹个鸡腿,好了吧。”一听孙子的不高兴的声音,赵母赶紧讨好的给他夹了个鸡腿。
“嘻嘻,我就知道奶奶最喜欢我了,好啦,我开玩笑的啊,我吃鱼,聪明,这老母鸡给我姐吃,她现在怀着我的小外甥,可不能饿着。”赵爱强眯笑眯笑懂事的把碗里的鸡腿又夹到赵美艳碗里去。
赵美艳:“……”
大喜过望的赵美艳有点受宠若惊,看着一向不搭理她的赵母居然笑着脸主动给她夹鸡腿,整个人惊慌失措的不知所措。
刘兰秀:“……”这算隔代亲吗?以前也没有察觉出来有多喜欢孙女啊,这才她婆婆是吃错什么药了吗?
哼,她怀孕坐月子那会,婆婆也没这么‘高规格’的待遇过。
这一刻,一直游离在外没意识到赵母反常的赵国生,终于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了。
似乎,他姆妈今天整个人画风都不太对。
难道电视机的魅力真有这么大?
赵国生深感怀疑。
其他几个熊孩子安静的吃吃喝喝,表示今天到的奶奶‘惊吓’已经够多了,夹菜算什么。
“爷爷,奶奶,吃放了没,我姆妈让我送点猪肚子过来。”赵爱民火急火燎的一阵风一样迅速跑进来,手里稳稳的端着大半钵子炖好的猪肚子,一点汤都没有撒出去。
赵母最近在家养病,三个儿媳妇三天两头往他们老俩口这里送点炖好的猪蹄啊,猪肚子啊,老母鸡啊,老鸭子汤啊。
自发的,不用提醒。
很孝顺。
“正吃着呢,快,爱民坐下来一起吃。”不用赵父赵母开口挽留,刘兰秀眼疾手快的从碗柜里拿出了一副干净碗筷递上。
赵爱民贼机灵的转悠着大眼珠子,瞧瞧了饭桌上的菜品,有他最喜欢的梅菜芋头扣肉,二话不说,马上笑容满面的坐下:“谢谢二婶。”接过碗筷。
刚夹了几口菜,赵爱民忽然发现新大陆一般大惊小怪的惊讶道:“美艳姐?你回来啦,这肚子,快生了吧?”都怪他姆妈天天在家念叨美艳姐的肚子很尖尖圆,肯定是个儿子,害得他条件发射的乱问。
赵美艳比他也不过大一岁多,十七八岁的赵爱民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纪了,最近他姆妈开始物色媳妇人选了。
先物色女孩子,下聘礼定下来,过个一两年,差不多了。
“恩,正好过几天是端午节,我想回家来待几天。”端午节,外嫁的女儿要携同女婿一起提着重礼回娘家送节礼的。
索性借这个机会,既可以回来探望受腰伤的奶奶,也可以在娘家住几天。
吃过饭,怀着身孕的赵美艳有点犯困,没神,赵母连忙让她回去休息,不用陪着。
等赵国生一家走后。
赵父默默从腰间吊着的布袋子里拿出旱烟丝慢慢卷好,小口小口的轻轻吸着,时不时吐出一团团烟圈。
“美玉,以后老三家媳妇再在你面前哭穷,你不要理会,要是纠缠不清的常来哭诉,你直接和宏生挑明了说,现在我们要攒钱了,攒钱给孙子们上大学用。”老大家的孙子是指望不上考大学了,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老三家的已经辍学一个了,怎么哄骗都不愿意去学校,有了这个榜样,他也不奢望下面两个孙子考大学了,唯有靠老二家的‘光宗耀祖’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明年你六十大寿过后,我们就请木匠师傅把我们的棺材给打好,然后就无所牵挂的好好攒钱了。”人活六十是花甲,六十而耳顺,是时候把棺材打好了。
六十过后,吃一年少一年,谁知道什么时候两脚一蹬就去了,但凡有个好歹,也有个合适薄棺材遮身。
“好,就这么办。”赵父有点感慨,岁月不饶人啊,转眼半截埋土了。
这辈子,值了。
儿子孝顺,女儿也孝敬。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想要出去玩,谁知道你们一个个让我加更?呜呜呜
看到好几个小伙伴说要考试,考证,虽然渣作者不知道最近有什么考试,但是,小伙伴们要加油哦!通通考过!
小时候渣作者村里有个祠堂,里面全部是各家各户老人的空棺材,小时候不懂事,看多了香港电影,总想着里面有僵尸,又是怕,又是好奇,和小伙伴们想着去开棺材,结果棺材没打开,却被长辈揍的半死。
第78章
赵家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关起门来藏着掖着刻意瞒着村里人,比较隐蔽的事不想让人知道,那也是藏得住消息的,若是不大设防,消息当然会不胫而走。
都是一个村,谁家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能瞬间从村头传到村尾,更何况买电视机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顷刻来了几波人来看热闹。
不出一下午,村里街坊邻居都知道了。
村里人由原来看赵母笑话,‘为老不尊’爱看电视惹出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95
半夜摔跤的丑事,到大部分人羡慕嫉妒赵母生了个好儿子。
如果摔一跤能换来一台电视机,他们人人都愿意。
赞美和羡慕并不是统一一致的唯一声音,其中暗地里隐藏夹杂着褒贬不一的酸话。
“哼,宏生,你说姆妈这是什么意思?逢人就夸耀到二哥家多孝顺,我可不相信那买电视机的钱全部是二哥家出的,换位思考一下,你和大哥愿意拿钱给爸妈买电视机吗?”唬人的把戏,不就是给老二家图个好名声吗?想给他们家难堪。
这行为赤.裸.裸的在讽刺他们家吗?踩着他们一家给老二家做脸面,反正她王梅芳是不相信二哥二嫂有这么大方。
这些天,她伏低做小的在婆婆面前舔着脸讨好,还没消气吗?
医院不是说了婆婆身体没大碍吗?还记恨着没及时出钱吗?
“换我,我愿意拿钱出来给爸妈买电视机,我孝敬我爸妈怎么了,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那是心甘情愿的。”可惜家里的存款不足以再买一台电视机,要不然,赵宏生真愿意。
“哼,说的好听,要真愿意,在姆妈摔跤后的这段时间,你怎么不把家里的电视机搬到爸妈哪里去?”所以,将心比心,王梅芳仍旧不相信老二家的那份满含水分的孝心。
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一台起码得四百多,别以为她不知道,老二家也买了一台电视机。
也就是说,老二家一次性买了两台电视机,他们自家一台,公婆家一台。
粗略的算算,起码要八百块钱以上。
哪怕舍得,老二家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都是为人儿媳,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谁的,就二嫂那吝啬、抠门,小气巴拉舍不得的性格,会同意二哥拿那么多钱去孝敬公婆?
呵呵,换成孝敬二嫂娘家还差不多。
赵宏生:“……”说真心话,要是家里就四五百块钱,他可能是会犹豫不决的下不了决心。
不过,他不会承认的,尤其是在媳妇面前。
“你瞎说什么呢,我倒是想把电视机搬过去,你会同意吗?还不得把屋子给闹翻天。”赵宏生有点被人说中心事之后的恼羞成怒,怒斥道。
“呵呵,反正我听不惯你姆妈说的那些极力捧着老二家的那番话,是真是假,村里人又不是瞎子,有几个会真的相信。”估计钱是出了些,绝对不是全部,就像他们家买电视机公婆私底下贴钱那样。
“听不惯,你就捡你爱听的听呗,你还敢回嘴不成?”赵宏生今天出门在外也听到不小村里人调侃他的话。
嫉妒心倒是没有,反而松了压在心底的那块大石头,姆妈至少有电视看了,不会再发生摔跤的意外事故了。
而且,不管这事包含了多少水分,老二家真金白银的肯定铁打实的出了不少钱。
这是事实,抹杀不了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手指头也有长短不一的呢,前些年,爸妈一直偏心他们家不也是事实吗?所以他很看得开。
只是,有点小小失落。
“我可不敢当着姆妈的面回嘴,在外人面前也不敢胡说八道的添油加醋,也就敢私底下在你面前忿忿不平的抱怨一两句,怎么,不行啊。”王梅芳有点阴阳怪气的斜眼瞪着赵宏生道。
“行行行,关起来门来,你说什么都行。”多年的老夫老妻,谁不了解谁的为人。
这次王梅芳能控制好自己,压住脾气不往外撒,已经很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哼,明天我要回娘家送端午节的节礼了,顺便在娘家住一两天。”在娘家待几天,等这阵风头过了,再回来。
得那些八卦好事者故意有事没事在她面前企图挑拨离间。
“呵呵”赵宏生低头轻声闷笑,他说王梅芳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原来在这里等着呢,“好,随便你在娘家待几天。”
这年头,出嫁女回娘家住上一两天是很难得的一件事,因为农村事多,婆家会有意见。
“哎,早知道我们也应该生一两个女儿,不应该那么早结扎的。”王梅芳有点遗憾的感慨道。
“哟,你这又怎么了,你不是一直自豪会生吗?专生男孩子?还因为这个,我姆妈对你可特别的纵容。”趁着王梅芳自己提到这个话题,赵宏生借机奚落她几句。
这些年确实是他姆妈纵容成王梅芳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性格的,想想她刚嫁过来那会,勤劳贤惠,通情达理的多让人怀念。
“瞧着二嫂家的美艳,这女儿多孝顺,嫁的多殷实,三天两头,二嫂那亲家托人送东西过来。”这女儿可不比儿子差,逢年过节的往娘家送厚礼。
羡慕的不仅仅是这徒有虚表的物质重礼,更是女儿的这份贴心的心意。
这些天,王梅芳因为自私自利之心没有及时拿钱出来给婆婆看病,被赵宏生狠狠的说教了一段,争吵冷战了好些天,她冷静下来后反思了不少。
看着行动不便的婆婆,拉屎撒尿洗澡都需要人在一旁伺候,心里说不嫌弃,动作上总能先一步做出选择的逃避,像个旁观者那样眼巴巴的远远看着大姐赵芬娟尽心尽力,点点滴滴的细心,耐心照顾,她脸臊得慌。
在一定程度上,王梅芳对婆婆是有愧疚之心的。
可要她贴身照顾婆婆拉屎撒尿洗澡,她做不到。
忽然灵光一闪,那个躺在床上行动不便的人换成她亲妈,她想,她能毫无芥蒂的全盘做到。
第一次,王梅芳迫切的产生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后悔没能生个女儿。
“怎么,羡慕二哥二嫂生了女儿了?你不是常说女儿是赔钱货吗?”赵宏生故意挑着眉,戳她心窝子的揶揄道。
当年是谁眼睛长到天上去了,看几个侄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挑刺。
这会子后悔没生女儿了?那可是他赵宏生亲侄女。
王梅芳:“……”能不提这一茬吗?没看到她现在准备‘改邪归正’了吗?
“你要真想要个女儿,认个干女儿不就得了?”养在别人家,多划算啊?
对于王梅芳突发奇想的后悔没生个女儿,赵宏生齐之以鼻的听听就过了,他持反对意见的幸好没有生女儿。
前面那么多年重男轻女,不算吗?
真有了女儿,以王梅芳心里嫌弃赔钱货的性格,能对她好吗?
光羡慕二哥二嫂家的美艳嫁的有多好,为女多孝顺,没想过二哥二嫂对女儿有多好,又是送美艳去镇上学裁缝,又是预备了丰厚的嫁妆,‘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出嫁。
瞧瞧二哥二嫂家的小侄女美丽,在镇上读中学,村里有几乎人家的女儿舍得送她去镇上读书的?眼看着下半年初三了,听二哥的意思,只要成绩好,考上高中,还送她去县城读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96
高中,甚至大学。
昧心自问,王梅芳做得到对女儿这般好吗?
不论儿子,女儿,男女平等的好。
不然,瞧瞧大哥家怎么养女儿的,对女儿怎么样?昧了礼钱不说,嫁妆一分没有,就带着几身旧衣服清冷的嫁过去了。
哎,说到上学,想到自家大儿子死活不愿意读书,硬生生的在家跟着村里其他孩子满山偏野的疯,看到就头疼。
为这事,二哥还特意找他谈过心,问他对家里三个孩子的打算?不上学,就该学门手艺,再不济也得踏踏实实的种地养活自己,而不是调皮捣蛋的游手好闲。
不要用孩子年纪小为借口,惯着他,还说大哥家的爱民在镇上找熟人混到宰猪场工作去了。
最后二哥建议过两年,孩子大一些了,找些门路送去部队锻炼锻炼。
“哎,你在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话呢?听到了吗?”王梅芳不适宜的及时打断了他的思考,使他从深思中回过神来。
“你说,我听着呢。”赵宏生淡淡的笑着说。
“认个干女儿的事还是算了吧,干女儿哪有亲生的好,再说认干女儿是靠缘分的。”农村认干女儿有很多讲究,一般是小孩子不好养活,请了‘活神仙’来算命,算出小孩认在谁名义下能养活长大成人,才会定下这门‘干亲’。
这年头的干娘,干爹是真真实实的一门亲密亲戚,要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作见证,两家人要选一佳日摆设宴席,认认脸,见见亲戚,除了上户籍外,其他的和亲生的没多大区别。
赵宏生:“……”说过来是你,说过去也是你。
到底想怎么着?
“算了,明天回趟娘家送完礼还是回来吧,姆妈行动不方便,估计今天不会包粽子了,我们家要多包些送点粽子过去。”王梅芳想了想,还是放下不下家里的事。
婆婆那里,有三个儿媳妇,缺了她,公婆也有粽子吃。
但是,她现在是戴罪之身,还是老是的待在家里好好表现吧。
潜意识里,王梅芳有那么一丝丝认识到了错误。
嘴上,包括活动频繁的心里不承认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想煮点新花样好吃的菜,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什么好推荐。不过不要太复杂的。
有些菜配料要准备的太多了,麻烦。
第79章
黄昏,夕阳洒在赵国生门前不远处的小池塘上,像是许多金针银线的光,随着水波晃动着,好看的像一幅画。
夕阳慢慢地从西边坠下山去了,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红衣裳,赵家村各家各户烟雾缭绕的升起了一缕苒苒炊烟。
“国生,在家吗?”赵福生稍带怒气怨言,不满的板着脸走进来。
正偏着头半眯着眼睛弄浓烟迷失了眼,呛的生理眼泪一滴一滴干涩的挤出来的赵国生正坐在灶台口烧柴火,闻声忙站起来,有点狼狈逃离现场似的说:“在呢,有是什么事吗?爱华,你来灶台帮你姆妈烧火煮饭。”
“噢”赵爱华应了声,又礼貌的笑着和赵福生打了声招呼。
“大哥,你来了?晚上留下来吃饭?顺便和国生喝两杯?”刘兰秀心里纳闷这个饭点时间,大伯怎么来了?难道有什么事情?
“噢,我和国生说点事,饭就不吃了,你大嫂在家煮了饭。”赵福生随意的瞥了眼在灶台边忙碌的弟媳妇。
“那行”刘兰秀本来也就是客气客气,没有多煮大伯的饭。
“大哥,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特意赶在饭点来找他,事情很急吗?赵国生暗暗在心中回想最近发生的事,来回猜想也理不出个头绪。
赵福生观察了下堂屋里其他侄子侄女自顾自的围着大侄女赵美艳身边,好奇的盯着她的肚子,没人注意他们这边,才压低声说:“我们出去说。”
赵国生:“……”什么事这么严肃,还得保密?怕人听见不成?
心里吐槽猜测再频繁,脸上赵国生不露声色的笑着跟着一起出了房屋。
“国生,你这事做得太不地道了,现在村里人明里暗里都在夸你孝顺,夸姆妈生了个好儿子,羡慕她老人家,这让我和老三家脸上无光,不好看啊,给爸妈买电视机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商量呢?我们可是嫡亲的兄弟,孝敬爸妈也应该算上我们三家一起啊。”这事做得太不地道了,外人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和老三家多吝啬,对父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赵福生是一个直肠子的人,受不了旁人莫须有的指指点点。
赵国生:“……”听到这话,整个人是懵的。
“大哥,我没这个意思,给爸妈买电视机这事是临时起意的,是弟弟我考虑不周,都怪我太鲁莽了,没及时同你们商量。”难道孝敬爸妈,买台电视机还需要和其他两兄弟商议?从不为孝敬爸妈这类计较的赵国生真没想过还有这一出。
在赵国生的理念想法中,孝敬父母是儿女的本分,用不着和谁谁谁作比较,就像父母喜欢谁,爱补贴谁就补贴谁,死后财产想指明留给谁就留给谁,他没有任何意见。
不过仅仅是给爸妈买了电视机,又不是没钱买不起,用得着大周章的为这点钱同兄弟们商量吗?万一他们不同意,这电视机还不能买了吗?
每个年代不同,思想理念不一样,赵国生忘记了。
每个人做人处事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为财产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还少吗?没有遇到过这种经历的赵国生体会不到。
不过,既然赵福生怒气汹汹,不高兴的责问他了,他慢半拍的思维终于上线了,急忙忙的道歉,为自己考虑不周而自责。
确实是赵国生想得太简单了。
“给爸妈买的电视机多少钱,我刚才已经去老三家说了,我们三兄弟平摊。”就是了解自家兄弟是什么人,他才没有别村里那些刻意挑拨离间的流言蜚语给激怒到。
想起自己婆娘怪他多此一举的自找麻烦,心里怪不舒服的。
按照自家婆娘的意思,老二家给爸妈买了电视机就买了电视机,事后诸葛亮的厚着脸皮赶上去平摊钱,太画蛇添足了。
反正,赵福生不管,必须的平摊这个钱,要是没给爸妈买电视机,他可以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这已然摆在桌面上的事实,还不去亡羊补牢下?会良心不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