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说这句话的时候,赵爱强眼神有点闪烁和心虚,他总不能说为了骑单车,他和二哥两个人轮流着骑单车载他姐吧?
谁让她姐那骑单车的水平是个半吊子呢?不忽悠白不忽悠。
再说了,这是互惠互利的方便事。
“噢,趁着离吃饭还有段时间,你们把考试的成绩拿去给你们爷爷奶奶看吧。”自从他们这学期开学以来,赵父赵母两天两头的旁敲侧击的问三个熊孩子的成绩,搞的赵国生一个头,两个大。
“啊”又一次垫底的赵爱强不想去。
“好啊。”奶奶上次说,只要他们考得好,会给他们奖励的。
“噢”赵美丽眼珠子转了一圈,很调皮的瞥了眼一脸菜色的赵爱强,笑着应了一声。
无所谓啊,成绩什么的,她从来就没有害怕过,拿不拿试卷都一样,每天回来去一趟爷爷奶奶家报道已经成固定习惯了。
有个莫名其妙转变态度对她好的爷爷奶奶,不是挺好的吗?
尽管既有可能是因为她学习好的原因,她才不在乎这个莫须有的诡异原因呢。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态度转变都是她自身努力来的结果,问心无愧。
她老师说得对,一个人自身优秀,是块金子,就不缺欣赏你的人。
傍晚的天空并不阴暗,而是有一种明丽的蓝色,赵家村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不可见的红晕。
三人踏着微弱的夕阳,各自怀揣着难懂的心情来到了赵父赵母家。
“爷爷,奶奶。”比起平素一马当先的赵爱强,今天的赵爱文更外兴奋,忍不住抢在最先开口。
“,在家呢,快进屋,奶奶煎了几个糯米饼,还热乎着呢,你们读书脑筋,多吃点。”今天三个孙子孙女来的有点晚,糯米饼子被她温了好几遍,还以为他们家今天很忙,孩子们不过来了呢,还想着晚点让赵父给送过去呢。
对于天天过来打卡报到,有说有笑给他们两口子解闷的孙子孙女,肯定比其他的孙子孙女来得亲切和喜爱了。
这也使赵父赵母一到下午五点左右就不出家门口了,等在屋里做些好吃的给孙子孙女留着。
当然,其他孙子来了也有份,他们明了一辈子,不会这么明显的不分厚薄。
那要是其他孙子不赶巧,没来,他们也不会屁颠屁颠的固执着送过去。
好比赵爱泽,他知道爷爷奶奶经常会做好吃的,一放学,先不回去家里,先跑到赵父赵母这里把好吃的拿上再回去。
顺便还要舔着脸的顺带着回去,顾名思义是给两个哥哥带的。
比起眼前这三个真心实意来陪他们解闷,分享学校趣事的孙子孙女,赵爱泽那个小孙子显得太刻意了,目的不纯。
高下立见。
不是赵父赵母舍不得那点子吃的东西给孙子,而是他那种太纯粹为了吃的行为太刻意了。
是的,赵爱泽的贪吃举动着实符合他小孩子的性格,而且他还不吃独食,不忘家里的哥哥。
但是,已经有了珠玉在前了。
木椟在后就难有对比了。
“奶奶,你和爷爷不用特意给我们留着,你们自己也吃,我们中午在学校吃过了,而且有时候我爸还会另外给我菜钱。”赵美丽多聪明,看着一个弟弟兴奋过头的往灶台冲,一个萎靡不振的低头沉默,她很自然的担起了说好话讨喜的角色。
同时,她的话也是实话。
“没事,奶奶和你爷爷也吃过了,不用担心我们。”赵母听到孙女的贴心话,她笑眯眯的摸了摸赵美丽的肩膀。
其实一开始,赵母是想亲密的摸孙女的头,可惜身高不够,小孙女比她高出一个头了。
“哎呦,我的乖孙子,你怎么不高兴了?是谁欺负你了吗?是不是你爸妈?等下爷爷奶奶就去你家说说你爸妈。”赵母拄着拐杖的手在不停发抖的往地上敲,好像真的很生气一样。
赵美丽:“……”奶奶,这么惯孙子真的好吗?不分青红皂白?
真庆幸她两个弟弟在爷爷奶奶这种蜜罐子的溺宠下还没有长歪。
“美丽啊,你们姐弟三个手里拿的是什么?”他们三个一进屋,赵父就注意到每个人手里都拽着一张纸?
不是卷子就是成绩单,这是赵父的第一反应。
实在是这些天他们两老头对孩子们的学习太上心了,就像知道两个孙子的英语有没有提高,会不会拖后腿。
紧等慢等就在等他们出一次考试分数,让他们心里有点低。
“爷爷,是英语考试试卷,给你看。”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米饼,赵美丽清冷的声音都有点带有甜味和撒娇在里面。
“哎哟,给奶奶看看,看你们考了多少分。”赵母现在哪有腰身有伤的迹象?步子比起同龄健康的老人还要麻利,三步两步的向前把赵爱强的试卷夺了过去。
赵爱强:“……”他还没有铺垫好前缀呢,等会该什么解释?又要被批一次吗?
可是,他真的努力了啊,也进步了啊。
有个学霸姐姐在前面当榜样,真的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太折磨人了。
因为,所有人都按照学霸的成绩来要求你啊。
显然,潜意识里,他不把赵爱文当成他的学习榜样,认为他们之间都是半斤八两,谁赢过谁,纯靠运气。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再下雨,要疯了。
往年不都是春雨多吗?现在都六月份了,还在一直下雨。
第187章
“哎呀,爱强,我的乖孙子,你进步可真快,上次才三十几分,这次就考六十八分了?好好好,晚上在奶奶家吃饭,奶奶给你杀只老母鸡炖着吃,好好补补。”只要有进步,在赵母看来都是好的,尤其还是这么明显的进步。
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分数越高,越难再提高分数,赵母单纯想着这次能考六十八分,下次怎么着也得考八十六分吧?
不要怪赵母,她没有经历过考试,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苦难。
孩子们每一次考试的分数,或许都是孩子幸苦学习后的成绩,可是在赵母和有些家长眼中,那仅仅是分数,很简单的一个数字。
他们只喜欢高分数,才不管你们觉得很难考出来这个高分数。
“奶奶?”赵爱强无法理解的抬头看着一脸高兴过头的赵母。
这和他想得待遇相差胜远啊,不是应该批评他吗?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50
“九十八分?好好好,真不愧是我老赵家的孙女,有前途。”赵父乐呵的习惯性的从腰间去摸烟杆,他恨不得立马狠抽两口烟来庆祝。
再看看两个孙子的试卷分数,赵父更加乐得合不拢嘴了。
他的想法和赵母是雷同的,认为两个孙子进步巨大且颇具有潜力。
应该说,全天下的爷爷奶奶对自家孙子都是盲目信任的推崇的。
“不过,爱文,爱强,你们两个臭小子可不要骄傲,要向你姐学习。”说到底,赵父赵母心里明白,这一切的功劳大部分还是归属在孙女身上。
哎,要是老三家的两个孩子能静得下心来跟孙女好好补习,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算了,旧事不重提了。
赵父赵母可听说了老二家拒绝老三家要求的事,甭管他们两两口是从何渠道听来的消息,有这么回事就是了。
亲疏有别,发生上次那种事,老二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很正常。
虽说他们两俩口是有点重男轻女,但是,在面对一个有十足把握考上大学可能性的孙女,他们可不敢耽搁,不敢强迫孙女必须放下自身的学业去帮她堂弟补习功课。
上次二大爷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亲身登门来臭骂了他们一顿,六十岁的赵父赵母被训的像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羞愧的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赵父赵母在被训的过程中很想反驳,他们什么时候有说过不让国生送小孙女读书了?是说传的流言蜚语?
再说了,这事不应该去训当事人吗?训赵国生一家子吗?
“好了,好了,让孩子们好好吃东西吧。”赵母用责备的眼神瞪了眼严肃刻板的赵父。
孩子们进步了,不奖励就算了,还那么苛刻的说教,他们孙子进步了,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吗?
“行,就你宠孩子,我去后院抓只老母鸡。”赵父无奈的笑着摇头,他不过想警醒孩子们别骄傲自大,继续努力,怎么到赵母耳里就变味道了呢?
“爷爷,别去抓鸡啊,我姆妈已经煮饭了。”赵爱强连忙笑着过去撒娇的拖住赵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手上拿糯米饼的油就那么全部蹭到赵父袖子上去了。
“就是,爷爷,别杀老母鸡了,我家还有野鸡在鸡圈里养着呢。”赵爱文一边往嘴里塞满糯米饼,一边说话有点含糊不清,圆圆的小脸更像包子了。
“爷爷,奶奶,你们还没煮饭吧?要不一起去我家吃算了。”赵美丽忽然笑着提议到。
只要他们几个孩子都在家,她姆妈铁定会多煮两碗饭,就怕他们在长身体,吃不饱。
“不了,晚上我和你爷爷吃中午剩下的冷饭。”赵母犹豫下,终是拒绝了。
“去了,去了,一起去。”这样,晚饭的桌子上,他姆妈就不会接着念叨他了,赵爱强特别鸡贼。
“爱文,爱强,你们陪爷爷奶奶慢点回来啊,我先回去让姆妈多炒几个菜。”赵美丽刚好咬完最后一口糯米饼,两手往旁边的抹布一搽,然后起身飞速的往屋外跑,不容赵父赵母拒绝。
明明意动了,还犹豫什么?赵美丽敏锐的双眼看得很清楚。
这时,暮色已经模糊起来了,隐约的微弱晚霞的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了色。
有了英语成绩显著提升的趋势,刘兰秀便彻底把两个臭小子全盘扔给了小女儿,仍有她去折腾。
前提是,不耽误赵美丽自身学习时间的情况下。
……
定亲后,不日就是摆酒席,正式结婚。
接下来,赵国生一家非常忙碌,白天忙着去县城或者镇上买酒席当天待客的‘鸡鸭鱼肉’以及喜糖。
晚上回来还得走门窜户的去请人帮忙,还有借桌椅和锅碗瓢盆等物。
时不时家里得了什么野味还惦记着往上林村的亲家送去。
一个村里有两门亲事,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不论稍点东西给其中那一家,另外一家也不能落下,而且必须让两家满意,当其一起闲聊时不能挑出毛病来。
一切就绪,就等宴请亲朋好友来见证新媳妇进门了。
早晨,天还未亮,赵国生家率先开门,准备去迎亲的队伍也陆陆续续差不多到齐了。
这一天,家里的孩子们也巧合的全部放假,正如挂历上所说的那样,良辰吉日,适嫁娶。
赵国生和刘兰秀站在大门口目送迎亲的队伍远去,两人松了口气的相视一笑。
深呼一口气,赵国生感受着滤过似的新鲜空气,嗯,格外清新,看着雾把赵家村一切景物遮住了,喜悦的心道,又是一个好天气。
想起赵爱华今天身上那套正装,正应了那句古话,人靠衣装,马靠鞍,多帅气的小伙子啊。
再看看自己这套手工缝制的老式中山装,怎么感觉低了一个档次?
不过,仍旧很神,勉强算得上老腊肉一枚了。
“国生啊,也不知道巧儿这个儿媳妇和我这个婆婆合不合得来啊?”甚至刘兰秀心底都没底,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
为了儿子的一句喜欢,为了儿子的终身幸福,她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同意一个婆婆不满意的儿媳妇进门。
“合得来就在一起多住几年,合不来就早点分家。”赵国生不太会安慰人,都这个时候了,他不想撒谎说一定合得来。
如果不是怕刘兰秀生气,再者今天是儿子大好的日子,赵国生很想直接调侃一句:“你和我姆妈合得来吗?”
作为儿媳妇,刘兰秀孝顺公婆是一回事,真正合不合的来又是另外一种事。
这两码子事,难道她心底没数吗?
赵父赵母心里又何尝不明白呢?
“呸呸呸,说什么浑话呢?今天这么大喜的日子,儿媳妇还没进门呢,你这个乌鸦嘴就开始瞎说了,也不怕被人听见。”刘兰秀心口不一的白了赵国生一眼。
其实赵国生现在说的话,正是她心中所想的,猛不然的被人戳穿心思,肯定不舒服啊。
赵国生:“……”
他又说错话了吗?这年头也不准实话实说了吗?
“好,我说错话了,你去喊孩子们起床吧,我去请爸妈过来帮忙。”赵国生连忙顺着她的话道歉,不愿意与其争辩。
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了,他们都没有吃早饭呢,也不知道他们准备在那边吃?
当地习俗,男方清早的迎亲队伍可以在女方家吃鸡蛋和甜汤,也可以返回来时在男方家吃早饭。
当然,如果你胃口够大,两边都吃得下,那也可以。
随便在那边吃,男女双方家里都得提亲做好准备。
而且千万不要小心的提前商量好,说在那一边吃,不要浪之类的。
那样的人家会被人嘲笑的,误以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51
为没有诚心。
听着清晨的鸟叫声迎着破晓晨雾的第一缕阳光,赵国生呼吸着村中新鲜芳香的空气,看着枝头树梢的露珠被惊得簌簌下落,没入花间。
嗯,不管你迷信不迷信,什么都不懂的赵国生两次挑选良成吉日都是根据老挂历上的吉日来的。
非常准确,起码都是阳光明媚的灿烂日子。
上次嫁赵美艳的前几天还绵绵不绝的下起了春雨呢,结果一到结婚的前一天,烈日当空,春意洋洋,把路上的积水都晒干了,结婚当天,诸事顺利。
可能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巧合。
不管迷信还是巧合,适合婚嫁就是良成吉日。
再好的日子,也抵不住赵国生哭笑不得的暗自郁闷,他四十岁还差一点点,为什么就当上公公了?
哎,大儿子已经成家了,该是时候立业了。
或许是时候跟他便宜姐夫提提下海经商的事了。
抓住了好机会,他既有可能成为八十年代的富一代,再不济也是富一代他爹啊。
作者有话要说:我有一个朋友,她姆妈常说,你看别人考九十分多简单,一百分也很容易,你为什么就不及格呢?多简单的事,你怎么就这么蠢?
第188章
仿佛昨天还是三间破茅土屋的无法相信,喝口凉水望着五个营养不良的萝卜头,今天晃晃悠悠的坐在上位席上接受儿媳妇的敬茶?
看着新鲜出炉的儿媳妇像只小心翼翼的小白兔,腼腆的笑着在迎合讨好着刚上任的婆婆,旁边坐着的赵爱华只会笑呵呵的傻乐看着。
倒是紧跟着赵国生围坐在一起的三个熊孩子一副了然的‘大人’模样,捂着嘴低头偷笑,也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叔叔,不,爸,你和姆妈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一时改不了口的巧儿卡壳说错话了,好在她反应也很迅速。
要是她脸上能抹掉那点尴尬的脸红和惊慌失措就更加自然了,很显然,她很不安,很自然的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赵爱华。
“爸喜欢吃红烧鲤鱼,姆妈喜欢吃爆炒猪大肠,他们三个不挑食,什么都爱吃。”赵爱华忙接过话化解巧儿的暂时尴尬。
三个熊孩子:“……”我们又不是猪,什么都爱吃?明明有特别喜欢吃菜好吗?真是娶了大嫂忘了弟弟妹妹。
“尝手艺好啊,等新媳妇三天不摸灶台的规矩过了再尝吧。”刘兰秀轻言淡语的笑着把这件事给揭过去了。
刚进门就让新媳妇进厨房,她娘家不说闲话,刘兰秀还嫌弃呢,这儿媳妇又不知道他们这一家子人的口味,不好吃的话,不是浪吗?
“嗯”巧儿眨着大眼睛低声应了一声。
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起来极为单纯和无辜,比起小她一两岁的赵美丽来说,巧儿看起来更像一个孩子。
在嫁过来之前,她姆妈连着好几天在传授她婆媳相处的经验,以及应付比较明显和典型的各类问题。
就比如要主动提出来揽过做饭菜的活,这是一个儿媳妇最基本的眼见力,其中也包括新媳妇三天不进厨房的说法,如果婆婆点名了这点,她就不要矫情,顺着台阶下去,过了这三天再说,如果婆婆装作不知道,任由你在灶台发挥,那以后的婆家日子,你就要紧着点过了。
再就是压箱底的嫁妆钱问题,她姆妈让她一定要主动交代清楚这件事,不能和稀泥。
因为在这个钱在送嫁妆时就送到婆家来了,不言而喻,绝对是掌握在公婆手里,小两口只有干瞪眼的在心里惦记着。
碰到贪婪和狠心的公婆,他们傻愣愣的装作和稀泥,绝不会提起这些已经进了口袋里的钱。
毕竟他们家是去了礼钱的啊?
总不能男方家里的礼钱,女方家里的很手软,女方家里陪嫁的嫁妆,男方家里就不能插手了吧?
凭什么?除非女方没有嫁妆,那就没有这样的说法了。
所以,巧儿她姆妈希望她主动提起嫁妆钱的事,如果嫁妆钱不能从公婆手中吐出来,那就主动点让公婆承了这个情。
巧儿娘家父母之所以来这么多嫁妆,目的就是传达出她女儿有娘家撑腰的意思。
一开始巧儿娘家就大概粗算过礼钱的价值,然后才陪嫁了相等的嫁妆,不想让人轻看他们家女儿。
也知道,有着三个儿子的赵国生家,这等嫁妆很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爱华,巧儿,你们既然成亲了,那就是成年人了,爸妈也不想多管你们了,有些事情也该让你们自己做主了。”赵国生站起来逗逗身上不存在的灰尘,瞥了眼刘兰秀说。
被瞥了眼的刘兰秀立刻心照不宣的点点头,转身回屋去拿东西了,没有半分不舍。
“爸?”这话是什么意思?赵爱华心中有种发凉的不好感觉。
当赵爱华听到他爸说他是成年了,不多管了,他心里发慌,堵的厉害。
不是一直想长大吗?想成长到能补贴家里和帮助父亲承担压力吗?为什么在他爸说出这句话时,他莫名的惊慌呢?
好像有种失去依靠的感觉?很不舒服?
巧儿也战战兢兢的坐立不安,紧张的两手紧握的抓住衣袖,偷偷的抬头看了眼一脸严肃的赵国生。
“想什么呢?”瞧那紧张的没出息样,赵国生忍不住的翻了个白眼。
“爸,你是要把我们分出去单过吗?”脑洞开大了,想歪了的赵爱华试探着问。
“你想得美,我还没摆着婆婆的谱,你小子就想带着你媳妇分出去了?”刘兰秀在里屋也能感受到堂屋里的赵爱华的紧张想法,便笑着开了句玩笑。
她是看出来了,不论这个儿媳妇是假单纯呢,还是真心思重呢?或者相反,都掩盖不了她此刻作为新媳妇进门的紧张和不安。
“姆妈”赵爱华紧张的心思一瞬间破功化为轻松了。
“噗嗤”巧儿也矜持不住的笑场了,减少了几分只身到新环境的不安。
赵国生:“……”真的好笑吗?他更相信刘兰秀是用开玩笑的语气在说真心话。
哎,可怜的两个孩子啊。
“好了,你爸刚才说的对,你们现在结婚了,是成年人了,应该学会自己管理钱财了。”说完刘兰秀把手里那包用花布包裹的一大包钱给递了过去。
尽管内心是有几分惋惜,可是一想到旁边那三个正在读书的熊孩子,那可是他们家未来的大学生啊,不能被人用道德绑架去威胁。
用父母的去读书和用兄长的钱去读书,那是两码子事。
别不是那回事,硬是被人猜测出成那回事。
“姆妈,这是什么啊?”赵爱华没多想,直接把花布给掀开,角票,块票整整齐齐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52
的摆放着一大堆。
他爸妈这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给他们钱干嘛?还说不是把他们分出去单过?
“这是巧儿的嫁妆和你以往的工钱,我和你爸给凑了个整数,正好一千块钱,你们小两口自己存着。”刘兰秀尽量不让自己的眼神往既具有吸引力的那堆钱上面去瞟,克制住僵硬的笑容说。
她倒是想昧下,这差不多可以在县城买一座小院子的钱啊,你当她真痛痛快快?
不过是理性战胜感性罢了。
“爸,姆妈,你给我们,我们也没地方花啊,我平时做木匠活还有钱拿,这钱留着给弟弟妹妹读书吧。”赵爱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后又想想不对劲,这钱不能算是他的,这钱是巧儿的嫁妆,他又挠挠头不好意思的对巧儿说:“巧儿,以后我挣的钱全归你管着。”肯定能把这一千块钱给补上的。
“嗯,我听你的。”巧儿一副你说什么她都没有意见的支持模样。
她姆妈早就料到这种事情了,让她主动提出来让公婆管着这笔钱,她还没想好借口起头说这件事,她公婆公正无私的把这笔钱给了他们小两口。
猝不及防,她姆妈有过千万种猜测,猜测会给他们一半嫁妆钱,或者用他们的名义帮忙管着,又或许干脆只字不提,就是没想过是这么公正无私的痛快。
1...777879808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