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最强王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天升明月

    下面坐着的周盘龙和赵充国对望一眼,赵充国站起身说道:“王爷,属下已经派手下的副将率领兵卒跟随拱卫司去抓捕那些猖狂的豪门了,这几天应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赵承琰听了点点头,对周盘龙和赵充国说道:“你们两个也不要在这里待着了,亲自下去指挥抓捕行动,不许放跑一人,知道吗”

    周盘龙和赵充国立刻起身抱拳拱手道:“末将遵令。”说完,二人一撩战袍转身下去了。

    见他们转身走了,陶潜再次起身说道:“殿下,这几天恒山派的人已经全都审讯完毕,口供也已经录下,大部分人都是听命行事,也没拿到什么好处。不过,阴九重等几人却是参与了不少事情,这几人该如何处置,还请殿下示下。”

    赵承琰听了沉吟了一会儿,问道:“这几人都做了什么事都交代清楚了吗”“交代清楚了,从上官涛和其他人等处也都已经证实,流星赶月”盖天鸣,“水魂剑”阴九重都是在几年前被上官涛重金礼聘成为恒山派供奉的,目的就是震慑其他对手不敢对恒山派轻举妄动,他们也参与了几次货值很大的走私押运,上官涛的所作所为他们是知道的,只不过为了金钱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至于剩下的“双掌开碑”战长风,此人是上官涛的师弟,跟随上官涛多年,可以说是他的心腹,他参与了上官涛所有的行动,恒山派的走私押送一直都由此人负责,可以说是一个骨干分子。”

    赵承琰默默的听着,不由的心中感慨,金钱的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连成名多年的剑客侠客都躲不过它们的腐蚀,面对这些祸国殃民的行为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是令人遗憾。

    “他们既然在金钱面前做出了选择,那代表他们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按律重处吧。”赵承琰说道。

    “是,属下遵命。”

    过了五天,首先周盘龙传来捷报,北方数一数二的豪族涿郡杞县乔家被连根拔起,全家上下一百一十六口,无一漏网,全部缉拿归案,所有商铺店面等固定资产全部被查封,家中的财产在清点当中。

    接着就是辽东郡上谷县曹家,全家满门被抓九十七口,另外有两个主要人员在逃,所有财产被查封。下一个朔方郡朔州侯家,被抓六十二人,五人在逃,资产被查封。

    涿郡山阴县常家,满门被抓七十一人,涿郡清水县姜家,被抓五十二人,楼烦郡平阳府吴家,全家上下八十三人全部缉拿,朔方郡河曲县范家,全部九十口人被抓,涿郡忻州府孔家被抓六十八口,这些大家族的主要人员都被缉拿归案,全部都在押解来大同的路上,另外他们名下的所有资产,店铺门面,银号仓库都被查封,由神武军和拱卫司共同看管,同时清点工作也已经开始。

    过了三天,




第一百零八章 涿郡攻略(13)
    这一天清晨陶潜来报,今天要提审乔家家主乔楚仁,问赵承琰去不去听堂审。赵承琰想了想就吩咐在堂上摆一个屏风,他在后面听。陶潜答应了一声下去准备了。

    辰时,总兵府大堂。

    大堂正中有屏风一座,屏风中间绘有丹顶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屏风上悬挂的“恪恭首牧”匾,为大魏元丰帝的亲笔御书,是元丰帝御赐给前涿郡总兵唐元修的。屏风前有书案,陶潜端坐在案后。两边侍立着拱卫司的校尉。大堂明柱上悬挂着醒目的抱柱联,其中有前涿郡总兵唐元修70大寿时永康皇帝所赐的联匾,分别是:“圭卣恩荣方召望,鼎钟勋富文年”,横批:“钧衡笃祜”;“栋梁华夏资良辅,带砺山河锡大年”,横批:“调鼎凝厘”。此外还有范云任涿郡总兵时所写的对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大堂东西两侧的厢房,是府内书吏办公的地方。其对面的戒石坊为一座四柱三顶的木制牌坊。南面书有“公生明”三个红底金字。今天陶潜就在这里开始提审走私违禁品大案的第一个重要人犯,涿郡杞县乔家家主乔楚仁。

    陶潜看看时辰已经到了,随即拿起惊堂木“啪”的拍了一下,同时高喊:“带人犯。”两边走出两名校尉躬身答应,随后转身出去。不大一会儿,只听外面“哗啦哗啦”铁链声响起由远而近,只见一个身着褐色长袍的老者被带进了大堂。

    进门后这个老者站在了大堂中央,陶潜上下打量了打量他,只见他身高八尺有余,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一缕山羊胡须。他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整个人显得魁梧有力,身上穿着一件褐色丝绸长袍,双手被铁链锁住,可能是因为被关在大牢里,衣服上沾了不少尘土。

    此时的他眉头紧皱,嘴唇微微有点颤抖,神情有些发愣,显得非常紧张。看罢多时,陶潜一拍惊堂木,高声断喝:“大胆堂下人犯,见到本官为何不跪”同时两边的校尉们也配合的喊起了堂威。

    老者被突如其来的的声音吓了一跳,听到了陶潜的断喝才反应过来,随即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说道:“回大人的话,老朽有功名在身,可以见官免跪。”陶潜听了点点头说道:“好,既然你有功名在身就免跪吧,我来问你,你可是乔楚仁”

    “老朽正是乔楚仁。”

    “好,那你可知,你因何被带到此处”

    “老朽,老朽不知身犯何罪,请大人明示。”乔楚仁说完眼神却闪烁了一下。

    陶潜在上面立刻捕捉到了他这一丝变化,心中冷笑,暗道:“还敢装傻充愣,有你好看的。”

    “乔楚仁,你可知本官是谁又为何抓你”

    “老朽不知,请上官示下。”

    “本官乃拱卫司校事府正四品指挥佥事陶潜,奉命缉拿里通外国走私违禁品,涉嫌谋反大案的嫌犯。”

    陶潜这话一说完,乔楚仁好悬没一跟头栽倒在地,竟然是谋反的罪名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谋反



第一百零九章 涿郡攻略(14)
    乔楚仁半趴在地上,眼神呆滞,喘着粗气,头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滴,他好像不知道一样,任由着它们在脸上流淌。陶潜知道这个账簿已经将乔楚仁的内心防线突破,也不理他任由他发呆。大堂上除了乔楚仁的喘气声,再无其他声音。

    过了半晌,乔楚仁长叹一声,说道:“陶大人,老朽愿意将知道的全部告诉大人,请大人定罪于我一人就好,不要牵连我乔家其他人,老朽拜谢了!”说完,乔楚仁趴在地上对陶潜磕头。

    “乔楚仁,你和乔家所犯的罪行,不是由本官来定罪,而是由律法和皇上定夺,本官只能告诉你,老老实实的交代罪行,或许皇上会网开一面,如果你还想着投机取巧那最后只能是你自食恶果,明白吗”

    乔楚仁直起身点点头说道:“老朽明白,今天愿将所知一切告知大人,请大人为我乔家多多美言几句,老朽感激不尽。”说完,乔楚仁就将自己知道的从头到尾都说了出来。

    涿郡杞县乔家从第一代家主乔庭生和他的弟弟乔元启开始,兄弟俩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大魏征和十年,开始从卖豆腐起家,兄弟俩卖了十年豆腐,积攒了一些积蓄,然后巧合之下囤积了一批黄豆和绿豆,没想到第二年两种豆子歉收,造成价格大涨,两兄弟凭借之前囤积的豆子大赚了一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初的豆腐作坊也变成了商号盛公和,之后二十年的时间两兄弟将商号开遍了涿郡境内的大小府县,成为涿郡首屈一指的富翁。

    乔庭生有六个儿子,乔元启有四子二女,但是这几个孩子都没有做生意的头脑,最后,乔庭生将家主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乔明礼。乔明礼是乔家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以儒道之尊,“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心,诚信为本,执着追求,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为乔家的繁荣立下了大功。乔家在乔明礼的带领下达到了巅峰,甚至乔家的票号开到了大魏都城晋阳。

    当乔楚仁接任乔家家主以后,他慢慢发现,乔家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经过乔明礼的巅峰期现在在自己手里开始慢慢走下坡路,现在家大业大还看不太出来,但是迹象已经有了,为此乔楚仁内心十分焦急,如果乔家的家业在自己的手中败了,那么自己如何有脸面去面对乔家的列祖列宗。

    但涿郡这里本身就是边塞,人口有限,年年面对异族的劫掠危险,人口无法增长,市场饱和,扩张到外省的计划也不顺利,无论乔楚仁怎么努力都无法让乔家更进一步,为此他真是发愁坏了。

    直到有一天,他得知恒山派在自家的商铺大肆购买商品,然后用不了多久又会拿一批牛羊,马匹等等来交易,这让他产生了一丝怀疑,后来派人细细一查,发现恒山派竟然在向草原走私违禁品,这个发现让他大吃一惊,他本想报官,但是一查账目发现与恒山派交易一进一出产生的利润大的惊人,他犹豫了,思索良久他决定试试,如果这是一条路那么乔家的发展就有了新的方向,如果不行最多就是回到老样子,再找新的机会就是了。

    乔楚仁与上官涛之前就有些交情



第一百一十章 涿郡攻略(15)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总兵府的大堂成了拱卫司的审讯室,一个又一个的重要人犯被带到这里审讯。有的人一进大堂就被吓得魂飞魄散,问什么说什么,有的人则死鸭子嘴硬,到最后不是用了刑具就是被证据击倒。陶潜每天在这里待超过十个时辰,终于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所有涉案的重要人犯都被过了一遍。

    赵承琰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口供,看着面前站着的陶潜,这时的陶潜已经没有了之前意气风发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憔悴,双眼无神,带着一双厚厚的黑眼圈。看着他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赵承琰笑着说道:“陶潜,我现在命令你去洗个澡,吃饭,然后回去睡觉,不睡个两天你都不要来见我,去吧。”

    “啊睡觉可是殿下,这些口供”陶潜话还没说完,就被赵承琰打断了,“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再这样下去你就该累死了,我的拱卫司缺少人手,你倒下了谁给我做事啊,执行命令。”陶潜一听没有办法,只能施礼退下,虽然不情愿但是他的心里是暖烘烘的,他知道赵承琰是看他太累了,关心他才这么说的,所以虽然不情愿,但是他很高兴。

    赵承琰坐在书房里,仔细的看着手里的口供,里面包括了所有被抓的豪门大族的家住,武林门派的掌门,以及跟风作案的一些小商号,这些人汇集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这几年为草原异族输送了可供数百万人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有盐,铁锅,布匹,铁料等等,在最后的统计中,这些人总共赚取了上亿两白银。

    看到这里,赵承琰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些人放到大魏过来看,连入流都算不上,不管是家族还是武林门派,但是他们通过走私赚取的钱财竟然与大魏的朝廷收入相差不多,可见走私的暴利。

    放下手里厚厚的口供,赵承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的踱步,他想着如果将这些人的产业查抄,应该可以支持训练出一批精锐骑兵来,到时候占领的草原地盘就有了兵力去防守。

    斟酌了一下,他来到书案前提起笔将自己的这一个阶段的成果和一些想法都详细的写了下来,写好以后他将信送往晋阳呈给皇帝御览。

    三天后,皇帝的回信到了,永康帝在信中表示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有如此的胆量做这种事,也对他们获取的巨额财富感到震惊,同时嘱咐赵承琰尽快将这些人等定罪,同时将他们的非法所得全部查抄,对赵承琰的建议全盘接受,他会派人协助赵承琰。

    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赵承琰立即将陶潜等人找来商议。永康帝所说的查抄家产这事,其实陶潜他们早在抓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了,这么多天以来,所查抄的数字也已经统计出来。

    例如乔家,整个乔家包括商铺,作坊,良田,宅院,古玩,字画,金银珠宝等等加起来总价值超过八百万两白银,其中光是在乔家堡地库里抄出的金砖银砖就价值两百万两白银,其他的不动产像商铺,作坊,宅院等等如果慢慢出手,价值会更高。

    赵承琰吩咐陶潜,目前在押的所有人员要甄别出主犯,从犯,协从和不知情给每一个人把罪名写清楚,定罪要合理,到最后这些人犯的证据和定罪依据都要呈给皇帝御览,由皇帝亲自批示该如何处置。

    陶潜等人领了赵承琰的命令,转身下去做事去了。

    十天后,赵承琰正在书房喝茶,就见绿荷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绿荷给赵承琰施了一礼,脆声说道:“王爷,门外来了一队兵马,看旗号应该是二殿下和四殿下来了。”

    赵承琰听了一愣



第一百一十一章 涿郡攻略(16)
    赵承琰看了看自己的这位二哥,有些奇怪的问道:“二哥,你和四哥为什么又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难道就是特意来告诉京中的事”赵承启睁开眼睛,看了一眼一进门就做在旁边不说话的老四,只见赵承衍正拿着茶杯专心致志的喝茶,丝毫没有看他的意思。

    撇了撇嘴,赵承启知道这个老四的性格,三杆子打不出个屁来。看来只能自己说了,轻咳了一声,转过头来对赵承琰说道:“这个,老七呀,这次呢我和你四哥来,没别的意思,就是帮你振振场子,如果有能帮上忙的地方呢,就帮你搭把手,没别的,呵呵呵。”赵承琰看着一边说一边眼神有点飘忽的二哥,心里知道这事内幕。

    见赵承启不愿说,赵承琰索性不提,接着他的话茬说道:“原来是这样啊,那怎么好意思呢,还让两位哥哥特意跑一趟,不如两位哥哥在这里玩几天,然后就回京吧,毕竟这里是边塞,没准什么时候草原异族会来进攻呢。”

    说完赵承琰看着赵承启,心说,还不说实话再不说就真把你们俩送回去,到时候看老头子怎么收拾你们。果然,赵承启听了赵承琰的话有些挠头,这个七弟怎么这么直肠子呢,随便一说还真顺杆爬了。

    就在这时,在旁边半天没说话的赵承衍说话了,“七弟,你这么聪明应该猜个不离十了吧,我们来的确有目的,不过也是为了帮你。”

    赵承琰一听,笑了笑说道:“四哥,还是你老实,不像二哥似的就知道绕圈子。”赵承启听了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问道:“老七,你不会真的猜出我们来干嘛了吧”

    赵承琰笑着说:“我瞎猜了一下,你们看我说的可对。”赵承启和赵承衍对望了一眼,都看见对方的眼神里透露出不信的神色。赵承琰接着说:“这次抓捕了这么多北地的豪门贵族,他们扎根大魏百年以上,谁家没几个高官显贵的关系,有的甚至还是姻亲或者族亲,抓了这些人上面的人自然着急,想要知道为什么,所以才有了御史们去堵门的情况,不过前段时间我给父皇写了一封信,将这次事情的过程和收获都交代给了父皇,而父皇现在派你们过来,应该有几点原因,第一,是为我分担一些压力,你们俩过来了,傅家和杨家就会主动的帮忙灭火,省的把你们俩也烧上。第二,你们俩现在各自主持一部,二哥你是户部,四哥你是刑部,这次的事是绕不开你们的,既然傅家和杨家帮忙灭火那自然也要拿点好处,这些查抄的宅院,田产,商铺等等应该就交给户部处置了,二哥你就可以操作一下了。而那些犯人都交由刑部审讯,既然是刑部定罪那么说情的人就不会去烦父皇了而是找四哥你,那些情节比较轻的可以从轻发落的,四哥你就有了操作空间,得了利的人也会承你和杨家的情,这样,傅杨两家帮忙灭火的功劳也就抵了。而你们两个可以拿到一些功劳。第三个嘛,就是父皇没费半分力气就解决了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又让所有人得了实惠,所以他才是那个胜利者。”

    听了赵承琰的分析,赵承启和赵承衍惊的面面相觑,他们来之前也



第一百一十二章 涿郡攻略(17)
    这几天有赵承启和赵承衍在忙乎,赵承琰也乐得清闲,每日里不是百万小!说就是喝茶,倒也自在。就这么过了几天,这天清晨,赵承琰吃完早饭正在优哉游哉的喝茶,只见赵承启从外面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一进门就看见赵承琰那副悠闲的样子,赵承启恨恨的说道:“好啊,老七,你可真悠闲啊,让我们在外面累死累活的。”说完一屁股坐再赵承琰旁边,然后拿起他的茶杯“咕嘟咕嘟”的喝了两口,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赵承琰乐呵呵的看着他,看他喝完水才说道:“二哥,今天怎么来我这了案子查的怎么样了”赵承启撇了一眼赵承琰懒洋洋的说道:“唉,真累,这几天天天听堂审,看口供,还要和底下的人商量对策,还从来没这么忙,这么累过。”说完还伸了个懒腰。

    “那你这么累有没有什么收获啊”一提起收获,赵承启的脸色凝重了起来,叹了口气说道:“不了解不知道啊,没想到这么触目惊心啊!”“是啊,我也没想到,怪不得这些人敢铤而走险,利润太大了。”赵承琰说道。

    “不错。这些人敢这么做必然是有着令人疯狂的利润,不然谁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那二哥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定罪呢”
1...1920212223...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