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最强王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天升明月

    “首犯必然要被严惩,从犯看情节轻重,至于财产必然要没收。”

    “嗯,大致也就这样了,必须尽快将此事完结,不然必然有更大的动荡。”

    赵承启听了点点头,说道:“那么我们就尽快结案,我去催促一下底下的人加快进度,然后将人犯全都押往晋阳,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之后就是三司会审的事了,咱们就脱身了。”

    赵承琰想了想说道:“二哥,你让户部的人将所有宅子,田地,商铺,古董都清点造册吧,其他的我有用。”赵承启听了稍微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说道:“没问题,父皇交代过这事,我明白放心吧。”

    过了五天的时间,户部和刑部的人紧赶慢赶的将事情都办完了,赵承琰和赵承启,赵承衍一商量,下令将所有人犯三日后全部押往晋阳。随着命令的下达,所有人都忙乎起来,制做囚车的,安排押送的,沿途警戒的,赵承琰将事情都交给了陶潜去办。

    陶潜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三天时间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帖帖,第四天一大早,拱卫司和数千军队押送着数百辆囚车离开大同府踏上返回晋阳的路途。

    赵承启和赵承衍也随同一起返回,但是赵承琰没有一起回去,而是继续留在大同,因为公孙阳和叶君离还在草原上,他的注意力要转移到这里了。

    自公孙阳和叶君离进入已经将近月余时间,期间发回过几次消息,他们与几个小部落交了手,对方兵力,战力都处于下风所以基本上没给他们造成什么威胁,但是,自此不少部落也都知道了他们的存在,纷纷隐匿了踪迹或者转移了地方,这一下就让公孙阳和叶君离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茫茫草原上如果去找一个部落的踪迹,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有些困难,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收获并不大,赵承琰决定去找他们一趟,必须将这些离大魏不远的中小部落一扫而空,才能让赵承琰建立的草场比较安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涿郡攻略(18)
    公孙阳和叶君离听了赵承琰的话,心里都暗自缓了口气,他们虽然嘴上说宁愿被骂,可是内心还是会很担心,现在听赵承琰这么说心里都松了口气。

    第二天,赵承琰一大早就起来视察了一下军务,士兵们的士气还算高涨,求战也比较强。转了一圈赵承琰觉得军心可用,随即召集公孙阳和叶君离来大帐商议对策。

    公孙阳拿来地图将出兵以来的路线,和扫荡过的地区都一一指给了赵承琰,赵承琰看了半天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地方我来的时候有的经过过,那里确实没有了有人的迹象,看来这些异族都往更北方或者西方去了,不过他们不会跑的很远,一来马上进入冬季,他们不敢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远途迁徙,第二,这些地方并不是没有人,如果贸然进入其他部落的地盘很可能会引发冲突。所以,他们必定没有走的太远。”

    听了赵承琰的分析,公孙阳和叶君离点点头,不过公孙阳马上说道:“可是殿下,我们派出了很多斥候都找不到他们的踪迹呀!”赵承琰笑了一下说道:“你们派出的斥候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而且我们的士兵对这里并不熟悉,很多时候都是被这些部落巧妙的伪装给躲了过去。”

    叶君离二人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到处找不到人,原来不是找不到而是被他们给躲了过去了,公孙阳马上说道:“那殿下,我们马上再派斥候,让他们多加注意。”赵承琰一摆手阻止了公孙阳说道:“不用派斥候了,他们的效率不高,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我们不能耽搁太长时间,冬季是我计划占领这里的关键,越早扫平越能赢得更多时间,所以这次我去他们,然后发信息给你们,你们派兵去剿灭也就是了。”

    公孙阳一听,这还行,危险的事让王爷去做,自己两人跟在后面捡便宜,没有这个道理啊。他立马反对道:“不行,岂能让殿下亲身犯险,我马上派人去查。”说完就要出去安排,赵承琰连忙拦住他,说道:“哎,公孙将军,不必了,我意已决,我去比斥候更方便,而且会更快,到时候你们直接杀过去就好了,要不然时间消耗不起。”

    公孙阳和叶君离百般劝阻但是赵承琰依然决定自己去,到最后赵承琰一拍桌子发怒了,二人才无奈罢休。当天晚上,乘着夜色,赵承琰离开了大营,骑着万里云一直向北而去。

    之所以夜里离开,就是为了避开异族在周围监视魏军的眼线,而且独角万里云脚程极快,很快就脱离在视线范围之外。利用夜色的掩护,赵承琰跑出了几十里,在一处小树林停了下来。

    从空间里拿了一顶牛皮帐篷,然后放开万里云让他自己去吃草,而他自己则钻进帐篷躺下睡觉。第二天天光大亮,他才打着哈欠起了床,来到帐篷外,就看见万里云正在不远的地方自己撒着花儿,见赵承琰钻出帐篷,它高兴的打着响鼻来到他身边,用大脑袋亲热的蹭着他,赵承琰摸着它的脑袋和它玩闹了一会儿。

    转头看看天色,日头已经很高了,拿出空间里的食物,美美的吃了一顿。赵承琰翻身上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涿郡攻略(19)
    骑着万里云来到距离察罕湖不到十里的地方,这里是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这里分布着零星的白桦树树林和灌木,赵承琰来到一个山头上举目眺望,只见远处的山坡上,草原中星星点点的分布着一些羊群和牛群,几个牧民正骑着马在周围看管,不过看他们边说边笑的神态,就知道他们现在的日子过的听滋润。

    赵承琰心中暗喜,可算找到这帮缩头乌龟了,竟然跑到了这里,怪不得在大同周围找不到他们呢,哼哼,不过现在他们可跑不了了。没去管这些牧民,赵承琰绕了圈继续向察罕湖进发,他要确认一下是不是所有的捏古斯部族人都在此处,既然要扫平他们就不能放过一个。

    前进的路上,不时的就能看到放牧的牧民,赵承琰又兜了几个圈子才来到察罕湖的湖边,站在一个小山坡上,朝远处眺望,只见一片片的毡包散布在察罕湖的湖边,不少的牲畜和人都在这里,看来这里真的就是捏古斯部的大本营了。

    而且他还看到了捏古斯部首领,帖木儿巴音的旗帜,没错了就是这里。此时天色渐晚,袅袅的炊烟慢慢升起,赵承琰也不着急,翻身上马下了山坡找了一个背风的山坡树林,这个树林不大,但是是树木和灌木混合生长的地方,从林子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赵承琰就在林子中央搭起了一个帐篷,准备休息一下,明天再继续观察。

    第二天日上三竿,赵承琰才打着哈欠走出帐篷,站在帐外的万里云看见他立刻打着响鼻跟他亲热起来,从空间里拿出点胡萝卜和青菜喂给了在帐外的万里云,这个家伙对于赵承琰空间里的食物一直都格外喜欢,所以现在赵承琰每天都会拿一点来给它加餐。

    和它玩闹了一会儿,赵承琰自己拿出了早饭吃了一点,然后收起帐篷,翻身上马来到树林外面,远远的不少牧民正赶着大批的牲畜往远处的草场走去,赵承琰一拨马从她们的身后绕过,开始绕着察罕湖观察起来。

    时间临近中午,赵承琰已经绕着湖跑了大半圈,共发现聚集点十几处,按毡包的数量来看,应该有两三万人生活在这里,这下他的心里有谱了,捏古斯部看来没有分散,他们一定认为魏军在草原待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到时候就能回自己的地盘过冬了,这个算盘打的挺精的。

    赵承琰记下了他们在湖边的分布情况,然后将剩下没查看的地方继续走了一遍,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定居点,随即赵承琰将自己的侦查结果,仔细的写好,用飞鸽将信送了出去。

    赵承琰想了想,自己发现的这一部分异族如果全都消灭了,那么大同府外的异族就已经被消灭了一半左右了,剩下的那些小部落应该也不敢回来了,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想到这里,他又拿出一个纸条,在上面写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他准备在大同府外新建一座城,这个城他准备专门当做军事堡垒,里面不会有平民,全是军队驻守,而守军他准备用骁骑卫来担任。

    由骁骑卫驻守有几点好处,第一,骁骑卫全是骑兵,对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涿郡攻略(20)
    进入草原作战是以前的魏军不太敢做的事,因为草原地广人稀,很有可能十天半个月都招不到一个人,异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对魏军的作战非常不利,而且还有战术战法等多种因素在内,每次战争都是异族进攻,魏军防守,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而这次,赵承琰利用室韦三大部落之间的矛盾成功削弱了其中的乃蛮和克烈两大部落,剩下弘吉剌部的目光也被吸引到他们两家身上,再利用异族想不到魏军会突然进入草原扫荡的心理,成功消灭了一半盘踞在大同外草原上的十几万异族部落。这不但将异族南下大魏的桥头堡打去,还将大魏的领土扩张了数百平方公里。

    天光大亮,赵承琰骑着万里云独自站立在一片山头上,下面就是波光粼粼的察罕湖。此时,湖边的捏古斯部落营地里还冒着丝丝的青烟,远处几匹快马朝赵承琰飞驰而来。

    离的近了一看,原来是叶君离带着几名亲兵来见赵承琰。来到近前,叶君离翻身下马,对赵承琰躬身施礼:“末将拜见王爷。”赵承琰笑着对叶君离说道:“叶将军,此次突袭战果如何啊”

    叶君离抬起头满脸兴奋的神色,说道:“回禀王爷,此次突袭回鹘人捏古斯部敌人死伤近三万人,剩下的全部被俘,另外缴获牛羊马匹数十万,收获颇丰,如果不是王爷深入虎穴,找到这些贼子的藏身之地,咱们也取得不了如此大的战果。”

    “哈哈哈”赵承琰也非常高兴,虽然他也预估了一下这次的战果,和叶君离禀报的差不多,但是亲耳听到还是异常高兴。“你们也辛苦了,长途奔袭然后没休息就投入了战斗,非常好,告诉弟兄们回去都有重赏。”

    “多谢王爷,末将代所有弟兄谢王爷恩典。”说完,他又深施一礼。赵承琰哈哈笑道:“叶将军不用多礼了,这是你们应得的赏赐,现在关键是要把俘虏和缴获都带回去,叫弟兄们再辛苦一些,尽快上路吧。”

    叶君离躬身答应,然后转身上马回去安排去了。

    打扫战场,收拢俘虏,驱赶牛羊马匹等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第二天,魏军开始返回大同。察罕湖距离大同直线距离约八百多里左右,按照现在的速度,大概要一周时间才能到达大同。

    为了防止其他部落趁火打劫,和弘吉剌部有可能做出的反应,赵承琰亲自坐镇中军,如果弘吉剌部真敢派兵攻击,他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让自己一直保留的秘密武器铁人铜马军提前出现在草原上。这次魏军的草原扫荡取得了成功,对于鼓舞整个大魏对抗草原异族的士气和提高永康帝的声望都是一件大好事,所以赵承琰不允许出现瑕疵。铁人铜马军是他为异族准备的大坑,按照他的想法,最后异族为了对付自己或者说对付大魏必然要联合在一起,赵承琰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们集中到一起就可以一次性的全部解决,到时候就是铁人铜马军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就算提前被异族知道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铁人铜马不惧生死,刀枪不入,力大无穷,与自己心意相通,就这几点就可以横扫整个草原和西疆,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异族太分散,必须让他们集中起来才能发挥铁人铜马军的巨大优势。被他们提前知道只是会麻烦一点而已。

    &nb



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马城
    一些收尾的事情都交给手下去做,赵承琰开始做最后一件事,就是在草原上建一座城池来保护他规划中的养马场。通过这几次进出草原和对照地图查看,他初步将地点选在了距大同正北方约百里左右的一个地方叫昂盖淖尔湖。

    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湖泊,周围有几条河流注入,在东边还有一座小孤山,如果在小孤山和昂盖淖尔湖之间修建一座城池,那么湖泊和孤山就会成为城池的天然屏障,而周围的湖泊也可以限制草原异族骑兵的发挥。

    而且这里距离大同不远,有事可以随时接应。对于这个选址赵承琰还是满意的,不过他还需要得到永康帝的支持才行。所以他斟酌了一番将自己的想法详尽的写了一封信送到了晋阳。

    三天后,永康帝回信,信中嘱咐赵承琰要仔细调查建城地点,选址确定就可以开工,同时信中还说赵承琰要求的制作水泥的物资已经开始调派,他不久之后就会收到。

    赵承琰看到这个才放下了心,他有信心在冬天建好一座城池就是因为有水泥,水泥的制作并不复杂,虽然在这里条件简陋但是,人手富裕靠人堆也能一个冬天修起一座城来。

    第二天,他从骁骑卫调出袁成跟着他一起去了一趟昂盖淖尔湖。袁成带着他的千人队一直紧紧的护卫着赵承琰,这里不是大魏境内,还有不少异族没有被消灭,所以袁成不敢大意,虽然他知道赵承琰功夫高深,但是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一行人来到昂盖淖尔湖,这个湖泊大约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湖边长满了芦苇,走到湖边仔细查看,从岸边到芦苇生长的地方全是淤泥,人畜根本无法行走。在东,西两边有三条河流注入其中,虽然每条河都不是很大,但是人还是需要船才能渡过。这样就给骑兵的机动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湖边水草丰美,以后马场可以在湖的南岸开始发展,有了城池的保护,马场的安全就有了很大的保障。

    小孤山距离湖东岸边大约有十里左右,来到小孤山上,这是一座石头山,山体崎岖,山上只有在石头的缝隙中才有一些稀疏的灌木生长,山顶不大如果在这里建个烽火台,足以警戒周围方圆数十里的范围。

    赵承琰看了一圈对这里很满意,自己的设想没错,湖边和小孤山中间这个位置是建设城池最好的地方,地利优势明显,而且马场初期就利用湖南岸的草原放牧就足以了,这样城池可以保证马场的足够安全。

    几天后回到大同府,下人来报说,晋阳调拨的物资已经到城外了,赵承琰大感惊讶,这批东西不少,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来到城外一看,城门外一队长长的车队整齐的排列着,一眼看不到尽头,领头一个偏将正在等候。

    一见赵承琰的仪仗从城内开出,这个偏将连忙下马过来拜见赵承琰。赵承琰见此人面色黝黑,鼻直口阔,身材魁梧后背背着一对镔铁打神鞭。只见这个偏将单漆跪地施礼说道:“末将,雁门郡总兵麾下,偏将宇文护拜见安平郡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n



第一百一十七章 飞马城(2)
    回到总兵府后院书房,赵承琰开始设计这座城,他不打算建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城池,他准备将这个时代还没有的棱堡与中国城墙的优点结合起来建一座城,简单来说就是把城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城墙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相当于倾斜装甲,变相的增加了某些区域的厚度,另外,砖石结构外,会用水泥浇筑,进一步减小了毁伤。棱堡也增加了城墙的表面积,单位长度的城墙上,能布置更多的火力特别是火力能够前置部署在棱角上,能够对攻城部队的侧翼进行打击,这个是最关键的。任何一个攻城的部队,至少会受到两个棱角和正面城墙上的火力进攻。棱堡外侧会挖置多个壕沟,壕沟的走向跟棱角上火力的一致的,对方陷入壕沟后,既要防备正面,还要防备侧面的炮火打击,无处可躲很难防守。

    而城墙的高度赵承琰设计在10米到12米之间,宽10米左右,总周长5000米左右,设有两个城门,一个南门朝向大魏名叫永泰门寓意大魏永远平安康泰,一个北门朝向北方草原名叫武定门寓意为武定北方草原,城墙每一个尖角处都设有一座望楼用来观察敌情,城墙上望孔、垛口,瓮城一应俱全。

    赵承琰准备将驻守这里的重任交给火枪兵和弓骑兵,火枪兵负责守卫城池,弓骑兵负责野外作战,这样既能练兵又能保护马场一举两得。

    图纸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初稿,只见纸上一个巨大的星型要塞跃然而出,各处地点都被详细标注,军营,粮仓,兵器库,衙门等等设施布局合理,其中最占地方的就是马厩,巨大的马厩占据了城内超过一半的地方,这里可以最多可容纳超过上万马匹。

    赵承琰想过,初期如果城太大,需要养的马匹不多,防守不易而且建设耗费时间太长,先建一座城站稳脚跟,等时机成熟可以再建第二座城,这样一点点蚕食下,一座城连一座城,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早晚有一天会被他占据整个草原。

    而且他有这个信心,自己设计的这个中西结合的城池正常情况下绝不会被攻破,而且里面驻守着精锐火枪兵和弓骑兵,草原异族那些连铁器都不全的人根本攻不破这样的堡垒。

    他又仔细斟酌了好几天,修改了几处有瑕疵的地方,然后他满意的看着图纸点点头。随后他着急众将来议事,等众人落座之后他将自己的设计图拿了出来给大家传看。

    众将接过图纸一看,都有些懵,这种城池谁也没见过,也不知道为何要建城这样,公孙阳对赵承琰一抱拳说道:“殿下,属下愚钝从未见过这样的城池,这城池为何要建城这个样子还请殿下名示。”
1...2021222324...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