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王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天升明月
赵承琰接过信封打开后仔细翻阅起来,不看还好,这一看是让他越看越心惊,原来,普修不但将与他有联系的朝臣都供述了出来,还将过程也叙述了下来。比如,光禄寺少卿王正,五年前因其子在老家因为与人争风吃醋闹出人命,王正为了帮儿子脱罪,不但上下打点还派人威胁苦主,最后花了大把的银子才把事情压了下去,但是这事被普修知道了,而后报与永宁王,因为光禄寺是掌管皇城宫门的警卫,所以永宁王觉得王正可以为其所用,便恩威并施,一边给他大把的银子,另一边又派人抓了他儿子作为要挟,最后在各种攻势之下,王正成为了永宁王的内应。
又如吏部主事常冒,此人贪花好色,永宁王就用一个女子诱惑他,然后诬陷他强奸,最后让他也加入其中,类似之事不胜枚
第二百零九章 奴隶军队
现在赵承琰手里捏的证据还不足以搬到贺缙,因为这只是一个普修的口供而已,永宁王一天没有举反旗这些口供就毫无意义,而就算永宁王举了反旗,这些口供也不足以治罪贺家,贺家完全可以说这些都是普修栽赃陷害之词,所以只有拿到贺缙与永宁王来往的亲笔信才能坐实他与永宁王勾结的铁证。
赵承琰坐在椅子上思虑许久,看着眼前的名单,他心中的怒火按捺不住的往上冒,只听“啪”的一声,赵承琰用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把一直站在下面的罗威和苏流云二人倒是吓了一跳,这两人不禁在心中腹诽道:王爷这是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只见赵承琰脸色阴沉的开口说道:“你们俩个马上下去布置,将名单上的所有人全部监控起来,包括他们的家人,亲族,密友,同时调查清楚他们最近的一举一动,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罗威和苏流云二人连忙答道:“属下遵命。”随后他们两个出去布置去了。现在赵承琰的心中满是烦心事,西疆战事,朝廷中的重重隐患,永宁王即将高举反旗,还有被暂时堵在汉州的宁馨一行人,这么多的事情堆积到一起真是让他头痛不已。
赵承琰现在只觉得分身乏术,西疆战事已经开始,他一直有种感觉,西突厥丞相思利不会就这么按部就班的来和大魏拼个你死我活,他一定是在策划什么,但是自己现在完全没有头绪,想到这里赵承琰干脆不想了,就算西疆战事再糜烂他也有自信自己出马一定可以力挽狂澜。
第二天开始,赵承琰每天一早就来到拱卫司坐镇,毕竟现在事务繁多,西疆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同时朝中与永宁王有勾结的官员监控,都需要他来坐镇指挥。
目前来看,西疆谢忠麟与西突厥的前锋已经打过一次了,双方没分胜负,不过赵承琰知道这只是双方的试探而已,西突厥先锋大将万夫长翟辽,率领两万西突厥骑兵已经兵进至雁门关下,见西突厥兵至,雁门郡总兵王奕向谢忠麟请命出战,谢忠麟为了试探一下西突厥的虚实就同意了,王奕随即开城门出城迎敌,翟辽本就是个嗜武之人见敌将出城,心下大喜催马来到两军阵前,与王奕二话不说就战在一处。
两个人插招换式打了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双方兵卒也混战在一起,在雁门关城头观战的谢忠麟唯恐王奕有失,随鸣金收兵。王奕不敢违抗命令,收兵回城,双方各死伤了几百士卒。
直到三天后,思利才率领西突厥主力十万大军来到城下,扎下的联营一望无际,一眼根不看到头,谢忠麟等人兵力处于下风,也没有出城去主动迎敌。
看了这些情报,赵承琰皱着眉头暗道:谢忠麟太过于谨慎了,早先西突厥先锋军与中军主力拉开了三天的距离如果能够主动出击,找准机会至少可以消灭西突厥先锋数千人,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以思利的精明不可能发现不了这样的漏洞,难道是故意露出一个破绽给魏军,引诱他们出城吗想了半天,赵承琰
第二百零九章 奴隶军队
现在赵承琰手里捏的证据还不足以搬到贺缙,因为这只是一个普修的口供而已,永宁王一天没有举反旗这些口供就毫无意义,而就算永宁王举了反旗,这些口供也不足以治罪贺家,贺家完全可以说这些都是普修栽赃陷害之词,所以只有拿到贺缙与永宁王来往的亲笔信才能坐实他与永宁王勾结的铁证。
赵承琰坐在椅子上思虑许久,看着眼前的名单,他心中的怒火按捺不住的往上冒,只听“啪”的一声,赵承琰用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把一直站在下面的罗威和苏流云二人倒是吓了一跳,这两人不禁在心中腹诽道:王爷这是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只见赵承琰脸色阴沉的开口说道:“你们俩个马上下去布置,将名单上的所有人全部监控起来,包括他们的家人,亲族,密友,同时调查清楚他们最近的一举一动,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罗威和苏流云二人连忙答道:“属下遵命。”随后他们两个出去布置去了。现在赵承琰的心中满是烦心事,西疆战事,朝廷中的重重隐患,永宁王即将高举反旗,还有被暂时堵在汉州的宁馨一行人,这么多的事情堆积到一起真是让他头痛不已。
赵承琰现在只觉得分身乏术,西疆战事已经开始,他一直有种感觉,西突厥丞相思利不会就这么按部就班的来和大魏拼个你死我活,他一定是在策划什么,但是自己现在完全没有头绪,想到这里赵承琰干脆不想了,就算西疆战事再糜烂他也有自信自己出马一定可以力挽狂澜。
第二天开始,赵承琰每天一早就来到拱卫司坐镇,毕竟现在事务繁多,西疆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来,同时朝中与永宁王有勾结的官员监控,都需要他来坐镇指挥。
目前来看,西疆谢忠麟与西突厥的前锋已经打过一次了,双方没分胜负,不过赵承琰知道这只是双方的试探而已,西突厥先锋大将万夫长翟辽,率领两万西突厥骑兵已经兵进至雁门关下,见西突厥兵至,雁门郡总兵王奕向谢忠麟请命出战,谢忠麟为了试探一下西突厥的虚实就同意了,王奕随即开城门出城迎敌,翟辽本就是个嗜武之人见敌将出城,心下大喜催马来到两军阵前,与王奕二话不说就战在一处。
两个人插招换式打了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双方兵卒也混战在一起,在雁门关城头观战的谢忠麟唯恐王奕有失,随鸣金收兵。王奕不敢违抗命令,收兵回城,双方各死伤了几百士卒。
直到三天后,思利才率领西突厥主力十万大军来到城下,扎下的联营一望无际,一眼根不看到头,谢忠麟等人兵力处于下风,也没有出城去主动迎敌。
看了这些情报,赵承琰皱着眉头暗道:谢忠麟太过于谨慎了,早先西突厥先锋军与中军主力拉开了三天的距离如果能够主动出击,找准机会至少可以消灭西突厥先锋数千人,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以思利的精明不可能发现不了这样的漏洞,难道是故意露出一个破绽给魏军,引诱他们出城吗想了半天,赵承琰
第二百一十章 改制骁骑卫
看到这里,赵承琰觉得思利这回摆出的阵势实在太过奇怪,雁门郡那边全是西突厥十大部落的精锐,而甘南郡这边全是战斗力不高的仆从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一万王庭军,而这一万王庭军更多的作用恐怕还是督战。连同奴隶军一起林林总总加起来差不多十万人,可是这战斗力恐怕还不如真正的突厥军三万的战斗力。
就这样的军队想要战胜有坚城据守的魏军,不是赵承琰看不起他们,还真没什么希望。可是转念又一想,这么明显的事情思利怎么可能不明白,那他还这么安排又有什么用意呢赵承琰起身来到书房的一角,这里也挂了一张西疆的地形图,站在地图前思索良久,他觉得这里面唯一的变数就是永宁王赵翊桢的动向,到现在这位皇叔都一直按兵不动,不但赵承琰百思不得其解,永康帝也是暗自纳闷,毕竟按照众多情报的显示,永宁王已经与思利勾结在一起,现在思利两路大军都已经开战了,但是永宁王依然没有丝毫动静,这真是太违反常理了。
进而他有想到,万一西疆有变那朝廷这边还有什么应对措施例如需要增兵的话该如何抽调兵力,前线大军的粮草问题,派何人领兵等等。他倒是希望能带领自己的火枪营上去试试,不过想到火枪营只有一千多人的规模就摇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人数太少无法形成规模根本无法对西突厥十几万骑兵造成有力的杀伤。
如果不带火枪营的话,那就只有骁骑卫和羽林卫两支军队了,这两个卫都是原属于内廷三卫中,编制都是五千人,虽然人数无法和边军各卫相比,但是装备却是一等一的强,比如羽林卫的重甲步兵,都是挑选自各军中的高大健壮的士兵,他们的装备更是精良,人人都是穿了两层铠甲,里面是锁子甲外罩鳞甲,这种双层重甲骑兵的防护对于骑弓射出的箭在中远距离下基本无法穿透,而近距离也不能致命,只是皮肉伤而已。
而羽林卫是三人为一个基本战阵,其中两人拿盾配备短刀,连弩,另一人双手持长柄斩马刀,持盾的两人负责在远程射弩箭,近程时抵挡骑兵的战马冲击,而持长兵器者则乘机劈砍马上的骑士或者脆弱的马腿。这样的重甲步兵虽然防御惊人,战力无双,但是最大的弱点就是机动力太差,一个人的全身装备将近七十斤重,如果局势有利还好,一旦处于溃败之势这些行动不便的重甲步兵只能被铺天盖地的骑兵淹没。
而骁骑卫在一开始则是重甲骑兵,全身披挂重甲,连同马匹也是一样,后来赵承琰将其中两千人改造成了轻装弓骑兵,效果不错。只是现在另外三千人还依然是重甲骑兵,赵承琰思量许久下决心将他们改造,虽然在两军正面对决的时候,重甲骑兵仍然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兵种。
历史已经证明,重甲骑兵必然会被淘汰,战场上机动力就是致胜的法宝,有了机动力的骑兵才是真正的骑兵,所以赵承琰准备改造骁骑卫,将剩下的三千重甲骑兵只保留一千人的重甲,其余的两千人改为弓骑兵。而所谓的重甲骑兵也不再是人马具都穿甲的重骑了,而是马匹批少量皮甲防护,骑士则用铁甲护住身体的主要部位,内部
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制骁骑卫(2)
笑了笑,赵承琰说道:“二位将军稍安勿躁,且听本王一言。”李武和吕之奇连忙道不敢,赵承琰也没介意,顿了顿说道:“骁骑卫重骑乃我大魏耗费巨资建立的,乃是对付异族骑兵的杀手锏,但是二位你们也应该知道重骑的最大弱点是什么吧”李武和吕之奇对望了一眼之后,缓缓点了点头。赵承琰笑道:“太重了,对吧,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带来的后果就是重量增加,这对马匹的要求也是极大的,一般的马根本载不动全身盔甲的骑兵,更何况骑兵手中还要拿着不知道多重的兵器。就算是再好的马行动速度也会直线下降。”
吕之奇点点头说道:“殿下所言不错,我骁骑卫重骑从冲锋开始到结束只能保持不到三刻时间,再长的话人和马都会受不了的,尤其是马匹,一个来回的冲刺就体力耗尽了。”
赵承琰抚掌笑道:“不错,这就是重骑的最大弱点,发挥作用的时间太短,而且机动力几乎没有,我们的重骑每次都是在与敌人战斗之前才穿戴整齐,然后上马准备,一个冲刺之后人马具乏,如果这个时候敌人发起突然袭击,我们的重骑基本上只有被屠杀的份了。”
两个人听了也是缓缓点头,不过李武马上反应过来说道:“可是殿下,我骁骑卫每次出击都不是单独行动,而是与大军一同行动,在大军的重重保护下怎么可能被敌人偷袭得手呢”
赵承琰听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我重骑的确是不会单独出击,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军战事顺利那万事皆休,可一旦我军战况不佳呢,又有谁能保护你们呢好比说,你们一个冲锋,敌人确不与你们正面交锋而是迂回盘旋,让你们在追逐中耗尽体力,到时候你们体能耗尽敌人再折头杀回来,你们如何抵挡而如果敌人将你们与我其他友军冲散,你们又该如何做”
听了赵承琰的话,吕之奇和李武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的确,重骑兵只适合与敌人正面对决,如果敌人不与你正面冲锋又该如何只需在骁骑卫发起冲锋的时候凭借机动灵活与他们拉开距离,待他们马力,人力都耗尽的时候再返回来掩杀,到时候筋疲力尽的骁骑卫只能任敌人宰杀,而毫无还手之力。
见李武,吕之奇陷入沉思,就连在一旁一直倾听的叶君离也一脸震惊的愣住了,赵承琰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拿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他知道这几个人需要慢慢消化自己刚才说的话,索性就让他们好好想想吧。
过了半晌,李武和吕之奇二人才缓缓回过神来,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讶色,李武随即说道:“属下愚钝,殿下如果改造骁骑卫,应该要如何做呢”
赵承琰见他们两个回过神来,而且问道了如何改制而不是再次阻止,就知道他们两个应该想通了,随即笑眯眯的说道:“要说如何改制,就应该从袁成这里说起了。”坐在一旁的袁成听到赵承琰点到自己,连忙站起身来抱拳拱手说道:“属下在。”
赵承琰挥了挥手
第二百一十二章 改制骁骑卫(3)
赵承琰见他们听了自己的话面现喜色就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不免在心中暗笑,到时候等他们看到最后的结果,不知道还能不能这么高兴了。
“那就这么定了,五日后在城北五十里外有一片平原,那里远离官道也没有什么村落,咱们就在那里切磋一下,如何”赵承琰笑眯眯的说道。李武等人自然毫无疑义,全都抱拳躬身答应了。
众人又坐在谈笑了一会儿,几位将官就起身告辞了,几人走后赵承琰坐在客厅一直没离开,不过没多长时间,下人就来禀报说袁成求见。赵承琰笑了笑他算准了这小子准会回来见他的,随即吩咐人带袁成进来。
不一会儿袁成就走了进来,一进门就施礼拜见赵承琰,赵承琰笑着挥了挥手说道:“行了,起来吧,这里没别人,不用拘礼了。”袁成起身笑了笑说道:“谢殿下,不过礼不可废。”听了他的话赵承琰笑着点点头。
只听袁成说道:“殿下,五日后的比试,卑职是否要尽全力呢”赵承琰听了他的话沉吟了一下,他明白袁成的意思,在北疆赵承琰不但教授了袁成各种弓骑兵的战术,他自己也在战斗中受到磨砺和成长,亦有不少自己总结出的心得体会,他想问赵承琰是否要全部展示出来。
片刻之后,赵承琰说道:“只需展示出比重骑更优的优势来便可,其他的便不用了。”袁成听了微微皱眉说道:“殿下,为何如此呢展现出弓骑的全部威力来不是更好吗”赵承琰微微摇摇头说道:“这次比试,虽说是骁骑卫的内部比试,但是人数众多,难免人多嘴杂,一旦展示出全部威力,难保不被有心人发现,所以我们必须谨慎。”
袁成听了也是沉思不语,赵承琰接着说道:“若是被西疆,北疆的探子发现些端倪,那对咱们来说就更是不利了,毕竟他们的军队都是骑兵,要按照我们的思路和战术战法来训练骑兵,比起我们来说他们要更容易的多,所以我们务必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等我们真正训练了出了数万弓骑,那个时候才是我们展示它的时候。”
听赵承琰洋洋洒洒说了半天,袁成边听边不住的点头,“卑职明白了,原来王爷是怕弓骑的战法流出。”赵承琰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我大魏骑兵稀少,只靠步兵无法对西疆,北疆的异族产生太大的威胁,毕竟我步兵再强大追不上敌人也是白搭,而骑兵的训练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异族人不一样,他们从能走路开始就生活在马背上,而严苛的生存环境又让他们成为了天生的战士,这是他们的优势同时是我们的劣势,那么我们的优势又是什么呢”说到这里赵承琰看向袁成。
袁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赵承琰笑了一下说道:“我们的优势就是精良的装备和先进的战术,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严明的纪律,只有依靠这些我们才能与那些天生就是优秀骑兵的异族战斗下去。”袁成听了这些才恍然大悟说道:“卑职刚刚只想到了装备和战术,却没想到纪律,的确与异族相比我们的骑兵战术纪律比他们要强上百倍。”
赵承琰点点头说道:“不错,也就是依靠这些我们才能屡屡打败他们,但是如果我们的先进战术被他们学了过去,那不但我们的优势丧失了一项,还让敌人成长壮大了几分,对我们来说就是灾难。”听到这里袁成的脸色一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改制骁骑卫(4)
看着双方的兵马各自散开,赵承琰也带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处小山坡的山顶,从这里向下望去,下面的平原尽收眼底,双方的兵马此刻都在做着准备。
三千重骑此刻正在列队,数名百人队队正等基层军官正在大声的来回吆喝着,应该在是提醒麾下士兵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反观袁成的轻骑,只是略微的调整了一下队形,整个队伍显得松松垮垮的,在几里外看着对面的重骑兵方队。
在赵承琰身边的叶君离眉头微皱,他看着袁成率领的轻骑队列松松垮垮,好像完全没有经过训练一样,同时队伍的左右两翼和中军也分的不明晰,这让他很疑惑一会儿他们的阵型在冲锋的时候如何保持,不过他看赵承琰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也识趣的没有开口询问。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鸣镝声响起,只见重骑兵队列开始缓缓移动了,三千人分成三排,每一骑与旁边的人都至少留有一匹马以上的距离,这样是防止在战场上一名骑兵倒下的时候会将旁边的人绊倒。
排成整齐队伍的重骑兵开始在各级军官的命令下催马缓慢前行,这是重骑兵的标准冲锋模式,从一开始的缓慢前行,到小步快跑,再到全速冲刺,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数里的长的准备时间。
而袁成的骑兵则毫无动静,一直就静静的看着他们。叶君离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下面,脑袋里怎么也想不出轻骑如何硬抗重骑兵的冲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