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王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天升明月
要想对付重骑兵,赵承琰有无数种办法,毕竟重骑是一种依懒性很强的兵种,必须有诸多的辅助兵种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如果只是单一的重骑冲阵,除了轻步兵和弓弩兵以外其他兵种都可以有相应的战术战法来克制它,只是伤亡的多少而已。
而看袁成的样子应该只是打算用弓骑最基本的战术,磨盘战法来耗死这些重骑兵。所谓磨盘战法是袁成自己起的名,说白了就是利用弓骑的灵活性,拉开与重骑的距离,利用弓箭来耗死对方。
这也是他在北疆草原上最常用的一种战术,与敌人若即若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利用强弓搭配各种箭头的弓箭来磨死对方,同时还会将骑兵分为若干个分队,从四面八方袭扰敌人,让敌人首尾不能兼顾,四面受敌。
眼看重骑已经冲起了速度,袁成的嘴角露出一丝窃笑,然后高举右手重重的向下一挥,只见前一刻还懒懒散散的弓骑兵,立刻发动起来,骑兵们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咆哮一声四蹄翻飞直接开始冲锋,得益于弓骑兵们的装备不重,而今天又没带铁质武器,所以战马的负重很轻,只用很短的距离弓骑们就提起了速度。
叶君离等人看着暗自点点头,弓骑负重轻,灵活性上确实比重骑强了太多,这些并不让他们感到意外。只见袁成一马当先跑在前面,眼看着对面的重骑离本队已经不远了,而重骑的前排骑士已经平端了手中的木制马槊,毕竟这只是一次内部演练,所有铁制武器双方都没有带,用木制的代替了。
袁成看时机差不多了,又是高举起右手,同时在空中狠狠转了两圈,同时他轻轻一拨马,战马便听话的向左边倾斜将直线冲锋变成了斜线,同时跟在他身后的骑兵也一部分骑兵也做了同样的动作,而另外一部分人
第二百一十四章 改制骁骑卫(5)
叶君离听了赵承琰的话,惊讶的看着他,显然他只是领兵作战,对后勤装备这一块并不了解,现在一听用武装五千骁骑卫的钱竟然可以武装出两万精锐弓骑,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看着他惊讶的样子,赵承琰笑了笑说道:“其实任何一个兵种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劣势,没有任何一个兵种可以包打天下,所以本王虽然要对骁骑卫改制,但是还是会保留一部分重骑兵,用于在某些特定时候的冲阵使用,当然并不是现在这种笨重的重骑,而是相对于弓骑来说的重骑兵,本王的设想中,这种重骑是可以随着弓骑一同行动的,既可以冲阵也可以和弓骑一样的灵活迅速。”
叶君离听了有点懵,这样的重骑有吗随即他问道:“殿下,这样的重骑兵,还能冲阵吗”赵承琰扭头看了看下面的骁骑卫说道:“西疆,北疆的异族骑兵说实话本王并不看的起他们。”叶君离听了他这话更是不解,毕竟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这些异族骑兵啊,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为何殿下会这么说呢
只听赵承琰接着说道:“为什么本王会这么说,首先,他们的武器装备极度落后,二,战术战法基本一直都没有进步,三,战场纪律极差,这三点就是他们数百上千年来无法入主中原的根本原因。”
叶君离听了仔细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样,这些异族骑兵都是各个部落聚集起来的牧民,别说甲胄了就是能有一身羊皮袄都是好的,武器除了弯刀就是自制的弓箭,质量与中原相比差的太多了,只有一些大部落的贵族和私兵才有可能拥有从各种渠道弄来的甲胄和武器。
至于交战的战术方面就更是匮乏了,九成的异族打仗时只会一窝蜂的冲上去,没有前队,后队,没有侧翼掩护,冲上去之后如果敌人队形散了,他们就利用速度追杀,如果敌人挡住了冲锋,说明敌人很强大他们多半就一哄而散了。
这些异族各部落的牧民听从各部贵族的召唤一般都是为了战利品,他们通常杀死敌人后都会立刻下马搜刮敌人身上的财物,或者收割敌人首级然后去部落贵族那里换赏赐,因此这些人也毫无战场纪律可言。
叶君离一边琢磨一边对赵承琰说道:“殿下果然睿智,属下带兵多年却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而殿下却洞若观火,属下佩服之至。”
赵承琰对他说道:“叶统领谦虚了,叫下面收了吧,李武他们应该也明白差距了。”叶君离一看下面,重骑兵来回几次冲锋,人马的体力都已经不支了,在李武等人的指挥下已经停止冲锋了,而袁成也带领队伍在一旁停下了。
叶君离示意旁边的传令官鸣金,只听得“铛铛”的鸣金声响起,众人都意识到这次时间不长的对抗已经结束了。
下午,众人都回到了郡王府,落座之后,赵承琰向四周看了看,李武,吕之奇脸上一片阴郁之色,而袁成虽然赢了却也没有得意洋洋,而是一脸平静。
赵承琰看了看众人笑着说道:“李武,吕之奇今天的演武你们觉得如何啊”李武和吕之奇听见赵承琰叫他们的名字,连忙前身拱手说道:“末将心服口服,虽然重骑无坚不摧,但是局限性太大,远不如轻骑灵活多变,末将等服了。”
赵承琰看着他们哈哈一笑说道:“你们心里肯定不服气吧,其实重骑兵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兵种,他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的突出,优点是面对敌人的方阵无坚不摧,而缺点就是不灵活,对友军依赖程度太高,无法独立作战,而本王将来是要率领你们在西疆戈壁大漠,北疆万里草原上驰骋的,所以现在的骁骑卫重骑是不合适的,你们明白了吗”
李武和吕之奇二人本来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的,毕竟他们的观念还无法这么快的转变过来,只是事实摆在眼前让他们无话可说,不过他们从刚才赵承琰的话中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赵承
第二百一十四章 改制骁骑卫(5)
叶君离听了赵承琰的话,惊讶的看着他,显然他只是领兵作战,对后勤装备这一块并不了解,现在一听用武装五千骁骑卫的钱竟然可以武装出两万精锐弓骑,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看着他惊讶的样子,赵承琰笑了笑说道:“其实任何一个兵种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劣势,没有任何一个兵种可以包打天下,所以本王虽然要对骁骑卫改制,但是还是会保留一部分重骑兵,用于在某些特定时候的冲阵使用,当然并不是现在这种笨重的重骑,而是相对于弓骑来说的重骑兵,本王的设想中,这种重骑是可以随着弓骑一同行动的,既可以冲阵也可以和弓骑一样的灵活迅速。”
叶君离听了有点懵,这样的重骑有吗随即他问道:“殿下,这样的重骑兵,还能冲阵吗”赵承琰扭头看了看下面的骁骑卫说道:“西疆,北疆的异族骑兵说实话本王并不看的起他们。”叶君离听了他这话更是不解,毕竟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这些异族骑兵啊,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为何殿下会这么说呢
只听赵承琰接着说道:“为什么本王会这么说,首先,他们的武器装备极度落后,二,战术战法基本一直都没有进步,三,战场纪律极差,这三点就是他们数百上千年来无法入主中原的根本原因。”
叶君离听了仔细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样,这些异族骑兵都是各个部落聚集起来的牧民,别说甲胄了就是能有一身羊皮袄都是好的,武器除了弯刀就是自制的弓箭,质量与中原相比差的太多了,只有一些大部落的贵族和私兵才有可能拥有从各种渠道弄来的甲胄和武器。
至于交战的战术方面就更是匮乏了,九成的异族打仗时只会一窝蜂的冲上去,没有前队,后队,没有侧翼掩护,冲上去之后如果敌人队形散了,他们就利用速度追杀,如果敌人挡住了冲锋,说明敌人很强大他们多半就一哄而散了。
这些异族各部落的牧民听从各部贵族的召唤一般都是为了战利品,他们通常杀死敌人后都会立刻下马搜刮敌人身上的财物,或者收割敌人首级然后去部落贵族那里换赏赐,因此这些人也毫无战场纪律可言。
叶君离一边琢磨一边对赵承琰说道:“殿下果然睿智,属下带兵多年却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而殿下却洞若观火,属下佩服之至。”
赵承琰对他说道:“叶统领谦虚了,叫下面收了吧,李武他们应该也明白差距了。”叶君离一看下面,重骑兵来回几次冲锋,人马的体力都已经不支了,在李武等人的指挥下已经停止冲锋了,而袁成也带领队伍在一旁停下了。
叶君离示意旁边的传令官鸣金,只听得“铛铛”的鸣金声响起,众人都意识到这次时间不长的对抗已经结束了。
下午,众人都回到了郡王府,落座之后,赵承琰向四周看了看,李武,吕之奇脸上一片阴郁之色,而袁成虽然赢了却也没有得意洋洋,而是一脸平静。
赵承琰看了看众人笑着说道:“李武,吕之奇今天的演武你们觉得如何啊”李武和吕之奇听见赵承琰叫他们的名字,连忙前身拱手说道:“末将心服口服,虽然重骑无坚不摧,但是局限性太大,远不如轻骑灵活多变,末将等服了。”
赵承琰看着他们哈哈一笑说道:“你们心里肯定不服气吧,其实重骑兵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兵种,他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的突出,优点是面对敌人的方阵无坚不摧,而缺点就是不灵活,对友军依赖程度太高,无法独立作战,而本王将来是要率领你们在西疆戈壁大漠,北疆万里草原上驰骋的,所以现在的骁骑卫重骑是不合适的,你们明白了吗”
李武和吕之奇二人本来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的,毕竟他们的观念还无法这么快的转变过来,只是事实摆在眼前让他们无话可说,不过他们从刚才赵承琰的话中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赵承
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炮
赵承琰在屋子独自待了大半天的功夫,直到绿荷进来禀告说陈庄那边有人来回事了,赵承琰一听稍微一想就知道来人是什么事了,不过他不敢肯定觉得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等人进来了,他一看原来是罗满仓的儿子罗二满,这个年轻人赵承琰还有些印象,跟着他爹罗满仓当初一起被赵承琰招募,为人老实,木讷但手艺精湛。此时就见他满脸兴奋的说道:“殿,殿下,您吩咐我们做的东西做成了。”
“哦真的吗”赵承琰还不太敢相信,但是看到罗二满的样子却不像作假,“真,真的成了,草民岂敢欺瞒殿下。罗二满说道。
“没想到啊,竟然这么快就成功了。”赵承琰搓了搓手,然后说道:“走,现在就过去看看。”说完就带着罗二满快步往外走,守在门口的绿荷见状连忙说道:“王爷,您要出门不如吃了饭再走吧。”
赵承琰头也不回的说道:“不用了,本王不吃了。”绿荷快步的跟上来,不一会儿就到了王府门口,此时护卫们刚刚把马牵过来,赵承琰一翻身上了马,带着一票护卫和罗二满呼啦啦的就冲出了府门。绿荷见状只能撅着嘴不满的嘟囔了几句转身回了内院。
一路狂奔,赵承琰等人终于来到了陈庄外,此时的陈庄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座工业城,数月前赵承琰离开的时候,通往晋阳的道路还只是土路呢,现在已经铺上了水泥,上一次来他准备将以陈庄为中心的方圆五里都圈起来,用拱卫司的名义买下,然后将这里封锁成一个保密等级很高的地方,杜绝机密的外泄。
还没到庄子外他就远远的看到了一座城墙,到了近前他才看清,原来他计划中的城墙已经开始修建了,因为有水泥的关系,建设速度比之寻常要快了好几倍,现在城墙不高只有三丈左右,也还没有将整个庄子围住,但是不要一年的时间这里就会完全变样。
惊讶于这里的变化,赵承琰到了城墙下,这里有一个城门,门口站着十数个拱卫司校尉在把守,看到是赵承琰来了,领头的小头目连忙过来见礼。
赵承琰见状示意他免礼,对他说道:“去禀报,就说本王来了。”小头目连忙答应,撒腿就往里面跑去通报。赵承琰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顺着大路往里慢慢走,边走他边观察着四周的变化。
原来住在这里的农户早就已经被迁走了,所有房屋都被推倒了重建,在道路两边一排排类似于现代工厂的厂房,不少烟囱都冒着烟气,有黑色有白色不一而足,里面的人进进出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就在他观看的时候,远处有几个人已经跑过来了,来到近前一看,不出所料是这里的匠人头目罗满仓和驻守百户赵虎,他们俩后面还跟着几个人应该是一些有职责在身的人,都一起来拜见他了。
罗满仓,赵虎等人躬身施礼拜见赵承琰,赵承琰哈哈一笑手臂虚抬示意他们免礼,说道:“老罗,今天你叫我来可是有好消息了”
罗满仓一听,脸上堆满了笑容,这让他本就满是皱褶的脸上更多了一些沟壑,只听他说道:“当然了,殿下,数月前您吩咐研制的那个火炮,已经造出来了,我们实验了几次都很顺利,所以今天才叫殿下来查看。”
“好,好,快带本王过去看看。”赵承琰高兴的道。
罗满仓立刻引领这赵承琰向内部的试验场走去,不大会儿的功夫,众人眼前豁然开朗,面前是一个矮小的土坡,在距离土坡近百丈远的地方,摆放着一门精巧的火炮。
是的,是精巧的火炮,为什么是精巧,因为这门炮在赵承琰看来太小了,就像是放大了数倍的火枪一样。来到近前,赵承琰围着这门火炮转了几圈仔细观察,同时罗满仓也在旁边进行着介绍。
这是一门直筒形铜火炮,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构成,滑膛前装,口径约3寸,全长6尺有余,重55斤,药室处有宽厚的箍,两侧有双炮耳,用于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下方有一个铸铁的炮座用于稳定炮身。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军器监
实心炮弹就是一个铁球,炮弹出膛后会沿着一条直线冲击,就像刚才那发一样,如果炮的口径更大一些用来轰击城墙是非常有效的,比现在用的抛石机要方便的多,威力也大的多。
赵承琰看着这门小炮对罗满仓说道:“这门炮很不错,试试将底座换成车轮的形式,这样移动起来会更方便,另外更大的炮也要尽量更快的造出来。”
罗满仓边听边记,回道:“殿下,你说的将底座换成车轮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啊,嗯,更大的炮属下已经在准备了,等试制成功了一定及时通知您。”
“嗯”赵承琰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在本王的计划中,火炮是要可以代替抛石机成为攻城利器的,你们要往这个方面去发展。”罗满仓连忙答应下来,赵承琰想了想又问道:“火枪的制造现在如何了”罗满仓连忙答道:“卑职按照王爷的吩咐将火枪分成了十数个单独的零件,然后分配给对应的工厂,按照标准尺寸制作,现在每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五十支,只不过......”听他有些迟疑,本来还挺高兴的赵承琰皱了皱眉头,问道:“怎么了这么支支吾吾的有话就说吧。”
罗满仓讪笑了一下说道:“就是火药的产量跟不上了,制作火药的危险性太大了,卑职只敢用熟练的工匠亲手制作,所以产量根不上了。”“嗯”赵承琰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的确比起火枪来说火药的制作才是最关键的,这个时代的黑火药在赵承琰的指导下并没有走弯路,而是直接使用硫磺占10%左右,木炭占15%左右,硝石占75%左右的最佳黑火药配比。
而最危险的是制造,首先将三种原料进行精选和提炼,然后将其碾成粉末,按照比例称好分量后分别放入石臼或木槽中进行反复搅拌,成为细末。然后是将其三种成分拌合,在按比例混合放入木臼后,加入少许水或烧酒,将三种粉末拌合成湿泥的状态,并用木杵不断地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要杜绝沙石等杂质的进入,以免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磕碰导致火灾;在混合物快干的时候,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的均匀拌合,而后取出在阳光下晒干。
但在这其中搅拌,晒干等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把火药引燃,造成火灾,因此罗满仓根不敢大规模的制作,一旦发生火灾必然是灾难性的。听了罗满仓的话,赵承琰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以拱卫司的名义,从各地招揽火药制作的熟练工匠,待遇可以开的高些,然后让他们举家搬到这里来。”
跟在旁边的赵虎连忙躬身应下,随后赵承琰又想到一个事情,现在陈庄这个地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小村落了,等到城墙建好了,这里就好像一个小城市一般了,应该换个名字了。
想来想去,赵承琰一拍脑袋,不如就叫军器监吧,这里生产的都是将来要用在战场上的武器,叫这个名字无可厚非。他扭头对罗满仓问道:“老罗,现在这里有多少人了”
罗满仓一怔,随即回道:“回殿下,现在这里工匠加家属总计大约三千多人了。”赵承琰一听有点惊讶,毕竟他上次来的时候才不到二千人,这才几个月又多了这么多。
摸了摸下巴,赵承琰觉得这里发展的这门快需要好好规划管理一下了,众人来到一个议事堂,赵承琰居中而坐,其余众人分立两旁。左右看了看,赵承琰沉吟了一下说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隆兴寺
随后赵承琰又对罗满仓说道:“回头你们草拟一个军器监的分工明细规划给本王,划分出各个生产环节,然后每个环节任命一个负责人,至于选谁你们自己定,本王只有一个要求,必须保证本王需要的东西足量的供应,明白吗”
罗满仓等人连忙躬身答应。在军器监待了近两个时辰,赵承琰才返回了晋阳安平郡王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