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彭越驻扎城下,将帛书送出两日,并未见回话,反而见韩王广亲自于城门楼上把守,不免有些嗤笑。
“韩王无才,定是韩臣所逼!”
当日彭越带领一千弓弩手,三千士卒,欲要架云梯攻城,两军对持,韩王广站与城门楼上,脸色微变,也算镇定。
“彭越,汝占城为王即可,何故前来攻打吾韩国城池!”韩王广高声喊道。
彭越抽动马鞭,上前两步,“汝韩国城池?当真可笑,汝有何盛名,可据城为王,今日投降,可拜汝为将军!”
韩生在旁,随即挥动左右,弓弩手悄悄上前,韩国弓弩自战国以来,甚是强劲,这也是韩国仅有九百里之地,这也是其活跃在战国七雄之中的原因。
彭越见状况不对,慌忙后退,韩生随即摆手,弩箭齐发,彭越反应极快,见势遁入队列之中,并未受伤。
“如此小城,还敢死守!”彭越心中大怒,立即点兵放箭,另有小型投石车,装上砂石土砾,向城中投去。
趁着尘土飞扬,烟雾弥漫之际,云梯迅速架上前去,彭越士卒不畏凶险,直接冲上前去,韩王广持戟抵挡,时至午时,不见效果,彭越方才下令撤军。
而新郑都城却被打的破败不堪,也不敢开城门维护,韩生只得命人从里面修复,彭越兵精但是少,所以不能围城,此次攻城不下,也使得韩王广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彭越以为新郑无兵,甚为好攻,没想到却出现这种状况,韩王广此番表现,也算是大涨韩军志气,使得彭越颇为谨慎。
晚间时刻,彭越独自坐在营帐之中,脸色惆怅,“当初此为栾步之计,未曾想计策虽好,然实施甚难。”
“况秦将蒙恬已经与我书信,若是三日攻城不下,直接前往敖仓投奔蒙恬未尝不是一条良策。”
“虽无功劳,但某之心亦是可嘉。”彭越心中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士卒来报,说是西北方向有军队正在赶来,彭越闻言,慌忙起身查看舆图,正是敖仓方向所来士卒。
“你可见其旗帜模样?”彭越认真地问道。
那士卒挠了挠头,“这个不曾得知,看其服饰似和城中将士一样,不知将军有何打算?”
彭越来回踱步,既然和城中将士一样,那就说明是张良所带军队,看来如果猜测不错的话,应该是张良得到消息,所以撤出盟军,前来支援新郑。
“可知共有多少士卒?”彭越紧接着问道。
“骑兵将军,略有六七千。”
彭越当即颔首,“既然如此,汝速去下令,收拾行装,灭了火把,然后绕行前往敖仓,不可怠慢!”
城中的韩王广听闻彭越撤兵,心中大喜,片刻方才得知是张良带兵前来支援,两军却并无任何交集,彭越灭火缓行,两军相隔二里,张良甚难察觉,况心存救韩,行军急促,故而相安无事。
张良辰时到达新郑城外,见城池残破,且外有贼众旗帜等弃物,方知城已经守住,不觉长舒一口气。
恰好此时韩王广开城相迎,张良趋步行礼,“微臣来迟,还请大王恕罪。”
韩王广面色大笑,立马上前扶起张良,“相国无罪,此次若非贼众探知相国援军,定然不会撤军。”
“以此说来,相国功最大,且从即日起,让秦楚相争,吾等安乐民生即可,今韩不过数城,不可杀伐暴民矣。”
张良很是诧异,没想到韩王广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遂开口问道:“大王此为何意?”
韩王执手张良,向着城中走去,很是感慨地说道:“今贼众彭越来攻,本王方知百姓不易,且韩弱小,以至于贼众尚敢来攻,不如休养生息,以壮兵马。”
“相国以为如何?”
张良亦是觉得有理,颇为欣慰地说道:“大王英明!”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40章沛公于滕县访贤
而此时的彭越带领几千人马,无所依靠,只能按照栾步的意思,前往敖仓投靠秦军,寻求庇护,至于韩魏这种小国,难以长存,不可附庸。
秦将蒙恬本要夜袭三国盟军,谁知还未点兵便听闻盟军已走,心中颇为疑惑,想来只是损失几千兵马,何故要仓促退兵,没有任何声息。
不过细细想来,或许是内部出现了不和谐因素,反正对于秦国来言并不是什么坏事,现如今你们撤军,日后可就是蒙恬前往攻打城池了。
秦营内,李迈和蒙恬正在谋划伐韩,恰在此时,有士卒前来禀报,蒙恬随即收起舆图,有些皱眉道:“何事如此慌张?”
“启禀武侯,来人自称彭越,说要投降秦军,还请武侯前去接见。”士卒很是低声地说道。
蒙恬来回踱步,“无缘无故,怎么会此时来到?”
“武侯,还是见了再说吧。”李迈在旁认真道。
蒙恬当即颔首,大步向着营外走去,彭越等人尚在栅栏外,见来者甚是威风,颇为恭敬地下马行礼。
“敢问阁下可是武侯?”声音甚是谦逊。
蒙恬稍微摆手,缓缓上前扶起彭越,“将军有礼了,某素闻将军豪爽义气,今日前来,乃是某之荣幸,还请里面坐。”
众人叙礼毕,蒙恬颇为好奇地问道:“将军本在彭城,后移兵阳武,左右奔波,甚是劳苦,今日前来,某已经摆宴,为将军洗尘,只是不知将军为何此时而来?且面显仓促?”
听闻蒙恬言语,彭越有些无奈地挠了挠头,“事出有因,某得知三军来攻敖仓,以为新郑空虚,便带兵讨伐。”
“未曾想,本要攻下此城,却有韩相带兵而回,相持不下,某只好从小道避开,来投武侯,还请诸位见谅。”
李迈在旁,立即奉上茶水,“无妨无妨,今将军前来,犹如天助大秦。”
众人略微畅聊几句,蒙恬便直切正题,颇为认真道:“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秦据大势,欲平四方,恢复祖宗之基业,将军即为魏人,便驻守安邑,待我禀明陛下,然后封官加爵,荣耀三宗。”
彭越听罢,心中大喜,随即躬身行礼道:“多谢武侯厚爱,末将在所不辞!”
此次彭越来投,也算是欣喜之事,进而在营内摆宴,安邑虽不是重地,但也是魏国要地,今交给彭越,也算是给他魏人面子。
而且蒙恬可趁着这次机会,全力进攻新郑,待韩国拿下,可让彭越攻取大梁,而后秦军攻打赵国,进而谋取燕国。
秦国河东无事,这会儿齐楚之地的泗川郡却连遭战火,城池尽皆归楚,也算是项羽和刘邦两人的功劳。
项羽现如今兵驻城武,刘邦兵在沛县,皆在等待项梁的消息,然后三处合兵,攻打荥阳诸县。
在他们看来,秦国之所以这么猖獗,并非士卒强壮,而是因蒙恬尚在,天下皆知,秦军有二将,蒙恬为首,章邯次之。
若蒙恬失手,则天下争雄,除去暴秦,似乎对于楚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身在城武的项羽,平时无聊,爱与周殷等人游玩县城。
而刘邦虽为地痞之性,然知当世之形势,经常与萧何等人拜访贤人,当然大多数都不被别人待见。
那些都是儒生,且性格孤傲,熟知周法礼仪,刘邦为人地痞豪爽,不知百家礼仪,故而诸君多说皆不待见。
乱世之中,总有有识之士欣赏刘邦这种人,泗川郡平定后,刘邦便与萧何前来拜访一位滕县名士。
此人乃是县中三老,平常素受人尊敬,和刘邦年纪相仿,人称腾公,名曰夏侯婴,刘邦打听得知其名气。
经过那么次的失败,刘邦也得到了一些学习,在拜访名士之前,必先穿着工整,头戴羽冠,面容整洁和蔼,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最后稍微知道点礼仪即可。
腾公也知道逢此乱世,除了平定天下之外,剩下的便是在家著书立说,以教后人,腾公和刘邦的故乡相隔不远,两人选择的道路却不一样。
今听闻刘邦前来拜访,使得腾公颇为惊讶,慌忙出门相迎,刘邦和萧何见状,先行礼,后答话。
“腾公远迎,乃某之荣幸也。”刘邦很是激动地说道。
腾公面色微笑,随即说道:“沛公前来,理当远迎,诸事还请舍下叙说。”
刘邦见夏侯婴这般待客,便知道此次前来,大事可成,茶水备好,刘邦立马示意萧何开口。
毕竟萧何在此之前为沛县小吏,虽为小官,但向来被人尊重,和腾公差不多,因此让萧何劝说,情况或许会好一些。
萧何在旁,眼神会意,率先开口道:“先生久居滕县,扶老爱幼,美化及民,甚是可敬,然天下即乱,如此呵护一县,纵有声誉,传扬不足百里,且若有贼众前来,损失甚大,不知公可有此忧虑?”
“若公出山相助,平定天下,则可弘扬万世,待时况一县乎?”
夏侯婴闻言,沉吟不语,良久才说道:“萧公所言有理,然西为暴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南为贼楚,杀郡县之主而自立,为人所不齿,将军乃楚地沛县,无故投靠楚军,可见势力之人也。”
刘邦脸色微变,萧何和他说话,怎么不觉间又扯到自己身上去了,真是无语,只得开口解释道:“腾公误我矣,今某欲匡扶天下,然无兵可用,故而投靠楚军,他虽不仁之士,然某却是一心为民,所过之处,财物无所取,还请公明鉴。”
旁边的萧何亦是急忙说道:“公蕴大才,却只顾及乡里,未免有些小人志趣罢了,若是天下被暴秦楚贼荡平,苛捐杂税剧增,公悔之晚矣。”
腾公长叹一声,“萧公所言,吾心所想,今无解矣。”
“有解,还请公出山相助!”刘邦说着直接跪在了地上,夏侯婴见状,心中大惊,这种大礼岂是随便行与他人的。
“将军真乃率性之人,既如此,某相助便是,然县里诸事还未交代,还请沛公担待。”夏侯婴释然道。
刘邦萧何皆是大喜,当即置酒于县中畅饮。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41章 县有美人遥相望
刘邦于滕县下士,项羽在阳武也未闲着,每日带领数千人在各县巡游,项羽为人性格高傲,颇喜欢衣锦还乡的感觉。
拿下泗川郡的时候,项羽最是得意,龙且身为其大将,曾劝慰道:“将军身为楚国贵胄,最易统御江山,今泗川郡初定,当爱民如子,正所谓民心乃天下。”
“今将军雄兵数万,当日夜操练,帮助乡里,秦虽失政,尚在苟延残喘,何故如此,皆因秦奉耕战,将军当学之。”
谁知项羽脸色突变,有些不悦地回道:“今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学秦知会自取灭亡,日后此番话语,汝莫再讲!”
龙且见状,只得改口道:“然今纷乱之世,不宜如此奢侈,当俭朴练兵,与民和谐,初始皇帝巡游四海,以至于天下如此,将军当忌之。”
这番话确实有道理,项羽也不好反驳,有些敷衍地说道:“汝为吾将,何不知吾心耶?”
“今富贵繁华皆至,若不出游,何异于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龙且无语,项羽嘴上不认错,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因而命令钟离昧日夜操练士卒,自己仅带领数千士卒游玩。
像这种情况,龙且也不好再劝说,毕竟已经改善很多了,当日在城武演练兵卒,城中百姓得知楚军前来,皆是出城观望。
龙且排列好楚军,迅速走到项羽面前,“启禀将军,百姓众多,还是取消演练吧。”
“不可,也让百姓观看一下楚军威仪。”项羽颇为高傲道。
这倒使得龙且很是无奈,只得上前驱散百姓,“诸位,今楚军为天下而战,欲要验兵,还请父老后退,以免受伤!”
众多百姓闻言,仓促后退,竟使得有百姓被践踏倒地,龙且在旁,颇为皱眉,本来士卒就难调整,见百姓还这般慌乱,只得上前照应。
唯独这时有名老者,见众人后退,却独自向前,甚是奇怪,龙且还未上前答话,早有项羽策马而来,直接骑到老者身前。
那老者须发花白,年纪六旬,衣衫整齐,并不像是一般人家,项羽观其模样,略显恭敬地问道:“今验兵至此,他人后退?为何老先生至前耶?”
老者抚须道:“众人独退乃是惧怕将军,然老夫年纪稍长,且靠在前面,若是后退,脚力不如后生,难免会被踏上,故而两步向前,等待他们离去。”
项羽闻言,连忙下马,“先生真乃智者也,不知家中可有后辈照顾?”
老者这才躬身行礼道:“老朽虞公,无须后辈照顾,然尚有一孙女不知如何交代,还望将军验兵之后,府上一叙!”
不待项羽说话,那老者直接退到场外,高声道:“家住城北河边!”
龙且这时也走上前来答话:“将军,还请验兵,事情莫要担待。”
项羽慌忙反应过来,语无伦次道:“现在开始吧,另外派人前往城北河边查探,是否有大户人家,验兵之后前来禀报。”
“遵命!”龙且疑惑道。
城武验兵,整整两个时辰才结束,项羽一直心不在焉,不知为何,事情刚结束,龙且就跑到了项羽身旁,欲要问清缘由。
这时钟离昧也在一旁,士兵正在向项羽禀告事情,龙且只听到什么城外河边确实有大户人家,只是仅有祖孙两人。
士卒刚出来,龙且便匆忙走了进去,“将军,今日之事、、、”
不待龙且说完,项羽面色兴奋地说道:“龙且,汝尚在营中,吾与钟离昧有要事去办,军营就交给你了。”
龙且很是无奈,他和项羽乃是发小,打仗没得说,但是性格骄傲,做事鲁莽,就在此时,两人已经出了营帐。
“钟离昧!保护好将军!”龙且只得大喊道。
“龙副将放心,绝不敢有误!”钟离昧转身笑道。
项羽只带领数十名随从,便向着城北河边赶了过去,刚到城北,便看到一户院落,落落大方,且有两层木楼,算得上独树一帜。
“将军,想必就是这户人家了。”钟离昧在前面说道,项羽颔首,众人一并前往。
而此时的院落内,坐着一名老者,正是虞公,旁边立着一位姑娘,年纪二八,仙姿卓越,犹如画中之人,名曰虞美人。
虞公品了一口温茶,很是欣慰地说道:“孙儿啊,这茶艺与你母亲的颇为相似,可惜啊,纷乱之世,难有团圆。”
“祖父?我父母真的都去世了吗?”虞美人略显伤感地问道。
虞公在旁稍微叹了一口气,“尚不可知,当初汝父被抓去修筑宫室,汝母幽愤而去,至今未还,况且乱世,恐难还矣。”
两人说话间,项羽也走到了门旁,还未敲门,便看到院中的虞美人,不觉春心眨动,低声道:“真乃美人也!”
钟离昧在旁,当即笑着说道:“将军,行礼叩门。”
这才使得沉浸其中的项羽正经起来,“咳咳,说的是。”
门声初响,虞公有些惊讶,随即淡然,“孙儿,且回屋,今日有别啊。”
虞美人不知何意,然不敢违背祖父意思,只得匆忙回到闺房之中,虞公也只好起身前去开门。
见来者乃是项羽,心中颇为得意,当即躬身行礼道:“将军前来,使得鄙舍蓬荜生辉,还请舍下答话。”
“老先生有礼了,某知老先生有事情交代,不敢耽搁,所以仓促而来,仅备下薄礼,还请老先生收下。”项羽亦是谦逊地说道,立即命人将礼品摆在客厅内。
虞公敬上茶水,方才认真道:“将军从会稽发兵,一路攻城夺地,且安民敬众,某素有所知,今日让将军来,不过想聊表心意,送上一物。”
项羽故作不知,颇为好奇地问道:“敢问老先生,府上有何物放不下?竟要赠与某等粗陋之人?”
“将军见笑了,此等实力,天下无二,欲以孙女赠与将军。”虞公说罢,当即起身走向内侧的闺房外。
“孙儿,出来见过将军吧。”
这时内室的虞美人轻轻打开木门,作芊芊细步而出,最先走到项羽面前行礼道:“妾参见将军。”
项羽见此等美色,心中小鹿乱撞,不知如何回礼,还好钟离昧在旁,连忙起身道:“将军可以佩玉示之。”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42章 灵璧秦二世回宫
项羽瞬间会意,立即取下腰间的佩玉,甚是恭敬地递给虞美人,“姑娘貌若天仙,当以此玉佩之,某乃武夫,不知礼数,还请姑娘见谅。”
“将军起兵,天下应之,乃英雄也,何以武夫自拙,此玉贵重,妾身不敢收下,将军好意妾身心领了。”虞美人很是恭敬地说道。
项羽面色有些尴尬,还好此时旁边的虞公摆手示意,“这是将军的美意,你就不要推辞了,收下便是,老朽还有一事交代,莫要耽搁。”
虞美人这才点头收下,转而为众人沏茶,虞公神情自得,颇为认真地问道:“将军觉得我孙儿如何?”
项羽颔首,“天仙尚不及此等美貌,某甚倾慕之。”
“哈哈,将军果真是爽快之人,并无半点遮拦便说出心中想法,老朽也算没有看错人啊。”虞公说罢又问向虞美人。
“孙儿,你觉得将军如何?”
虞美人有些慌忙地放下茶杯,躬身行礼道:“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荡平天下,指日可待,妾身不敢妄自揣度。”
钟离昧最先明白虞公的意思,亦是打趣道:“某与虞公乃媒人也,欲成佳话,既然如此,不如与将军回府上吧。”
项羽有些害羞,只是低头不语,虞公亦是紧接着说道:“某意与先生相当,还请将军莫要推辞。”
“想来老朽年纪七旬许,本有一子,被秦征去,至今杳无音讯,其母日夜啼哭,随之而去,遗下幼儿,老朽养育十六余年,如今年迈,怕其无所依,故而想让将军成就此番美意,也算了却老朽的一桩心愿。”
“将军犹豫不决,为他人得之也。”钟离昧抿口温茶笑道。
项羽看了一眼虞美人,颇为低声地问道:“不知姑娘何意?”
虞美人对项羽本来就比较中意,然终归是女孩子家,不好明说,见到项羽追问,当即掩面回到闺房之中,引得众人大笑。
“将军真乃武夫也,此言何须问儿女耶?今虞公出此言,美人面喜,自是同意,莫要迟疑,某且去备轿,将军稍等。”钟离昧说着直接出了客厅。
项羽转而问向虞公,“美人可有名讳?”
“美人名讳美人,虞氏也。”虞公甚是开怀道。
项羽眼神略微疑惑,“美人,当真绝配啊,某谢过老先生的照顾之恩,不若与某一同回会稽如何?”
虞公有些无奈地摆摆手,“老朽在此间住了几十年,舍不下了,你们且去吧,待时我去世,这间房屋就送给乡里做祠堂,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当日诸事完毕,虞美人直接跟着项羽回营,纷乱之世,一切从简即可,项羽甚是疼爱虞美人,诸将皆称为虞姬。
刘邦和项羽趁着懒散时间,各自吩咐事情,而此时的灵璧,秦军胡亥与楚军项梁僵持不下,似乎都没有撤军的迹象。
灵璧城中,胡亥每日巡逻,时刻操练士卒,楚军搭建木桥之后,又用木栅栏扎成围墙,为防止秦军偷袭。
转眼月余的时间,胡亥心情颇为烦闷,虽然章邯和英布常带人前去骚扰,但是项庄、季布几乎也是如此。
大殿之上,胡亥坐在首位,陈平英布等人立于左右,见胡亥面色不悦,陈平首先上前询问道:“陛下今屯兵灵璧,可格挡共敖、项梁等人,何故如此面色耶?”
胡亥闻言,当即摆手道:“今天下纷乱,六国复起,当速灭之,而今左右周旋,齐燕无人询问,恐难以拔除啊。”
“启禀陛下,韩赵魏三地皆由蒙恬将军出兵,应该不需多少时日,三地可平,陛下不足忧虑也。”陈平紧接着说道。
“爱卿所言有理,然出兵数万在外,粮草难以供应,今秦耕战,却只战不耕,冬日无粮,何以支撑?”胡亥面色忧愁道。
旁边的英布立马走上前来,兴致勃勃道:“今楚军就在不远处,不如大干一场,然后撤军,如此僵持,实在不是办法!”
“我听说项羽等人已经拿下大部分齐地,这般死守,百害而无一利!”
胡亥没有言语,反而是看向了众人,沉吟良久方才说道:“英布为人豪爽,心直口快,但是其所言不无道理,诸位以为如何?”
章邯近些天心中亦是惶恐,毕竟胡亥来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六国贼众皆知,若不回咸阳,恐被他人围攻。
到时候就真的难以脱险了,当然这是章邯的个人看法,现如今的六国西面有秦国,南面有楚国,都处于人人自危的状态,哪有闲工夫去管胡亥啊。
虽然胡亥目前来说是皇帝,要在以前或许是大秦帝国,然如今只能称之为秦国,土地比当年秦昭襄王时期略微大一点罢了。
想来英布这个办法虽然暴力,但可以让二世赶紧回咸阳,从这点来看,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乎,章邯直接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英布平常虽然行事鲁莽,但此言却有道理,还请陛下行之。”
胡亥颔首,并未给出答复,“陈平和李由觉得如何?”
两人听到胡亥点名,相视一眼,灵璧城外除了雎水,似乎也没有什么屏障,若是开战,完全是肉搏,而此时各国疲于政事,想来无诈。
1...101112131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