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蒙恬当即叩首道:“陛下神武,志气高远,末将愿效犬马,荡平中原!”基于此,蒙恬再不敢询问胡亥何日回到咸阳。
陈平回到馆舍换了身常服,便王荥阳城行宫内赶去,见到诸将皆在,心中大喜,很是激动地说道:“启禀陛下、武侯,魏国将亡矣。”
胡亥面色疑惑,“秦灭耶?楚灭耶?”
“前时微臣前往魏国,正好遇见楚国使者,为人傲慢,指明让魏退兵,魏国不依,那使者项庄直接夺门而出,虽豪迈,然不成事也!”
“楚相项梁得知此事,必会发兵大梁,而魏豹尚在陈留,微臣所料不错,魏国必会派人来秦索取救兵。”
“如此,可就真的是引狼入室了。”言语间颇有打趣地意味。
诸将闻言,皆是大笑,“如此甚好,爱卿好手段啊!”
“英布,若魏前来求救,汝带兵三万,进入城中,直接将魏王咎斩杀!不可怠慢!”胡亥陡然阴沉道。
“末将遵命!”
“李由,荥阳乃是要地,汝定要死守,防止楚贼偷袭,朕与蒙恬率骑兵和步兵各一万,前往陈留,斩杀魏豹!如此一盘棋局,总算可以结束了。”胡亥感叹道。
自灵璧回来之后,便想尽办法谋取韩赵魏,如此才算打开中原的大门,函谷出兵,无后顾之忧,与魏国结交,不过是远交近攻罢了。
现如今魏国以为秦国屈居旗下,不敢猖狂,且魏豹把守陈留,楚贼不敢来犯,哪知道秦国此乃欲擒故纵也,最差的结局不过是和楚并分大魏罢了。
可惜魏王咎身在棋局之中,以为自己是掌局之人,周市颇为知晓事理,但不懂诡道,识得陈平有才,却不知是鬼才。
此刻的定陶城中,项庄和季布已经返回,项梁急于知道情况,直接出城相迎,季布见状,心中有愧,怅然下马而跪。
“微臣有辱使命,魏不肯撤军!”季布沉声道。
项庄在旁,快速将季布扶了起来,“叔父,此事不干季布,完全是因为那魏王骄横跋扈,秦使者送礼,便以礼相待,吾等无礼,便斥责而回!”
项梁握紧马缰,眉头微皱,许久方才淡然道:“暂且回城,召集诸将,商议伐魏!”
定陶宫内,项梁将此想法告知众人,皆是默然不语,范增思量片刻,有些不定道:“启禀丞相,某觉得这事就算了,何不绕道攻取安邑,从后方灭秦?”
项庄闻言,当即起身反驳道:“先生年纪大了,怎么能够说出如此糊涂之语!若是绕道安邑,行军千里,于楚何益!莫不如平推猛进!看他大魏还如何猖狂!”
“只是我军与魏相战,只会使秦得其利也。”范增皱眉道。
旁边的刘邦并未开口,反倒是看起了几人的脸色,项庄和项梁似乎都有意要打大梁,项羽踌躇不定,唯独范增一味地反驳。
于是乎,刘邦便满足众人的意思,直接开口说道:“启禀丞相,今魏国与秦国结盟,显然是居心叵测,天下时局,何人向秦?”
“今可借魏国示好秦国为由,昭告天下,起兵攻打魏国大梁,也算是师出有名,况且此魏国非昔日之魏国,弹丸之地,不足千里,纵使秦军来援,未必能与我军抗衡,丞相何故如此龟缩,那魏咎不过是莽夫罢了!”
项梁听到刘邦如此说,颇为激动,“沛公经久力战,颇知大体,且如其言,某亲自发兵两万,先擒魏王,另外项籍侄儿,汝与刘邦,率两万兵马,定要斩下魏豹首级,其余诸将,看守定陶,不得有误!”
议事毕,范增和项羽一路,似有挑拨道:“今丞相甚是信任刘季小儿啊。”
项羽无奈叹气,“哎,叔父为丞相,吾有何法?暂观形势如何,刘季所言,亦是有几分道理啊。”
“将军还需早些与刘季划清界限,待时争天下者,除秦便是此人也!”范增很是低声地说道。
项羽故作惊讶,慌忙斥责道:“先生年纪大了,不得无礼!”
“嗯,谨慎为妙。”范增低声笑道。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54章 南欲求和北欲兵
此刻秦国的命令已下,不过并未出兵,这还得看楚军如何行动,方能决定下一步的计划,反正不出所料,魏国肯定有灭国的危险。
项梁于账内让谋臣范增、萧何等人写下昭告文书,其言曰:“天下苍苍,万象迷茫,秦承商周,暴乱天下,以至于百姓愁云覆面,所哀家小。”
“始皇帝自罪孽无赦,降年夙殒,乱世功业未遂,群起讨之,夫仁义岂有常,蹈之为君子,背之为小人!魏王咎不知天命,英雄不成,唯利是图,倒行逆施。”
“吾义军本欲诛灭暴秦,然魏以大国自称,义叛百姓,忠叛将士,以屠戮为友,与虎狼相睦,愚人尚不至此也!”
“今楚作义兵,伐魏贼无道,以正天纲、、、云云千字。”
齐赵燕本就惧怕楚国,现如今其不攻打本国已经万幸,他们龙争虎斗,三国便可坐享其成,况且剿诏已发,更无他言。
项梁先行出兵,直接前往大梁,魏王咎这会儿左拥右抱,躺在殿上,怡然自得,本有复国之心,而今却无守国之力也。
魏相周市最先得到剿诏,霎时间心神慌乱,当即拿着诏书向着王宫赶去,魏王咎见周市行事无章,不免有些皱眉。
“大王,还请议事!”周市透过布帘,对着魏王咎高声道。
魏王咎摆手散开秦女,稍微整顿衣衫,便从首座上走了下来,“相国,还能有什么事情使你这么着急的吗?”
周市并未开口,反而是将诏书匆忙呈给魏王咎,“这是何物?”
“大王请观之?若不早做决定,魏地则无矣。”周市叹息道,摊上这么个大王,只能自认倒霉啊。
魏王咎脸色微笑,缓缓摊开帛书道:“相国可真会开玩笑,如今诸地皆在,何来失地之说,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
周市低头站在一旁,魏王咎言罢不到片刻,微笑渐渐消失,转而变得不知所措,面带惊恐,“楚国发兵了?”
“是啊,而且兵分两部,项梁独带两万子弟兵前来大梁,刘邦项羽率领戍卒两万前往陈留,当初安邑丢失,魏再无可守之城也。”周市缓缓地说道。
魏王咎拍着周市的肩膀,很是恍惚,“相国,你定有办法,不妨说来听听,本王全部同意,只要能解魏国之危。”
周市闻言,来回踱步,许久方才说道:“剿诏上明说魏与秦勾结,他国怎肯相助,秦国虎狼之师,若是前来救援,恐大梁不保,在老夫看来,不如勉强去求韩赵。”
“只要答应出兵,割地送钱都不是问题啊。”
魏王咎心中势利,听说要割地送钱,难免有些不情愿,当即回绝道:“秦弱无缘,吾等与楚抗拒,他怎么能不来救兵!汝速去秦国,要求发兵!”
“大王啊,秦表面衰弱,然内实强,虽说可行,但风险太大啊。”周市皱眉道。
魏王咎手扶额头,不住地叹息,“魏豹尚在陈留,乃是被项羽等人牵制,无法撤兵,兵行险招也罢!”
于是乎,周市只得命人前往荥阳请求秦国出兵,胡亥尚在荥阳,看到楚国的剿诏之后,便知道魏国必然如此行事!
秦魏楚三国会战是避免不了的,而韩国似乎也有些不淡定,日夜操练兵马,张良属于局外人,诸多事情最为清楚,今秦楚不安,魏国难保,若魏国丢失,且韩将亡矣。
韩王宫内,诸多事务皆有张良和韩生处理,今听闻楚国发剿诏攻打魏国,张良二话不说,直接请求韩王广出兵救援大梁。
韩生因为上次新郑之事,声名鹊起,自始至终的主张都是休养生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颇想成为春秋战国的局面。
然天下自秦一统之后,谁人不想再次踏平天下,遨游四海,韩王广思想开明,但也怕有灭国之危,帮助魏国,也就意味着敌对楚国,况且秦国并不友好,如此得罪两个大国,实在不可行,因此韩国尚处于观望状态,张子房不能成事,每日于庭中研究《太公兵法》。
英布按照胡亥的安排,率领三万士卒前往大梁,李迈暂且为副将,由于担心项梁率先攻破大梁,因此英布先选出万名骑兵,以最快速度支援。
项梁自以为诏书发出,不敢有他国来支援,所以行军并不是很快,反倒使得英布捷足先登。
魏王咎见秦国五日便来援兵,心中大喜,立马出城郊迎英布等人,不过魏王咎见到英布的一瞬间,甚觉胆颤。
颇为尴尬地问道:“将军英勇神武,似鬼神一般也,然面有秦印,何为秦官也?”
英布有些不悦,直接开口道:“某额上秦印乃始皇帝所赐也,而今佐助陛下,莫谈前朝之事也,布请问大王城中尚有多少士卒?需要多少援军?楚军何日能来?”
魏王咎何曾领军打仗过,结果一问三不知,周市为了避免尴尬,当即上前一步道:“将军勿怪,大王身心劳累,难以面面俱到,且有老臣答复。”
“现如今城内士卒三千,尚需兵马两万,楚军五日或可赶来,主将项梁,副将项庄,来势汹汹,还请将军保我大魏无恙。”
英布这才颔首,“相国费心了,今某有一计,我军来时分为两队,前者秘行,后者张扬,只为埋伏城中,给楚贼致命一击!”
“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听到英布此言,魏王咎心中大喜,“嗯,不错,本王觉得可行!”
周市总觉得有些不妥,自家的主城怎可让他国之兵入内,不过还未想好说辞,英布便抢先道:“大王英明,陛下曾言,秦魏之好源远流长,明日灭贼,还望大王莫要吝啬!”
“这个自然,自然!”魏王咎说着便执手英布前往城中详谈,后方的士卒亦是缓缓进城。
当日晚间,魏王咎直接在王宫内摆宴款待秦军,又命秦人女子在殿上起舞,好不快活,丝毫没有备战的趋势。
周市见状,只得谏道:“启禀大王,今楚贼临城,如此奢靡,恐败坏军风,还请大王收敛作为,鼓舞士卒,以逸待劳,若如此楚贼必败!”
魏王咎脸色微醺,颇为淡然道:“本王有秦兵魏卒,何惧也?”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55章 魏大梁秦楚交战
英布亦是在殿内,听到两人的对话,甚是无言,可惜啊,这臣是忠臣,这君是昏君啊,遂举杯敬给周市道:“魏相饮酒便是,此城无危。”
“还请将军担待,城池就交给将军了。”周市颇为无奈地说道。
恰在这时,一名魏将神情仓促地从殿外走来,魏王咎正在饮酒,见此人扫兴,不待其开口,便驱逐道:“本王宴请秦将,诸事莫要启禀!”
“可是,大王,宫门的士卒都换成了秦军,而且已经包围了王宫!”那魏将着急地说道。
魏王咎瞬间清醒,有些怀疑地看着英布,“将军,汝带兵前来,是为了抵抗楚贼,为何还让士卒包围王宫啊?”
英布噗嗤一笑,缓缓放下酒杯,“让大王失望了,某这就去撤兵!”言罢,便向着殿外走去。
然而不消片刻,英布便带兵闯入王宫,直接将诸多大臣贵族包围,魏王咎有些惊慌失措地向后跑去。
“将军,汝为救兵,当驱赶楚贼才是啊!”言语间甚是惶恐。
唯独周市面色镇定,慢饮清酒,缓缓起身道:“大王引狼入室,老臣之责,魏国至此,弗不为理啊!”
英布可没有时间和他们聊天,当即摆手,左右士卒一拥而上,将诸多大臣贵族斩杀,捆绑住魏王咎与魏相周市等人。
“英布,汝窃国,当遗臭万年!”周市恶狠狠地说道。
魏王咎脸色暗淡,很是低声地求饶道:“还请将军饶命,容我为庶人也,今兵权皆无,可否留下贱命,日后定当尊奉驱使。”
恰在此时,陈平却从英布身后站了出来,使得众人甚是惊讶,原来陈平早年常被魏王咎侮辱,今日秘行前来,就是为了看到魏王咎苟且的模样,顺便劝解周市降秦。
魏王咎见状,转而向着陈平哀求道:“先生救我,当初冒犯,还请见谅,唯今当牛做马在所不辞!”
陈平面带嗤笑,“王至此,当真无救矣,平有财物,不需牛马,汝为君,祸国殃民,罪不容诛!”言罢随即摆手,士卒直接将魏王咎拉了出去,立地斩杀。
周市在一旁,稍微叹息,“陈平,汝为后生,怎可欺辱君王耶?”
“吾效仿伍员罢了,他可鞭楚王尸,某亦可斩魏王首。”陈平很是淡然地说道,又命人给周市松绑。
“相国有大才,今乱世佐助王非汝之道,不妨弃官归隐,著述立学,岂不美事一桩,今魏王已死,魏地未必屠戮,还请相国放心。”陈平略显安慰道。
周市无奈,思来想去,倒也有些道理,遂听从陈平之言,离开大梁,前往安邑静养,陈平此行就是为了见魏王身死,今目的达到,甚为爽快,便将诸事交于英布,先回咸阳处理政务去了。
英布料理好大梁军事后,恰好项梁率兵赶到,见大梁城上插满秦军旗帜,不免有些惊讶,根本没有任何风声,大梁竟被秦军打下!
城外二十里处,楚军安营扎寨,不敢贸然前行,项梁心中不解,便将项庄召来询问,“今大梁被秦占据,汝可知耶?”
项庄有些茫然,霎时间恍然大悟道:“启禀丞相,秦魏相好,今听闻楚国出兵,魏王派人前去派人向秦国救援,秦国将计就计,占领大梁,或许如此。”
项梁颔首,“如此也好,这些直接攻打秦军,也省去不少麻烦,明日清晨,列军对战!势必一举拿下大梁。”
“末将遵命!”
第二日,英布早就立在城门楼上,见楚军主将是项梁叔侄,神情颇为和气,项庄在后,最先高声道:“黥面贼!速速来降!”
英布颇为镇定道:“当真是凑巧啊!灵璧是你们!大梁也是你们!有能耐就攻城,无本事早还家,莫要唧唧歪歪,三军待你,不容易!”
“侄儿莫要多言。”项梁说罢,拍马后退,前排投石器缓缓出列,英布见状,当即摆手,弓弩手不待片刻,直接向着下方射去。
楚军以盾为坚壁,猛放石块于城中,秦军只得掩背低头,立在城门前,楚军见势后方士卒迅速冲上前去,架上云梯。
英布趁片刻时间,命人盾牌长戟相互交叉,只要有楚军爬上墙头,立马用长戟戳下城楼,另有巨石将云梯砸断,楚军连续攻击数次,未有进城者。
项梁在后方,眉头微皱,当即摇旗停止攀爬,而是用攻城车抵住城墙,欲要捅破大梁城,殊不知大梁乃魏国古都,城墙甚是坚硬。
无论如何攻击都没有多大的效果,项梁无奈,转而排列步兵,欲要攻击城门,英布与城楼之上,用大桶灌上开水沸油,分开左右浇下,后用火箭射之。
楚军死伤遍地,加上大火焚烧,皆是焦怄之气,后方楚军立即挥动旗帜后退,另外继续用投石器攻击秦军。
时至中午,项梁久攻不下,只得下令撤军,而大梁城外尸横遍野,呻吟之声不断,堆尸成山,甚是寒心。
英布现在城楼上浇油将尸体焚烧,虽然还有未死之人,但英布并不敢下城去救,免得楚军偷袭,只得焚烧过后,信兵打听到楚军退却,方可出城掩埋,顺便修理城墙。
战争就是如此,有时战死才痛快,若残留一口气,真不知下场如何,鹰犬啄食,未必没有,毕竟好战友不是人人都有的。
闲言少叙,项梁回到帐中,稍微清点人数,损失三千有余,而城未攻破,甚是烦闷,而大梁城中的英布损失亦有一两千人,攻城之战,守住就是胜利啊。
英布此刻也不着急出城应战,因为过不了多久李迈便会率兵前来支援,待时两面夹击,楚军必逃。
楚军帐内,项梁面色惆怅,“今大梁尚且攻占不下,何言荥阳!”
项庄在旁,低声劝慰道:“启禀丞相,今城中秦兵势重,难以匹敌,不如等陈留战毕,同攻大梁,如定陶一般,唾手可得!”
项梁颔首,“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汝且派兵前往陈留打探消息,且看项籍是否拿下陈留,再议后策。”
大梁经此一战,皆在休养,双方人马似乎都不着急,且观陈留,魏豹带兵一万,而秦楚两军正从西南两方向攻进。百度一下“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56章 魏豹于阵前倒戈
陈留魏豹尚且不知大梁战事,仅听闻楚军从定陶而来,秦军从荥阳而来,魏豹已经得到命令,助秦而攻楚,所以并不显得慌张。
胡亥随行两万人马,蒙恬在前率领一万骑兵,剩下的步兵由孟防和胡亥带领,稳重前行,另外部分粮食先由骑兵个人带领,后方辎重三日运到。
刘邦和项羽直接带领两万刑徒士卒前往陈留,蒙恬先到,并未进城,而是在城外驻扎,毕竟城中还有一万魏卒,行动不便,其次便是魏豹担心蒙恬进城之后,城池易手,相对来说比他的哥哥聪明一点。
蒙恬见其不让进城,直接屯兵曲遇,静观其变,同时胡亥亦是留在曲遇城中,免得有闪失,先说楚军驻扎陈留城外二十里,甚是威武。
刘邦为先锋,带领夏侯婴、樊哙先攻城,魏豹于城门楼上,见楚军前来,也不通报姓名,直接用布袋装满细沙,迎风洒向楚军,然后在用弓箭抵抗。
楚军还未到达城池边缘,便被流沙掩面,不得已而后退,刘邦坐在马背上,面色微皱,立即示意士卒后退,暂且停止进攻,等待风向改变。
营帐内,樊哙最是火大,直接嚷嚷道:“他项籍小儿不为前锋,反倒使唤我们,姐夫,你与他同级,为何要听他差遣,现如今飞沙迎风,烟雾弥漫,如何攻城,干脆让他自己来算了!”
听到樊哙嘟囔个不停,刘邦稍微摆手,“你就消消火吧,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况且吾等不投靠丞相,何来这数万兵马,且听他指挥,小不忍则乱大谋!”
“整天都是这几句,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啊!”樊哙大声道。
旁边的夏侯婴面色颇为淡定,“忍到什么时候?这自然要看项梁的命数了,不管如何,他才是楚国的核心人物,项籍、项庄皆是小儿罢了,任凭几句口舌,便挣个天翻地覆!”
“如今两人同来陈留,项羽表现和泗水郡的时候大为不同,可见其中定是有人挑拨,汝莫要放在心上就是了。”
不待樊哙开口,刘邦便急忙说道:“滕公所言甚是有礼,汝莫要抱怨了,天下尚且纷乱,不急于一时也。”
就在三人谈话间,外面忽然传来马蹄声,刘邦见状,急忙出帐,正是项羽与钟离昧两人,面色显得十分高兴。
刘邦当即躬身行礼道:“将军如此高兴,难不成大梁有要事传来?”
项羽转身下马,很是高兴地拍了拍刘邦的肩膀,“刘兄,此次陈留城可不攻自破也,而且可一起攻打曲遇秦兵!”
“何事竟至于如此耶?”刘邦显然有些不信。
项羽也不在卖关子,直接从袖中掏出一张帛书,其言曰:“丞相召,今大梁已被秦军攻占,魏王咎被斩杀,丞相周市不知所踪,以此说服魏豹,大事可成矣。”
“原来如此,不知派何人前往城中与魏豹说明,而且其未必相信这些言语啊,诸事不可仓促。”刘邦谨慎地说道。
哪知道项羽直接摆手,转身上马道:“汝怕吾争功?此事汝且去办,那魏豹常派出士卒与大梁联系,说不定这会儿已经知道事情的始末,想要和我军联和,一直找不到机会呢,还请刘兄速速拿下陈留,然后合兵攻打曲遇!”
言罢,项羽便策马而去,樊哙这会儿才奏上来,指着项羽的背影喊道:“真乃竖子也!不知礼节轻重!”
刘邦脸色淡定,缓缓向着帐内走去,将帛书反复确认无误,方才问向众人,“今说客当以何人耶?”
夏侯婴来营中尚有些时日,并未建立功勋,便起身答道:“某随公而来,深得厚爱,并无功绩,愿往陈留游说。”
刘邦并未反驳,颇为开怀道:“某以为滕公膂力过人,未曾想还能动用口舌,某佩服,此行危险重重,还请滕公小心。”
“无妨,魏豹莽夫,数语便可化敌为友。”夏侯婴颇为自信道。
次日清晨,滕公两手空空,直接来到陈留城下,随即高声喊道:“某乃楚使,欲见汝家将军!速速开城门!”
上面的士卒有些茫然,不过依旧将城门侧开一条缝,待到夏侯婴进去后,立马合上,动作相当熟练。
而魏豹这会儿正在陈留行宫喝酒吃肉,毕竟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楚军赶走,此乃天之力也,天要助魏,人静待之即可。
酒未饮尽,士卒便带着夏侯婴来到前殿,“启禀将军,有楚使求见!”
魏豹微醉,听是楚使,当即摆手道:“楚使?我大魏不见楚军,拉出去斩了!”
“将军斩吾,大魏将不复存矣!”夏侯婴很是镇定地说道。
魏豹眼神陡然清醒,见楚使气宇轩昂,不觉有些感慨,遂开口问道:“汝来所谓何事?两国开战不斩来使,虽有此言,然吾未必遵之。”
夏侯婴见状,直接开门见山道:“汝兄亡!大梁失!”
两句话说的魏豹有些恍惚,转而怒道:“妖言惑众!你有何凭证!”
“将军若不信,可静待两日,大梁士卒或许会通禀,秦军趁魏国不备,从后偷袭,大梁城丢,魏王身陨,魏相失踪!”夏侯婴缓缓说道,其中信息有些改动,不过也是为了促进楚魏联和而已。
1...1415161718...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