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我是本家村的。”本小海大声说,他也不认识这老头,不知道他是哪个村的呢。
“这么小就开店,有出息。”其实老头子才不管本小海是哪里的呢,他只是好奇这孩子这么小就想着开店,可比他家那二十多岁的孙子强多了。
本小海和严青霞下车后约定了明天集合的地点和时间,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本小海是找不着妈了,但他可以找他爹。
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太阳已经西斜很多,深秋初冬的天空很高远。天格外蓝,云格外白,本小海深吸几口清凉的空气,感觉精神倍增。
本小海不敢肯定做服装生意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但他知道,凭着自己现在的处境,也只能做这个了。在自己目前的环境中,股票没有,即使有也不敢玩啊,他两辈子都对股票不精通。
如果从专业角度来看,如果有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工程或者生意最好,但是从自己掌握的控制技术发展历史知识来判断,此时国内大部分的工业生产还停留在仪表显示阶段,甚至是大部分都是气动仪表呢,自动控制还非常少见呢。走不出鲁梁县,根本没有接触机会呢。
退而求其次,从专业相近角度来看,其实做电器方面的生意倒很赚钱,乡镇上刚刚通了电,对电视机等电器的需求量将会很大。但是此时的电视机还都是黑白颜色的吧?而且贵得要命,不说老百姓买起买不起,自己做生意的本钱都没有呢。
本小海一路胡思乱想着走回家中,大门虚掩着,屋门也虚掩着。他叫生声爹,没人应声,又叫了声姐姐,还是没人答应。
他推开屋门,堂屋里没人,他又掀开帘子进了卧室。
父亲本光明盖着被子斜靠在床头,本小海进来他也没有做出反应。
本小海吓得紧走两步,又大声喊了声“爹!”
本光明睁开眼睛,看了眼本小海,懒洋洋地问道,“小海回来了啊?”他对本小海的回家没有感到一丝惊讶,也许他并不知道儿子究竟哪天该回来哪天不该回来吧。
“爸,你怎么了啊?”本小海脑海中瞬间出现了各种不详的猜测。老爹的肺癌不会提前出现了吧?他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为什么非得编个老爹病了的理由请假呢?自己还真是个乌鸦嘴啊。
“我没事,可能是冻着了。”本光明笑笑,用胳膊撑了下身体,让自己坐得更直一些。
“咋还冻着了呢?天不冷啊。”本小海担心地靠近床头,伸手在老爹的眉头上摸了摸,烫得厉害呢。
“就是前天半夜里起来去解大手,没穿衣服。”本光明苦笑一下,“谁想到一泡屎的功夫,就冻着了呢。”
“真是冻的啊。”本小海喃喃道,只要不是莫名其妙感冒就好,“那我带你去卫生所让大夫瞧瞧?”
“不用了,昨天去看过了,吃着药呢。”本光明解释道。
“那我姐姐呢?”本小海一直没发现姐姐,便问道。
“你姐夫刚才来了。又说还有点事,就叫你姐一起出去了。”本小海超客厅方向努了努嘴,“他带了点心过来,你吃几块吧。”
本小海哪有心情吃东西啊,他对姐姐和未来的姐夫有些埋怨,老爷子都病得躺在床上了,你们还有心情去谈情说爱?恋爱中的少男少女真不懂事啊。
这可真是冤枉了本冬梅和李文彬了。原来昨天本冬梅陪本光明去卫生室看病的时候,遇到了村上的翠花嫂子。翠花嫂子的娘家就是李文彬村上的。她今天上午回娘家的时候见到李文彬就嘴快地把本光明得病的事情说了。
作为未来女婿,李文彬知道了就必然来看望一下。知道是感冒后,便问本冬梅喝没喝三九感冒灵,本冬梅说卫生室正好没那种药了。
李文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三九感冒灵治感冒效果非常好,便建议去镇医院去买。本冬梅听他这么说,便留下父亲一人在家跟他去镇上买药了。
本小海刚给父亲倒了一杯水喝完,姐姐他们便回来了。本小海瞬间怒气填胸,张口便是诘问,“你们干嘛去了?”
李文彬将手中的药品举了举,“去镇上给叔叔买了点药。”
本小海的怒气哑火了,无奈地摇摇头,“非得两个人都去啊?”
“我是看咱爹想睡觉,不想乱他,就跟着去了。”本冬梅辩解说,她已经意识到了本小海为啥生气。
135.狗不嫌家贫
李文彬本来想接着回去的,本小海把他强行留下了,关于服装店的事情还要和他商量呢。
毕竟姐姐已经和他换了手绢,要姐姐去县城开服装店,得征得他的同意啊。有他支持的话,以后到鲁阳进货也就省事多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本小海将想让姐姐本冬梅和同学严青霞一起开服装店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这孩子,刚有一点钱就不知道姓啥好了是吧?”本光明首先炸毛了,将端起的酒杯朝桌子上一顿,“你以为干啥事都这么容易啊?要这么容易不都成富翁了?”
“正因为不容易,我才回来跟你们商量商量啊。”本小海看着本来发烧还非要喝酒的老爹耐心解释,“你看看咱们村都通上电了,吃的也比前两年好多了。”
“这和开服装店有啥关系?”本光明本来就黑的脸,因为发烧,因为喝酒,就黑里透着红了。
“爹,你想想,老百姓的生活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大家手里有点钱了,无非就是想吃好穿好是不?”本小海启示道。
“人天天得吃饭,还想吃好的,我信。可衣服穿暖和了,有几件换洗的不就行,又不用天天买。”本光明反驳道。
“爹,那是你的想法。年轻人可不这么想,恨不得所有好看的衣服都能买下呢。”话是对父亲说的,但本小海的眼光却是看向了姐姐和李文彬。
本光明果真被本小海的眼光所带动,主动问本冬梅和李文彬道,“你们是什么想法啊?”
“谁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啊?”李文彬很赞成本小海的观点,但是他却对开服装店并不看好,“可都是在赶集的时候买衣服,谁去店里买啊?”
“谁说要在镇上开店了?”本小海皱皱眉头,他开始怀疑李文彬的智商有问题了。不过他接着苦笑了,自己也没说要在县城开店啊,他想成在兴隆镇开店也情有可原。
“那在哪里开?在咱村上更不行啊。”本光明和李文彬一样没转过弯来。
“在鲁梁县城开啊。”本小海真是哭笑不得,“县城里人多,也都有钱,也讲究吃穿。商场里每天买衣服的人来人往呢。”
“可你姐姐不在县城啊。”本光明道。
此时本小海真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的了,自己怎么会有这么愚钝的老爹呢,“让我姐姐去县城啊。”
“可你姐夫也不在县城啊。”本光明瞪了本小海一眼,“两边离得这么远。”
原来如此!本小海忍不住笑了,这是怕姐姐和姐夫兵分两路啊,这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结婚呢,老爹就担心这个了啊。
要先给他们画一张饼,“在县城开店,就得在县城住了啊。做得好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爹,你也可以跟着去县城啊,那样我放学也就能回去住了,就能每天见到你们了。”
“想的轻巧,光做梦。”本光明不屑道。
“我的砖厂可搬不到县城去。”李文彬跟着本小海的思路憧憬着,又不无担忧地说。
“干砖厂很赚钱?”本小海知道他那个砖厂太小了,两年后竟然能够被父亲的病而拖累垮掉。而且后来许多农村小砖厂都因为挖土限制问题以及环保问题相继倒闭,想如果姐夫能及早转行也许会更好一些,便又问道:“你打算一辈子都干砖厂?”
“当然不想一辈子干这个啊,太累了,赚钱也不是很多。”李文彬摇摇头,“可我也不会其它的啊。”
“所以,我才想让姐姐去城里趟趟路子啊。”本小海诱导说:“如果姐姐做的好的话,你也可以去县城发展,以后孩子也可以去最好的学校上学,这样就一代更比一代强了。”
“小海,”本冬梅本来顺着本小海的思路向往着未来的生活,但听他说到孩子之类的,便羞红脸了嗔道:“别胡说八道。”
“姐姐啊,不是我胡说八道,这都是实情。你们以后有孩子就知道了,将来都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环境,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本小海一本正经地说。
本冬梅更是羞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而本光明却并不赞同本小海的观点,认为这是小孩子的乱说,“哪有这么多讲究,你看你们不都长得很好吗。”
“很好吗?你看看我和姐姐都长得这么瘦,你看我姐姐初中都没上就辍学了。”本小海本没有要埋怨父亲的意思,可说着说着情绪就上来了。
“怎么?嫌我生了你了?”本光明虽然发着烧,也喝了酒,可他并没有晕,本小海话里的含义他岂能听不出来,“到县城读了几天书,就看不起这个家了?就看不起你爹了?”
见父亲真的生气了,本小海无奈地苦笑着,赶紧提起酒壶给他斟酒。
本小海深吸一口气,用最平和的口气说,“爹呀,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明白’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这个道理。但我说的也都是实际情况啊,本来就是因为家里穷,才不让姐姐读初中的。”
本小海仔细观察着父亲的表情,见他脸上怒气减少,才又缓缓地说,“我们姐弟两个都长得瘦弱,应该都是营养没跟上的缘故。最近吃得好些了,我们才长了些肉。”
“那现在能吃得好了,你还折腾啥呢?”本光明听儿子这么说,心里感到有些内疚,但他还是觉得本小海年龄这么小,生意上的事情未必看得准。
“爹,你该知道坐吃山空这个词。”虽然本小海现在的心理年龄比父亲还要大上几岁,但他还是觉得这样对父亲说话有些不敬,赶紧转换语气说,“我这也是为了咱家将来的日子更好一些。”
李文彬听着本小海条理清晰的分析,觉得他所描绘的未来很有吸引力。如果将来真变成城里人该多好?于是他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叔,小海兄弟说的有些道理呢。”
本光明见未来女婿也帮儿子说话,心里的底气便不足了。他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白了李文彬一眼。
李文彬并没有看到未来岳父的白眼,自顾自地说着,“再说,服装店的事八字没一撇呢,小海兄弟先去鲁阳看看货源也未尝不可。”他顿了顿,又接着说:“叔,你若不放心,我明天陪他们去。”
136.发现同款
本小海感激地朝李文彬笑笑,还是准姐夫最懂自己啊。只要他想参与,以后的事情就会简单很多,至少省了自己频繁亲自跑鲁阳阳口大市场的麻烦了。
本冬梅自然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也表态说支持他们去试试。本光明本来就不是有什么大主见的人,而且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比自己要强多了,便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只是嘱咐道,“鲁阳太大了,到那里千万互相看紧点,别丢了个人。”
本小海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知道父亲是说别走失了,但还是皮了一下,“我们三个长得这么好看,怎么会丢人呢。”
李文彬和严青霞都没有去过鲁阳,十五岁的本小海自然也没有去过。但是四十五岁的本小海却去过无数次啊,而且对那里还很熟悉呢。
然而到了鲁阳后本小海才发现自己太自信了,他所熟悉的鲁阳市是已经高度繁华的现代化城市,而面前的却是发展之前百废待兴的鲁阳市。在本小海的认知中,这只能算是似曾相识吧。
好在变化最大的是地面建筑,是高楼大厦和普通楼房的差别,而基本的街道不曾有大的改变,还有地理位置等信息也根本不可能改变。
在鲁阳汽车总站下车后,他们先买了一张鲁阳市地图。本小海凭着印象在地图上找到阳口大市场的位置,看到去那里的公交线路依然是49路时,他才松了口气。
在公交站牌下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往来的公共汽车拖着长长的大辫子,大辫子还挂在路边的电线上,严青霞感到很惊奇,很是纳闷地问,“汽车挂在电线上,不碍事吗?”
“这是有轨电车。“本小海解释道,其实他的脑海中也少有电车的印象,因为过不了几年有轨电车就被淘汰了。
“哈哈,笨小孩你吓唬谁呢,大白天车上怎么会有鬼呢?”严青霞以为本小海在和她开玩笑呢。
本小海知道她误会了,呵呵地笑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才认真地解释道,“就是靠电线和大长辫子给汽车供电,汽车才能沿着马路跑。”
此时的阳口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还不是后来他所知道的二十多层的阳口商贸大厦,但这座方方正正的五层回型大楼的每一层里,一个挨一个的摊位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感到目不暇接。
本小海带着他们直奔三楼的服装批发市场。本小海的判断没错,除了吃的以外,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穿着。三楼的人明显比其它楼层拥挤,已经有很多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了。
“这么多摊位啊?”严青霞兴奋地问,“咱们先看哪家?”
“挨个看过去吧。”本小海回答道,又和李文彬商量,“文彬哥,店铺太多了,咱们先看女装吧?”
李文彬看着眼花缭乱的衣服和拥挤的人潮,茫然地点了点头,”你说咋办就咋办吧。”
本小海进入楼梯旁第一家摊位,先是摸了摸柜台上的秋衣秋裤,问严青霞道,“这样的秋裤,你们女孩子喜欢不?”
看着花样繁多的秋裤,严青霞也忍不住摸了摸,“这些花样都挺好看的,而且也很厚实,反正我很喜欢,估计其他女孩子也会喜欢吧。”
“你觉得值多少钱?”本小海小声凑近严青霞的耳朵,小声问,他是怕被正陪一个中年妇女看毛衣的老板听见。
严青霞的耳朵被本小海的哈气吹得痒痒的,她不自觉地就脸红了,也小声说,“前阵子我刚买了,比这个还薄一点呢,八块钱买的。”
“这个厚的话,在咱那边卖,应该能卖八块钱以上。”本小海沉吟道。
“肯定能的。”严青霞点了点头。
本小海抬起头来,见老板只是陪着那中年妇女看,并没忙着,便高声问道,“老板,这个多少钱一身啊?”
老板扭头看看他们,也大声回道,“要多少?”但他并没有过来招待的意思,看样子在老板眼中那中年妇女应该很重要吧。
“批发多少钱?零买多少钱?”本小海想了想问。
“零买五块,十套以上三块。”老板依旧是喊,还是没有要过来的样子。
李文彬和严青霞听见老板的话,都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在同一个摊位,批发价和零售价竟然会差别这么大,而且零售价也比鲁梁那边低多了啊。
一天如果能卖十套秋衣秋裤,就能赚五十块钱啊,一个月三十天,那就是一千五百块钱啊,一年就是万元户了啊。想到这些,李文彬就不淡定了,自己开砖厂一年也就是能赚一两万啊。
何况,开服装店的话,肯定不会只卖秋衣秋裤啊,其它的衣服肯定比这赚的更多吧?看来这小舅子的眼光还真准呢。
他们看着那个中年妇女选了几十件衣服,有的款式只选了一件,而有的款式选了几件,看来那一定是在某个地方开服装店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