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在家里横着呢,特别是给我辅导的时候,就和炮仗似的。”彭秋生长长地叹了口气。
本小海想起以前给儿子本源辅导功课的时候,也是极其没有耐心的。总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儿子怎么就不会呢,完全忘了当初自己做学生时是什么样子了。
也许大多数父母辅导自己的孩子时都是这个德行吧。记得在微信上看过一些父母辅导孩子被气得住院的段子,在惹人发笑的同时,也让人深思。
想起当初辅导本源功课的片段,就想起了他那个温馨的家,想起那个吃喝都过分依赖他的丁晓燕。
现在九班的那个丁晓燕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老婆丁晓燕呢?这个少女丁晓燕对穿着打扮很有见解,对吃喝的东西也很上心,不像是将来啥也不会的白吃白喝啊。
但是,她的样貌特征,她的父母及哥哥都还是他记忆中的姓名和工作,按这些来推理,她又明明就是自己的老婆丁晓燕。
重生的这个时代,很多东西没有变化,很多东西又都不一样。这有时候让本小海感到迷茫,对现状的不确信,对未来的不把握,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这种不真实的感觉有时候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在梦中,还是在那次头碰墙上后的长梦中。只是这梦过于真实,真实得醒不过来。
真实与虚幻,这是一个难以辨别的命题,也许他一直解决不了这个命题,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赶紧给我讲吧。”彭秋生见他发呆,催促道,“快下课了,还有两道题呢。”
“好吧,我接着讲,让我继续当你老爸。”本小海快速地从遐想中回归,忘不了沾一下彭秋生的便宜。
183.月色如冰
期中考试是比较严肃正规的,虽然还没有实施不同年级错开座位的做法,但是桌洞和桌面上是不允许有书本出现的。
所以晚自习结束后,大家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勤快的人可能会将书本搬到宿舍里去,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将书本直接搬到前面讲台或教室后面的空地上去。
班里只有五十多个人,每个教室的后面都有一片空地的。不像后来本源他们上高中时每个班级几乎到了八十人,整个教室都拥挤不堪,那有什么空地儿。
“能让我把你的英语笔记带回去看吗?”临走之时,彭秋生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记的不多啊,还不如你记的详细呢。”本小海不是谦虚,而是他确实记得不多,因为很多内容他听了就记在脑子中了,没必要多此一举地记在本子上。
而且,他知道彭求生上课非常认真,每门功课都非常认真地记录笔记,整齐而详实。
“你记的不多才看你的呢。”彭秋生见本小海没答应,就自己翻了起来。
“这是什么逻辑啊?”本小海竟然没明白彭秋生的话。
“我记的多,没重点。你记的少,都是重点。”彭秋生终于找到了本小海的英语笔记,哗啦啦地翻看着,“这都是考点啊。”
“我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是考点。”本小海真的理解不了他的思维方式。
“你学得那么好,不需要考点。”彭秋生恭维道,殷勤地帮本小海把其余的书本搬到讲台的水泥地上。
“已经快十点了,你回去还学习,也太拼了。”本小海真佩服彭秋生的认真和勤奋呢,然后又逗他道,“今天熬夜多了,小心明天考场上睡着了。”
彭秋生伸手搭住了本小海的肩膀,亲昵地揽拥着他下楼。这孩子胖乎乎的挺有劲,揽得本小海有些喘不开气,可他却无力搬开他的手臂。
幸亏这个时候的人比较单纯,两个男生勾肩搭背的情况比比皆是,也不会产生流言蜚语的。所以本小海也习惯了彭秋生的这种亲昵,不再做无谓的反抗。
好在他们同行的路段很短,一会儿就到了分手的路口。
谁知刚摆脱了彭秋生的胳膊,又有一双胳膊揽了过来。这胳膊不像彭秋生那样平伸过来,而是居高临下地压了下来,因为这只胳膊的主人身材很好。
“复习得如何?”是班长周中华的声音。
“凑合吧。”本小海谦虚地说。尽管他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但是他感觉平时该记住的,都已经深深地烙在脑子中了,所以他有理由谦虚。
“应该是复习得很好吧。”班长反驳说,“看你白天都没在教室呢。”
“家里有事,我回家了。”本小海的谎话张口就来,根本没有打草稿的过程。
“呵,呵,呵……”周中华干笑几声,“听说你开了家服装店,真的假的?”
“当然是假的了。班长,你见过长我这样的老板吗?”本小海将周中华的胳膊推开。
周中华不像彭秋生那么赖皮,意识到本小海不喜欢自己将胳膊搭在他肩上,就主动地撤了回来。
“没见过。”尽管本小海看不见他的头,周中华还是摇着头说,“可是还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啊。”
“实话告诉你吧。”本小海不想和他拐弯抹角地费脑子,开门见山地说,“是我姐和我姐夫开了一家服装店,我只是经常过去帮忙而已。”
“原来如此啊,我就说你上着学怎么能开店呢。”周中华恍然大悟的语气很夸张。
上着学怎么就不能开店呢,店老板又不一定非得天天亲临现场。本小海腹诽着,你们小孩子哪里懂开店当老板的事情啊。
而周中华还在尽着班长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同学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学习,“咱们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
“谢谢班长的教诲。”本小海不想与他争辩,很谦逊地接受了周中华的谆谆教诲。
周中华很有成就感地吹起了打靶归来的口哨。本小海想不到这年纪轻轻的孩子,竟然喜欢这么老气的歌曲,但他自己却不由自主地跟着周中华的哨声哼唱起来。
夜色如水,不,应该是月色如冰,它的清辉洒在身上,让人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身子。天气越来越冷,店铺里的棉衣应该越来越好卖了吧。
“月色凉如水啊!”周中华突然来了一句,这让本小海感到很惊奇,因为他刚刚在内心这样形容了月光。看来人的感觉都是差不多的,尽管自己是重生而来,但自己的各种感觉还都是和常人一样的啊。
宿舍里乱糟糟的,说话声此起彼伏,仿佛说话能缓解他们的考前紧张情绪似的。
“How about your examination?”临床的王涛见本小海躺下了,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对于王涛的拽英语习惯,本小海已经见怪不怪。可是这句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啊,老铁,考试还没开始好吧。
但是,根据现在的语境,本小海也能判断出这死胖子是想问自己考试的准备情况,于是他便悠悠地吐出一句话,“Just so so.”
本小海实在不想说英语啊,总觉得一群华人说chiglish很不伦不类,让人感觉很可笑。
“我觉得你学习太轻松了,期中考试第一名应该还是你的。”王涛兴奋地说着,“天天和你一块睡觉,说不定能沾点你的灵气,我也能进步几名呢。”
“又不是修仙,还出来灵气了呢,我没灵气啊。”本小海不想在考试前就因为第一名的说法引起大家不快,赶紧转话题。
“这么小气!”看来王涛没能理解本小海的所谓幽默,还以为他拒绝自己沾光呢。实际上,学习是极其个人的事情,谁又能沾谁的光呢。
“都别说话了,明天考试,大家都需要好好休息。”宿舍里的气氛实在是太热烈了,周中华实在忍不住又行使他的班长权利了,“现在开始,谁再说话我就记下来了啊。”
周中华的话很管用,毕竟都是学生,谁都不想让违反宿舍纪律的名单上有自己的大名,一时间,万籁俱寂,空余几十人的呼吸声。
灯光也瞬间熄灭,如水如冰的月光像小偷儿一样悄悄地从窗户爬了进来,抚摸着学生们纯洁的脸颊。
184.说与做
学生们不爱考试。也许是因为上课可以开小差神游千里之外,上自习可以磨磨蹭蹭做做小动作。而考试,不论题目会不会,都要瞪大了眼睛去做。
即使瞪大了眼睛去做,即使把钢笔握得出了汗,该不会做的还是不会做,所以只能在考场上煎熬,再煎熬。
考场上的煎熬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考完后等待成绩的漫长时光,是更大的煎熬。后面还有最最大的煎熬是,宣布成绩时的各种不如意。
很多精神心理垮掉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上课学习造成的,而是由于考试造成。
但是本小海却期盼着这次考试呢,尽管他并没有为这次期中考试付出更多的努力。
然而,他要检验一下那可能是“金手指”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以及开了挂似的理解能力,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是否能够让他像中考一样成绩优秀。
中考,考的是初中知识,他重生前毕竟也是度过初中的,即使没有“金手指”,也还是有很深厚的基础的。
而高中的课程,重生前根本没有接触过,全靠自己的学习了,或者全靠那所谓的“金手指”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考试是检验金手指的唯一途径。所以本小海期盼考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和本小海一样期盼考试的,应该也是那些中考成绩比较好的学霸们。
毕竟到了不同的班级,有了不同的同学,他们也都想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呢。
中考成绩不优秀的林晓涵和彭秋生也都非常渴望着考试。
林晓涵是想报中考失利的一箭之仇;而彭秋生比分数线低了一百多分上来,他觉得如果能从倒数第一名上升到倒数第二名也会有成就感,当然是上升名次多多益善。
好像任何考试的第一门课都是语文,这次期中考试也不例外。试卷发下来后,本小海先前后翻了一遍,发现不是太难。
记忆性质的题目,当然不在话下,本小海能清楚地记得学过的那些词语、句子、以及让背诵或不让背诵的课文和诗词。
至于理解性质的题目,本小海凭着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对那些字面意思以外的含义也能领会得更深刻一些。
当答题的铃声响过以后,本小海就开始胸有成竹地答题了。他知道对于语文来说,卷面分数也很重要。在老师批卷时,短时间里接触那么多试卷,字体整洁的会沾很大光的。
试想,当一堆乱七八糟难以辨认的字体放在你面前时,是否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辨认呢。
一般的老师都不会有耐心的,因此,即使正确的答案也可能得不了高分。特别是作文,字迹工整的,会提升老师对文章的好感度。
所以,尽管感觉很简单,本小海还是一丝不苟地做着题目。
他用眼睛的余光瞥了瞥右边的真同桌,发现彭秋生一开始就被那段让填空的古文住了。
本小海就感到奇怪了,记得学那篇文章的时候,两人互相提问,彭秋生也是背下来的,这才过了多久,怎么就又不会了呢。
其实,本小海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以前也是经常将曾经记住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呢。彭秋生是正常的高中生,背过的课文忘了也是正常现象啊。
他再瞥瞥左侧的伪同桌林晓涵,不由得暗自佩服。这女孩子确实厉害呢,做题速度很快,和自己不相上下呢,而且她的字体娟秀,非常耐看。
“不要看别人的试卷!”监考老师突然出声,惊得同学们齐齐抬头,左右张望,不知道谁这么倒霉,想作弊被发现了?
本小海当然也不例外,很自然地看向监考老师,谁知老师的目光也正盯着他呢。
难道老师是认为我偷看别人的试卷了?可不,瓜田莫低头,李下不摘帽。刚才自己观察真假同桌做题情况的行为,在老师眼里可不就是看别人的试卷啊。
本小海想要解释,却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便低下头认真做题。好在监考老师没有再借题发挥,说了那句话后,便再没了动静。
好吧,我就低头到做完题目吧,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做一个乖巧的好考生。
作文是典型的议论文,说与做。这最烂大街的题目,想要写出彩来,还真不容易呢。
本小海想要借鉴别人的经验,然而凭着他几十年的阅读记忆,也没想出曾经读过类似的文章。看来,金手指在这个时候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有现成的文章可借鉴,凭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也能写出比这帮小孩子更深刻一些的观点吧。
按照常规,老师和家长都教育孩子要少说话多做事,毕竟业绩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
若是这么写的话,大家的观点都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要想取胜只能靠语言。
而议论文的语言,想要像散文或记叙文那样具有美感和韵律感,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要想脱颖而出得到高分也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将观点反过来,就是说说比做更重要,显然连自己都难说服。若真这样写了,那就不是观点新颖,而是哗众取宠了,将会死得很惨的。
正着来不行,反过来不行,那就只能做两面人了,用高大尚的说法就是辩证地看问题。
高一上学期的政治还在学着政治经济学,还没接触辩证唯物主义呢。那帮孩子即使有辩证思想,也只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没有辩证统一的逻辑思维呢。
做重要,说也重要。妈妈告诉我们的多做少说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伯乐,所以千里马嘶鸣几声才能够引起相马人的注意,才能被委以重任。
并不是每个家庭妇女都具有火眼金睛,下蛋的母鸡咯咯几声才能引起主人的青睐,获取更多的食物。
光说不做,是吹牛皮;光做不说是老黄牛。
吹牛皮久了会吹破,失去别人的信任。老黄牛做久了,会累得病魔缠身,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我们说了,要做到。我们做了,也要大声说出来。
围绕这个观点,本小海下笔如有神,很快就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千二百字的作文。
他自认为论点新颖,论据充足,结论明确,掷地有声,应该会得到高分的。
185.怪怪的车老师
本小海做完语文试卷的时候,抬头看了看黑板右上方的挂钟,离交卷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
没看到有提前交卷的同学,估计大家都还在做题。提前交卷的同学,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霸级做得快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几乎啥都不会做,不想呆在考场受煎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