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独步大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食萍

    陆青萍露出笑脸,道:“行啊,那我们交换一下,你告诉我真武大力神通的内容,我也不让你吃亏,我告诉你这金刚不坏神功的全部内容。”

    “好。”

    李亭舟满意点头,倒不是看中金钟罩,而是不欠别人因果对他很重要。

    接着,他先将真武大力神通的第一层告诉了。

    陆青萍融合了前身的精神,记忆力大增,再手握那枚玉简,很快就通过玉简记录下了李亭舟口诵的“真武大力神通第一层”。

    当他完全收下了这神通的功法内容时,稍微阅览,心神无比凝重。

    这绝对是一篇不弱于《金钟罩》价值的神功。

    大力神通。

    要知道武夫最简单的攻杀方式,不过就是速度和力量。

    他的神刀术已经是无匹之速,现在又得了这大力神通,就没有短板了,就算以后手上没




第四十一章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紧接着,李亭舟就将关于真武大力神通背后的‘玄天升龙道’故事简单说了起来。

    “师祖说,这玄天升龙道是二百年前,曾经在大龙湖之北惊鸿一现的宗门,虽说只是惊鸿一现,但在阎浮大地上留下的影响却是浩大至极,只不过,因为此宗门野心庞大,竟妄图一统佛道教义,以至引来佛道镇压,很快就销声匿迹在了大地上,之后才有了从玄天升龙道原址诞生的如今道门分支武当山一脉。”

    武当山一脉……

    陆青萍目光闪动,没有说话,继续听对方说。

    “这真武大力神通的就是当年玄天升龙道被覆灭后流落出的武技,真武大力神通只是玄天升龙道四门武技的其中一种,还有三种分别是:三阴戮妖刀、北斗升龙拳、以及玄阳破虚决。”

    “听师祖说真武大力神通,原本有一共四层,第四层已经超出了大宗师武夫的境界,更有望继续被那玄天宗龙道主厉神秀创出第五层,通往仙佛之境,可惜,最后流落天宗的只有第一层残章,被我恢复,其他三层就……”

    李亭舟说到这门功法的来历。

    而陆青萍却是在一旁陷入了惊奇。

    除了对于那二百年前升龙道主厉神秀感到敬佩外,还有一个点让他沉思。

    武当山。

    又是一个记忆里的熟悉之地。

    就是不知道那山上,有没有一位震古烁今的武林大宗师,姓张、

    这越来越多的与地球文化重合的事物,让他了解的越多,竟莫名的开始习惯了起来,有种见怪不怪的奇妙心理。

    少年转着这些心思。

    却忽然被李亭舟的目光惊醒,那双瞳剪水般的神色,看着他,却不说话。

    陆青萍被看的有些不自在,便问道:“你有什么事儿吗”

    李亭舟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没有,只是不知道和你再说点什么。”

    陆青萍心思一动,立刻就明白了这心思单纯的青年,估计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和别人说过话。

    于是他眸光升起一分笑意,“那我再给你看看我的刀术如何,也是一门顶级棒的武功,咱们再换一门!”

    他尝到了甜头。

    然而,听到刀术二字,李亭舟微微变色。

    随后,他若避蛇蝎般,“我不能看刀术,和兵器有关的,都不能看……”

    陆青萍微微怔住。

    怎么这么大反应。

    看到陆青萍不解疑惑的目光,李亭舟微微沉默,片刻后道:“师祖说我大器未成时,不可被一二器物塑形,要保持本心,刚才你那武功我看了没事,因为我不练武;但刀和剑一样,我以后终归是要握剑的,所以还没到碰兵器的时候。”

    陆青萍听了若有所思。

    刚才他就发现了这青年身上有和柳逸差不多的特质,却在资质方面又比柳逸高出太多。

    这世间修行共分六境侧重不同,先前就说过。

    陆青萍想起了剑道一脉和儒家有一套极为相似的修行方法,那便是注重于“气”。

    气既是理,理既是心。

    将他们的道理和心气融合为一,便铸就了手中无往不利的文人刀笔、剑修飞剑。

    虽然陆青萍对这其中的修行道理,也只是仅仅知道皮毛,但不妨碍他看出了一点。

    这李亭舟显然就是在修境界。

    一旦境界一到,便如那些做了半辈子学问的老儒一般,一朝起念,山河震动,修为若原地起高楼一般迅速,立地成圣。

    “奇了怪,天宗竟然有你这么一位弟子,而外界从来不知道”

    陆青萍比较惊讶这回事。

    李亭舟眸光波动,平静道:“我与天宗其他弟子不同,居住在白莲峰上,所以不为人知。”

    “白莲峰”

    就是那个孙大志特地叮嘱过,不允许自己靠近的白莲峰

    陆青萍似乎明白了什么,道:“所以,白莲峰上,就只有一个人”

    李亭舟摇头道:“除我之外,还有三人,有裘师叔祖,还有两个闭关的师叔。”

    陆青萍眸光中忽然多出了细微的怜悯。

    他终于明白这青年为何这么不懂人情世故了,想必是因为他修行的方式特殊,导致了天宗那些老家伙们给他一个人圈了一座山峰,又有什么未成器前,不可碰刀剑的规矩,以至于让天宗其他弟子也不准靠近这青年。

    长久下来……

    “你一个人在白莲峰住了多久了



第四十二章 此去江湖,办两件事
此章节?



第四十三章 王爷,咱要讲道理(求推荐票)
此章节?



第四十四章 还记得我吗?
此章节?



第四十五章 一刀下去,念头通达
此章节?



第四十六章 陆起
    青山雾蒸,云霭飘渺。

    石壁上有湿润的露珠不断滴落。

    一个背影伟岸雄武的男子,正背手站在石壁前,一双沧桑且有带着些许霸气的目光,落在了石壁内十五岁少女的身上。

    她正盘膝坐在那里,任万千剑气穿体而过,不动不摇,甚至连心神都与外界隔绝,完全沉入在了那一方剑气的世界中。

    每一缕剑气穿体,都能够让她的潜力更上一层,并磨砺她的体质,淬炼出无往不利的锋芒!

    使得这少女整个人,便是一把锋芒毕露的神剑!

    威武的中年人却没看那些剑气,只是看那少女的身影轮廓,喃喃道:“你都这么大了啊,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了。”

    他注视着少女,似乎从少女的身上,望见了昔年的洛阳城。

    那一年,从洛阳城中走出了三个青年男女,闯荡江湖。

    最后,他成了戍边北境的镇北王,另外两人一个成了当今皇帝。

    当年那少女,则是上一代的隋国皇后。

    他依稀从赵青羊的身上,看见了三十年前的那位红衣少女的影子。

    也就在镇北王背手站在石壁前,看着少女背影,陷入往事沉思时。

    老远处。

    一老一中两个道士,远远地看着那里,不敢靠近。

    二人便是如今天宗的最高辈分的黄粱和裘玉虎了。

    裘玉虎老道捋须叹息:

    “这王爷一心愧疚了十年,看刚才的样子,便能看出来他深感亏欠两个孩子,所以相见又不敢见。好在青羊全心筑基,无瑕外物,让他也能够不必直面昔日亲手送走的公主。”

    黄粱道:“尽管当初奉皇命送出亲子,换取两国十年和平,让陆起十年心中难安,但不得不说,如梦生编纂《十国志》的时候,对陆起的评价中肯的紧。”

    云梦生本是春秋文人,后入隋而仕,出任史官,受皇室之命,编纂春秋之《十国志》。

    接续三国崩,而十国起的历史,至隋、唐并起,天下两分而结束。

    自然,作为灭掉了春秋十国之最后一国,造成了现在隋、唐并立的兵神陆起,不能不大书以笔墨,甚至在《列传》一目中,专门起了《陆起列传》一篇。

    其中对陆起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以单枪匹马出洛阳,至春秋乱战间从小兵而起,再至最后屠灭蜀国,完成了春秋战国期间,真正以一家之军灭国的传奇。

    蜀国,是陆起领原本二十万狼骑而灭,一直从蜀南杀进了蜀中过度,杀破了蜀地天险。

    那一年才三十五岁的陆起,亲手将蜀帝一枪钉死在了未央宫金匾之上。

    这一切,都是陆起和他的二十万狼卒所为,当中未有南隋任何兵力加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睥睨天下的兵中圣者,却在老年,不得不承受皇帝之命,将自己亲子送去别国为质,无半点男子热血。

    仿佛春秋时期的陆起和隋唐时期的陆起,根本就是两个人。

    前一个是战无不胜的兵中战神,后者仿佛是一个懦夫。

    这是十年前隋送质子往唐时,天下人对陆起的评价。

    然而,云梦生却说:“陆起是天生的兵道天才,他的一生都是为战场而生,兵法二字在他手上得了神乎其神的演绎,然而,直是到了老年,他的兵法思想才真正的大成。”

    “兵者之事,非一城一池之事,非是一军一战之事,而是一国一朝之事!”

    “兵,为国而生。”

    “仗,为国而打。”

    到了老年的陆起,才真正将兵法军事的思想大成,明悟了战争的内核,其实就是两个国家国力的较量。

    一时之胜败,仅仅是兵家小道。

    仗一旦开打,便让对方亡国。

    一打就能让天下一统,才是真正的兵家大道。

    所以,兵法的思想到了最后,直接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十年前的隋唐两国。

    陆起的二十万大军刚灭下了蜀国,自身却也只剩下五万残众,当时的隋朝上下兵力,不足十万。

    而反观北唐,坐拥八十万虎狼之军,正欲南倾。

    那时若生一战,结果当如何

    太简单不过的推演了。

    隋必亡。

    天下将被唐一统。

    然而,或许是上天助隋,北唐当时竟有国体变动,上代李皇被囚,太子被杀,如今唐皇夺位而上。

    北唐上下动荡,无法南下。

    但南隋却也才刚灭一国,无有本事去咬北唐一口,那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毕竟北唐国仍在,若生外患,必先攘外。

    于是,就在两国无比默契的情况下,隋都送出隋皇唯一的公主,以换取和平。

    北唐却仍不放心,又要了兵神陆起之子,才肯放心。

    当时陆起为何要答应这样的决定,他岂非没痛苦煎熬,岂非心如铁石般甘愿送出亲子。

    但他终究还是送出去了。

    为何

    便是他明白,兵家战争的根本,在于国力的比拼。

    当时若不顾一切一战,家国天下俱亡。

    反之,以质子换取时间……

    隋国变法。

    &nb



第四十六章 陆起
    青山雾蒸,云霭飘渺。

    石壁上有湿润的露珠不断滴落。

    一个背影伟岸雄武的男子,正背手站在石壁前,一双沧桑且有带着些许霸气的目光,落在了石壁内十五岁少女的身上。

    她正盘膝坐在那里,任万千剑气穿体而过,不动不摇,甚至连心神都与外界隔绝,完全沉入在了那一方剑气的世界中。

    每一缕剑气穿体,都能够让她的潜力更上一层,并磨砺她的体质,淬炼出无往不利的锋芒!

    使得这少女整个人,便是一把锋芒毕露的神剑!

    威武的中年人却没看那些剑气,只是看那少女的身影轮廓,喃喃道:“你都这么大了啊,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了。”

    他注视着少女,似乎从少女的身上,望见了昔年的洛阳城。

    那一年,从洛阳城中走出了三个青年男女,闯荡江湖。

    最后,他成了戍边北境的镇北王,另外两人一个成了当今皇帝。

    当年那少女,则是上一代的隋国皇后。

    他依稀从赵青羊的身上,看见了三十年前的那位红衣少女的影子。

    也就在镇北王背手站在石壁前,看着少女背影,陷入往事沉思时。

    老远处。

    一老一中两个道士,远远地看着那里,不敢靠近。

1...1920212223...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