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命当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亩南山
并没有人会计较预赛的成绩,鸟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和顾松记忆当中那一片哗然和之后死一般的静寂形成了鲜明对比。
柳翔朝四方挥了挥手,露着放松的笑容下了场。
顾松的嘴角露出莫名的微笑,这届奥运会,在自己这里,也多了一些期待。
纪总工程师看到他的表情,期待地问:“又想到什么新思路?”
“啊?”
顾松看着他和高诚等人,这才回过神来:“等我理一理……”
于是因为柳翔的轨迹改变了,南郊营地这边的进度,又快了一丝丝……
……
19号的第二轮预算赛、20号的半决赛,柳翔也都顺利闯了过去。
他的表情已经彻底放松下来。
18号下午回去之后,他在训练馆里,尝试着用了更大的强度,发现脚伤的影响真的像是暂时消失了一样。
仅剩的那一丝丝不适,不会影响到他的发挥。
教练兴奋不已,原本最大的担忧没有了。
从6月开始,柳翔就因为在黄金联赛上出现了不适,变得越来越严重。
训练不能稳定地上强度。一个顶级运动员,背负着巨大的期望,在心心念念的家门口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却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在此前,一帆风顺的追风少年,刚刚打破了世界纪录的柳翔,心态已经越来越焦虑了。
哪一个带着伤的运动员,心里会有底?
预赛一跑完,回来尝试上了强度跑了两趟,看了训练成绩,两个人的心都放下了。
在奥运村的房间里,柳翔做着最后的准备,准备去参加决赛。
决赛在晚上举行。
顾松从南郊营地回来,也带着谢茵然再次到了鸟巢。
这次,他是托人从黄牛手上搞的票,和谢茵然两个人做了掩饰,坐在不起眼的角落。
与他个人而言,这是两个时空交错的特别时刻。
他愿亲眼目睹!
九点半,110米栏的决赛开始准备。
柳翔出现在了赛场之中,巨大的欢呼声在顾松的耳畔震耳欲聋地响起。
十多天来,华国已经斩获了远超人们想象的金牌和奖牌。
这一枚金牌,仿佛只是囊中之物。
人们在期待的,是他能不能够把自己创下的奥运会记录,再突破一些,甚至突破去年刚刚创造的世界记录,12秒88。
体育场内的大屏幕上,时不时地给着柳翔的特写。
少年屏气凝神,双眼坚定。
顾松的心里涌起难言的情绪,加入到了身畔一阵一阵的加油声中。
热身,准备,起跑准备。
柳翔弓起了身体,蓄势待发。特写镜头里,他在瞄准着终点,调整着呼吸。
最重要的这一枪响了起来。
直播解说的声音和最热烈的加油声一起响了起来:“比赛开始了!柳翔的起跑非常的顺,第一次攻栏非常顺利!他现在排在第二的位置,柳翔开始加速,柳翔加速!加速!加速!柳翔拼了!柳翔!柳翔!柳翔!”
这个声音是如此熟悉。
“12秒85!新的记录!新的奥运会记录!和世界纪录!”
在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中,减着速的柳翔右脚一崴,摔倒在地上。
特写镜头里,他咬着牙,却笑得像个孩子。
“柳翔真的拼了!”
在直播解说激动感叹的声音中,全场的观众一遍遍地欢呼着:“柳翔!柳翔!柳翔!”
他在旁人的搀扶下单脚站了起来,披上了国旗,没有奔跑着致谢,只挥着手。
但镜头里,他真的是开心的。
顾松热泪盈眶,这样也好。比完了赛,开始系统地治伤。
颁奖仪式上,他没有像四年前一样,披着国旗一跃而上。但站上了台,他仍然骄傲起举起了手中的旗子,迎风招展!
体育场内,观众们无比满足,无比自豪,无比激动。
顾松牵着谢茵然的手,在离场的时候,笑得开心无比。
谢茵然好奇地看着今天情绪特别释放的顾松哥哥,也替他高兴。
“他跑得真快啊!”
顾松轻轻说道:“是啊。”
他跑得太快了。在原来的那个时空,人们对他的宽容,要等许多年才会来到。
希望在这个时空里,人们也能像他一样,快一点内心强大起来。
如同这个已经加速腾飞的国一样。
题外话,为什么写这个情节
【题外话】
3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因为傅园慧的突然走红,忽然想起当年的表情包少年刘翔。那时候写过一篇文,代表了我的一些看法,因此写下了这个情节。
贴出来,分享一下。
【正文】
一
“04年的雅典是最完美的刘翔吗?”
2015年4月7日,刘翔接受央视《风云会》的采访,张斌笑着这样问。
刘翔带着一丝略有涩意的笑容想了有近5秒钟,然后一笑一点头地回答:“04年的雅典,是奥运会上最完美的我。”
他把奥运会三个字咬得很重,末了还加上一句,“对!”
那天下午,刘翔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篇《我的跑道!我的栏!》,他宣布退役。
刘翔在文章里感谢了很多人,没有提到自己遭受了多少攻讦,只是提了自己的很多内心感受:“我为什么无法忍受伤痛?为什么各种治疗都无效?为什么我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待?我为什么……”
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刘翔一共代表中国参加48次世界大赛,拿了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
然而今天,很多人仿佛只记得他在08年北京奥运会和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两次因伤退赛。
因为这两次万众瞩目下、奥运会上的因伤退赛,刘翔不知承受了多少攻击和抹黑。
所以他咬着重音回答:“04年的雅典,是奥!运!会!上最完美的我。”
04年的雅典奥运会,确实只能算得上是奥运会上最完美的刘翔,他12秒91的成绩至今仍然是110米栏的奥运会纪录。对比后面两届奥运会上的苦涩记忆,04年的雅典,何其完美!
二
在绝大多数只是奥运会期间才看看田径比赛的人眼中,刘翔给他们的印象大抵就是这样:
得了一次奥运会冠军,开始到处接广告赚钱,又演了两届奥运会的戏。
刘翔在田径赛场上起飞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和互联网也起飞了,中国体育的商业化更是起飞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耐克和可口可乐签下刘翔的时间分别是2002年和2003年,价格分别是50万和35万。
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他的商业价值迅速井喷,2005年,他从各种广告和商业活动中获得了2300万元。
哪怕是经历了08年的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2009年福布斯中国名人财富榜单上刘翔的收入也高达1.3亿元。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中国田径队独一无二的摇钱树,对于刘翔的商业价值开发,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分配政策是:运动员分得50%,教练员分得15%,培养运动员的地方体育局分得20%,剩下的15%由田管中心提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翔MSN的签名是“超级身不由己”。
三
围绕刘翔运动生涯始终的,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价值观破碎重组。
在以党媒为核心的传统媒体阵营,大书特书刘翔横空出世的各种寓意,这个跨栏天才代表了中国速度,成为大国飞速崛起最好的代言人。
在非实名而松散的网络媒体中,大量经历着“大学不包分配”、“房价猛涨”、“就业难”、“贫富差距拉大”的网民被时代的巨浪打得迷茫而失落,这个又快又自信的青春痘少年寄托了多少人心底不可言说的理想和激情。
“从来没有一个运动员让人们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几乎精神恍惚的地步,从来没有一个运动员的肩上有来自国家如此强有力的手臂。”《泰晤士报》这样的形容在彼时并不为过。
刘翔一时成为太多人的营养来源。
他必须不停地成功,必须永远自信地微笑,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多的激励,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进而满足广告代言所需回报的曝光率和正面形象。
那时,《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约翰·古德博蒂写道:“失败对刘翔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对他的许多支持者以及所有中国人来说,也都会是场灾难。”
结果他一语成谶。
人们对于刘翔病态的狂热,终于像病毒一般反噬。曾经的疯狂在失败带来的痛苦前发酵升腾,成为一时无处安放的病症。
他们无法接受这个英雄的失败,甚至开始苛责刘翔,需要他用不断的胜利去承担补救的责任,就像是赎罪一般。
四
情绪会蒙蔽人,但数据不会。
就在愤怒的人们希望刘翔“赎罪”的2008年到2012年这期间,刘翔仍然取得了世界顶尖的成绩。
2012年6月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刘翔在美国再次跑出12.87秒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但因为顺风只被记为追平世界纪录。
就在伦敦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刘翔回到了巅峰,也再次回到了期望和舆论的巅峰。
刘翔何其幸,他乘着中国经济腾飞和传媒剧变的东风,成为世界性的体育明星,名利双收;
刘翔又何其不幸,再次在万众瞩目之中倒下。
央视的解说杨健哽咽着说:“刘翔用一种......用一种最残酷的方式结束了伦敦的比赛......刘翔像一个战士一样......在他可能明知道......跑不到终点的时候......他飞了起来。”
随着杨健压抑的哭腔,刘翔单腿跳向了最后一个栏,亲吻告别。
而中国的观众,在一片失落和痛哭声中咆哮起来的是漫无止境的指责。
不论是身先士卒还是随波逐流的刘翔黑,都过滤了他的成就;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懂得他所得的其他国际大赛的成绩的份量,在他们眼中,国际大赛只有奥运会。
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五
时间很快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
游泳队的傅园慧因为一段赛后采访一天之内红遍全国,这个表情包少女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坦然回答对决赛没有什么特别想法,已经很满意了,舆论泛起的是一片喜爱。
杜丽没有拿到金牌,孙杨没有拿到金牌,宁泽涛没有进决赛,当年愤怒的人群似乎彻底消失了。
似乎一整个国家都汲取了刘翔当时的自信,不再只是关注金牌,不再只是关注成功。大家都从容地庆祝、从容地安慰、从容地调笑美好的**与表情包段子。
这种自信,正如同刘翔当年对着镜头说“:我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
一模一样的风采。
中国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人都相信中国全方位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再也没有那么多人苛求哪个运动员必须在某个时刻成功。
16年里约奥运会,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中惜败于霍顿,没能拿到金牌的孙杨在赛后失声痛哭,刘翔发微博“孙杨加油”。
但多年前,因为谩骂的人太多,刘翔关闭了的微博评论一直还没打开。
六
有人说,因为活跃发言评论的网友主力军变成了90后。
这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期成长起来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多少贫困艰辛,从小就见多识广。
国家崛起带来的自信打小就融入在他们的骨子里。
我愿意去相信这样的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让我觉得感动。
我真的是非常感动,他们不再需要依靠某个特定的榜样或者金牌这样的东西来完成对自己的激励,国家的强大、明星、大事件都会变成他们喜欢的东西:段子、表情包、美好的**、老公或者老婆……
而当初那一代80后大多已到而立之年,他们大抵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领悟了追逐理想的苦楚。虽然很多人没说,但应该已经在内心与过去的自己达成了和解。也许很多人欠他一句对不起,但那些应当对刘翔说对不起的人,终归无法传达到过去那个时间了。
尽管随波逐流喷仍然很多,但毕竟多了很多真诚不做作的清流、寒流、泥石流,这世道仿佛变得可爱了许多。
《风云会》的最后,张斌问刘翔:“我相信一定是内心当中还有一种很本能的愿望是为自己辩解两句,因为误解是挺多的当时。今天是个挺好的机会,哪怕一句话,为自己辩解辩解。”
刘翔立刻认真地回答:“作为运动员,我已经尽力了,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