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指不定是钱谦益那个伪君子为了拍未来储君的马屁擅自做了手脚!”
这几个女人不知道的,钱谦益虽然是金陵公学的校长,但是他却没有权力这么干,而且要是被金陵各大报纸爆出来,他金陵公学的校长还做不做了
即便是天子一直保着他,大明的读书人可都不是某朝的马屁奴才,那是必然会群情激奋的。
&nb
第四百零八章 封两个女王
“来来,都坐下说话吧!”跟后妃孩子们用完晚膳后,朱大昏君并没有像往日那样去御花园散散步,而是破天荒地开起了“家族御前会议”。
“谢陛下!”
“谢父皇!”
女人和孩子们都不知所以,但还是跟随着朱大昏君到了足有2000多平且金碧辉煌的御书房,在御案后面的墙壁上则挂着太祖高皇帝画像,英俊不凡的脸庞再配上顶盔掼甲、手执宝剑……的天威,简直就是天神下凡。
跟后世那个鞋拔子脸简直天壤之别,这倒不是朱大昏君为自己祖宗“洗白”,而是他在登基之后不久,便出于好奇命翰林院召来的,为了防止被“欺君”,他还不惜多方验证。
最后得出的结论——老朱乃是与生俱来的威严气质老帅哥啊……就算退一步讲,真跟猪尾巴朝及其余孽污蔑的那样,他怎么可能吃到软饭
什么老朱吃过软饭
哪有怎么样能吃到那就是本事啊。
要知道古代尤为重视“颜值”啊,毫不夸张地说在古代“颜值”就代表着正义,就代表着官场命运,所以他才能在郭子兴(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啊)那里吃到软饭啊。
这点逻辑,只要有点脑子就能判断出那个鞋拔子脸是不是老朱了!
倒像是猪尾巴朝照着他们祖宗通古斯野猪皮画的,毕竟是刚从野林里爬出来的嘛。
其后则是朱棣的画像,就有点略显不胜其父……但没办法,这两位大佬都是朱大昏君自己的便宜祖先啊。
最后才是自己的画像,倒也恬不知耻,给自己画的那叫一个神似高皇帝,只有一米八四的身高才略显突出。
而大明其他十三先帝的画像则挂在左右墙壁,哪个不是神仙颜值老帅哥
“呵呵…..”朱大昏君望了一眼老朱的画像,似乎在得意什么,然后转身对着周后、张嫣、郑茶茶等后妃笑道:
“朕许久未曾与尔等共议军国大事了,今日正好来谈谈!”
“军国大事”周后第一个秀眉紧蹙,朱大昏君显然知道这位贤妻在想什么,于是干脆笑道: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他说着就瞅了一眼在各自母亲身后的儿子们,尤其是朱慈烺,这小家伙一副人畜无害且欠揍的模样,真让朱大昏君有点类己。
仿佛找到了自己年轻的模样!
“陛下,那也跟丫头们没有关系啊”郑茶茶妩媚一笑,她似乎故意挺了挺胸脯,给其他几个女人示威似的。
“狐狸精!”朱大昏君暗骂一声,但脸上却是笑呵呵地把目光投向了周后和张嫣,然后又移到了她们身后的朱媺娖和朱媺娅。
“朕打算给娖儿和娅儿封个风景优美且似人间仙境的大岛做女王!”
什么
这话一出,顿时惊起四座,七个女人都不可思议,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两个小丫头,只见她们也是莫名其妙。
“父皇!”朱媺娖突然哇地大哭了起来:“父皇,您不要女儿了吗这是要件女儿流放嘛……呜呜……”
“是呀,父皇,女儿不去,要一辈子陪在父皇母后左右……”朱媺娅也反应了过来,迅速加入了装可怜队伍中去……
“哎!”朱大昏君也是被两个宝贝女儿给折磨烦了,便将目光投向了朱慈烺这个逆子,逆子显然意会,刚想开口却被周后给抢先了。
“陛下,我大明哪有皇女做国君的再说了,这让天下人怎么看谁会接受一个女流国君”
张嫣自打有了朱慈晓,就变得愈加的小心翼翼了,不过这会儿她也不得不站出来力挺皇后了。
“是呀,陛下…….您也太宠溺两个丫头了,让她们做国王,这可不是陛下刚登基那会……”
这话隐隐就有点刺耳了,不过
第四百零九章 朱慈烺的见识
“父皇!”
朱慈烺看着母后、母妃们带着弟弟妹妹们离开的背影,终于还是忍不住问起了老爹,因为这关系到自己将来的前途——皇储太子。
“您真的就把海外都封给弟弟妹妹了吗”
“哈哈......”朱大昏君已经从孝子飘忽不定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心思,刚刚他已经正式地给自己的皇后、皇贵妃阐明了未来封建海外的决定。
“你小子啊,不过你不要多想,朕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春哥儿你一个人的,而是为了咱们朱家......
唔,准确地说是为了朕的子孙,你的弟弟妹妹,朕是不会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所以你这老东西就可劲地纳妃,给本准太子造弟弟妹妹
“父皇英明!”
朱大昏君笑着摆了摆手,看着自己八岁的儿子,一点也不意外这话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可别以为这么小就能说那么成熟的话,在这个时代八岁能当家的男孩子比比皆是。
六岁当家的也不在少数——就是一家之主。
这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这个人均只有38岁左右的时代,大部分孩童都是没有童年的,尤其是农民的小孩。
当然了,这不是后世那种激素吃多了的早熟,而是行事担当方面的早熟——不过据朱大昏君前世所知,在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西北、西南极为贫困地区还有八岁左右就当家的。
而朱慈烺是皇长子,还是嫡出,那是自打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被严厉教育的那种。
童年不存在的!
“春哥儿。”朱大昏君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收起了得意之色,笑道:
“金陵公学的学生都怎么样”
“父皇,都好着呢,嘿嘿。”
“那你知道为父开办这座学校让你们一起进学的用意吗”
“当然啦!”朱慈烺皎洁一笑,随即变得异常严肃道:
“父皇是在为儿臣的今后做打算,让儿臣自小就和自己的臣子们一起读书上进,这样就知道孰好孰坏,孰能孰庸……这叫知根知底,才能知人善用。
也是为我朱氏王朝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我皇室成员,父皇英明,不再将他们圈在王府里…….而是让他们从小培养,培养成为可以为我朱氏王朝能做事的人才,他们将来不仅可以在朝廷做事,而且还能撒布在整个大明、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各个行业影响、稳固我朱氏一门的统治…..”
唔,这小子果然上进了,这番言论就不是传统士大夫教的啊,知道自己要靠谁…..
朱大昏君看着这个徐徐道来的小毛孩子,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真是没有白白辛苦教育啊。
他现在有了初步合格、成熟的朝廷,所以有了大把的时间用来造小人和教育朱慈烺等二十多个主要的子女……
如果说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与自己代沟最小的是谁,那么无疑就是他们了,可别看他们仅仅只有七八岁。
他们的见识和认知世界观的能力,即便是再过几百年都是顶尖级的存在,尤其是在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这个职业上。
至少不会脑残地认为要把所有好的、坏的东西塞进自己腰包里——大封建,就是他们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开拓方式。
与大明公属一个文明世界的欧洲、日本、朝鲜等国,是可以暂时互利共存,利用贸易的手段积累原始的资本,而这个资本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金银……
看着孝子已经大论完毕,朱大昏君才收起思绪,露出欣慰的目光,笑道:
“唔,不错,吾儿又进步了!”
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鬼话,也就是偏偏三岁的小孩,那个水最多也是大明的“关陇豪族”,而不是地里刨食的农
第四百一十章 饮马长歌
崇祯十三年初夏
哒哒……
“哈哈哈……”
广瀚无边的大草原上,正有两个年轻的骑士,驰马狂奔,左侧一人赫然便是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检,右侧则是陇西公爵、复仇者联盟军(西征军)总大将兼西域总督牛冠是也。
他们是在过去原本属于和硕特汗国的南山牧场,而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图鲁拜琥的主力大军先是被吴三桂、赵率教等人率领的大军在西宁击败,后又被牛冠亲率的5000大军击败与南山牧场。
崇祯十年的时候,牛冠便于诸将商议后,遂决定一边向西扩张,一边以南山牧场再次整编蒙古部众,设置大农场等;同时以天道教大主教任宜江为大牧师,教化蛮夷。
然后再次向西挺进,将这里交给朝廷,而朱大昏君却不愿意派驻流官进行统治,因为成本效率太低,所以打算设置一个西域都护府。
实际上,西征诸军的将主们,打到这里已经不打算再西征了,而是以此为西陲,建立各自的封国,可是牛冠、曹变蛟、吴三桂这几个战争狂人怎么可能答应,尤其是牛冠,他现在手里掌握着整个西征军最为强大的燧发枪部队。
所以其他人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孙传庭等文官出身又有点民政能力的参与下,整理此地。
“效冠!”
朱大昏君骑着高大的阿拉伯战马,已经放慢了速度,扭头对着牛冠笑道:
“这里真是好地方啊,跟南京哪里比起来,也真是别有一点风味……”
“呵呵,”已经被日月风霜摧残得虎子拉渣的牛冠却是一笑,停住了战马,看了一眼远处的溪流,翻身下马道:
“陛下,咱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他说着就把战马缰绳栓在了一颗小树上,朱大昏君也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看了看周围肥美的草场和湛蓝的天空,继续道:
“怎么样西征军什么时候再次发起远征准备的怎么样,需要朕再下拨多少银子”
他之所以说银子,而没有说粮食,那是因为这几年的屯田和蒙古大农场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而且由于地广人稀这些粮食都快吃不掉了。
实际上,在这几年当中,就有很多粮食烂在了农场主和商人的仓库里,所以他们现在并不缺粮食……
“大致上已经确定了,就在今年九月向西边的布哈拉汗国、印度莫卧儿王朝等国发起战争!
目前不需要陛下下拨钱财,而是需要加大工匠和学徒的输入,如果未来战争顺利,那么我们就很难从大明本土获得火器支援……
所以最好是,陛下可以准许臣建立随军一个军火公司,希望陛下可以在金陵施加影响,让金陵冶金学院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前来服务,臣会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哦,什么样的待遇”
牛冠看了一眼天子,他知道天子会满足自己的要求,当下一边脱靴,一边斟酌道:
“首先是身份,能来这里的先会获得一个“士”的身份;其次便是根据能力获得薪俸和庄园的高低大小,一般300亩土地加100银元年俸打底。
最后便是根据时限和能力获取爵位头衔,上限为伯爵……”
嗯,不错,这小子还没有忘记最主要的东西,他的大军能走多远,实际上完全取决于火器补充和更新换代。
“好,朕可以满足你!”
“不过!”朱大昏君犹豫道:“时间能来得及嘛”
“可以的,陛下!”牛冠笑道:“臣从崇祯四年就开始建立了随军军火场,而且还准许随军家眷建立自己的家庭军火作坊!
只是这数量就有点赶不上了,而且越往西行,这铁料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好在臣听说着布哈拉汗国还有几个铁矿……”
“嗯,那就好!”
朱大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伯牙鼓琴
“……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我们是不是该知足
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回到最初的美好
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
就像我说的
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
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
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
笑一个吧……”
南山牧场,北靠小山,南邻小溪,东西皆环盛草密林,山坡南麓,古筝萦绕,一子沉醉伴乐,一子搭腿平躺、双手扬上枕颈清唱。
此二人,依旧是朱由检和牛冠,弹者牛冠,唱者朱由检,曲者《稻香》也,乃崇祯八年。牛冠进金陵,由检思往过,遂盗改之。
此间好一副伯牙鼓琴之旧故也!
“陛下,您还记得您以富贵之名,交臣与旧都一品鉴否”
声乐毕,牛冠踌躇,四目往前,远处牛羊低头就食,飞禽吱呀,马儿或奔或嘶鸣;朱由检突兀起身,嘴角咬着稻草,轻笑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