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她终于忍不住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大昏君并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皇嫂不会拒绝了,于是用手轻拭着她眼角的泪水。
……
蓟辽督师府
“哈哈,建奴奴酋引兵数万,却没有打下小小的城堡!”
哈哈大笑地说话的是一向我行我素的满桂,他这次被孙承宗安排了一个关宁铁骑总兵兼右都督的差事,成为了大明在整个辽东战场上唯一的机动性打击力量。
整个关宁铁骑是孙承宗根据崇祯皇帝的建议在各个军中挑选的精锐,人数不多,仅仅也就是5000多人,而且每个骑兵都授予了2000亩的良田。
战斗力绝对比历史上的关宁铁骑强大许多,因为他们现在在辽东也有了家产,那可是2000亩的黑土地啊,可不是一般的肥沃啊。
历史上的关宁铁骑要是每人要是都有这个数的良田,吴三桂投建奴,那就要好好掂量下了,只要他敢投建奴,项上人头估计连一个时辰都待不了了吧。
“哈哈,这次建奴酋长可要气死了”
被孙承宗一手提拔的马世龙也开口大笑道。
“哈哈,都是当今陛下圣明啊”
孙承宗此刻也没有平时文官的那种沉重,也哈哈大笑地说道。
之前在
第六十二章 倔强的东林君子
崇祯元年一月初六。
整个大明京师似乎还沉浸在元旦的气氛中,不过今天是大明文武百官上班的节后第一天,本来应该是散漫的大家伙,此刻确有那么几个人却火急火燎的。
没错,这几个人都是东林君子们;他们自以为找到了对付大昏君的法子,这法子就是房可壮想出来的——赈济灾民。
皇极殿
“陛下,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了大量的灾情,急需朝廷下拨钱粮赈灾啊,据臣等估算大概需要朝廷下拨300万两银子,100万石粮食……”
此刻正一脸忧国忧民地说话的是张瑞图。
所谓的灾情其实就是这些地方下了几场大雪,压坏了几处房屋;不过东林君子们在得到地方官员的奏章后,却在此中找到了自以为可以对付大昏君的法子——花大昏君的银子。
于是节后第一天上朝,张瑞图就亲自上场了。
“张卿真是忧国忧民啊”
坐在龙椅上的大昏君此刻还在想着自己的皇嫂呢,却没有想到出现这么一幕不和谐的场面,于是淡淡地说道。
“谢陛下夸赞,老臣不过是尽人臣本分”
“好一个人臣本分!”
大昏君说着就把身边一沓奏章丢到了张瑞图面前,吓的殿内众人一惊;这是怎么了难道我等东林君子的良计被这昏君发现了
就看张瑞图捡起来,一个一个的翻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脸上几乎要变成包黑炭了。
奏章上不是别的,都是这次山东、河南等地受灾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具体到了受损房屋的数量、受灾百姓数量等。
“陛下,这是从何而来”
张大君子不打算就这么算了,于是壮着胆子继续问道;同时还给身后的同党们使眼色,那意思就是今天我们一定要在昏君这里要来银子,一定要把这昏君的银子慢慢地花光!啊,不对,他们巴不得一下子花光,这样看他怎么喂养那些武夫
没有了武夫,你个狗昏君,还不是任由我们东林君子摆布
大昏君早就知道这厮会这么问,于是淡淡地说道:
“朕本来只是打个预防针而已,于是在元旦之前,就派东厂番子去北直隶各地去留意有没有灾情发生,没有想到果然还是发生了,哎!朕的子民啊”
大昏君说道最后做出了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不过在众人却没有心思去看陛下这副表情,而是在震惊陛下刚刚说的话。
不是东厂被裁撤了吗这是什么情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且就算是监视地方,也应该是锦衣卫吧怎么是东厂
甚至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已经不相信大明文官这个集体了
其实大昏君也是没有办法,以为年前,锦衣卫仍旧在再次清洗的状态,根本执行不了这样的任务,于是他只好安排东厂番子去了。
“陛下,老臣年迈,请辞内阁学士一职,请准许老臣解甲归田。”
张大君子终于使出了大招——以辞职逼宫;你不是不信任我等文官吗那好,今天我就带头请辞吧,看你没有了我们这些文官还怎么治理天下
张大君子话音刚落,房可壮立马出班道:
“臣也请辞”
……
不多时殿内一多半东林文官就上演了一出请辞的戏码,这样是别的皇帝老子,这会儿大概会被吓倒,可是我们的大昏君不是那么容易吓倒的。
“哦,既然诸位要请辞,那么……”
就在大昏君刚想说出后面的话的时候,善于察言观色的黄立极连忙出班说道: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准奏”
“禀陛下,老臣以为此次北直隶灾情,应该速速派遣朝中大员作为钦差,赈济百姓,以显示陛下爱民如子之心,望陛下三思啊”
老黄其实知道,陛下并不想同意这些东林君子们请辞,只是正在气头上而已,所以自己赶紧出班给陛下解围。
 
第六十三章 捷报
密奏自然就是传说中的捷报了,而小安子先读的是孙承宗的那份,也就是小凌河东岸的那场战斗。
500人击溃了建奴酋长亲率的数万大军,这是什么概念在场的老渣渣们自然第一反应就是孙承宗是骗人的。
第二份是洪承畴关于三边清查隐田、拓田、收留流民等事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而且还顺便剿灭了几股流匪,几个流匪头子也将会在不久后押送到京师。
实际上,后者被弹劾了无数次了,只是大昏君偏袒,弹劾的奏章留中不发而已,最大的罪状就是任杀地方官员。
嗯,洪承畴短短时间就砍了十几个不作为甚至贪赃枉法乱作为的知府、知县,所以不管是三边官员们,还是朝中文官,都对洪承畴恨之入骨。
当小安子刚刚宣读完密奏后,房可壮当先出班道:
“请陛下穷治孙承宗谎报军情、欺君罔上之罪,另洪承畴残暴不仁,任杀地方父母官,请陛下治其罪”
“附议”
“附议”
……
大昏君冷眼观看着下面的老渣渣表演,他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不过没关系,东林君子们要是不这样那还是“君子”吗
他们对孙承宗的密奏,实际上没什么的,主要就是他们的无知造成的,因为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根本不是汉唐时期的军功贵族,自然不会了解以少胜多的战争,另外也就是嫉妒孙承宗,因为孙承宗之前就是被他们弹劾下台的。
至于洪承畴的事,那就更加简单了;你这小子居然杀高贵的文官,而且一砍就是十几个,这还得了另外你小子居然还欺压地方士绅,清查隐田,你知不知道俺们家里也有隐田的这要是陛下上瘾了,天天查隐田,我们还受得了
最重要的是你这奸佞居然还把查出来的隐田,安置那些下贱的流民,你什么意思你这个奸佞怎么能比我们君子们还君子呢
你这奸佞怎么不和那些贱民一起去死呢
“陛下,老臣请赐赏孙承宗、洪承畴两位重臣,以示陛下爱民如子的同时彰显陛下初登大宝的武功”
黄立极看到君子们这样,心里冷哼哼,你们还是不了解陛下啊,看看俺老黄如何在陛下面前表现的。
“先生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朕准奏”
大昏君满意地点了点头,于是继续开口道:
“赠孙承宗太子少保,赐赏绫罗绸缎万匹,再赐赏这次指挥守城的马峥1000两银子,同时准其为守备,同时准孙先生奏请卢象升任辽东巡抚一职”
“赠洪承畴太子少傅,此绫罗绸缎5000匹”
东林君子们听到这话,各个心灰意冷,但是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刚刚以请辞逼宫,结果差点被这大昏君给同意了,自己好不容易做到这么大的官位,岂能就这么随便解甲归田
“陛下圣明”
就在东林君子们沉浸在思绪里的时候,以黄立极为首的小人们齐声拜道。
果然不出老黄的意料,陛下就是新人这两位边关重臣的,而且还一定会好好褒奖他们,自己真是太英明了。
听到众人拍自己马屁,大昏君满意地冲着他们招手,小人们一看陛下果然满意,于是顿时心里乐开了花。
“无事退朝吧”
“是,陛下”
……
皮岛
正有一队50人的东江镇将士护送着100多名辽东汉人百姓,100多百姓都是衣衫褴褛,每个人面黄肌瘦,神情有点呆滞,只是看到了大明王师,才勉强露出了一点兴奋。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饿了,可恶的建奴不把他们当人看,连仅有的一点粮食、牲畜、野菜都收缴走了。
毛文龙站在皮岛简易的渡口看着这些汉人百姓,心里恨的牙痒痒,发誓把建奴赶尽杀绝,以报辽东百万
第六十四章 陛下要南巡
“陛下,这次元旦期间,我们天道教救助站一共在京师附近的几个县救助饥民、流民15600余人,发展教徒近20000余人……”
正在汇报工作的自然是任常山那个牛鼻子老道,这老家伙在年前就被大昏君任命为天道教的教宗了,总部就是原来的那座道观。
“哈哈,你们做的不错,朕没有看错你”
大昏君一边逗着一只田园犬,一边哈哈大笑地说道。
其实大昏君在元旦之前,就从自己抄家来的粮库中给天道教下拨了10万石粮食,因为他知道这个元旦肯定会有很多人露宿街头,忍冻挨饿;虽然他不可能拯救全部的流民饥民,但还是可以想一点办法的。
“谢陛下”
“陛下,现在京师周围这几个县的百姓都在传颂您的仁爱呢,知道您一心为百姓”,穿着一身黑袍短发的任常山得意地说道。
“重赏1000两银子,哈哈”
大昏君抱起来那只可爱的田园犬,一边摸着它的小脑袋,一边对着任常山说道。
“谢陛下”
“你们先别得意,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今年年末整个北直隶全部要被天道教覆盖,这其中的任务可不轻松啊,朕还听说我大明勋贵、文武官员的夫人们都是心向佛祖的,要怎么拉拢她们才是关键”
“先想办法找几个突破口,知道了吗”
“是,陛下”
“嗯,那你下去吧”
“是,陛下”
任常山说着就恭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时门外进来的小安子恭着身子说道:
“皇爷,首辅大人到了”
“让他进来吧”
“是,皇爷”
一大把年纪的黄立极终于颤颤巍巍地走进了中军大帐,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跪拜道:
“老臣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昏君此时心情极好,看到老黄都这么老了,还如此忠于王事,赶紧走过来扶起他。
“哈哈,先生不必多礼,快快平身吧”
被大昏君亲手扶起的老黄,心里那个高兴啊,“陛下居然亲自扶俺起来了,哎呀,这么荣耀的一瞬间怎么没有东林君子们看到啊,可惜!可惜!”
“老臣谢陛下”
“来人呐,给先生赐坐”
“是,皇爷”小安子说着就给老黄搬了一把椅子,然后恭身又退出了大帐。
“谢陛下”
“陛下,今日找老臣是不是需要老臣办什么事呢”,黄立极刚坐上椅子,就乐呵呵地表现自己的忠心。
哎呀,看看人家这觉悟,怪不得是当朝首辅呢。
“朕有一事请教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哦”。
大昏君微笑着对老黄说道;只是那个笑容却是那么的狡诈,老黄自然也是明白的,但是当听到陛下要请教自己,顿时吓坏了这位大明首辅,于是又连忙跪拜道:
“陛下,您这是折煞老臣了”
“哦,先生是不愿意吗”
“啊,陛下,老臣愿意,愿意”
“呵呵,先生,快起立吧”
“谢陛下”
“朕昨夜梦见太祖他老人家了,先生你可知道太祖对朕说了什么吗”
“啊,太祖老臣不知道,请陛下明示”
“太祖说他老人家想朕这个不肖子孙了,只是……”
大昏君说着就瞟了一眼老黄;后者则是一副沉思状,当听到自己说到“只是”的时候,居然眼珠子一转就献媚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