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此处省略一万字……
三边大同府
督师三边的洪承畴此刻正带着大同府一众文武官员在视察秋收,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乃是一处小山坡上,下面是原来晋商范家的良田,现在是府兵的庄园,田间正有一帮农人在收割金黄色的小麦。
“哈哈,今年终于有个大丰收了!”看着下面农人忙活的场景,洪大督师终于哈哈大笑了起来,周围一众官员则是应景似的陪笑。
“总督大人果然是英明睿智,想必不日就要被陛下召入内阁了吧,嘿嘿”
拍这马屁的乃是大同知府黄文煜,就见他一张谄媚的脸儿,笑得跟个猴屁股一样,一双眯眯眼此刻笑得已经看不出是闭着还是睁着。
唔,天启七年末的时候,他还仅仅是个大同府通判呢,没想到这位爷巴结上了洪大总督,把原来的知府和同知一脚踢开……
不过洪承畴并不是看上他善于拍马屁的能力,而是这厮能任事的本事,要不然他早就把这厮用陛下赐得那把尚方宝剑给砍了。
唔,洪大总督的确砍了不少人了,现在更是东林君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 祥瑞到
皇极殿
在得到洪承畴密奏的大昏君,终于再一次下旨要进行早朝,这是自山东“凯旋而归”的第一次早朝。
他笑呵呵地扫视了殿内众人一眼,脸上全是得意之色,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基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甚至在他登基以来,还有了那么点小小的“文治武功”!
“诸位爱卿,朕昨日收到三边总督洪承畴密奏,说三边大丰收,看来困扰我大明北方粮食安全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尔等以为朕该如何赐赏洪承畴呢”
他这话刚落,下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就在大家还在议论的时候,内阁次辅张瑞图出班道:
“陛下,此事应该派遣朝廷重臣去三边巡视,切不可轻易下结论”
张大君子说的那是一个大义凛然,一副忧国忧民的正义之脸,似乎是在说洪承畴在谎报三边民情。
大昏君却笑着一边点头,一边心道:“你以为朕是瞎子嘛三边丰收的事情,朕早已通过锦衣卫、东厂、以及派往三边的内侍得知了,还以为朕是历史上的那位一心想做明君圣主的崇祯皇帝”
“唔,张卿所言极是!果然老谋持重!”
张大君子听到这话,刚想得意一下,上面又突然传来一声讨厌的声音:
“上祥瑞!”
张瑞图训着那个声音看去,果然是正在得意洋洋的狗昏君,而这声音刚刚落地,就见六个将军大汉捧着巨大的盘子,上面放着一个大红布盖着的东西。
众人连忙停下了议论,都定定地瞅着上面的东西,心道:这算什么祥瑞祥瑞难道不是麒麟吗
就在众人惊诧的眼光中,大昏君大摇大摆地站了起来,向一旁的老王示意了一下,后者立马意会,便上前逐个掀开了红色的布。
“嚯”,这么大个土豆大明的文官不是猪尾巴朝没见过世面的土鳖,自然都认识上面的这玩意,而且有一部分人在家里偷偷种植呢!
“老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此乃我大明中兴的祥瑞也!陛下英明神武!”
就在张大君子和众东林们准备再找个借口把这事给黄了的时候,内阁首辅黄立极搓着双手,出班谄媚道;紧接着温体仁、张君林奸佞小人也跟进道: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哈哈哈…..”
大昏君看着殿内大半的重臣都在给自己贺,终于大笑了起来。
唔,这次是真的开心!
这意味着他在几个月后就可以放心大胆滴亲征辽东通古斯野猪皮了,因为没有了西北流民的羁绊,而且这个时空的大昏君并没有下旨裁撤“大明邮局”…..
就在东林君子们吃疮的时候,大昏君大摇大摆地走到那六个巨大的土豆面前,其中一个大到跟张大君子脑袋差不多了。
“唔,还真跟张大君子脑袋一样大呢!”
他一边看着正中央最大的那颗土豆,一边又看看站立笔直且大义凛然的张大君子项上的大脑袋,差点噗笑了出来。
其实这次出产的土豆并不是全都这么大,这几个不过是非常稀有的特例,而且还因为重载山地的原因。
实际上大多数都是非常小的,但是架不住数量多,产量足!
这些事情,他都通过留守三边的太监内侍、锦衣卫、东厂全部都知道了!
“张卿,你可还有异议吗”
张大君子听到这话,也是无奈地在心里叹息一声,只好出班道:
“臣……无异议!”
站在首位的老黄等人,心里那个爽快啊,心道:原来陛下故意留下他们这些东林君子,是专门用来逗乐的
这时大昏君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既然张卿都没有异议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外交准备
时间终于慢慢跨到了崇祯元年的12月12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大昏君亲征辽东的军事物资、以及一半的军队通过船队,运抵了辽东的义州。
而且在参谋们的主持下,在义州北部,及东北部构建了十余座用夯土筑成的临时棱堡防御体系。
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大昏君也不会忘记外交上的准备,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终于下定决心派出一支外交使团,去还没有被通古斯野猪皮征服的蒙古诸部。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打败不了通古斯野猪皮,而是辽东战场太过于广阔,而他的军队是以步兵为主,所以他就想着看看能不能依靠蒙古诸部的力量,在他将建奴打败后,从西北方向上堵住逃窜的野猪皮余孽。
他要做到一举定乾坤的效果……而他也料想那些蒙古人也不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尤其是正在某个角落里舔伤口的蠢货林丹汗!当然了要是没有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跑路就是了!
“效冠,此事非常重大,你确定你要去吗”
大昏君一边把玩着一把宝剑,一边对着脸上带着期待之色的牛冠说道;后者闻言没有丝毫犹豫,便重重地点头道:
“陛下,末将想去!”说着他就站立起来,向前两步,坚定道:
“效冠承蒙陛下错爱,然国家之东北,却有此丑陋蛮夷之贼,此贼不除,效冠何以安睡”
大昏君闻言便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好好,果然是我大明好男儿,这次就让你做使团副使,但朕将通夷之权力,全部交给你,你可自有发挥!”
牛冠却是一愣,他当然不是嫌弃权力过大,而是他毕竟年轻,甚至对于蒙古蛮子的语言都不是很了解!
“唔,你放心好了,朕已经在鸿胪寺为你选了一个这方面的人才,到时候不懂可以向他问问;朕已经把他召来了,等会一起见见!”
大昏君自然明白牛冠的意思,所以早就给他准备好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就在这时帐外一士兵禀报道:“陛下,鸿胪寺右丞汪句浩求见!”
“宣吧”
不多时,就见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人亦步亦趋地走了进来,贼眉鼠眼的模样,但你要以此认为此君不是什么好东西或者说是没有才能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是徐光启推荐给大昏君的外交专才,素有大明“张骞”之称,通晓六国语言!不过他的官运却不怎么滴,一直到几天前还仅仅是个正八品的鸿胪寺九边通事使。
大昏君在见过他后,认为此人是个人才,便破格提拔到从六品的鸿胪寺右丞!
“微臣叩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唔,汪卿平身吧!来人呐,看座!”
“谢陛下,”就在这时,帐外一名士兵便搬着一把椅子进来…..
“朕今日召你过来,便是要交给你一向艰巨的外交任务,汪卿能胜任吗”
汪句浩听到陛下这话,心道:“俺可以说不能吗?”嘴上却恭敬道:
“能!”
“唔,朕没有看错你,是这样的这次朕打算让你出使还没有被征服的蒙古诸部,尤其是要联系上那个林丹汗,与我大明在辽东共击建奴!”
“什么”汪句浩已经震惊到无以复加了,怎么征辽东的消息,自己一点也不知道呢随即他又恢复如常,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关心的事,至于出使蒙古,本来就是他们鸿胪寺的职责嘛——通夷!
唔,这不是投靠蛮夷的意思,而是跟蛮夷进行外交的意思啦!
反应过来的汪句浩随即道:“是,陛下!”
“只是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来啦
“朕来啦!”
正站在船头,背手而立的大昏君望着汪洋的大海和帝国的海岸线,在心里呐喊道;身后则是以洪承畴、曹文诏为首的一干文武。
唔,忙于军务的大昏君连崇祯元年的元旦都基本是在羽林卫军营里度过的,一是为了亲征通古斯野猪皮做最后的准备;二是为了再次征召6000名新兵;最后便是迷惑满朝文武。
终于在崇祯二年的三月二十,布置完了京师监控和防御的他,偷偷摸摸地前往已经冰封的天津商市,带着最后一批已经在天津准备就绪的5000羽林卫大军,上了开往义州的船队。
而京师的监控则是交给了二王——王承恩和王志,他们就负责监控京师以及整个顺天府的文武百官、勋贵、亲王宗室等,而防务则是交给了留下的500骑士、参谋和13000羽林卫和13000明汉军,其中有6000就是刚刚征召的新兵。
就在大昏君欣赏美景之时,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再次出现了:
“陛下,臣以为陛下亲征辽东建奴,有欠妥当啊,万一……..”
他不用回头就知道此人乃是洪承畴,大概是出于恶趣味的原因吧,洪承畴在崇祯二年二月的时候,就被召回京师述职,随即大昏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将三边总督换成了孙传庭……而洪承畴则被大昏君以参赞军务的名义留在了羽林卫大营。
当他莫名其妙地登上停靠在天津的舰船后,便知道陛下要干嘛了,再要不知道,那他就是个十足的傻瓜了;于是乎,这厮只要看到陛下,就要上去规劝一次。
惹得大昏君都后悔带他出来了,所以连着几天躲着他。
“唔,洪爱卿勿忧,朕不会有事的”
他嘴上这么说,心却道:“朕带着你这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汉贼去剿灭通古斯野猪皮,那画面……啧啧……”
然后他还用眼角偷看了一眼正在搓手兴奋的吴三桂,也不知道他是为什么那么兴奋,是急着投野猪皮呢还是急着去消灭野猪皮呢
洪承畴闻言便是一叹,他知道自己已经阻止不了陛下了,于是惺惺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看着一帮兴奋头上的武将,心道:
“你们这群武夫,也不知道劝劝陛下,要是陛下有个好歹,俺老洪跟你们拼命哦!”
额,他现在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自打大昏君登基以来,真的是非常重用他,也算是有恩于他的。
就在这时,前面船上的瞭望塔上发来了旗语;曹文诏便上前道:
“陛下,前面发来旗语,我们到大凌河入海口了,另外询问要不要在右屯修整”
大昏君也看到了,扫视了一眼众人,威严地说道:
“不需要,直接沿着大凌河去义州!”说到这里他便顿了顿继续道:“南安伯,你派艘快船,去给毛文龙传朕口谕,让他即刻来义州!”
一直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郑芝龙听到陛下召唤自己,连忙上前道:“是,陛下,臣遵旨”
说着他便转身向身后一人招手,后者便是他的弟弟郑芝虎,郑芝龙在他弟弟耳边低语了几声,后者便连忙退到船尾,给手下下达命令去了!
……
大昏君一行人终于在当天日落前抵达了义州,众人来不及歇息,便在他的带领下,登上了义州城头。
只见义州东北部,有三个夯土筑成的棱堡,呈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助我也
“陛下,辽东凶险之地,陛下怎可以身犯险呢”
在义州临时行宫正苦口婆心规劝大昏君的是刚刚从锦州赶来的帝师孙承宗;当他接到陛下让他到义州的圣旨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带着满桂等武将匆匆赶到义州。
这位是真的担心,也顾不得君臣之礼,一到临时行宫,便直接开口了;坐在上位的大昏君此时正身着一身金黄色的战甲,双手杵着一柄宝剑,笑道:
“先生不必担忧,朕自有完全之准备,呵呵”
孙承宗听到这里,心道:“看来陛下真的长大了,也阻挡不了他了”,想到这里他便用一种幽怨的眼神看着一旁的洪承畴,后者连忙低下了头。
就在这位帝师还想最后在努力一把的时候,大昏君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武宣候何在”
“末将在!”满桂闻言连忙上前答道。
“你的关宁铁骑负责遮蔽义州以西至蒙古插汉部,同时朕再给你调一部分舰船做辅助,你能做到吗”
“末将遵旨,如若不能,末将提头来见!”
“好,那朕的后路就交给满桂将军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大昏君的后路,而是大昏君为了防止通古斯野猪皮跑路,所在才要满桂沿着大凌河北岸遮蔽,同时再辅以郑芝龙船队中的一小部分炮舰,那么基本可以保证大凌河以南的安全。
但是西北方向的插汉部和碦儿碦部草原却是没办法遮蔽,因为大明骑兵不足;不过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大昏君话锋一转,对着正在愁眉苦脸的孙承宗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