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哪怕是大昏君对于郑芝龙,也是如此,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唔,甚至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而且大昏君也不需要他们的忠心,也要不来,要来也没有什么用,他要的是利益结合,有了利益大家才会跟着他干不是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会来

    他又不是那些立牌坊的君子,什么狗屁的君子之交,哄骗三岁小孩呢

    没有利益谁丫跟你干劈情操

    莫不是活在童话世界里吧

    大昏君要的就是以利相交,深不深,浅不浅的,他是无所谓的,因为他可以给他们这些人足够的利益,那就是全面开海和由大昏君直辖的沿海商市。

    后者也可以说是大昏君摆脱大明传统文官体制的一步妙棋,让这帮君子们自己玩自己的吧,别来烦自己就行,否则那就别怪自己手里的刀把子。

    正所谓明君圣主配君子士大夫嘛,而他挺大一个狗昏君自然是要配各种奸佞小人的,这其中就有奸商、海盗。

    否则我们的大昏君和他的帝国连东亚大陆都出不去,还枉谈将来做什么世界帝国

    因为对于他来说,依靠奸佞小人、尤其是奸佞海盗成为世界帝国、乃至世界霸主是有“先例可循”的,而依靠科举士大夫君子成为世界帝国的先例在哪里

    所以这才是他真正“倚重”郑芝龙和他的郑氏家族的原因,用他们的力量打造自己“团队”,

    想到这里的他,摆




第二百零九章 检阅海军种子(新年快乐)
    “老奴谢过皇爷恩典”

    曹化淳心里虽有一丝失落,但依旧感激涕零状道而老王则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曹化淳,嘴角微微凸起,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而他们的皇爷却是笑着摆了摆手,并没有再说什么。

    实际上大昏君这样安排,也是迫不得已,首先因为他没有海军上面可用的、可信任的人才,如果交给郑芝龙,那无疑就给郑氏家族做了嫁衣,可如果用别的什么海战方面的人才,又不知根知底,能不能服从大昏君的意志呢

    就算服从,万一是表面服从,私下里阳奉阴违呢这样教出来的海军学员,大昏君还指望他们扬帆四海

    至于科举士大夫们,还是算了吧,他们连自己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甚至连大海都没有见过吧,指望他们

    那简直比母猪会爬树一样稀奇。

    而曹化淳是大昏君的家奴,他的生死荣华富贵全系大昏君一念之间,要是不听话,甚至胡作非为、瞎指挥,大昏君一个眼神就能让他从地球上消失,而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这样曹化淳就可以在帝国海军大学的位置上老老实实待着,他的角色就是做一个服务大昏君和海军学员之间的桥梁,当然这种桥梁不止他一座,还有大昏君派往帝国海军大学的海军司参谋。

    额,他们多数都是旱鸭子,只是管理帝国大学的日常运营,和向学员传达大昏君的意志,同时参谋部海军司也不全是旱鸭子,还有去年郑芝龙在自己的海盗团伙里精挑细选了20多个谙熟海战的年轻人,现在早就被海军司的旱鸭子参谋们n了,自然也是可以用的。

    其次,这样安排曹化淳就是大昏君那颗虚荣心,他那个便宜祖宗永乐皇帝有个三宝太监,于是他崇祯也想有个什么什么太监。

    他想到这里便朝着郑芝龙淡淡道:“南安侯啊,你就兼个副校长吧,兼着就行了,也不要你管什么事情!”

    郑芝龙自然是乐意的,将来他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于是笑嘻嘻道:

    “臣遵旨!”

    大昏君又轻笑道:“对了,什么时候检阅朕的海之骄子”

    老曹连忙道:“启禀皇爷,明日一早。”说着他顿了顿继续道:

    “皇爷,这些学子们都已经接受过3个月的队列训练了,到时候皇爷一定会满意的,都是非常棒的小伙,嘿嘿!”

    “唔,那朕明日就瞧瞧朕的海之骄子们了,哈哈哈”

    帝国海军巨大的校场此刻已经是白色的海洋,穿戴着帝国皇帝本人亲自为他们设计的白色海军礼服的学子们,此刻正肃穆正立在校台下方,注视这他们的皇帝陛下,加上所有的教职人员整整900人,场面自是异常严肃庄重。

    良久也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便响起了响彻天地的声浪:

    “天佑吾皇!天佑大明!”

    矗立在校台上的大昏君肃穆扫视,心中大感满意,这样的精气神就算是同时代的列国海军中也不多见吧,看来自己的海洋帝国梦不远了。

    “天佑大明!”

    大昏君猛地挥手大喝道当他这一声响起的时候,学员们的气势被拔到了顶点,他们这些人都是第一次见皇帝老子啊,而且还是这么近的距离。

    甚至他们的陛下是专门来看他们的,之前当监军曹公公将这个大好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连着两三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统御亿兆子民的天子,而是刚刚统帅40000大军御驾亲征的马上天子,是以20000多大军,彻底击败盘踞辽东数十年的近10万建奴的伟大军事统帅。

    这样的天子,也一定可以再次带领他们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有了胜利,那么他们离封妻荫子的距离还远吗

    大昏君将扬起的手臂,再次重重的砸了下去,900人的方阵立马变停止了一切动作和响声,再次恢复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承畴再至辽东
    大昏君听到这里,便道:“好,那你先去忙你的吧!”说着就冲老王使了个眼色,老王立马意会。

    “嘿嘿,那我先忙了!”小伙夫说完话,直接便抬起了小木车的把手,就要往大门口走去,可是还没走几步,就被老王给拦住了,老王什么也没有说,这是塞给了他5两银子,然后冲他做了手嘘的姿势。

    伙夫感激且大喜地看了一眼老王,也不矫情,而是拿着银子推着木车就往外走去了,当出了大门之后,这才哼着小曲......

    此刻大昏君已经走到一处窗口,仔细看着已经做好的菜食,样子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营养搭配还是可以的,既有荤也有素,比如那个大盆里的花菜炒肉,再比如他旁边放着的一大桶西红柿鸡蛋汤......

    他看到这里,便满意地点了点头,也不想再继续打扰伙夫们做菜了,而是转身朝着众人一招手,便出了食堂。

    而牛冠和曹变蛟则看到这些之后,却是眉头一紧,相视一眼,这些家伙居然吃的比自己的手下还好啊,这个问题等回头一定要好好请教下陛下,这怎么可以呢

    这不是偏心嘛

    给一群毛都没有长齐的毛头小子天天吃肉,而自己的手下可都是立了战功的,却只有每三天吃一次肉,虽然肉挺足的,但是自己的手下也要天天训练,甚至每日三操呢。

    凭什么

    接下来大昏君等人又转到了帝国海军大学的武器库、武器制作坊等各处,几乎看遍了整个帝国大学的各个角落。

    总体来说,大昏君还是非常满意的,有了之前帝国大学的建造经验,这所帝国海军大学的营造布局和风格就好多了;当然这是商业建造,而不是官僚们瞎指挥下的免费工匠营建,其中每一种部件、石材、木材、铁料等都是专门由各个供货的奸商负责,而每一栋大楼都是承包给建筑行,也是要负责的,起码要负责100年!

    一旦出了事故,他们不但要倾家荡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的,不是牢底坐穿就是身首异处,想想都可怕啊,这么凶残,谁还敢偷工减料

    所以奸商们也就变得不那么奸了,而工匠们,因为不是免费劳动力了,而是可以按照能力等级每月拿到3两到10两银子的巨款,哪怕是在工地上搬石头、扛水泥等重活的民工(流民中的轻壮),一个月也能拿到1两银子,而且还管饱大米饭,这种情况下,谁还胡来

    ......

    “哇,好大一片田啊!”

    刚刚驶入浑河的钦差行船上,蜡黄着脸色的黄思道黄大君子在看到连成一大片一大片肥田的时候,也顾不得跟钦差大人洪承畴商量如何弹劾天津的那些奸商的事情,更顾不得君子之风,连日来晕船的身子仿佛一下子好了一般,猛地就站了起来。

    洪承畴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自顾自地品着好茶,而且因为上次跟随陛下有过一次坐海船的经历,所以这才洪承畴并没有怎么晕船。

    其实他上次也不怎么晕船,而是因为第一次在茫茫大海上坐船,被吓到了;可见连洪承畴这样的能臣,如果不是强迫,也是出不了海的......

    而当船行驶了百步左右后,突然隔着一条小道的另一边则出现了大片的牧草——苜蓿,黄大君子随即眉头紧锁起来了。

    大概是他太义愤填膺了,浑然不知地将手狠狠地砸在了船舷扶手上,“砰”地一声,黄大君子吃痛,咬着牙努力地使自己尽量不要在钦差大人面前失仪。

    而像他



第二百一十二章 麻木
    天津商市市政厅

    大昏君正在认真地翻看着由商市市长张群递交的天津人口报告,以及各种商业计划,张群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在茶几左右分别坐着这次来天津打酱油的牛冠和曹变蛟,而老王正在给皇爷亲自沏茶......

    而根据这份天津人口报告记录,整个商市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了20万户,大约就是100万的样子,其中大部分则是从山西、陕西等地而来的流民,约占6成,给商市提供了约10万左右的轻壮劳动力。

    这其中的大部分轻壮也是天津商市能够迅速建立起来的基础,另外还有大量手工业作坊、工场的建立,为大约3万多流民轻壮提供了工作岗位,而这些手工业作坊、工场主要涉及纺织、造船、木材加工、军工等行业。

    顺便一提,这些流民中的年轻女孩,基本上会在农忙时节,去郊外各大庄园做零工添补家用,也就是收割下牧草、小麦、棉花之类,工钱则是每七天结一次,庄园主是按照她们的能力支付100文到150文不等,比如采摘棉花,规定每天多少斤采摘量是基础,完成这个量便能得到100文,每多采摘一斤便多得1文钱。

    而此时一两银子约等于1221文铜钱,相当于一个女工一个月能赚约400到600文,一年就能得到将近4.8到7.2两银子左右的巨款。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下,大昏君在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一两银子差不多是1273文钱,至少在京师是如此;那么为什么白银贬值了

    首先是大昏君上台后不久便暗示魏忠贤抄了顺天府、洛阳两地一部分士绅以及山西汉贼晋商,再加上福王的家资,造成了大量原本埋在地窖,或者不流通的白银,通过大手大脚的大昏君流向了市场。

    其次便是大昏君在北方的骑士家族的安置,也使得无数银子流向了市面。

    最后便是上海、天津商市的建立,使得奸商们有了更加自由、宽松的商业环境,奸商们也不需要购置收益低下的土地,而是用于商业活动,从而大大滴促进了白银流通。

    要知道此时大明的白银拥有量差不多占世界现有白银的三分之一呢,大昏君这才在地主老财那里挖掘了多少

    于是他便在人口报告的最后一页看到了,一家四口、五口,如果能出两个(一男一女)轻壮劳动力,便能在一年赚到16到19.2两巨款,如果是两个男性轻壮,就是24两银子的巨款了;比起他们以前租种的几亩薄田多赚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一年四季也吃不饱,吃肉什么的,那只有逢年过节才有的待遇,而且年景不好的话,估计得吃野菜了。

    而现在他们却不仅可以经常吃白米饭,甚至还搁个六七天就能吃到物美价廉的肉食,虽然不能大块大块的吃肉,但是这生活质量比之以前那是天堂了,现在就算狗昏君拿着刺刀逼迫他们再回去种几亩薄田估计都不想去。

    同时,银子虽然因为流通大增而贬值,但却因为南洋大米、江南大米和草原牲畜的大量供应,使得粮食(包括大米)、肉类的价格大幅度走低,甚至粮食的价格比以前还便宜了近一半。

    看完最后一页后,他便在心底长出一口气,暗自得意了一小会儿,谁说崇祯初期挽救华夏将倾是地狱级难度

    大昏君这才缓缓抬起了昏昏沉沉的头,似若无人般地扭动了下有点僵硬的脖颈,正当他扭捏了几下之后,却发现张群却一脸奸相地看着他。

    “子善啊(张群字),你和你们天津商市做的非常之好,是以朕打算赐赏尔一个荣誉骑士的头衔,这是荣誉头衔,只能尔一人享有,且没有土地庄园,亦不能继承....望尔再接再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又来这套
    老王看着皇爷一本正经的样子,就觉得有点好笑,侧过坏笑的脸庞对着皇爷就是一个谄笑,然后就走到了张群面前,将他手中的一沓礼单接了过来。

    张群自然也知道老王是什么人,那可是当今这位身边的大红人,额,是最红的贴心大伴,所以他和商市股东们也为这位督公准备了厚礼,待会再偷偷给他......只见张群双手奉上了给陛下的一沓礼单,对着老王就是菊花般灿烂的笑脸。

    大昏君也没有看礼单,他这个层次的人物,是不会当众看这种有失体面的东西的,所以他只是将礼单放在了矮桌上,这时张群谄媚的声音响起了:

    “启禀陛下,上面除了金银珠宝、奇珍异玩、神驹等以外,还有各家股东献上的美女,多是西域极品之女,她们各个皮肤赛雪、身材妖娆......另外还有股东会下面各个行会的豪商们敬献的自家嫡女嫡孙女.......总共加起来约有88名美貌女子......”

    又来这套

    你们这群家伙莫不是要累死朕

    额,要不就为国牺牲下

    大昏君还是一本正经的神情,只是淡淡道:“唔,那就这样吧!”

    张群大喜,陛下的意思自然是收下了,只要陛下还肯手礼,那就说明陛下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和天津商市,要是陛下不收礼了,那可就不妙了,且不说自己这些奸商会怎么样,但是天津商市肯定会被陛下收回。

    现在大家都在这里尝到了甜头,要是陛下收回了,那还不得要了亲命。

    大家在这里做生意的成本的确地太多了,而原先没有商市的时候,几乎大部分的成本都是官吏勾结向他们敲诈勒索,现在只需要一年付出一点小小商税就可以参与管理商市了,比起以前官吏盘剥可少了不知道多少,而且还是真正有了权利和义务了,而大明的士绅只有权力却没有义务——有功名者不交税。

    同时大昏君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霸气侧漏的王霸之气,也不会觉得一个“深宫皇帝”有言出法随、乃至一言定天下生死的威势,所以有自知之明的大昏君选择“以利相交”,上海商市和天津商市就是这样的产物。

    “谢陛下,陛下英明圣武嘿嘿......”

    张群随即一记马屁奉上,拍的大昏君那叫一个舒坦,只见他已经后趟下去,双手搭在沙发的后沿,双眼紧闭,好不快活。

    ......

    傍晚大昏君回到了行宫,此时正搂着大小岛爱两只小萝莉,笑吟吟地看着老王,而老王自然是要给皇爷汇报“丰收”了,之前这对昏君奸佞不方便在张群面前查看,因为觉得有失体面。
1...5859606162...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