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如果朕所料不错的话,此人家资也不是特别丰厚,这些银子多半也是从别处筹措而来的!”
张维贤一脸“信服”的表情,谄媚道:
“陛下果然是陛下,慧眼如炬呢,嘿嘿......”
朱纯臣也赶紧谄媚道:“是呀,英国公所言甚是呢,陛下慧眼如炬,嘿嘿......”
其余几人也赶紧马屁奉上,同时也在为自己反应慢而懊恼不已。
就在这时,小安子却被老王带到了大昏君身边,手里还拿着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厚厚的一本账册,小安子喜气洋洋道:
“奴婢见过皇爷,嘻嘻”
大昏君拍了一下小安子的肩膀,将他拉到了扶手边上,指着下面的程元宗道:
“小安子啊,此人你可记得”
小安子顾不得来得太突然的幸福,顺着皇爷龙指指的地方举目望去,不一会儿,便一拍大腿,又随即翻看起了账本,傲娇道:
“启禀皇爷,此人姓程名元宗,乃是上海人,礼金2001两,奴婢记得可清楚了,当时登记的时候,还想啊,怎么会有如此奇怪而吝啬的家伙呢,居然只多出了一两银子......”
小安子还想继续卖弄,却被大昏君给挥手打断了,不过小安子却不伤心,而是喜气洋洋地退到了后面......
当大昏君扫视众人的时候,却发现大家都是露着佩服至极的神情,也不知道又是拍马屁还是干什么呢,总之大昏君也不想猜想,只是笑笑不语。
正当众人开口还想奉承几句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王志却带着指挥同知张忠君联袂而来。
“臣等参加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昏君一笑,摆手道:“平身吧!”
“谢陛下!”
原来他们两个一直在门外执勤,是老王刚刚派人叫的他们,两人还以为陛下有什么大事要他们去办呢,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神色。
大昏君看了一眼有点发福的王志,淡淡道:
“看到没,这个人的全部资料,朕要三天内都知道,尔等知道了嘛”
两人赶紧瞧了一眼下面的那个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之色,随即又恢复如常,同时心道: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蒙古的开始
百日宴结束的当晚,大昏君便先亲自送皇后到了皇宫,然后又带着牛冠等人回到了近卫军大营,这次宴会可以说是非常之成功,也开启了大明帝国上流社会聚会的另一种新潮,可以说达到了各取所需的目的了。
当他一回到大营办公室的时候,早就守候的副参谋长陈大虎便匆匆赶了进来,面带喜色,却又不失军人本色,啪一个抬手礼:
“陛下,出征蒙古的先遣军已经准备就绪了,请您过目!”
大昏君摆了摆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只是那张稚嫩的脸庞上却有点疲惫之意,淡淡道:
“你挑重点说说就可以了。”
陈大婚显然已经适应了副参谋长的角色,略加思索道:
“是,陛下,先遣军将包括近卫军第五团1000多官兵、20000蒙古铁骑、5000人的工匠、数十家商会,总人数将在26000人左右,暂定的总兵官是邱青云上校,他原来是第四团的副团长,以作战勇猛、心思缜密而著称。”
他说的那20000蒙古铁骑就是之前林丹汗也就是现在大明归义公等人的骑兵,都已经被参谋部训练完毕了,现在和工匠团驻扎在山海关等待近卫第五团和商团,等大军一回合,就开拔蒙古。
当然靠这点人是不足以征服整个蒙古草原的,真要是这点人,恐怕近了浩瀚大草原就得被淹没了;大昏君这样做的前提是有归顺大明的23个蒙古汗王,他们早就命令原来自己的部众、牧奴配合大明天兵。
甚至连自己的家小已经都迁移到了京师,和他们团聚了,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在蒙古就有了“群众基础”,自然兵就不用派太多了。
而且大昏君还一改汉人征服草原统治的传统做法,用棱堡围困定居和商业手段的办法统治他们,这样做不仅最大成本的节省成本,而且还能带来收益——商税!
同时在大昏君看来整个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甚至中亚都是大明的鸡肋,收之太穷弃之可惜,纯粹就是版图上好看点,哪怕就是漠北草原有一座储量100吨黄金的矿山,他也都不想占用太多的成本去征服它,还不如在纵驰大海好。
在大海上一艘大船就能赚回数万两银子,而且成本低廉,要在草原高原隔壁赚着几万两银子那成本得多少就算是铁路,那成本也不低了。
而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的成本和运量,简直就是最高的性价比了,所以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都是靠海靠大河的,而不是靠所谓的铁路……
大昏君想到这里便道:
“说说商团的情况吧!”
陈大虎道:“启禀陛下,这商团分为两部分,共31家商会,每家商会下面各有商行若干;前一部分乃是早就准备招募好的,后一部分乃是今日皇子和公主殿下的百日宴上由参谋部招募的,基本上都是北方的豪商,其中最多的是山西、北直隶等处的商人,另外根据参谋部情报司和锦衣卫的合作查知,他们大多都有大明勋贵的背景,不过都是侯伯背景!”
他说到这里便偷看了一眼若无其事的大昏君,然后继续道:
“当然每家商会都在招募后交了10万两银子的保证金,并且已经签订了相关合约,保证他们在蒙古按时交纳商税。”
这就是大昏君的本事,总是能把别人赔本的事情,做成赚钱的事,而且还有很多人挤破了脑袋往里钻的那种。
这就是以利相交的魔力!
草原虽然交通不便,但总归也能做生意不是
大昏君这才抬起高贵的头颅,轻笑着看了一眼牛冠和曹变蛟,挥手道:
“既然
第二百三十五章 遣军北上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近卫军大营的时候,校场上已经站满了列装严整的官兵,其中就有今天出征的1000余将士,他们此刻都是人人杵着最新式的火枪,火枪上还有寒光凌厉的刺刀,身边还牵着一匹代步的蒙古战马,四周锦旗招展。
大昏君则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矗立在校台正中央,手中还捏着一柄宝剑,目光不时扫视着正在高唱《帝国战歌》的士兵们,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啊。
良久高亢的军歌声终于尾声了,陈大虎向前走了几步,然后转身对着军阵,大声喝道:
“全体都有,立......正!”
唰!
数万人用同一个声音回应这陈大虎,也告诉他们的陛下,他们早已是训练有素的精锐,现在已经准备随时出征了;而他们真不是那种只会踢正步、叠被子的子弟兵,他们中绝大多数都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现在可以说他们随时都可以横扫整个东亚大陆。
当然大昏君却不乐意这么干。
而唯一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狗昏君嘛,做事自然没有那些伟光正的政治家富有远见且光明磊落,而凡是都要讲究成本效益、效率。
这时,大昏君已经下了战马,把缰绳交给了一个侍卫,缓缓地走向了校台前沿,表情却不是非常严肃,甚至还带有一点不易察觉的奸笑,瞥了一眼校台右下侧的大明归义公等原蒙古诸汗王一眼,站定后才大声道:
“朕今日为近卫军第五团的将士们送行,看到如此严整的大军,朕甚感欣慰,尔等不亏为朕的近卫军!”
数万将士齐声吼道:“万胜!万胜!万胜......”
大昏君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也不废话,而是对着左侧的一个高大威武、身着近卫军上校礼服的中年人大声道:
“邱青云何在!”
邱青云闻言向前一步,刷地就是一个抬手礼,干脆道:
“末将在!”
大昏君满意地微微一点头,道:
“朕命尔为平蒙总兵官、近卫军第五团团长、暂定漠北草原大总督,告诉朕,尔能完成朕交给你的使命嘛”
邱青云自然早就知道这个任命了,也不感到奇怪,而是用坚定的语气回应道:
“末将必不辱命!”
实际上也没什么要平定的,最多就是跟周边几个不太听话的蒙古蛮子对峙一下,等开春了再棱堡推进,同时就是负责保护修建棱堡的工匠团。
哦,这个工匠团已经被大昏君定名为工兵团,他们将会在草原服役长达10年的时间,来换取大昏君赏赐给他们每个人500亩的牧场,服役结束,他们将会定居于此,他们的子孙亦不需要再服役,只不过他们的牧场只能由长子继承且不可分割!
而这些牧场自然是大昏君从归顺大明的蒙古诸部首领哪里弄来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被赐赏给了归义公他们,剩下的都是大昏君本人私产,赏赐给这些工兵的自然就是大昏君的私产了。
所以理论上邱青云这次差不多就是躺着赚军功的,等他从蒙古回来差不多就是个少将了,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眼热。
大昏君身后的黑色披风被清晨的微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丝毫没有感受到似的,而是继续道:
“平蒙总兵官邱青云上前接旗!”
说着他就一把接过了身边旗手手中的大旗,这是一面象征着大明皇室及皇帝本人的赤底黑龙旗;邱青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自己的皇帝陛下......
“接旗吧!”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赐汉名
送别了北上蒙古的大军后,大昏君再次回到了自己在近卫军的办公室,此刻他正翻看着一本奏章,是由以大明归义公为首的23勋贵联名上奏的,就一个主题,那就是请大明皇帝陛下赐予他们汉名。
办公室内牛冠和曹变蛟都端坐在沙发上,而归顺大明的23个蒙古勋贵且老老实实地站成了一排,就跟一群小学生似的,低着头似乎大气不敢喘一下。
不多时大昏君已经看完了他们的奏请,笑吟吟地站起身子,将手中的奏本丢在了一旁的桌子上,对着大明归义公丹巴图尔等人笑道:
“尔等所请,朕准了!”
众人顿时大喜,同时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脸色都笑得跟老菊花似的,丹巴图尔搓着粗糙的双手谄笑道:
“奴才谢陛下隆恩!”
其余众人也从喜悦中反应了过来,连忙跪倒在地齐声道:“奴才等谢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牛冠看到此情此景却是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了一众蒙古鞑子,随即看向了曹变蛟,只见后者也是面露鄙夷之色,只是随即又恢复如常,然后迎着牛冠的眼神相视而笑了起来。
顺便说一下,这个奏章却不是他们这些粗鄙鞑子能写出来的,而是丹巴图尔的门客写的,这个门客乃是一个落魄的绍兴师爷,本来流落京师街头,不知道怎么滴丹巴图尔在街上溜达的时候,就巴结上了他......
众人的表情自然逃不过大昏君奸邪的双眼,只见他轻轻坐在靠南首座的沙发上,翘起了二郎腿,摆手道:
“呵呵,平身吧!”
众人连忙谢恩,又恢复了小学生般的站列,各个低头扯着衣角,尤其是丹巴图尔心里那个美滋滋啊,得亏自己收留了一个落魄书生,给自己出了这个主意,看陛下的脸色就知道这效果非常之不错啊。
果然还是读书人厉害啊!
还知道怎么拍马屁啊!
是的,大昏君显然被丹巴图尔等人给拍到了痒处;而那个绍兴师爷果然也没有白读圣贤之书,当初他就给丹巴图尔这样说的:
“恩公啊,你可知道当今天子最看重您什么吗除了您在草原的近十数万部众、牧奴外,最看重的还是您的忠心啊,您现在是大明的归义公了,不是蒙古大汗了啊,怎么还能用蒙古名字呢,要用也能用汉名啊......而且您还要大大方方地联络其他22个归顺大明的侯伯一同上书,向天子请赐汉名,哦,对了,您也不能陛下面前自称臣,要自称奴才.......”
此刻丹巴图尔心想:等回去一定给师爷重赏一百两银子,这厮还真是个人才呢!
大昏君眼珠子一转,淡淡道:
“归义公,你就想要朕赐你什么汉名啊”
丹巴图尔双手一搓,又想起了师爷嘱咐自己的话语,憨笑一声道:
“启禀陛下,奴才乃是粗鄙之人,想来想去也只想到了忠大明这个名字,陛下觉得如何”
额,这厮居然和代善那厮想到一块去了。
但,大昏君却不知道啊,只见他满意地一点头,笑道:“好,那朕就准了,尔以后就叫忠大明了;既然是忠大明,其中的意思尔可明白了”
已经升级为忠大明的丹巴图尔双手一搓,谄媚道:
“启禀陛下,奴才只是晓得的,意思就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明,嘿嘿.......”
“哈哈哈,尔知道就好,朕很看好你啊!”
“嘿嘿,都是陛下圣明,奴才不敢居功......”
大昏君也不再理会忠大明了,而是看向了察斤等人,只见后者一众人都是满脸的羡慕嫉妒恨,同时又用期待的眼神弱弱地看向了大昏君。
大昏君道:“尔等都想好自己叫什么了嘛”
察斤第一个抢
第二百三十七章 黄大君子被活活气死了
“你!你......”
黄大君子瞪着正义凛然的大眼珠子,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得跺了跺脚,将目光投向了为首的洪承畴,只是洪承畴却一副没瞧见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
吴三桂也不管黄大君子,而是继续向右侧走去,然后再次指着一圈丑陋无比的猪头继续道:
“唔,诸位,这些都是老奴酋的孽子,这个是一个叫什么多尔衮的、这是蒙古尔泰、哦,那是黄台吉的,唔,那个是汤古代的,还有那个啥,叫啥来着的......哎呀,末将一时想不起来了......”
“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