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而且朕考虑废止太监制度是因为不忍心残害汉人,亦是为将来殖民海外做准备,殖民最需要的是什么不就是人口嘛;现在虽然大明的人口差不多也有两亿了,可是地球大啊,两亿人平摊到一个地球,才能占多少地方
至于制衡你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渣渣,朕有一万种办法,比如朕制造出来的骑士家臣、新兴军功贵族、奸商团体......当然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砍了你们,估计按照历史上你们的表现,估计也反抗不了,要不然通古斯野猪皮早就被你们灭绝了不是
可是朕没那个闲工夫砍你们玩,所以这是你们的福气知道吗
只是老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快,垂下的双手都捏的紧紧的,似乎要吃人一般;这帮臭酸文官真是不知好歹,咱家这些太监怎么了,吃你们的了还是喝你家的了一听皇爷要废止,看你们一个个高兴的s逼样,你们给咱家等着,只要咱家一日在皇爷身边,咱家要你们好看......
等着交议罪银吧,别以为咱家这个东厂厂督是摆设!
大昏君不知道老王在心里嘀咕什么,良久后便摆了摆手道:
“既然诸卿没有异议,那就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吧,昭告天下.......”
黄立极率先出班谄媚道:
“陛下圣明,古之贤君不过如此了,甚至就是尧舜皆不可比陛下,是以陛下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也”
他说完这句,也不管上座的大昏君,直接将身子一转,对着同僚道:
“诸君以为老夫说的对吗谁反对,谁赞成,现在站出来!”
大昏君有点想笑,最后还是憋住了,这老渣渣还是个活宝,不过老黄这话刚一落,殿内除了孙承宗都齐声道:
“臣等附议首辅大人,陛下乃千古一帝也!”
温体仁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泽,随即看向了大昏君,他分明在陛下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得意之色......
这老不死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六)
大概是大昏君第一次举行如此长时间的早朝吧,当上一个议题结束后,他便吩咐老王叫人弄来了御膳房早就准备好的茶点,这会儿大家正相互一边闲聊一边享受着宫廷茶点。
大昏君也是胃口大开,也是因为他今天龙颜大悦的原因吧,这会儿他正在老王的伺候下,一边啃着茶点,一边眼珠子不停地偷偷打量着殿下的重臣,随后将放在眼前的一杯凉茶一饮而尽,偷偷地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
“大伴,你也吃点吧,今日事情多着呢,这朝会估计是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老王将手中装着糕点的盘子轻轻放下,拿出手帕替皇爷擦拭了下嘴角的点心渣,谄媚一笑,又为难地看了一下殿内的百官,低声道:
“皇爷,要是被外臣看到,恐有损殿前礼制呢。”
老王说着话的时候,眼珠子却直溜溜地盯着剩下的茶点,重重地咽了一口口水;看得大昏君就想笑,你还真是老实人啊,挥手道:
“无妨,你就吃吧,管他们作甚”
于是老王再次打量了下殿内百官,跺了跺脚,搓着双手冲着皇爷一嘿笑,也不说话,直接拿起茶点就狼吞虎咽了起来,就跟一个许久没见过吃食的老小孩一般......
半晌之后,大昏君看到百官们已经吃食完毕,又看了一眼吃饱喝足捧着大肚子的老王,冲着他微微一点头,老王自是意会,转身对着殿下大声道:
“肃静,陛下有旨,开朝”
百官立马安静了下来,并各自站好了班次,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陛下发话,只有朱硕熿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意外,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饱嗝,但却在偌大的皇极殿显得极为响亮,不过所有人都忽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爷是来混日子的......
大昏君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什么表示,他也是需要这种混日子的忠臣的,都是能臣贤臣他这个皇帝也当到头了不是
“诸卿,这是前几日上海商市和天津商市递上来的折子,其他的朕就不多说了,就说说上面关于崇祯三年商税的预收计划,朕看了一下,崇祯三年两大商市总计预收商税500多万两银子,不过都是按照最新式的银元计算的,大概就是700多万银元的样子。”
说到这里他就看到文官渣渣们一脸的不可思议,而且他还以为文官们不懂银元,于是又继续道:
“这银元啊,每枚含银七钱三分,成色是非常足的,朕听说非常受两大商市的商贾们欢迎,就连当地的小民也非常追捧,不仅如此在其周围的府县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银元流通,诸卿啊,这是个好兆头啊!”
这些事情大家都是了解一点的,虽然发动了士林阻挡,但是有利可图的事情,谁会不干,于是乎从年初开始流通的银元,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反抗的办法,有的只是上面干着急,下面的人却坐拿好处。
不过老黄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陛下对于两大商市的事情,就跟他的亲军一般,不容自己这些文官插手,哪怕是自己这样忠心耿耿的重臣也不许,现在好了,陛下虽然没有要文官们干涉商市,但,总归给大家打了一声招呼不是
只是在他揣摩上意的时候,一个极为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众人扭头一看原来是右佥都御史朱守成,此人也是个东林干将,只见他拱手冲着天子道:
&nbs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七)
这是彻底撕破脸了
众人都被天子这番话给惊呆了,这可是除了太祖以为大明第二个天子在正式场合直呼其名的骂文官了,就见朱守成额头冷汗直冒,后背已经被浸透了,四肢不停地在颤抖,颤颤巍巍道:
“这这”
大昏君猛地睁大双眼,厉声道:
“这什么你告诉朕,你都做了什么能说出来的政绩”
朱守成本来垮着的脸垮的更加沮丧了,把头垂得很低,眼珠子里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只是这个时候,张君林瞅准机会便上前道:
“陛下,请治其欺君之罪!”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奸佞小人连忙道:
“臣等附议张大人!”
“唔,是该治其罪,朕向来都是赏罚分明的,既然你朱守成一事无成,还在这里大放厥词,欺君是无疑了,来人呐,拖出去,将其打入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并罚议罪银5000两,什么时候交齐了议罪银在放出来!”
殿外两个将军大汉闻声便快步走了进来,直径朝着面如死灰的朱守成走去,也不待他说话,便拖起来往外走。
“陛下,臣冤枉啊冤枉啊”
大昏君也不管被拖出去的朱守成,而是语气放冷,扫视了一圈下面的老渣渣,淡淡道:
“你们还有谁立军令状还有谁不服的站出来!朕给你们机会”
是呀,朕给你们机会了,你们以后可别说朕没有给你们机会,说朕重用奸商,给你们机会,你们不要,再拿这个说事,那就是你们不对了啊。
果然众人都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们才不傻呢,这种事情只有笨蛋才会去干,要是只有好处,那大家挤破头也要挣一挣,这种没有好处有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去挣吧。
大昏君看着美人敢接,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同时大松了口气,他就怕这些无耻的家伙死扛,那到时候自己还真不好办了,所以他才出了一个军令状的主意吓唬他们,没想到还真唬住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一个议题吧,唔,朕打算改制兵部!”
什么这狗昏君又要胡闹了。
你就不能消停会儿嘛
就不能让大家好好混混日子嘛
大昏君顿了顿,也不管殿内众人异样的眼神,而是继续道:
“朕打算改制兵部,是因为朕这次亲征辽东,发现兵部并不能适应将来的战争,是以朕打算将来的兵部尚书和侍郎等官,由退役武官担任”
哗
文官们再一次被大昏君给震惊了,这还有没有完了,那些武夫怎么能做这么重要的官呢,而且还是在自己这些文官老爷手里夺食,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老黄这时却出班道:
“陛下,请问这个什么退退哦,退役,是什么意思呢”
大昏君连忙转过了身子,掩饰了一下,差点露相了,自己怎么忘记了这群渣渣是古人,自然不知道退役是什么意思了,因为古人的武官一般都是当到死了,除非某些原因
他平缓了下脸色,转身淡淡道:
“唔,朕差点忘记了,是这样的,朕在朕的近卫军中实行了现役武官制度,武官凡是到了一定年龄,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退役,额,就是退出行伍的意思,不再军中担任任何职务”
什么
这是不是将来也要给文官套上
大家还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呢,怎么能好好的退呢
老黄无所谓的笑了笑,有追问道:
“请陛下明示,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八)
大家心里都苦啊,时隔两百年大明又迎来了一位强势君王,这今后的日子还怎么混啊,好在对于奸佞小人党来说,只要自己听话,这位天子还是非常愿意用他们的,而且还给了非常大的nbn至少可以大家都知道天子从来都不过问民政,都把政务交给了以黄立极为首的内阁。
所以啊,只要大家听话,那一切都好说!
至于学前辈们让这狗昏君落水之类的,那是想都不要想,这位天子极少回皇宫大内,几乎绝大多数时间都跟那些低贱的武夫在打交道,这怎么下手
是了,就比如正德皇帝,为啥那么强势,最后不是向文官低头,就是被文官下水了还不是没有一支真正禁军嘛要是他不待在那个豹房,而是留在自己亲自培养的禁军中,文官们还怎么搞
至于你们要闹事集体请辞啥的,大明会却做官的人
现在大昏君就是吃准了他们这一点,不但不给他们打板子扬名立万的机会,而且还要他们交议罪银,交完了流放琼州,试问谁还敢闹事
出名是为了啥不就是官帽子和银锭子嘛
难道真的是为国为民忠君爱国救济天下苍生天下大同
别闹了,这种话只是为了骗那些三岁孩童的
就在众人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孙承宗却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圣明”
什么连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尤其是老黄,眼珠子瞪的老大,用一种第一次认识孙承宗的眼神,定定地打量着这位帝师,同时心里冒出了一种莫名的压力感
不过孙承宗冲着大昏君微微一点头,然后将身子转向了众人,先是朝着老黄和朱硕熿颔首示意了一下,随即冲着百官同僚拱手道:
“老夫督师辽东前后加起来共六年多时间,先帝时四年,陛下登基以来又是两年,深知我大明体制败坏,早已不复太祖时勋贵掌军的祖制,倒是从土木堡之后逐渐形成了以不知兵的文官为一方督帅,说句诛心之言,要不是陛下圣心独裁,恐怕我大明要步了前宋的后尘”
这下可怕东林君子们给气坏了,前宋可是他们心目中出了名的最好时代啊,名臣贤臣能臣辈出的朝代啊,而且还出了真宗这样的好皇帝。
他老人家的那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给他们这些寒门子弟出身的人可是指明了方向的,也正是那时候开始,科举士大夫才真正崛起的啊。
可是这样美好的朝代,怎么会亡了呢
唔,一定是出了像王安石这样搞什么新法的奸佞之臣,所以才亡了,要不然天下早就大同了不是
如果还要加一条原因的话,那就是赵宋官家中出了一个哲宗赵煦这样的狗昏君,非要搞什么新法强军,居然还去攻打大白高国这样的友邦,最可气的是还取胜了
现在你居然说文官不知兵你以为俺们没有读过孙子兵法
奸佞啊!
可是谁敢当众顶撞这位帝师以前他督师辽东远离朝堂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暗地里使个绊子啥的,现在这位也正得狗昏君的信任呢
大昏君饶有兴致地扫视了一圈众人,却是精彩至极了,心里暗爽,随意拿起御案上的茶杯,似饮非引了起来,一双白莲花似的大眼睛不停地在打转,最后却将目光放在了正在偷笑的老王
&nbs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九)
如果说之前孙承宗的话,大家还只是惊诧的话,那么这句话顿时就让殿内文武百官炸锅了,就连黄大奸佞也是下意识的皱了几下眉,只是他并不想过早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得先看看天子的意思,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却看见天子微微点头,就连嘴角都是上扬的。
“陛下,老臣附议,,孙大人之计乃是关系到我大明千秋万代”
老黄果断出口了,这下可好了,当朝的两位内阁大佬都赞成了此事,而且还是首辅和次辅,这下该怎么办
不过东林君子们看到温体仁和张君林也附议了此事,大家值得敢怒不敢言了,杨一鹏只是脸上装出一副狠狠的样子,心里却是无所谓的,因为他已经投靠这狗昏君了,哦,是明君圣主。
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却看到房可壮欲言又止、脸色铁青的样子,他连忙拉了一把房大君子的衣袖,示意他朝着朱守成空空如也的位置看看,房可壮这才反应了过来,悻悻地低下了头
只是大家都知道了,这次之后,大明军政将彻底洗牌了,不再是以文御武,甚至不再是文贵武贱了。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没有了御武的nbn,哪里还是武夫的对手岂不知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嘛
甚至要不了多久,这些低贱的武夫就可以跟自己这些高贵的文官平起平坐了,而到了那时,就要回到前宋以前武贵文贱的时代了
大昏君终于从震惊中走出来,扫视了一圈众人,装模作样的沉吟片刻,将叩击把手的手指收了回来,双手一握,良久后才沉重道:
“孙先生是先帝老师,自是国之栋梁,想来这话应该是代表了天下人的意见的,那么朕也不好推脱了唔,内阁拟票吧,呵呵”
众人再次被雷倒了,世人皆说陛下无耻,今日再一次见证了什么叫无耻之极,居然还能这样理解孙承宗,孙帝师那是代表天下人嘛这不是把他往火架上烤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