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当着戴梓和将士们的面,康熙或许忍着。回去之后会不会气晕过去,胤还真不能保证。正因为不知道会把他爹给气成啥样,胤才没敢过去。
腊月初四日上午,海上风平浪静,三声礼炮,水师起锚,直直地往东南方向而去。辰时三刻,海面上传来震天般的响声。
位于朝鲜本土正南端的奎尔帕特岛上的旗人纷纷走出家门,不见船只却看到海鸟乱飞,连忙去知府衙门禀报此事。
奎尔帕特岛上原本是荷兰人在管,胤等人早年去倭国时经过此岛停下来歇息时,荷兰人不准大清将士上岸。
胤抓个岛民询问,得知这个岛上的原住民是朝鲜人,而朝鲜是大清附国,这个岛按理来说也属于清廷管辖。鸠占鹊巢把主人往外赶不说,还把主人当成侵略者,可把脾气火爆的胤气得不轻,直接命士兵架炮轰岛。
岛上的荷兰人见状,连忙“完璧归赵”。后来这个岛就属于在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子弟的落脚点。
京城米贵,居大不易,最近几年八旗子弟干脆把家搬到岛上。由于岛挺大,八旗子弟也不会种地,就没把朝鲜百姓赶出去。
随着岛上人口增多,朝廷便在此设府,朝鲜百姓无需担心洋人三天两头过来烧杀抢掠,倒是乐意受清廷管辖。
岛上的旗人听到炮火声,岛内的朝鲜百姓也听到了,旗人跑到知府府,就看到朝鲜百姓正跟知府比划。
前来报信的旗人挑一个朝鲜族士兵问:“他们在说什么?”
“洋人打来了。”来自奉天府的朝鲜族士兵问,“不是洋人吧?”
旗人睨了几个朝鲜百姓一眼:“怂货!还没到跟前就放炮,这么打草惊蛇的做法,肯定不是洋人。”
“不是洋人更好。可是本官也没接到朝廷的诏旨,也不可能是朝廷水师。”知府一边说一边命岛上的兵丁集合御敌。
身着棉甲的士兵走到胤祉身边禀报:“十四爷,再往前走的话,得明天下午才能赶回去。”
“离奎尔帕特岛还有多远?”胤祯问。
士兵:“还有一百里。不过,现在已经酉时了。”
“传令下去,尽量争取天黑下来之前登岛。”胤祯道,“在岛上歇一个时辰再回去,明日一早能赶回去。”
士兵掐指一算,根本不可能,最快也得明日晌午。可是他今儿晌午只吃个半饱,能到岛上歇息一个时辰,吃顿饱饭也好,便出去传达命令。
康熙看着天黑下来,水师没有回来的迹象,便把弘晏和弘曜找来:“老实跟朕说,这次除了演练,是不是还要别的任务?”
“什么任务?”弘晏问出口,猛地反应过来,“您不会以为汗阿玛想趁机拿下倭国?倭国虽小,倭国人不少,六条船就想把倭国打下来,根本不可能。”
康熙看了看他:“没骗朕?”
“孙儿不敢。”弘晏道。
康熙:“你十四叔走的时候,朕仔细观察过船吃水量,凭船上那些人,根本不可能那么深。船上有不少火器吧?”
“一条船四枚火炮,至于有多少炮弹,孙儿也不清楚。”弘晏实话实说,“孙儿到的时候,神机营的士兵已经在船上。”
康熙盯着他,瞧着弘晏和弘曜神色坦荡,算是相信他的话,不过康熙还有个疑问:“这次的火器的确比神机营以前做的威力大,皇上从哪儿找的人?”
来了!
弘晏早已做好准备:“孙儿说之前您得先答应孙儿,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能生气。”
康熙眼皮一跳:“朕就知道皇上又有事瞒着朕。说吧,朕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神机营的兵丁说,这次的火器如果成功了,可以打十五里。您没听错,比咱们先前最好的火器多十里。”弘晏道,“制出那种火器的人原本是皇额娘庄子上的工匠。您别这么惊讶,他们不会做火器,是戴梓教的。”
康熙下意识问:“戴梓这个名字朕怎么这么耳熟?”
“南怀仁。”弘曜道,“您还有印象吗?”
康熙想到了,不禁睁大眼:“戴梓还活着?”
“不但活着,还活的好好的。”弘曜道,“南怀仁恐怕做梦都想不到,戴梓还会回来。”
遗忘的记忆重新回来,康熙揉揉额角:“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去年。”弘曜道,“庆德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7
舅舅去盛京把他接回来的,除了当日去的几人和汗阿玛,没人知道戴梓回来了。
“孙儿也是最近才知道。戴梓之前一直住在神机营。汗阿玛跟戴梓说过,什么时候做出新火炮什么时候重见天日。”
康熙挑眉:“怕朕生气?”
“不是。”弘晏道,“逼戴梓一把。”
康熙冷笑:“你汗阿玛真是越来越能耐,欺上瞒下,软硬兼施,这些歪门邪道都是跟谁学的。”
“汗阿玛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您问孙儿?”弘晏很想笑,“您问错人了。”
康熙噎了一下:“朕从未教过他这些。”
“那就是汗阿玛自个长歪了。”弘晏的表情却不是那么回事,“皇玛法,天色已晚,先用晚膳吧。您有什么想问的,吃了饭再问孙儿。”
康熙瞥他一眼:“朕问你们,你们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说,算了,不问了。晚上吃什么?”
“海鲜宴。”弘晏道,“从海里捞出来就煮,十分鲜美。”
戌时两刻左右,康熙吃个八分饱,打算出去消消食。在海上演练的水师也抵达奎尔帕特岛。
岛民虚惊一场,得知朝廷试新火器,被洋人侵扰怕了的朝鲜百姓很是开心,纷纷拿出家里的海产犒劳演练的水师。盖因清廷越厉害,他们就越安全,不用整日担心受怕。
胤祯却不怎么高兴。
新的火器没达到预期,只能打十一里。而经过这次急行军,胤祯发现船太慢,非常耽误事。回到京师,胤祯三样两句说完此次演练经过,就忍不住向胤抱怨。
胤倒是没注意这一点,便问胤祯:“你是怎么想的?”
“做船啊。”胤祯脱口道,“新火器的射程比子母炮远,威力也厉害了,可是如果洋人的船一个时辰能行三百里,咱们的火器就算比现在厉害两倍,也打不到偷袭的洋人。”
胤问:“咱们的船一个时辰走多少里?”
“六七十里。”胤祯道,“不过,三百里只是臣弟打个比方,臣弟也不知道洋人的船有多快。”
胤:“朕会命人去核实这件事。还有别的问题?”
“水师的伙食不行。”同去的胤峨说,“俸禄是全军最低,伙食更是没法跟丰台大营比。臣弟觉得应当提高水师的俸禄和伙食。”
胤转向胤峨:“水师将军向你们抱怨了?”
“说了几句,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胤峨道,“如今能对咱们构成威胁的那些人都是海上来的,臣弟才觉得应该重视水师。还有一点,水师的俸禄高了,水师才能壮大。”
胤沉思片刻:“朕考虑考虑。”
“有什么好考虑的么。”胤祯不懂,“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得饱。”
胤瞪他一眼:“你以为水师只有天津卫和山东那几个兵?从东北到南海,还有台湾省,水师人数看起来不多,加一块并不比地上的兵丁少。
“普通兵丁的月钱加十文,水师提督加一两,你给朕算算每年得加多少俸银。”顿了顿,“这么大的事朕不跟群臣商议,赶明儿就得传出朕独断专行。”
胤祯语塞。
“那就多抄几个贪官呗。”默默旁听的弘晏突然开口。
胤扭头看过去,似笑非笑:“你倒是会给朕出主意。”
“虽然内务府被四叔清理一遍,户部也查了,育婴堂也整顿的七七八八,看起来没贪官了。”弘晏道,“据儿臣所知兵部的问题挺严重,正好借此整顿兵部。”
胤盯着他:“比如呢?”
“儿臣的舅舅傅达理说过一次,兵部的账目很乱。”弘晏道,“他到兵部有三年了,如今还没弄清兵部的水有多深。”
第201章分家产
胤十分不客气地说:“那是他太笨。”
“舅舅只是兵部侍郎。”弘晏提醒道,“看似离兵部尚书只差一步,像您和太子一样,但差得多呢。”
胤祯忍不住“噗嗤”一声,发现胤看过来,连忙抿嘴忍住:“皇兄,吏治腐败,官逼民反,朝廷还能杀贪官抓污吏补救。军中腐败,他日面对敌袭,士兵无心应战,将会国破家亡,连重来的机会都没有。”
胤反问:“朕有说不整顿兵部了?”
“呃……没有。”胤祯脸颊微红,“臣弟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跟您提个醒。”
胤冷哼一声:“没事就退下。”
“臣弟告退。”胤祯等人起身离开。弘晏和弘曜兄弟岿然不动。
胤看他俩一眼:“等朕赶你们走是不是?”
“皇玛法跟儿臣说以后都不用再去上书房。”弘晏道,“可是这样一来儿臣和弘曜就闲下来,整日里无所事事,也着实不像样啊。”
胤眼神闪了一下:“去找你额娘。”
“皇额娘?”弘晏睁大眼,一副“你没搞错”的模样看向胤。
胤颔首:“朕还得处理政务,别在这儿烦朕。”
“说得好像谁稀罕在您这里似的。”弘晏拉着弘曜的胳膊直奔景仁宫。
石舜华听明来意,忍不住叹气:“你大哥跟在你十三叔后面两三年,你汗阿玛才命他查育婴堂的事,你俩真迫不及待啊。”
“我们也可以帮十三叔跑腿,四叔也行,儿臣不挑。”弘晏道,“可是汗阿玛什么都不说,还嫌我们烦。”
石舜华轻笑一声:“在这儿等着。”说完掀起厚厚的门帘往东次间去。
片刻,石舜华拿着三把钥匙,一叠账出来,放到方几上分成两拨,指着东边:“这个是金银楼今年的账册和库房钥匙,那边是满庭芳和玉茗轩,你俩随便挑。”
“什么意思?”弘晏楞了一下。
石舜华道:“我原本想着过两年你们出宫后,这些再交给你们。既然你们这么闲,先去那边熟悉熟悉。堂堂杂货店留给弘,也别怪我偏心。”
“不是的,皇额娘,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弘晏道,“怎么突然想起来把这些给我们?”
石舜华:“金玉满堂四家铺子是我的,不给你们给谁?四家商号看似一体,最近五六年一直分开管。还有一点,你们只能拿到一半分红,另一半给了你两个舅舅和外祖母。
“你外祖母病逝后,她手上的那份就给了你小舅舅。不过,他们几家无权过问铺子里的事,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暖暖和晗晗呢?”弘晏问。
石舜华:“她俩是固伦公主,俸禄和嫁妆足够她俩挥霍一辈子。再说了,没银钱还有额驸呢。”
“那暖暖和晗晗知道吗?”弘曜问。
石舜华:“知道。”
“弟,你先选。”弘晏扭头说。
弘曜伸手拿走玉茗轩和满庭芳。弘晏把金银楼的账册和库房钥匙拿起来,就问石舜华:“掌柜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8
也知道?”
“你们随太上皇去塞外时,我和你汗阿玛出去一趟,已经交代清楚了。”石舜华道,“以后这几家商号你们亲自管,日后娶了嫡福晋也不能交给她们。杂货店留给弘这件事,也先别告诉他。他登基那日,我再给他。”
弘晏诧异:“这么久?”
“我没想把杂货店留给他。”石舜华道,“那小子小心眼,金玉满堂全给你们,我怕他觉得我太偏心,赶明儿我和你汗阿玛不在了,他找你们麻烦。”
弘晏笑道:“他是能干得出来膈应人的事。”
“心里知道就行了。”石舜华道,“以前赚的银子就不给你们了。从明年开始,每三个月去铺子里拿一次分红,叫他们直接送到南三所也行。”
弘晏:“这一点儿臣知道,以前二舅舅往东宫送过银子。不过,皇额娘,您留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你汗阿玛若敢对我不好,我就出去住。”石舜华道,“必须留点银子傍身。”
弘晏无语:“那您恐怕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不见得。”两千多年来,石舜华看多了男人喜新厌旧,虽然她对自己的容貌很有信心,可她如今已三十有七,没法跟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比。
石舜华也相信胤不是无情之人,可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谁也说不准。不给自己留点傍身的东西,当了几千年“孤魂野鬼”的石舜华很不安。
弘晏张嘴想劝,话到嘴边猛地想到他爹一刻钟前不耐烦的样子:“是应该留一些。皇额娘,汗阿玛若对您不好,赶明儿去儿子府上。”
“您在三哥府上住腻了就去儿子府上。”弘曜跟着说,“不想呆在京城也行,儿子陪你去江南,去塞外,您想去哪儿去哪儿。”
“真是朕的好儿子。”话音一落,厚重的门帘被掀开,胤走进来。
石舜华下意识起身:“您,您怎么来了?”
胤拽掉身上的怀表,转手扔给她。
石舜华打开一看:“午时两刻,这么快?”
“当然啦,儿臣都放学了。”弘从后面钻出来,“汗阿玛,儿臣觉得您现在最应该做的事不是生气,而是命皇额娘把堂堂杂货店给儿臣。否则皇额娘手里的银钱会越来越多,哪天买条大船去西洋,您都不知道。”
胤点头:“你说得对。”弘一喜。就听到,“皇后,以后杂货店由朕来管。赶明儿一并给弘。”
“嘎?”弘傻眼,“您那么忙哪有工夫打理杂货店么,还是交给儿臣打理吧。”
胤低头看他一眼,嘲弄道:“你不忙?”
弘语塞,三两步跑到石舜华跟前,“皇额娘,杂货店是您的,您觉得应该给谁?”
“我还没老呢。”石舜华瞪他一眼,“我手里就还有一家杂货店,你少惦记。对了,你今儿是不是又逃课了?”
弘浑身一僵:“没有。师傅病了,儿臣怕被他传染,就叫他回家歇息了。”
“我信你才怪。”石舜华白他一眼,“弘晏,弘曜,晌午在这边吃吧。”
哥俩很想答应,可是眼角余光瞥到他爹满面寒霜,弘晏摇头笑笑:“儿臣那边做好了。改天再陪皇额娘用饭。”
“汗阿玛,东宫也做好了,儿臣改天再陪您和额娘。”弘听到他哥的话,十分意外,又见他哥转身的时候下意识看他爹一眼,福至心灵,跟着往外跑。
石舜华不禁苦笑:“皇上”
“还记得朕是皇上?”胤转身坐下,“难为皇后了。”
石舜华:“妾身刚才那样说是骗弘晏和弘曜。”
“嗯,编,继续编。”胤摸着茶壶还热,倒杯水湿湿嘴唇,冲石舜华挑了挑眉,“朕洗耳恭听。”
石舜华夺掉他的杯子。
胤霍然起身,双手挡在胸前:“美人计对朕没用,离朕远点。”
“既然没用,您躲什么?”石舜华险些笑喷。
胤面色一僵:“朕,朕坐太久,想起来活动活动,对,起来活动活动。快点说,再不说朕回乾清宫了。”
“其实没多少银子了。”石舜华道,“西厢房里的银子留给暖暖和晗晗。能动用的银子都在东厢房,那些还是留着咱们以后出去游玩的。”
胤皱眉:“朕记得你以前说过,庄上有个库房,那里面的银子呢?还有你的眼镜店,大清独一份,每年卖出去的老花镜也能赚不少。”
“老花镜不是萝卜白菜,乡绅地主都不舍得买。虽然没人争没人抢生意,但每月卖出去几个,一点也不赚钱。”石舜华道,“早年制自鸣钟和玻璃的时候,前几年不赚钱不说,金银楼、玉茗轩和满庭芳三家商号赚的钱几乎都帖进去了。
“四十个会洋文的工匠带着护卫和小厮去西洋的时候,妾身怕他们到那边没银子用,给他们四十三万两。那笔钱银子一出去,库房就空一半。还有最近跟着戴梓做火器的那些人,月钱是杂货店出的。”
胤眉头紧锁:“户部没给俸禄?”
“朝廷养不起他们。”石舜华道,“戴梓挑走的工匠,每月月钱至少十两,年底还有赏。到神机营只有三两,年底只有点米面油炭。杂货店不把这笔银子留出来,他们也不可能安心跟着戴梓做火器。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等着他们养呢。”
胤盯着她:“处处都要用银子,这么说来朕误会你了?”
“没事。”石舜华很大方,“反正您经常误会妾身,都习惯了。”
胤呼吸一窒:“得寸进尺,还有事瞒着朕吧?”
石舜华心漏了一下,忙听胤的心里话,发现他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不禁诧异,到底谁会读心?于是就问:“景仁宫的奴才都没出去过,妾身能瞒您什么?”
“朕暂时不知道。”胤道,“你最好瞒得死死的,别让朕发现。”随即吩咐宫人摆饭,用饭的时候跟石舜华说,“去洋人那边看看他们的船这件事,你觉得朕该交给谁去办?”
石舜华见他神色认真,不是说笑,也不由得认真起来:“九弟。学了俄文学日本话,自从调去理藩院,又开始学英吉利语了。”
“什么时候的事?”胤问。
石舜华:“九弟妹和十弟妹来求我的时候说的。”
“她俩能求着你什么事?”胤好奇,“难不成求你别把她们家闺女嫁去蒙古,你没答应吧?”
第202章庞大家族
石舜华失笑:“不是。”
胤静静地看着她,等着她继续说。
“明年选秀,户部现在就已经开始挑秀女了。不知道她们从哪里听到的风声,特意来求妾身别往她们后院添人。”石舜华道。
胤嗤一声:“平时过节都不来给你请安,这个时候求到你跟前,怎么好意思开口。”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9
“她们不来,九弟和十弟一次没落。”石舜华道,“弘晏、弘曜、弘昱和十七弟的嫡福晋和侧福晋都没选,她们不来提醒我,我还真想不起来这茬。”
胤:“自作聪明。答应了?”
石舜华嗯一声:“其实那种事也不是妾身说了算。九弟和十弟经常去外面,他们若把持不住,妾身不给他们挑人,他们府里也会添人。比如汗阿玛,哪次南巡都带回来几个。对了,您的母妃又给您添个弟弟。”
“噗!”胤嘴里的米饭全喷了,“咳咳……什么,什么时候?”
石舜华命宫人把胤面前的几道菜撤下去:“上个月,您忙着海上演练的事,妾身就没跟你说。小年那天刚好满月。估计是跟汗阿玛出去的时候怀上的。”
“五十八岁了,居然还能给朕添弟弟。”胤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小的是第几个了?”
石舜华:“二十三弟。汗阿玛如今特别闲,您的弟弟得排到三十。”
胤呼吸一窒:“来人,去把三阿哥叫过来。”
“弘晏正在用饭,找他做什么?”石舜华拦住。
胤摆手:“等弘晏吃饱了叫他立即过来。”随即,挥退左右,“满月礼备了?”
“早备好了。”石舜华道,“那位如今跟荣太妃住一块,妾身就不过去啦。”
胤:“一个庶妃,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话音落下,看到孙河又回来,不禁皱眉,“退下。朕有事跟皇后说。”
孙河打了个哆嗦,期期艾艾地说:“皇上,有人来求见主子娘娘。”
“谁这么没眼色?”胤不高兴。
孙河尴尬笑笑:“主子娘娘的表妹,郭布罗贵人。”
“她,她怎么来了?”石舜华纳闷,突然心中一动,“不会也怀了吧?”
孙河:“奴才不知。不过,不是郭布罗贵人,是贵人身边的宁嬷嬷。”
“宣她进来。”石舜华等人进来就直接问,是不是郭布罗秀逸有了。
宁嬷嬷很惊讶,脱口就问皇后怎么知道。
胤低下头翻个白眼。石舜华无意中看到,不禁咳一声,压下笑意:“你主子有身孕该去请太医,找本宫做什么?”
“主子年龄大了,体力不比以前。”宁嬷嬷说话间,下意识偷瞄石舜华一眼,“就使奴婢过来求皇后……”。
石舜华叹气:“本宫明白了。阿鼓,去给郭布罗氏挑些补品。”
“谢谢皇后娘娘。”宁嬷嬷感激道。
郭布罗秀逸自从入后宫,几乎没给石舜华添过麻烦。知道石舜华上辈子是“武则天”,郭布罗秀逸与有荣焉,觉得只要她不瞎蹦,这么厉害的表姐能护着她一辈子,更加安分守己。
康熙有次看到弘暖和弘晗身后跟着个旗装的小姑娘,问了梁九功才知道那个是他最小的闺女。这才想到郭布罗秀逸。
花丛老手康熙帝初遇郭布罗秀逸时,一眼就看出她想干什么。那时的康熙可不会忍着,便顺势了郭布罗秀逸。后来得知她是石舜华的表妹,儿子的小姨子,康熙心里很不自在,恼怒郭布罗秀逸,便冷着她。
看在闺女的面子上,康熙多问了几句郭布罗秀逸的事,听好几个奴才说她老实本分,不太相信,他又闲着没事,就去郭布罗秀逸那里看个究竟。
张嘴闭嘴皇后,俨然把皇后当成此生最崇拜的人,这样的郭布罗秀逸,借给她个胆子也不敢给皇后添堵。康熙弄清楚郭布罗秀逸当年为什么舍弃太子而盯上他,又见她的确挺安分,没事就过去坐坐。
从莱州府回来,康熙听到郭布罗秀逸怀了,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死。去山东之前,就跟郭布罗秀逸睡一次,居然也能怀上,那是什么肚子?
1...111112113114115...128
猜你喜欢